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昊的《一粒沙》(沙石 A grain of sand Sand 3x4mm 2004)
发起人:日和月  回复数:0   浏览数:2339   最后更新:2009/10/08 14:51:11 by 日和月
[楼主] 日和月 2009-10-08 14:51:11


《一粒沙》(沙石 A grain of sand Sand 3x4mm 2004)

卢昊,出生于1969年,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创作形式多样,涉及装置、影像、建筑、绘画等各个领域。在创作观念上,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正在经历的剧烈变化和发展的思考,无疑构成了他十年创作的精神力度和文化内核。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方式和题材,而且改变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大展中的以往的身份认同。他所代表是在国际化下中国当代艺术多元性创作的新面貌,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领军人物。

1998年,卢昊创作《花鸟虫鱼》系列使他一举成名,并顺利选入1999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自此,卢昊的足迹遍及各大国际双年展和三年展,包括2007年的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

在他的成名作《花鸟鱼虫》中,他从个人经验出发,将历史文化和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巧妙的运用建筑这一概念和载体,形成独特的视觉经验和强烈的个人化风格,将沉重的历史感转化到轻盈而透明的,充满诗意的有机玻璃材料上。他这种观念上的举重若轻,无疑表达了东方“意”、“气”的抒情美学。

在2001年,在德国柏林“生活在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展中,他的作品《北京欢迎您》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了古典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混合并存的北京城,以极其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出亚洲国家都市化过程的实际景观:既有生机勃勃的变化,又有让人感怀的失缺,这正是都市化条件下人们面临的现实。

2002年,在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上,卢昊的视野更加扩大,其作品《建筑碰碰车》,巧妙而智慧的将世界范围内都市化的过程被设计成不同力量纠结和相互作用的游戏。他将各式古典民居和高耸的现代大厦模型改装成玩具汽车,尽管人们可以操作,但是游戏的结果似乎已经在开始就已经被设定了。都市化的过程是以全球性的资本运作为开端,以都市景观的变化为结果。无论从起因和结果上讲,主体的人虽然在场,但是却实际上总是处于一种非决定性的状态之中,这未尝不是亚洲国家都市化奇特的现实。

如果说从伊斯坦布尔双年展、釜山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卢昊都是以建筑作为母题,来表征中国正在经历的前所未有的社会、文化发展和巨变。那么,在后来的创作中,卢昊创作的中心移向对中国文化身份的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当代化,如何复兴中国文化自身的特征。从2005年《北京•长安街》、《消失的家园》、到2007年的《风景》系列,正是卢昊以中国文化为主线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实践。

在2007年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中,卢昊挪用传统“界画”和“长卷”的形式创作的百米长卷《记录2005年的长安街》,开始用中国的传统笔墨寻找对城市文化的新定义,城市和人的关系在这件作品中被不知不觉的转化为风景和人的关系,现代城市在这种转化中被审美化了。现代的城市景观成了人的修养目标和精神归宿,城市的变化被永恒化为一场精神的需求,城市的变化对人产生的影响在这里被倒置为城市的变化是人的一种内在需求。

在《风景》系列作品中,他以独特的社会学目光捕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迁,以工笔重彩的方式描绘了人民广场地下商城市民与流动人口的商业交汇点。在三万余平方米的各类店铺中包括了市民与流动人口共同的生活用品从物质到精神,这不仅是对人民广场进行力透纸背的洞察,同时也打开了在地平线以下平凡却温情的美好生活画卷。


当代艺术的精神在于对现在既成的社会现实,提出自己的质疑。卢昊正是对中国本土现实的介入使的他的作品具有丰富而生动的精神力度。而选择什么方式做作品,包含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中国文化自身的特征中找到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不断的强化自己,从而促使中国文化的复兴,这正是卢昊正在进行的努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