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0 “非集体意志”武汉70后当代艺术展
发起人:two万五  回复数:0   浏览数:1490   最后更新:2008/01/15 10:58:21 by
[楼主] two万五 2008-01-15 10:58:21

[attachment=77714]

“非集体意志”武汉70后当代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07年11月10日--2007年11月30日
开幕酒会:    2007年11月10日 (周六) 16:00
展览地点:    北京索卡艺术中心;
•   
   
文字介绍:    客观的看待武汉的当代艺术史,它在年轻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有着浓重的一笔。然而无论是留守在本地或出走他乡的艺术前辈,他们成功的艺术实践并未在目前这批年轻艺术家的身上留下明显的印记。生活在这里的艺术家的“集体意志”是淡漠的,在创作中他们“个体的意志”相对有着明确的体现,这应是一种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有趣现象。如果说环境对这个地区的人物和风物有着特殊的影响,那么透过武汉这个城市的复杂性,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武汉的城市文化受码头文化的影响——是混杂的。时髦的外表背后有着对中原保守文化的坚持;现代的、期待开放的胸怀和封闭的小市民意识并存。它的气候亦尴尬:是炎热、潮湿与阴冷的混合体。这个地处中原的大熔炉,混合了南北周遭的气场。它多元的特征,与此地区的艺术面貌相暗合。武汉的当代艺术也因为缺乏“标准”而难以定义,但正因如此,它为我们提供了从多个立场和角度去解读的可能性,让我们心平气和的把视觉的维度打开,重新来细细品评。     

•   
对“非”集体意志的表述   
2007-11-4
•   
这是一个有关武汉年轻艺术家的群展,参展的艺术家均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后,即当下被称为“70后”的一代。之所以选择他们,源于其所具有的非相似性——他们是一群创作风格多样,相互之间“各自为政”的个体。诚如展览的标题所示——“非集体意志”,展览的概念着眼于“个人意志”,在此,我们试图为观众呈现出一批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艺术作品。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种称为“FreeRide”(搭便车)的理论,指的是一种用便捷途径来获取利益的方式。时下中国当代艺术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由于市场的迅速膨胀将大量的越来越年轻的艺术家推进这个名利场的博弈中。人们一边喜气洋洋的一派和气,一边按地域或风格形成割据状态,一种类似集体主义的现象悄然产生。当这种集体的意志渗透进艺术创作中,风格的“近亲繁殖”成为当下普遍的症状。也许相似性提供了一种看似安全的保证,并成为“排他性”的天然屏障。所以,这种具有相当强大的引导性力量的繁殖行为,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沃土中继续并壮大着。地处中原的武汉,相对受市场和大艺术环境的影响较弱,客观地来说,它是相对闭塞的。而对于本地的艺术家,特别是年轻艺术家而言,或许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有机会能沉下心境,关注于自己的内心进行创作。在艺术市场浮躁的今日,也许这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以下拟按四个部分对艺术家进行简述,它们分别是自传式的表达-图像复制-波普语言-寓言与幻境。这种方式,并非企图将艺术家们划入一个个的模式中进行归类。而是希望透过对其作品片断性的描述和梳理,以呈现一个多元的、极具个人思索方向的武汉年轻艺术群体。
自传-呓语-表述
李继开的艺术实践已成为“70后”艺术的代表。但光环背后的他实则拥有非常轻松与洒脱的性情。画画之余,他收藏很多不大有价值的古董,并对此津津乐道。这让我联想到他对自我的态度——是一种没有过多名利期待,只是顺从自我的随性。因而在他的画布上,既有那种近似于工笔般的,对表情的精细刻画;也同时大量出现油画材料实验性的泼洒和随情绪而动的笔触。这种轻松来的如此自然,是其性格的使然。
范安翔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古典文人画的气息。他试图在画面中去还原自己的梦境,看似美好的画面,却有着与现实生活背离的荒谬感,仅是一种期待或表达对逝去的那些单纯生活的怀念。因为如梦,他笔下的人、树、石、都多了些许空灵。画面中没有调侃、没有夸张,只是质朴与伤感。
高虹近期的创作“渐进佳境”。一贯使用暗灰色的她,在灰色中找到了透明的色彩。这个“一小步”也许在她的创作中是“一大步”,正因如此,画面上有了难得的生动气息。同时,造型上,也开始“轻松”起来。在情绪的传达上她开始从闺阁式的自我呓语,逐渐多了对生、死、未知人生的追问。
张旻犹如写日记一般的画着“云”。 “云”,看似无奇,却包含了万象。或许大多数人都有着一个人呆望天空中的云朵,脑袋里空荡荡,什么也不去想的美好经验。“看云”的记忆载着童年般的幻想,简单而丰富。观者从不同的“云”中,或许也能找到与属于自我的情绪。
观看-再现-图像
陈波属于那种注重绘画基本功的画家。并且他能让自己和观者同时得到一种对画面的快感,前者倾向于技术表现,后者则是针对画面的视觉观感。当观众试图在这些来源于老照片的画面中找到更多观念的噱头时,或许他们会悻然。因为这些面孔所具有的简单而直接的视觉力度直击观者的中枢神经,绘画语言的强度使得图像退居其次。
既是独立的艺术家又是一对组合的刘波、李郁,在武汉地区,算是坚持做影像艺术的“前辈”。《狗年的十三个月》是一套颇有观念性的作品。它共有24张,取材于《楚天都市报》(湖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市民报),将其狗年中的24条小新闻,重新布景摆设,创作拍摄而成。这让我联想起以杰夫•沃尔Jeff•Wall为代表的温哥华学派所作的攝影-觀念藝術Photo-Conceptual Art。《狗年十三个月》巧妙的借用了媒体的力量为载体,使得作品涉及到社会问题的不同层面。与此同时,当这些新闻被视觉化以后,其荒诞性更显强烈,真与假的界限变得暧昧与模糊。
在朗雪波近期的《替身》系列作品中,希特勒的形象虽然仍然出现,但“他”已不具有一种强烈的符号特征,艺术家向观者抛出了一个图像的再现问题:当电影、历史照片中的场景本身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的情况下,重新复制他们,观者的观看经验是否也会发生异样?
他者-波普-图像
画家王晶这些年坚持于《大取经》系列的创作。他套用了《西游记》中的人物作为旁观者,以一种主动地姿态介入世界美术史和文明史,试图完整呈现国人面对西方文化时的心理诉求。在表达上,他智慧的避开了一系列易于识别的政治符号化的形象,从而使得他的创作在获得了一个可延续性的广度的同时又不落俗套。
从“血缘”的关系上看,李畅和王威应同属波普一系。这种自“89”艺术运动以来,在武汉地区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他们的身上有了新的延续。二人虽然都在探索正负形的关系,色与形的反差所形成的视觉冲击,但在作品的趣味上却形成了分水岭。王威偏重于对材料肌理的差异进行探求,将个人日常情绪诉之于画面,当一系列幼圆的图形介入画面,使得作品多了一些乐观、天真的幽默气息。反之,李畅则不断去尝试还原作品平面化的视觉效果,高明度色彩之间的相互碰撞,将情色的花花世界呈现于画面。
幻境-文学性-语言
兔女郎和狐狸精为主题在张聃2005年的作品中已初见端倪。那些半虚半实的乖张形象与浸淫其作品中的诡谲气氛相暗合,呈现出一种神秘的气质。反之,张聃正力求为画面注入更多情感性的因素。夸张的、略具装饰感的造型,是对虚荣、浮华、造作的反讽。朦胧伤感的眼神则是对脆弱心灵的慰抚。
在校攻读的几年间,唐永祥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抽象、写实、表现风格无所不涉及。我想这种不计功利的探索心态是难人可贵的。2007年开始的一系列创作,他专注于写实性的描绘。也许经过这些年的思考,他更愿意回复到对写实绘画语言的探索,这种具有观念性的写实绘画,亦是从石冲到徐文涛,湖北艺术家所具有的传统优势。
王尊将其对色彩、造型的敏感和对文学、哲学的思考融入其日常生活的重要课题——绘画当中。画面呈现出诗意,唯美的效果,同时又充满文学性的暗示。艺术家试图为观众打开一扇窗,但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等待观者去发现。
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栗子就开始了她那一系列纤细人体的主题。以她对这些作品的命名——《般若经•彼岸花》来看,或许是画家对另一种精神状态的幻想与体悟。借以同性的躯体为主体,则或许在艺术家看来这些空灵的人体,她们是虚幻和纯朴爱情的载体。
Proxy-group的成员是展览中年龄最小的。他们的创作多在积极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中产生。由于成员们各自的个性迥异,对不同艺术表现的喜好各异,从而使他们的创作包容了架上绘画、影像、装置甚至音乐等多种形式。无论是在《他者之觞》中,个体与个体的对话;或《弃约》中具有寓言气质的“马”,它们所呈现出的多是青春个体对自我和对人生的追问。反叛、伤感、残酷与不安隐于其中。
客观的看待武汉的当代艺术史,它在年轻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有着浓重的一笔。然而无论是留守在本地或出走他乡的艺术前辈,他们成功的艺术实践并未在目前这批年轻艺术家的身上留下明显的印记。生活在这里的艺术家的“集体意志”是淡漠的,在创作中他们“个体的意志”相对有着明确的体现,这应是一种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有趣现象。如果说环境对这个地区的人物和风物有着特殊的影响,那么透过武汉这个城市的复杂性,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武汉的城市文化受码头文化的影响——是混杂的。时髦的外表背后有着对中原保守文化的坚持;现代的、期待开放的胸怀和封闭的小市民意识并存。它的气候亦尴尬:是炎热、潮湿与阴冷的混合体。这个地处中原的大熔炉,混合了南北周遭的气场。它多元的特征,与此地区的艺术面貌相暗合。武汉的当代艺术也因为缺乏“标准”而难以定义,但正因如此,它为我们提供了从多个立场和角度去解读的可能性,让我们心平气和的把视觉的维度打开,重新来细细品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