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最佳:从四个方面进行反抗
发起人:shirley_88  回复数:0   浏览数:1684   最后更新:2011/01/14 10:28:52 by shirley_88
[楼主] shirley_88 2011-01-14 10:28:52
来源:每日播报 作者:陈颖

提到反抗,人们会联想起社会的不统一。当然,对于艺术和艺术环境来说,反抗的形式就更加有针对性了。当人们谈到“艺术世界”时,他们更多指的是由资本主义市场驾驭的交易体系,这个体系和其它生产消费体系一样,取决于规则的教导、社会压力等。为了在这个世界中获得成功,艺术家们必须遵循这个世界中的游戏规则。但“艺术世界”并不等于艺术,这二者永远也不应该被混淆。以下是艺术世界中一些不言而喻的规则,以及一些打破这些规则的人。


Paul Chan, The laws are my whores (2009)

1:让你的所有作品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一件作品的主体应该是始终如一并且容易识别的。

艺术家就相当于一个品牌,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作品有销量,那么你的品牌就必须保持较高的辨识度——就像LV的手袋和苹果电脑一样。但对于Paul Chan来说则不是这样的。37岁的Paul Chan作品形式涉及影响、雕塑、素描、油画、光投影、电脑字体等。在他的作品中,则没有“辨识度”这一说,他的展览甚至是作品之间都没有直接的连续感。如果你不看作品上的标签,你甚至也许不知道这是谁的作品。他的创作追求一种快乐感、一种表现的自由。


Paul Chan, Oh why so serious? (2008)


Paul Chan, Waiting for Godot (2007)

Cady Noland, SLA #4 (1990)

2:不断地提升你的名气:演讲、驻地表演、邀请人们前来参观你的工作室将会帮上你的大忙。

对于大多数的艺术家来说,作品中的确包含某种社会环境:毕竟,如果观众甚至不知道你创作的是什么的话,那么他们如何肯定他们是否喜欢你的作品呢?然而在艺术中,是否有必要抓住每一次机会、每一种可能的方式来寻求社会性方面的成长呢?Cady Noland将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在获得了数次成功之后,Noland退出了艺术圈——自我提升并不是她想玩的游戏。在1994年对Noland作品的回顾中,评论家David Bussel曾对此做出了犀利的预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英雄或是恶棍,因为处于次要地位的名声只是另一种可以购买的物品。”尽管Noland的作品在公众范围中出镜率不高,但对其作品的需求仍然存在。
Dana Schutz, Blind Foot Massage (2009)

3:抓住重要时机:变得富有,发展一份候选名单,雇一批劳动者来跟上作品的需求量。

这是安迪·沃霍尔提出的模板,杰夫·昆斯最终采用了它。类似于Kehinde Wiley和村上隆这样的艺术家甚至将管理工作者作为自己的工作之一。在艺术世界过热的氛围中,不能满足收藏家作品需求量的艺术家很容易会被看作是某种程度上的失败。然而,据说Dana Schutz的所有作品都是她亲手完成的。作为她这种地位的艺术家来说,这样做是一种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姿态,证明了反抗并不总是一种未成熟的嘲笑:有时候,之所以进行反抗只是因为某些规则违背了个人原则。






Marina Abramovic, The Artist is Present, (2010)

4:变得著名,然后老去,最终退出艺术圈

当你赚到了足够多的钱,甚至具有了某种终身成就时,那么你就应该放松了:创作的作品只用复制你的作品就可以了,即使它们有一点冗长乏味,或者干脆停止创作。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却显然不是这一规则的拥护者。巴尔代萨里现在已经79岁了,但在2010年的早些时候,他还为在柏林Spruth Magers举办的展览创作了新作。64岁的阿布拉莫维奇描述自己为”表演艺术的祖母“,在2010年的春天于MoMA为大家带来了“The Artist is Present”。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