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极比翼个展:动物后背自己挠不到的地方现场!
发起人:活泼  回复数:75   浏览数:13958   最后更新:2010/03/31 02:19:52 by guest
[楼主] 活泼 2009-10-31 23:07:32
余极比翼个展:
动物后背自己挠不到的地方现场!
 






此次展览分为5个录像,分别是:熊掌,猫,鱼和熊掌,鱼,白色马。

 


序言

汪民安
 
 
余极的这些作品是关于遭遇的:人和人之间的寻找、接近、沟通和遭遇。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相遇,一个人和一群人的相遇,一个男人和一个男人的相遇,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相遇。这些相遇期期艾艾,人和人之间彼此在探索,猜忌,隔膜,盘算。即便赤身裸体,即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袒露出来,即便身体的接触,即便肉体欢爱,人和人之间都竖立着一扇隐形之门。人们都小心翼翼:他们沉默无声,既无激情的喧嚣,也无心智的狂暴。当一方主动的时候,另一方一定被动;一方镇定的时候,另一方一定紧张;一方追逐的时候,另一方一定回避;一方勇敢的时候,另一方一定胆怯;――人和人的交往,以一种滑稽――但绝不是幽默――的方式出现;在面对他者的时候,不信任,又被吸引;胆怯,又被诱惑;缺乏勇气,又不甘舍弃;一直在犹豫,在徘徊,在审察,在自我斗争。这难道不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平淡无奇的事实,在余极的这些作品中显得如此地――别扭。余极并不打算将这些平淡无奇的故事拍得富于诗意,从而让它被一种特殊的美学所笼罩;也不想将这些故事拍得富于悬念,使它像惊悚故事一样引人入胜;甚至不打算将它们拍得平淡无奇――就像这些故事本身所特有的平淡无奇一样;也不想将它们按照日常生活的方式来拍,就像流行的记录和写实的风格那样来拍。相反,余极有意地将这些故事拍得别别扭扭――他以一种完全没有风格的方式来拍,或者说,别扭就是他的风格。这种别扭的风格,似乎在暗示当代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别扭,是的,今天人们之间的沟通,通常就是别别扭扭。这种别扭采取的道具是:噱头,沉默无言,以及一些难听的噪音一般的庸俗音乐。对,庸俗――除了别扭之外,余极想把他的作品拍得尽可能庸俗――他想让别扭和庸俗结伴而行。在这里,这种风格上的别扭,并不是要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升到存在论的高度,而是要让它裹上一层平凡的庸俗气质。庸俗,就这样成为别扭的核心;而别扭,则构成庸俗的美学。

 


 
作品简介

作品以亚叙事的方式,通过一个胖男孩在一个夏天中的自为举动,展开和显露某种过度真实的身体性对于自己和他者的影响和看法。当自我行为的自由虚拟为一种表演的时候,作为身体存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与外界的结构中互为作用的关联,就将转化成一种伪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我们无法对这种伪的客观和真实进行描述,但它时刻骚痒着我们的身体使我们的神精紧张,并且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它存在的时间上的永恒,这又提示出这种伪的客观的一种真实意义。但是,当我们为了无聊,只有借助想象去感受它的影响时,它虚无缥缈,其实我们只是正好生活在他者的某种文化中,杜撰出了一场真剧假戏,宛如隔靴搔痒,倍添纠结,如是一只阴柔的猫无论手足并用,还是舌舔牙咬,它的后背总有一小块地方骚痒,它自己永远也挠痒不到。
2009.10.22.


[沙发:1楼] 活泼 2009-10-31 23:25:10
展厅内5个大投影平与地面,主角都是同一个胖男孩。。
这5个气质相通的画面向展厅发出强烈的亚叙述气场。





 
其中被投影打的最大的录像白色马中靓丽的女主角与胖男孩






 
肖雄和施勇的背影



 
录像:熊掌和鱼
谁是熊掌谁是鱼?

 
 



 
艺术家余极在他设计的气场中间有些颤抖


 


 
余极 杨福东 张慧 以及东大名创库的老板 郑为民


 
鸟头小季 郑为民和小金峰
 

 
飞苹果在研究


徐震 余极 周啸虎 与飞苹果
 
 


录像猫片段



录像熊掌片段



录像猫中男主角开心的与众美女在玩游戏片段



录像鱼中男主角在女人家中的片段

[板凳:2楼] lupinez 2009-11-01 02:23:14
顶贴ING。。。。。。。
[地板:3楼] guest 2009-11-01 11:54:40
做的有点糙,但是能看出余极还是在认真的面对问题!
[4楼] guest 2009-11-02 01:56:29
挠不着的都市之痒

——看余极的影像作品

吴永强

这组总标题名为《动物后背自己挠痒挠不到的地方》(Acnestis)的影像作品是艺术家余极的新近创作。它正在向我们展示一种有似于挠痒痒的经验。其感官性质可按照如下人所共知的回味来分享:尽管你努力完成挠痒痒的一整套动作,经过几个回合,你的脖子已经发酸、膀子已经发痛、心已经发怵,只差破口大骂了,可是,你后背上的那点痒痒仍然独自欢快,你看不见,够不着,也忘不掉。这组作品由五个非连续转换的影像单元组成,没有贯穿首尾的情节,但不断演绎了人这种动物在现代都市氛围中挠痒痒的内在经验。

作品系列共五个单元,以一个多小时的时值承载容量,环境有室内室外,影调有明有暗,可是,以一个小伙子为主的角色地位却始终不变。为此,传统影像的蒙太奇手段在这里多数时候罢了工。随着单一场景的镜头推移,可见这主角经常以裸体形象展开活动。但我猜想,裸体在本片中也许只是一个喻象,证明人可以脱掉自己的衣冠,但不能摆脱自己的影子。而且,不知是人决定了影子,还是影子决定了人,作为城市动物的所谓“现代人”比作为丛林动物的他们的祖先,有着一层特殊的苦恼。

我们看到,在第一单元中,主人公将裸身做体操的行为进行到底,任凭人来人往、打情骂俏和曲终人散。在第二单元中,他同样以裸猿般的形象示人,戴着一双熊掌样的皮手套爬下去又站起来,从楼下钻到楼上,从楼上奔向楼顶。似乎在追逐女人,似乎只为了东奔西突。第三单元演绎了一场男人之间经过邂逅,鬼使神差地展开跟踪,穿过公路,走过田野,来到僻静的房间,最后居然让肉体关系突如其来地发生了。到第四单元中,小伙子穿戴整齐,甚至不忘戴上黑边眼镜,猫一样地出入闺房,成为无所不在的窥视者。他总是先行一步地闪现在闺中少妇的活动细节之前,像一架狗仔队的摄像机,使闺房中不再有剩余的秘密。最后,第五个单元小伙子与美女的无休止的遥对行走,身体的靠近还是内心的游离?似乎不得而知,但白色马的介入,增添一种漂移的虚无的情绪,令人梦遗。在这一个个迭变的场景中,影像中的主人公常常行为急切,把自己搞得气喘吁吁还不肯罢休,可是所有积极的行为举止背后都藏着消极,以内在的无精打采为内容。它让我们看到身为都市动物的代价——当都市从单纯的生活环境变成一种入骨的生命处境时,一切“摆脱”不仅是徒劳的,而且很可能本身成为一种负担。

米兰·昆德拉曾告诉我们有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通过余极出示的这一组影像作品,我们再一次被激起某种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体验,甚至在尚未搞清它的轻重之前就提前领受到了。我感到,做操者的卖弄是机械而孤独的,追逐者的见异思迁是无关性欲的,男人的肌肤之亲是自我强迫的,闺房中的看与被看是诡异而窒息的。后者还差点使人猜想,福科描述的关于女性生活那“被看的秩序”并不是女人独有的宿命,而是所有都市中人在今天的共通遭遇。在感性上,如果说这些影像镜头有什么不变的元素,那便是行为的忙乱以及心的寂寞。直到最后,当城市空旷的街头出现白马飘然而至和两个身影不断靠近,我们才稍觉安慰,毕竟心的接触伴随着身体的靠近,才使我们感到真实和安全。

不必说,这组影像作品中的情境是陌生的。但身处现代都市,我们对其中揭示的经验却了如指掌,其熟悉的程度已使我们对之不再感到惊奇。如同这组影像中作为小伙子之行为背景而出现的那些男男女女,他们或者结伙成群,或者与人邂逅,或者在阳光中现形,或者在阴影中遁身,但他们与小伙子之间、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之间,关系却是疏离的。尽管在行为上,这些男女中的他或她,有时也与小伙子一道做操、追逐和游戏,甚至男人的躯体也能纠缠到一张床上,但是我发现,在这里,所有的情绪都是不专注的,所有的他人都只是道具,所有的专注都只是自恋的变种。即使在一双猫样的眼睛中,闺房暴露了全部细节,但窥视与被窥视也不过是庄周梦蝴蝶和蝴蝶梦庄周而已,其自恋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惟有最后单元中“他”与“她”在街头上不断的靠近除外。

也许肯学好问的人们早已有了做功课的打算,问今天展出的这组余极的影像作品到底要告诉咱们什么“观念”。这当然是值得一提的问题,对余极的作品来说也一惯适得其所,因为它们本来藏着观念的奥秘。不过,如果我们只是为了索解问题的答案,就不必走进这个大厅了;即使走进来也不免痛苦无奈。因为你来不及观看就已经被“观念”盯上了,好象有了另一种痒痒牢牢盯住你的后背一样。你越是努力越是够不着。不如暂时忘掉它。

人们可能希望当代艺术家兼任哲学家,但他归根结蒂是艺术家。因此,一个古往今来一再被验证的道理恐怕不会由于艺术家做的是观念作品就网开一面。拿到观念艺术的语境中来,这个道理就是:重要的不是观念,而是恰当的言说方式。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有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真理发生的方式,观念由是产出。因此,观念是艺术家播下的种子,收获还得靠观众自己。假如有相反的情况发生,作品就是无趣的;这个展场也一定不比演播“开心词典”的大厅那样引人入胜,因为立竿见影的答案只适合于在那里涌现。

不能对提问及时做出抢答,是艺术作品最无能的地方。但恰恰也是在这里,艺术显示了它与身俱来的雄心和魅力。在这组余极的作品中,也首先不是观念而使影像中人物的行动,足以使我们在观众席上坚持呆下去。这些行动的影像——或者说影像的行动——将某种具体的模样给予了现代都市的时间,使我们看到了它的表情,感到它有一种冲动,想要摆脱自己。

追望这几个藕断丝连的单元,我们或可把它叫做“一个小伙子在行动”。这一种现象学水平的命名,听起来好象傻傻的,但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本来就是为傻傻的感官而非复杂的头脑预备的。这样,一切问题就不会直截了当地向观念提出,而是要向咱们的眼睛提出,向艺术家彼时和观众此时的体验提出,而“观念”就在体验之中潜滋暗长,悄悄绽放。否则,即便是要求余极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我们也得不到理想的答案。

若要问那位胖乎乎的小伙子——影像的主角——到底进行了怎样的行动,对此,词语几乎无事可做,因为观看在什么地方发生,言说就在什么地方聋哑。如果你老老实实地使用你的眼睛,那么你将比谁都看得真切。要是你感到非得用词语来命名你的所见不可,如下动词可能起到点滴作用:做操、追玩、跟踪、窥视、靠近。虽然这不是一出电视连续剧,情节并不整一,行为支离破碎,但其人物却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行动主体。就主人公的行动而言,我们也许不能断定那是什么,却多半能够断定那不是什么,以至于将不会把机械重复的“做操”看成是为了健美身体,把气喘吁吁的“追玩”看成是找寻知心爱人,把两男邂逅的“跟踪”认成是搞同性恋,把无所不在的“窥视”看成是观淫,把他与她“靠近”之间的那匹白马想象成白马王子……如果说,《熊掌》(Bear’Paw)、《鱼》(Fish)、《熊掌和鱼》(Bear’Paw And Fish )、《猫》(Cat)、《白色马》(White Horse),所有这些标题各有一套隐喻,但谜底统统并不在艺术家那里。因为作品产出之时,艺术家就退到了幕后。现在是该你出场的时候了, 因为需要观看角度的差异,才能使作品释放出它并非单一的意义。

2009年10月22日 于四川大学
[5楼] guest 2009-11-02 11:16:24
终于看到了余极的另外的思考,虽然让人觉得还有些不确定,但是艺术的可能性是随便怎么都是有可能的
[6楼] guest 2009-11-02 11:19:50
谁来谈谈余极的“亚叙事”?谁懂,说说看
[7楼] guest 2009-11-02 11:33:17

[quote]引用第6楼guest于2009-11-2 11:19:50发表的:
谁来谈谈余极的“亚叙事”?谁懂,说说看...[/quote]

NO.2 叙事==亚叙事, 这都不懂,知道欧洲吗?知道,就知道亚洲,就是第二欧洲
[8楼] guest 2009-11-02 14:02:41
实际是亚叙事所叙述的事件,是过去时域,而主叙事是“讲述”(或者说“回忆”)的过程,是现在时域,是顺序的序列。————《俄狄浦斯》时间结构研究
[9楼] guest 2009-11-02 14:12:27
余老师别再为自己的模糊不清找借口
[10楼] guest 2009-11-02 14:37:40

[quote]引用第3楼guest于2009-11-1 11:54:41发表的:
做的有点糙,但是能看出余极还是在认真的面对问题!...[/quote]

有用吗?活人不吃饭啊,这也是优点啊?面对问题啥问题?讲清憷。
[11楼] guest 2009-11-02 14:42:41

无聊的作品,隔靴骚痒。
[12楼] 小母牛 2009-11-03 01:27:40

《白色马》的画面是一个空旷无人的十字路口,裸体的熊熊面对镜头走来,穿上裤子;清纯美女面对镜头走来;白马驮着一只白色玩具熊远去;站在路中央,熊熊和美女(侧面对镜头)相对而视。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13楼] 小母牛 2009-11-03 01:45:24


《鱼》是男主人公熊熊跟着一位波涛汹涌的熟女进入其家中,他以几乎不存在的形式,观看该熟女弹琴、如厕、吹空调、上阳台乘凉、上床睡觉。女人对他视而不见,而他也从未接近过她。

(注:《白色马》和《鱼》是根据民意调查最受观众喜爱的两个节目,其中包括香格纳的艺术总监施勇。)

《熊掌和鱼》(图片见楼主发帖)是讲的男主人公熊熊尾随一名陌生男子,向对方示好,两人进入室内,在一张古典贵妃榻上裸体相拥,进行了很不GAY 的亲密行为。

(注:这是最多直男观众最无法忍受的录像,其中也包括施勇。)

《猫》(图片见楼主帖)是男主人公熊熊裸体和一群穿着衣服的女孩子在一个很大的空房间和院子里玩游戏,她们一个一个离开,后来又排着队出现,以对角线穿过房间,与此同时,另一名男子坐在一旁观看;熊熊爬过院子,在貌似毛坯房的楼房里逐个追逐女孩子,又被她们拒绝。






〈熊掌〉是裸体的熊熊戴着两个毛烘烘的熊掌手套,在空房间里做广播体操,房间里有时有人跟着他做操,有时有一堆人对他视而不见地在一旁聊天谈笑。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14楼] 小母牛 2009-11-03 02:08:01



远道而来的陈秋林(左)和余极


开幕饭兼批斗会第一回合


茶叙兼批斗会第二回合
左起:后排:周啸虎、徐震、刘杰(成都千高原画廊),前排:老金锋、杨振中、秦思源、张慧;背对镜头的是施勇)


左起:王泡泡、胡介鸣、汪民安、施勇


余极的这个表情,是被挠到痛处还是痒处?

(欲知详情,请留意“世说57”。)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15楼] guest 2009-11-03 11:16:01

中国当代全靠你们啦。
[16楼] guest 2009-11-03 11:43:58
终于生产了!
周斌祝贺
[17楼] guest 2009-11-03 22:58:02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09-11-2 14:02:42发表的:
实际是亚叙事所叙述的事件,是过去时域,而主叙事是“讲述”(或者说“回忆”)的过程,是现在时域,是顺序的序列。————《俄狄浦斯》时间结构研究...[/quote]


专业哦,看看这才是专业的
[18楼] guest 2009-11-03 23:05:17

[quote]引用第17楼guest于2009-11-3 22:58:02发表的: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09-11-2 14:02:42发表的:
实际是亚叙事所叙述的事件,是过去时域,而主叙事是“讲述”(或者说“回忆”)的过程,是现在时域,是顺序的序列。————《俄狄浦斯》...[/quote]


余极这一整,是不是现在又要开始流行亚叙事了?
[19楼] guest 2009-11-03 23:13:05

[quote]引用第18楼guest于2009-11-3 23:05:18发表的:

余极这一整,是不是现在又要开始流行亚叙事了?

庇!!!!!!!你脑子坏掉了!
[20楼] guest 2009-11-03 23:13:59
庇!!!!!!!你脑子坏掉了!
[21楼] guest 2009-11-03 23:26:53
太差了!
[22楼] guest 2009-11-04 00:01:43

[quote]引用第4楼guest于2009-11-2 1:56:30发表的:
挠不着的都市之痒

——看余极的影像作品

吴永强

这组总标题名为《动物后背自己挠痒挠不到的地方》(Acnestis)的影像作品是艺术家余极的新近创作。它正在向我们展示一种有似于挠痒痒的经验...[/quote]


行为艺术家,观念艺术家,摄影艺术家……给余大师的昵称罢
从头到尾的编排,场景,动作,一切都似乎在掌握之中,又似乎不在掌握之中。变化的是表演者的状态,和时间空间的联系。给人带来视觉,听觉,感觉的直观体验。艺术就是让人体验的,不是让人来评价的,每个人体验不同所以感觉不同。
看过很多观念艺术家的作品,多半就是刺激人和混淆人罢,就如同今天所说的勃克林……
实际上展示的影像,我认为不在乎形式而在乎的思想,恐怖的思想和一种妄想中的生活方式罢了。裸体,性爱,同性恋,乱伦,血肉,杀戮……这一切都是在跟我们的和平世俗所争斗。
余大师,你做到了,呈现了一个华丽而又低俗的作品。
挠不着痒的心态吧,我觉得那是一种,想象和现实的关系,明明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可能您的暗喻直指的是社会和人的关系罢。我理解的,是不是想寻求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和自由呢?
身心解放和人权的自由……肉欲和精神的关系,肉体和精神的关系……内心和现实的关系……世俗和自我的纠结矛盾对立……互相在打拼争斗
您的标题,《动物***》,但又是人这种高级动物来阐释,是想说明人也应该追寻到兽性和freedom,动物的世界应该是优胜劣汰,独立自我,不看世俗眼光。得到像兽一样的自由,想做什么做什么……您也在寻找自由罢……挣破禁锢做你想做的,就去做吧。

----高君力
[23楼] guest 2009-11-04 02:35:02

[quote]引用第16楼guest于2009-11-3 11:43:59发表的:
终于生产了!
周斌祝贺...[/quote]


“终于生产了!”是什么意思?生孩子吗?--典型的牛头不对马嘴!!!, 典型的风马牛不相及!!!
[24楼] guest 2009-11-04 04:55:45
动物后背自己挠不到的地方--问问余极,是屁股上面的那个地方吗?
[25楼] guest 2009-11-04 11:26:49

[quote]引用第24楼guest于2009-11-4 4:55:46发表的:
动物后背自己挠不到的地方--问问余极,是屁股上面的那个地方吗?...[/quote]


要余极的电话不?你给他打电话,他一定会告诉你的,在屁股上面的什么地方,而且用亚叙事的方式。
[26楼] guest 2009-11-04 11:49:34
没有去看,不知作品怎么样,先顶余哥哥一下再说!!!!!!!!!!!!!!!!!!!!
没有去看,不知作品怎么样,先顶余哥哥一下再说!!!!!!!!!!!!!!!!!!!!
没有去看,不知作品怎么样,先顶余哥哥一下再说!!!!!!!!!!!!!!!!!!!!
[27楼] guest 2009-11-04 14:50:09
余极的作品咋非要露点呢
[28楼] guest 2009-11-04 15:39:19

[quote]引用第27楼guest于2009-11-4 14:50:09发表的:
余极的作品咋非要露点呢...[/quote]

为嘛你洗澡要脱衣服呀。。。为嘛你睡觉不穿大衣呀。
为嘛为嘛为嘛
[29楼] guest 2009-11-05 01:54:22
哈哈,无聊
[30楼] guest 2009-11-05 02:08:32
现场








[31楼] guest 2009-11-05 02:10:53

[quote]引用第30楼guest于2009-11-5 2:08:33发表的:
现场


[32楼] guest 2009-11-05 02:39:38

[quote]引用第27楼guest于2009-11-4 14:50:09发表的:
余极的作品咋非要露点呢...[/quote]

知道习惯性流产吗?事情是很简单的,习惯成自然
[33楼] guest 2009-11-05 02:45:20
余老师过去的作品“洗脚"系列和“挠痒”具备一定关联吗?挠不到的痒是什么呢?
[34楼] guest 2009-11-05 02:56:16

[quote]引用第33楼guest于2009-11-5 2:45:20发表的:
余老师过去的作品“洗脚"系列和“挠痒”具备一定关联吗?挠不到的痒是什么呢?...[/quote]


挠不着痒是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吧,不过人可能更加孤独。一切都不在掌握之之中。吸引人的想法,据说看作品使人觉得又不太吸引,不知道作者怎样的考虑
[35楼] guest 2009-11-05 03:06:14
那人和动物在挠不到痒痒的急切心情又相似性吗?(如果动物有思想)另外,男主角的裸体让我想起了我年轻时的露阴癖,作者可能也有类似经验。
[36楼] guest 2009-11-05 03:23:44
喜欢挠痒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当挠到一定程度,只要火候,力度,部位等指标恰到好处,绝对会达到一定的高潮,这种高潮不亚于其他行为所能达到的那种快感,那挠痒跟享乐主义有关系吗?
还有,自己挠和别人挠有区别吗?哪一种是合欢?那一种是自慰呢?
[37楼] guest 2009-11-05 22:33:18
肯定自慰啦。谁说说哪个没有自慰过
[38楼] guest 2009-11-05 22:49:51

中国当代艺术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灵魂.在坐的你们谁有
[39楼] guest 2009-11-06 01:43:28
灵魂的没有,只有肉体
[40楼] guest 2009-11-06 12:28:33
吃起来!
[41楼] guest 2009-11-07 03:36:42

[quote]引用第40楼guest于2009-11-6 12:28:34发表的:
吃起来!...[/quote]

屙起来

[42楼] guest 2009-11-07 10:59:56
中国当代艺术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鬼魂
[43楼] guest 2009-11-07 14:10:31

搞了一辈子还是狗熊拾玉米,还关系线索,这把年及谈这个,还以为自己前为的不的了,丟人。问问你们是男是女啊。
[44楼] guest 2009-11-07 15:58:18

该不该怀疑我们的理想主义?
——余极印象
文//金锋

在我的印象中,余极这两年的日子是不大好过的。这个“不好过”也许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在作品的“转型”上。余极试图改变自己作为行为艺术家的惯常形象,而熟悉余极的朋友也大都希冀着余极的“转型”。似乎无论从内视反听而言,还是就思维僭越来说,余极都想给过去的自己以一个交代,并为以后的工作寻找到一个新的入口。余极今年一直蛰伏在成都,在准备他在上海比翼的个展。余极自己非常清楚,这个契机是非同寻常的。
10月31日,余极的个展《动物后背自己挠痒挠不到的地方》在上海比翼开幕。余极的个展是由五个似有联系又彼此独立的影像所构成,五个影像分别命名为熊掌、猫、鱼和熊掌、鱼,白色马。著名学者汪民安为余极个展写了前言。在汪民安的眼里,余极是一个颇有才气的艺术家。汪民安在余极的作品中看到了一种“庸俗的美学”。汪民安说:庸俗,就这样成为别扭的核心;而别扭,则构成庸俗的美学。我觉得就汪民安这两句话来说,则完全可以把这个前言扩展出一篇论文来,而这篇论文会越来越与余极无关。我这样说,是因为我在余极的作品中看到的倒是其他,这其他是在别扭与庸俗之外的。
我与余极相识算起来也超过十年了,我们在一起参加展览的次数也至少在十次以上。从朋友的角度来说,我与余极是颇为投缘的。也许余极知道我谈艺术比较固执,所以,一般来说,我与余极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聊得更多的是作品之外的人事。在我周围的一些朋友中,余极总的来说是比较懒散的,他并不是一个有了激情就会马上去躬行的艺术家。多年以前,余极主要以行为的方式思考作品,除了纯粹的表演以外,同时也一直以摄影、装置以及影像来呈现相关的思考,特别是近几年已鲜见他有行动的现场了,我们见到的大多还是他的摄影和装置。但在“归类”上,大家还是把余极看成是行为艺术家,甚至于把余极的行为看成是带有表演性质的。行为艺术大致是可以分为两类的,一类是带有观念或是逻辑结构的;一类是表现性的。而后者,往往会直接进入所谓的“观念摄影”,因为它已经近于“摆拍”了。我想余极对其中的枢机是谙熟的,同时对中国行为艺术的现状也是更加清晰的。余极为什么要急切地改变自己作为行为艺术家的形象,其个中原委,我猜测也许是有着他难以名状的隐痛的。
《动物后背自己挠痒挠不到的地方》——在余极的这个个展中,余极究竟是怎样直面自己的困惑的呢?
余极想最后彻底放弃行为艺术家这个身份,而恰恰余极在用影像来叙述观念的时候,其意象无不与行为有关。其实今天艺术家做影像作品,已经有个套路了,这个套路就是对行为的设计,以及对设计行为的重复。而有着多年行为经验的余极,他放弃不了的也依然是行为本身——几乎五个影像单元都是由行为衔接而成的。而且,这些行为或是表演与余极过去的作品比照起来,反而显得柔弱、无趣甚至草率了。我在余极的影像作品中不但没有看到他理想中的“转型”,反而感受到了余极的某种急切、焦虑与紧张。余极意想着一步到位,能够找到一个台阶,而实际上,这个台阶依然是不明确的。
在余极个展开幕后的当夜,上海和外地前来的艺术家以及其他一些朋友在茶坊与余极一起讨论他的作品(当时的现场可以说是非常严肃与学术的)。我当时说,余极是想“转型”的,结果他从一个“抢劫犯”转成了“盗窃犯”,转来转去还在同一个系统里,也就是说,他压根儿就没有转出来。做行为与做影像,不过是一个形式的选择问题,但我们为选择准备了什么?这中间需不需要对某种“隐痛”有所了断?我觉得有些问题是在根子上的,是观念的重新洗礼。所以,这里面不能不谈到我们曾经拥有的所谓“理想主义”。
我觉得在“理想主义”这个层面上,做事情总是相对容易的。因为理想主义是情结说了算。而情结这个东西是相对暧昧的,左一些或右一些,并不是逻辑在仲裁。这个时候,我们说要“转型”,其实这种“转型”是没有伤痛感的。因为这个“转型”依旧还是在理想的层面上,一如“抢劫犯”与“盗窃犯”还是在同一个系统之中。我觉得有时的“转型”,是理想与现实的胶着,这个现实并不是“现实主义”,而是自己的麻烦如何去直面,如何去拿出了断的方式来。假如这里面我们还在使用“暧昧”,我们规避的就是切身的麻烦。这样说来,现实就是有荆棘的。对荆棘的逃遁,惟一的办法还是回到理想层面,我们只能在空中楼阁里呆着。显然,我们也清楚,这个空中楼阁也不过是个“伪理想”,因为它不够高。真正的理想断然是在“高处不胜寒”的境地之中,在这个境界里才能用“道”来俯视尘世,但这又谈何容易呢?
所以余极的问题并不是作品的形式转换,而是对自己的“存在”究竟如何去追问。余极所守护着的理想主义,这在上世纪90年代是可以成为救命稻草的,但在今天,这个工具已经不够用了。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我想对于我与余极,甚至想“转型”的其他艺术家,都回避不了这个问题。
[45楼] guest 2009-11-07 23:54:51

[quote]引用第44楼guest于2009-11-7 15:58:18发表的:

该不该怀疑我们的理想主义?
——余极印象
文//金锋

在我的印象中,余极这两年的日子是不大好过的。这个“不好过”也许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在作品的“转型”...[/quote]

就你做的好!傻X!
[46楼] guest 2009-11-08 00:58:25
说得好,金老师,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大家都可能会面临的麻烦。
[47楼] guest 2009-11-08 01:53:46

[quote]引用第44楼guest于2009-11-7 15:58:18发表的:

该不该怀疑我们的理想主义?
——余极印象
文//金锋

在我的印象中,余极这两年的日子是不大好过的。这个“不好过”也许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在作品的“转型”...[/quote]


老金,我也想转型,怎么转呢?跪求灵丹妙药!!!!!!!!!!!!!!!!!!!!!!!!!!!!!
[48楼] guest 2009-11-08 12:23:51

http://news.sohu.com/20091107/n268036835.shtml
90后大学生为进艺术圈全裸出镜 尺度开放受质疑
  11月7日,在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举行的成都先锋派艺术家余极《白色马》摄影作品展不但风格另类、内容大胆。其中现场播放的一段影像里,一名体型肥胖的男子全身裸露反复出现在画面中,重复做着锻炼或走路或与其他男子缠绵的动作……记者采访得知,该名男子是一名九零后的大学生,之所以愿意全裸出镜拍摄影像是为了被作者带入艺术圈。

  尺度开放观众称像三级片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区大厅内展示着油画与摄影等现代艺术作品。在展区内部一个独立小空间里,展示的则是所谓的影像艺术作品。小小的内室里一台电视机同时播放的视频影像是一名全身裸露体型肥胖的男子,他在一间空旷房间内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不时跳高或下蹲。旁边另一台电视里则播放着这名男子全身裸露抱着另一裸男,作出十分不雅的动作……

  现场一位张女士参观完展品后主动找到记者,发表了对裸体男子影像的看法,“播放视频简直太另类了,且不说一个胖子点美感都没有,更不知道是想表达什么意思。而且这么色情的东西让人难以接受,不但莫名其妙而且是亵渎艺术。”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同样一脸茫然,“一个胖子在里面走来走去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全身一丝不挂还跟个男的抱在一起,说得难听点跟三级片有什么区别,千高原艺术空间展出这些所谓的艺术作品我看是过火了点。”

  九零后为进艺术圈全裸出镜

  画面中全裸出镜的男子当天也出现在现场跟大家一起欣赏画面,接受采访的他显得很大方而且根本没有避讳的意思。男子自称名叫周鹏,是四川美术学院大一新生,今年才十八岁是名正宗九零后。当记者问其拍摄这些影像会不会有所顾忌时周鹏笑着说,“我觉得没什么啊?因为我们都是很开放的现代人。”周鹏还得意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同学们都能接受这种行为,“不过让他们出镜却没人愿意,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我放得开吧?”

  对于自己的全裸出镜周鹏说没有告诉家人,“因为我是家里唯一一个学艺术的,爸妈都是上班族,他们思想比较传统,我怕他们接受不了。”当记者问周鹏为何愿意拍摄这部影像的原因时,周鹏的回答同样让记者难以置信,“因为我们学习艺术的现在很难发展,必须有人将你带入艺术圈子才行。我是通过这部作品才成为了余极老师的学生,今后要跟着他进入艺术圈中。”(陈静 蒋亮)
[49楼] guest 2009-11-08 17:49:35

[quote]引用第48楼guest于2009-11-8 12:23:51发表的:

http://newssohucom/20091107/n268036835shtml
90后大学生为进艺术圈全裸出镜 尺度开放受质疑
  
全裸出镜真以为是大片,不就玩玩就以为艺术了?远着啦,小朋友
[50楼] guest 2009-11-08 17:50:39

全裸出镜真以为是大片,不就玩玩就以为艺术了?远着啦,小朋友

[51楼] guest 2009-11-08 21:19:33

老金写的实在,余哥哥做的实在
[52楼] guest 2009-11-09 02:57:49


[quote]引用第4楼guest于2009-11-2 1:56:30发表的:
挠不着的都市之痒

——看余极的影像作品

吴永强

这组总标题名为《动物后背自己挠痒挠不到的地方》(Acnestis)的影像作品是艺术家余极的新近创作。它正在向我们展示一种有似于挠痒痒的经验...[/quote]


吴老师:
学生读到的是人抑或“城市动物”在世界上的无奈,人与人交往中的邂逅、性爱、变态都变得没有意义,搔不到的痒就只得让它痒,再痒人们也要生活,男人和女人还是像浮萍一样悬浮在世间,没有反抗。
看完此作品后,学生汗颜,按学生理解的思路下去,此艺术家要赋予作品完整意义,就该去终结生命(无攻击吴老师朋友的意思,仅针对作品),人类的群居多么没有意义,性别之分也是无聊之举,要么隐居要么去死,这两种选择在当今都不容易,没有人敢这么玩的。也许这就是人类无奈中的最后理性,最后的判断力。(也许此思维方式幼稚又弱智,吴老师指正)
海德格尔,福柯学生还得努把力去体味。
人类在精神上早已到了可以灭亡的地步,但每个时代总有让我们怀揣着一丝丝希望的精神和人,仔细想来其实在人类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一样。
羅YT
[53楼] guest 2009-11-10 09:50:36

[quote]引用第4楼guest于2009-11-2 1:56:30发表的:
挠不着的都市之痒

——看余极的影像作品

吴永强

这组总标题名为《动物后背自己挠痒挠不到的地方》(Acnestis)的影像作品是艺术家余极的新近创作。它正在向我们展示一种有似于挠痒痒的经验...[/quote]

美术家的工作就是让复杂问题简单化,让简单问题复杂化
批评家的工作就是让简单问题复杂化,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陈漫天
[54楼] guest 2009-11-10 13:19:37

[quote]引用第53楼guest于2009-11-10 9:50:36发表的:

美术家的工作就是让复杂问题简单化,让简单问题复杂化
批评家的工作就是让简单问题复杂化,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陈漫天


纯粹屁话!
[55楼] guest 2009-11-11 11:58:03
漫天的胡话
[56楼] guest 2009-11-12 01:30:05
白色马
[57楼] guest 2009-11-12 16:13:08
好啊!
[58楼] guest 2009-11-14 00:12:18
叛逆的折衷——余极《白色马》影像作品观感
周竞江

人们可以说折衷是保守的、陈腐的、没什么好玩的,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先锋的新媒体艺术大概是不太愿意接受这样一个语词的。然而余极新近展出的影像作品《白色马》却提示出另一种带着些许反叛情绪的命题,一个不那么温和的折衷态度,就像作品中的影像展现出来的那样,绝非表面那般和煦平静实际上也并不波涛汹涌。
最初接触到《白色马》是在文本之中,一篇关于这次展出作品的评论文章《挠不着的都市之痒》给人以一个去观念的前命题,于是观看影像展的过程便轻松得如同被做一次眼保健操。伴随白马形像与都市街道画面的反复穿插与拼接,视觉上的松弛还是不自觉地走向一种似是而非却又无比牵强的隐喻,问题亦随之开始产出:作品究竟是视觉还是视觉之外的他物?倘若放弃对观念的寻找,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作品失去了本身的言语能力和存在的合法性?余极自述这部影像作品是亚叙事的,尽管阐述意义不是它的目的,但它毕竟是通过了这样的方式在确证自身,在这样的“去观念-亚叙事”的二元悖论之中,任何期待穷尽其意义或消解其言语的观众都必将陷入泥淖,同时不由自主地把作品总标题《动物后背自己挠痒挠不到的地方》(Acnestis)演绎得恰如其分。可是,这并不是艺术家原初给观众设下的套,从余极手记中观者可以读到他对Acnestis的演绎仍然是在亚叙事的意义逻辑而非这种特殊的表述方式之中,作品的主体是影像中的主角熊熊,那个胖胖的男青年,一个被余极称为“过度身体性”的“物”,而不是艺术家本人。这样,当理解了这是一个隐藏或置换了主体的作品之时,那种在观看方式上与Acnestis的不谋而合甚至是对号入座便显得过分恰当和身份可疑了。
有趣的是在《白色马》展场旁,同时展映着《ACNESTIS》另外四部非连续的单个影像作品前也聚集着观众,以及“人-影像”之间大量的对话充斥整个现场。观众甲疑惑《熊掌》中“做体操”的动作和“挠痒痒”相似的语法秩序为何难以套用到《白色马》之中,另有观众在旁解释“挠痒”只是感觉并非单纯的“动宾短语”,可是,如果这样的身体语言不单纯了,岂不又得落入“现象-隐喻”的庸俗语境?二元悖论的迷惘再次出现,出路究竟在哪里?一个有趣但非常生活化的现象值得观众去联想:当类似猫等四足动物想挠痒又挠不到的时候,它们往往会靠近木桩、墙角等物体并把身体贴上去不停地蹭,这便是它们对付acnestis的办法。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迂回反复、曲线救“痒”的思维范式:挠痒的主体(肢体)首先放弃自己行为主体的身份,而动物通过主动去磨蹭的行为把这样一个身份转嫁到了原来的客体(后背上的痒处),但是这中间二者之间的外物又必须参与其中,他们只是被蹭的受力者,却又替换了之前肢体应该承担的作用,于是行为的主体身份再次转嫁到了这些肢体的替代品身上。当然最后享受到挠痒愉悦的仍然还是那块痒处,不过它却经历从客体到主体再到客体的极端变换,并且在下一次蹭的行为过程中还将继续经历这样的身份循环,因此,它最后无法在某种极端中固定下来,只好一直运动于二元之间或者超出二者之外。这便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叛逆的折衷主义。《白色马》整个作品不仅在语义维度展现了这样的折衷——身体的客观性、真实性与想象的虚拟性、表演性之间那种伪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更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语用学维度的真实性与虚无性之间处处表现出这种叛逆的折衷方式。
虽然共时性与历时性在结构主义语境下仍然是二元对立的,但当意义游戏的产生受到一种有意的抑制而使作品成为类似幻觉的某种模糊视像之时,《白色马》的叙事结构便再次无从归位,所谓“亚叙事”的秩序指向并不在于叙事的过程或意义承担,其更为重要的关照对象是此种“亚”结构的叛逆情绪和折衷主义。类似于作品力图传达出那种特殊处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之“伪”,画面经过连续性的行走过程和非连续性的剖面即“时间片段”的拼接,对立的二元界限都变得模糊和混沌起来,因此后结构主义所强调的那种刻意区分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人为性便重要起来。显然,剖面是人为抽离出来的,挠痒的效果是人为假定的,甚至连“去观念”或“亚叙事”也是刻意为之的。正是这种人为性给作品刻意为之的折衷带上了叛逆的色彩,它绝不是为讨好对立两极而作的调和之举,相反却是在宣称自己不属于任何极点甚至不属于二元限度内的灰色地带。
尝试把《白色马》定义在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标签之下的努力亦是庸俗且徒劳的。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告诉我们后现代主义反对主客二分,作品中作者的退场也切合了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然而余极的这部影像作品还是很难以简单归位于“后现代”的调式之下。拥有“不确定性”、“主体消失”、“深度消失”等诸多后现代元素的《白色马》终究却又呈现着类似现代主义的“内向性”、“反文化”之类的模棱两可状态,更不用说其先锋色彩等无关本质的附属品。尽管后现代在很大程度本身就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折衷而非穷途末路的极端现代主义,这部作品的折衷方式仍然区别于查尔斯·詹克斯所说的“激进的折衷主义”——后现代的折衷方式是建立在消解二元之后的单向度维度之上,而《白色马》却是对这样的运动轨迹再进行了一次反叛——它直接跳出了原有的框架,从语义到语境,从过程到剖面,从身体到影像,从隐喻到亚叙事,自由打转,无处不在。
回到影像的总标题ACNESTIS,一个生僻的只存在于韦伯斯特大辞典或是解剖学专业词典等部头中的诡异单词,在日常化的生活场境中本来即是一个虚无的“伪”语词,挪用到汉语言语境之中更是成为一种对“伪”的过度虚拟化。这和对真实性的过度暴露以至沦为表演所阐发的那种物极必反的折衷形式无异,甚至,这样一种若有若无难以描绘的感觉本身就是在调戏所谓的主观与客观、真实与虚无,那并不像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而实在是在过度的真实性和过度的虚拟性之间实现自己既不温和也不激进的叛逆,换言之,它不是带着肯定的口吻在调和,是否定又否定之后就无所谓地来回于原先的路上了。
似乎有一点巧合,对大多数仅具有普通生物学知识的普通观众、艺术家、艺术批评家、非艺术家、非艺术批评家而言,痒这种状态在生物学意义上都恰好意味着一种折衷的痛感。
但是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却说,痒这种感觉是脊髓中特有的痒觉细胞制造的,跟痛没有半点联系。想把痒说成是折衷主义赐名的痛,最终还是像意欲把《白色马》归位于现代或者后现代或者生造个“半后现代主义(half-post-modernism)”的企图一样,被轻而易觉地置于了旁观者的嘲笑面前。
周竞江 2009-11
[59楼] guest 2009-11-14 21:33:21

[quote]引用第58楼guest于2009-11-14 0:12:19发表的:
叛逆的折衷——余极《白色马》影像作品观感
周竞江

人们可以说折衷是保守的、陈腐的、没什么好玩的,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先锋的新媒体艺术大概是不太愿意接受这样一个语词的。然而余极新近展出的影像作品《白色马》却提示...[/quote]


真有这么复杂,说得玄孚点了吧
[60楼] guest 2009-11-15 19:43:12



[61楼] ldf99art 2009-11-18 01:34:32
借助戏剧化的放大来观看身体本身的文化现象——“白色马”余极专访

采访人:刘丹放
受访人:余极
采访时间:2009年11月8日
采访地点:成都千高原当代艺术空间


刘丹放:余极老师您好!通过观看您的这些新作品,我感觉您是经常看哲学方面的书,有这种情况吗?

余极:这个是当然,从小就开始看。许多人都看,你也会看。

刘丹放:那么,都有哪些哲学思想对您是比较有影响的呢?

余极:我是不研究哲学的,只是对这方面还比较感兴趣。少年时代卢梭对我有过影响。而现在,我这个人自己越来越没有什么思想,那么,所以,所有哲学家的思想对我都有影响。而现在,我猜想,中国先秦思想家对我有影响。

 刘丹放:这次,从您这个系列的创作当中,我们看到动物、身体以及抓痒这些动作元素在你的作品当中都经常会出现,这些元素在您的作品当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寓意?

 余极:这个展览是继上海我一个个展之后的展览,只是这次的内容比上次多了一些摄影作品,在上海那个空间的展览只是影像。
 上海的展览和这次的展览名字不一样,因为你刚好提到“挠痒”,上海展览的名字就叫做《动物后背自己挠痒挠不到的地方》,挠痒挠不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跟我几个月前的状态有关系,我觉得我的艺术,或者是我之于艺术,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说严重它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要解决它似乎简单,但也有困难很麻烦,就像我们的后背有一个地方瘙痒,你要大动干戈去解决这个事情又显得没有必要,你就常规方式去挠挠又挠不到,让你很难受、很纠结。因为几个月前,我的那种状况是这样的,作品内容表现出的效果也类似这感觉,所以上海个展就取了这个名字,这当然是给我自己自身关系是分不开的。

这次我录像作品的内容,其实我是想探讨一种从挠挠痒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一下人,还是人的问题,我认为我们人的身体,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是一个物质的东西。相对我们自己的身体,或者他者的身体,身体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真实的实体。当这个真实的身体,它的客观性被置于某种带有戏剧性的场景或者其举动具有表演性时,这种客观性所呈现出来的表现,会变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是异样的。这种异样,在看我的录像的时候,你会看到它的具体行为、动作都是很日常的,与生活中没有两样,但是整个戏剧性的过程,又感觉是虚的,甚至是假的。在这里边,我们可能会质疑这种身体的客观性的夸张和过分。但是个体的身体性、客观性,以及其和它构成关系的一切总和的关联,毋庸置疑就是一种客观的,一种真实的东西,那我们又怎样去看待这种奇怪的纠结的真实呢?我想从这些个方面去说明一些问题。

刘丹放:从刚刚您谈到这些方面来看的话,您创作的这些作品对当下是否有着一种针对性?

余极:没有。没有具体的针对性。是有关我们人自身的问题,不是具体针对当下一个什么具体问题或者现象,某种状况。文化作用和影响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那都是以人为基础的生理感觉出发而后定的,人是在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或者是人在其中运行着某种规则,这些角色和规则反过来又对人产生影响,这样人的一些精神性的东西,通过日常的行为,日常的动作表达出来,表达出来之后又再度对我们自身进行关照,并且产生影响,有时候是很微妙、很复杂的。我是想借助这种戏剧化的细节性的放大来自己观看人和人的身体本身的文化现象。


刘丹放:我们了解到影像、摄影和行为这三方面的创作方式,您都有尝试过,并且你对这三种媒介都进行了非常完美的运用。我想请您跟我们谈一谈,您在这三方面创作过程当中的一些心得?

余极:从这三方面来说,行为主要发生在早期,早年时候做了一些行为,与此同时,我在当年做行为的时候,也在做装置、图片、影像这些东西。那个时候行为比较彰显, 很多人就记住我做行为。 不过现在说到行为,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性已经过去了,目前我的主要方向不在行为上面,主要还是希望做点装置、影像,或者做点别的新媒体形式方面的作品,如果有条件的话。

刘丹放:您觉得新媒体方面更能表达出你内心的想法吗?

余极:也不是只有新媒体才能。艺术的媒介或者艺术的某种载体是艺术的外在形式、方式,它虽重要,可也不是绝对唯一的重要,还是看每个艺术家的倾向和状况。每个艺术家自身条件不一样,哪种对自己更方便、更适合,更有条件去做而已,重要的是它有时候是必须如此才行,那看具体情况了。

刘丹放:您觉得影像作品的展示对展览空间是否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余极:肯定有要求,严格来讲,这次成都我的影像展览空间的方式是不标准的,不完备的,当然无论在哪里,凑合的、将就的情况是经常会遇到的。对于影像的展出,一个是空间,一个设备和技术都可能会涉及到好些个问题,比如说多部影像,多屏投影,一个是要有分隔,当然不分隔也可以,上个月我上海个展空间就没有分隔。但是这里边还要解决一个声音干扰的问题,如果声音是重要的话。 还有一个就是直接的,播放影像的质量问题。这自然跟设备,比如,跟投影仪,跟输出精度等等都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刘丹放:实际上影像作品的展出对各个方面的要求还是蛮高的?

余极:对,应该是这样的。不过看你怎么要求了,你就模模糊糊的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做法。

刘丹放:您觉得中国最好的影像艺术家是谁?

余极:很多,比如说邱志杰、徐震、杨福东、王功兴、杨振中、宋冬,汪建伟等等,不一一例举。他们都是优秀的录像艺术家,同时他们也是各种媒介运用自如的艺术家,录像只是他们其中的一项,或者他们某个时期的一项工作而已。

刘丹放:如果跟欧美相比,您觉得中国的影像艺术在理念或者是语言方面,是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及中国影像的这些特点和理念跟欧美相比有一些什么样的差异?

余极:肯定中国艺术家的影像作品有自身的特点,因为中国文化的烙印,中国现实的影响,肯定是跟西方的录像是有显著的特征可以区分的。差异存在的,这个不用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中国的生存环境、知识背景、人文特征不一样,中国人关注的是中国人自己的问题,就凭这一点,就和西方人不一样。

我只能说在技术上,在设备、拍摄、前期、后期的技术上,或者说在资金上达不到西方那么好的条件。

刘丹放:从理念和语言说来看,中国自身的特点是什么?

余极:中国当代艺术是从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开始起步的,理念的内涵可能不同,但是我想,人的或者人的文化的纯粹精神核心应该是一致的。语言和方式当然更多是拿来主义的,言说的话语自然是中国自身内容的。或者是西方后殖民式的,这没有办法,参照系和注意力主导的还是西方文化的强势。

 刘丹放:好,简单就聊这些。谢谢余极老师!

99艺术网刘丹放
2009-11-10
[62楼] guest 2009-12-04 04:29:48
汗,我汗
[63楼] guest 2010-01-04 04:12:11
Good!
[64楼] guest 2010-03-31 02:19:52
收集了本资料。

马俊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