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艺术提升
发起人:大吊车司机  回复数:0   浏览数:1952   最后更新:2010/09/13 15:12:11 by 大吊车司机
[楼主] 大吊车司机 2010-09-13 15:12:11

作者:林杰利   来源:《画廊》

 

边境线上的艺术提升-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外景

  2003年1月,蓬皮杜艺术中心向外公布在梅兹建立首个分馆——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Metz)。董事局和当地政府经过建筑投标、资金筹集和工程实施——历经7年,最终于2010年5月12日正式完工向外开放。新艺术中心共花费超过7千万法郎建造。整个建筑呈现一个奇特的帽子形状,占地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其中分展览空间、会议室、咖啡馆、书店、资源中心和饭店;而展览空间占地超过5000平方米,成为法国最大的当代艺术展览空间。

  据官方公布,蓬皮杜梅兹中心作为巴黎蓬皮杜中心的分馆,除了在艺术文化传播上更为关注地区化特色,同时也以促进法国的边境地区和中心区的文化交流为己任;而作为分馆总监的Laurent Le Bon也不讳言梅兹艺术分馆的雄心壮志:促进欧洲当代艺术文化交流,使梅兹成为艺术的新中心。

  而自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成立消息传出,艺术界就不自觉地拿其与古根海姆在西班牙的分馆作比较——梅兹艺术中心能否像古根海姆毕尔巴鄂艺术分馆那样,成为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呢?更重要的,它能否促进当地的艺术发展呢?梅兹地理位置优越,乘高速火车80分钟可达巴黎,而其本身地处法国东北部的边境,离德国、卢森堡和比利时非常近,交通便利,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游客来说是个吸引人的地方。雄心勃勃的当地政府还计划以蓬皮杜分馆为中心,将该地区规划成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当地政府自然希望能成功复制西班牙毕尔巴鄂的经验,借助蓬皮杜艺术中心这一世界闻名的文化机构来提升城市和地区的影响力。而在经历经济危机后的法国,大家似乎更为关心的是,这个新艺术中心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要知道,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毕尔巴鄂建立分馆后,每年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带来了达2.3亿欧元的收入。但另外一方面,艺评家们则担忧着: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独特的建筑外貌无疑吸引大众的目光,但它会否沦落为古根海姆毕尔巴鄂美术馆那样徒有外在的建筑?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的定位和巴黎的主馆又有什么分别和联系呢?梅兹本身作为法国一个重镇,当地经济发展较快,但大众对艺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与艺术之都的巴黎人仍有一段距离。艺术界人士对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的未来发展可谓喜忧参半。

  而对于任何一个美术馆或艺术中心来说,开馆的首展可谓至关重要:它既代表了美术馆的定位和方向,更体现着整个美术馆团队的能力。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的首展选择了一个涵盖范围极大、同时又富有话题性的主题:杰作。

  从古到今,名画、杰作一直都是艺术界围绕的中心——同时也是艺术市场最为看重的一个话题。经典的杰作可谓是历史沉淀中最精华的浓缩,具有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因此在市场上具有极大的号召力。但是,什么是杰作?杰作在今天还是否适用?谁决定一件艺术品是否杰作?而那些曾经的杰作到了今天还是不是杰作?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的首展选中了这个极具话题性的主题,以“杰作?”(Chef-d'oeuvre)作为展览名称,通过展示从古至今闻名于世的作品,试图考察与重审这一艺术话题。作为首展,展出作品达到780件,而其中有700件是从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借出的;这般兴师动众的“艺术搬迁”可谓艺术界一大景观,而蓬皮杜董事局为这批艺术品投保金额更是高达20亿欧元!足见其重视程度。而看回展览本身,梅兹艺术中心几乎动用了全部的展览空间,用极尽奢侈的作品量和价值向观众展示了他们“雄厚”的艺术背景。

  占地两层的展览空间分作四个展区:一楼的展区一以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为主,像人类文明初期粗糙的手工艺术品和中世纪的手稿等等。另外三个展区位于二楼,其中展区二以画派为线索,展出了包括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等在内各画派代表作品。展区三以年份划分的方式,挂出了十几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作品:如库普卡(Kupka)、贾科梅蒂(Giacometti)、康定斯基(Kandinsky)、夏加尔(Chagall)和杜布菲 (Dubuffet)。在这些大师的作品旁还附有详尽的解说。最后的展区四则主要展示涉及多种媒介创作的作品,当代性也最为明显和强烈。在布置上,四个展区的设计也各具特色。一楼展区一被分隔成一个个小区间,白色的展区由深蓝色的走廊连接着,走廊尽头则是展馆外围,在那里有毕加索的相关影像作品播放。展区二被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小房间,有些半封闭,有些则全封闭;展区三则为参观者提供了独特的观赏视野:通过房间的管状设计,参观者可以直接站在回廊将展区内的所有作品尽收眼底。展区四则被设计成漏斗的形状,通过奇特的采光方式,整个展区显得神秘而梦幻,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哥特教堂内——整个氛围极好地烘托了那些充满暧昧与不确定性的当代艺术品。

  从策划和布展的角度来说,这不能说是个失败的展览;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的团队本身的专业性毋庸置疑,而从展览参观者的角度来说,这也绝对是场值得一看的展览。但对于挑剔的艺评家来说,这场与杰作有关的展览还不够填充他们的大胃口。

  “杰作”这个词本身是软弱无力的。我们该如何定义一幅作品是杰作呢?绘画与历史相关的题材的是否比画水果静物的来得杰出?过往已去世的艺术家是否一定比在世的要更胜一筹?在这场展览中,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的名作《自行车车轮》(Bicycle Wheel)也被展出。面对这样的现代艺术大师,艺术阶层显得那么荒谬——“杰作”这个词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到了现在,“杰作”更多指代的是那些广为人知的作品,仅此而已。

  这次展览真实的主题应该是:杰作在今天还具有意义吗?而此展览刻意引导参观者去否决这个词汇,当中究竟用意何在?否定杰作或许是一个清理库存的好借口。开馆仅仅数月,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本身没有任何收藏,这次首展里绝大多数的展品由巴黎蓬皮杜中心借出。毫无疑问,这当中的艺术品都是一流的,譬如德•基里诃(Giorgio de Chirico)、毕加索(Picasso)、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等。不过蓬皮杜既然是法国的艺术中心,本身难以避免地带着浓厚的法国气息。简单分类的话,这次展览可以分为:法国艺术家和非法国艺术家在法国创作的作品——譬如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就是受西班牙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而创作的;而当时这位大师也正身居巴黎。

  至于剩下的那些闻所未闻的艺术家,在这次展览中也占了相当比例。这个展览在消除了艺术的阶层性、失去杰作与非杰作的划分后,大师和无名氏都获得相等待遇,结果连同他们的作品看起来也似乎相差无几了。

  当然,任何一个艺术中心或一场展览都不是为了艺评家而成立或举办的;事实上蓬皮杜梅兹艺术中心已经成为当地居民文化休闲的新选择,而 Laurent Le Bon并不希望拿古根海姆毕尔巴鄂美术馆和梅兹艺术中心作比较,因为他坚信新分馆的任务在于艺术传播和教育。 “我们希望通过蓬皮杜自身拥有的藏品,让大家对20世纪和21世纪的艺术发展有更多更深的理解。”而梅兹会否因为蓬皮杜的分馆而成为新艺术中心,假以时日便见分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