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与投资
发起人:大校  回复数:6   浏览数:2605   最后更新:2010/07/28 10:19:04 by guest
[楼主] 大校 2010-07-27 19:02:37

一场讨论会和一本刊中刊



文/左靖





    我愿意借这个机会来谈一下712日在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大学这个单位”的研讨会。作为“我的大学(1990-2010):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的策展人,在主持这个研讨会的过程中,我始终不忘推介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的学术理念:做研究型的展览,关注社会政治现实,与思想界保持互动。总的来说,这个展览,这次研讨会,集中体现了我们的上述理念。研讨会上,有以下一些有意思的言论,我摘引出来与大家分享:一是当大家都在一致谴责“单位”的时候,王晓渔提出了“单位的魅力”这个概念。他提醒我们要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单位的魅力机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知识分子、文化人依附在“单位”?这种在单位之中普遍存在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究竟该如何去认识和批判?我觉得,这个观点与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有关,它跳出了一边倒的单向思维模式。结合这个展览,互证的材料缺乏和另一种声音的“不在场”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二是卢迎华提出的“小运动”的概念。即在知识系统里边,依靠个人而不是依赖外界的系统性资源所建立起来的自我体系(尽管这个概念的阐释还有待于完善)。在她看来,刘大鸿的个人实践以及这个展览是“小运动”的很好的范例。但她认为,从艺术行业里边来说,这样的实践是不会有太多的人认识到这个实践本身的艺术价值的。正如卢所指陈的那样,“很多艺术家已经失去了辨别我们现实生活的能力”,进而对理解这个展览也缺乏相应的能力。



    三是朱大可认为卢迎华提到的“小运动”,实际上就是在体制性空间之外,建构的一个平行的独立空间。朱大可将之命名为“微观权力空间”,这个空间是来纠正另一个宏大权力空间的弊端,平抑它所制造的影响。他觉得中国教育还有点希望,就在于永远会有这样的平行空间。



    四还是朱大可,他认为刘大鸿努力在建构一种建立在平等和尊严之上的个人主义哲学,由此跟规训体系发生严重的冲突。也就是说,原来的上下级关系,他非要把它变成平行关系。正因为如此,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的这个展览才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见证了这个伟大的转变。



    我很高兴这个展览能引发上述的一些评价和思考。“小运动”也好,“微观权力空间”也好,对这样的平行空间的建构,事实上是我们现在的核心工作。



    从本期开始,《当代艺术与投资》特别增设了“中国独立影像”刊中刊。我们向来认为,独立影像在介入社会现实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深度和力量,已使它成为当代文化领域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进而也成为潜在的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的有机组成部分;狭义一点说,独立影像同时也是当代艺术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但我们年轻的编辑已经不再满足于这种看起来略显陈旧的认识。这本刊中刊认为,“狭义的政治性”已经不应是此类电影批评写作的唯一关注点,是时候回归作品文本和审美自身了,一种新的方法论需要被提出。对此,让我们拭目以待。





[沙发:1楼] guest 2010-07-27 21:52:52
芙蓉哥哥
[板凳:2楼] guest 2010-07-27 21:53:50
芙蓉哥哥
[地板:3楼] guest 2010-07-27 23:52:41
垃圾
[4楼] guest 2010-07-28 09:40:07
说的是左吧,刘不象芙蓉。
[5楼] guest 2010-07-28 09:55:09
评价值得尊重,脏话就要得到批评的
[6楼] guest 2010-07-28 10:19:04

[quote]引用第4楼guest于2010-7-28 9:40:07发表的:
说的是左吧,刘不象芙蓉。...[/quote]
当然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