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的新演绎 200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发起人:11yio  回复数:0   浏览数:2934   最后更新:2006/11/07 07:35:59 by
[楼主] 11yio 2006-11-07 07:35:59

未来城市的新演绎 200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作者:林洁盈    文章来源:典藏今艺术   更新时间:2006-11-6

国际双╱三年展  威尼斯
未来城市的新演绎
200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文│林洁盈 摄影│Michele Paciulli

以「城市、建筑与社会」(Cities, Architecture and Society)为主题的「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于9月10日在威尼斯盛大展开。此次展览把焦点从建筑本身扩大到城市,探讨全球都会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与建筑在决定城市管理与变迁所扮演的角色,更深入地探讨其后的改变与发展。都会化可谓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发展,在短短一世纪的时间内,都会人口从一世纪前的10%上升到超过一半以上,而且根据联合国的预测,这数字在2050年将达到75%。对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建筑展来说,选择城市规划做为主题可说是突破性的举动,它第一次把注意力放在当代社会所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探讨城市、建筑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希望能藉此引动省思与对话,并在建筑展结束时提出21世纪行动议程,做为建立并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辅助工具。
此次建筑展的展示内容,可分为五大部分:主题展、策划特展、国家主题馆、会外展、以及合作伙伴计划。
主题展由总策划巴尔德特(Richard Burdett)规划,在军火库(Corderie dell’Arsenale)内占地300平方公尺的制绳场(Artiglierie Dell’Arsenale),以四大洲16个城市做为样本探讨,期待以此呈现出现今超城市(Meta-city)的横切面,展示对生活型态、工作与都会环境等造成冲击影响的都会计划,以及这些样本城市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层面上的改变。国际展的另一个部分,则是在绿园城堡(Giardini)原意大利馆,邀集13所知名国际机构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SENSEable City」实验室、建筑事务所「OMA/AMO」等,展示各单位近期城市发展研究的成果。
策划特展位于军火库展区,是南义地区以推广当代艺术并促成建筑及都会脉络发展为要旨之「当代感官」(Sensi Contemporanei)计划下的两个项目:「石之城」(Cities of Stone)与「海港城市」(City-Port)。此二特展藉由南义城市衍生出两个极为不同的城市主题:石之城以复原景观的层面,探讨以石材为主要建材的地中海周边区域的城市发展;海港城市则针对城市、海与海港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反思。其中海港城市的部分,将在10月中于西西里岛帕勒莫(Palerme)展开,是威尼斯双年展首次将展场延伸到威尼斯以外的地区,藉此将南义地区发展推向国际,让「当代感官」计划能藉此举消弭城市间(威尼斯与帕勒莫)地理上的距离,并更加强调出该计划所叙述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可以说是藉由双年展推销其它城市的绝佳策略运用。
此次在双年展内以国家馆形式参展的国家有49国。这种全世界超过130个城市的建筑荟萃,显示出各国发展的概念大纲,让人能以藉此一窥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趋势。其中,意大利位于军火库制绳场晾绳区(Tese delle Vergini)的新馆,因整建工作提早一年完成,使意大利馆得以在新馆亮相,更是此次双年展的大事之一。
会外展的部分,总计有11项包罗万象的活动,包含各种以建筑为主题的展览、影像表演与互动街头艺术等。其中,以「反之亦燃、城市越位」主题参展的香港,以及台湾在普里奇欧尼宫推出由阮庆岳策展的「乐园重返:台湾的微型城市」,皆被列在会外展部分。
最后,建筑双年展也借着此次展览的机会,呈现三项合作计划的成果:「城市里的城市——建构未来的米兰」(Cities within the city. Build today the Milan of the future),展出意大利知名建筑师皮亚诺(Renzo Piano)与英国著名建筑师佛斯特(Norman Foster)和义国房地产公司Risanamento的合作案、以拿坡里为中心的「地铁城邦」(Metrò-Polis)特展、及由中国艺术家米丘和意大利建筑师莫雷纳(Francesco Morena)以中国江南地区同里古镇为思考原型与典范,为新中国市镇所提出的建构宣言。
主题展:城市、建筑与社会
巴尔德特以军火库制绳场为舞台,探讨包括巴塞隆纳、柏林、开罗、卡拉卡斯、墨西哥城、伊斯坦堡、约翰内斯堡、伦敦、洛杉矶、米兰杜林都会区、孟买、纽约、波哥大、圣保罗、上海与东京等16个超城市的社会生活与建筑形式,借着总人口数、人口密度、交通系统、空照图等做为编码的方式,引人省思建筑的职责,以创造出更能永续经营,更能适切于居住需求、硬件设施与公共空间,并促成文化认同与文化容忍,提供经济机会与社会正义的环境。
巴尔德特之所以选择这16个涵盖四大洲的城市为指标,乃因为这些城市是全球都会改变的热点。他把城市比喻为一间专门为了以设计为导向的措施所存在的实验室,是一个能够加强人与空间关系的地方,期待借着这些城市呈现出的景象,显现出目前都会发展的横切面。这些居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大型都会区,因为高度移民而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而巴尔德特以为,此16大城的总合所显示出的世界趋势、行动性、密度与公共空间,能比较出都会变革的社会动态,事实上也构成了当今人类城市经验的概观。
此展览能带给参观者绝佳的经验,除了能进一步了解各大城的背景资料与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变迁之外,更能清楚各国政府采纳了哪些方式来因应都会发展所衍生出的各种问题。综观而言,展览对许多美、亚、非洲地区城市所面临的重大议题多所著墨,却对欧洲与部分亚洲城市如上海与东京等的问题提出较少的批判。
展览最后提出包容、公正、永续性、容忍与良好管理等五大议题,作为超城市如何能协助因应世界变迁的要点。不论是良好的管理、尊重差异性的公共空间、有益于永续经营的城市规模、能帮助促进社会正义与平等的交通系统,以及能够增进社会凝聚力的城市规划,就如同巴尔德特在记者会上所言,希望借着这16个样本城市,来思考「建筑师与设计专家能如何改善人类的生活」。

都市未来——绿园城堡展区前意大利馆国际展
邀展单位包括了来自意大利、墨西哥、印度、德国、英国、荷兰、瑞士与美国等地的13所国际研究机构,展示各机构以城市为焦点的企划与想法,藉此反映出现今建筑专业与经济和社会进程的连结。
荷兰鹿特丹的贝拉吉建筑中心(Berlage Institute)提出解读并进入城市脉络的新方法。荷兰当代建筑师库哈斯(Rem Koolhaas)与「OMA」建筑事务所展出近期对波斯湾城市如拉格斯、杜拜等的研究成果。瑞士ETH大学巴塞尔当代城市学院(ETH Studio Basel - Contemporary City Institute)针对瑞士地理景观与发展中的城市提出分析;麻省理工学院的「SENSEable City」实验室的《实时罗马企划》(Real Time Rome Project),利用居民的手机使用来汇集人口流动的实时数据,以此绘制罗马的公共交通运输图,藉此显示出科技如何能帮助个体对周遭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该实验室也提出各种先进科技发展如何应用在都市规划以增进生活质量的概念。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探讨纽奥良与周边地区在卡翠纳飓风灾变所带来的政治与社会冲击。墨西哥的伊比利美洲大学、孟买的都会设计研究机构「UDRI」、以及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Istituto Universitario Architettura Venezia)则各别以墨西哥城、孟买与威尼斯为例,分析城市规划与全球变迁之间的关系。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Schrumpfende Städte)则呈现「萎缩城市」(Shrinking Cities)计划的成果,讨论欧美城市生活型态因为去工业化与城市改造所造成的影响。伦敦的建筑基金会(The Architecture Foundation)与纽约现代美术馆则共同合作一媒体计划,以最流行的部落格来引介、讨论并批判此次双年展都会主题的相关议题与人物。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 from London)推出「Babylon: don」企划,呈现新的城市研究概念。最后,由《C-Photo》摄影杂志策划的摄影展,则以历史回顾的手法,呈现出世界各地的城市在摄影器材的发明以后,如何吸引摄影师与艺术家的想象力。

国家主题馆特写
由于此次双年展关乎都市规划,以城市、建筑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为焦点,鼓励思考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大伞下,能够涵盖的主题包罗万象,因此在国家馆的展览上,可以看到策展人由不同的观点来切入,整体也就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以下选择五座令笔者印象深刻的国家馆深入报导。

美国馆 因应极端的气候现象
近年来气候变迁所造成的极端气候现象,成了都市规划相关人员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美国馆便以此层面做为切入点的,以2005年卡翠纳飓风侵袭而遭受重大损害的纽奥良与周边地区,做为此次展览的主轴。
在卡翠纳飓风横扫纽奥良与墨西哥湾周边地区以后,重建工作就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美国著名的《建筑实录》(Architectural Record)杂志与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建筑学院以纽奥良重建工作为题,共同举办了国际竞赛,邀集执业建筑师与建筑系学生参与比稿,提出多项家庭与单家庭住宅的设计方案,并借着建筑双年展的机会,以「洪灾过后」为题,展出十件获奖单位的作品。
获奖单位以防洪、抗洪及灾变应变做为出发点,拟定能顺应永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设计方案。其中,「Anderson Anderson Architecture<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