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艺术家李牧的几次采访
发起人:活泼  回复数:2   浏览数:2436   最后更新:2009/12/08 10:09:32 by guest
[楼主] 活泼 2009-11-29 22:55:57







 
2009.3.17 晴

  前几天帮朋友采访一个人,这个人叫钱喂康。
  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偶尔会说起这个人-----九十年代在上海的前卫艺术圈很出名,后来就再也没有声息了,大家多流露出惋惜之情。当年和他一起折腾的人,大多已是中国艺术圈的名人了吧!
  武康路的马里昂咖啡,天下着雨,钱喂康如约而至。矮个、圆脸、平头、戴着眼镜,很低调、儒雅。简单的寒暄之后,进入话题。今天的他在做什么?写作,为电视写一些肥皂剧。他一直强调做艺术家只是他的一段经历,这个经历很有意思。他的声音很小,我必须支着耳朵听,方能听清他说什么。然后,很多名字从他嘴里说出来了,宋海东、朱其、周铁海、施勇、王南溟……大家聚在一起谈哲学,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福柯,这是前卫的标志,如果你喜欢研究唐诗宋词,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大家的作品的题目都很哲学。他做了一个作品,并没有展出过,用毒药把《圣经》一页一页的涂抹一遍,干了,整本书变得皱巴巴的。他把自己一天吃的东西称出重量,这些东西经过自己的身体排泄出来后,再称一下重量。
  ……
  我没有办法写下去了,我进入一种琐碎的描写中,复述这次采访的内容,这样没有意思。必须换一个方式来说这次访谈,我本不是要复述这次访谈的。
  (20天后继续写)
  他后来怎么就退出艺术圈了呢?
  90年代中后期,有外国的策展人或者收藏家相继来上海看艺术家的作品。这时候,大家在思考西方需要什么样的  中国当代艺术,很多艺术家都在调整艺术的方向。周铁海是其中一个,他强调做艺术应该是一种策略,当然,他后来很成功。钱喂康很怀疑,这样做艺术和做广告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艺术家来制作西方人幻想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艺术还有其前卫性吗?如果不能按自己的意思来做,保持独立性,那么,艺术就一点都不好玩了。
  做艺术和其他的行业是不同的,因为艺术家不能完全独立存在的,要做艺术,那就要进艺术圈,要和画廊打交道,和策展人交往,参加展览。
  就这样,他对自己从事的艺术产生了怀疑,他决定退出艺术圈,不做艺术家了。
  谈及他现在做什么的时候,他说:我在写一本小说,内容是很多年后,中国人完全被西化,变成西方人了。
  问及近30年来,在上海有哪些作品是最重要时,他沉思了片刻说,没有!
  钱喂康坐在靠窗的位子,说着二十年前的那些事儿,窗外下着小雨,不时的有人从玻璃外走过。我突然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那么有滋有味。艺术不重要,能拿起,也能放下。是否生活的快乐,和艺术无关,更和执着无关。
  终了,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我期待下次再和他会面,听他聊天是一种享受。
 
 

 


 
2009.3.19

  昨天帮朋友采访了两个人,徐震和周子曦。
  徐震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听着很亲切,但有时候很厉,像把刀子。他很聪明,又适逢生活在上海,他也很勤奋,思维敏捷。这样的人,成为优秀的艺术家,是必然的。他中专毕业后,拿了父母的钱,说是去北京考大学。在中央美院转悠一圈,他觉得没有必要读四年美院,一样能做艺术。想想那时候,我看到美院的学生和教授,以膜拜的心情,做梦都想进去。青年人难得这样的魄力,他选择离开了北京,回到上海做自己的艺术。他说起和杨振中、飞苹果等人一个一个的相识,到成为一起做艺术的朋友,有点像《水浒》的前半部分,很好玩。看他对艺术的态度,有点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感觉。我想起中国的禅宗:禅宗既把一尊木雕的释迦当作佛,又把其当作一块烧火的木料。当作佛是为了联系生活的世界,当作木是作为超越生活世界。
  下午采访周子曦,在香阁那的一个展厅里。他和徐震是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家。从他的脸上就能看出,他是不“顺利”的人。他对艺术怀着极度的虔诚、纯粹,但生活是很不顺利的,被学校开除,参加6.4运动,生活的窘迫,在艺术上的不成功,感情的挫折︿使他对自我的价值,对艺术产生了极大的怀疑。物极必反,事物总是这个样子吧!之后,他离开上海,到福建的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当了一年的老师。那时的他,我真的无法想象,我想,那一年是他生命的转折点吧。他说,艺术是个贼船,你一旦上去,就下不来了。回来后他接着画画,但艺术之于他,已经没有那么沉重了。生命总是在和人开玩笑,你把艺术看的比生命还重时候,你会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你看透了,不看重他的时候,你的艺术就出来了。嗨,真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想起观众不满的质问博伊斯:你一直谈论上帝,总不谈论艺术!博伊斯回答:上帝就是艺术!




[沙发:1楼] guest 2009-11-30 11:32:14
上帝就是艺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