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作品《忏悔书》
发起人:老金  回复数:28   浏览数:5674   最后更新:2010/05/05 11:56:27 by guest
[楼主] 老金 2010-04-21 01:47:59


作品制作一


作品制作二


作品布展


布展后的现场之一


布展后的现场之二


布展后的现场之三


布展后的现场之四


展览现场之一


展览现场之二

金锋作品
1、作品题目:《忏悔书》
2、作品类型:装置
3、作品材料:大理石刻字
4、作品尺寸: 110m²
5、作品描述:从网络下载贪官检讨书约25000字刻于黑色大理石上,大理石每块为60×60cm,根据展厅结构,大理石铺满展厅地面。在展厅中,有一块类似黑板一样的大理石(280×160cm),上面刻有从百度知道下载而来的“怎样写检讨书”的格式。


关于我的作品《忏悔书》
4月17日,我的新作《忏悔书》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了。这件作品的思路来源于北大06年自主招生考试的作文试题——贪官检讨:让学生站在贪官的立场上写一篇600-700字检讨书(http://news.sina.com.cn/e/2006-01-09/11218814325.shtml),这在当年是引起争议的网络新闻。争议的关键是,如何让一个没有贪官经历的学生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检讨书”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话题。由于展览做在北大,我想把这个话题在北大做一个延伸。
在Google与百度中搜索“贪官检讨书”,或是“贪官忏悔书”,很容易找到相关的文字。这样我根据展厅大小下载了大约25000个字,并碑文化地刻在了黑色的大理石上。在“百度知道”,我下载了检讨书的“三段论”写法,其实百度中有许多“怎样写检讨书”的范例,我选择的是既技巧又简明扼要的写法。作品几乎都是用文字在呈现。
我一直觉得关于灵魂的思考如何进入作品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忏悔书》给了我尝试这种可能的契机。在我们的生活中,灵魂的确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东西,我们很难与之对话。所以,在中国,所谓的忏悔或检讨大都是形式主义的,只有在极端被动的情形下,我们才惠顾自我的心灵,它不是自觉与自省的,它是外力“胁迫”的结果。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几乎都有过写检讨的历史,我们的记忆史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痕迹。我在猜测,假如大量碑文化的文字集中呈现在展厅中,观众都在“低头”看文字的时候,这会是一种怎样的现场氛围呢?可以说,这个思路是非常吸引我去行动的。
《忏悔书》依然沿用了我近几年在问题现场中来转换作品的创作方式,由于博物馆建筑的布展限制,我无法在墙面上继续实施其他的想法。所以,这件作品还将会继续做下去。有人说,我只是在一个“事实”上做“事实”本身,没有超越“事实”。我觉得这没有关系,我越来越觉得,艺术的功能是有限的,但当它成为我反思工具的时候,艺术才活在我的思想之中,才成为我话语表达方式的途径之一。

[沙发:1楼] guest 2010-04-21 02:09:56

没有新意
[板凳:2楼] 停云 2010-04-21 09:50:47
我靠,现在贪官的忏悔书都可以那么的 史诗级,服了……
……
[地板:3楼] laodeng 2010-04-21 10:07:40
为什么里面有个貌似波伊斯的人?难道是老金特意的?
[4楼] guest 2010-04-21 10:37:32
“让学生站在贪官的立场上写一篇600-700字检讨书”
哈哈~~这本来就很作品了
[5楼] guest 2010-04-21 10:55:52
那些该死的贪官没有灵魂,所以他们不配作忏悔,看到这种模式化的检讨书就知道他们是不可能被救赎的,就算用这些大理石碑做他们坟墓的墓碑也是极大的浪费
[6楼] guest 2010-04-21 11:00:16
顶老金





[7楼] guest 2010-04-21 11:08:49
让学生站在贪官的立场上写一篇600-700字检讨书
比把检讨书刻在大理石上做成地板好多了。
艺术家们有点创意好不好!
[8楼] guest 2010-04-21 11:10:34
其实把大学生的那些模仿检讨书写的东西刻在大理石上都比这样的有趣
[9楼] guest 2010-04-21 11:25:29

[quote]引用第3楼laodeng于2010-4-21 10:07:41发表的:
为什么里面有个貌似波伊斯的人?难道是老金特意的?...[/quote]

波伊斯罚艺术界写忏悔书
[10楼] guest 2010-04-21 12:22:59
艺术的功能是有限的,但当它成为我反思工具的时候,艺术才活在我的思想之中,才成为我话语表达方式的途径之一




[11楼] guest 2010-04-21 18:29:15

顶老金~好作品,解渴
[12楼] guest 2010-04-21 18:30:42

[quote]引用第3楼laodeng于2010-4-21 10:07:41发表的:
为什么里面有个貌似波伊斯的人?难道是老金特意的?...[/quote]

好像是朱青生啊
[13楼] 停云 2010-04-21 19:58:36

[quote]引用第12楼guest于2010-4-21 18:30:42发表的:

[quote]引用第3楼laodeng于2010-4-21 10:07:41发表的:
为什么里面有个貌似波伊斯的人?难道是老金特意的?[/quote]

好像是朱青生啊
...[/quote]




不像……
……
[14楼] guest 2010-04-21 20:50:32
这个作品又是国内特有的社会类问题作品,照这种作品样式发展下去,很可能观念会落入直白地反映社会问题的媒体的范畴里去,变得和其他批判形式无区别
[15楼] guest 2010-04-22 00:19:04

当代艺术谁买单?//刘仰

首先,今天一起为玉树默哀!

几位当代艺术家在北大搞了一个《3+1各自表述》的“当代艺术”展。展览地点在北大校内一个考古文物博物馆里。展品一共只有四件,与大量考古文物摆放一起,可能是策划人想要的效果。参展的四位当代艺术家中,金锋先生我认识,以前也看过他的一些作品。这次参展的四件具体作品在金锋先生的博客上有介绍,我已经看过照片。朋友打来电话,邀我一定去现场看一下,还要参加一个“研讨会”。本人时间比较紧张,不太想去,便在电话里说,我去了也不会说什么好话。但是,在朋友面前,本人耳朵根子软,架不住劝,而且朋友说希望听一些反面意见,便抽空到北大去了一趟。四件“当代艺术品”我就不多做介绍,因为当代艺术比较自由,人们可以任意发挥,我也不想挖空心思给它赋予多少意义,只说一点对于“当代艺术”的总体看法。
为什么要搞“当代艺术”?表现手段多样化,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是,手段或形式并不是当代艺术的全部,还有内容。研讨会上,一位当代艺术家说,他要表现的主题,如果写论文,可能写不过理论家;如果写新闻,可能不如记者。于是,同样的主题便用这种当代艺术的方式来表现。这也正是我想说的:用当代艺术的方式表现一个并不新鲜的主题,一定能够表现得更好吗?这个反问似乎有点无理,因为,我们应该允许多种不同表现方式的存在。但是,如果当代艺术并不能比论文、新闻表现得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呢?从一个很实际的角度说,一篇论文、一篇新闻,内容更丰富,成本更低,接收阅读更方便,那么,对于关注这一主题的人来说,何必还要去看成本更昂贵(好几万元人民币)、内容却并没有更丰富的“当代艺术作品”?就好比我自己,在网络上已经看到照片了,到北大去一趟,既花时间又花交通费,如果不是要到研讨会上说几句话(没有红包),又没什么更多的现场感受,何必专程去一趟北大?这是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一个问题:能否让人们接受。这要从当代艺术的起源说起。



一、当代艺术的革命性



当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家引以为傲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于现实的批判性。不用否认,这种批判性的确存在,也的确是它能够存在的重要理由之一。但是,当代艺术并不是没爹没妈、突然降生的。在中国,它似乎是近几年突然出现的,而且好像是与外国的先进艺术潮流接轨的,事实上,当代艺术是有源头的,而且,这个源头也早已经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源头,在我看来就是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其代表就是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等。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预示的毁灭和灾难,以毕加索等人为首,开始了一种新的艺术方式,这种方式一反欧洲以往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更自由地表达了某种思想和情绪。这一思潮并不局限在美术领域,同样也扩展到文学、戏剧等方面。基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这一思潮从诞生之日起,便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从毕加索那里,人们可以看到这种批判的力量。
这一批判的思想源头,其实同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也是相吻合的。毕加索与前苏联的亲密关系,就是证明。此外,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后来自杀了)、美国舞蹈家邓肯等等,也具有同样的批判精神,在艺术趣味上,也属于同类;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同样是社会主义的同情者。至今,国内与当代艺术趣味相投的先锋戏剧,依然离不开布莱希特的影响。因此,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在源头上说,就是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毕加索对于性的态度,也可以视为对资本主义虚伪的批判。说它批判性也好,革命性也好,本质上是一样的,甚至它还具有毁灭性。例如,著名的达利后来就倾向于佛朗哥的法西斯主义。因而,沿着毕加索等人的道路,通过社会主义,通过前苏联,所谓当代艺术,早就进入了中国。会上一位艺术评论家、策划人说,中国当今的某些“当代艺术家”具有文-革时期的影子,所以他也不喜欢。事实上,那才是当代艺术的正统、正宗。只不过到了今天,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走样了,发生了意味深长的改变。



二、当代艺术的商业性



我反对用阶级斗争理论来解释中国历史。相反,在西方社会,阶级斗争理论的确很适用、很真实。当代艺术源头上的批判性、革命性,其实就是西方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于是,阶级斗争理论在当代艺术身上开始发挥作用。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要消除这一革命性的影响。但是,资产阶级还有民主的招牌,不能完全采用禁止的手段,他们便用金钱的力量,开始改造当代艺术的革命性。资本家作为统治阶级改造艺术的方式之一,就是用金钱把当代艺术引向“无意义”。金钱的力量如何引导当代艺术的方向?不需要我们通常以为的宣传纲领之类,只需要购买。对于资产阶级有威胁的当代艺术,它不购买。于是,这一类具有批判精神的当代艺术,在西方便渐渐萎缩。资产阶级大量购买的,都是看上去神秘兮兮、其实没什么意义的艺术品,它以令人垂涎欲滴的标价,让很多艺术家放弃了对于现实的批判。即便还有人坚持,声音也越来越小。人们称之为艺术的商品化、商业化,其实就是收买。有多少艺术家能够在这种天价收买面前保持独立?
资本家用金钱引导艺术方向还有一个原因。欧洲历史上最早的金融家,大都是犹太人。犹太人曾经不被允许购买房产、地产等不动产和实体经济,犹太金融家空有大量的金钱,除了放贷,无法做真实的投资。于是,古董和艺术品成为金融家保值的依托,一个虚拟的保值工具,这是他们用金钱给别人制造的深刻印象。当然,古董的价值似乎还有点真实,因为,时间的偶然性赋予了古董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使得它物有所值。然而,金融家的钱越来越多,古董毕竟有限,既不能大批量生产,又不便像传销一样广泛地吸引下线以维持价格,因此,艺术品便成了幸运儿。与古董的唯一性要求相比,艺术品要获得高额的金钱标价,也需要唯一性。这个唯一性并不是它原先的革命性或批判性,而仅仅只是独特性。至于独特的意义,并不重要,于是,追求独特的当代艺术家便在金钱世界里成为宠儿。艺术品意义被消解,革命性或批判性也就被淡化。看不懂成为常态。
然而,西方社会的金钱力量还是保留了一些艺术的批判性。这种保留很大程度上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产生的。由于阶级斗争所造成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在西方社会,金钱和政治所保留、所允许的艺术批判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乎毫无例外地对准了社会主义。也就是说,资本家先用金钱消解了对自己的批判,再与政治结合,把剩余的批判力量转向自己的敌人。这就是如今西方当代艺术的景象:要么是故弄玄虚的“无意义”,要么是对非我同类的批判或嘲笑。西方的金钱一般只购买这两种当代艺术。所以,我在北大的这次小型研讨会上问:中国的当代艺术由谁来买单?一个批判社会的主题,用文字来表达,买单者可以很多,比方说老百姓,也就是普通读者。但是,如果同样的主题用当代艺术来表达,老百姓买不起,中国的老百姓不会成为买单者,只有资本家能够成为买单者。这就造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即便面对同一个批判主题,它的倾向性与中国老百姓也不完全一致,被中国老百姓冷落,就是必然的结局。



三、当代艺术不是先进



在这个小型研讨会上,一位教授说,看一个国家艺术先进与否,要看这个国家的博物馆(大意)。我觉得这个论断很成问题,便问:故宫博物院与古根海姆博物馆、肯尼迪现代艺术中心相比,哪个更先进?在场的艺术家或教授估计都不愿否定故宫博物院的价值,便说:两者没有可比性。那么,既然没有“可比性”,何必要用先进、落后这样的词汇?不觉得自相矛盾吗?有些话在会上没说,这里多说几句,西方有不少博物馆里面的镇馆之宝都是非西方国家的艺术品,为什么?难道是非西方国家不会自己保管这些艺术品吗?如果把西方博物馆里其他国家的艺术品统统物归原主,他们还能剩下多少?剩下什么?或许,这也是西方要用一些莫名其妙的当代艺术品硬给自己充门面的原因——否则,拿得出手的东西实在不多。
当代艺术不管它的源头如何,不管它后来被金钱导向哪个方向,换句话说,不管它是左派还是右派,它都是欧洲中心论和历史进步论的产物。虽然它们内部有矛盾,但是,它们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认定非西方的都是落后的,西方才是先进的。而所谓当代艺术,又是最先进的,代表着潮流和方向。当今世界,对于西方的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批判。事实上,对于古老的、现代的、公开的、隐蔽的殖民主义的批判,进展的并不深入。在我看来,西方当代艺术除了前面所说的功能外,对于西方以外的国家,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文化殖民。西方当代艺术的先进性一旦被牢不可破的确立,一切非西方的艺术,只能被定位在“落后”的层次上。这也是我不认可当代艺术的另一个原因。金锋先生针对我的话说:所以,当代艺术要中国化。我赞赏金锋先生的个人努力,但是,这种努力依然面临谁买单的问题。我不认可当代艺术,并不说要禁止它,而是说,所谓当代艺术不应该被冠以“先进”的潮流先锋,弄得很多艺术家只要一沾上“当代艺术”,便以为自己就不是一般人了,弄得民众看不懂“当代艺术”,便以为自己落后了。所谓“当代艺术”充其量只是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而已,而且,很可能只是小众的。

[16楼] guest 2010-04-22 09:51:57

老金回老家混吧,你来北京没戏,顾德新你就别扒啦。把你的兄第找回来。
[17楼] guest 2010-04-22 15:44:46
老金,顶你,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就为这个也要顶你

[18楼] guest 2010-04-22 21:37:55
老金,我说的并不是要超越“事实”。而是要从一个现实的“事实”如何到艺术本体的“事实”。不是转换的问题,是一个非从众的、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9楼] guest 2010-04-22 22:07:47
另外,如何能超越这种插图感,使我们的作品非文本化,成为现实的结构之一,并有效地引领现实,成为共性的心智的一部分,有可能是我们应该干的事。
[20楼] guest 2010-04-22 23:08:23

[quote]引用第19楼guest于2010-4-22 22:07:48发表的:
另外,如何能超越这种插图感,使我们的作品非文本化,成为现实的结构之一,并有效地引领现实,成为共性的心智的一部分,有可能是我们应该干的事。...[/quote]

顶,有道理
[21楼] guest 2010-04-22 23:24:47

[quote]引用第11楼guest于2010-4-21 18:29:15发表的:

顶老金~好作品,解渴...[/quote]

真是胡扯,明明是越看越觉得口干舌燥
[22楼] 停云 2010-04-23 11:59:38

[quote]引用第21楼guest于2010-4-22 23:24:48发表的:

[quote]引用第11楼guest于2010-4-21 18:29:15发表的:

顶老金~好作品,解渴[/quote]

真是胡扯,明明是越看越觉得口干舌燥
...[/quote]



那是北京气候干燥引起的,以后看展览记得带饮用水
……
[23楼] guest 2010-05-02 18:25:26

[24楼] guest 2010-05-02 23:37:51

[quote]引用第19楼guest于2010-4-22 22:07:48发表的:
另外,如何能超越这种插图感,使我们的作品非文本化,成为现实的结构之一,并有效地引领现实,成为共性的心智的一部分,有可能是我们应该干的事。...[/quote]

他听不懂的,要不然给上海帮废了呢
[25楼] guest 2010-05-03 01:53:41
这老头做作品的方法真让人腻味,做了一件很无聊或者很有聊的事,总要冠之以艺术的名号。
艺术是现代人战斗的武器,艺术是某些现代人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武器。
[26楼] guest 2010-05-04 18:15:43
还是象媒体人一样挪用事件本身,借“事件树”结“艺术果”,可是“在北大”和“低头看”都没有掺入更多艺术的智慧和感觉,除了媒体内容之外作品有点干巴。
[27楼] guest 2010-05-04 18:32:12


[28楼] guest 2010-05-05 11:56:26

[quote]引用第26楼guest于2010-5-4 18:15:44发表的:
还是象媒体人一样挪用事件本身,借“事件树”结“艺术果”,可是“在北大”和“低头看”都没有掺入更多艺术的智慧和感觉,除了媒体内容之外作品有点干巴。...[/quote]

什么是艺术的感觉和智慧?自己火油自己太多年了,,,,,支持老金的干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