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慰籍——日本当代艺术家内藤礼
发起人:asamicat  回复数:0   浏览数:2559   最后更新:2009/09/27 13:53:34 by asamicat
[楼主] asamicat 2009-09-27 13:53:34



《为死者制作的枕头》 6x4.5x3cm 丝绸、丝

 
日本艺术家内藤礼(1961- )的中学时代是在教会学校度过的,尽管始终没有形成对宗教的信仰,却使她对人类心灵和精神世界有着特别的关注。1980年代后期她走出大学校门时,正值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前夜,内藤礼注意到了高度发达的产业资本主义社会导致个人空间的丧失,即个人体会自我存在空间的丧失。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社会发展趋于停顿,国民心态普遍产生幻灭的危机感。另一方面,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物质生活依然富裕,社会表层依然维持着消费型文化的现象。重新认识和评介这种在新的社会关系中美术的存在方式,成为日本新生代艺术家的课题。1991年她完成了《大地上的某个地方》,观众如同进入一个完全封闭的净地,自我心灵与地上的无数小物体产生一种不可分离的照应,极具个人性的体验在这静谧的空间里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内藤礼也实现了她作品的一贯主题:对大地上所有生命的慰籍。
 
 

 
 

《大地上的某个地方》
 
 
 
1997年,内藤礼以这件作品参加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这是一件封闭式的装置,观众只有进入其内部,才能领略到作品的真正面貌。内藤礼在以帘布遮挡起来的特定空间里,在地面上设计出女性生殖器的形状,并精心布置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如羽毛、小果实、贝壳、玻璃片等,还有她自己制作的一些小造型物。数量众多的小物体呈下意识的放射状排列,在特定的灯光照射下,在清澈、脆弱的物体之间产生的关系,而营造出一个特定的“场”,每个人在这里静静地体验生命的温暖和自我的空间,不可视的微妙存在感通过可视的物体传达出来。尤其别具一格的是,内藤礼要求观众只能逐一进入,在特定的氛围里独自体悟作品特定的内涵,似乎在提示人们那个古老的话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件作品在该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极高评价,内藤礼也由此引起国际当代美术界的注目。
 
与众不同的是,内藤礼不是一位经常举办展览、不断发表新作品的艺术家。她更多的时间是在思考,构思一件作品经常需要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等待着作品的自然形成”。在参加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同时,内藤礼还推出了她耗时三年酝酿、制作的新作品《呼唤万千生灵》,展览地点设在附近一所修道院里的一幅16世纪宗教故事壁画前。由《为死者制作的枕头》衍生出的这件壮观的装置,是一道跨越中世纪与现代的时空之弧,作品以典型的东方精神对应传统的西方历史,两者在无言之中构成了对人类生命的慰籍和祝福。
 
 
 

 
《呼唤万千生灵》
 
 
内藤礼参加2008年横滨三年展的作品《无题(母形)》是在旧民居的榻榻米上放置两个电炉,利用上升的热气流使悬挂在房间空中的细长塑料丝不断地微微晃动。如此微弱的动态,限制观众的视觉与听觉,使之产生微妙的联想,并唤起在其他场合与时间里的记忆。意味着以微小的片断为媒介连接更为广阔的生命体验,既“换喻”的手法。她的作品与日式庭院的空寂环境令人惊异地吻合,并令人联想到和歌、俳句等常用换喻手法的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因子。
 
内藤礼的全部作品都是在形成对知觉的引导,由观众的自我感知实现对作品的判断,以认识到“我在这里存在”。内藤礼全身心倾注的是空间与时间的体验、接触以及冥想与寂静、形态与想象的相连,这是她的作品达成的新的心灵境界。
 
 

《无题(母形)》
[color=pink] we need natural high... ...[/color]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