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或者期待:《绿土》园丁已老,可有晚生同道行
发起人:kavkalu  回复数:0   浏览数:2476   最后更新:2005/07/09 14:43:47 by
[楼主] kavkalu 2005-07-09 14:43:47
题记:
绿茵下,专家忧患只空谈;叹虹口,塑料花儿正娇艳
  ――――卡夫卡·陆(KavkaLu)



中国新文化向来有南北之说,北派必然是皇城脚下的北京,南派就是经济重地上海了。
前日因为机缘参加了虹口文化馆举办的《绿土报》十周年座谈会,听一些白发苍苍老者(据知情者他们大抵长期从事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有些还是文化名人的后代)对时下文化和未来的谈话,几多感慨,他们多数常年从事新文化史料的研究和整理,自身俨然成了活史料,他们对一份区级文化小报的重视和呵护说明了这些老者对待文化的态度,山不再高,有仙则名,文化的历史是遗忘和挖掘的时间赛跑,新文化运动和上海虹口区的渊源极深,倘若我们这代人听任他们随着这些逐渐走向历史深处的老人们远行,那是对文化乃至这个城市根基的背弃,对这些老人的记忆的整理和发掘不仅是虹口区的责任,它更是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渐变过程的真实记存和文化使命。
那些老者有着长者的宽厚,然他们的学养和认真态度让笔者敬佩,从他们对待一份文史类小报的态度就可以看见老一代学人的治学态度,他们对当下经济大潮里文化式微的忧患,他们对杂志和当下出版界的看法和对晚辈善意的提醒都是出于一种责任。
作为晚辈,我清醒认识到他们是虹口区乃至上海文化的财富,他们和中国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的城市正在因为现代化的进程而大兴土木,旧的城市景观正在消失,这是发展的无奈和代价,然而,倘若我们让这些活人的记忆随着历史而沉落,那是文学和文化的遗憾,也是一种犯罪。
那些老者的记忆需要记录,那些史料需要发掘,老者们一再提及经费的问题,其实,在互联网的时代有着许多热心的志愿者,作为虹口文化部门可以通过他们去采访和整理那些老人,并且整理成电子文本,这将是文化的幸运。
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广者应当看到当代青年人接受资讯的方式的改变,平面媒体和文化相关的大抵已是读图文化和闲适文字,让文学和史料进入观众视野的方式单靠杂志和报纸已经无法完成,在信息多元的情况下,如何吸引年轻人辨识文化的优劣和以及对他们因势利导是文化官员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每每此时我总是想起了鲁迅先生在书店赠书给贫困青年的故事,文化,特别是严肃文化在中国从来是生存困难的,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文化人“文以载道”的传承和对于文化本身的信仰和敬重,他们如同矩火照亮被物欲蒙蔽的天空,让一些渴望思想的年轻人找到通向黎明的路径。
读者不会自动产生,文化氛围不会凭空产生,了解读者的思想并施于思想上的感化这是一门艺术。人是可以被潜移默化的,我们不要一味把责任推向商业大潮,文化的问题首先是操盘人的问题,文化的品牌需要真正热爱文化的人脚踏实地去做,甚至要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文化是大道,容不得半点虚假和伪饰。
《绿土》能够坚持不懈十年确实不易,然而怎样让他十年来的学术成果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必须考虑的文艺,这不仅是出一本集子就有用的,我想起“补白大王”郑逸梅的身后事,因为他的子女对文学不感兴趣而将他的藏书全部卖了,所以藏有时只是同人之乐,而让文化成为乐趣和占据年轻人的心灵,这需要大家的努力。
倘若,我们十年后的电视还是充斥着肉麻的访谈和无聊的游戏;倘若我们十年后占据文化的依旧是戏说和古尸的翎子,那么是这代文化人的悲剧和放弃。
在上一世纪30年代的上海,除了经济,文化也高度发达!为什么?
虹口曾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在当下,保持和发展就是最应该的行动。
《绿土》,任重而道远!

2005年7月9日 星期六 22时29分 雨中

壹零柒艺术实验工作室策略总监 卡夫卡·陆(KavkaLu)于寒鸦精舍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email]kavkalu1967@126.com
菩提树下,裸女骷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