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博弈?历史性时刻?——马德里《北京时间》
发起人:菊花大侠  回复数:0   浏览数:1695   最后更新:2010/03/21 02:29:44 by 菊花大侠
[楼主] 菊花大侠 2010-03-21 02:29:44
北京时间:博弈?历史性时刻?——马德里《北京时间》展策展人方振宁访谈
http://news.artxun.com 2010-03-11 13:50:57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MATADERO 广场外景
【编者按】2009年12月17日,为迎接即将来临的上海世博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办了由中国策展人方振宁及西班牙策展人Menene Gras 共同策划的“北京时间”中国当代艺术家群展。展览开幕同时在马德里国立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举办了相关艺术研讨会。参展艺术家为来自中国大陆及柏林、巴黎、马德里居住的17位中国艺术家,作品形式囊括装置、多媒体、摄影、动画及雕塑。 
 
 
策展人和艺术家合影
博弈?
胡晶:策划“北京时间”的背景是什么?
方振宁: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海外有不少中国当代艺术展,但是在危机之后,明显的少了很多,有些预定的展览都取消了,然而由我和西班牙策展人Menene Gras共同策划的在马德里的“北京时间”,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开幕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开始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西班牙这么有实力?这完全是逆风而上。当展览开幕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个展览实际上是为今年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预热。 
 
 
高磊,“Building No.35-103#”,灯箱,直径152cm,厚度30cm,2008
胡晶:在展览题目“北京时间”上,您与西班牙方面甚至还有过一个“博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方振宁:在还没有确定艺术家人选的时候,所定展览主题与城市有关。起初叫“城市,太城市”,而我提的概念是“北京时间”。但是,举办方的西班牙方面马上说:我们希望举办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展,而不是北京的当代艺术。还没等我解释“北京时间”的确切含义时,就已经被否定了,当时我也很无奈。
结果协商的场所转移到马德里之后,我在离开马德里的最后一次工作午餐上又一次提出是否可以用“北京时间”作为此次展览的主题,意外的是大家都觉得不错,那就这样定了下来,这时我觉得我赢了。可是事情到了展览快开始,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西班牙策展人来信说题目还是要改,于是又开始新的攻关。
正好我在北京的中欧论坛上遇到一位西班牙“亚洲之家(CASA ASIA)”的人。我讲了这个展览和名字的事情,她认为很好,她也不同意改名,我就托她和马德里那边说说,最后的结果是维持了下来,这个坚持的结果令人满意。我以为这不单纯是一个学术的概念,而是和当下中国在国际上的位置有关。 
 
 
秦玉芬,“危险的诱惑”,丝绸,铁丝网断头,120x70x900cm,2009
胡晶: 您为什么如此坚持要使用“北京时间”这一题目?
方振宁:“北京时间”从一个区域性的报时的名词,转为一种地缘政治的象征,它的意义在这里。而世界高峰会议上,以前是日本的“东京时间”,而现在被“北京时间”所取代。展览开幕的前言是这样写的:“ 北京时间是中国全境使用的标准时间,而“北京时间”在国际场合中出现则是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一个象征。此次展览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举行,并也将大规模展出与城市直接相关的内容,展览的主要特点是一体化,文化的多样性与多重身份的融合。“北京时间”在这里不仅仅代表中国的标准时间,同时也代表当今中国所经历的历史时刻。”
有一个好消息,在马德里结束之后,“北京时间”要去西班牙的西北部城市圣地亚哥的当代艺术馆展出,我觉得最成功的是“北京时间”这个名字被大家所记住,我希望它以巡回展的方式,以一个艺术品牌的面目呈现,就像《阿凡达》这部电影出来之后,由于成功的反响,立刻被谷歌收进它的新词库里一样。 
 
 
杜震君,“偷渡者”,互动多媒体装置,2000
胡晶:除了展览题目的确定之外,在艺术家及作品的筛选、展场的布置部分,您与西班牙方面的博弈效果怎样?
方振宁:本来我们在北京和马德里,双方的策展人共同拟定了一个参展艺术家名单,经过三次反复和最初的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我和西班牙方面是初次合作,对方又是出资方,所以有些地方我坚持也没有实际结果。比如,第三轮,也就是第二次到北京时,我根据展览的意向,又推荐了一些重量级的艺术家和作品,西班牙策展人看了之后很兴奋,但是这些作品很大,需要展出的空间和运输保险的资金,当她兴奋的时点名要那些作品时,我想可能是没有想后续的工作和成本,结果出现了在第四轮筛选时,把一些重要的作品去掉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这些作品有朱金石用上万张纸制作的《物的浪》,和用上千个灯泡做的装置《从有限到无限》,此外还有陈文令的《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这件用“牛屁”来暗喻人过度贪婪“吹牛”,把麦道夫顶到绝境的雕塑,是讽刺当下国际金融泡沫现实的非常有力的作品。还有彭弘智的几件作品也取消了,我一直觉得这是这个展览不完美的部分,作为主策展人的我无能为力主要还是由于资金的问题。所以虽然埃菲社的评价很高,但是我心里想,如果这些作品全部能展出,那才是最棒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大集合。所以我也借这个机会向那些未能参展的艺术家表示遗憾,也希望大家能理解,策划国际性大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策展人的工作是最大限度的协调和调动资源。 
 
 
金石,“小买卖之洗脚”, 综合材料,198x82x182cm, 2009
胡晶:在本次展览中,西班牙方面选择艺术家及作品的原则是什么?
方振宁:由于举办方有官方背景,所以在挑选艺术家时考虑到诸多的因素。比如:注重少数民族的艺术家和题材,女性需要有一定比例,注重有成就的艺术家和作品,希望这些作品能代表中国当下的艺术面貌。所以回避了那些与制度和性等内容有关的作品,这也是官方展惯有的潜规则。
历史性时刻?
胡晶:您认为,“北京时间”在这里不仅仅代表中国的标准时间,同时也代表当今中国所经历的“历史时刻”。在挑选艺术家过程中,如何体现“历史时刻”? 
 
 
尹秀珍,“公社”,衣服,缝纫机,衣柜,直径1000cm,半径500cm,2008

方振宁:“北京时间”从一个时刻的概念发展成为时代的特征,这样我们在挑选作品的余地就很宽泛。凡是有着时代特征的作品就可以入选。
那么什么是没有时代特征的作品呢?比如那些泛滥的符号性作品,以及有着强烈文革特征,和把毛的形象作为艺术的敲门砖的作品都是无聊的,一概不选。自我重复的作品也是无聊的。我们把这种作品看作是一种手艺,他和重复性的民间年画的印刷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或许有人会说,在这个时代制作无聊的作品也是一种时代的产物,那就是选择的尺度问题了。
我们没有让艺术家按照“北京时间”这个主题创作。但是,在选择作品时,当然注意到作品的质量和份量,也就是关注艺术家创作的动机是什么?我是极力排除那些有着商业动机而制作的作品,我知道有些艺术家混的不错,可是只要你的动机不纯,都会在作品中有一种味道,那是跑不掉的。艺术品需要靠艺术市场的流通机制传播,但是,艺术市场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只有很少的艺术家可以坚持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他的初衷。 
 
 
沈远,“不舒适的鞋”,绣花鞋,黑布鞋,不同尺寸,2008
胡晶:也就是说,被选择艺术家作品在见证着“北京时间”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本次展出作品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当下中国的“时代特征”?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共性的部分?
方振宁:所选作品有共性,如果这个共性指的是风格或地域特征的话。比如苍鑫的作品和别人的都不一样,他有很强的神话和原始的特征。 
 
 
隋建国,“骨盆”,玻璃钢喷涂,280x210x170cm,2007

袁顺的作品在中国艺术家里没有重复的风格出现,但是却很中国。有一位韩国学者写过一本很畅销的书《日本人的缩小意识》,日本人确实是这样,可是中国人是什么意识?是同等大小的意识?还是放大意识?我想可能是放大意识。就是做事讲话画画都有这个特点,就是凡事就放大,满足于口号。可是“缩小意识“原本是中国艺术和文化的传统之一。比如,我们说一方图章,就叫“寸方之间,气象万千”,还有盆景,就是小中看到,以小的山来联想宏大的自然景观,这就是“缩小意识”的宏观呈现。我觉得袁顺的装置就是盆景的观念,这些就是独立于艺术市场之外的思维方式,我不相信他在制作这些作品时先想好了谁会买?或者价格什么的,如果说想到怎么运输那倒是真的。 
 
 
汪建伟,“无缝接 2”,瓷砖, 水龙头, 灯管, 木材,300x233x131cm,2008

沈远的作品也很独特,她不是西方观念中的女权主义者,但是她的作品有很强的女性特征,那就是女性性格中刚毅的那部分,她的爱憎很分明,有许多都和她作为一位移民的经验和意识,她不像有些人,名气很大,作品无聊,可以看出她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深思熟虑的。
在中国艺术界有很多圈子这样的现实里,周文斗是大家不熟悉的艺术家。主要是他生活和学习在马德里,但是他的作品很另类,没有坏毛病。看上去简单,但却很有幽默和机智,这些作品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那些形式主义没内容的呐喊式作品的排斥。 
 
 
缪晓春,“坐天观井-九连屏”,C-Print,300x286cm,2008

缪晓春的作品比较复杂,这说的是内容和场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有着宏大构思的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借助数码技术所呈现的无限扩张的空间,维特根斯坦好像说过,语言是世界的外延的话,那么缪晓春的作品确是画面是世界的延伸。可是由于会场的空间和经费的限制,他的作品展现的不理想。
本来策展人是要和艺术家一起商讨作品的布置问题,可是当我到现场之后发现,一切都是西班牙方面自己做主了,我已经无能为力。但是我必须在这里说明的是,西班牙方面擅自更改了艺术家布展的指令,也就是不根据艺术家提供的布展图布展,这是违反布展常识得作法,如果是专业的美术馆机构,我想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算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张小涛,“迷雾”(截图),数字光盘,34'06,2008

http://news.artxun.com/diaosu-1539-7694087.shtml


转自方振宇博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