“生息”:青年实验影像在线小饕餮
发起人:artinfochina  回复数:0   浏览数:1693   最后更新:2011/04/14 10:37:53 by artinfochina
[楼主] artinfochina 2011-04-14 10:37:53

杭州报道——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许多观展狂人都厌倦了绘画和雕塑,甚至装置,认为跨媒体和影像乃是创新的王道。然而,在美术馆或画廊空间中展览影像作品总有些瓶颈,观展的流动性体验往往使人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看完一件影像作品,更不用说影像集群展了。就此而言,由中国美术学院和FT中文网联合举办的“无边界:青年实验影像在线计划I”之“生息”影像作品展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展览于4月8日至5月18日在FT中文网上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由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崔鲁海和博士生唐晓林策划,并得到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和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高士明的支持。
据展览联合策展人唐晓林称,展览名为“生息”意指“在媒介如此发达,以至于早已延伸进人们日常的细枝末节,让我们对之重度依赖之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到我们自己的生命体息,感知身体存在的温度和深切呼吸,从最基本、最原初的元素开始反观自己,感受身体与媒介、与物之间的差异”。同时亦有中国美术学院在当代艺术教育上的生生不息之意。
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识·验”主要关注艺术家对媒介进行使用的实验性。比如陈陈陈用音频软件“钢琴窗”创作的作品《On the Road》,利用钢琴窗能使作曲视觉化的功能,陈陈陈自创了一首实验电子音乐,这首乐曲在钢琴窗的界面上呈现出“在路上”的所见所闻。画面的每一个像素点都要对应一个音频信息,视觉与听觉基本元素之间的这种互为关联被巧妙地运用起来。王若愚和毛腾共同创作的作品《微》则利用微博、人人、开心等社会/社交媒体与网友建立联系,发出“英雄帖”,根据网友们的意见来安排作品的生成过程,探讨在web2.0时代,人们如何在网络媒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将网络当成沟通和创造的平台,从中生长出期望的沟通结果。
第二部分题为“境•像”。作品多意在对我们今天的生存处境、存在、社会状况的观察和反思。作品有对一个人生阶段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与无聊感的意识流般的描绘(如叶斯的《无法命名的展览》);有请外婆出演,用影片的形式隐喻经历焰火般绚烂光彩的生命而安静关照自身的形象,其中室内遍地植物与偷窥的年轻男子也令其颇具神秘和荒诞感(李明的《焰火》);有以舞台剧的形式探讨商业资本对我们的选择、生活态度以及空间观念的影响(如总体艺术工作室集体创作的《宜家之歌》),还有“双飞艺术中心”令人喷饭的山寨MV(《当代买卖》)与“抢劫”行动(《抢劫》)等。
第三部分题为“感•知”,意在呈现艺术家对身体感知与生命感受的敏锐捕捉与珍视。艺术家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上,放大、突出这些感知,让人再次意识到感官的反应作为生命的特征与死亡之间的反差与联系,显示出动人的力量。其中也包括许多“重口味”的作品,比如陆杨的《统治者-电》以电击各种小动物的行为配上极度劲爆的电子舞曲和后期效果,残酷而绚丽;李富春的《魔鬼》则将人类头骨现场磨成粉混合芥末吃下,能够看到艺术家个人的毅力和控制力在此受到的极大挑战。此外,王克伟的《浮生》以对菜场旁生满浮萍的一滩死水的近距离拍摄制造了丰富的层次,其中许多细节(比如一只水蜘蛛的曲线运动)都仿佛是向露易丝·布尔乔亚致敬;易连的《吐纳实验》则通过覆盖土壤和草皮的身体的起伏探讨人的呼吸与生命、土地间的关系;欧文婷的《话只被看见》中,艺术家在旅馆的一个客房里待上一天,不停的自言自语,近乎疯狂的状态,边说边录,在录的同时把录音的磁带丝同时抽出,录了音的磁带丝和爆发的情绪充满整个房间,但自始至终,录的话是听不见的,只被看见;卢意的《十厘米》在拍摄手法上,在十厘米左右的范围内进行对焦,使整部片子沉浸在模糊不清的状态中,探讨了一个年轻人因自身眼睛疾病而产生的焦虑问题。
“无边界:青年实验影像在线计划I”之“生息”影像作品展的网址为http://www.ftchinese.com/channel/videoart.html ,请慢慢享用。
更多艺术时尚资讯,请浏览http://cn.artinfo.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