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珍:带走或封存记忆
发起人:莫奇奇  回复数:0   浏览数:2490   最后更新:2009/11/10 15:30:17 by 莫奇奇
[楼主] 莫奇奇 2009-11-10 15:30:17
方振宁博客








1997年3月,我是在东京的《不易流行展》中国当代艺术展上认识了尹秀珍,她的两件装置作品都是和记忆或者说经历有关。以后我分别在2002年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举办的《第二届福冈三年展》展,以及2007年她作为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参展艺术家的开幕式上相会。在十几年里,尹秀珍的作品在根本上没有变化,她制作装置作品使用的材料比较单一,主要是自古以来妇女们接触最多的,那就是布和衣服,偶尔也用水泥和金属材料。
 
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尹秀珍会把衣服看作时尚的载体。她认为 “衣服”是人的第二张皮,也就是说是身体的一部分。“她有表情,她有语言,她与时代有关,与历史有关。而衣服承载着经历的印痕,将不同人不同的经历用作品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集体”,在作品下隐藏着“集体潜意识”。“(尹秀珍语)她的作品经常表现把记忆带走和封存记忆,而封存的方式也比较冷酷,比如把冰冷的水泥浇灌在装有自已三十年来曾穿过的衣服的箱子里,用这种手法来凝固时代和记忆的印痕,我在《不易流行展》上就领教过这种冷酷
 
除此之外,尹秀珍还有一种搜集癖,她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数不清的个人的旧衣服,不!这不是衣服,是人的生活的记忆,衣服是记忆的物化,也是记忆的载体,她把缝合这种行为看作是经历的再组织,当有无数的旧衣服被缝合成汽车,帐篷,围墙,飞镖等时,都是一次新的启程。当把这些手法巨大化之后,它成为链接公社这一共同体形式的媒介。(《公社》Commune 2008
 
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发表的《武器》(Weapon,2007)还是用旧衣服, 和220个日常生活用品,包扎制作了犹如飞翔的兵器吊在空中,展场是一个极其难以运用的空间,现实是大量的油罐摆放在室内,而尹秀珍巧妙地利用了从天顶至油罐之间的空间,结果油罐到成了这件装置不可多得的烘托者。难以想象的是,那些用柔软的衣物包裹的却是锋利的刀和食器,这些假想的“武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