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圈”外:艺术和艺术品的价值
发起人:shirley_88  回复数:0   浏览数:1498   最后更新:2011/01/06 10:16:16 by shirley_88
[楼主] shirley_88 2011-01-06 10:16:16
来源:东方视觉 作者 尤洋

在2008年刚接替叶滢写本刊专栏的时候,曾在一篇文章中聊到艺术品的使用价值,本文介绍下关于艺术价值之所想。首先我们看待艺术与艺术品不可一视同仁,很贴切地引用某知名艺术家言论:艺术品为名词,用于描述具体的创作成品;艺术为动词,描述使事物进入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在某些时候,艺术品成了艺术假借的肉身。在“品”字也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时,就不难理解创作艺术与创作艺术品为何时而志同道合时而分道扬镳。

如果说18世纪以来的艺术评论观念是基于审美观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到了所谓的当代艺术时代后,传统的美术批评理论似乎不再适用于当下的艺术创作。启蒙时期的艺术具备图形记录功能,之后无论艺术的赞助人是贵族阶层还是教廷,以及贯穿至今的艺术都具备了特定的种种功能性。但是到了今天,无论是艺术为权利服务还是审美层面的装饰性均已经不是艺术发展线索中的最主要命题。相对于文学、音乐等其他文化领域创作相比,目前看只有艺术的创作具备最大的纯粹性,而对于绝对意义的艺术创作,则有全然回避掉其消费属性的可能。于是自然地,在众多文化形态身陷后现代性泥沼的语境中,艺术成为最为接近或进入哲学层面的方式。

对于大部分艺术爱好者来说,并非定要具备相关专业哲学知识去感受艺术价值。从简单一条线索来看,艺术为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提供了新线索。尤其是对于一些貌似微小、你曾认为它微不足道、无数次从它身边经过却未留下深刻印象的生活片段。举例设想这样一个情景:你所居住的小区,每天清晨都会有工人清洁街道,如果我们将这个常见场景置身于漆黑剧场,随着一束追光打到原本漆黑舞台映出他的工作身影,我们会随之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一次体验。显然艺术家更善于提炼这些熟悉且陌生的生活片段并将其放大,重新置位,将这些细微之物加工为艺术。但不可否认,当这些事物离开了艺术的语境,或者观看者不能为之产生感情,它又回到了仅仅自然的属性。

诚然与史书记载的某些时代相比,当下对上述价值的欣赏并非我们所处社会的主流精神观。即使是在精英阶层内艺术所吸引的关注似乎也少得可怜。即使如此,上述创作思路虽然仅为艺术形态中的某一种,但占据着人们的眼神的依然是大量并非暗合艺术发展线索的“艺术品”。那些不具备商业属性但悄然生长的“艺术”则无非身处两种宿命:运气好者被圈子化的学术资源所呵护成长,另外的那些则野草状处于自生自灭鲜有关怀的语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