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Slow Tech 当代速度的「提问与「反问」(转218)
发起人:口黑口黑  回复数:10   浏览数:2358   最后更新:2006/07/03 19:27:24 by
[楼主] 口黑口黑 2006-06-28 06:11:02
慢 Slow Tech 当代速度的「提问」与「反问」

作者:袁广鸣   文章来源:典藏今艺术     图︱台北当代艺术馆



此地不再,一切都是此时此刻。(注1)

——保罗.维希留(Paul Virillio)

「那时候村里都很穷,家长们都要外出到东三省打工,到了年夜饭的时间,村里的人便爬上眺望视野最好的山坡,兴奋又焦急的一起遥望,迎接着赶回来的家人。对于东三省这段回家的距离,需徒步行走20天的时间。」(注2)

2006年赶着回家吃年夜饭的前三个小时,在计算机前敲送出最后一封邮件。跳上出租车直奔机场,到了登机门前,为了让等待更具效益,补打了几通电话,然后从容地搭上飞机,在飞机上还可补看当天漏掉的新闻。两个小时后,准时与远方的家人团聚并共享除夕的晚餐。

狂迷的速度

从过去花20天回家的时间,到现在两个小时就能藉由快速移动的工具,让身体与心灵毫不费力的到达目的地,这应是人类对于速度的梦想实现。关于这速度与身体的关系,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1995年写的小说《缓慢》(La Lenteur),在书里的前几页提到:

速度这种狂迷的形式,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类的礼物。跑步的人与摩托车骑士全然不同,他始终存在于自己的身体之中,所以不得不时时刻刻想到脚上的水泡,想到自己气喘吁吁;跑步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年纪,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意识到属于他生命的时间。当人把速度的能力交付给一台机器之后,一切都变了,从此,他自己的身体就出局了,他投身于一种非身体性、非物质性的速度,那是一种纯粹的速度,为自身而存在的速度,狂迷的速度。(注3)

这狂迷的速度虽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类的礼物,但在米兰.昆德拉的笔下却充满了忧郁,因为当我们握上了方向盘,油门踩到底的这个瞬间,也同时割离了过去与未来。速度把自身抛向远方,扭转了身体对于距离及思考的感知。我们可以想象,这些从东三省归乡的家人在那漫长的行走中,归乡的思念随着身体的劳累、漫长的时间,一刻刻的加深。时间、距离、身体与思乡之情成正比,相较于两个小时乘坐舒适的快速移动工具,所想着只不过是准不准时的问题,这中间的差别就显而易见了。

但这是一个速度的时代,我们活在这「超速」的生活中,在这以速度为一种「权力」的竞争社会,我们不得不以更快的方式来「超活」,而「慢」竟成了一种奢求。当代人对于「慢」的渴望可由卡尔.欧诺黑(Carl Honore)在2004年出版的《慢活》(In Praise of Slow)(注4)被翻译成12国语言并畅销全球的现象看出;为了牵制这种「超速瘾头」的意识下,全球的「缓慢运动」慢慢成型,这当中包括「慢食」、「慢工」、「慢活」等议题。书中强调「慢」不是指时间上的慢,也不是每件事都需牛步化;它是一种态度,亦即以音乐家所谓的「正确的速度」(tempo giusto)来生活。(注5)

速度僭越了距离

人类对于时间、空间与距离的概念从19世纪末的「工业时代」,到20世纪末「电传时代」的来临已全然改变。法国哲学家保罗.维希留认为,电传世界取消了原本真实世界中「距离」之于人类感知的必要性,而布什亚(Jean Baudrillard)也认为媒体的出现与广泛运用造成的显著结果之一,即是「距离」的抹去与消除。一场实时同步转播远在天边的战争,让我们对于真实产生了恍惚感,电子邮件让我们忘记了寄件者(此地)与收件者(彼地)之间的距离,因传输速率够快,此点与彼点的距离被速度所删除,此点即彼点,此地(彼地)不再,一切都成为此时此刻。

在当今传媒消费的时代里,我们古老的身体似乎跟不上这日进千里的「速度生活」,身处在这大量快速的信息电击下,一种持续的身体短路现象让我们产生了一种不舒适感,身体的感知越发迟钝,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影音讯息才现即逝,我们每日被动地看到许多影像,但也在「看」的同时影像被反射回去,这犹如布什亚所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信息愈来愈多,意义愈来愈少。」于是我们逐渐失去了深入的看、细腻感知的能力,与当代所不具容的耐心,我们习惯于迅捷、提纲、浅表性的阅读,进而导致文化须被巧装,艺术被要求具备快感。在这超速的同时也抹去了「观想的时间」及「凝视的距离」,观看因此显得模糊或失焦,这现象又有点像是我们的眼睛贴近一张平面,观看距离的消除,我们无法掌握事实,也难以产生全视与观想。

身体与工具技术

我们很清楚的知道,从东三省这段回家的路程,我们是不可能再用走的;当我们握有强而有力的工具时,历史便由此展开,一去就难以复返。然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调整依赖工具的态度,其中包括工具技术和身体技术的反思。关于工具(机械)技术,两千多年前庄子的〈天地篇〉藉由子贡和耕耘的老人的故事,提出了「机心」的看法,内容大致是当子贡看见一个老丈人正在园里种菜,抱着瓮盛水灌溉,用力很多,功效很少,子贡看见了便说:「有一种机器是『.』(抽水机),可用木头作,后重前轻,提水就像抽水,先生为什么不用呢?」老人回答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注6)

庄子对于机械技术的态度,对于我们身为产业社会的一份子来看,多少会感到困惑或认为是反智的。子贡的认知是以最小的使力收到最大效果的经济原则,而耕耘的老人虽知,却羞而不为也。此外,关于身体技术的反思也可见于庄子〈养生主篇〉的「庖丁解牛」(注7),寓言中的庖丁在肢解牛的过程中,刀刃完全游走在筋骨的空隙间,所以他解牛所用的刀刃,19年仍旧如新。当我们把这两个寓言放在一起时,会发现庄子向我们揭示身体与工具技术的两个面向:耕耘的老人不使用机具,他对于工具及技术的使用态度,是一种不同于「效用性的事物」,是一种「养生之道」与对于「机心的警戒」;而庖丁使用机具(虽然这机具是一把一般庖丁所使用的刀),并且使用得出神入化。「良庖」(擅于解牛者)所拥有的是精良的技术,而「庖丁」的技术则超乎一般由知识得来的技术,庄子称之为道,这个道不是来自知识或理论的活动,而是超乎五感的作用,甚至是第六感的作用,它是经由身体修为得来的体验,亦即体得的技术。庖丁与耕耘的老人,对于工具及技术的使用态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其中精神相同的地方都是来自养生之道,来自于生活的身体实践,同是趋向一种艺术性,一种来自生活的艺术性。

当科技逐渐成为当代艺术表达的工具,如同希腊文「Techne」及拉丁文「art」都具有技术、科技及艺术意义,只是目前的科技已不可同日而语,当这强而有力的工具与艺术结合时,令我们兴奋并期待,但另一方面却又令我们不安。其实我们不安的,不是艺术加入新科技所带来的威胁,也不是传统艺术技艺的逐渐荒废,而是一种标准的失落,一种缺乏对于「机心的警戒」及「身体的实践」。

这新兴的媒体艺术美学仍在建立当中,我们期待敏感的艺术家们在这快速变动的生活中,能带给我们关于速度美学的启发。虽然展览名称为「慢」(Slow Tech),但并不是以颂扬慢为主题,它较像是对于当代速度的「提问」或「反问」;由此,本展欲藉以「相对的速度」、「速度中的微观」、「感知的扩张」与「长时与放慢姿态」等切面,来呈现对于「缓慢美学」的思考。

相对速度

当我们讲快的时候,其相反词不全然是慢,因为我们知道速度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对于时间而言,也是如此。例如现在台北的08:00 p.m.却是以07:00 a.m.在纽约被记录,这个「现在」在世界各地各以不同的代号被记录;关于相对时间的概念在本次展览中的艺术家,陈志建的作品《换日线》中诠释得相当精准。他以环拍方式对一场域做一日的记录,重新拼贴其时间,将24小时的影像以序列方式延展,形成环状的时差影像,再以程序运算技术对其影格进行跳跃式的播放。2,592,000的影格压缩成300秒的时间场进行再现,它聚集不同时间的「此曾在」于「一时」,呈现「历时共地」的超现实影像。柳美和(Miwa Yanagi, 1967-)2000年的「我的祖母们」系列摄影作品为她与一群年轻女孩,讨论自己老了以后会是何种模样的想象,并由她们担任作品中自己理想的祖母形象。在这种以对未来想象的「超速」的方式,是一种现在对于未来的一种「想象的考古」;如此的「未来现在完成式」,延展了我们对于「想象」与「时间」的启发。

汉唐乐府的作品是本次展览里唯一以表演形式展出,并只有在开幕中演出。这上千年前就有的南管音乐的古老艺术中,早已碰触到现代艺术中的极限形式,以及当代艺术所强调的「状态」及「感知」的问题。它首例地被邀请到标榜前卫的台北当代艺术馆中,藉由此展演能唤起我们对于「缓慢美学」及「古典美学」的重新思考。微粒合成的《模特儿5号》(Model 5)是本次展览里,看起来最快速又感官的数字影像∕声音装置,在影像及声音的处理中,作者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技术,上千个剪接点,高频断音及反复来回的影像穿刺其间,精确的传达了当代的一种痉挛、癫狂、超速的状态及媒体自身的回声。《模特儿5号》与汉唐乐府的作品是本次展览里快慢对比最强的作品,虽然外表大相径庭,但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我们欣赏这两件作品时,都会产生一种时间的凝结与冥想状态的审美经验。在这「相对速度」的启发下,皆能把我们从现世的高速世界甄别出来。

感知扩张与速度中的微观

长久以来,西方思维甫自柏拉图(Plato)以降的哲学,一直认为灵魂优于身体,而身体只是灵魂的躯壳。到了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Ren. Descartes)仍然继承了这种身心二元论的观点,并继续主宰好几个世纪。直到近代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才以现象学的观点重构对知觉经验的认识,以直接描述身体感官知觉,重返事物的本身。罗柏.拉札里尼(Robert Lazzarini, 1965-)作品《工作室的对象》(Studio Objects),是由3D立体扫描至计算机,而后经由计算机产生扭曲,再用原本被扫描对象的质材射出成型。这些费解的形式,以类似无重力<
[沙发:1楼] 口黑口黑 2006-06-28 06:16:15


12. 微粒合成(GRANULAR SYNTHESIS)《模特儿5号》(MODEL 5).影像声音装置、后投式屏幕.300x400cm.1994。





慢Slow Tech

展地◎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期◎06.24-09.03
[板凳:2楼] 口黑口黑 2006-06-28 06:13:34


5. 荣.穆克(Ron Mueck)《长眠的父亲》(Dead Dad)28x38x102cm.硅胶树脂、压克力颜料、毛发.1996,Stefan T. Edlis Collection。
[地板:3楼] 口黑口黑 2006-06-28 06:14:12




6.7. 比尔‧维欧拉(Bill Viola)《消解》(版本六)无声影像装置.8’04”、121.92x102.26x8.89cm.2005。Courtesy of James Cohan Gallery, NY
[4楼] 口黑口黑 2006-06-28 06:14:36


8. 金永真(Kim Young Jin)《水流》(Fluids).实时录像投影装置:汲水帮浦、投影设备、空气压缩器.2005。Courtesy of the artist
[5楼] 口黑口黑 2006-06-28 06:15:36




9.10.11.黄博志《涌流》.声音影像装置.2006。
[6楼] 口黑口黑 2006-06-28 06:13:08


4. 罗柏.拉札里尼(Robert Lazzarini)《椅子》(Chair)(Edition of Six).枫木.2000。
[7楼] 口黑口黑 2006-06-28 06:12:43


3. 柳美和(Miwa Yanagi)《我的祖母们——Estelle》.light-jet print、塑料玻璃.120x144cm。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oshiko Isshiki Office, Tokyo
[8楼] 口黑口黑 2006-06-28 06:12:10


2. 玛丽.利格勒(Mary Ziegler)《场所》(Site)(局部).玻璃、木头、铁、马达、磁石.2002。Courtesy of Artist
[9楼] 口黑口黑 2006-06-28 06:11:40


1. 萝莉.安德生(Laurie Anderson).《翘翘板》(Tilt)(局部).水平仪、感应器、计算机芯片、喇叭.91.44x5.08x2.54cm.1994。Courtesy of Artist and Sean Kelly Gallery, NY
[10楼] guest 2006-07-03 19:27:24
顶!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