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建国大业》的明星国籍风波背后
发起人:老武开骂  回复数:0   浏览数:1501   最后更新:2009/10/09 20:06:45 by 老武开骂
[楼主] 老武开骂 2009-10-09 20:06:42
羊城晚报采访朱大可

----《建国大业》的明星国籍风波背后



   本报记者吴小攀 实习生 陈慧芳



明星制度与“主旋律”结成新联盟



  羊城晚报:据介绍,《建国大业》是一部国庆献礼影片,共有172位著名导演和演员参与打造,为什么这样一部电影要出动如此庞大的明星阵容?



  朱大可:明星制度是消费主义的产物,而主旋律电影是威权主义的产物,这是两种彼此对抗的东西,但在转型时代,它们却建立了新的坚固的联盟。所以我对此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威权主义需要利用市场机制来扩展它的宣传功效,而明星制度也需要借助国家力量来加大他们的光芒。这看起来很像是一种共赢的合作模式。但要是最终弄成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明星团体操,也是满可笑的。




  羊城晚报:这种形式上的体制巨大与宏大的内容叙事之间有何关系?这是不是表明主旋律电影正在某些方面主动向商业电影靠拢、借鉴?



  朱大可:放弃原先的组织观看主旋律电影的强制手法,转而利用明星效应和市场机制,这是宣传体制自我进化的表现。每个明星背后都有自己的粉丝团队,而他们的总和可能就是主旋律电影的票房基础。这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从宣传的角度看,这当然很有创意,但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这种明星和导演的数量积累,却可能是一种大败笔。艺术不是“人民战争”,艺术不需要人海战术。


  国籍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判断



  羊城晚报:据网上流传,《建国大业》的明星阵容中有二十多位是外籍明星,相关发言人解释,“这是国际化之间的合作”;但也有人质疑,《建国大业》作为一部爱国电影,却要邀请多位加入外籍的原中国籍的人参与,这是否有一种反讽意味?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朱大可:每个人有选择国籍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但在《建国大业》面前,做出自由选择的演员,的确面临着一种具有讽刺性的处境:一方面要宣传爱国主义,而一方面又背弃了这个原则。但是,在一个精神、价值和人格多重分裂的时代,这种尴尬又算得了什么?难道我们还没有读够那些关于官员把家眷都送到国外的报道吗?既然官员已经为民众做出了“榜样”,我们就很难去苛求演员。



  羊城晚报:部分外籍演员不收取任何报酬参演这部电影,您觉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是真的爱中国,还是另有目的?


  朱大可:我跟那些艺人没有接触,无从判断他们的动机。但我觉得任何优秀的演员,首先应当具备独立精神,而不应该热衷于充当工具。但过去中国电影的一大弊端,就是把所有艺人都训练成乖巧的工具。他们中的许多人似乎已经习惯于充当这种旧式工具。


  羊城晚报:参演该片的一位美籍华人说国籍只是一个符号,您是如何看待的?国籍真的与爱国与否毫无关系吗?



  朱大可: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谬论。既然是无所谓的符号,那你或你的父辈更换它的目的何在?国籍是政治,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判断。


  羊城晚报:这些明星在国内扮演的大多是正面的或爱国的形象,在别人看来是德艺双馨,爱国爱党,可是他们却选择加入外国籍,这是不是说明某种程度上艺术跟人生可以是分离的?



  朱大可:艺术跟人生本来应该是融为一体的,它们之间出现断裂和矛盾,只能有两种原因:要么其中之一是假的,也就是艺人在演戏和说谎;要么两者都是真的,那就是双重人格。在中国的公共舞台上,说谎和人格分裂,都是可悲的常态。



  公众对明星的立场失去信任


  羊城晚报:一位网友在博客中表示,“一个国家,能让这么多艺人转变国籍,这个国家一定是有他的责任的”。您觉得在众多演员选择加入外国籍这一点上,社会现实环境有没有一定的责任?或者说,有没有外在的环境因素使然?



  朱大可:一个国家的公民为了获得安全感,不得不加入别国国籍,这只能证明社会环境出了问题。在大力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同时,包括演员在内的每个公民的文化安全,却遭到了严重的忽视。


  羊城晚报:对于参演《建国大业》的这些外籍演员,网上展开了热烈讨论,媒体也争相报道,为什么他们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朱大可:这种显而易见的自相矛盾,当然会引发民众的质疑。它表明公众对明星的立场失去了信任。艺人被迫承担了社会不公正的全部后果。  (吴小攀、陈慧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