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社论:念念不忘,生生不息
发起人:老武搬运  回复数:0   浏览数:2433   最后更新:2010/05/14 22:54:51 by 老武搬运
[楼主] 老武搬运 2010-05-14 22:54:51
草木枯荣,七百多个日夜轮回。好比是最复杂的爱与哀愁,家庭、个人和社区以各种方式,纪念汶川地震两周年。震区的消息密集传来,为外界描绘重建的成果与进程;社交网站和网络通讯工具上亮起了一盏盏白烛,模拟着温暖的灯火。人们谨慎地回忆,更多的是为着哀悼的沉默,至多使用简短的语句祈祷,衬托这两年的心路历程。彼处又逢春天,魂兮归来,斯念长存。

汶川地震浩劫为30年来至大,然而其影响到的不过是两类人的命运:死者与生者。他们以14时28分04秒为界,走上完全相反的方向。兄弟姐妹,叔伯姑姨,瞬间就生死离别,区隔成墓碑上的名字与祭拜的身影。而震区生者与死者的两两相望,又激发起更多国人的感同身受。两年了,人们始终未曾断过念想,希望给生者或死者以慰藉,希望能够分担,希望对他们问心无愧。

山川变形移位,风貌迥然于从前。正是在变化了的土地上,人们整饬残破家园,意图恢复到常态。城市乡村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工改造。与此同时,生者不得不选择坚强,执着于继续受到地震打断的生活。废墟下掩埋的人们,或那么多紧挨家园的坟墓,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变动。即便是在两年后,生者与死者也从未真的远离过。将来,人们也不打算再有任何的告别。

念念不忘。即便是只记住名字,或只是念出姓名,死者就不会真的被遗忘。当年的人们哭过笑过,或许定格成新闻图片,或者演化成故事,或者缩略为仅有亲友才记得的场景,但都不会真的湮没无踪影。汶川地震两周年祭,不是为了忘却的怀念,而是为了铭刻的记取。不仅仅是在清明,也会在所有日子。因为震恸之深刻,足以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不辜负。

汶川地震的历史既由死者构成,也将由生者持续书写。那么多母亲决意再孕,她们不是用一个生命替代另一个生命。他们简简单单,并非要背叛谁,而是试图担当起以后的日子。往日天伦欢愉,自难相忘,但斗转星移,也没人能忍心阻止这样的生生不息。这是另外一种重建,它比房屋的重建来得更缓慢,其实也更艰难。但若没有诸如此类的心灵重建,噩梦永远难消。

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他们并不孤独,至少我们希望是这样。两年前的那场大灾难,让同胞饱尝失去之苦痛,可也令彼此间更了解,愈加体验共同体的唇齿相依与唇亡齿寒。仍有志愿者在震区工作,与人们一起筹划未来。重建有期,不管地域内外有别,但愿人们之间不要成为陌生人。尽管外人不可能代替他们生活,可基于共同体的联系不会断绝,大家都在才好。

青川、汶川、北川、映秀、羌寨、羌绣……地震将那么多的人和物连根拔起,幻灭之后,有什么会留下?留下的又将成为什么模样?还有什么会生长出来?震殇两周年,这样的追问反而显得珍贵。有些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答案,并不灰暗,例如再孕。震区里外更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也在建立,公民社会切入重建的经纬中,人们知道要去哪里,他们有了比以往更明确的方位感。

此时,地震两周年哀悼日已然成为过去,这是新的一天。念念不忘与生生不息又进入新的过程中。就像公墓外卖菊花的女童,或者想买间纸屋烧给老师而不得的学生,祭拜的意义有很多,核心一条无非是抵制遗忘。重建肯定会抹掉一些细节,但完整的重建必然以完整的记忆为前提,人心有能力衡量重建的得失。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