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术2010:起锚还是超错
发起人:shirley_88  回复数:0   浏览数:2084   最后更新:2011/02/24 11:30:30 by shirley_88
[楼主] shirley_88 2011-02-24 11:30:30
来源:当代艺术与投资 作者:李俊峰

香港作为一个边缘地区,市场本身有着先天局限,自九十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文化杂志的前仆后继,其实意味无论采取各种取向,要打开这专业文化杂志的市场是有一定困难的。

香港夜景



2010在香港属于连串政治大事的一年,如年初的八零后反高铁运动与今天仍持续的抗议菜园村被拆迁的运动。五月份政府通过政改方案,提出的宣传口号:“起锚”(粤语:是时候行动之意)却被市民讥讽为“超错”(非常错)。是年,香港艺术界是较为平静的一年,没有艺术馆门外的抗议,也没了好不热闹的拾月当代艺术节。然而,若干重要的政策也在今年决定。连接高铁网,投资二百多亿的西九文化区三个概念图则展开咨询,西九文化区的轮廓日渐浮现。此外中环古迹群的活化计划亦于今年先后公布,无论最后是好事坏事,这或许是本地艺术界“起锚”的一年。



西九文化区再上路



其实西九文化区第一期工程最快将于2015年落成,距今只有4年而已。下笔之时刚知道到上任仅五个月的西九行政总裁谢卓飞(Graham Sheffield) 突以健康理由请辞,耐人寻味。舆论一般直指官僚系统渗透管理层,令这个洋人CEO处处受限制,因而辞官归故里。事实上无论政府如何辩解,业内人士大都知道正因西九文化区这是非之池涉及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远从英国而来的他也难抵砖墙一般的官场风气。但一鸡死一鸡鸣,值得留意是文化区内若干重要决策职位却吸引到足具份量之人士加入,并且都是负责策划区内主要文化节目与发展方向的重要位置。如聘请来自前斯德哥尔摩当代美术馆总监的李立伟 (Lars Nittve)作博物馆政策总监;主理未来西九的艺术馆M+的发展,另亦聘任由韩国“回流”香港,曾任本地艺术空间总监的托比亚斯·伯格(Tobias burger),而表演艺术政策总监则由曾任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的茹国烈担任,以上三人都具丰富文化行政及策划的经验,特别是茹国烈对本地文化生态有充分了解,相信他们对西九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否决博物馆公司化



年初政府否决辖下十六所博物馆公司化的建议。这本是一件相对重要的文化政策大事,却没带来业内人士太多讨论。此事自香港回归后由前局长何志平提议,经不断讨论、研究、议而不决,至今天搁置,政策发展停滞不前,十年后还原基本步。正有如本地电视剧集柴九所言:人生有几多个十年?



否决公司化有一深远影响:博物馆日后还得被政府的官僚体制所碍,在展览项目因背负官方艺术馆之名而大欠灵活性,收藏策略与筹募资金等也需符合其他政府部门运用公帑的规范。另在培养新一代艺术行政人才方面,由于日后博物馆职位不能随意增减,而且公务员工作对外沟通不多,日后圈内更少难培育出独立行政及策划的人才。但无论如何,有了此决定后,各博物馆及艺术推广部门得以解冻而大量招聘人手,吸纳有志投身艺术行政的人才。



另一方面,带动民间导向的文化发展还需不同角色的文化教育机构、小区组织的配合。否决公司化其实也反映日后西九文化区建成之后,博物馆对西九的配合将难有弹性,其他政府部门,特别是文化推广及教育的部门,若不紧密协调,西九相信只会沦为文化孤岛。



同时今年亦再有订立博物馆法的讨论,但仍未见政府有意实行。由于本地现时的大型博物馆都是政府运作,而私营博物馆则属极少数,加上本地租金与成本高昂,私营博物馆一直苦苦经营。业界多年来一直要求制订如外国的博物馆法,一方面可在政策上得到财政支持,制订藏品策略,至少不用受制于殖民地时期己订立的将公共空间视作作文娱活动场所的恶法,如必须和酒吧电影院和卡拉OK一样,需每三个月续牌一次。香港的创意文化产业正渐渐起步,现在正是迫切需要政府在文化政策上的配合。

物理创作空间的委缩



本地工业大厦单位因其低廉租金而吸引大量文化艺术工作者及艺术机构租用作工作室等用途,年来已渐渐培育出不同类型的工厦艺术区,成功例子如火炭艺术区,每年的工作室开放日吸引过万观众参观;另一例子则是由本地年轻音乐人及设计师为主的观塘工业区。



物理创作空间是艺术家最基本的需要,也是艺术发展的土壤。正如内地城市正在面对的房地产暴涨问题,香港一早已受楼价高企的困扰,年轻艺术家一般得花上一大部份收入来负担工作室的租金,本地大部份文化展览场地及创作空间都为官方垄断管理,正因如此,艺术家自资经营的自主的创作空间才得以让一个较独立和具实验性的文化生态成为可能。



然而政府却推出活化工厦政策,所谓的活化是指:若财团成功收购工厦的业权,工厦可被改建成商业大厦或住宅用途,不少艺术家及文化团体因而面临加租、迫迁等窘境,此政策的影响足以瓦解一个个经营良久的文化生态网络。年初,由一群八零后的音乐人与艺术家等发起的反对活化工厦大游行,逾八百人参与,并要求艺术发展局跟进及研究本地艺术家创作空间萎缩的状况。笔者相信这亦是本地首次关注艺术家生存环境与权益的游行。但随政府出招打压住宅楼市,炒卖资金把目光转至工厦,加上未来在工厦区域内亦将出现大型发展项目,相信租金只会继续上升。不仅想起艺术家们之间常打趣说:香港经济不景之时,才是艺术家真有空间发展的时候。

文化杂志的前仆后继



艺术评论生态一直是本地文化人十分关注的,不幸的是本年两本具声誉的文化杂志“文化现场”和“MUSE”分别因官方停止资助转成双月刊,后者最终因财困而停办。是否香港只配一本封面印上性感美女的通俗刊物,而一本追求深度评论的专业文化杂志则注定受了死亡魔咒?



MUSE的停办可反映一个问题,一本义无反顾地针对专业市场的高质素文化杂志,在香港这片土地,究竟有没有市场?答案是由主编林沛理所言:距离甚远。



香港作为一个边缘地区,市场本身有着先天局限,自九十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文化杂志的前仆后继,其实意味无论采取各种取向,要打开这专业文化杂志的市场是有一定困难的。



但笔者却认为MUSE的结束或许代表更好的开始,若不突破以往出版与经营模式,转而探索新方法,如网上平台或私人基金赞助、不单依赖本地的读者销量和广告、利用香港特殊的时空位置面对中国与台湾等读者,才不致重复旧路。艺发局是年刚堆出新一轮艺评杂志资助计划申请,听说申请多达16份,笔者对未来新局面还是持乐观态度。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