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的态度享受悲伤”---王路涛艺术创作思想手记
发起人:王路涛  回复数:0   浏览数:1856   最后更新:2010/06/09 15:38:47 by 王路涛
[楼主] 王路涛 2010-06-09 15:38:47


当代80后可谓是伤感的一代,我们从出生下地一开始,就注定已经要踏着悲伤上路。 就好像我们刚一出生是用哭泣来吸第一口空气,这也许意味着人的一生将是充满艰辛和痛苦的。我们是被放置在一个超常发展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城市和社会因为发展的需要,反复强调的就是公正的市场经济法则。所以,因为这个整体目标的设置,在幼年,这些孩子通常被一个人关在家里做功课,以使将来可以成为强者。对于不少孩子来说,他们接受到的不是一种人的自然成长,而是一种类似工具的累积进化。作为工具,冷漠是相当正常的一种属性,至于孤独,因为这些活生生的孩子无法反抗这种工具的特性,只能习惯性地把自己隐藏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在内心产生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而且,当他们接触到社会时,越来越多事实也让他们发现成为工具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能够在这个社会比较好的生存下去,所以他们也就会更冷漠,更孤独。正如郭敬明所描述的:“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
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事情是快乐的?在我生活的20年里,我经历过快乐但却都是短暂的,而悲伤却是一直陪伴着我的。其实准确的说那也不算是悲伤,无论人们有多少朋友,有没有恋人,有没有家人陪伴,我们都要在某个时候面对我们自己,都要经历一个人的孤寂。而我感受到最多的恰恰就是孤单、寂寞,在孤单和寂寞做伴的时候就多少会感到悲伤。

艺术求真,,在这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现实社会里,我没有必要假装快乐,因为我真的不快乐,但也不代表我很难过。只有悲伤才是最真实最自然的,就像黑色,虽然“神秘”,”恐怖“但是可以很好的隐藏自己。我喜欢悲伤就象喜欢黑色一样,感觉是那样的自然。 黑夜,让我悲伤,但那很自然;黑夜,让我有点心动,以至于很兴奋;黑夜,让我看不见任何东西,但很自在。” 在我看来,没有必要隐视内心的伤感,也没有必要让痛苦压着自己整天不快乐,有快乐的日子就好好珍惜。如果没有快乐,那就享受悲伤吧!我以自己的当代艺术诠释和感受这一切!

我的创作来源总是把个人情感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反映现代社会下,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分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对称关系,物质生活的丰裕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给我们带来更多幸福和快乐。现代社会文明它割断了人性内在的联系,由于“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碎片上”,必然造成人性的分裂。在这种情况的演变下我们的心灵变得异常脆弱和孤独。我们总夜深宁静的时候总有“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也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的诱惑下,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乐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正因为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大肆传播、鼓吹,使得它在人们的意识里变得根深蒂固。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社会才存在欺骗,利用,虚伪,,,,也才有伤害。


我的创作初衷确实是因为部分情情原因,自己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曾经历的,让我深刻感受到的一种现代社会下的失落孤独感,但这种感受却是当下社会纵多人群的普遍经历和内在感受。我从个人情感生活经验的描述到走向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当下社会一代情感生存状态的表现。从一些场景描写到部分人物表情刻画来反映人物内心深刻的隐喻的情绪,透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在青春成长过程中那一道不为人之的伤痕,反映了一代又一代的伤感,失落,游离不定的情感生存状态,作为飘泊着的祭奠和花环。社会所特有的现实呼唤着这个历史的到来,而我们就是历史潮流中的一粒沙子,随着它潮起潮落,我们的心灵是那样的空虚,同时也是异样的饱满。我在博客里写到:“我的一生在一个无底的深渊边行走,从一块岩石跳到另一块,有时我试了离开小路,加入主流,但是,最终我还要落入无底深渊。要是没有忧虑和痛苦,我就像一只失去了方向的船。”也许正这种多愁善感的气质给我一种艺术创作上的天分,也许我喜欢上了伤感,失落,痛苦,对我来说它没有什么大不了,我无需狰狞,既然无法改,那就享受着伤感的时光。
用艺术谱写人生,用真心感受世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