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宁:深圳马拉松对话实录
发起人:菊花大侠  回复数:5   浏览数:2200   最后更新:2010/04/09 23:26:57 by oui
[楼主] 菊花大侠 2010-03-21 02:55:08
深圳马拉松对话实录:0.开场与介绍








欧宁:大家好!我是欧宁,本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总策展人,我在这里很高兴邀请大家参加本次双年展最重要的对话活动,也就是深圳马拉松对话活动。我们今天邀请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和著名策展人汉斯·尤里斯·奥布里斯特为我们主持本次的马拉松对话活动。其实在2006年,当雷姆和汉斯在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做第一个24小时的马拉松活动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周末画报》对伦敦马拉松进行了报道。为了准备今年的双年展,我从去年11月就开始跟他们两位联系,在北京、伦敦、阿姆斯特丹都见了很多次面,跟他们讨论如何组织今天的马拉松。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库哈斯先生曾经跟我提到一本书,就是马克·里奥纳多(Mark Leonard)的《What Does China Think?》,他关注中国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现状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经过反复的讨论以后我们把马拉松对话主题设定为The Chinese Thinking,也就是“中国思想”。有关他们两位我不用多做详细介绍,因为他们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下面有请他们两位开始今天的马拉松活动。

奥布里斯特:非常感谢欧宁的介绍。我们今天非常兴奋参加本次马拉松活动,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马拉松的形式以及起源。2005年的时候,我收到一个德国小镇上的戏剧节邀请做一个采访项目,这是我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做的,现在我已经有了2000多小时的采访录音,这是长期进行的项目。后来我在2006年到了伦敦蛇形画廊担任副总监。我和雷姆都做过很多采访,雷姆在60年代的时候采访过很多现代主义大师,包括达利等等,我也是从90年代起就采访了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建筑师、思想家和作家等。我知道要了解所有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学习。2006年在伦敦蛇形画廊的夏季临展馆项目里面,我们一起合作做了一个马拉松采访项目,是24小时全天进行的。从2000年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夏季临时展馆开始,蛇形画廊就组织了不同的对话和活动,2006年我们邀请雷姆设计这一年的夏季临时展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每周都进行讨论,我们开始想到在他设计的夏季临时展馆中组织一个马拉松对话,这个活动就叫做“伦敦马拉松”,邀请了70多名被访者,跨越了不同的世代和学科,相当于一个知识的集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讨论了很多关于建筑的话题,也组织了很多关于视觉艺术的讨论会。也就是说要取得这样一种效果,要跨越知识的边界,延伸到每一个知识领域之外。

我们在伦敦的那一次讨论会中邀请到了很多不同的艺术家、建筑师,我们背后的理念是要在这些不同的发言人之间激发出新的火花,同时也让不同领域的观众产生互动、产生交流。在伦敦,2008年我们又举行了“宣言马拉松”活动,2009年,也就是今年我们举办了“诗歌马拉松”。我们也开始在不同的城市举办过这样的活动,包括迪拜、卡塞尔、柏林,在柏林那一次是视觉艺术和戏剧的合作,去年元旦的时候在北京和维他命合作做了一个新年“迷你马拉松”。马拉松背后的概念不只是到不同的城市做演讲,而是把每次活动做成一个学习的过程、倾听的过程。

库哈斯:我想再解释一下关于马拉松的概念。作为欧洲人我们来到中国其实要冒很大的风险,特别是可能我们会显得很愚蠢,因为我们不会说中文,我们对中国文化了解得也很少,所以在我们冒犯任何人之前,在我们问出一些幼稚的问题之前,我们想说我们完全认识、了解自己的无知,也向大家表示歉意。而马拉松的整个意义就在于我们要从我们的无知开始,在讨论和问答的过程当中消除我们的无知。

下面让我们开始发问吧。中国对于我们来说为什么如此重要?不管在中国国内还是国外,中国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力量。可能大家都听了很多遍类似这样的说法,大家都认为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超级大国了,它的经济实力在将来可能会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导。而且这个崛起的过程也是很和平的,不会跟任何国家作对,没有在世界格局当中造成任何紧张的局势,显然在中国国内和国外人们都看到了中国是信心十足的。我们想了解中国这个国家为什么会这么信心十足,以及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的观众对于这种信心是如何看待的,是不是这种信心让你们有了更多的空间?让你们在这个空间里面能够更好的发展或者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在准备马拉松的过程当中,其实看了很多不同的主题,试图去理解为什么老是有一些词反复出现?特别是在我们访谈嘉宾的简历当中有一些词反复出现,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这些人的年龄大概都在40多岁左右,80%以上都是跟历史有关的,不管是写作或者是评论、研究都是和历史有关。

对于中国来说,可能这种对历史的关注是非常常见的。我认为在欧洲或者在美国、西方这种现象并不多见,我们想了解为什么你们那么喜欢谈论历史,特别是在中国崛起的时期,中国的现在和历史是不是有某种联系,历史对于你们来说是不是一种宣言或者一种隐喻,来表达目前你们对于中国现状的思考?有时候我认为中国的历史就像一个圈,总是在不断地循环,因此解读历史也就能对我们理解当下有一定的帮助,这是我们讨论的一个主题。

另外一个主题,也是另外一个在简历当中反复出现的词,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我是90年代中期的时候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在讨论城市,城市的性质、城市的重建等,但是现在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农村,特别是“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显然就是作为城市相反的概念提出来的。你们现在是不是把农村当成一种希望或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标志?我们同时也很惊讶地看到,访谈嘉宾的简历当中没有一个人提到“危机”这个词。因为目前在美国、南美、欧洲,“金融危机”这个词是每个人都在谈论的,不管是哪个学科,不管是哪个职业,都在谈到怎么在这场金融危机当中重建自己的实力。但对于你们中国人来说,危机似乎不是一个问题,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或者是不是是一种遗忘或缺失?

另外一个兴趣点,我们想了解人本主义在中国意味着什么?在访谈嘉宾的简历中有很多人提到了“人本主义”这个词,比方说《中国人本》的摄影展,人本主义在欧洲已经有一点过时了,不是一个能够给人带来灵感、令人感到兴奋的概念,但中国人本主义对你们来说有不同的意义?最后我们想知道的是,在座的每一位是如何理解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以及意义?还有公共知识分子在中国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同时还有公共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在美国和欧洲已经非常边缘化了,已经不再能够向人们揭示某一种真理,而更多的是娱乐化倾向比较严重。但是我们看到在中国,这种娱乐化对于知识分子产生的压力小很多,我们想知道是不是中国公共知识分子能够扮演更大的角色,或者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姜珺:大家好,我是《城市中国》主编姜珺,也是这次马拉松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我主要负责前期的调研和部分嘉宾的邀请。我们一共发出70多份邀请函,最终成行的有今天到现场的27人。在嘉宾的邀请方面我们主要注意到与两位采访主持人的要求相匹配,两位采访者都各自是在建筑界和艺术界里面知名的建筑师和策展人,但他们超出自己学科的重要特征,是他们又同时作为记者的身份,因为两位都非常频繁地在不同的领域里面进行采访。我们今天不仅仅邀请了建筑师和艺术家作为被采访者,我们同时也邀请了超出建筑和艺术之外的大量其他学科的知识分子,包括现在大家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到的这些领域:从生态到地理、历史、经济、产业、政治、空间、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文化、哲学和文明,当中比较遗憾的是生态和科技这两块我们想要邀请的人,大多由于忙于最近的哥本哈根会议不能过来。

大屏幕上大家看到的图解主要根据几个原则制作而成:其一,每个人箭头所指的方向是从原本的学科到他所跨越的学科,大家可以看到跨学科的不同轨迹之间形成了自己的密度,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同的学科之间形成了一个知识的张力或者说学科的张力,我们今天希望马拉松活动能够产生这样的张力,不仅仅在采访者之间,我们也希望发生在众多被访者之间。

我先介绍一下嘉宾的阵容,他们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和台湾六个城市和地区,其中北京有9人,上海1人,深圳5人,广州5人,香港5人,台湾2人,这里面主要以北京、深圳和广州为主,年龄层跨越了30年代(出生年份)到80年代,其中30年代1人,40年代1人,50年代8人,60年代9人,70年代7人,80年代1人,主要年龄段主力集中在30岁-50岁之间。

*深圳马拉松对话现场由Philip Tinari和杜可珂同声传译。
*中文纪录:黑匣子速记,一校:姜珺,二校:欧宁,现场图片摄影:孙晓曦。
*全文将发表于2010年4月出版的《生活》杂志,敬请关注。
[最后修改由 OUNING, 于 2010-03-17 23:29:27]
评论Feed: http://www.alternativearchive.com/ouning/feed.asp?q=comment&id=766
 
[沙发:1楼] guest 2010-03-28 00:40:19
仔细看了几篇,靠鸡肋!看得脑袋痛~这不是这样的马拉松he意义?
[板凳:2楼] guest 2010-03-28 01:09:39
搞什么马拉松,纯粹是拼体力么!学术是比体力吗?炒作的贫困堕落到这种地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