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多地性城市文化与影像
发起人:Arttrain  回复数:4   浏览数:2013   最后更新:2011/04/01 00:00:00 by guest
[楼主] Arttrain 2011-04-01 00:00:00
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节选)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人文学院
注:保留版权请勿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文本来自录音整理“红色部分”为有疑问,需要确认的地方
部分不能确定的发言人用发言时间表示



周老师张老师之前的一本书《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应该96年左右的事情,翻译到国内中文读到书的时候已经是10年前的思考了。今天我们讨论的城市和10来前话题刚浮出水面的时候所面临的问题也都发生了变化。
    张老师,昨天的讲话可以说涉及到了这些年比较热的一个话题,城市和影像。这个话题从城市研究的角度在近56年有大量的人在做研究不少的研究,包括硕士、博士论文,和出版物都可以看到。另一方面电影也无法跳脱开城市的范围,以影像和城市为话题,并不是2000年或者今年才兴起的,实际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第六代导演有些就已经浮出水面。这个浮出水面不是说在体制内或者官方话语里面,而是在民间开始流传,包括较早的贾樟柯的小山回家还是他的习作。类似于人在迷宫,这样子的身份,春节如何,能不能回家,比较深入的触及了这个话题。 
    昨天的讲座上有个关键词,多地性。搅动很久的概念,全球化、本土性、本地性、在地性,那么中间又引入多地性的概念,使得原来好像对立的一些概念之间关系有了很微妙的变化,这是一个很有张力的思考。我们再看这些电影、独立电影,可能有一种抱负或者各种需求交织在里面一起,可能艺术家扮演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那么艺术家在观众流通中他会是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还能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1130艺术家的行为改变了我们,可能艺术家让我们去思考,原来艺术可以有这样的交往,可以有这样子的功能。我想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起着这样的功能。不是说有个什么规范或确定的位置,艺术家总是希望突破旧有模式。


赵老师1306我想城市承担了工业的功能,但是马克思说经济不是生产而是交换。“城”这个概念越来越少,“市”的概念加强了。电影在我看来他是一套工业。这个意义来说电影可能最激烈地投入到城市交换当中。但是交换将使用价值和物品本身的价值分离开来,我们要接受一些在交换中必须接受的东西,交往的实质成为交换。所以对电影有期望的话,电是要有交往的价值。


周老师:整个商品生产方式都是一种广告模式,他不是告诉你这个东西的使用,而是在一个交换的语境和模式里。今天讨论艺术,是否很多创作都是在一个广告模式的驱动力生产。


昨天看了两部影片,一个是小城镇》里面人的困境,一个是在是对北京大城市的迷茫。这两部影片虽然很不一样,在两个地点,都在表现一种多地性的混乱的交织在一起的东西,你会发现他们如此地相似,排遣不满和表达方式如此相似。两个片子都提到要嫁到美国,或国外。不满的时候,都是找歌舞厅,都有一个姿势不太优美的女士在场唱歌或跳舞。我不能简单的说又进入一个简单的电影生产的模式中。


胡老师:这个话题的话很有兴趣。早期北京汽车驴车在上面走的,现在的北京完全就国际化了。谈电影对我来说真是个擦边球。我研究戏剧,有篇论文叫《都市名族志》,就谈老舍他们就有点名族志的感觉。改革开放以来,我研究戏剧发现,改革要的是工业化而不是城市化。因为城市是罪恶的,包括《海上花》。曹禺的价值观很明确的。那么我们现在这个罪恶的城市回来之后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就比较尴尬。
 
   《子夜》、《霓虹灯下的哨兵》、《年轻的一代》,这里面都是强烈的再表达一个理念就是城市是罪恶的,始终要有乡村情节。像那个《霓虹灯下的哨兵》里面那段感人的话,就是一个乡村意识的人来劝一个去城市里的人面临的腐化——你回头吧。是不是现在很多知识分子还保留着这种乡村情结。



张老师:胡老师有个很重要的观点,乡村情结;赵老师讲到的经济交换价值。但是艺术家应该跳出这个交换模式。电影在某些方面很有意思的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大家不求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票房高升。越骂越火,这个是西方不大可能。这也是一个中国特色。 
   胡老师的乡村情结,其实西方也有,但是他们的城市化时间早,18世纪至今200多年过来。而我们是80年代后突然大规模的城市化。社会主义时期对资本主义城市文化是否定的。提到社会主义记忆,很有意思的是一些照片,解放军战士露宿街头。但是谁占据了这些资本家的豪宅,则是隐藏在了背后。要把最私人的东西剥离掉,投入到公共的话语中去。


5445,这个我有不同意见,现在的资本主义同样是压榨也是把个人日常给压榨掉了,这种私人空间的压榨不比社会主义时期少。

张老师:但是我要强调的是价值观上的本质差别,当时的情况是不能往经济上想。比如电影里你打到野鸭拿去卖这就不对了,送到公共食堂或者送人那就对了。“城”跟“市”的概念。社会主义时期则是以城为概念,市去掉。

周老师:刚才的讨论较为激烈,希望看到争辩。城市罪恶背后有一种对城市的厌。另外一种情结,就是,又恨又爱。另一类如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更多的体会到的和城市的关系,和乡村情结是有所不同的。西方30年代,德国的街道电影,城市有问题但是依然居住在这里,后面的驱动力是复杂和变动的。一个呼应就是670年代的法国电影,对城市的情感很凌乱,不同于前面两种。因此电影可能不是一个类型转向另一个类型的简单模式。

王老师010344,到底是太适应城市还是不太适应城市才怀念乡村?我们不得不很好的适应这个不归路,所以才有失去什么的恐慌。不一定是怀念那个对象本身,可能是一种心理层面的东西。我感觉是多地性,开放性,可能是不会回到一种封闭的状态。在建筑里面的话,实际上想让大家关注度就是一个集体仪式和商议。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学者,尼可·沃尔克(音)认为这个背后是一种集体仪式礼仪共同完成的形式,而不能具体化的一个东西。不能变成稳定的某一种大家寄托在上面穿梭历史的概念。 

周老师:这个集体仪式和商议是否关于对话有密切的关系。

王老师:是。为什么选择这个场地,为什么用这种形式,怎么去造,怎么去使用,张老师的多地性也给我了个启发——游荡,半私密的、零时的。我在想,集体是否可以这么轻易的构建起来。多地性不仅仅是地点,而还关系到人与人关系的临时暂时性问题,临时性又一个暂时的共同体。

胡老师一个国际化都市就必须要有先锋实验剧,实验剧是城市的炼金术。剧场的群体和电影聚集的群体差别很大,您说的纪念建筑啊,集体仪式,我想是很重要的角度。

张老师:这也就是我说这个会议成功的地方,就是不同学科和专业一起谈论,结果相通的地方很多,说明跨学科的对话是可以的,而且可以激发各种火花。回到第三空间,也许实验戏剧,可能这就是一种第三空间。卡斯特尔?(音)所说的流动空间。金融的流动,信息的流动,思想流动,人口流动,流动空间,完全是跨越国界的,这个就全球化。纽约、东京、伦敦,首先是这些金融中心。那么权力在哪里呢?不流动就没有权力。这个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权力关系造成了大家都想进入流动空间。 
    李安《卧虎藏龙》,还有《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大家都迷茫的时候,所以张艺谋得到启发,如果武侠能进入国际流通,我们就能进入这个资本空间。


012642,其实这个不完全是一个商业的,票房高的话,中国电影市场更多是受到控制,和欧洲的电影市场可比性不强。

张老师:中国也是一个市场,只不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市场,从产业角度来讲,成功的。《英雄》推迟了近两年才上映。当时档期上与西方有部电影有时间上的冲突。 

那么还没有进入主流的怎么生存和选择。他们选在地空间。他们不为观众提供好莱坞式的黄金梦,也不一味批判。狼来了,怎么办——与狼共舞。大约一年400多部电影中,四分之三都是亏本生意,谁在支付这些费用。


周老师:全球资本的卷入,不是一开始就和导演就是合谋的。卧虎藏龙这样的片子,不可否认其大资本的投入。但是应注意到李安,受到胡金铨的影响。在60年代的时候,他的武侠与张彻的这种,中国的元素,器物啊,放进去;胡金铨商业上很失败,去世的时候还欠了许多钱。当时室内设景流行的时候,他甚至去韩国找这种在地感觉。二、三十年后,李安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则是商业上要成功许多。相同策略,但是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差异。所以资本的角度进入可能比我们想想的复杂些。


0:10(),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导演,面临的状况很不同。当时更多关注,怎么去表现。

0654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因为你在北京,包括你周围的同时,你的同行。这么看待贾樟柯,地上和地下的,喜欢那一种。

0703(女)答:我刚去的的时候《小武》才刚拍出来。当时我们拿了这个碟子来看,是那种乡土的,同学们都说拍了啥啊,还来电影学院学啥呢。他们又传说张艺谋也来看了,所以我们又看了一遍。后来我们改变了许多看法。贾樟柯有他自己坚持的东西,还是很顽固的。

张老师:贾樟柯他这个顽固的,用台湾的词语就是在地性,山西汾阳情节,是他个人风格的一份,他对全球化提出质疑的立足点。

0915(女)答:我跟他谈过,他讲的汾阳我还不是特别理解,他说我缺乏小城镇的背景。全球化更偏向于文化话题,而商业影片里面谈全球化这两者有没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张老师的看法。


张老师:冯小刚在不被媒体和学术界承认之前,他很焦虑。他说他自己在正殿之外建立了一个屋子。甲方乙方这些都不是大投资,后来好莱坞的资本进来之后,大家都觉得他是国际大资本。而实际上他是民营的,查投资,《紫禁城》四个投资商都是政府机构。昨天看到应亮,美学上不放弃电影作为艺术媒体,在这个基础谈自己的东西,他的作品得了不少奖。

唐老师:前面赵老师谈的电影和工业方面的看法,好像比单纯从艺术出发要更加全面。我可以补充的话,就是电影对市场的依赖。电影投资的成本要求了它必须要去争夺全球市场。另外好像我们特别缺少对机器的赞美,中国好像没有那种由衷的对机器的赞美。

张老师:中国人谈机器基本是带着恐惧的色彩。我们讲火车的就比较少,我们一讲旅行就是回山村。中国学界讲到城市电影的时候就是80年代的事情。城市美学在影响上的呈现没有太扎实的基础。

唐老师:乡村作为乌托邦作为家园是一个特别主流的传统,无望的乡村、骄傲的乡村等等,

张老师:寻根文化的悖论就是,不管这个乡村如何,多么无望,还是我们的根。寻根文化热的时候大家就想回到乡村寻找到底失落了什么。

2735:我曾关注过江南空间,《祝福》、《林家铺子》、《早春二月》,谢晋的《舞台姐妹》,联系起来很有意思,乡村的颓败,向往也可能是工业化的,这个里面就是他这个对立不那么简单。

周老师:挺有意思的,在场的黄老师,她可能在感受都一种江南小镇,和现在身陷现代都市,黄老师的生活是摆荡在这两者之间。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市化了,但是又记忆情结又在另外一个点上。

黄老师:前面说到的情结,乡村情结可能是很难被替代的。但问题是都市生活很方便,身体回不去了,思乡病可能只能是思念,真回去了不一定习惯。

3155,我们很多人是从乡村出来的,对乡村有特别的感情,而有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则没有那种乡村情节。陈老师讲过亲密的神圣感,我们对城市没有神圣感,《京城?耶路撒冷》,依恋感,神圣感,皈依感,今天的城市没有。

3438,全球化的不仅从空间的角度,从时间的角度。海德格尔区分了两种时间,一种是当前化,一种“是当前”。当前化是一种沉沦,时尚,时髦;而“当前”当机立断,警醒。应当有个“当前”意识,一种健康的面对态度。

3835,我是城市长大的,并不是不会产生亲密性,我也回老家也很喜欢,但是我觉得城市没有那么的异化。《夏日暖洋洋》,那个人出租车上唱的那首歌,我就会有很深印象。城市的亲密性中有气味、声音。我又看了《景观社会》我发觉居伊·德波很倾向视觉,我怀疑这个。

孙老师:有个电影《一一》,吴念恩这个角色,有个镜头,他在办公室很温馨,他就把索尼随身听耳机带上就不理其他的事了。这是一个很个人的空间。另外候孝贤的《咖啡时光》那就很明显了,浅野忠信演的那个人,整天带着大耳机到处走。这个游离的展开回答了你的问题。同时也包括都市的欲望,信念这些。

张老师:说到《一一》,对我们所接受的常规化的城市印象或者模式的质疑和挑战。这个小孩子,拿着摄影机拍后脑勺。他说我没看到,我怎么知道世界什么样子。从哲学的意义上提出的思考。你没有看到,怎么知道不存在,怎么知道他没有意义。所以他自己说很年轻,但太老了。

4644,我认识一个人,他说痛恨痛恨带耳机的人和马云。那些带着耳机的人,像行尸走肉一样,对周围漠不关心。而阿里巴巴,让许多人买个矿泉水都要别人送货上门。本来音乐是为了让人更开放和交流,现在变成了隔阂的理由。


张老师:主要是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媒介。

胡老师,我打断发个不同意见,前面说电影依赖市场,一定要跨国市场。不一定要这样,关键看这是什么样的政府。不一定是要跟政府划开界限,像古希腊戏剧。

周老师:我理解到胡老师的意思,政府也是和全球资本合谋在一起的。

杨老师:全球化资本,政府和资本的合谋的。前些天,山西的煤矿温州的资本,政府有个规定没有一个证就不能开发这些矿。那么意味着这温州的500个亿要撤走,一但撤走的话到其他地方也会造成不轻的影响,那么政府的策略就是那么我们参股合开,政府出资源,而温州出资。这个里面是不是不是隐藏了些什么我们的专业来看就是不是很清楚。电影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

张老师:我感觉2005年后,全球化就要业绩,比如房地产有地产的业绩,那么电影业,那么就把很多收编,当然不能叫收编而是参股,而且运作的时候还会受到影响。如建国大业,各个层面包括意识形态都控制的可以说很到位。

杨老师:我们从这个角度可以得出很精确的答案,但是我担心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解读的话,会不会是把电影简化了。仅仅从这个角度描述的时候会遮蔽很多问题。比如我们去解读的时候揭示的多地性,是不是还有更为多维的角度。

张老师:我支持你的观点。我的个人,包括这些年做电影研究,做文化研究,我一直强调要面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果用一种方法就把自己捆绑住了。
    如只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肯定是局限的。另外就是美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失语了。你发现,你可以讲《英雄》拍的多美。讲完了发现通过这个讲不清楚这个电影。意识形态批评也是不解决问题。你把他批评的一塌糊涂,为什么大家还消费,这个你怎么解释。直白讲创造利润,像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现在的社会不是一元化的社会。各种势力纠结在一起。

    我们看看好莱坞是一整套产业化机制和商业运作模式,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做出杰出的电影。几十年后可以读出当时对主流文化的批评。


杨老师:这个很有意思,这里要追问为什么会这样。

张老师:就是因为,电影这个产业和媒介,他具有的多重空间的价值层面,包含非常多的因素。它可以再整体叙述上符合主体性,但是在各个点上在主流价值提出批评。《阿甘正传》,很多人说是美国主流价值观,他让一个普通人来见证历史。你说他是美国主流文化吗,是,因为他强调个人的价值;也不是,因为他不强调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又是一个大片的模式。不需要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地方。

周老师:张老师刚才的谈话算是整个论坛的总结。很成功的是我们争论到了最后,

杨老师:争论中,理论和批评是要来“搅局”的,激活其他可能性。

10220,周老师讲的时候用不确定的,不是斩钉截铁的方式反而能激发我们的话题,这样反而很好。

周老师,对话本身就不是斩钉截铁的。对话可能就是希望避免刚才杨老师说的简化,争论可能不是要停留在一个层面,我们希望打破这种情况。

杨老师:那天王老师,讲到一个双方在争论的情况,外面看可能在似乎是对立的,但是,如果两个人有共同的一个问题在,那么其实这个争论是很有意义的。每个人都在自各自的空间里面意义就出不来,但是大家有一个平台共同的问题在争论是很有意义的。

周老师:争论后又回到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应该是又一个新开始。

————————————
END 





[沙发:1楼] guest 2011-01-07 16:20:17
美国乡村音乐和乡村电影流行的比我们早大约50年
[板凳:2楼] guest 2011-01-07 16:22:04
很多知识分子的怀旧实际上是对现状和出路的迷茫,因为没地方去嘛,就只有往回走了。为什么没地方去呢,不是外面比我们更黑暗。而是,外面的那种状况我们这里很难实现。其实是一种无奈中的心理需求。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