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札记
发起人:当代艺投  回复数:2   浏览数:2506   最后更新:2009/10/16 08:53:03 by guest
[楼主] 当代艺投 2009-10-15 17:27:50
GREAT TRIUMPH IN FINANCIAL STRAITS: SUMMARY OF SH CONTEMPORARY 2009
出乎意料: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札记

 

_谷静、刘品毓     Text _Gu JingPennY Liu
Photo_上海艺术博览会
 
 

2009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展场照,中为艺术总监秦思源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是一个国际性的博览会,从2007年创立至今,一直以聚集高品质画廊和高端藏家为自己的特色,在这座苏式的建筑中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已越来越多的得到海内外业内人世的认同。今年的99日到13日,在上海展览中心,这场介于双年展和博览会之间的上海当代全面展开,从学术主题、商业运营、活动安排,上海当代的各项工作都落实的有条不紊。只要是你所能想到的艺术家、策展人甚至是藏家,几乎都在这五天之中来过这里,人们都不愿意错过这每年一度的上海当代。
 

“发现”当代
 

在一楼2000多平米的中央拱形大厅,由国际策展人Mami Kataoka和艺术家汪建伟的共同策划了“发现当代”的主题展,邀请了23位艺术家,其中有些是已被国际认可的当代艺术家,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现如今最具潜力的新兴艺术家作品,绘画、装置、影像等作品中都有着深刻的观念与体验。刘韡的《厨房辩论——怎样才是你要的美好生活》,从作品展现形式上来看,完全是一个高档的厨房空间,但这里却蕴含了半个世纪以来的美苏“厨房辩论”。阿尔巴尼亚艺术家Anri Sala的影像作品《Intervista》画面中那位曾是青年共产党的艺术家母亲,被还原出了现如今令她自己都不相信的激进言辞。日本艺术家大卷伸嗣的《花逝何方》是在一条长长的红地毯上用白粉撒出精致的花纹图案,,观众的脚步直接参与了作品的实施,随着观众的到场脚步被践踏的混混一团。整体上我们从作品中可以感觉的到,中东和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更多的与时代历史有较为明显的牵连,有着明显的时代特性和思考的分量感,力图恢弘和深刻,而日本和韩国的艺术家则沉浸在自己特有感观体验之中,对材料特性敏感而直接。现如今,当代艺术已然不能用简单的地域和流派来判别什么,不过这种巧合也激起了我研究的兴趣,有一种快乐的阅读感令我沉浸其中。这个由主办方出资出力邀请策展人和艺术家所做的主题展,无论从学术上、作品上甚至在展示上都完全可以与那些优秀的国际双年展相媲美,为此次博览会夯下了一个学术专业的奠基石。从另一层面上讲,学术与商业的立体的阐述使得我们在视觉和心理上提升了这次的上海之行的艺术价值。这样以来,这个“发现”的结果,貌似又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发现当代”到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能发现什么,或许都有不一样的结果。你是藏家也好,艺术家、批评家也罢,或者你就是学生、艺术爱好者,总之,都是可以令你受益匪浅。 关键是我们每个人从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中,得到更为重要的东西。论坛单元中,由Anton Vidokle的主持,国际著名艺术家Martha Rosler、批评家Boris Groys、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高士明、著名出版人胡肪、策展人卢迎华等诸多专家学者们一起,共同就“什么是当代艺术”这个深奥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非盈利单元,有北京的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上海的证大美术馆、多伦现代美术馆,比翼,粒米书店等。他们分别以海报、录像、书店、商店等不同的形式展示了各自机构的艺术特色,显示了各自在当代艺术领域所承担的角色和地位,从另一个角度拓宽了艺术产业的链条,也体现了上海当代囊括当代艺术界的多元触角。
 

接近100%的成交率
 

商业、交易、藏家是一个商业博览会不可或缺的硬件。受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展商团队在面貌上发生了一些重组,今年的“顶层画廊”单元只有70几家画廊参展,参展画廊在数目上有了一定程度的缩水,以往是欧美展商与亚太展商并驾齐驱,今年则是以亚洲画廊为主,一些亚洲画廊甚至是第一次参加上海当代,他们对上海当代充满了期待。这样一来,往年偏爱西方藏家的做法显然是有着太大局限性了。在展会现场,虽然少了些欧美的藏家,但是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藏家颇多。针对这种情况,新任总监秦思源开创了CDP“亚太区藏家发展项目”,他们与机构合作,与中国新兴的当代藏家互动,极力发掘亚太区域潜在的藏家群体,为了招待藏家,上海当代不惜血本的给予最高级的招待,5星级的饭店以及精心设计的展览日程安排。而这个项目成功的为上海当代带来了300多位专业的亚太收藏家队伍,并在经济危机中为上海当代的交易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此次上海当代艺博会的展商,除了有一家画廊没有成交作品之外,其余都有成交,还有一些利好的画廊作品悉数卖空,例如日本的大田画廊展示了当代著名艺术家草间弥生的7件作品,其中3件在首展当晚就分别被中国、菲律宾、新加坡的3位女性藏家收购,单家画廊在一个晚上成交近百万美元,长征空间、香格纳画廊、科恩画廊等国际知名画廊也都捷报频传。另据内部人士透露,为期5天的上海当代总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已然超过以往2届在艺术市场上升期的交易额。虽然数字并不精确,但是通过舆论上却大大增加了画廊同仁们对来年的信心,也会为上海当代来年的招展带来更大的优势。在困顿中的坚守,到底迎来了困顿中的胜利。
 

找回中国当代艺术的名声和尊严
 

对于这么好的成交量,秦思源自己本人表示:“我接触这个项目以后,做的两个新的计划,一个是《发现》当代展览,一个是“收藏家计划”。其实这两个是亮点,这个亮点是有效果的。大家都看了《发现》展览以后,从学术角度来说,大家都觉得过瘾、好,这个博览会有这个感觉特别爽,不管是悦目也好,还是给人提供新的信息也好,就是让收藏家有一种特别好的心情,让他们在楼上买东西也好,我们想起到它的作用,这个跟反响和反馈都是有关系的。包括有的收藏家说:‘我看了这个展览以后心情特别好,我在楼上,就买东西了。如果我没有看这个展览,我不一定在楼上买东西了。因为这里给了我一个心情和气氛。’, ‘另外收藏家计划’,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不是虚的,好像这个项目,当然大家都要看这个项目接下来要做得好还是不好,多大的潜力能够挖掘出来,可是大家都认可这个项目不是一个虚的想法,真正是一个特别需要的想法。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国际艺术市场是非常怀疑和质疑中国当代艺术本身,觉得中国当代艺术除了商业就是没有别的,是烂的。我就说,我们要找回当代艺术的名声和尊严。其实我们只是被一些泡沫给挡住了,那个泡沫不代表中国当代艺术,也不代表这个地方的艺术环境和真正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买东西的价钱跟以前也不一样了。东西也不是像以前那种乱来的价钱,都是非常实际,然后回到了一个很真实的价钱结构上”。
其实,博览会整体的成功大大带动了展商们参与的积极性,从媒体到画廊,大家已然将参与上海当代作为自己单位的一项重要的事务对待,趁着这个档期,上海本土的多数艺术机构和画廊纷纷在晚上上演着新开幕式,以期待在这个难得的档期更好的推出自己的形象和作品。著名策展人李振华策划的上海电子艺术节,上海证大美术馆著名艺术家梁绍基的个展,外滩三号的吴山专,上海多伦的1980,奥莎画廊的蒋志个展等等,大家积极呼应上海当代带给上海的艺术之夏,怎么说呢,这个时间来上海,的确是不虚此行。

[沙发:1楼] guest 2009-10-16 02:26:38
中国,乃至亚洲,没有再5至10年,搞不起当代艺术。都是小儿科的混混儿。
陈冲是哪个画廊的托啊?
[板凳:2楼] guest 2009-10-16 08:53:03
吹牛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