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纪念逝世的导师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
发起人:oui  回复数:2   浏览数:3246   最后更新:2011/06/06 21:50:15 by guest
[楼主] oui 2010-08-25 11:50:54
官网纪念视频



  按:在德国布伦瑞克读书时有三位老师对我影响很大,其中的一位是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他是一个怪才,我一直都非常非常的欣赏他无穷尽的创造才能。
2010年8月21日,年仅49岁的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因肺癌在柏林去世。下面是两篇我写的关于他的文章 。




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和吉尔伯特与乔治

---------------------------------------------------------------------------------------------------------------------------------
 
 克里斯托夫的行为录像装置艺术
段英梅
 
时间:05. 05. 2006 和 06. 05. 2006 (从17:00点)
地点:维也纳宫廷剧院(Burgtheater Wien)
艺术家/导演:Christoph Schlingensief(克里斯托夫·施林恩基夫)
作品: “AREA 7 - Matth?usexpedition”

 
"Area 7", Burgtheater Wien, 2006. © Georg Soulek, Burgtheater Wien
 
    早上睁开眼睛,仿佛又看到了克里斯托夫·施林恩基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的作品“AREA 7 - Matth?usexpedition”,
    非常想念他的作品和他本人。现在我正期盼五月的到来……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就连最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克里斯托夫·施林恩基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的名字。不仅他的作品,还有他本人之大气,幽默又象孩子一样,非常令人喜爱。
    华丽的维也纳宫廷剧院(Burgtheater)已经让他折腾的不象个样子了。观众席和剧院表演舞台混在了一起,1000多平方米表演舞台转眼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而且到处都能听到“噪音”。
    在这件作品当中, 他建了两个巨大的可以旋转的Animatograph“迷宫”。“迷宫”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空间组成,每个空间都是各种各样的装置作品,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艺术装置作品。另外,他还使用了40多台电视机,以及20多个录像投影机装置,他们遍布在整个的作品空间里。不仅音乐,而且还有很多现场即兴的行为表演始终都贯穿在整件作品里。
    来看他作品的观众大多都是从下午5点到半夜11点结束才走的。今年一月和三月份的8天展出中,剧场里每天人都爆满。许多观众每天都来观看,还主动参与他的作品。
    进入“迷宫”,就如同是在饿梦中一样,到处乱其八糟,不仅能看到脏脏的“原始厕所”,带病毒的“老淋浴”,性爱淫乱并传拨疾病的“旧旅店”,还能看到“9·11纽约世贸大厦的残骸”,以及教堂里最后一个虔诚的信仰者……
    死去的约瑟夫·鲍依斯(Joseph Beuys)的大头像的嘴里出现的是生了蛆的死兔子录像;鱼缸里面看到的不是活蹦乱跳的鱼儿,而是臭气熏人腐烂的兔子鱼,周围还有7000多只重复的巧克力兔子;一条一百多米长的大蛇围绕着一个从纳米比亚运来的十多米高的旋转大船,大船正载着“9·11纽约世贸大厦的残骸”驶向非洲……
    不仅美国嬉皮士的领袖人物帕蒂·史密斯(Patty Smith),还有德国著名导演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的女影星爱玛·赫尔曼(Irm Hermann)等都亲自前来参与“AREA 7”作品。
    时不时的观众会碰到“行为艺术家们”,象复活的约瑟夫·鲍依斯(Joseph Beuys)在不停地抹着黄油;“幽默”的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总是用五音不全的口琴吹着同一曲调,并胡言乱语地在观众面前演讲着;“心里疾病患者”麦克·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像疯狗一样到处乱窜……所有这些人都很不正常。
    在现场,真的好像是世界末日来临了一样。
    总之,各种各样的人物出现在他的作品里,不同时代的人被安排在同一个舞台上。他混淆哲学,混淆宗教, 混淆政治, 他混淆所有的东西在一起,给人们提出了巨大的疑问……
    在作品即将结束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在录像投影屏幕正在读一段写给施林恩基夫的文字时,整个剧场一片安静。 渐渐地响起了瓦格那悲壮的音乐,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大蛇慢慢的升起,它很难过的离开了非洲的大船…… 这将意味着什么呢?
    每当这一时刻,我都非常的感动! 我想,在场的观众一生都不会忘记今天。
    1960年10月24日出生在德国的克里斯托夫•施林恩基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具有天才般的创造能力,作品出产量非常的惊人。
    从8岁开始他就“导演”电影,到目前导演过50多部电影(比如: Egomania – Insel der Hoffnung (1986)、Das deutsche Kettens?genmassaker (1990)等),还有30几场剧场艺术作品[比如:100 Jahre CDU (1993)、Hamlet (2001)、Kunst & Gemüse, A. Hipler (2004)等)以及10几部电视艺术作品(比如:Freakstars 3000 (2002) 等),另外还有20几件大型的行动艺术活动作品(CHANCE 2000 - Wahlkampf in Deutschland (1998)、CHURCH OF FEAR (2003)等]……很多的作品是和智能障碍者,失业者以及街上的流浪汉等合作的,这些被社会遗忘的边缘人,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




---------------------------------------------------------------------------------------------------------------------------------
 
艺术寻衅者: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

马莉 段英梅 
    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 (Christoph Schlingensief) 的名字在德国以及欧洲几乎是家喻户晓,不仅他的作品,而且还有他本人。这个小丑人物,性格大气,幽默时又像孩子一样,非常令人喜爱。他拍摄的电影,导演的戏剧、歌剧和表演的偶发行为艺术以及主持的访谈电视节目中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他乐此不疲地在艺术领域里大胆地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人们无法准确地给施林根基夫的艺术家身份定位,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电影和戏剧的导演、编剧、摄影师以及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而且还是德国“机会2000”(Chance 2000) 党派的缔造人和爱挑衅的行为艺术家,他以多重的身份漫步在德国艺术界,是一位多栖的艺术奇才。最近几年,人们逐渐发现, 施林根基夫的作品除了在电视、电影节以及剧院舞台上出现外,还频繁地在艺术博物馆、艺术中心等地展出。
    施林根基夫1960年10月24日出生在德国奥伯豪森市,父亲是一位药剂师。从小他就受到了良好的以及天主教式的家庭教育。在他童年时,他就展露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8岁时他开始“拍摄”影片和“导演”戏剧小品了。中学毕业后他进入了大学学习,从1980年起,他在慕尼黑学习德语、哲学和艺术史的课程。在学习期间,他曾经是弗朗茨 塞茨的摄影助理,之后又担当了维尔纳内克斯教授的实验电影助手。
 

Performance im Rahmen der Premiere zu BAMBILAND am Burgtheater

    施林根基夫给人们留下第一个印象就是他那怒发冲天的发型,朝着不同方向一根根竖立着的头发就像施林根基夫伸展到艺术领域里的不同触角,同时,它们又好像是施林根基夫多元化思想的方向指向。从他对行为艺术、电影、电视、戏剧、歌剧、摄影的演绎和表现,证明了他作为艺术家对社会现象敏锐的洞察力和责任感。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揭示和鞭笞社会现象的艺术创作,常常把政治和宗教作为作品的题材,运用了夸张、重构而又不失本能的艺术表现的手法。施林根基夫始终不断地在突破和创新着自己的艺术风格,但他并不追求艺术的前卫路线。他极力地主张艺术在社会中积极的互动效应,用打破常规的艺术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同时,他又寻找着艺术的返璞归真,使艺术融入于日常生活,让普通的生活里又浸透着艺术。

对电影艺术的痴迷

    早在1968年时,8岁的施林根基夫就对拍摄录像产生了兴趣,就在这一年他拍摄了第一部普通的8毫米短片。当他12岁的时候,也就是在1972年,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奥伯豪森青少年电影团队,他同时还是该团队的主要骨干。从那时起直到1978年的这六年间,这个电影团队共计拍摄了7部有戏剧情节的超8毫米影片。
    1981年秋天,施林根基夫有幸地能够成为了弗朗茨·塞茨的摄影助理,这对他后来在电影艺术上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他学会了许多有关电影技术的知识以及组织与协调的能力。上世纪80年代初期,施林根基夫开始了对电影专业性的实验过程。1982年这一年,施林根基夫共拍摄了两部实验性的影片,其中的一部16毫米短片后来被德国的歌德学院收藏。同年的秋天,他还成立了“DEM-Film”。
    1983至1984年间,施林根基夫拍摄了后来被称之为“对电影批评的三部曲”,这是他第一次运用具有强烈的施林根基夫个人特色的创作手法来表现对电影的理解。这段时间,他还制作和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Tunguska - Die Kisten sind da》,这部影片拍摄完成后很快就被德国的一家电视台购买下来。1983至1986年期间,施林根基夫被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和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这两所院校聘请为专业教师并在那里执教。施林根基夫就这样一边勤奋地学习、一边不断地钻研和实践着,为此,在那段工作期间,他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拍摄经验,而且也积攒了些资金。之后,他把这些收入全部都投入到了电影《Menu Total》的拍摄中。除此之外,他还作为主摄影师,在1986至1987年期间主持拍摄了电视连续剧《菩提树下》 (Unter den Linden),之后,施林根基夫又为德国第二电视台(ZDF)制作了另一部电视剧。

《Menu Total》

    这部长达81分钟长的黑白影片是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在1985年至1986年间在德国鲁尔河畔的米尔海姆市拍摄的,施林根基夫在影片中担任导演。故事主要描述了一个儿子毁灭整个家庭的情节,影片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似乎都是超乎常人的,一些表现荒诞性的淫乱和暴力的场面始终贯穿在整部影片里。在电影里,儿子和他的“恋人”,一个脸上长着胡子并身穿妇女衣裙的“女人”在一起;父亲不仅强奸母亲而且还要强暴亲生的儿子;祖父、祖母和他们的孙子联合起来一起把残暴的父亲杀死等等,这些画面语言可以说是让观众感到十分的诧异和恶心的,有时甚至是难以理解的。
    在音乐和声音的处理上,富有动感力的爵士音乐、神圣的教堂音乐以及具有美国特色的曲子在片中前后交替出现。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兼制作人,同时又在本片中担任主要角色的黑格尔·施耐德 (Helger Schneider) 为这部影片创作了音乐。同时,他还把蜂窝声、战争时期的飞机轰鸣声等也作为素材融入到了音乐作品中,由此在电影里也产生了特殊的听觉效果。
    施林根基夫执导的这部影片受到了很多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影响,影片里所出现的一些类似真实性的梦幻场面和无理性的行为动作常常是令观众信以为真的。如:一个男人从自已的身体下部取出一块肉并用烟灰去熏烤它等画面,这些都具有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除此之外,电影中不仅穿插了诸多令人费解的场景画面,而且,还有一些非常神秘性的宗教元素。
    在1988至1992年这几年中,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因为拍摄了电影《100年阿道夫希特勒——在密室的最后时间》 (100 Jahre Adolf Hitler “Die letzte Stunde im Führerbunker”,1988)、《德国链锯屠杀》 (Das deutsche Kettensgenmassaker,1990) 和《恐怖2000——德国急救室》 (Terror 2000——Intensivstation Deutschland,1991/92) 这三部影片后引起了社会上对他艺术创作的很大关注,人们称这三部影片为“德国三步曲”。
 



"Odins Parsipark" Dreharbeiten, Neuhardenberg, 2005. Foto: A. Laberenz

《博特罗普的120天》

    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导演的电影《博特罗普的120天》 (Die 120 Tage von Bottrop) 是在1997年拍摄的,其片名听起来和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皮耶保罗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1922—1975) 拍摄的那部曾经轰动全球的、争议性很强的影片《索多玛的120天》 (Die 120 Tage von Sodom)有点相似。但施林根基夫拍摄的《博特罗普的120天》是部喜剧片,它是在德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小城博特罗普市拍摄的。影片的摄制并没有拍了120天,而只是用了5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拍摄任务。其题材仿佛是对“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一个回顾,片中施林根基夫重新再现和拍摄了许多关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德国电影时期的很多影片中的场景,特别是在这部影片中,他塑造了被誉为“新德国电影的眼睛”、著名的德国电影导演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1945 -1982) 本人以及关于他在拍摄生命中最后一部电影时的那段故事情节。“新德国电影运动”是以1962年2月28日在德国的奥伯豪森市举办的第八届德国短片节上发表的那篇《奥伯豪森宣言》作为开端的,直到1982年著名的德国导演法斯宾德逝世为止,历时整整20年,是世界电影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具有影响力最大的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运动。所以,法斯宾德最后拍摄的那部影片被人们称之为是“最后的一部新德国电影”。
    施林根基夫在导演《博特罗普的120天》这部影片时,所安排的演员阵容是非常强大的,有很多演员都是来自于原法斯宾德电影里的主要演员,如:马格特·卡斯滕森 (Margit Carstensen)、伊尔姆赫尔曼 (Irm Hermann)、库尔特拉布 (Kurt Raab) 等人,他们在这部影片中除了要扮演自己以前在法斯宾德电影里曾经出演过的角色外,还要模仿法斯宾德影片中其它演员的表演,施林根基夫本人也加入到了这支演员的行列中。
    这部影片没有什么十分明显的叙事情节和结构,很像是那些重新回放的记忆中的片段。影片突破了许多时间上的跨度,展现了一幅新德国电影发展的风景画。电影运用了许多扩张和讽刺的表现手法,在摄影技法的处理上还运用了粗糙的、略带龌龊的画面效果,好似一部陈旧的老片子,寓意着影片里所描述的那段年代已经成为了往事云烟的过去。
 
行为艺术和录像装置艺术

    《在沃尔夫冈湖沐浴》

    为了参加1998年的联邦议院选举,施林根基夫创立了“机会2000” (Chance 2000) 党派,它受到了国际性的注意。在这期间,施林根基夫又创意和实施了反应德国社会严重失业问题的《在沃尔夫冈湖沐浴》 (Baden im Wolfgangsee)的行为艺术活动。为此,施林根基夫向德国六百万失业者发出号召,希望他们能够到奥地利的沃尔夫冈湖去参与这一行为艺术活动,因为沃尔夫冈湖是当时还在执政的德国联邦总理科尔先生十分偏爱的一个在奥地利的度假地。施林根基夫试图通过六百万失业者这一庞大的失业人数来提醒联邦总理要重视这一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在沃尔夫冈湖沐浴》只是一个象征,如果真有这么多失业者参加这一示威的话,那么当他们都一窝蜂地都涌到沃尔夫冈湖里去的时候,通过他们的力量就足以使沃尔夫冈湖周边的度假地,由于满溢出的湖水而变成汪洋之地。
 
    《请热爱奥地利》

    值此2000年奥地利维也纳文化周之际,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举办了《请热爱奥地利》 (Bitte Liebt Sterreich) 的集装箱装置的行为艺术,这个行为艺术持续了一周的时间。竖立在国家歌剧院前的集装箱上被醒目地张贴上了奥地利右翼人民党成员约尔克海德的“外国人滚出去”为标题的竞选口号,同时,用仿效德国RTL2电视台《大兄弟》 (Big Brother) 节目的电视转播形式实况播出12位来自不同国家的难民,他们在由多个集装箱搭建而成的房间里生活的场景。施林根基夫试图通过这个由难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活动来揭示奥地利政治领域以及民众对“难民”这个敏感的社会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这个行为艺术中,施林根基夫穿插和运用了戏剧的交流结构手法,他一方面把难民作为突出表现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他又把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反应也作为了这出社会戏剧的内容。那些观望的、参与的和反对的民众们的呼声全部都属于这个行为艺术的组成部分。
    这档由观众投票参与的电视实况转播,成为了当时奥地利政治界、媒体圈以及公众方面的讨论中心,每天的收视率都是名列前茅的。观众可以通过每天的电话投票来选择被遣送回国的难民名单,而这12位难民中最终只有一名成员可以在这场类似于电视淘汰赛的节目里成为幸运儿,也就是说,这位难民可以获得在奥地利的居留权。
    在为期一个星期的艺术行为活动中,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每天都会推出不同的并与之相关的节目,如:向路人发放《新营报》,报道和总结当天发生的事件,还邀请了社会名人来难民营地对这一事件发表他们个人的意见等等。这个行为艺术最后成为了奥地利维也纳文化周期间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和社会事件,所有的媒体都先后报道了施林根基夫的《请热爱奥地利》行为艺术,奥地利的广播电视台还专门播出了一期电视专题论坛,奥地利右翼人民党、绿党以及自由党成员还包括艺术家施林根基夫都参与了这场激烈的电视辩论。
 



"CHURCH OF FEAR", Frankfurt a.M., 2003. © Royal Produktion
 
    《恐惧教堂》

    2003年,在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一座白色木制的小“教堂”竖立在展区那里,同时,人们又能看到许多穿着印有白色COF标志黑色体恤衫的人群出现在“教堂”附近。这座“教堂”让参观双年展的观众很快就联想起那些坐落在美国乡村间的小教堂。这里的这座“教堂”,虽然它看上去十分的小巧,但它却是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参加第50届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的行为装置艺术作品《恐惧教堂》 (Church of Fear)。
    在展览现场,施林根基夫在《恐惧教堂》的装置教堂外面摆放了桌椅,桌子上放着入会表格,有专门工作人员坐在那里负责入会的接待工作。来看展览的观众可以随意地走进教堂去访问它,也可以随时加入COF成为这里的会员。在教堂的墙面上张贴着已经入会的成员名单和他们的照片等等。
    当参观的人们走进教堂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生了蛆的失去生命的兔子,旁边还陈列着被基督教称之为魔鬼形象的三个面具。在施林根基夫的装置艺术的教堂里,魔鬼的面具却摆放在室内一个十分中心和显眼的位置上,施林根基夫通过他的这个装置艺术作品《恐惧教堂》向宗教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这在当时也引起了一些宗教使徒们的异议。
    2005年夏天,施林根基夫的《恐惧教堂》装置艺术在德国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展出并被博物馆永久地收藏。这件装置作品如今陈列在该博物馆顶层的屋顶平台上。
    在艺术创作的同时,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从2006年开始又被德国布伦瑞克造型艺术学院聘为教授。但是,人们发现,在校园和课堂上很少能见到他的身影。原来,施林根基夫把课堂搬到剧院里去了。他正带领着学生们走入剧场,让他们与他一起共同参与和实践作品的实施工作。学生在那里可以接触到一系列舞台戏剧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如何构思整部作品、舞美场景的搭建、舞台灯光效果的分布,还有剧本的编导,演出的编排,最后到正式的演出。施林根基夫还启发和引导学生们去发挥他们各自的创造才能,还让学生和演员们一起共同参与和表演了《第七区——马太探险记》 (Area7- Matthäusexpedition)、 《漂泊的荷兰人》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等。
 



 18 Bilder pro Sekunde, 25.05.2007 - 16.09.2007, Haus der Kunst, München
 
    《每秒18帧画面》

    2007年5月施林根基夫在德国慕尼黑艺术之家展出了装置艺术《每秒18帧画面》,这个装置艺术的基本主题思想是用哲学、宗教、美学和自然的观点去阐述人类得以拯救的概念以及反映纳米比亚大自然的生动画面。
    从2005年开始,施林根基夫又重新开始集中精力致力于对多媒体电影的新探索,为此,他拍摄了很多部电影短片。《每秒18帧画面》 (18 Bilder pro Sekunde) 的装置艺术里所放映的叙事性电影《非洲双塔》 (African Twin Towers) 的影像画面就是施林根基夫这一年在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玛瑙斯导演瓦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期间,在纳米比亚的沙漠地带拍摄的。
    这个作品本身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慕尼黑艺术之家展厅中央搭建的楼台,分为上下两层。楼台的上半部分是巨大尺寸的雕塑人物群,顶天立地的气势足以让人为之感到震撼。这个雕塑的人物场景取材于圣经故事《最后的晚餐》,只是主持这桌晚餐的主人不是耶稣基督,而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
    装置的下层是展览区域,它们分别由不同的小空间组成。在小展厅里,除了电视幕墙播放的影像外,还有12台放映机在这些不同的空间里播放着施林根基夫最初为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的舞台背景所拍摄的16毫米的影像,这些影片的胶片在展览期间被不间断地播放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被逐渐地磨损坏了,为此,它们在放映过程中在屏幕上产生了另外一种的特殊的画面效果。
    施林根基夫的这个装置艺术作品运用了戏剧和电影、歌剧和行为艺术活动等一系列的综合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巨大造型的道具和场景与单个小空间里的影像作品本身就形成了视觉效果上的强烈对比,再加上由穆罕默德主持下的《最后的晚餐》给观众带来了神秘的想象空间。

对戏剧艺术的探索

    除了拍摄电影外,施林根基夫在戏剧导演上所展露出来的才华是在1993年。这一年,人民舞台剧院聘用他为该剧院的导演,他首次以戏剧《100年基督教民主联盟—没有界限的游戏》(100 Jahre CDU — Spielohne Grenzen)的导演身份在由弗兰克·卡斯托夫(Frank Castorf)领导下的、坐落于柏林玫瑰卢森堡广场的人民舞台(Volksbühne)上亮相。之后,施林根基夫在戏剧的领域里,常常是游刃有余地身兼着演员,导演和编剧的不同身份。1993至2007年间,施林根基夫在奥地利、瑞士等很多国家实现了无数部的戏剧剧本的演出。除另外一些由他导演的如:《屈嫩’94》(Kühnen’94)、《Rocky Dutschke’68》以及《为了欧洲的战斗》(Schlacht um Europa)作品外,施林根基夫从1997年起还尝试完成了除戏剧以外的其它行为艺术项目。

    《哈姆雷特》

    在2001年的春天,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根据德国著名的戏剧导演古斯塔夫格林德根斯(Gustaf Gründgens)1963年执导的《哈姆雷特》(Hamlet)剧本在瑞士苏黎世大剧院重新演绎了这部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这也是他执导的惟一的一台传统性的话剧演出。施林根基夫对这部戏剧进行了新的尝试,尤其是对整部戏的构思和表现手法上,他采用了一反传统的表演方式。在传统的莎士比亚戏剧的舞台表演中,他穿插了有着描述另一剧情的“戏中戏”的场面,打破了舞台上的时间跨度。
    值得引人注目的是:施林根基夫导演的这部《哈姆雷特》在演员的安排上,除了让专业演员参加演出外,他还启用了社会上那些愿意改邪归正的德国新纳粹成员,让他们在《哈姆雷特》剧中登台亮相。这些业余的演员来自于一个以“Rein”命名的以帮助新纳粹成员重新返回社会的协会。
    这一举动引起了瑞士全国的强烈反应,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个轰动事件。所有的媒体都报道了这一艺术演出以及由它而引发的公众的评论和态度。抨击施林根基夫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认为他大胆放肆并亵渎艺术,公然在瑞士这块净土上上演一出由当今真正的德国新纳粹分子参加演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至于这些新纳粹成员是否真正能够痛改前非,这也是很多人都持有的怀疑的态度。
    作家泰可拉·海因克 (Thekla Heinke) 和桑德拉乌玛图姆 (Sandra Umathum) 还专门编写了一本书来报道施林根基夫执导的这部《哈姆雷特》戏剧,里面收集了大量的瑞士各界人士对这出戏的褒贬评论。施林根基夫在《哈姆雷特》戏里的这些探索和尝试,已经更新了戏剧原有的传统概念,它是一种新的变化了的戏剧概念,戏里戏外都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变迁所产生的质疑、忧患以及不可阻挡的社会历史进展的过程。




"Kunst & Gemüse, A. Hipler", Festival "Le Standard Idéal", Bobigny, 2006
 
    《艺术与蔬菜,A. Hipler》

    2004年11月27日在德国柏林的人民舞台 (Volksbühne),施林根基夫和来自津巴布韦的霍塞·齐吉拉 (Hosea Dzingirai) 共同创作并导演了话剧《艺术和蔬菜,A. Hipler》 (Kunst & Gemüse, A. Hipler)。这部戏剧的核心是围绕着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神经疾病ALS (医学上称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而展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疾病会导致人体整个身体内的正常神经细胞逐渐地被病毒所侵袭,它将会造成身体上四肢的瘫痪,严重时还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呼吸功能。
    施林根基夫创作这部戏剧的动机是受到患有ALS疾病的德国著名的画家约尔克·伊门多夫 (Jörg Immendorff,1945—2007) 的深刻启发。画家伊门多夫也因此积极地支持着施林根基夫实现这一艺术设想,他还亲自为《艺术和蔬菜,A. Hipler》设计了海报招贴画。施林根基夫和霍塞齐吉拉试图通过这部戏剧来表达人们愿意和ALS病人一起,共同抗争病痛和顽症的心情及愿望。
    在作品中,施林根基夫请来了从1994年起就开始患有ALS疾病的安格拉·杨森 (Angela Jansen) 作为这部戏中的主要的女演员。杨森从1998年开始就完全地瘫痪了, 她是在观众席里躺在特制的护理病床上来进行这次表演的,所以,她和观众的表演和交流都是用她那双眼睛的快慢运动节奏来实现的。通过一套专门的仪器,来记录下杨森眼睛发出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自动地转换成文字,并通过投影机投射到现场的大屏幕上,这时观众就能够看到她所表达的内容。
    除了杨森作为特殊演员的表演外,舞台美术的设计也是独具匠心的。高挑立体的布景、若隐若现的灯光照明,还有多个电影影像片段的播放都使整个舞台背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画面效果。
 
    《第七区-马太探险记》

    2006年5月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宫廷剧院(Burgtheater) 实现了录像装置艺术《第七区-马太探险记》 (Area7-Matthäusexpedition)。这次在当地的艺术活动中,施林根基夫使用了多个超大规模的舞台场景布置,特别是他在现场搭建的两个巨大的、旋转式的用于表演和参观用的“迷宫”,这些布景的搭建任务也使得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大迷宫中还包括了许多大小各异的小空间,它们都是作为单个的展览区域而被独立使用的,录像装置艺术作品就分别分布在这些不同的空间里。40多台电视机和20多个录像投影机里不断地播放着施林根基夫以前拍摄的影像画面,其中大部分是在纳米比亚拍摄的短片。
 



"Area 7", Burgtheater Wien, 2006. © Georg Soulek, Burgtheater Wien

    两个旋转式的展示“迷宫”分前后顺序布置在现场,其中的一个小“迷宫”是紧挨着观众席的。《第七区-马太探险记》始终把行为艺术家们和观众在现场的即兴行为表演贯穿在整部作品中,特别是著名的美国嬉皮士领袖人物帕蒂·史密斯 (Patty Smith)千里迢迢地也赶到现场来参与了这件作品。人们可以在装置作品里经常遇见由“行为艺术家”们扮演的艺术家“约瑟夫波依斯”、纳粹人物“阿道夫希特勒”、歌手“麦克杰克逊”等,他们不时地出现在川流不息的观众群中。在施林根基夫的这件作品里,各种各样的人物经常会出现,这些不同时代的人物被安排在同一个舞台上。
    当观众进入到“迷宫”之后,眼前呈现的是无次序的混乱场景。那些臭气熏天的“原始厕所”、龌龊不堪还带着霉菌的“淋浴房”、淫乱肮脏还传播着疾病的“老客店”等都一一地映入到观众的眼帘中,他们在“迷宫”里“强迫”地接受着这杂乱无章的世界,身不由己地充当着这个世界的见证人。施林根基夫常常试图把所有的东西都混淆在一起,向人们提出了很多的疑问,如:对哲学的混淆,对宗教的混淆,对政治的混淆。
    施林根基夫在这部作品里把象征着复活的兔子造型加以了运用,展台上7000多只用巧克力做成的兔子道具,它们像庞大的士兵阵营一样驻扎在玻璃鱼缸旁边,而鱼缸里面是一条散发着腐烂气味的“兔子鱼”的怪物,此外,兔子腐烂过程的快镜头影像画面也出现在舞台的大背景上。在展览现场有一艘从纳米比亚运来的约有十几米高的大船,一条很长的大蛇围绕着它,船上还装载着“9·11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残骸”。观众们在参观中还可以登上大船,亲自领略大船即将驶向远方非洲彼岸的感觉。在展览期间,维也纳行为主义 (Wiener Aktionismus) 的发起者、著名的奥地利行为艺术代表人物赫尔曼·尼驰 (Herrmann Nitsch) 也亲自来到了宫廷剧院,参观了在这里举办的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的录像装置艺术《第七区-马太探险记》。
 



"Kaprow City", Volksbühne Berlin, 2006. © Georg Soulek
 
    《卡普罗城》

    1997年,在第十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上,克里斯托弗·施林根基夫实施了他的行为艺术作品《我的毛毡、我的油脂、我的兔子》 (Mein Filz, Mein Fett, Mein Hase),不久,施林根基夫认识了“偶发艺术”(Happening) 专业名词的创始人、著名的美国行为艺术家艾伦·卡普罗 (Allen Kaprow,1927-2006)。从卡普罗那里施林根基夫得到很多创作这个《卡普罗城》 (Kaprow City) 偶发行为艺术表演的启发。为了做好《卡普罗城》这部作品,施林根基夫在前期收集了许多关于行为艺术家卡普罗的资料。在筹备阶段,正是英国黛安娜9周年的祭典,媒体上每天都有关于黛安娜的报道。这个触动了施林根基夫,他决定把这一内容也加入到《卡普罗城》的创作方案里,就这样,在《卡普罗城》作品里,观众又能再一次地感受到黛安娜。
    《卡普罗城》终于在2006年9月13日在柏林的人民舞台上演了。在《卡普罗城》的表演中,施林根基夫安排观众分别到台上来漫游这座卡普罗城,而坐在台下等待着参观的人们同样可以通过大屏幕来观光卡普罗城同步录像转播。观众在卡普罗城游览的过程中,大家会经历和观看到很多不同的场景。在鸡笼子里削土豆皮的吸血鬼;正做纳粹标志的“英国女王”;还会遇到“黛安娜”,她的丈夫还有手里拿着苍蝇拍的驯马师。另外,在几个破椅子搭建成的小电影院里,参观者可以一边吃土豆片,一边看电影……
 



"Parsifal", dritte Spielzeit, Bayreuther Festspiele, 2006. © Festspiele

    《帕西法尔》

    歌剧《帕西法尔》(Parsifal)是理查德·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 - 1883) 创作生涯里的最后一部歌剧,它的风格有别于瓦格纳的其它作品,这部歌剧充斥着瓦格纳最娴熟的音乐技法并洋溢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帕西法尔》的故事情节是根据中世纪一个关于圣杯的传说改编而成,剧中讲述的是帕西法尔这个主人公是如何从一个国王的儿子被塑造成为一个圣人的经过。
    在2004年德国拜洛伊特市举办的理查德·瓦格纳的音乐节的艺术庆典上,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第一次演绎了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这也是他导演的第一部歌剧演出。
    之前在拜洛伊特音乐节上所演出的瓦格纳剧目都是传统的和严肃的音乐。但是,当施林根基夫导演的《帕西法尔》上演后,人们开始领略到了它与以往其它瓦格纳作品之间的不同。施林根基夫用他独有的、荒诞的、夸张的和革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了一部“施林根基夫版”的《帕西法尔》。
    在这场演出中,施林根基夫把歌剧中的很多剧情加以大规模的改变并融入了新的故事内容。舞美设计又结合了影像媒介的表现语言,多个影像投影仪在舞台背景上渐次交替地投射出电影的画面片段。其中一个用快镜头技术放映的,一个兔子腐烂过程的影像多次地出现在舞台背景上,这些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帕西法尔》中寓意着复活象征的兔子造型频频地出现在舞台上,不仅在影像画面里出现,而且还出现在道具中。除此之外,舞台上有时还会同时出现二个“帕西法尔”的角色,借助这些“重复”的艺术语言来反映主人公帕西法尔内心世界的多重性和矛盾性。《帕西法尔》的舞台效果给观众留下了视觉上的强力感观,尤其是那些血淋淋的、恐怖的画面传达出了许多关于基督礼拜仪式以及宗教信仰的元素。经施林根基夫改编后的《帕西法尔》在这一年的德国拜洛伊特音乐节上是引人注目的。
    之后的几年,施林根基夫执导的这部改编版的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又被重新地搬上了德国拜洛伊特音乐节的舞台,但是,每次上演的《帕西法尔》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施林根基夫都对其表现手法进行了一定的精心修改和添加,这些改编后又重新上演的《帕西法尔》无论是对施林根基夫本人,还是对拜洛伊特音乐节都将是一次接受观众考验的挑战。当人们在观看了歌剧《帕西法尔》后并争相议论这个话题的同时,这部歌剧总能得到德国媒体上的大肆报道和青睐,甚至有人认为施林根基夫对《帕西法尔》的理解、表达和再现要比瓦格纳专家更胜一筹。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 Manaus, Amazonas, Brasil (2007)

    《漂泊的荷兰人》

    《漂泊的荷兰人》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是理查德德德·瓦格纳的另一部歌剧,瓦格纳在创作的这部歌剧的灵感是来自于他在一次海上航行的旅途中所经历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暴风雨场景。《漂泊的荷兰人》是从欧洲民间流传着的一个远古的幽灵船传说故事改变而成,故事情节再现了荷兰人在海上四处漂泊、动荡凄惨的生活。
    2007年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带着瓦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来到了巴西,他即将在亚马逊河流域的玛瑙斯市的一座在1896年时建造的歌剧院里上演这部歌剧。早在三年前,施林根基夫受德国歌德学院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分部的邀请来到了南美洲,在那期间他们共同触发了在巴西出演瓦格纳歌剧的意向。
    如今,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得到了巴西玛瑙斯市艺术节和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双方面的赞助,所以,施林根基夫为了这次演出的准备工作特别提前来到了玛瑙斯。其实,这段时间对于他来说是非常悲痛的,因为他的父亲在这一年的2月上旬去世了,而他的母亲也在数天前又得了中风。但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观众的责任,他还是收拾起了个人的心情,把所有的激情都投入到了这次演出中。
    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对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的执导是别出心裁的,他除了在玛瑙斯古老而富丽堂皇的歌剧院里面演出外,还把舞台延伸到了剧院的外面。施林根基夫把巴西传统热情奔放的南美桑巴舞表演以及狂欢节的场景加入到了这部戏中。穿着节日盛装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汇成了浩浩荡荡的节日游行队伍。他们在桑巴舞音乐的节奏下,载歌载舞地雀跃着一派狂欢的景象。在玛瑙斯演出的期间,剧场内上千人的座位以及场外露天搭建的很多椅子几乎都是座无虚席。施林根基夫用他导演的《漂泊的荷兰人》把观众在场内和场外、台上和台下的气氛全面地融合与调动了起来。
    对施林根基夫设计的整个舞台效果来说,还是一贯发扬着施林根基夫创新求异的风格,《漂泊的荷兰人》的舞台画面始终具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美感。旋转式舞台的运用,增加了舞台上的立体效果。透明布景上电影影像的交替投射又增添了舞台的空间感。施林根基夫用他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在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的玛瑙斯打造了一出欧洲的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
  



Szenenfoto: Still aus Schlingensiefs Talk 2000 (1997/avanti media)
 
电视访谈节目专栏主持人

    1997至2002年期间,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还从事了访谈电视主持人的工作,他以媒体批评性的形式主持了访谈节目《Talk 2000》 和 《U 3000》以及 《Freakstars 3000》的电视节目。他的主持风格自成一体,不仅随意、不拘泥,而且还风趣、幽默和辛辣。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主持的《Talk 2000》电视访谈节目可以形容为是一个让采访对象和嘉宾十分尴尬的、揭示他们个人隐私的,同时又是能说出忌讳言辞的访谈节目。施林根基夫主张自然即时的谈话内容,所以,在这个有8期主题的《Talk 2000》访谈电视节目里,他放弃了和嘉宾之间所有的事先准备工作和商讨的形式。主持人和嘉宾们就像是坐在家里的客厅里一样,随心所欲地畅所欲言。
 
    《Freakstars 3000》

    《Freakstars 3000》电视节目在2002年6月8日第一次在德国的VIVA Plus 音乐电视台被播出,这档节目有6个系列组成,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是该节目的策划人和主持人。其播放的形式是多场次的歌唱选拔秀比赛,由观众自愿报名参加。除了比赛选手外,这个节目还有一个多人组成的评审团,他们负责评出选手的成绩。可以这样形容,这个比赛有点类似于中国的“超女”、“超男”的比赛。
 


Szenenfoto: FREAKSTARS Gruppenfoto während des Drehs (Foto: Aurin)
 
    其实,在当时有一个电视节目《德国寻找超级明星》正在一家私人的RTL电视台热播,观众的收视率相当得高,特别吸引了那些青少年。而施林根基夫的《Freakstars 3000》电视节目,其形式上和它有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这里最大的不同地方是,参加VIVA Plus音乐电视台的选手很多都是残疾和弱智人士。施林根基夫希望通过6场的比赛来向人们证实:残疾和弱智人士他们和常人是一样的,他们同样具备音乐的潜能和在演唱上的天赋,他们有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并在这个社会中不断地进取和抗争。这个节目播出之后,受到了各界的关注,VIVA Plus音乐电视台的收视率一下子直线上升。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为此也得到了德国社会上的赞誉。在2003年他还把在VIVA Plus音乐电视台播出的6场次的比赛中的那些精彩的画面进行了剪辑和重新整理,并完成了一部这纪录片《Freakstars 3000》,通过影片来真实地反映社会上这些残疾和弱智人士的生活情况,以此唤起人们对他们的进一步的关爱和重视。


    总的来说,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是一个非常灵敏和睿智的人,他所具有的艺术创造能力是超群的,这来自于他跳跃性的思维和瞬间即发的灵感,所以,他作品的出产量是相当大的,而且横跨多个艺术领域。从他对影像艺术的兴趣到戏剧、歌剧的实践和创新,然后又到(偶发)行为艺术等,他每时每刻都在挑战和超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多年来,施林根基夫导演过50多部电影和30多场的舞台演出,拍摄和主持过10多部电视艺术剧和访谈节目,这些都使他成为了德国脍炙人口的艺术家。克里斯托夫施林根基夫还涉足行为艺术的创作,因为在他看来,用电影媒介来表现他的艺术观念会受到放映时间上的局限,而舞台上的演出又会受到空间的限制,所以,他在寻找更大、更无限的艺术展示舞台。最后,他终于在行为艺术的世界里发现了这个展现他艺术的大舞台。在施林根基夫创作的20多件大型的(偶发)行动艺术作品里,他把社会作为一个永远不会谢幕的舞台,而社会上那些弱势人群,如残疾和弱智人士、失业者、流浪汉、难民等都成为了这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施林根基夫经常用诙谐、嘲讽、夸张、挑衅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揭露社会的现状和事实,从而也引起了人们褒贬不一的议论。但是,这些丝毫都不会影响到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勇往前行,他还是继续我行我素地做着被人们称之为“爱挑衅”的艺术家。


[沙发:1楼] 蘑菇开花 2010-08-25 15:32:54
艺术家作品:U3000- Surrogat- Gib

[板凳:2楼] guest 2011-06-06 21:50:15



致敬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