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by One”, in the name of Anonymity “一个接一个”,以匿
发起人:ba-ba-ba  回复数:0   浏览数:1502   最后更新:2011/01/26 13:49:12 by ba-ba-ba
[楼主] ba-ba-ba 2011-01-26 13:49:12
来源:shanghaimonthly





















2006年初,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编辑们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两本曾获得布克奖的小说——V.S.Naipaul的《自由国度》和Stanley Middleton的《假日》——的第一章匿名寄给了英国20多家出版社和文学经纪人。结果在21封回信里,有20封是退稿通知,只有一位伦敦文学经纪人对《假日》表现出一定兴趣。这个实验将人们对于文学和艺术的判断力的话题推向了聚光灯下:人们究竟是如何判断一件作品的优劣的?假如这两位手稿分别标上大作家的名字,命运又会不会彻底改变?

近日香格纳画廊的展览《一个接一个》(One by One)在艺术领域提出了这个问题的中文版。在诺大的展厅里,近百件来自不同艺术家、不同媒介、不同时期的作品亲密无间地比邻而立——而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惟有(1)它们都是香格纳画廊近15年来的收藏;(2)它们都距离地面1.1米(显然这是一个接一个在数字层面的游戏)——与传统的艺术展最为不同的是:这些艺术作品旁边没有标牌显示艺术家的名字或作者名字,没有薛松、浦捷、周铁海、张鼎、没顶公司、张恩利、孙逊、冯梦波、胡介鸣、丁乙、杨振中⋯⋯只有一个个小小的数字编号。除了部分画作本身有作者的签名(比如张恩利画的足球),除非你谙熟于中国当代艺术,那么观赏这些作品的唯一方式便是去看——去看,去想,去观察,去思考其背后的意义。作者是谁,作品叫什么,什么年代的作品,材料是什么,售价多少⋯⋯都变成了不相关的问题。

对于这种充满“减法”的布展方式,我们认为:

(1)是对已然变得不再纯粹的中国艺术市场的调侃和质疑。当艺术家的名字变得比作品本身更加重要的时候,艺术就有被品牌化的危险。那时艺术家关注的将是品牌的营销,而不是艺术作品本身。另一方面,当艺术市场的分类让人想起超级市场的货架时,香格纳的这个展览却将所有作品混杂地并置,这无疑是对艺术过分市场化的抵抗姿势。


(2)令人重新思考“艺术是什么”以及“艺术应该有怎样的标准”。记得在2002年的上海双年展前夕,上海美术馆西南侧搭起了脚手架。正当人们以为这不过是另一项城市修缮工程之际,人们在美术馆外墙上发现了一块标牌,它明白无误地显示:这个脚手架其实是一个作品。该如何判别一样东西究竟是不是艺术呢?看它出现的场合还是它旁边有没有一块标牌?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名字对于观众欣赏作品而言,究竟是帮助、引导还是干扰?当一件艺术作品被制造出来之后,它是不是就注定了应该以某种方式被观看、被解读?艺术作品有没有”标准答案“?

(3)令时间变成了一个潜藏于展览的秘密元素,使观众在不同时间的作品切换中,感受到时间的力量。艺术史的时间先后顺序在这个展览中被打破,观众与这些作品相遇的方式更接近这个时代的惯常方式——偶然的、混杂的、短暂的,接连不断甚至有一种汹涌而来的目不暇接感。但很多时候,其实是历史的卷土重来,是过去改头换面出现在现时。

第一件作品“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显然是这个展览的最好注解。以匿名之名,“一个接一个”以一种游戏性的方式提问,但似乎答案,还飘在风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