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Zhang Haitao(更新中)
发起人:小脚丫丫  回复数:53   浏览数:11342   最后更新:2012/03/30 15:48:45 by guest
[楼主] 小脚丫丫 2009-09-01 00:00:00



艺术简历
张海涛,1976年生,湖北宜昌人
1994—1999年于湖北工学院、西安美院学习
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宋庄美术馆策展人
1999年至今居住于北京

策划展览
2012
2012年“2012” ——“文明相悖论”三人展
2012年 文化·沙漠——库布其当代艺术展

2011
2011年 参与策划“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
2011年 参与“策划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
2011年 参与策划宋庄系列学术讲座
2011年 第六届北京独立电影展/实验短片单元
2011年 八零后艺术档案(一)

2010
2010年“天干物躁”苏非舒物主义诗歌现场 - 宋庄站
2010年 参与策划2010年首届“新媒体艺术与高等教育”学术论坛
2010年 参与策划宋庄学术讲坛
2010年 异数 39°—— 当代艺术展
2010年 参与策划“烈日西藏”——西藏当代艺术展
2010年 自动!全自动!——卓凡人工装置展
2010年 微/生/物——陈友桐个展
2010年 折射洗脑——谭力勤数码精印与装置个展
2010年 第一届798多媒体艺术节——人造“风景”新媒体艺术主题展
2010年 自然?——龙德轩当代艺术展
2010年 “潜默”当代艺术展,德国
2010年 2010影像档案展——《场》《域》《情感》《自然·不自然》《聚·忆》新锐
2010年 不确定的可能性——798及周边艺术群落青年作品展

2009
2009年 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林菁菁个展
2009年 第五届宋庄艺术节·青年策展人邀请展——“未来索引:自然·不自然”
2009年 “傻瓜效应”多媒体装置展
2009年 生活在宋庄(四)——宋庄及周边艺术家群落田野调查展

2008
2008年 第三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短片单元
2008年 当代嗅觉艺术展——嗅觉·感觉
2008年“高压线下”音乐·影像·诗歌现场
2008年 新快·拍图片展

2007
2007年 07影像档案展[798]
2007年 07影像档案展[宋庄]
2007年 首届主题文献展 ——权充IV·暧昧Ⅲ·潜默

2006
2006年 当代权充艺术展Ⅲ
2006年 当代权充艺术展Ⅱ

2005
2005年暧昧:不确定性表达展
2005年 暧昧·昧暧艺术展

2004
2004年 当代权充艺术展
2004年 参与策划“人间烟火”

发表评论文章:《中国权冲(充)艺术——选择、复制、篡改》、《暧昧·不确定性表达》、《关于暧昧·权充艺术的访谈》、《潜默·静默》、《新快·拍影像》、《后人类:超(自)然艺术趋向—新伦理、新时空、新生命》、《人工生命艺术》、《新媒体艺术的语言表达元素》等。

展览画册:《类型》、《07影像档案展》《生活在宋庄(四)——宋庄及周边艺术家群落田野调查展》《第五届宋庄艺术节·青年策展人邀请展》《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林菁菁个展》《微/生/物——陈友桐个展》《2010影像档案展》《自动!全自动!——卓凡人工装置展》《“烈日西藏”西藏当代艺术展》《不确定的可能性——798及周边艺术群落青年作品展》《“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

已出版:《未来艺术档案——人造自然艺术趋向与潜默思想的回归》,金城出版社,2012年

即将出版:《新媒体艺术简史》、《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

Art Resume
Zhang Haitao,1976 Born in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1994 -1999 Enrolled at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Now lives and works in Beijing, Art critic,curator of Songzhuang Art Center and chief editor of Online Arts Achives (www.artda.cn)

Exhibition Curated
2012
2012 “2012” —“Paradox of Civilization”Exhibition From Three Artists
2012 Culture•Desert—Kubuqi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2011
2011 Homologous the Actual and Virtual—Beijing New Media Arts Exhibition 2011
2011 The Documenta of Chinese Performance Art—1985-2010
2011 Series of academic lectures of Songzhuang
2011 The 6th Beijing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Experimental short films program
2011 Art Archives of the Post-80s generation(I)

2010
2010 Everything Dry—Su Feishu Live Poetry ,Songzhuang station
2010 New Media Arts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0 Academic Forum
2010 Songzhuang Academic Lecture series
2010 Heteromery—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2010 Scorching Sun of Tibet---Tibetan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2010 Automation! Full-automation!—Artificial Device Exhibiton of Zhuo Fan
2010 Micro Organisms—Chen Youtong Solo Exhibition
2010 Refraction and Brain washing—Solo Exhibition of Tan Liqin Digital Fine Print and installation
2010 The 1th Multimedia Art Festival of 798 Art Zone-- Man-made Landscape , New 2010 Media Art Theme Exhibition
2010 Natural?—Contemporary Exhibition of LDX Contemporary Art Cente
2010 “Stillness”---Contemporary Exhibition,Germany
2010 Screenage Art Document Exhibition
2010 The Possibility of Uncertainty –798 and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y Youth Art Exhibition

2009
2009 I Want to be with You Forever—Lin Qingqing Solo Exhibition
2009 The 5th Songzhuang Art and Cultural Festival•Invitation Exhibition of Young Curator—Future Index: Natural•Unnatural
2009 Fool Effect—Multi-media Device Exhibition
2009 Life in Songzhuang—Art investigation of Songzhuang and Surrounding community

2008
2008 The 3rd Beijing Independent Film Forum/Short films program
2008 Contemporary Smell Art Exhibition—Smell •Sense
2008 Under the High-voltage Cable--Music•Vedio•Live Potry
2008 New Candid Photograph Exhibition

2007
2007 07 Screenage Art Document Exhibition [798], 798 Art Zone ,OPEN Art Center
2007 07 Screenage Art Document Exhibition [SongZhuang]
2007 The First Theme Documenta—Tentative Imitation IV•Ambiguity Ⅲ•Stillness

2006
2006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Tentative Imitation Ⅲ
2006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Tentative Imitation Ⅱ

2005
2005 Ambiguity:Uncertain Expression Exhibition
2005 Ambiguity Exhibition

2004
2004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Tentative Imitation
2004 From the Reality

Criticism
Chinese Tentative Imitation Art—Choice, Copy, Tamper; Ambiguity •Uncertain Expression; Interview on Ambiguity and Tentative Imitation Art; Stillness and Quietness; Post-human: Supernatural Art Tends—New Ethic, New Space-time, New Life; Artificial Life Art;
Language Element of New Media Art

Exhibition Catalogue
Type; 2007 Screenage Art Document Exhibition; Life in Songzhuang—Art investigation of Songzhuang and Surrounding community; The 5th Songzhuang Art and Cultural Festival•Invitation Exhibition of Young Curator; I Want to be with You Forever—Lin Qingqing Solo Exhibition; Micro Organisms—Chen Youtong Solo Exhibition; 2010 Screenage Art Document Exhibition; Automation! Full-automation!—Artificial Device Exhibiton of Zhuo Fan Scorching Sun of Tibet---Tibetan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The Possibility of Uncertainty –798 and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y Youth Art Exhibition; The Documenta of Chinese Performance Art—1985-2010.

Book has been published: The files of Future Art—Artificial Nature Art Trend and Returning of Stillness Thought

Book will be published: Brief History of New Media History, The Document of Chinese Performance Art—1985-2010.



相关阅读

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张海涛(Zhang Haitao)
http://www.artda.cn/list.php?cid=43

张海涛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t2009

张海涛新浪微博:http://weibo.com/zht20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本—西游记》 录相 2006年 张海涛



《静默》 录相 2006年 张海涛



《不确定性表达》 录相 2006年 张海涛



《行走的人》 录相 2006年 张海涛



《吹吸麦当劳》 录相 2005年 张海涛


张海涛新·快拍作品











作品简介

似乎不经意的、即兴的、傻瓜的、涂鸦的偶拍日志,是一种率真、朴素、自然的得到。我近期随身携带相机就如武侠中的剑客随身佩带武器,在生活中选择一些被人们忽视的片段以一种当代观念融入快拍美学,抓取有异味的、具有新感受的图像,避开传统快拍死板的纪录语言与感受,打破传统及商业摄影虚浮、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趣味。以新视角认识社会,并以负的语言方法(“废片”的、非正面、非表面的表达方式)寻找一条内在的感觉线索:不确定、潜默与自动转换。
[沙发:1楼] guest 2009-09-14 11:44:21

[板凳:2楼] 小脚丫丫 2009-09-16 07:29:51
后人类:超自然艺术趋向
超(自)然艺术关键词:
超自然艺术 后人类 新时空 远程通讯艺术 不确定 双刃剑效应 新道德 新思维 新空间 机械自动化 人工仿真艺术 虚拟生化艺术 基因艺术 嗅觉艺术 人工生命社会 多媒体艺术 非理性世界模式 当代科技艺术

异床同梦
1992年6月,艺术家Paul Sermon受芬兰电信委托而创作了作品《Telematic Dreming》,这个作品使用ISDN数字电话网将一个电视会议系统的两个远程终端联系起来。在第一个终端,被安置在一张双人床上方一个录像镜头,以鸟瞰的方式拍摄床上发生的一切,一个人躺在床上的图像由录像机摄入后,经由ISDN电话线传到另一个远程终端。在第二个终端,数字图像再转变成模拟录像信号,输入到安置的另一个双人床上方的录像投影仪中。这样,在第一个终端拍摄的录像被投射到第二个终端的双人床上,相同的是,也有一个人躺在这第二张双人床上。安置在投影仪旁边的第二台录像机,将第一个人的录像投影与第二个人躺在同一张图像拍摄下来,直接传输到安置在床边的两台监视器中,并通过ISDN电话线传送到的第一个终端,在床边安置的4个监视器上同时显现。几乎在同一时间,人的身体确定无疑地跨出了荧屏,延伸到远方。在《Telematic Dreaming》中,触摸感换成了视觉感,手指的神经末梢放在了远程人体之上。因此出现了感觉的变化——用眼就像用手摸一样。

Paul Sermon的作品《Telematic Dreaming》:远程通信实现异床同梦

2008年四月3日信报:英国人造出人兽胚胎
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日前培育出英国首个人兽混和胚胎,胚胎成活了三天,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人兽混和胚胎问题在不少国家存在争议,但英国对这种研究的态度比较积极。
纽卡斯尔大学约翰.伯恩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从人的皮肤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然后将其植入几乎被完全剔除遗传信息的牛卵细胞中,从而培养了育出这种混合胚胎。
对于远程通讯现象、人兽混体和人工高端智能仿生人的形象,以前我们只能通过艺术或电影描绘出来,这些形象在上世纪的人们心中,都以一贯的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定性:那些都是些文学艺术中的特殊效果或神话传说都是虚拟的,大家口头上说,那些都是假的,只存在于科幻电影和文学艺术中,然而近些年这些文学艺术中描绘的假的东西,在当今现实中正在被科学家一一研究和实现。这些高科技超自然范畴,在它刚一产生的雏形时期,就引起了人类的一度惊喜和恐慌(生物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致使新闻媒体爆料不断)。新的科学技术与道德规范问题成为后人类面临的焦点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使人们感兴趣和困惑。生物工程和计算机科技的进步引发的“超自然”现象随之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与观念。弗洛依德自然的“心理人”模式正在逐渐被新的模式所取代。遗传重组的潜势正在迅速推进人类超越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说,进入人工改造的大胆领域。自然与超自然思想矛盾正向我们这个时代发起挑战,这个时代即将成为旧人类尾端和后人类开始的交界的时期。
后人类:超(自)然的现象
人类在生物学和数字通讯技术方面经历深刻变革的同时,也是人类依托自然这个载体进行人工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人类依此逐渐改变人自然的本质和生存方式:即超自然的历史现象。这些超自然的历史现象必然与高科技技术有关,如:整形外科、电脑感应和基因工程。科学新技术在改造人类的肉体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观念,人工生命技术、机械自动技术、生化技术、数字信息化技术以及物理科学技术都形成了超自然的概念。人们与普通的人工流产、人工受精、安乐死申请、变性怀孕、选择自杀权利等非自然生命的限制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做为生物体、自然人的生命模式正在被进化的后人类人造物所取代。
后人类,即未来的人类及他们的另一种生存状态和感觉,对于未来的生存趋向是根据现实萌发的潜势推论和描绘,这一点艺术家和科学家一样具有先验性。历史证明艺术的节拍是跟随时代背景和未来前进。艺术家同样也具有现实、未来发展的眼光和责任。
后人类世界,人们对历史、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束缚逐渐减弱,对于高科技超自然的突破都缘自个人和人类追求独立价值和经济利益的快慰。人性与非人性纠缠不清,新的自我结构是一种超自然的概念。未来人类个性认识超出以往人们的思维界限,每一个人不必为他或她的自然体形和意识所束缚,也不会被以往道德伦理所困扰。科技改造和征服自然所获得的享受和欲望成为后人类人们超自然的愿望。
我们生存在一个新的电子时代,从前遥远的时间概念如今已被缩短。例如:网络视频会议、遥感性行为(裸聊等)、电视现场直播、电子战争,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落,资讯也越来越没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世界具有时间结构的同时性,从而加速了社会交替的过程。电子空间与网络世界,更进一步重新构造我们的时空观,而这些都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自然生存状态。
超自然思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爆发性的新技术顺应了人们非理性的变态心理的解放。随着现代统治集团、宗教信仰体制的崩溃和取代,一个非理性的观点更适合当今这个摆脱乌托邦信仰的不确定世界,人工化仿真,网络虚拟,转基因混杂等超自然现象的人类,外表上看上去完美,内心却是神经质地病态异化,天性淡化,很难自我驾驭。“真实”世界的许多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非自然的假造。伴随着人造物和复杂的假造物诱使人们被迫接受这样的世界,“真实”的概念消失了,以往的自然论被淡化,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向往。
高科技技术在文艺思想中的体现
文艺思想(包括艺术)持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艺术两个基本要素的变化,即不同时代语言媒介的变化,另一个要素即不同时代提供给艺术家不同的生存感受(两者也可能单独发展和支撑)。艺术从出现至今,媒介的变化从未停止过脚步,从古代原始岩画直到素描、油彩、摄影、行为艺术、电影、装置及多媒体艺术(遥在艺术、电子艺术、录像艺术、电子艺术、网络艺术、传真艺术、喷绘艺术……)相信不久的未来必然还有新的媒介出现,并伴随着媒介新的时代感受和语言样式同样变化着,再者每个时代又有让我们触动的生存感受和文化针对性,艺术必然不会枯竭,除非人类灭亡。
后人类新的媒介的出现和发现及未来超自然的生存体验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艺术新趋势,这与新世纪的时代背景有着一致变化,新媒介艺术则以科技为手段。任何时代的文艺思想都没有绕过科学这个话题,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文艺理论,进行主观经验推理和逻辑实论,即使后人类的“超自然”生存体验,包括转基因、远程通讯、虚拟现实、人工生命工程……都以自然科学原理为依托,但超自然是以科学为媒介而创造和发现另一种状态的感觉。超自然从人类出现至今一直都存在,人类一直在探索征服和改变自然,但从未象现今这样成为焦点,改变人类的生存和思维方式。如果说科技是艺术拓展艺术形态和样式的资源,那么后人类超自然的生存状态将成为艺术寻求生存感觉和体验的源泉。然而这些我们对未来艺术期盼和设想、对历史的反思和现实背景发现,这样的艺术还需要时间的等待和艺术家的开拓。在国外的电子艺术节,如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以前瞻的眼光开始拓展,然而国内则刚刚起步。当代艺术的高端科技化是一个困难的课题:其一、没有运营模式,没有收藏群,缺少新媒体基金和拨款;其二、高端科技术技术高端设备昂贵,艺术家有方案无法实施;
其三、缺乏具有远见和对艺术有开拓精神的新人;其四、国内外多媒体艺术多偏重实用技术和商业性,而缺少对生存感受的把握。解决这些迫切的问题除了需要高科技院或科研部门结合创造,另一方面要求赞助方,以收藏或商业的运作方式实现,这是一个艰难和尴尬的事情。
超自然的科学(艺术)与艺术的整合与拓展的艺术形态主要涉及的范畴如下:
一.物理科技艺术
(一)激光、全息与光效艺术
(二)电、磁与声音艺术
1.磁悬浮艺术表现
2.磁原体艺术表现
3.实验性声音装置
(三)纳米艺术
(四)物态与新材料艺术
1.自然现象的艺术化再现
2.人造材料在艺术中运用
(五)动力学与运动系统
(六)物质与光波、粒子物理与量子效应
(七)宇航与太空艺术
二.生化艺术
(一)微生物艺术:微生物与显微影响
(二)动植物
1.与动植物互动
2.构造虚拟的动物
(三)关注人类自身的艺术作品
1.关注进化
2.医学艺术:解剖、整形等
(四)生态艺术:关注人的生态和生存环境
(五)生化材料与生化过程
(六)基因艺术
1.DNA的图像与音乐潜力
2.DNA系列编码与遗传艺术
3.转基因与杂交艺术
4.活体组织培养与复制技术
5.物体进化与基因设计
三 数字信息化艺术
(一)信息的展现:
1.影像“砖块”像素
2.计算机图形技术与虚拟影像
3.信息的整合体现
(二) 信息的转换与互动艺术
(三) 艺术游戏
(四) 信息的衍生艺术
(五) 网络与远程通信艺术
(1) 网络互动艺术(2)远程通讯艺术
(六) 无线通信艺术
(七) 基于人类感知系统的互动艺术
(1) 基于视觉、触觉的互动艺术
(2)嗅觉艺术
(3)人脑计算机接口
(八) 三维信息化与输出
(九) 虚拟现实艺术
四.人工生命艺术
(一).人工智能与艺术
(二).生命游戏与细胞自动机
(三)遗传变异艺术
(四)人口进化过程和繁殖过程
(五)人工社会
(六)人工智能装置艺术
五.机械艺术
(一)行为性动力雕塑与自动装置
(二)机器人艺术
(三)微电子机械系统及未来的纳米机器人
(四)创造艺术体验的电子机械
(五)电子机械与生物融合:仿生机器人
列举高科技艺术形态多媒介化的拓展范畴,想透露给我们这样的一些信息,艺术在与高科技整合的过程中,具有了这样的特征:1.各种艺术的交融性和审美的共同性;2.呈现多维性与立体化的特征;3.复制性与仿真性和重构性,艺术和人类同时将经历一场超自然状态的实验和改造。必将产生新生命构成(或“生命结构”)和通讯渠道,还会形成新的时空概念,甚至导致新的伦理道德结构。
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关系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人类的超自然欲望,给人类带来了快捷与享受。高科技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艺术都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必然成为21世纪的一个趋势。科学是人求真、求规律性的本能的产物,艺术是人类追求精神和情感性的创造物。即使艺术和科学都具有对现实和传统中某些现象的批判的一面,但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从媒介上说提供了艺术以新的媒介的同时,它的发展更多的是改变人类的过程中带给人的超自然的生存感受和新的现象,这都是艺术家所要体现的这也是未来艺术的趋势。
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充满好奇和欲望去观察世界,他们都试图寻找新的方法去表现一个新观念和创造一个新的现象。对科学家而言意味着通往发明、发现或是追寻真理,对艺术家而言是批评性地提出争议的问题和体验一种新的感觉,或提出新的艺术形态。
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合作在当下很为迫切,他们都以探索的眼光看世界,用观察力和想象力寻找答案。科学家的工作是寻找真理,实现现象然后把它们分类、命名;艺术家的工作就是以更复杂的现实关系、视野和艺术语言更丰富地了解、假设、激发、解决这个神秘而复杂的世界问题,更侧重于感性和个性。科学中物理现象、生命、数字化、自动化也是一个艺术材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改变性状,也可以变异,艺术可以和它们很好的结合。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艺术家的就开始在生物、物理、数字领域寻找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艺术家提出了我们当下最感兴趣的问题:生命怎样改造自然,从而更好的活着。科学家也不断地为艺术家提供科技形态及资讯,艺术家为科学家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和素材及个性思维。
美国亚特兰大的科学家Doug Bakkum认为艺术和科学,有一些最基本的相同点,其作品《半存活艺术家》是依靠老鼠的神经细胞和机械手制成了一个画图的机器——左边一个机械手,右边控制这些机械手的是放在试验室里的老鼠的神经细胞。从科学角度讲,这个试验研究的就是记忆和学习,其原理是:老鼠的神经细胞控制着装有一条摄影机的画图的手把拍摄到的东西再送回实验室刺激那些细胞继续活动,科学和艺术探讨都是去发掘新的或者被已经遗忘的问题。新科学是用新角度来看世界的工具,“好”的艺术和“好”的科学并非专门在讲科技的“新”,而是用新技术来寻找被忽略掉的真理,当然科学和艺术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科学家必须用精确的方式来控制项目,并用客观的方式记录;而艺术家可能会觉得科学束缚太多,艺术家更注重科学现象给我们的感觉和关系的思考。大家认为视觉艺术主要是主观的想象性的,非直线性,而科学是客观的符合逻辑的,直线性的,科学寻找真理的方式是把所有假设除掉,而艺术家模糊多元。艺术的开放性、不确定性的问题的重视胜于对答案的重视,给了科学的认识一个新的切入点。

Paul Sermon 半存活艺术家 共生体A研究小组装置2003
随着当代科技爆炸性的发展,前沿和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前沿科技对于大众而言也越来越生涩。如何将前沿的科技媒介进行普及科技带给我们的新的感觉变化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艺术与高科技的结合具有很强烈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但刚刚起步。
当代科技的超自然现象正在将艺术带入一个全新的纪元,当代科技为艺术创作提供的手段及可能性直接地决定了艺术的表现形态,而艺术的想象又推动着科技的发展及进步。许多曾经在艺术中表现的科幻画面及不可想象的镜像正在被当代或未来科学变为现实。
当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艺术形态给人类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更提供了全新的观念和思维变化,它已经开始改写人类的生活方式,“超自然”就是在超越自然的同时,更要依托自然这个裁体,这些才能使艺术长久的良性的发展。
后人类超(自)然趋向的影响
对于后人类超自然和艺术的科技化趣向,人类自己已势不可挡。人自己在这个国际大江湖中已身不由己,艺术也是这样,我们在支持这个超自然趋向的同时也同样要批判这样的力量。人类科技的“双刃剑”效应人人皆知,对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生理的享受的同时,心理却不一定在享受,我们一直在前进,但不一定一直在进步,我们在向往着美好的同时,也在忍受着自己对现实矛盾的批判。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趋势正集中于形成一种新的自我概念,即人的“自然”的外貌和人的“自然”的性格,正在被一种不断滋长着的观念所取代,这一新的观念为人类重新创造一个超自然的自我。 高科技的进步带动着“全球化”进程,随着电子媒介的一体化,人们日益感到“全球性”的表象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高科技的仿真人造、虚拟未来、基因突变、克隆整形、远程通信同时性等给人类带来了高效的感官满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精神的异化和生存环境的改变,这些超自然的虚假的现实和未来,成了人们普遍的价值寻求点,使人们熟悉的地域性文化和精神面临意义和价值虚无的危机。它们的不确定也带给人们信仰缺失、精神空虚。我们不能不看到,科技的发展,在带给人们高效发展的同时,碎除宇宙自然化、生命思维的神秘和“诗意栖息”的社会生态环境,严重冲淡了原自然中人文情感。我们也知道,不久的将来,技术的进步将迫使我们发展新的道德,我们的将来需要建立一种新的道德结构,这一新的道德结构将给 人们提供可进行繁多选择的框架。这些可供选择的事物将产生在遗传改变和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时期。对于重新构造我们的肉体和头脑,我们将面临的不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不美好的,而是好的和坏的并存。生命的限度将不再是确定的,我们必须有一种新的道德想象去适应它,这便是让我们困惑的感觉。艺术家的职责不仅仅是解决自己的困惑,在后人类时代,艺术家的职责也包括给未来的时代提出新的问题。
张海涛
2008.4.15

[quote]引用楼主小脚丫丫于2009-9-13 17:42:29发表的:


张海涛

简历
张海涛,1976年生,湖北宜昌人
毕业于湖工,西安美院
现任艺...[/quote]

[地板:3楼] guest 2009-09-16 11:11:58
宋庄垃圾 冒充牛逼 还超级资料?
[4楼] 小脚丫丫 2009-09-25 08:06:07
中国事件(新闻)艺术
文/张海涛
艺术圈和现实社会一样经常有新闻爆出,然而艺术新闻事件能经得起历史沉淀,并进入历史的还是很少,因为很多艺术新闻不是以艺术的价值为前题或自己无力认识艺术价值的支点,而象很多娱乐绯闻一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近些年现实社会中事件不断,怪现象时有发生:
近期事件简列:
法轮功事件
芙蓉姐姐事件
一个馒头的血案
许霆盗窃案
宋庄房屋案
陕西华南虎照片事件
艳照门事件
克隆人事件
拉萨打砸抢烧事件
瓮安打砸抢烧事件
CNN事件
……
中国当代艺术圈中从79星星美展以来也事件不断:
如:79星星美展被封展
85新潮中的厦门达达烧画事件
89现代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被封展及枪击事件

肖鲁在准备开枪
  我低下了头,刹那间,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停止了,空气凝固了,我听到了心率的跳动声。枪声又一次在耳边响起,天堂和地狱,仇恨与困顿,胸口的窒息,最后一次冲击着我的大脑神经,什么都不存在了……


肖鲁枪击作品“对话” 1989年2月5日上午11时10分
1989年2月5日上午11点10分,枪声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届“中国现代艺术展”上,响起来了!

肖鲁开枪后转身
  一甩头转过身,就像刚刚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决战,眼前的一切随着那枪声消失了,大地一片宁静……


枪击后留下的弹痕
90年代中期东村行为艺术裸体事件:马六明、张洹等
90年代末期尸体及动物暴力事件:“后感性展”及“对伤害的迷恋展”
2000年左右杨志超《种草》事件、朱昱《食人》事件到近期的舒勇泡泡事件、
艾未未童话
……
从上列事件看出,不论现实社会新闻事件,还是艺术新闻事件都有共同的特点:
特殊性、新闻性、轰动性、刺激感、争论性、影响性并给现实社会或艺术圈带来波动,具有时代感,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社会或艺术事件,都是现实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反映。多以触及国家法律、道德伦理为争论性,涉及政治、暴力、色情敏感和困惑话题。
然而艺术事件与社会事件有所不同:
1.艺术事件多是对社会现实中的背景或现象的反映和艺术转换,选题和实施具有虚拟性:预设方案及表演多是间接造成社会波动和效应(但也有直接波动的情况),现实的真实约等于艺术的真实,而非直接等于艺术的真实,如艺术表现暴力场面多是虚拟一个暴力场面,若真实实施那必将引发法律制裁,触及艺术本质问题。
2、艺术事件要考虑艺术语言表现的方式和媒介等。
艺术事件多数情况虽然也直接介入现实问题,但有时和社会现实事件的目的和出发点不同,时常出于对现实恶的东西的批判;而现实中事件很多是名利驱使或争取权益而引发事件,以现实直接手段实施事件或偶然发生。
事件类型
从现实新闻事件和艺术事件中发起人的目的和意义不同,也可以分不同的类型:
积极影响类型:对现实造成积极推动作用的革命性运动事件;
消极影响类型:对人类造成生命财产、伦理、精神性损伤的事件,对社会现实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
从选题上分为:
1、 法律争论性事件
2、 政治争论性事件
3、 伦理道德争论性事件
很多事件的价值定性及对与错不是绝对的,我们自己和现实社会认知也很难判定它的积极与消极性,这样的事件必定需要不同的声音、时代论证和历史的沉淀才能定性。有的事件在历史中定性但在现在看起来又很荒诞;在现在看起来正常在未来又可能很荒诞,这也是事件的特点之一:争议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艺术新闻的价值支点,我们也在寻找一个规律,这需多方面分析和论证。总之对事件的定性,还需考虑时代性,总体的社会观念的和背景:
1.有些事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是荒诞的在未来不一定是恶劣的,要分析事件发生的时间,历史情境。每个时代艺术新闻事件也不同,我们这个时代的事件越来越奇怪,不可思疑。
2.积极的运动如:女性主义运动中的事件、反战事件、种族抗争事件,可以改变整个时代人们的观念,促进法律完善和伦理道德的自由和民主,因此积极事件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对于艺术新闻是否能经得起论证,能否经得起历史沉淀,目前艺术圈没有理清一个价值标准。我认为很多艺术事件不能成为历史事件,只能成为艺术或社会新闻事件出现,多数情况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如一个重大车祸、火灾、爆炸一样,因为艺术有它的严肃性及价值标准。
我个人有些看法:艺术史中的艺术事件与艺术社会新闻事件有着本质的区别,与这几个方面有关。
一、艺术史事件反映当时时代的社会背景及生存感受,并具有中国情境非私密化的生存困惑,同时具有敏锐性。
二、艺术语言和媒介推广在国内的先验性。语言不能过于陈旧、话题老套。炒现饭式的新闻,很多新闻具有没文化全凭胆大的特点,过于苍白。
三、艺术家的身份、个人经历、作品延续性需了解和掌握,不能把投机份子当明星混入艺术史。艺术新闻要有探索性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生存状态,如二战后背景下的德国“新表现”历史批判精神;一战背景下的达达主义的反叛,美国消费情境下的波普思潮。在中国讨论媒介样式的前卫性意义不大,只能讨论当下中国的生存背景及文化针对性,中国区别于自身以往历史并区别于西方的生存感受的东西,须抓住国外语言方式的变异在中国也须有先导性,也就是二手现实也要考虑先验性,不能炒作三手艺术,不能把艺术史事件混同于社会新闻事件。
事件艺术的价值评说: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
事件的艺术存在的意义在于批判现实中恶的现象,并予以揭示,在电影艺术及文学艺术中“狠”的内容以语言描述或化妆表演,模拟真实而达到艺术真实的再现,这种情况成为人们即定形成的思维模式,因此人们看电影时,再恐怖和刺激的画面也不会让大家觉得不可接受,因为人们知道那都是假的。
然而,上世纪中期,中外艺术家就开始以行为的方式表现艺术,不是运用表演、模拟的方式实施“狠”的东西,而是以直接、以现实的的真实表现现实现象和感觉,模糊了现实真实与虚拟表演的界限:如朱昱的食人、中西方自杀行为艺术、杨志超《种草》、顾振清策划的“人与动物”展、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节奏•零》、吉娜•潘《普绪喀》等等引起了艺术界的争议。因此艺术的真实开始出现等于现实的真实。
针对此现象我想谈几点看法,“事件”艺术的价值支点何在,予以探讨。
1、艺术家的目的性
(1)艺术行为与生活行为区别在于:“行为”的出发点、目的不同,这也是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现实的真实。朱昱的“吃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品”或“充饥”,另外朱昱没有真吃,只是表演而已。
杨志超《种草》也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施暴和自虐的欲望,只是为了揭示现实中一些生存体验。
(2)行为目的之二:体现个人的创造价值
2、艺术家的身份、人品及个人经历、作品延续性
(1)对于艺术家的个人身份也应做考究,是否符合当代艺术家的认知身份,艺术家为人、品格也是一项参考指数。
(2)艺术品作品中“脉络”。即人在当代艺术中已是失效状态,艺术家实施表演一个狠的作品如暴力、色情的作品。不等于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暴力狂或色情狂。如一个演员,演一个坏人在生活中他不一定就是一个坏人的道理一样,他们只是表达某种社会现实“恶”状态、现象和感受。
(3)作品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能为了名利伤及他人,自身体验须有艺术转换。
不论艺术事件和社会现实事件都有投机分子,为了自己个人恶势和名利而危害社会人类共同利益的事件我们应分清其性质,必定人类对于美好,极积的价值寻求不用置疑,它也是人类精神永恒的支撑。
张海涛2008、05、08

[5楼] 小脚丫丫 2009-09-25 08:10:25
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青年策展人邀请展
——“未来索引:自然•不自然”

这次第五届宋庄艺术节与往届艺术节从策划方式上有所变化,艺术节由栗宪庭老师为总召集人建立了一个组委会,区别于已往单调的一人策划模式。在组委会会议上我建议,做一个青年策展人的邀请展单元,由我和杨卫主持,邀请了九位这两年活跃青年策展人组成了一个团队,每人策划不同的主题展览。青年策展人将是未来时期艺术的体验者和预见者;通过展览对艺术的未来视角有所关注,索引未来可能发生和感知的艺术现象。展览目的是建立一个青年策划人展示交流的平台,释放青年策展人潜在的活力,展览将于九月十九号在宋庄开幕。这次青年策展人邀请展在媒介上倾向多媒体、装置、影像、图片等形式的展现,作品侧重具有未来预设感受和语言的艺术特点,对未来的索引是展览的一个媒介面貌和观看方式,“自然与不自然”的关系则是我个人对展览整体感觉的体会,以框架发散的形式收拢琐碎的触点,索引不确定的未来。
一.

索,检索,求索,搜索;引,牵引,引从,引擎。未来索引即对未来的可能发生的事物的预设,也有牵引目录,归类的意思。如我们上网都先看看索引频道,去档案馆、图书馆用电脑索引查找资料,开车用GPS索引定位导航……可见索引有查找锁定的意思,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搜索引擎的未来数字定位系统与传统导览目录有着不同的观看手段,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数字虚拟书籍有了功能和心理的变化,快速便捷、信息量大是未来信息时代的特点。这样的搜索引擎是现在和未来数字时代顺势而出的词汇,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活方式。未来信息快速交替、变换,必然需要这样的结构系统;而未来索引将查看到什么内容不同时代一直都是在变化之中,因此未来索引具有查找中欲知的快感和未知的不确定感,它不同于传统目录的僵死的确定状态,不同时期的信息感觉的变换也正是艺术不断转换的文化针对性。它可能索引到一些支离的框架或信息,如 :自然与不自然,这些信息是具有未来的多元平行发展的特点。索引的小信息也是大量信息中的一个颗粒,怎样索引这些信息“微尘”,犹如大海捞针。未来物理信息已进入微量电子、纳米甚至夸克为单位的超大信息时代,急速系统的锁定更加迫切也将是未来索引的特点,只有信息结构才能做到,计算机中的搜索引擎就是这样的系统。现实中的智能导航、卫星定位、人肉搜索都具有这些特征。未来索引既有自动、快捷、准确的优势,与自然人相比又会有不变通失效的缺点,科技时常是一把相悖的双刃剑,因此自动的人工系统(不自然)与自然人(自然)的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人工引擎为自然人服务的同时,也要考虑它将带来的负的一面,例如最近的人肉收索也引发了极大的道德争议,这也是自然人与人工系统的磨合期,需要自然人担当起责任和义务。人工不自然与自然将长期相互适应,相互制约,也是未来自然与科技的长期关系。这些系统中“信息尘埃”可能是人工化、虚拟的、变异的不自然的,也可能是具有物性、永恒、朴素自然的等等。这次青年策展人邀请展展览中索引了这两种多元甚至相悖的感觉系统,一类是:以王泊乔策划的“城市索引——数字艺术中国”展览;吴秋龑策划的“回忆未来——未完成” 实验媒体艺术展览;张锰策划的“屋顶上的树”多媒体艺术展;吴玮禾策划的“陷境”中国数字艺术图片展;夏彦国策划的“摆摊”展览所展现的是一种侧重虚拟数字未来感、都市化消费和人工化的超自然感受。而另一类是以和丽斌策划的“云上七日——在云上.金鼎1919系列户外艺术活动第一回文献展暨第二回互动行为活动”;张锡源策划的“宋庄的风”展览(特邀);刘国鹏策划的“位移”展览;付晓东策划的“一立方”展览则侧重展现了永恒、非流行、物化、朴素自然心境的回归感觉;当然两种感觉不是绝对孤立存在的,也时常互动交叉呈现共融的不确定状态,也时常用数字媒介表达自然朴素思想并且结合发展。

二.
未来新的科学技术与道德规范、环境问题成为未来人类面临的焦点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使人们感兴趣和困惑。生物工程和计算机科技的进步引发的“不自然”现象随之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与观念。它是一种重组自然、仿造自然的人工现象。弗洛依德自然的“心理人”模式正在逐渐被新的模式所取代。虚拟人工化、遗传重组的潜势正在迅速推进,人类超越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说,进入人工改造的大胆领域。自然与不自然思想矛盾正向我们这个时代发起挑战,这个时代即将成为旧人类尾端和未来开始的交界的时期。
人类在生物学和数字通讯技术方面经历深刻变革的同时,也是人类依托自然这个载体进行人工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人类依此逐渐改变人自然的本质和生存方式:即超自然的历史现象。这些“不自然”的历史现象必然与高科技技术有关,如:整形外科、电脑感应和基因工程。科学新技术在改造人类的肉体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观念,人工生命技术、机械自动技术、生化技术、数字信息化技术以及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形成了超自然的概念。人们与普通的人工流产、人工受精、安乐死申请、转基因、克隆、变性怀孕、选择自杀权利等非自然生命的限制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做为生物体、自然人的生命模式正在被进化的未来人造物系统所取代。
我们生存在一个新的电子时代,从前遥远的自然时间概念如今已被缩短。例如:收索引擎、网络视频会议、遥感性行为(裸聊等)、电视现场直播、电子战争,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落,资讯也越来越没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世界具有时间结构的同时性,从而加速了社会交替的过程。电子空间与网络世界,更进一步重新构造我们的不自然的时空观,而这些都越来越远离人们的原始自然的生存状态。
超自然思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爆发性的新技术顺应了人们非理性的变态心理的解放。随着现代工业化假造、宗教信仰的缺失,一个非理性的观点更适合当今这个摆脱乌托邦信仰的不确定世界。人工化仿真,网络虚拟,转基因混杂等不自然的人类,外表上看上去完美,内心却是神经质地病态异化,天性淡化,很难自我驾驭。“真实”世界的许多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非自然的假造。伴随着人造物和复杂的假造物诱使人们被迫接受这样的世界,“真实”的概念逐渐消失,以往的自然论被淡化,自然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向往。
科学是个双刃剑,人的思想也是一个复杂的载体,人都有相悖的心理诉求。即对人工化、技术化不自然心理的反弹,则向往对于自然原动力、生命思考、时间观、物化、自然心境这些永恒话题的憧憬,也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所引发的人的异化的一种精神补济。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率下降。心理疾病普遍,自然静心亦成为新的心灵需求,犹如我们城市人们对田园的渴求,休闲、旅游、瑜珈、心理医疗必会成为精神需求。“超自然”就是在不自然的同时,更要依托“自然”这个裁体,这样才能使人类未来长久的良性的发展。

结语:
对未来的关切,是一种以远及近,坐天观井的视角,这样的视角可以从当下看未来,更重要的是从未来看当下,对未来的生存境遇的关注,自然会出现新的感觉和技术语言,也会对只关注当下生存感受的价值观有所补充。人工化的不自然与朴素的自然将是未来索引的两大感觉系统。媒介面貌和感觉体验是艺术两个发展的重要元素,艺术也靠着这两个元素发展变化着,对未来的关注可以在虚设中来警示现在,如环境、生态变化以及伦理道德变化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未来索引,对于未来的生存趋向是根据现实萌发的潜势推论和描绘,历史证明艺术的节拍是跟随时代背景和未来前进,这一点艺术家和科学家应一样具有先验性,艺术家同样也需具有现实、未来发展的眼光和责任。

张海涛
2009-8-6于宋庄



权充艺术•山寨文化
——艺术≠艺术背景
文/张海涛
08年山寨这个现象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并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一个由商业战略发端的广东地方方言“山寨”与我04—07年策划了四回展览的艺术类型当代“权充”艺术有着似乎一致的地方,即对原像进行仿制、复制或修改,当时它的出现让我惊喜不安。喜在于它事实上是当代“权充艺术”的现实或文化背景,权充艺术终于在现实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且来势如此的猛烈,其实“仿制”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但在我们这个时代更为凸显,这是我们早已预料的现象;不安在于多数人不会去区分两者的本质区别。甚至大众网络将山寨加上”艺术”一词,混淆于当代文化艺术领域。很多人建议我将“权充“艺术改为”山寨“艺术,这样迎合一个潮流的势头,顺水推舟,可以成为炒作的噱头,这似乎很有道理。因为权充是个不易流行的词,在艺术领域很难运作,我却比较“固执”,坚持自己原初的艺术想法。其实权充艺术与山寨似乎是一样的概念,其实不然,从严肃认真的态度思考,并不是一回事。
山寨指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泛指山村;有嫌疑仿冒或伪造第三方商品的生产厂家。“山寨”从字面来解释: ——在山寨中,逃避政府管理。我们当下的“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中国历史中的象水浒梁山从事极积活动的英雄聚积的山寨还是极少,以坑害无辜路人和百姓的土匪山寨俱多。当下山寨词语中本身就有一种自嘲感。如山寨产品、山寨明星同样有一种悲剧的自嘲,而权充这个词却带有中性和严肃性。权充(冲)艺术字面上有权且(权力、权柄;变通不依常规;暂且)冲击、突破,权且充当、补充之意;即艺术家直接挪用、修改历史和现世里既有的原作形象或行为,转换为自己的作品,对原创图像个性的消解、补充,或者产生新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当代权充艺术中作品中的挪用现象和现实中的仿造现象有着根本的区别,山寨更多的是当代权充艺术的现实背景,权充作品在对现实背景进行艺术的转化的过程中,时常把现实仿造作为参照或作为一种资源,但是艺术≠艺术背景。
艺术≠艺术背景
我们更应关心的是艺术理念的准确性而非从运作角度来定义一个概念。近些年很多艺术炒作成分大于对艺术严肃的探讨,谁有名气谁就是老大。艺术的新闻性炒作让我们越来越忽视艺术的价值判断和艺术的沉淀。权充艺术是当代艺术语境中的观念和感觉化的体现,而山寨是以仿制为商业目延伸出的一种现实大众文化。权充艺术相对严肃,权充的艺术作品不仅对原作有一种延伸、转换,还要对现实的山寨文化或现实其它仿制现象进行艺术的转换。

枫丹白露《嘉布瑞莉•黛翠丝和她的妹妹》16世纪末 作者不详


伊夫•圣罗兰“酷儿”时装表演系列 戏仿枫丹白露派《嘉布瑞莉•黛翠丝和她的妹妹》

张翠花和张翠莲 王庆松
权充(冲)艺术是艺术家有意识、敢于承认挪用手法的艺术,而不敢承认的仿制、无意识的方案撞车以及业余初学者表面的模仿都不属于权充艺术表现的范畴。权充艺术的前提是艺术家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的选择和挪用,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观念,很多从事业余模仿、行活、和粗质“山寨”版及无意识撞车的艺术工作者不一定理解复制原作的价值判断,不能归为权充艺术的范畴。另外一个前提条件是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具有原著的参照和现实文化指向性,这也是区别于以解构为目的达达主义艺术中的篡改。
当代权充艺术从意义手段上不论是积极的修改还是恶意的对原创“恶搞”“施虐”最终产生的作品都是理性的,有鉴赏力的创作,权充的作品不是低质的,而非低质粗糙山寨产品。山寨是商业大众发起的网络流行语和行为,大众网络也不是自发加上“艺术”两字就成为当代艺术,只能是现实大众流行文化,大众流行文化不等于当代语境中的文化艺术。。当代艺术的思潮概念都是以评论家、策展人理性的论证和对于整个艺术、社会价值判断的反映。这里可以参照艺术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但不同于大众命名的社会背景。
山寨要成为当代艺术,是有意识产生而非大众对现实的直接搬用,并须有艺术价值的转换。转换中前题是有当代艺术家的身份和当代艺术的语境,并对艺术语言和感觉进行转换才能成为当代艺术。
即如当代美国波普艺术≠美国现实大众流行文化,它们有联系,但有本质区别。
当代玩世现实艺术≠现实中的玩世现象
当代艳俗艺术≠现实艳俗的生活
政治波普艺术≠政治波普现实生活
•••••
同样媒介的艺术转换也有这样的情况,如:
行为艺术≠行为现实
装置现成品艺术≠现实中的现成品
新媒体艺术≠新媒体技术
……
艺术价值的转换
当代权充艺术出现早于现实山寨文化,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权充除了讨论现实著作权力的针对性问题,存在意图也是为了讨论当代艺术语言样式的原创性问题,寻找一种可能性的语言,实验性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点,这与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有关。
后现代艺术有个明显特征,即复制和挪用,但作品是否产生价值也有一个限定的范围。一个艺术家复制和挪用别人的作品是否构成侵权,首先要看这个艺术家的当代艺术身份和他的近期或一生的创作脉络,将原作转换为与自己所体验的有针对性的感受;第二,考虑挪用的原作品的影响力,原作作者在世与否,作品是否发表和实施,公共化程度。第三,最主要的是有没有对原创作品进行根本的转换,如媒介语言转换和感觉转换,是否具有当代艺术文化语境和观念。第四,转换原作的意图和出发点为了商业还是学术研究。第五,作品属名(作品名称)可注明“《仿XX作品》”或“《复制XX作品》”字样,如我们在06年集体创作作品《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标题。举例如前几年四川美术学院就蔡国强挪用四川美院文革时期的雕塑《收租院》,获第四十届威尼期双年展大奖一事,很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当代艺术中的挪用与商业为目的侵权不一样,甚至当代艺术挪用与传统艺术侵权也不一样,商业现实的山寨与当代艺术中的侵权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收租院》1999 蔡国强
当代艺术史中,昆斯将一位著名摄影家的作品《一窜小狗》改制成雕塑引起关于是艺术还是剽窃的争议;赫斯特把生产的著名产品放大若干倍引起专利权诉讼;蔡国强的将“中国静止的雕塑《收租院》”转换为“在异国的西方做雕塑的行为”。这些艺术家都是当代艺术家身份,他们作品一直都有对原实物和原创作品挪用和修改的创作脉络,挪用的都是人人皆知公共作品和商品。艺术品公共化后如明星公众化一样,属于大众资源,挪用成为自然现象。著作权中作品受保护也存在着“作者生前、生后”“发表前后”的说法,如一张名作在发表前,作者死后多少年,受法律保护。(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这样其实也会对原作地进行激活,对原作复制、修改使人们获得了对原作的另一种参考,原作的生命也获得了一种更有意义的延伸与解释,焕发出新的生命,提供更多创作可能性,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并且将原作的语言,媒介和感觉进行根本的转换,与以前作品的感觉和意义完全不同,进行了再创造,但这里一定要强调当代的观念语境和艺术家的身份,这符合后现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也是判断一个作品是否侵权和作品意义体现的价值标准。
现实山寨分为山寨流行文化和商业山寨,对山寨流行文化的处理不能等同商业的山寨一刀切。一般流行文化不会持久,在不违法、不盈利的情况下很难禁止,可能会成为大众减轻压力的调味品。一定程度也允许,只要过了这阵流行风潮,大家不关注了,它自然会减弱。与山寨商业和流行山寨文化相比,当代权充艺术以非营利和探索为观念的当代艺术,由于时代变迁和与之相应的艺术的语言和艺术感觉也会相应的变化,权充艺术也是在一个阶段呈现,也不会持久发展,这也符合权且充当的作品理念,并且艺术思潮的都会有潮起潮落的规律。权充艺术中的权充作品是艺术家有一定鉴赏力的基础上的再创造,与大众山寨艺术中的初级粗糙模仿不是一回事,初级模仿只会抵毁自己,不可能达到对原作品的消解。商业山寨手机的畅销不是因为它的质量与原产品一样,而是因为价格附合了大众消费水平,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背景造成的,和大众的购买能力有关,并非大众都想走向边缘化、平民化,这与国家历史背景有关。然而权充艺术作品则品质新,与原作价值和观念相当,甚至于超越原作。然而,对于现实山寨商业中损害群众利益和健康的低质产品(如山寨食品、药品等)应有法律部门予以鉴定取缔,应加强执法力度,强调法律底线。
艺术家的艺术表演和转换,具有虚拟的特征,艺术家做作品是反映一种社会背景,提示或揭示一种困惑的现象,进行艺术异化和典型化,不一定就支持盗版。当代艺术中,批判和艺术家的态度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当代艺术的挪用≠支持侵权,比如艳俗艺术中的反讽≠艺术家也支持艳俗,它具有批判的态度和语境。另外导演导一个大屠杀的影片,又一定他就支持暴力,艺术中的杀人和现实中的杀人不是一回事,作品加进了艺术家的感觉,这也推翻了将大众的行为等于当代行为艺术、将拉登和希特勒也归结为行为艺术的错误论调是一样的道理。这样也给执法部门判断侵权底线提供一个参考。将现实的商业侵权,不能等同于当代艺术家的挪用,因此当代权充艺术不能等同商业山寨和大众文化的山寨,即当代艺术不等于艺术的现实背景。
2009.3.26于宋庄国防工事艺术区


中国当代权充艺术
——选择、复制、转换


权充艺术关键词:
选择、拿来主义、挪用、剽窃、抄袭、知识产权、反个性、无知之知、似乎无表现、原创性、似乎无意义、自动转换、复制、仿制、拷贝、篡改、盗版
  当代现实社会人类进入一个空前的视象(视觉信息类象)时代,尤其是视觉信息以秒(甚至少于秒)作单位的速度,立时传递、显像,个人艺术创作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很难产生新的震撼,任何被观看的图像、影像就成为旧的信息符码,创作越来越成为信息的提取、排列、组合、重组、转化、串连等念头,不再具有震撼的威力,仅是透过多元、多重渠道的视觉信息大量的交流。
  权充(冲)艺术字面上有权且(权力、权柄;变通不依常规;暂且)冲击、突破,权且充当、补充之意;即艺术家直接挪用、修改历史和现世里既有的原作形象或行为,转换为自己的作品,对原创图像个性及版权、肖像权、著作权等文化产权的消解、冲击,补充,或者产生新的视觉及心理感受,这也是当今知识产权社会的敏感话题。名作不但是一种权力与传统的象征,也是一个供人审视名作所代表的权力与传统对人的压迫与专政的途径,同时也是一种侦探民族文化心理的手段,当然名作也还可以成为思想的场所,可以成为展开创作的空间。运用权充手法的艺术家坦率引用、摘录、重复等各种现成影像是许多摹拟的累进,因而作品消解了原像个性,完全可由数字化、科技化形成新的图像符号系统,亦即网络虚拟的拼贴、集合、缩小、放大、模糊、提取、分离、聚散的过程,其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新现实,一部分被称之为“虚拟实境”失去了原作的拟象,是一连串视觉暂留、复杂的处理过程,永恒性当然不会是一个被重视的话题,选择、挪用、梳理、修改等这些手段也是当今科技数字化的必然趋向。

  “权充(冲)”艺术在中国当代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特质,架上、影像的权充,是在直接掘取、挪用历史和现实等现有的形象,艺术家运用复制、修改当代影像进行在创作,原像有的已是再制或复制品,例如以前大师名作、文学戏剧、行为、电影静止镜头、一般摄影、广告照片、漫画图片、时装或产品影像、热门流行音乐、录像带等,翻制甚至直接复制,被复制以后将原来的意义架空、转置、不但抽取、剔除了原有影像语言的权威性,以致意义转换。选择什么样的原创作品进行挪用、修改,挪用、修改后可能引发的版权争议性及文化针对性成为权充艺术的一个兴趣的中心,这也需艺术家同样具有鉴赏家的眼光及水准,对艺术史及现实中既有图像敏锐的梳理和判断的能力,选择是确保作品质量的关键;另外模仿、修改后作品所反应出的与时代联系的新的生存感受是权充艺术另一个价值标准,权充艺术中对原作不加修改的翻拍与业余者初级的摹仿有着本质的区别,已经超乎艺术家身体力行的技法、风格和表现的问题,甚至触及到最根本的——什么是“艺术”的问题。

  事实,权充与再制的艺术,自古以来,一直都存在,古代绘制壁画时的转画,中世纪的手抄本、铜雕的造模翻制、建筑图、19世纪新古典主义“救火员”(pompiers)的假扮入画,整建古迹的修复,古物再制,商业摄影等,近代雪莉•莱维翻拍美术史,谢尔曼挪用美国好莱坞电影文化图像,以及森村泰昌、威廉•维格曼以一种戏谑的态度挪用传统文化。无不牵涉到权充与再制的过程,但是从来都不曾像现在信息社会一样,这样的具有强烈时代背景。
  因此权充(冲)艺术的表现方法不是中国艺术家的专利,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国外艺术家运用过的语言手段中国艺术家还能不能做,做了会不会再有意义?这就引发出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标准问题,中国的当代艺术目前放在世界艺术史当中,由于它借用西方现代艺术的模式,所以在语言方式的原创上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把借来的西方表现方法及语言进行一些变异及再创造来关注我们不同于西方的社会现实还有一定的意义。并且当代全球化的今天,整个人类越来越面对着同样困惑的问题,回想一下艺术史上的艺术思潮也是在相互影响下产生的,如:法国立体派受非洲原始艺术影像。美国波普受英国波普影响得到发展……等等。
权充(冲)艺术是艺术家有意识、敢于承认挪用手法的艺术,而不敢承认的仿制、无意识的方案撞车以及业余初学者表面的模仿都不属于权充艺术表现的范畴。权冲艺术的前提是艺术家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的选择和挪用,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观念,很多从事业余模仿、行活及无意识撞车的艺术工作者不一定理解复制原作的审美价值及观念,不能归为权充艺术的范畴。另外一个前提条件是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具有原著的参照,这也是区别于解构艺术中的修改和现成物品挪用艺术(如集合艺术)的关键之处。
权充艺术从技术手段上可分为:复制、修改两大手法,这也是触及原创性和版权问题并成为一种语言和意义转换手段。
 权充(冲)艺术中对原创作品的进行“修改”的手段,多以积极虚拟或恶意戏谑的手法对原作进行仿制、修改,既让自己体会到一种与名作对话的快感,也同时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解构了艺术史及原作神圣不可侵犯性。而对原作不加修改的“翻拍”、“复制”的手段,如摄影的翻拍,则以削弱了原作的精美质感为代价,对原作作出自己新的解释,涣散对原作质量本身的注意力,促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照片的内容上去,自动转换为复制时代新的生存感受。提示经过反复翻拍(即过滤)后仍然存在作品本质性事物。使原作再次新生。
  权充(冲)艺术从意义手段上可分为:
  1、对原作更恰当的、更充分地加以仿制、修改或补充,是一种极积的态度。
  2、另种是一种与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并解构原作的手段,“恶意”的挪用和仿制原作,对名作的“消极”施虐的倾向。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北京郊区的一座无名山顶上(1995年)

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集体创作 2006

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现场 2006

权充艺术展Ⅱ海报 
另外从选题内容上可分为:退化的和进化的两类。
  退化的权充(冲)手法是从过往的历史中去寻找挪用的对象,有的仿制是过去的风格,或者是素材。
  退化的权充(冲)手法,挪用手段是对现代主义强调单纯,理性的断然拒绝,它质疑语言方式唯新是求的正确性,对传统作品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它以开阔的视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来证明艺术家的挪用、篡改在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反思传统,丰富对艺术史的理解的契机。
  进化的权充(冲)艺术,则是由现代生活中取材,挪用的是当下的素材本身,而不是风格。
  当代艺术家不仅挪用传统,而且还对西方现实生活中流行和经典图像与信息采取一种拿来的态度,将其自由地挪用在自己的作品中,艺术家可以说既是当下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图像的消费与生产者,同时又运用这些图像再生产新的图像的制造者。

  商业化的无所不在魔影与传统决绝而带来的创作枯竭,使得奉抽象绘画为现代主义艺术正宗的现代主义艺术陷入了一种作茧自缚的局面,这时许多艺术家目光开始转向与传统互动,重新思索传统在现代的意义,当“强调语言方式绝对原创性”到了极致的时候,随之而起的反动也就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选择一件艺术品不加修改的复制,也是对艺术原创性的另一种思考和实验,如果将艺术的原创降至最低点,还有没有创作的可能性和意义。以行为艺术的方式不加修改的复制行为艺术的过程,不论是积极的复制还是消极的“剽窃”,都肯定会对原作理念造成消解,但这并不完全是权充艺术的最终目的,权冲艺术更多的是对原作理念、意义的延伸和转换,选择什么作品复制及在实施行为过程中心态、体验、地点、时代背景和身份的差异都会构成一种新的转换过程,“体验”转化也是不同于图片翻拍的另一种权冲方式。
  权冲艺术启发人们,语言绝对的“新”并不是原创性的唯一解释,也不是它唯一的价值标准,对语言原创性的认识可以更为柔性一些,当代艺术的生态呈现一种多元状态,主张价值观念多样,这中间同时包括对传统及现世原作的一种自由的思考和立场,如果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对原作大胆复制、篡改使人们获得了对原作的另一种参考,原作的生命也获得了一种更有意义的延伸与解释,焕发出新的生命,提供更多创作可能性。

  艺术家什么情况下能用现成文章、杂志影像等原材料进行重组、架空成为自己的作品,在法律上仍然是一个争议的话题,国外雪莉•莱维案例、川美状告蔡国强事件、陈凯歌关于一个馒头的纷争及最近现实背景音乐版权问题都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另外现实生活中篡改、恶搞文化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界定也是一个争议的话题,然而艺术家往往只是一个困惑话题的提出者,并不能解决问题,要想解决这些争议的话题,还需社会各界人士对争议性话题努力的解决和完善。
  权充(冲)艺术家坦然“复制”“篡版”的目的之一,其实也正在于此。他们以“挪用”提醒人们原创性并非真的如此前无古人,这些艺术家“剽窃”与其说是视觉的不如说是观念的,对原像的直接挪用已经触及到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他们这种看似虚无主义式的问题,提起方式其实也涉及现代文化的许多本质问题,也反映出当下社会重要特征。


张海涛  
2004年8月16日于宋庄



傻瓜效应
——自动•全自动


关键词:
傻瓜效应、以物观人、科技全自动、大智若愚、主体零散、人的抽离、价值正负意义、我物故我在、省时省力、持久不可变通

在我的记忆里,自动最小的体验是十岁左右(即80年代中期),当时有了自动铅笔的出现,这也可能是轻工业产品自动化小小的体现,然而这小小的体现,让我们这些年少者欣喜若狂,年弱的我们对于削铅笔是件极其痛苦的事,有了它只需将不同精细的笔芯插入一个小机关里,手轻轻按几下,就出来了你需要的字的效果。
后来中国又陆陆续续出现很多自动化产品,如自动伞、自动手表、傻瓜相机等,到现在傻瓜产品发展更为普及化,如自动洗衣机、电饭煲、榨汁机、自动扫地机、自动播种机、无人驾驭飞机、自动门、人工全智能机器人甚至人工生命社会。中国自动化的发展从八十年代起步,小到家庭轻工业产品大到军事航空等尖端科技进入社会各个领域,以至无孔不入。到今天在我们生活中自动化傻瓜产品已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伙伴,甚至生活中一但离开它,将无法正常运转。然而自动化技术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却很少关注。

自动:“傻瓜”效应

中国古代秦岭一带有一地区取名为“瓜洲”,这里的人非常诚实讲信用,也能吃苦耐劳,每当受雇人时,他们总是不声不响埋头苦干,从不歇手。这样人们便误认为他们愚蠢呆傻,进而把头脑不聪明的人叫做“瓜子”、“傻瓜子”。清代《仁恕堂笔记》中便有“甘州”(今甘肃)人谓不慧子曰“瓜子”,由此看出傻瓜的特征。傻瓜相机及其它自动化产品亦具有此类特征,即按主人的意图,埋头苦干,不会超人类变通应变,我称这种行动化状态及影响为“傻瓜效应”。其实自动化的探索在我国古代就有所体现,相传三国中诸葛亮就曾发明了打仗时使用的半自动化的“木牛流马”,鲁班也曾用木头做成自动“木鸢”,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随着时代的演变科技自动化在我们这个时代和未来更加普及。
举例傻瓜相机即一种由程序自动曝光照相机,这种照相机的光圈和速度均由照相机内的电子程序电路根本胶卷感光度和被摄主体及环境的情况自动设置,无需摄影者干预而实现自动摄影,为单镜头反射式照像机相比,傻瓜相机具有简便易用的优点,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傻瓜相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如自动卷片,自动闪光……傻瓜机除了装卸胶卷和按快门外,其它功能都可自动完成…..即傻瓜可以自动照像,因此傻瓜相机给我透出两个信息,一是相机本身的傻瓜化,它可以吃苦耐劳,自身承担责任;二是相机的使用者的傻瓜化,可不动脑子不须变通地使用相机,即使业余者也能达到清晰的效果。可见傻瓜效应是一种主体灵性物化的表现,也是一种主体人的抽离状态。“傻瓜”这个词由此也会成为自动化产品和被自动物化的人的代言。
“效应”与“傻瓜效应”
①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结果。如,热效应、光电效应。
②指由某个典型的人或事件引发产生一批同类型人物或事件的现象:老红军效应|计算机网络效应。
傻瓜效应是由中国瓜洲地区的人和实例引发产生的普遍性特征的人和事,当下傻瓜是由傻瓜相机的自动化特征,引出一种普遍的自动化特征的术语,“傻瓜”除了具有技术性的自动化特征,还隐含当下人对这样时代特征体验和感受,傻瓜自动化也由以前的单一机械自动化,发展为智能、感应、遥感自动化。借助科技傻瓜的语言来表达对现实中各种傻瓜的感觉,也探讨它带给自然、人、文化、经济的影响,傻瓜艺术即是对现实傻瓜的艺术转换。
自动,顾名思义,指通过机器自身的被动方式完成发明者设置好的工作,整个过程无需人来干预,只需要简单按动一个钮,即可达到客户想要的最终效果。
手工即由人主动通过脑力、体力完成整个过程。
自动,手工在质量、功效上的分析。看图对照如下:


产品 完成质量 功效 造价

洗衣机 一般 省时省力、持久 低
自 电饭煲 一般 省时省力、持久 低
动 扫地机 不能面面顾及 省时省工、持久 高
化 无人驾驶飞机 遇事应变差 减少人身死亡 高
傻瓜相机 不可变通 便利 低
产品 完成质量 功效 造价

手工洗衣 干净 费时费力 低
手 手工做饭 好吃 费时费力 低
工 手工扫地 能顾及角落 费时费工 低
化 手工驾驶飞机 遇事应变能力强 易人员死亡 低
手动相机 成像好,可做效果 费时费脑,难学 高


中国以农业人口占很大的比重,随着科技的进步,“瓜子”在中国的意义也慢慢地发生转变,由古代的“瓜子”转向工业科技智能化的“傻瓜”。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实现四个现代化”不得不靠发展自动化技术得以实现,以科技为主要力量,不实现、晚实现就意味着落后挨打。

自动化艺术的语言特征及文化背景

“哥们交给你啦!”
“放心吧,交给我,甭管啦!”
这是我们这些懒汉经常对我们的自动化产品暗暗的心灵沟通,也是老北京市民时常答应
朋友托付的语言方式。只须动动按钮或嘴皮子,便可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或结果。整个过程自动完成不须人工干预,这也是自动化艺术的语言特征,我设想着展览现场或这样的艺术,艺术家只须挑选或制作一个自动物体帮你完成你交给它的任务,享受驾驭物的快感的同时完成作品。实施作品过程中观者互动技术为傻瓜状态,主观能动性也处于一种傻瓜状态,这样的艺术是否有意义。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着作者、观者与现实的人的精神抽离后物化的感受,让作品意义自动转换,将选择的思维提高至100,作品实施中或与观众互动中追寻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也似一种心理高压下借物(潜意识)排泄的快感。自动傻瓜艺术是一种人在社会与时代中的逐渐被物化的体现,人的精神由“我思故我在”转向“我物故我在”。与早期解构时期现成品不同,又区别于人本主义作品中作者和人自动化心理的存在性;同时从科学技术入手,是一种以物观人,而不是以人观物的视角,是体现人的生存的科技物化状态,也是艺术观念与科技技术结合的一种尝试,在傻瓜中寻找介入现实意义,探讨傻瓜效应对人、自然、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和关系。
傻瓜效应更纯粹地将艺术的“业余化”更加纯粹化,艺术家只须将作品交给一个“傻瓜”去实施,这时的艺术家似一个“傻瓜”,互动观众也成了个“傻瓜”,仅此而已。艺术傻瓜效应揭示人们从其它人本关注的精神失落中转向物与人的精神影响上来,关注另一种领域的思维走向。
当代文化艺术以惊人甚至超前的速度与现实一致,它的媒介及感受都具有“此在”的特征。电子科技自动化及娱乐消费快感时代,深度模式被削平,历史意识消失导致主体性丧失而零散化。
当代人在紧张工作、体力耗尽后使用“傻瓜”时处于一种非我的状态,只能以物代劳,物化转移,以物标识,以物补偿。人在以往时代多余的焦虑没有了立身之地,剩下的是体验不完整的世界和自我,体验一个变了形的外部世界。人已成了一个非中心化主体,无法将此刻和历史乃至未来并存,变成了一个缺少身份的自我,没有中心的自我。
主体零散成碎片后以人为中心的视点被打破,主体意向性自身被悬置,主观感性消弥,世界已由人的世界转向物的世界,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消减,剩下的是“傻瓜”式的人和“傻瓜”式的物,没有一点情感,也没有一点表现的热情。只有艺术家变成了“傻瓜”的机器,作品才能达到纯客观的程度,艺术感知模式破碎及艺术感性魅力消失,艺术也成了傻瓜的代名词。
辩证:科技自动化现实背景

两千多年前,农夫开始了用踩水车或推水车来灌溉农田,我国的先哲庄子见了这小小的现代化便大发感慨说,用水车浇田是培养懒汉并助长人们偷奸耍滑,尽管庄子的思想有些偏激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还是不少人在不断提出科学的负面效应这一问题:科学技术是一种双刃剑,既会降福于人也会降灾于人。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在本世纪初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在喜剧《摩登时代》中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批评和讽刺,他用模仿自动流水线上工人的一连串的夸张动作,习惯成自然地带到生活中的动作和行为,巧妙地讽刺了自动化对人精神世界产生的异化作用。
傻瓜产品、自动化电子技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省时、省力、便捷的高效率,让人们从痛苦的体力、脑力、耗时的程序中解脱出来,并将精力集中于自己专业,做到人类所做不了的工作,现实积极意义毫无质疑,但同时中国随着办公自动化广泛应用一些操作向着高速、单一重复的特点发展,强迫体位在操作中占比重越来越大,很多自动化行业的出现使人们失去了体力、脑力的锻炼,身心匮乏,依赖于设置好的自动化产品加速了人类的精神异化和物化的作用,在不同的领域都会潜在影响人类的精神发展。

一. 在现代的艺术教育中电子自动文学、绘画、音乐等倾向普遍存在:
(1)目前电子网络中出现了一种自动写诗软件,这种软件的出现很受青少年的欢迎,只需要你输入你想要的诗的开头文字或提要,此软件就能自动帮你创作出一首你满意的诗和文章。
(2) 自动绘画效果也已普及,艺术工作者或爱好者,通过电脑软件,无须纸墨侍候,便能达到你预设的效果,艺术也进入影像电子化,如建筑效果图,壁画效果,胶片效果等。
另外电子音乐也同样流行,文化艺术已大量渗透进傻瓜式电子自动软件,其功能虽然为创作者省去了大量时间及脑力劳动,但时常效果不如手工艺术变通松动,显得生硬、模式化。
同时使人的情感淡漠,失去了这些艺术的审美和情感培养,导致了人的许多活力丧失,与大自然的流离,而使人自身的生命体验能力大幅下降。

二.随着高科技自动化水平的大大提高,对劳动力的使用在逐渐减少,导致失业率增加,就业问题突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增加犯罪率,甚至部分弱势群体走向违法犯罪的边缘。
自动化的发展使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千万人口大量的失业,90年代的下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很多以往从事手工技术的群体,由于不顺应科技的发展而被淘汰,只能每月200元生活保障,生存能力低下,从而导致犯罪。

三.高科技自动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生活方式日趋自动化的同时,也使许多民间的传统工艺退去大众生活舞台,甚至从社会生活中逐渐消失,这对人类传统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十分不利,手工艺产品的失传大多原因源于自动化仿品的出现。举例部分手工艺产品人工操作上工序复杂,自动化流水线产品很快冲击手工产品市场。

四.高科技智能自动对于人类安全的影响。目前很多名牌大学博士、研究生利用计算机自动化网络进行犯罪,据有关部门统计,仅2001年全世界由于计算机病毒和黑客袭击千万损失就达1600亿美元。实践证明,技术越来越尖端,对它的人文关切就越重要,对它的人性要求越高。最近人类虚拟的高智能电影《变形金刚》上映,虽属虚构但未来不可预知。人类自己创造的自动化产品甚至达到超智能,危及人类自身。
…….
全球科技自动化造成的心理因素

全球科技自动化带来的经济增长,商业获利,使经营者和统治者暗自惊喜;但同时经营者与国际竞争,即使深知自动化带有消极影响,也不可能刹车,那样会换来挨打或失去经济利益,失去话语权。中国在这样大的现实情境之中,也同样被陷入这种国际竞争之中,对于科技自动化的实现更为迫切,由此中国已经走向以科技为动力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由意识形态也转向科技带来的消费形态。
科学自动化技术发展导致了生活及生产领域的单向度性。当代工业社会的特征是“生产过剩”,而整个社会的存在必须依赖于过度生产和消费商品,科技自动化越进步,生产得越多,要求消费的商品也越多,为了让过度生产从而使整个社会得以延续,统治者或经营者制造出“虚假的需求”以实现强迫性消费,“虚假消费”,使人们无意识反抗,理所当然的全面商品头脑化、物化、无暇顾及精神修养。迫于社会压力、欲望、诱惑,消费者则努力达到自动化带来的享乐和快感,与此同时视线及人生观转移,抗争弱化,生产领域的单向度性是一种由生产自动化和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劳动者被同化的现象,当机械和电子自动化不断降低着劳动量和劳动强度,自动化工厂工人的劳动无异于打字员、播音员,只是劳动时间不同,劳动特点和生产工具的变化深刻地改变了工人阶级的态度和意识,意识麻木,不再对抗,当下精神症状的转移是首要的关注点,这也是艺术家作品中除去媒介之外应体现的感觉。
科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的工业社会人们由近代的直接意识的对抗渐渐向单向精神麻木不争转变,应特别警示科技物化操纵人、控制、支配个人的潜意识,避免人受技术、金钱的支配和奴役,如何在发展科技自动化的同时避免造成人的物化,促进人的精神和社会物质的全面发展与完善将是现实关键的问题。

结语

中国自动傻瓜效应的另一视角试探艺术创作的可能性,视点由人与人的关系向物与人的关系转移,从以往创作观念和过程来看是作者、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主导,关注历史人本线索。中国自动应照了当代哲学“神的死亡,作者死亡,人的死亡”思想线索,在介入现实文化、自然、经济中得到体现。傻瓜效应是人脑思维、意识在创作中达到“傻瓜”的状态,探讨作品的社会及文化意义,语言单纯、感受直接也是科技物化对当代艺术的一次介入。自动傻瓜效应创造的质量、价值正负意义的验证,也需人类历史的沉淀得以证实,但至少我们需要严肃地提出这一话题。

张海涛
2007年4月初稿
于2007年12月25日修改


[6楼] 小脚丫丫 2009-10-02 12:31:13
关于暧昧与权冲(充)艺术
——张海涛自访自谈


时间: 2006年2月18日
地点:北京宋庄艺术工作室

张A:
什么是权冲,这个词比较生癖,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词?
权充的敏感语题是什么?
权充,是一个原来就存在的词,大致书面意思是对原作版权的窃取、再造或补充,一般口语解释为复制,篡改等手法,而我在做权充将权充的“充”字改为冲,权冲意思更侧重对原创作品版权的消解,冲击、冲斥较完整地概括:选择、复制、篡改的概念,而权冲的敏感及争议性也这里。
艺术家在什么情况下能用现成文章、杂志、影像等原材料进行重组,架空成为自己的作品,在法律上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国外莱维案件,赵季平篡改出好汉歌,川美状告蔡国强事件及最近背景音乐版权问题都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张A:
有些艺术家私下的模仿国外艺术家的样式风格,但不敢承认,有时是无意识的方案撞车这种算权冲(充)艺术吗?
张B:这种不敢承认篡改、剽窃或无意识的方案撞车都不能归为权冲的范畴;权冲艺术是有意识的、敢于承认运用这类表现手法,他的价值标准是故意运用这种手法或媒介去消解原作原创性,及对原作权版冲击,产生新的视觉感受,可分为两种:
1、对原作更恰当的、更充分地加以篡改或补充,是一种极积的态度。
2、另种是一种与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并解构原作的手段,恶意的窃剽和模仿原作,对名作的消极施虐的倾向。
不敢承认的模仿更多情况对艺术的理解和把握还停留在现代主义唯新是求的思维模式中,不能算权充艺术.
张A:
权充艺术中的剽窃、篡改的手法很在西方早就有所运用,你为什么还选择这样语言样式?是不是艺术语言模式的演变已经到了枯竭的时候,艺术会不会因此也随之枯竭?
张B:1、权充中的剽窃、篡改手法及语言模式在国外很早就运用过,这是事实,从杜尚将蒙娜丽莎加上小胡子起很经典的运用,森村泰昌恶意模仿及雪莉•莱文直接翻拍,都有经典的作品,但这些后现代作者也不是这种手法的创造者和发明者。从必加索将自行车座与车把篡改成牛头时就有,甚至可追索到更早的时期。
2、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国外做过的中国就不能再做,做了会不会再有意义?这就引发了中国前卫艺术的价值标准问题,这点我比较赞同老栗在重要的不是艺术中的观点,中国的前卫艺术放在世界艺术史当中,由于他借用西方现代艺术的模式,所以在语言方式的原创上,它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借来的西方的表现方法及语言进行一些变异及再创造,来关注我们的不同于西方的社会现实还是有一定的意义,例如政治波普与艳俗的运作模式。
3、权冲如今更适合多媒体:电脑、传真、DV、网络的表现媒介,即网络虚拟的拼贴、集合、排到、组合、提取、分离、聚散的过程,其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新现实,而艺术家运用抄袭、篡改当代影像,如电影静止镜头、热门流行音乐带、广告照片、漫画图、图片等,翻制及直接复制,将原来的意义架空,转置,不但抽取,剔除了原有图像语言的权威性。这种媒介表现过程又涉及到版权这种敏感话题,是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特征,另外艺术家在对原作篡改后产生敏锐的现实感受,艺术家在消解原创个性的同时,也是另一种个性的产生,这是我们评价权充艺术的另一个价值标准。
4、艺术语言模式的枯竭我认为是暂时的,因为时代在短期内演变不是区别那么大,但还是有变化,我认为决定艺术有意义及不会枯竭至少有两个方面决定:一是时代不同媒介及语言也会有变化;例如:文艺复兴至现代主义主要运用架上、雕塑、建筑传统媒介,但语言,风格样式变化很大,后现代时期不同时代出现不同媒介,如多媒体:电视、电脑、喷绘、摄影、摄像出现,每种媒介都可能有新的语言模式,因此到未来可能会有更先进的媒介出现,一旦出现都会成为艺术的媒介,因此媒介出现引起新的语言的变化,艺术因此不为终结。第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及新的时代感受。只要人类存在发展现实感受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中国近几十年艺术的变化,七十年代是伤痕,八十年代解构及大灵魂,九十年代消费、玩世、艳俗,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生存感受因此艺术也不会枯竭。
张A:
一般大众做的复制、临摹是不是权冲艺术?比如行画或实用美术中的复制、印刷,网络中大众对原作的篡改,如果是博依斯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与渥霍尔的“每个人都可在15分钟成名”说法怎样理解?
张B:1、不能算是权冲(充)艺术,而只能是权冲(充),就如大众做的表演只能算行为,而不能是行为艺术的道理一样,艺术有它的底线和严肃性,大众做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没有经过提炼的,以及不符合行为艺术的价值规律的,行为艺术虽然接近生活或者说创造了一种生活状态,但挖掘的是生活的另一面,创造的是一种非日常的生活状态,因此区别于大众生活状态。
2、商业性复制及网络大众和对原作的篡改,只能算是权充艺术背后引申出的社会现象及时代背景,权充艺术有一个前提是艺术家在把艺术作品放在整个美术史中的大的语境中思考及对原作原创性的消解,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的情况下的选择与模仿,这也是权冲艺术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而很多的行活,只是一种技术活,不一定理解复制作品的审美价值,也不只道权充艺术的价值标准,因此不能算权充艺术。
3、博依斯、渥霍尔他们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及“每个人都可以十五分钟成名”的说法,是一种灰谐夸张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应该这样理解,即每个人比其它时代更可能成为艺术家,这样说法更倾向于方法论和观念艺术的标准,即艺术家侧重于对作品创作的意图和过程,有了意图及观念,其它锁碎的制作都可由其它技术人员做,你就是一个导演或设计师,把传统的基本功手工活(几十年学院技术教育)退为二线,如现成品艺术的出现,行为的表演人人都可以做,但艺术高低另当别论,前提对艺术史和艺术的价值规律的必须了解和把握,这个说法也是艺术有限的泛化的说法,艺术还可以吸收其它门类知识,各文化门类的有限模糊与融合,并不是其它文化直接就是艺术,艺术家身份的模糊,很多艺术家是工程师、医生,艺术家须了解社会学、哲学、新闻学等,因此“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是有前提的,有了观念艺术的方法论,艺术更接近生活,大众成为艺术成员的概率比其它时代可能会大大提高。
4、博依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还有人人都应运用观念表现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将艺术与现实接合更紧,去创造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而渥霍尔“每个人都可以在十五分钟成名”的说法,更多是艺术的功用性角度理解,艺术新媒介更具有影响性、新闻性,这也是渥霍尔惯用的包装、炒作的策略。
张A:
有的观众评论你们的作品不够“狠”作品表征表现又具有不确定性、意义模糊性,会不会失去艺术的批判性?
张B:那是很多观众对“狠”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的表层,“狠”应该理解为对不同时代新的生存感受敏锐地把握,而不是表面的动刀子、流血,暧昧艺术作品表征是歧义的、模棱两可、不确定的,但对艺术家本身对这些不确定的理解和把握是理性的,观点明确的,我在《暧昧:不确定性表达》展文章指出,不确定性表达是艺术家故意的表达一种不确定状态,与一般业余者对创作主题表达不清是有区别的,而且做“暧昧”本身也是反暧昧的社会现象,暧昧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批判性。举例:我想艺术家做艳俗不是自己也艳俗,而是反讽艳俗,做“玩世”也不是赞同玩世的态度,而是批判它,暧昧也是一样。
“狠”应该是作品的敏锐性,不完全是观看禁忌或动刀子、流血,当然观看禁忌、动刀子、流血的感受也是一种狠,是视觉表面上冲击力和身体刺激,而暧昧则是倾向精神上困惑,是隐藏于时代背后的鸦片、慢性毒品,会更难受,是一种“软”伤害。
每个时代及不同的地域的人对于狠的理解也不同,每个时代有不同的文化针对性,即区别于其它时代的让人难受的感受,这种感觉和现象,既是普遍的,又是敏锐的艺术家所洞察到的,就是“狠”的东西。
纵观欧美各国新艺术,无论风格样式还是主题内容来说,对于“狠”的理解也具有时代和地域特征。
德国二战失败之后,艺术样式出现对历史沉重的批判,新表现艺术则运用急促疏放笔触,刺目的色彩、激越奔放情绪、扭曲怪诞形象表现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批判精神。
美国二战中本土未受到战争冲击,经济迅涨,这时人们更多是娱乐消费,从日常生活和大众传播文化中直接吸收素材,充满现实生活的生命力。
因此新表现,及波普都是“狠”的,而波普也不是呈现出动刀子, 力,流血的特征,同样具有杀伤力和视觉冲激力。
暧昧关系在每个时代都存在,但我们这个似乎和平的年代表现的尤为突出,(当然,这个时代也有暴力、直接伤害但相对来说不是主要特征),不象列强直接的武力的姿态向他国掠夺的殖民时期,坏也坏的直接,爱憎分明,而我们这个全球一体化及后殖民的时代,国际关系和人际关系却表现出的伪善而似乎平静,在暧昧的表面关系中不痛不痒的侵略,这种侵略更“狠”。
张A:
玩世、艳俗、政治波普与暧昧有什么不同?政治波普、玩世中的异质并置与暧昧的区别是什么?
张B:了解这些艺术样式区别须了解它们的艺术特征。
1、玩世一种是关注生活中荒唐、平庸和无聊的生活片段,关注自身和无意义的现实的体验,带有对自身周围生活环境的调侃和潮弄,第二种是对一些本身严肃的事件进行幽默化、滑稽化,表现时可能有不确定因素存于画面如(1)方力钧光头表现出身份的不确定,军人与犯人、和尚都可能是光头;(2)岳敏君的痴笑者,哭笑不得;(3)杨少斌的严肃的暴力游戏化;但这两者从作品整体上给我们更多的是张扬的泼皮,方力钧光头更多是痞子身份,岳敏君更多的是痴笑成份,杨少斌更多也是对暴力滑稽化。不能算典型的暧昧。
2、政治波普则主要运用大众流行文化消解政治神化的形象或符号,多采用国家领导、军人等政治符号与当下流行消费符号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进行并置,以幽默的方式出现带有政治情结的自我消解倾向,政治被波普化、俗化、流行化。
玩世与政治波普以一种低的形像或符号消解另对一种崇高的事件或符号,关系相对明确而暧昧更多的是两种态度或事物的纠缠不清,不明确的关系,不论是故意的不明确还是无意识的不明确关系。都是对这两种身份或事物整体批判,另表现一些不光明的不可告人的行为关系,如警匪一家和婚外恋情的关系,不是表现出好人、坏人明确的关系,而是都坏,说不清,再如变性人,也说不清他是男是女。
3、艳俗艺术则是直接呈现或夸张恶俗的东西,如大白菜、宣传画、花等,对大众庸俗文化加以反讽,呈现一种坏画,俗画趣味,与真正业余者画俗的东西有本质区别。
4、艳俗、政治波普都是波普(流行文化)范畴,而暧昧不一定只表现流行文化。
艳俗则有强烈的反讽成份,很多人把“媚俗”的“媚”与“暧昧”的“昧”弄混, “媚”具有有意讨好的、庸俗化姿态,而“昧”的则是隐晦、不明确、幽暗之义,态度不明确还能不能张扬之意,如婚外恋的不正当关系,中介的和混关系,警匪的狼狈关系,多表现为持两种不种态度的事物的纠缠不清,若近若离的行为过程或状态,我在《暧昧、昧暧》展文字称这种关系或状态为一种“±1度摇摆”的不确定状态,不明确停留在任何一方,在两种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中游离,具有持续性。
如韩兵行为作品《发情期》、《溜白菜》持续表现作者与铁锹、白菜、石头、棉花等,又爱又恨,时而爱怜时拖踏的持续的纠缠不清的关系。
张海涛DV作品《吹吸麦当劳》也是表现大众对于全球一体化及后殖民表现出的选择的困惑和不确定的态度。
林兵作品《吃葱》也是表现出都市男女越来越不明确暧昧关系。
等等……
张A:
权充展时有一些大家熟悉的作品,会不会觉得展览有些老?你认为是不是第一个做新样式、新风格的艺术家,一定会成为这个流派或样式的代表人物?
张B:1、权冲展览具有二种特征:有一种根据艺术家创作的某种业已成为样式的创作状态进行学术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如冷林策划的“是我! 90年代艺术展的一个侧面展”,根据分析,总结出将自我形象为画面呈现的主要图形的创作现象及其文化背景。2003年高名潞策划的中国极多主义,栗宪庭策划的“念珠与笔触”展,当代权充艺术展也有这归纳、总结、疏理一种样式的特征,同时展览也有延拓特征。
2、再加上权充是一种表现手法,艺术家可以运用这种手法去创造不同的现实生存感受,因此,有老的作品并不矛盾。
3、我认为第一个做一种新样式的艺术家不一家会成为这个思潮的代表人物,举例:超现实主义不是最早达利提出的艺术宣言,也不是他最早做这种艺术,但他做的好并有影响,因此达利会成为超现实主义的代表,再如波普艺术最早发源于英国,而影响于美国,代表这个流派的也是美国的艺术家。张A:
权充与暧昧艺术有没有异同点?
张B:1、暧昧中的多义性,歧义的异质标准与权充中拼贴,挪用的多义性并置有相似之处,但区别是暧昧的多义性,更注重两种或多种关系纠缠不清的行为过程,有持续性的摇摆不定,而拼贴则是两种符号或形象的并置关系,注重并置、置换的视点效果和结果。
2、暧昧、权冲都是当下可能能触及到敏感话题,同时又是当下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感受和现象。权冲与暧昧艺术有一些对原作及艺术表征价值意义消解的特征。
3、暧昧则更 当下人普遍的心理感受和态度,而权充更多的是以一种表现手法或媒介方式出现引起的版权争议性,都涉及到现代文化、社会现实许多本质问题也反映出当下社会的重要特征。
(备注:关于权冲及暧昧艺术的图片文字资料可在google或百度网络搜索;“当代权冲艺术展”、“暧昧、昧暧” 展、“暧昧:不确定性表达”展,谢谢支持!)

张海涛
2006年2月18日


潜默•静默

文/张海涛


潜默艺术关键词:禅、似乎无意识、似乎无意义、自然、朴素、不张扬、无为、似乎无表现、无知之知、不修之修、无欲、不动声色、静、神秘不可说、说不清、无、“软”、淡、非个性、负的方法。


才年过三十,自己就感到身体各种不适,因此做了个相对全面的身体检查。体检包括生理和心理两项。生理上经过了心电图、B超、上下消化系统造影、肝功等检查。确诊三项可大可小症状:肾结石、十二指肠溃疡和脾大。心理上伴随着抑郁症、神经衰弱、疑病症三项精神类疾病。医生除了给我开了头孢拉定片、瑞健等药品,另给我开了些治疗精神症状的药品,如黛力新、眠特灵等。药品适应症:中型焦虑——抑郁——虚弱神经衰弱、心因性抑郁、抑郁性神经功能症、隐匿性抑郁、心身疾病伴焦虑和情感淡漠,更年期抑郁、嗜酒及药瘾者的焦躁不安及抑郁。生理病症在吃药的情况下,很快见效好转,而心理的症状却不断反弹,见效不大。医生说目前我国共精神患者约1600万人,但79%不愿就医,只有26%认为精神分裂和抑郁症是精神疾病。大多导致精神症的病因一般以明显精神创伤为诱因,也与人的性格有密切联系。病人有凄凉感,对人对事物失去兴趣、头痛、心烦、多恐等。此病症严重时,人会感到厌世,甚至有自杀念头。可见人的心理伤害比生理疾病更让人难受。医生除了告诉了我日常保健、饮食、音乐疗法、自我按摩,另推荐了一种静默疗法。

一.静默技术•潜默的表征概念

静默,亦称人静。即平静或静止而不语,也时常指实施者一种心理状态或态度。一般静默者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闭起双目,集中注意一个单调的声音、意念摒除一切杂念或外部世界的牵累,体验到思想过程愈来愈平静,直到一种完全静止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注意力超越了日常思想水平而可以进入超觉状态,即所谓“静默心境”。在这种心境之中潜意识进入一个自由漂移状态,使静默者进入与其自身内在节律相和谐一致的状态,有时甚至达到与自然物融为一体的感受之中。其实人们对静默并不陌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静默心境和体验。例如,朵朵雪花缓缓飘洒大地之时,或者我们伫立在一场火劫之后的焦土上面对着残垣废墟,这种心境往往会不禁油然而生,同样,安静也会诱发“静默心境”,并且能获得近似于正式沉思技术所产生的体验。
当精神安静下来的时候,身体相应地变得比睡眠时还松驰,不过静默者并未睡着,依然完全清醒,对其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是有知觉的。静默者处于一个完全清醒的身心宁静状态。表面睡眠其实清醒,亦即“潜默意识”(潜藏不语的意识),我有时称为似乎“无”意识状态,是一种潜藏的力量。
静默技术也不涉及到其它奇特姿势,改变生活方式,虽然静默以某种理论体系为依据,但要得到静默的效果,并不一定要接纳固有理论。它的练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安排。而这种静默临床技术,正符合中国禅宗里有关修禅的方式,即“不修之修”。从而缓解精神压抑和情绪紧张状态,防止生理和心理疾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提高个人领悟力或达到自由控制自己的心理境界。
静默有三种:
话语的静默、欲望的静默和思绪的静默。
第一种是完全的,所得着的是美德;第二种是欲望的静默:亦似禅宗的“无欲”,得到的是安静,是更完全的;第三种是思绪的静默,是最完全的人生的目标,从里面集中所有感觉,进入到全人的最深处。
当下倡导静默心境更多的不是让当下的人选择一种生存方式,而是在选择和表达不同生存感受所表现的静默心境和态度。以平凡心来表现不平凡的品味。静默是一种自身理性的心境和潜藏的力量,这也是当下人类心灵缺失和精神的需求。
然而静默技术只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只是引出静默心境话题,静默心境才是潜默思想精神主旨。

二.中国哲学中负的方法:潜默

禅宗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禅师,每次被问到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是让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样做。一天,禅师看到小和尚也这样做,便飞快地拿起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拇指,小和尚哭着跑开去,这时,禅师喊他,他刚回头,禅师又竖起自己的大拇指。据说,小和尚就此得到了“顿悟”。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它告诉人,在学会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思想的人,都必须经过使用正的方法这个阶段。在达到思想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思辩丛林。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以负的方法领悟“道”进入潜默,在禅宗中称之为“第一义”,“第一义”便是“不可说”,不直接说“道”是什么,因为“无”不是任何“物”,因此不可说。从《语录》中可以看到,有的学僧问禅师关于禅的根本问题,禅师或者答非所问,如回答“白菜三分钱一斤”,或甚至把徒弟打一顿,不明其中道理的人,会觉得禅师对徒弟的反应令人莫明其妙、难以理喻,其实正是借此告诉徒弟这问题不能回答,只有靠自己去“悟”,一旦领会,便得彻悟,这也便是禅师以静默来表示“无”。
艺术和思想的方法有两种:
即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
正的方法实质是讨论形而上学的对象。负的方法实质是:对要探讨的形而上学对象不直接讨论,只说它不是什么,在这样做的时候,负的方法得以显示那“某物”的无从正面描述和分析的某些本性,而从精神的东西入手。
从思想的发展来看,西方哲学的方法论多以正的方法占统治地位,而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则多以负的方法占统治地位。中国思想的这个方法论特点在道家思想中尤其明显。在《老子》和《庄子》两书中,始终没有说“道”到底是什么,只说了“道”不是什么,而一个人如果懂得了“道”不是什么,也就对“道”有所领悟。我近期也慢慢倡导负的方法创作——当代艺术在借用西方语言方法模式时多运用正的方法,正的方法的直接和明晰的优点也时常成为它的缺点和没有想象深度,概念而平面化,缺乏精神的感悟和心境。道家和佛家思想的结合,形成禅学,禅学以负的方法与物感应,因此称为“潜默的哲学”。如果一个人领悟到潜默的涵义和它的意味深长,他便对形而上学的对象有所领悟了。从永恒的观点来看眼前的事物,从而享受到“无”的认识。在这样的时候,除了静默之外,只能用“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来形容他们。
正的方法或负的方法并不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艺术不是1+1=2的数字题只有一个答案,对于艺术,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补充和重新思考。正的方法直接有力但易于流于表面,负的方法遮蔽隐藏而有深度,当代潜默美学更多的侧重负的方法,也是对当代艺术多以正的方法创作的重新思考。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可以考虑从正的方法开始,以负的方法告终,负的方法不是和正的方法(明晰思考)对应的,也不是低于明晰思考,它时常是超越明晰思考的,它不是反理性,而是超理性的,未来的思想和艺术可以试图考虑负的方法进入现实,潜默的思想才有可能得以体现和继承。

三.潜默•静默在古代思想中的体现

禅,梵语为禅那,意思是静思打坐,是印度各宗教共同修行方法。佛教也是把坐禅作为修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打坐静虑,使心中任何念头都不发作,最后进入一种绝对虚静的境界。佛教认为,得到这种精神境界,死后便能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世界。
从达摩到弘忍的禅学,都讲禅定、读经,认为人生来就有“清静心”即佛性,如太阳一样只是被乌云遮蔽,显露不出来,只要通过禅定、静默等修行功夫,断去情欲和烦恼,“本心”便显现出来。他们都注重“渐修”,即不断地修炼,甚至是累世修行。而慧能所创禅宗,与此不同,它不追求烦琐的宗教仪式,不讲累世修行和布施财物,不主张念经拜佛,不立文字,甚至不讲坐禅,主张去靠精神的把握佛教义理,提倡“顿悟”成佛说,更多注重“不修之修”,他们甚至把佛像劈了当柴烧,表示悟到“一切皆空”、“佛在心中”的道理。然而不论是以前渐修和慧能的不修之修的“顿悟”都是最终达到更高层次的一种静默的心境。
老子辩证思想从道的高度看,“静为躁君”(《二十六章》),即静是动的根本,静支配动,说,各种具体事物纷纷芸芸,都是变动的,但回到它的根本(归根)来都是静止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这就是说,静止才回复事物的天赋本性“命”,这也就是事物恒常的规律。人们只有认识到这种静止的恒常规律,才可以称为“明”,如果不认识这一点,轻举妄动,那就要遭受危险。
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王弼从动静的关系来论证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无”则是无形无象的,不动不变的,也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是绝对的,万物的根本。他说“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夏卦》注)这是说,世界万物是千变万化的,但对不变来说,变化是相对的,不变才是绝对的,所谓“动”“语”不过是“静”“默”的变态,“无”是绝对静止的,万有是千变万化的,终究要归于静默,因此人们应该在“动”的现象中看到本体的常静,于动中求静。
“静”,就是不要在事物到来之前就急躁妄动,而要“无为”、“寡欲”,安静地善待外物的到来,然后与物相感应,这就是他们说的“毋先毋动者”(《心术上》)和“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之”(《白心》)。《管子》四篇认为,情欲过多是不能保持心“静”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保持“静”心须去掉过多的欲望。“去欲则寡”(原作“室”,据郭沫若说改),寡则静,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心术上》)意思是说,如果去掉过多的欲望,使欲望寡少,那就能保持心“静”。“静”就能专心,专心就能一意,一意就能头脑清明,头脑清明就能得到至高的智慧。
由此看到躁动悖后的静默.潜默,需要“无为”“无欲”“无知之知”及“不修之修”的方法及物感应。周敦颐继《太极图说》之后第二篇著作《通书》中,解释主静的含义就是“无欲”和道家所讲的“无为”以及禅宗对“无心”的解释一致。
道家主张无为,并不是叫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任何事情。无为的字面含义是“无所作为”,而它的真正含义是“无心”而行,一个人自然无邪的行事,不因人,因时,因地而厚此薄彼,先此后彼或有为有不为,就这是无为。
最好的修禅便是尽力做眼前当作的事,无所用心,这也是道家所讲的无为和无心。实际这样的修持,不是为达到某种目标,无论这个目标多少崇高,保持自然平常的心境。不修之修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抛弃其他一切得失,人需要去作的是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如此而已。
四.当代潜默艺术与传统禅宗美学的关系
当然,当代的我们了解潜默的禅宗,不可能象施道高僧最终达到绝对虚静的境界,死后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辩证地汲取禅宗一些义理和心境,领悟“无”来静慰我们的心灵。无为,无欲,不是叫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以一种平常心行事,摒弃矫揉造作,物及必反,以静默心境进入当代生活,当代艺术。
从古至今禅宗美学的发展与继承依然影响着传统艺术。其代表为著名明末清初国画大师八大山人。历史已证明禅宗与艺术之间有着不可小觑的联系。
禅宗美学最深刻的影响之一,是画家通过余白、残破、极度的单纯、夸张的美丑表现他们的造型意识,禅宗美学是一个由入世到出世再到入世的感悟。禅宗有一句惯用语“山是山,水是水”。当人在迷雾中时,看山是山,水是水;在顿悟之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因此,禅师象寻常那样生活,做寻常所见的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还要离开禅定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还要做寻常生活中寻常事情,禅师在顿悟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是指在顿悟后还要进入静默心境,重返世俗朴素的人间,但前面还有事情要做,还要做的无非还是寻常事情,虽然依旧生活在此岸世界之中,但他对彼岸世界领悟并不是白费功夫,所作的事情虽然还和普通人一样,但这些事情对禅师而言已有了不同的意义,对物的感应与领悟更加朴素。禅师在此岸、彼岸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静默的心境:淡与简、精神的自由、肃穆、一默如雷、简朴这都是禅宗美学的理想境界。
当代潜默艺术与传统禅宗美学精神上一脉相承,但从另外几个方面又有着进一步的发展:
其一.媒介的拓展。当代潜默艺术突破传统禅宗美学传统媒介,可以借助观念图片、录相DV、架上、装置、行为艺术媒介,打破传统纸张艺术媒材,将艺术媒介界限打破,更充分表现静默的心境。
其二.个人心灵表达与强烈的生活感受进入当下语境,这是区别传统禅宗美学的重要一点。
其三.观念意识的融入,探讨观念中的意图、思想融入潜默艺术。
其四.强调两层意识:精神心境状态与当代艺术本身的语言状态结合,而非简单概念的符号艺术。
当代潜默艺术展中的艺术家作品多以负的方法表现艺术心境,作品面貌及创作静默不张扬、自然、淡、简、静、平常化、非表象、非个性即无知之知(“无知之知”和“无知”是两回事:“无知”是人的原初状态,而“无知之知”则是人经过“有知”而后达到“无知”阶段。而人的原初状态的无知是自然的恩赐,而人达到“无知之知”则是心灵的成就。),表征象一个价值的“真空状态”,其实是作者达到一定心境后至上而下的状态(至下而上是一种坐井观天的状态,而至上而下是一种坐天观井的心境,这似禅宗里入世和出世前后与物感应的区别)。然而这些作品背后艺术家面对现实感受所表现的静默心境、作品潜藏的重要力量才是更重要的,也似一种与物感应的“无为”、“无欲”“不修之修”的修禅方法,在这样一个庞杂浮躁的时代,经历太多不确定和意识形态的洗礼之后,对朴素、自然新的思考。
五.潜默•静默的古今社会意义

西方后现代艺术多以概念表象的角度批判现实结果,然而对于精神的预防没有先觉的感知,对现实的批判固然好,多种情况流于表面,扮演着亡羊补牢的角色,就象香港的警匪片,迟到的总是警察。潜默心境的修持与表达具有健心“防身”的两重意义。王弼在《老子微者略例》中说:“闲邪在乎存诚,不在察善;息淫在乎去华,不在滋章;绝盗在乎去欲,不在严刑。”这是说,要防止社会产生“邪恶”,“淫欲”不能在它发生之后,再用严刑去制止它,而要在它发生之前就把它消灭掉。
潜默思想以静默为主修,“无“是静止的,以静制动,天地以无为本,当下人对“无”的领悟,将会对自身邪欲有着积极的控制和消除。因为“有”即是“无”,举例我们面前的一张桌子,要表明它不存在时,并不需把它毁掉,事实上它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在人实际拆毁桌子前,他所想拆毁的桌子在他心里已经不存在了。在这刹那间,桌子已不是原来那样了,它只是“看似”原来那样子。以此推理,我们以邪欲除掉某人某物想表现他不存在时,也不需要把他除掉等等。
历史上潜默.静默思想常常是宗教活动的核心部分。反抗者运用它组织起义推翻旧的政权的方法,也是统治者采取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倡导潜默思想,更多的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所引发的人的精神异化的一种补济。同时也是当下人在浮躁及不确定的时代,以禅静心境和态度对时代理性的介入,以平常心表达不平凡的感受。无为不是不做事,无欲也不是没有理想,不修之修也不是不修持,不知之知并不是真的初级的无知,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朴素”“不染”的心境。
历史上老子十分注意处理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关系,他看到人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因此提出要求“无为而治”。老子的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认为,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老百姓也就会没什么欲望要求,而过朴素安静的生活。就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最早大约在东汉末,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而正式出现,其时在社会上两大道教组织:一为于吉、张角所创“太平道”,一为张陵(张道陵)所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张角运用太平道组织农民起义影响最大,提倡下层劳动人民互助、互济。
曹魏政权是在镇压汉末黄巾起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与农民阶级有着尖锐的矛盾到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这些矛盾日趋尖锐,魏晋玄学正是适应这种形势出现的。为维护门阀士族统治非论证的哲学理论,缓和各种矛盾,于是也提倡所谓“无为而治”理论。
唐朝统治者,在隋末农民起义打击后,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采取缓和矛盾的措施。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佛教对治国有利,并加以扶植,佛教教义理念,可教人“积善”,在李唐王朝的倡导下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统治者和起义者采用潜默思想平静人心,可见潜默思想还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潜默的思想正是佛道教思想相互结合、相融的思想,潜默的思想中“静默”心境又主导潜默的思想,以通 “无为”“无欲”“无知之知”“不修之修”。当下我们倡导潜默的思想更多关注一种精神的需求,潜默可能比“正”的方法表现表象的流血更具有力量。我一直提起“软”伤害也时常提起运用“软”来解决问题,潜默就如太极的潜力量,以静制动,柔中有刚,更多有健心“防身“之功,并具不动声色的潜在力量。
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率下降。这些年静默作为一种临床心理治疗已经在全世界掀起,最终目的是让大家以“静默”心境处事,增加自信心,并且以此介入现实生存感受,目前世界上约百万以上人在进行静默训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甚至据专家断言,如果世界上人口1%——5%通过静默实践,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消除世界所面临的残暴、犯罪、贫困和战争。
[7楼] linama22 2009-10-12 21:19:52
校友-西安美院
LINA
[8楼] guest 2009-10-28 10:07:58




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集体创作 张海涛


偶拍日志_10张海涛


偶拍日志_14张海涛


偶拍日志_15张海涛
[9楼] guest 2009-10-28 10:41:26
站海涛早期权充作品---修改转换
手工拼贴2002





















[10楼] guest 2009-10-28 13:11:25
老栗的干儿子,宋庄2逼。
[11楼] guest 2009-10-28 13:16:45
张海涛早期作品

当代人类进入一个空前的视象(视觉信息)时代,尤其是视觉信息以秒(甚至少于秒)作单位的速度,立时传递、显像,个人艺术创作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很难产生新的震撼,任何被观看的图象、影像就成为旧的信息符码,创作只不过是信息的提取、排列、组合、重组、转化、串连等的念头,不再具有震撼的威力,仅是透过多元、多重渠道的视觉信息大量的交流。

权冲即对“原作版权”的冲斥、补充,消解个性及原创性,这也是当今知识产权社会的敏感话题,个性已是远去的事,文章中的艺术家坦率抄袭、拷贝、引用、摘录、重复等各种现成影像是许多摹拟的累进,因而不再需要原像,一个没有了原作,完全可由数字化、科技化形成的图像符号系统,亦即网络虚拟的拼贴、集合、排列、组合、提取、分离、聚散的过程,其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新现实,一部分被称之为“虚拟实境”失去了原作的拟象,是一连串视觉暂留、复杂的处理过程,永恒性当然不会是一个被重视的话题,挪用、复制、篡改等这些手段也是当今科技数字化的必然趋向。

“权冲”艺术在中国当代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特质,架上、影像的权充,是在直接掘取、挪用历史和现实等现有的形象,艺术家运用抄袭、篡改当代影像,有的已是再制或复制品,例如以前大师名作、电影静止镜头、一般摄影、广告照片、漫画图片、时装或产品影像、热门流行音乐录像带等,翻制甚至直接复制,被复制以后将原来的意义架空、转置、不但抽取、剔除了原有图像语言的权威性,以致支离琐碎,晦涩难解。

我做现成品拼贴始于2001年。并以创意的手法把正常的图象(时尚杂志、纪实摄影)幽默化、异样化。《现代战争》、《后人类》系列中关注性别、身份政治、生物工程及高科技智能化领域,揭露了不同性别,身份的人的异样关系,包括性关系作品诠释了现代暴力对弱势群体(女性、弱势种族、边缘宗教及第三世界)带来的巨大痛苦,《后人类》揭露了生物工程如转基因、克隆、机器智能化及类端科技可能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当下国际性敏感话题。


备注:所有作品均为手工拼贴
作品名称:权充艺术——修改转换
创作年代:2001—2004


















[12楼] guest 2009-10-29 10:51:57
当代嗅觉艺术
——嗅觉•感觉
文/张海涛
关键词:嗅觉记忆、性别嗅觉、嗅觉身份、嗅觉联想、嗅觉功能、气味制作
一、嗅觉形态:
1、气息
2、恶劣:战争、火药味、731部队、毒品
3、液体散发气体
二、价值:1、实用:破获案子(动物、占领地)、驱邪……
2、联想:嗅气联想不同色、画面联想
3、氛围营造:寺庙、酒香、中药……
4、新时代感觉:发胶、化妆品、尾气……
5、宣传:酒香、庙香……
6、感官刺激、改变思维
三、中国气息:香炉、竹子、书香门弟、墨、饮食等
四、艺术形态
媒介(装置、行为、装置、绘画)科技与嗅觉,需科学提炼
身份嗅觉:年龄——老、中、轻
性别——男、女
地域——中外、国籍、东西
种族——黑、白、黄、棕
物种——动物、植物
五、 嗅觉艺术的社会性及其它
………
我们时常有这样感觉,仅嗅到一种气体的味道,就会联想到以往的回忆,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或心境,这就是嗅觉的力量。我们一想到嗅觉,就必然会想到嗅觉的客体:气味,嗅觉器官、气体和空气流动构成了嗅觉三个重要的因素。
嗅觉的主体是由生物的嗅觉器官——鼻子构成,它不只是人类拥有这样功能,很多动物的嗅觉系统比人类更灵敏,因此人类也时常用动物的这一特异功能为人类服务,如缉毒、验尸、寻物。人类的鼻子除了会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快感,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痛苦。人类的敌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制造有毒气体致人死地,有些动物也利用它体内毒气给对手致命一击,保护自己,如:臭大姐和黄鼠狼。对于嗅觉的客体——气体,除了科学家,人类并不是很深入的了解。嗅觉的主体(鼻子)和客体(气体)是相互存在的“证明人”,气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它必须由嗅觉主体嗅到才能证明它的存在和证明它的身份。气体的身份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
气体的形态说泛些,整个宇宙每一个存在的物体都有着它与众不同的气味,我们只有对其进行粗略的划分才能证实的身份和形态:
一、从气体的嗅觉品向分
分为:俗气(臭气)和雅气(香气)
二、从气味形态分:单气和混气
三、从嗅觉载体分
按年龄分:老年气息、中年气息、青年气息……
按性别分:男性气息、女性气息
按地域分:东方气息、西方气息、乡村与城市……
按种族分:黑人、白色、黄种人、棕色人
按生物分:动物气息、植物气息
按物种分:有机物气息、无机物气息
……
嗅觉这个媒介作为艺术主体出现的很少,嗅觉媒介的“新”以及嗅觉语言的探索还有很大的空间,嗅觉艺术应多以嗅觉及气味为主体,而非侧重视觉成份,也非视觉艺术的附属物和为了渲染气氛的配角,嗅觉艺术中的所有材料都是为了嗅觉感受这个主体为中心。然而我们不能为了媒介而媒介,更重要的是媒介背后的现实生存感觉和生命哲学,这是“嗅觉.感觉”的立意。气味的身份的多元赋予了人们对它的不同感受,感受多样性很多情况下使我们对艺术无从下手,如何选择并嗅到真诚、困惑、真实、有效的感受,使我们的感受强烈并具有中国时代气息,借历史气味、未来气息讲当下的故事,老话题新感受或是新的话题新感受,是艺术对于历史感和未来感的时代转换,这是艺术价值的支点。
人与自然中动物用它们气味而占据领地,警察则利用他们警犬帮助人类缉毒、寻物。这都是生物利用嗅觉的实用价值为自己服务,除了嗅觉实用价值,嗅觉气味还有其他功用:
一、实用功能
如:占领领地、驱逐对手、杀死、迷惑对手
二战时期侵略者利用生化毒气,实施掠夺,如日本731部体的毒气活体实验,对各国人民造成了残痛的心理阴影。
二、感官刺激,改变生物的情绪及行为方式
1、吸烟、吸毒、迷魂药、毒气已是全世界为危害健康难题,我国很早都有吸烟的历史:乾隆时期纪晓岚的大烟袋让我们记忆犹新,鼻烟壶则可以提神、治病,而吸烟刺激神经,但容易致癌,吸大烟和毒品可以产生幻觉和一时身心舒适,医学上好的利用可以为病人解除痛苦,但大量的事实是它可以侵蚀人的身体,以致全身肌能衰退,不法之徒利用它的特点创造利润,获得利益,清末鸦片战争也为中国添加了一段痛苦的历史,中国人也因此被名为“东亚病夫”。在我国古代武侠小说中,也是常利用毒气如迷魂药使嗅食者改变自己的意志,导致生理和心理失调,甚至死亡。
2、动物也时常嗅闻异性身上的气味而诱使发情,刺激大脑兴奋而发泄欲望。
三、嗅觉色彩联想、情感联想、画面联想
我们时常有这样的感觉,嗅到不同气味,时常心理有一种色彩的暗示,如嗅到刺激、火辣气味联想到红色,嗅到田园乡土气息联想到绿色、嗅到海水气息想到蓝色……这为嗅觉绘画、装置提供了依据。
四、营造氛围,画面联想
我们时常也会因嗅到一种气味,而联想到一种氛围,如:寺庙中香炉气,书香门弟,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嗅到香水联想到女人味,嗅到臭袜子想到男人气,嗅到土辛味联想到乡土气息,嗅到汽油味联想到一场车祸,嗅到腐尸联想到一场战争……
每个国家、城市,不同的自然物都有各自的气息,而我们也就是抓住了这气味的功能和特征实施我们的艺术方案,我们可以利用气味的身份及力量,进行我们对于生存感觉的把握。我们用它回忆我们的儿时的生活气息,也可以把握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气息,可以区别此时、历史、未来的气息,更可以形成自己的气味独特语言和感受。
《城市的气息》作品案例
城市的气息(图)
Hilda Kozari和香水制造商Bertrand Duchaufour一起制作了三种不同的香水,用以表现三座城市:赫尔辛基、布达佩斯和巴黎。这些香水的气味被放到三个大玻璃泡中,人们可以将头伸到其中体验这些城市的气息。
城市的气息
嗅觉生命
Jenny Tillotson的《嗅觉生命》(Scentient Beings)将嗅觉技术移植到一种多传感器的服装里,它们以根据穿着者的情绪而散出相应的气味,成为一种智能的第二皮肤。
气味的空间
Husman Haque的《气味的空间》(Scents Space)是一个互动式的封闭的气味系统,里面有很多三维的格子可以放置香气,并有系列的风扇和由电脑控制的气味散发器。通过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结合电脑控制散发的气味,使得这个空间里的体验者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气味。

《城市气息》艺术家制作了三种不同的香水用以表现三座城市,人们可以体验这些城市的气息,这是对于不同国别城市身份的体验。《嗅觉生命》应用高科技传感器,根据穿着者的情绪而散发相应气味,这即是气味与情绪的关系的一种证明。
艺术嗅觉更多的是体验现场的艺术,气味这个客体能量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科技媒体对其进行系统的实验,在国内嗅觉艺术一直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和展览,这与它的实施技术和场地的选择都有关系,然而有难度才会有进步,才能对艺术形态进行拓宽。以往的历史告诉我们对于香气大家都能接受,然而艺术和它的形态一样需要在形态上多元化,有不同的声音,也应有不同的气味。对于臭气的表达也是一个角度,气味在古代可以掀起一场战争(鸦片战争、二战)可见它的力量,我们怎样很好的利用这个媒介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为艺术、为时代增添一种味道和感受这才是我们急需做的。

嗅觉艺术的艺术形态
研究动机、目的
嗅觉艺术中的客体气味,没有具体的形象,供用空气流动或生物嗅觉器官感受到它的存在,嗅觉艺术的出现,必然可形成视觉、听觉以外的一种重要艺术形态,为未来艺术注入新的类型和活力。
数千年来,声音、视觉艺术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形成听觉和视觉艺术,嗅觉艺术一直未受关注,可以说是块未开发的艺术处女地,希望借此研究唤起大众对嗅觉艺术的关注。
音乐,有人类乐器和歌喉发出的声乐,嗅觉艺术的气味也有人体散发出来的“体味”,每个人的体味各自不同,有些人类似,有些人差异很大,就像人的相貌或DNA,有的容貌相仿,有的千差万别。吸引人的体香就像花香吸引蜂蝶,会吸引他人的高度注意,尤其是对异性,往往有性的暗示与诱惑,可见体味有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特点。
动物身上也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费活蒙”(Pheromones),可以引起同类的某些特定反应及作用。例如求偶或警示等,两者发出的讯息不同,求偶时发出的“费洛蒙”,吸引异性;危险时发出的“费洛蒙”警告同类走避 ,发出危险信息。人类的“费洛蒙”就是体味,只是人类接收“费洛蒙”的能力不如动物,只有狗的千分之一,科学可想办法增加“体香”的浓度或强度,到达人类容易感觉的地步“求偶的体味”让异性喜欢,让人喜欢;“警示的体味”让人遇到危险走开,就像“发短信”一样。
气味分为香气和臭气,根据气味的品向不同,给观众的感受也不同,然而展览时,我们要杜绝伤人致命的恶气,伤害观众身体,假如化学“气味”对人体有害,危害健康,得不偿失,发展上须三思而行。香气的联想喻人是嗅觉艺术的一个特征,比如兰花的香气可比喻为贞节妇人,桂花香比喻甜美姑娘,樱花比喻为薄名红颜,茉莉花香比喻小家碧玉……等;而檀香则可以比喻为得道高僧,桧木香比喻为江湖少侠……反派香味则可以比喻为不修幅的男人;至于臭气,可联想到天生的坏人、俗人或污垢的场面……等。
臭气是嗅觉艺术中另外一个重要素材和语言,就象音乐中的批判性摇滚乐的不协和音一样重要,要表现现实中不美好的一面和困惑的一面必须有臭气或异味出面,才更有力。传统和普通的香气,必然造成嗅觉疲劳,此时适度运用臭气或恶气,提示人们世界存在着不合谐音,世界也需要革命、更新,中国清朝流行的鼻烟壶,专门储存各种极臭之物,闻后醒脑或通气,也是当时治疗感冒的热门途径。臭气也有多种类别,会对欣赏者造成不同的反映,如戏剧里的反面人物,又如破败不堪的战场,来阵恶臭,警示人们,令人难过,批判现实。我们选择嗅觉不仅是为了媒介而媒介,更多的是媒介背后的力量。
一般人在印象中嗅觉与高科技是联系在一起的,气味的提取、复制、保存是件很困难的事。但在国内,我们的展览雏形只能以现场朴素的装置本身携有的气味来表现,以我们的生存感受为侧重,气味为主体,我想在未来的中国国情可能的情况下会有更大的发展。
预设着我的展览现场,香气按其特征须在封闭的空间,另外最重要的是它的制作、保存、录制,未来的嗅觉艺术需借助科技手段,也可利用自然条件或液体,物体装置配合作品的实施,也可以象音乐一样大量复制录音它,在人们居住的各个角落重放,象法国香水一样广泛地散播于人间,可能正因为嗅觉艺术中的客体“气味”的非商业性,难以收集、感觉的非永恒性,易消失的特点,使嗅觉艺术未得到及时发展,那么我想这些特点也正是其独特之处,独立性、实验性嗅觉正是当代艺术所追求的。
对于嗅觉艺术的客体“气味”的录制、收集、制作需借用科学得以实现,据“Discouery”电视节目报导,前东德共产党的秘密特务曾录制二十万人的体香,在某些特定之人,坐过或站过布上,用绵布覆盖数小时,把体味吸于布上,再密封于玻璃罐内,长期保存,必要之时,由狼犬嗅闻追踪,这已证实高端气味的收集已有前例,一般展示也可以液体如香水实物替代,主要为了传达一种新的感觉。
嗅觉艺术展在国内没有一个系统的展览,近乎空白。嗅觉艺术展同时也开启了一种新的展览欣赏方式,带着鼻子来看展览,而不同于以前的视觉展。策划这个展览的目的已不用再说,但由于条件有限,我们还在探索和实验中,然而这个的探索带来的可能性已存在着它的意义和价值。视觉艺术的装置、绘画行为、图片等,听觉艺术的音乐,味觉艺术的饮食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触觉艺术也在行为艺术的身体体验中得以实验,只有嗅觉艺术仍为空缺,实现嗅觉艺术形态的发展,人类的五官艺术,才能得以综合发展,嗅觉艺术将是未来艺术形态拓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张海涛2008.02.25

[13楼] guest 2009-11-04 17:46:22
新媒体艺术的语言感知元素
文/张海涛
一件多媒体作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体现出它的价值:
一、个人媒介语言特征的先验性和独特性:
1、新媒介本身的元素及电子合成效果。
a.摄像镜头:推、拉、摇、移等语言方式,直接摄取现实中影像,作为素材。
b.电脑剪辑效果:虚拟、合成及对现成影像加特殊效果:虚化、分离、快慢化、放大、叠影、非线性、倒置、文字处理等……挪用网络素材进行处理。
c.声音:音乐配置及合成
数字音乐(Digital Musics) 
包含「电音」这一大类下的各种当代数字声音制作,此外也包括综合了声音与其他媒介的作品、电脑音乐、电子原音音乐、实验音乐,以及声音装置。
数字音乐大致范畴:
声音与新媒体(声像表演、声音雕塑、跨媒体 / 录像 / 电影原声、装置、音景作品、广播艺术、网络音乐、程序派生音乐等等。)   
  电音(Dub、Techno、小楷声音、Ambient、世界音乐、极简音乐、嘻哈、爵士乐、噪音艺术、Downtempo、Drum'n'Bass、Mondo / Exotica、DJ 舞曲、混杂拼贴、音乐录像、错误美学、掠夺采样等等。)   
  电脑音乐(程序算法作曲、幻声、实验)。类比式电子原音技法、人声以及真乐器(无论插电与否)均可使用,但关键的评判标准仍在于艺术家能否艺术地、创造性地运用数字工具,令人信服地实现想法。
2、影像之外的元素融入
a.当代艺术观念、创意及意图
b.寓意性:对于作品内容的选择的寓言及象征性是表达的重要因素
c.异化、实验性、非现实的现实感觉的表达
d.互动、游戏
互动艺术(Interactive Art)    
涵盖从装置到行为的一切互动作品。包括互动元素在开发和设计上的艺术品质,以及作品内容与互动性——即互动的内在准则与用以执行这些准则的介面——之间的和谐对话感。互动艺术本身所具备「延伸人类行动范畴」的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 / 政治指涉。  
互动艺术可以结合于各种艺术媒介:   
装置   
行为   
受众参与  
网络作品  
远程遥感再现及通讯  
虚拟现实、扩增现实  
新型介面
3.其它媒介方式的融入:
a.录像装置(录像本身的音视频、监视器、镜头等+其它现成品装置材料+现场环境)
b.行为艺术语言、表演与互动性
c.绘画语言:水墨、动漫等效果
混种艺术(Hybrid Art)   
  「混种艺术」今日媒体艺术领域的混合、跨学科实践所设。混种艺术强调对不同媒介以及类别的融合,并从中生成新的艺术表达形式。此外也重视对「艺术」与「研究」、「艺术」与「社会 / 政治行动」以及「艺术」与「大众文化」之界线的超越。
  混种艺术可包括以下艺术样式的融合:   
  自主神经装置及美术   
  自动雕塑   
  行为与舞台作品  
  媒体建筑   
  通过新媒介介入公共空间   
  电子机械装置 / 动力装置 / 机器人   
  定点作品与地理空间叙事   
  多用户环境   
  注记软件工具   
  人工生命   
  转基因艺术   
  软件艺术、程序派生艺术  
4.数字社群 (Digital Communities )     
  「数字社群」在奖励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线上社群,关注互联网在社会以及艺术层面造成的广泛影响,以及社交软件、隐在电脑、移动通讯以及无线网络领域的最新发展。尤其注意与线上社群相关的「网络•艺术」。「数字社群」将焦点放在那些对人类沟通方式产生了影响的大胆创意之上,试图填充地理上和性别上的数字鸿沟,保持文化多样性以及艺术表达的自由,或创造优质社交软件,加强技术-社会基础设施的易用性。对全球各地试图利用数字技术完善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类项目(社会、文化、艺术)、倡议组织和群体开放。  
  重点考虑包含社会文化迫切性的,以互联网为媒介的艺术作品以及「网络•艺术」项目。网络艺术项目须以艺术性应对互联网的技术与文化特征。  
  这个大类之下可包含的各种项目、现象、艺术品和活动领域如下:   
  社交软件   
  网络 2.0 应用   
  社交网络系统 / 交友网络 / 社会自营群组  
  艺术合作项目 / 「网络•艺术」项目   
  以软件为基础的合作 / 学习 / 创造以及知识网络  
  移动媒体 / 媒体共享 / 隐在电脑  
  对于环境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用户生成之内容」以及后设数据   
  数字叙事   
  游戏社群   
  数字邻里、数码城市   
  公民记者   
  线上民权 / 电子政治
二、内容、题材反应当下生存状态和感觉的因素
1、题材多样性:历史、现实、未来
2、不论历史、未来、现实题材都可体现当下生存感觉、并赋予当下新的认知和新的诠释。
3、历史题材
a.语言当下化
b.认知当下化
历史纠错、误读、认识程度、借古寓今
4.未来题材
a.技术语言的虚拟、预设。
b.设想、认识的局限性体现,体现未知性、生存感觉,借未来说今天如生物技术、环境、生命智能化、高科技等预言,以未来视角来对当下艺术价值作出判断。
张海涛
2008.03.05
[14楼] guest 2009-11-04 17:55:04
新快 •拍影像
文/张海涛
关键词:异样快拍、涂鸦式、日记式、即兴、快拍摄影、自然朴素、真实而非修饰、快餐式观念、不经意、摄影错误、选择

最近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代艺术家(包括摄影家)随身携带相机即兴抓拍、快拍捕捉影像越来越成为一种习惯。便主动打听和观察到一些当代艺术家的工作室中存在大量快拍图片,作品松动而丰富,大家也并不是只是为了收集素材,有些是作为一项工作,这些艺术家平常多涉足当代艺术各个领域,作品面貌自然有别于传统快拍图片,由此,我发生兴趣,思考这些大量的图片的价值所在。20世纪至今主要的摄影不是新闻图片,就是快照,当代艺术家的异样快拍,我称其为“新快•拍影像。”
当代艺术家的新快.拍影像,大概有几种情况,一部分“游击式”、“涂鸦式”、“日记式”即兴快拍摄影,这类作品体裁多样,如街上行人、建筑、巷弄等文化景致,在如同山川、花木、云雾是大自然的景致一般的“社会风景”中,发现有意味的“景致”,收入囊中。选择的图像看似散漫而却是通过构图及成像语言寻找一条内在感觉线索,如不确定、散漫、迷失、冷漠等精神内质。

另一部分艺术家选择几个或一个区别于传统的体裁(体裁多选择被以前摄影家忽视、不为人知的社会另一面)进行跟踪、挖掘式快拍。因此对于体裁的选择与深入程度,有所预设,而对于细节拍摄,也具有快拍、捕捉的即兴特征。

新快.拍影像为抓取有意味、新感受的图像,一反以往的摄影表现准则,画面无意识充满失焦、模糊、晃动等摄影“错误”,影调、焦点、构图等似乎有意在与人们的视觉习惯作对,充满挑衅,这些对焦不准、构图失衡、颗粒粗糙,打破传统及商业摄影虚浮、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趣味,而成为一种异样快拍美学,新快.拍摄影开始关照当下“世俗”题材,摒弃了其它直接摄影尊贵甚至神秘的目标,具有反讽和超然的素质。

新快.拍影像以一种当代观念融入快拍美学,我将快拍美学加上“新”是想区别于依重传统语言及生存感受的传统快拍美学,加上“•”有意将快与拍分离,并赋予当代“快”的社会化现实语境,不仅限于一种摄影方式与手段,这也是与传统艺术所区别的地方。当代艺术除了艺术本身的语言方式的演化,更关注艺术背后的区别于其它时代或西方的新现实的生存感受。“快.拍”将艺术语言与当下现实感受并置、捆绑为一种新的力量,新快.拍中的“快”具有双重意义:当下中国现实快变化特征,另外也是拍摄的语言方式。而“拍”有快速凝止的特征,区别于其它媒介方式,回到摄影本身,因此“新.快拍”是回到摄影本身的当代化方式。
新快.拍影像从媒介上分为“快•拍”摄像和快.拍摄影,它们只是工具的差异,新“快.拍”影像的艺术家一般情况随身携带相机、DV机,就如同侠客随身配戴的武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自己敏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选择社会现实社会中自己预想表达的、区别于传统快拍的影像,进行偶发拍摄、日志归档,最终选择更具有当下生存感受的作品。
当艺术家不仅仅是简单的使用一种快拍方式,更重要的的是以快拍关注当下的生存环境和状态,每位艺术家都可选择和拍出具有这个时代不同的生存感受的作品,快.拍其拍摄方式对商业化、精细化、摆拍造像的重新思考,走出工作室,对狭隘的当代艺术标准提出挑战,是一种“有意味、有观念的直接纪录方式”,使快拍当代化,其避免了传统快拍的死板的记录方式与体裁,又避免狭义的观念摆拍造像概念化,缺少情感、感性。新.快拍增添实验的语言元素,并在选题上趋向被大众忽视、真实、不为人知的新鲜话题,给观者以新视觉认识社会。
新快.拍影像从拍摄手法有以下几个特征:
1.实景拍摄很少搭景或加道具。
2.很少在影像资料加额外的音响效果。
3.多采用手提摄影的方法。
4.很少有表面化处理的场面。
5.记录多发生在现代的环境。
新快.拍影像成像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朴素、真实而非修饰。2.语言实验性。3.抓拍、快拍截取。4.快餐化。5.选题不同于原快拍摄影融入意味与观念。6.个人化、独立化叙述。

新快•拍影像选材的边缘化,风格率直,摒弃其它直接影像尊贵的目标。新傻瓜影像以自己的弱势转化为一种强势的语言,挑战精英摄影的专业化、技术化,与摆拍的商业造影,从感像质感,空间感上相比,其朴素、真实、生动、情感化占有优势,是纯观念化摆拍无法替代的,并以此反讽整个社会现实虚拟化、个人化的不确定虚幻世界,同时,新快.拍影像被称为反对大媒体幻觉化民族武器,通过私人化来建立制度外的个人叙述。新快.拍影像不单单是一种拍摄方式、语言,其“低微”,易独立操作的代言更具有一种后现代消解精致、商业化的快餐式观念。
从事新快.拍影像的艺术家多选项用傻瓜、数码相机做为媒介,其自动化便捷的特点是更符合快.拍的方式,也加快了快拍影像发展进程,并将技术总是退居二线。艺术家更加侧重敏锐的选择,在当代艺术“选择”做为判断艺术家敏锐程度的标准,艺术家在选择什么样的图像拍摄,图像呈现出什么样的新的生存感受成为摄影及其它艺术的一个价值支点。

新快.拍除了回到摄影艺术本身,而又区别于传统摄影融入意味与观念。其快拍中有可能出现的“粗糙”“世俗化”弱势语言同时也转化为一种“强势”的观念。即兴与“不经意”的快.拍凝止特征,同时也具有经典性,新快.拍影像的出现更符合当下社会日趋数码自动化的快捷体现,而重要的不仅是快.拍的艺术本身价值,而是社会化的“快”与提摄影语言的“拍”的完美结合。 张海涛2007.09宋庄
[15楼] guest 2009-11-05 13:51:51

张海涛新快拍影像
<遮挡>










[16楼] guest 2009-11-06 13:43:31
张海涛新快拍影像之《短信》




















[17楼] guest 2009-11-07 11:13:27

张海涛新快拍影像之《屏幕》











[18楼] guest 2009-11-08 15:32:18
张海涛新快拍影像之《眼镜》

















[19楼] guest 2009-11-09 12:58:19
此人实在够坚挺的啊!

为啥要把这许多的粪便往这粪坑里拉呢?????

我实在不忍心不顶一下!!!!!

顶!!!!!!!!!!!!!!!!
[20楼] guest 2009-11-10 13:52:07
生活在宋庄
——宋庄及周边艺术家群落田野调查展手记

栗老师让我来做《生活在宋庄》的第四回展览,考察宋庄及周边艺术群落的生活和创作状况。我一时不知所措,后来花了几天时间我才理出了一点头绪。首先感到任务重,另外我觉得对于栗老师提出的“生活在宋庄”“艺术家群落”“田野调查”“展览”都要有所理解,并且要在展览上体现出来。
我理解的“生活在宋庄”,首先强调艺术家对宋庄的艺术创作和生活空间有所体验和感受,或者常来常往宋庄的,对宋庄这个现场有情感上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宋庄已不是一个地域性概念,它是一种艺术家聚集区的生存状态。
“宋庄及周边艺术家群落”与宋庄有很大渊源。当年由宋庄为集散点,先后出现了滨河小区、武夷花园、龙旺庄、新华联小区、左右艺术区、梨园等艺术区。
“田野调查”的展览,是一个对艺术家群落基层、野生艺术的走访,然而走访不只是收集式的调查,依然要以艺术和艺术家为主体,了解艺术群落的历史和现状,并需要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归类、入档,而不是一些空洞的概念。首先以“艺术”为主要线索,并涉及到他们的生存状态乃至事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艺术的发展、艺术家的生存,以及整个文化产业链条的建立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希望逐步创造一个良性的艺术和生存空间,艺术本身的“公共化”和“人性化”才能体现出来。

这次田野调查的角度与切入点

艺术的田野调查展与社会学中的田野调查有着区别和联系。它们都需要对艺术群落进行深度走访和调查,确定走访内容、统计数据、归类存档。两者都需要进行跟踪调查、跨时间、空间进行了解,因为艺术群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
社会学中的艺术群落调查,必然要调查这些内容:
(一)宋庄艺术群体形成的时间、地点、缘由。
(二)艺术家生存状况、收入情况。
(三)形成艺术群落社会背景。
(四)艺术群落的近些年艺术家人数变化及当下生存状况。
(五)艺术群落硬件配套设施,如美术馆、画廊、画材店等。
(六)艺术群落艺术家艺术类型和样式及全国的影响力。
(七)艺术群落的未来建构,对其它产业的带动。
艺术群落田野调查展又与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有些区别,则偏重艺术本身的类型调查,它首先是一个艺术展,以艺术的面貌展现和艺术发展脉络调查为主体,当然与社会学田野调查可相互参考,注重艺术家在艺术区的生存状况及未来发展。
这次展览已走访了十几个艺术区,我们统计出不同的艺术类型和样式:传统写实绘画者约占15%,现代主义风格约占30%,当代艺术政治波普、艳俗、玩世样式约占40%,其它媒介从事行为艺术艺术家约占0.5%,摄影图片媒介约占0.5%,录像艺术约占0.3%,其他媒体约0.01%,另外从事电影、写作、音乐的艺术家约占5%。
这些数据类型的体现和样式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如年龄、艺术观、人生观、媒介和表达方式选择不同而形成。
一.传统写实绘画一直是作为主流艺术存在,很多艺术家在院校里以这种样式进入高等学府,进入宋庄艺术家聚集区依然保持这种样式,说明中国艺术院校教育和影响力。
二.政治波普、艳俗、玩世艺术家偏多,是由于圆明园及宋庄艺术群落是这几个艺术样式的源起地,也曾经影响全国的艺术样式,很多传统写实绘画的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也选择了这种风格。也有从圆明园过来的艺术家依然保持了这种样式。
电影、音乐、文字是后来进驻宋庄的,很多是艺术家的朋友介绍而来,由于它的非商业性,艺术家的生存相对艰难,所以人数比例少。图片、录像艺术、装置艺术、行为等媒介,也由于它非商业性和成本技术等原因,人数比例也很小。所以这成为我这此调查展的侧重点,这些媒介的弱势和非商业性需要鼓励,为的是造就艺术家聚集区丰富、多元的艺术氛围。

宋庄艺术家群落群的源起与其它艺术区关系及变化

1979年的《星星美展》标志了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人们内心压抑的释放,充满着感性和自发式的萌动;85新潮是由地方艺术家群体式的反叛行动。伴随着地方和外来讯息的相互传递,各个地方的各种文艺团组,在有限信息的冲击下,自然形成激情的艺术运动。其特点是以地方为基点的各自发挥,而后形成全国性的星火燎原之势;89大展则将地方各种民间艺术团队和个人进行了一次集结,使大家了解了北京的文化积淀;90年代初个体经营有了发展,人们开始摆脱体制束缚,北京圆明园艺术群落成为各地艺术群体和个人留宿的会所,自我放逐和乌托邦式的生活方式愈演愈烈,抉择于理想和现实、体制内外之间。1994年由于社会的原因,聚集在圆明园的外地艺术家又一次流落到宋庄。当时一位艺术家张惠平的学生介绍而偶然入住,陆续艺术家方力钧、刘炜、岳敏君、杨少斌、王音和批评家栗宪庭迁移宋庄。宋庄早期与圆明园画家村的感觉一样,只是部分艺术家可以购买低价院落而为此欣慰,“野生” 边缘、草根性、自由创作是当时宋庄的基本感觉。
早期的宋庄,大多数艺术家面临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生存与艺术的困惑”,多数艺术家靠打短工或兼职为生,生活没有保障。主要从事带课、画行画、接设计、雕塑小活、开小饭馆等为生。平时生活的几个内容:聚会喝酒、聊天、画画、打短工、做展览。生活条件差,家庭两地分居、离婚者居多、展览极少。2005-06两年艺术市场化是个转折点,艺术的商机给艺术家带来生存的希望,加上院校的不包分配,以及怀抱做艺术家的理想等原因,使全国各地艺术家于2006年开始,大批涌入宋庄及各个艺术家聚集区。
宋庄及周边艺术群落具有自发性、乌托邦感觉、边缘性、地理上的辐射状、规模大、潜力大、外延性等特点,这是它的优势,同时也是他的问题。宋庄前期的边缘化、草根性、另类、反叛、朴素、非商业优势,渐渐被寻找机会的心理所冲淡。规模大、人口多,必然会人多手杂良莠不齐,这也是必然。
宋庄镇面积115.929平方公里,包括4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0万人,艺术家近几年入住3000人左右,以小堡为中心,呈发散状态聚集:大兴庄、辛店、喇叭庄、任庄、北寺、白庙、邢各庄等。并连带武夷花园、滨河小区,因为在这些小区买房租房,生活相对比宋庄便利。
武夷花园滨河小区居住的艺术家中早期大部分艺术家以图片、行为为媒介,很快活跃在国内的艺术圈,如杨卫、徐一晖、王庆松、朱冥、杨志超、李伟、海波、朱发东、徐志伟等。这两个小区也成为前几年的著名小区,后因艺术家的成功和798艺术区的繁盛,很多艺术家搬出,现仍有部分艺术家留守,他们的作品在这次展览中有所呈现。

宋庄与大山子,以及它们所辐射的艺术区

在中国艺术开始由边缘向主流转型和过渡,艺术圈的关注者们也开始发生意识的转变。我时常说:“当代艺术史就是圈子的历史。”虽然有点绝对,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在中国北京这个圈子辐射全国,圈子以北京为中心,从严重的角度看,有点“战略目标”的意思,如果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想取得话语权,在于首先进入北京,即会在全国有影响,而在北京呢?则首先进入通州宋庄及朝阳大山子两个艺术区,再是它们辐射的艺术区。
圈子进入的程序,须艺术家、批评家们主动介入,主要方式除了做作品,还要进行“营销”活动:展览、人际交往、评论、网站、写书、与画廊自荐、拍卖等。
北京是具有份量的批评家、艺术家、策展人的聚集地,占全国的80%以上。当代艺术很多思潮及艺术流派在此产生,如艳俗、政治波普、玩世、后感性、青春伤害等等。而且这些思潮的艺术家当时在北京做活动便在全国影响,而尴尬的是在外地很多艺术家作品再好,没有圈子的“滋润”、互动和营销则埋于深山。
宋庄的缘起于圆明园画家村,发起于94年,现居艺术家的约3000人,居住着有份量的策展人、评论家栗宪庭先生及玩世的代表们。地理位置较僻,现有十多个艺术馆,位置分布散,观念需更新,好的画廊推广太少,还是以玩世、艳俗为主,媒介以架上为主,相对混杂,需增添时尚和活力。
798艺术区,地理位置好、画廊集中、观看方式好、艺术时尚、居住艺术家少,以展示空间为主,缘于2002年,成熟的画廓多。具有天时、地利、人气,但近期由于市场泡沫影响,商业艺术品集中,冲击了798的纯粹性。

宋庄目前当代艺术的商业价值走访

艺术品在某一历史情境中再前卫,突出者最终会被商业所操纵,或以金钱体现它的最终价值,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现代主义的前卫的艺术家凡高、毕加索等人还是后现代饱受争议的赫思特、史密斯、博依斯等人,都没人越过这个价值规律。只是时间问题,是生前得到甜头还是死后一鸣惊人,这由多种因素有关,如个人机遇 、炒作、时代鉴赏能力和人品等社会因素组成。
宋庄当代艺术市场这几年(2005—07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当代艺术突然一夜之间倍受关注,这可能与艺术区的画廊形成和当代艺术在国内外拍卖市场的高额利润有关。贫富差距也开始拉开。
我身边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艺术家突然爆发,买地购车屡屡出现,有一种由边缘向主流转变的势头。
目前从市场规律可见,不同媒介作品销售情况各不相同,成交量大致排序:第一、绘画;第二、雕塑;第三、图片(含行为图片);第四、装置;第五、录像艺术及多媒体艺术。绘画成为热点,以前搞录相、行为的艺术家也转变了策略,先画画挣钱后再做艺术。
另从市场及艺术家定位来看作品价值,大致分为几种情况:
一. 已进入艺术史的或已被定位的艺术家价位最高,艺术价值与货币体现的真实度相对高,价位相对高的情况约占2%。
二. 没有被评论家和历史定位但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艺术家,进入市场运作的也占很大比重,靠数量取胜,价位中间约占28%。分为两种情况:
①作品一般,但符合市场。
②不排除好的作品。
三.不随市场走,但想有商业但不会运作的理想主义者默默做艺术实验,靠理想化精神支撑做艺术,或没有能力运作的艺术家,只能等待新的契机情况约占70%。
宋庄文化产业模式的试点及调查意义

宋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A.产业化
据保守估计,宋庄有3000多艺术家,一年艺术品交易至少达2.5亿元,多数是中层和成功艺术家的交易数字,每年艺术家房租平均2万一人,宋庄2000人的房租保守数字就有4000万一年;服务产业:画廊、餐饮等服务行业就能解决1000多人就业,今后的房地产,文化的发展将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B.基金、画廊、美术馆、拍卖机构、收藏家在这里进驻
画廊业在这里兴起,美术馆会在这里聚集,国内经济人制度在这里走向正轨。到目前为上宋庄有美术馆11个,画廊30多家,艺术生活区20个。低端市场在这里兴起,让城里人来此采购产品,走进百姓人家,艺术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C.文化教育
当代艺术必须公共化,在这里可建私立、公办当代艺术学院,各地院校学生可在此进修、深造,毕业后来此发展。
D.文化博览会与艺术节
参考国外威尼斯、卡塞尔、圣保罗运作模式,邀请国内外著名策展人在此策划好的展览。低端与学术性展览分开,避免杂乱,主题性强,这正是艺术家所希望的。保持独立、开通、开放的心态做艺术节与双年展,将会带动所有产业的发展。
希望政府有计划加强艺术机构的硬件建设,使艺术走向公共化,而非小圈子里的游戏。当代艺术发挥出对公众的渗透和影响,才能参与和介入现实,不然艺术将失去它的意义和价值。
国内上海双年展、连州国际摄影节、广州三年展、平遥国际摄影节运作方式可以在宋庄尝试,取决于各级政府的开通和放手程度,硬件和软件的协调。艺术家和政府以一种包容态度,促进艺术个性发展和公共化建构,而非狭隘的对抗。正如老栗所言:“我在不违背独立批评和不取利的原则下,把主要精力用于和当地政府合作,努力建立一个良性艺术产业环境的原因”。
E.艺术类型多元化趋势
艺术向电影、音乐、文学方面多元发展,栗宪庭电影基金、宋庄音乐、文化杂志等。
F.商业冲击与独立精神
商业诱惑越来越强,这正是艺术家保持独立信念的考验,希望以上产业是为艺术服务,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好的平台,良性循环,减小贫富差距的艺术现象。
栗宪庭先生近些年一直为艺术群落试点打造做出自己的努力,先后创建艺术园区、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集市,组织美术馆活动,抓住“艺术与艺术家”两个主体,关注艺术家生存空间和艺术关系。很多朋友给我说“我们要走出宋庄。”我却感觉:“与其走出,不如扎根宋庄,将外界引入,打造宋庄”。“艺术群落田野调查展”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实现艺术家生存空间的打造与艺术公共化发展,改变自娱自乐的狭隘艺术使当代艺术向公共化发展,所做出的实际具体的一手调查资料,为以后艺术边缘类型向多元化发展做好良性循环的铺垫。


张海涛
2008年12月于宋庄国防工事艺术区

[21楼] guest 2009-11-10 18:20:59
地摊便宜货
[22楼] guest 2009-11-16 00:14:32
一层层便宜的大便
[23楼] guest 2009-11-19 11:18:22
07独立影像档案
关键词:新语言新感受、新快.拍、档案系谱学、独立、观念纪录、快拍美学、类型、小众媒体、朴素、自动化、录像短片、录像装置、游击录像、实验记录、新媒体、界定短片
艺术圈最近常常出现一些极端的著名论调,如“艺术已经死亡”,“艺术必须死亡”,针对此论,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我认为艺术不但不会死亡,而且永远不会死亡,直至人类消失。艺术存在及发展的意义在于艺术两个基本的要素,即不同时代语言媒介的变化,另一个要素即不同时代提供给艺术家不同的生存感受……艺术从出现至今,媒介的变化从未停止过脚步,从古代原始岩画到素描、油彩、摄影、行为艺术、装置及DV、喷绘、网络艺术、传真艺术、新媒体……相信不久的未来必然还有新的媒介出现,并伴随着媒介新的时代感受和和语言样式同时变化着,再者每个时代又有让我们触动的生存感受和文化针对性,比如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变化:七十年代的乡土与伤痕艺术;八十年代的大灵魂、八五思潮及政治波普;九十年代卡通一代、玩世与艳俗、政治波普艺术……艺术有着两个要素的发展,因此不会枯竭,除非人类灭亡。
独立DV影像在国内作为又新又老的媒介,伴随媒介语言和感受还有很大的发掘潜力,对于中国独立影像仍有很远的路须走,中国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其发展很艰难。首先,国内美术馆、画廊对独立影像的收藏近乎为零,很多艺术家为了生存放弃这种媒介方式;其二,对于独立影像专业技术设备租金昂贵,独立制作极其困难,造成恶性循环,独立艺术家“傻瓜式”技术被专业人士唾弃,上不了“正席”。第三,传统的艺术家及收藏家、画廊的观念落后,思维一直停留在单一传统媒介的收藏和发展,独立影像策展的非商业性,很难有单位能赞助和接受,使本来就很少的独立影像展雪上加霜。第四,在正常意义上影像是工业生产,因此它很容易被商业、体制所控制,社会真实的一面很难被体现,使得艺术家很难按照自己的意图拍片,长期搅扰在这样控制和被控制的冲突之中,独立品格更加难能可贵。
影像多媒体专业近两年在电影学院及个别几个美术学院开设,但刚刚起步,还未成熟,另外此专业多以实用媒介技术为主,技术大于体验,对于艺术观念敏感度不高。活跃在国内当代艺术圈的仍是96浙美发起的第一代多媒体艺术家,而独立电影也以剧情叙事为主,题材也多以历史怀旧偏多,关注当下现实题材的独立影像仍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有想做系列影像展的愿望与冲动,愿为独立影像人创造一个多媒体的平台,共同探讨、交流。
有关独立影像档案的一些想法
档案,即分类保存的文件、材料等,同时具有根据实际情况查询、提取、传送的特点。
影像档案是一种以影像艺术为研究对象,借以历史系谱、理论系谱、艺术系谱发现、梳理、比较和分析影像,给出既有思想空间框架的影像,又有视觉语言时间变异的景象。
档案系谱学,是一种文化形式的人文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荷马史诗、旧约圣经、中国先秦的“世本”史撰,而本展览所倚重的是后现代系谱学方法,影像档案是一种以系谱影像为方式的策展,将影像艺术放在一个框架系统里,建立清晰的艺术类型,避免拼盘、乱炖。
福科在《知识考古学》中说,档案不是各式话语的统一或不问区别的化合,相反,它是高度差异化的命题的形成和转化的总系统。进而视之,档案对人来说只能体现为“他者”即差异。人没有可能发现自己的档案,因为它产生在话语规则的内部,而话语的对象不过是它的外显形式。

关于影像展的几个想法:
一.与其它DV影像展区分开、发挥分主题归纳和语言方式归纳的特点。展览里设分主题,按类型邀请艺术家,关注DV思潮,争取每次展览有不同的分主题。
二.展览品牌与目标:系列性、独立性、实验性,关注新的语言方式和触动神经的生存感受,这也是我们判断其它艺术的标准。
三.根据展览主题选择展出方式,一分钱做一分钱的展,不贪大制作,重要的是持续。
四.展览通过不同渠道邀请具有“新感受、新视觉”作品的艺术家,整理资料,口袋传播,文献归档,内外交流。
五.展览主要分为录像艺术和观念纪录片,录像艺术以短片为主,为艺术家创造一个有限、朴素的技术条件下的交流及服务的空间。 独立影像简介
中国独立制片发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长于90年代,在90年代体制外的非官方化的独立制片在大陆起步发展。
在正常意义上影像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因此它很容易被商业、体制所控制,而独立影像就是把这种控制降低到一个相当低的程度,使得导演或艺术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来拍片,同时,在这种控制和被控制的冲突中艺术家或导演能够使得被控制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样的影像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独立品格的影像。
中国的独立制片从影像表达的内容上,可分为叙事影像、纪录影像、实验影像三个相对分离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剧情片(即传统概念上的故事片)的独立制片,以第六代导演群体为核心为主体,包括少数海归派的独立导演和制片人,它的起源地是北京电影学院。
第二部分是纪录片的独立制片,后来被称之为新纪录片运动,它发展于两个群体,一个是在官方体制内生存具有独立思考行为方式的纪录片作者,另外一个是完全脱离体制的自由个体纪录片作者,它的起源地是北京电影学院。
第三部分是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的独立制片,它的作者群主要是当代领域内的艺术家,它的起源地是中国美术学院(前浙江美院)。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独立思想的纪录片工作者开始试图摆脱影像传媒管理体制的作用,从而从个体观念出发来纪录现实生活的真实。其在形式上大量采用长镜头、跟拍、同期声的纪实手法,既无旁白也无访谈,更没有背景音乐,充满直接电影的鲜明风格,还有很浓的非专业色彩,技术上质朴而简陋,与人们思空见惯的体制专题片在主题和形式上具有极大差异。
影像作为一种载体对现实进行纪录这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并由此产生了影像纪录的概念,而对影像进行实验则是寻求影像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并同时带给观众以新的生存感觉。
在影像的类型之轴上,纪录和实验被分别置于轴的两端,当影像的叙事方式倾向于纪实这一端点时,我们就可以看见新闻性、观念性更为强调的、更为真实的画面;相反,当影像转向实验的那一端点时,影像叙事就变得写意、抽象,甚至其叙事功能完全被忽视、被抽离,而只剩下单纯的画面语言、观念和感觉。
录像艺术在其出现之初就已以确定了四种表现形式:
游击录像,是指艺术用手提摄像机纪录街道活动,政治性和社会性很强,游击录像的共同特点是对素材从不添加任何艺术构思,不作任何导演性的加工,影像表现出一种粗糙的、具有现场感的即兴创作风格。
实验纪录即对实验的纪录,用影像来纪录行为表演,或偶发行为等实验艺术,镜头经常对准艺术家的身体本身。艺术家们用纪录片的方式,制作了一系列的影像,粗糙但观念严谨的黑白或彩色作品。
录像装置是由音、视频设备和其他装置材料、现成品、现场环境等共同构成的,其中包含摄像镜头、监视器和磁带录音机等视频、音频设备。




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并不能完全等同,实验电影源自电影艺术史,并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他的一个高峰,而录像艺术则发端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艺术中诸多艺术形态之一。
实验电影主要使用胶片,并在地上影院和学院展映,而录相艺术则主要使用视频,少量使用胶片,他们的作品则局限于画廊和美术馆展示。
实验电影具有一个线性的演示过程,其实验是向影像画面内部深入的,而录相艺术的展示多是非线性的向空间和环境拓展。
界定“短片”的确切标准各个电影节难以统一,通常实验短片的长度都比较短,而剧情短片的长度则出入比较大,最长要超过半个小时。一般说来专业的短片电影节,原来把短片(包括短纪录片)的长度规定为53分钟以下,现在则规定为58分钟以下,但这并不是一定完全严格的标准。更多的电影节把参赛短片的标准定为30分钟以下。
电影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大片、长片统治着商业电影院线,短片归位实验室。但即便如此,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短片作为影像最基本的形态,仍然在扮演着它不可替代的角色。短片非常重视电影语言的自身追求,在这一点上它离电影本质最近,同时短片又因其短小精悍的特质,更具有实验的无限可能性和便利性,短片可以轻易的摆脱情节和故事的纠缠,彻底的突破规范模式的表达,使创作者的观念或情节得以呈现。
观念纪录
观念纪录即倾向于将纪录中融入朴实的观念,使纪录实验化、当代化,又区别于新纪录片,相对新纪录片更偏重纪录的实验和观念化。其避免了传统纪录那种死板的记叙方式,又避免了狭义的观念艺术的概念化、简单化,缺少情感、细节与感性,增添实验的语言元素,并在选题上区别传统纪录片趋向反映真实当下的、不为人知的新鲜话题,给观者以新的视角认识社会。
结语:
当代艺术推出DV这一象征,更为关键的是这一象征具有自身的工具特性,其技术的工具特性使影像制作的个人化、小众化表达日益突出。
DV的出现为独立制片人解决了资金和画面品质这两大难题,制片的门槛大大降低。这使更多的人有能力加入到影像行业,在原有体制之外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改变的不仅仅是影像制作的经济学,更为主要的是将影片制作从体制、团队运作的方式中解放出来,从而成为一种个体写作。这使影片制作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握影像,表达一个人的现实或者做一些实验性的拍摄。
DV影像谐音“低微”影像,可见它的小众性,任何一个新的媒介它的开端与发展时,都被以一种“低微”的身份出现,而最终得到推广,大众化、学院化,这样“低微”的媒体我们称之为小众媒体。DV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独立制作的替代性名词,傻瓜影像和观念纪录的朴实也具有其小众的特质,并以一种反叛的语言方式消解贵族化影像。DV传播途径仍然很小,一般只存在于网络、小型学术交流展、酒吧放映,虽然DV作为数码影像慢慢成为学院教师的教学工具,也从学院走向大众,但才刚刚起步,学生对艺术观念的认识仍不成熟,小众媒体提倡新观念先行,以一种前瞻的姿态传播尚未被大众接受或知晓的信息,为“弱势群体”传递讯息,为独立影像交换资讯,“影像档案”在生存和推广上仍然处于一种尴尬地境地,我们愿通过影像档案展为独立影像人提供一个服务、交流的平台。
张海涛
2007年9月于宋庄

[24楼] guest 2010-01-11 04:07:54
[25楼] guest 2010-01-17 12:30:58
虚设艺术

第一节方案艺术

我们都有这样的情况,心中时常萌发不少有趣的设想、愿望。这样的预想,很有意思、不现实、无法实施,但又揭示着现实和预示着未来,很多问题可能起到启发、提示、告诫、娱乐、批判的多重意义,这些设想由于现实有限条件无法实施,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艺术家便通过方案、文本、概念得以表达和呈现,但其实这些方案本身已存在了价值,并可以艺术展览、媒介手段得以发布、实施、论证,从而达到这一表达方式、感受和语言的成立。
方案这样表达方式除了艺术领域外的各行各业都已存在。从古至今,我们在实施一个行动、事件或科学梦想,都会周密的做出一套方案,不论是战国时期的“荆珂刺秦王”还是汉代“鸿门宴”、北宋“杯酒释兵权”、近代“ 五四运动”、“南昌 起义”、当代建筑竞标,小到桌椅板凳的设计,大到谋划一场运动和思潮,实施前无不有着周密的方案设计。方案艺术和方案有相同的特点,但方案艺术更多的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为了纯粹实用的意义。
我们所讲的方案艺术,具有虚设的特点,它是指一些艺术家在有限条件下不可实施或未来也不可能实施的作品方案,与历史上或艺术设计可实施或已实施的方案有着不同的特征,而且艺术本身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也有着区别,艺术多种情况下关注现实时以一种虚拟和异延出现和处理,如电影、小说,时常由作者主观因素虚设和添加,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方案艺术是艺术的纯概念艺术的拓展、延伸,不等同于狭义的概念艺术,而且在形式上也比概念艺术更加拓宽、鲜活,内容上更多是对现实和未来的社会学及其它学科的渗透,而非纯粹的形式上的概念艺术,方案艺术以夸张、典型性特征对当下生存状况的和感受的介入,使之具有深层的价值。
方案艺术除了以口述、文本表达方式出现,当代方案艺术的语言与媒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也不断拓展,打破以前纯文字的形式出现,可以借助新媒介如电子、装置、网络等媒体并得以传播、展示。
新媒体的虚拟感以更加直观的视听效果适应方案,方案艺术的预设性、观念性、创新感、可能性、灵动性、先验性是现场艺术和实施艺术所没有的,它会给艺术带来更新奇的视角,不可预知的可能性,更多地带来吸引力,而避免人们心理的疲劳,从而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和重新解释权,在未来成为是艺术不可分割的表达方式。

张海涛2008.6.0

第二节虚幌一枪

前几天,一个朋友王轶琼用手机的媒介向观者散发了一阵短信息,其信息每二日一报,标为自费出版。初始接收这些信息时让我们大吃一惊:如王轶琼动态41>每二日一报: 梁克刚酒后开车被抓 赵半狄保护熊猫被杀(附广告:张曼玉今晚798采购作品)本报自费出版……又如顾振清揭开当代艺术谜底卡特兰说不 徐震偷渡未遂被遣返(附广告:里西特13日中国美术馆现形门票20元)本报自费出版……?这样的信息给我的第一感,是一种吃惊、怀疑与不确定感,甚至担心,这里面的内容是真的吗?是作品吧?是虚幌一枪还是放我们鸽子?几日后又一串信息发来,相互打听再加上出于我对圈内圈外的动态的了解,证明了它是一件作品,而非实情,排除了我的疑虑。
这又使我联想到另另一个朋友的行为作品“麦子已死,请相互转告”,艺术家麦子给所认识他的朋友在未确定他是否存活前群发了此条短信息,之后关机与他联系不上。艺术圈中艺术家自杀是常有的事,如凡高、山西大张等。再加上麦子本人的性格及现状,自杀可能性不是没有,因而使大家焦急甚至为之落泪,当寻找到麦子真身时侯大家悲喜交加,原来是虚幌一枪,让大家虚惊一场。
“虚幌”字典解释为了欺骗而采取的伪装或权宜之计
虚幌的事在现实及历史中都有所体现,我们也时常在现实生活收到一些中奖短信,诱你舍财、舍色。如: 楼市观察:“退房”究竟是否已经汹涌成潮?
- sjtl - sjtl - 和...此时,我们应该提醒:千万小心,别被“退房潮”的虚幌一枪绊住了走向健康的脚步。 中国的房地产算得上是最幽默、最滑稽的地界,在这个地界上无论是房地产直接运作者还是旁观者,假如没人挑剔它的正确与荒谬,便经常能给你整出些个独创甚至...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 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那怪物喝一声,虚幌一枪,逃了性命,帅群妖收转干戈,入洞中将门紧紧闭了。 这大圣拽棍方回,天神在岸头贺喜,都道:“是有能有力的大齐天,无量无边的真本事!”行者笑道:“承过奖,承过奖!”李天王近前道:“此言实非褒奖,真是一条...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基督教的理解(Z)
“五四”对“科学”的欢迎迄今仅仅迎来一个科技实用、追求功利的进代,而其“民主”的要求只不过虚幌一枪、流于形式。其对传统、对宗教的批判暴露了当时知识界的浮骄之气和急躁之感,显得过于霸道和浅薄。这种浮躁风气亦在当代中国文化...道:“此言实非褒奖,真是一条...

艺术中艺术家颜磊、洪浩也曾做到此类作品《匿名信息》,他印制了很多仿真卡塞尔文献展的邀请函,邮寄给艺术家和策展人,使艺术家收到后空喜一场,受到极大的打击,引起轩然大波。然而这些作品又给了我们以启示,在当今社会中的不确定现状,需我们时时常有戒备之心,不可信成为一个时代特征,非真实使我们越来越失落,寻求真实成为梦想。网络、手机等等媒介的“不可信”度增加,网聊中我们不知道对方性别、身份,时常成为无聊中打发时间的方式。



颜磊、洪浩 匿名信信封 1997

颜磊与洪浩联手伪造了卡塞尔文献展的邀请函,大量寄发给中国艺术家和策展人,在当代艺术圈中引起轩然大波。
这几个艺术案例中,共同特征,抓住人性特征制造一个假象,让观众去应对这个假象,也像被作者放了一把鸽子、虚闪了一下腰,我称之为虚幌一枪,并且观众只有被愚弄才能体现作品的存在,观者对此事不闻不问,不好奇,不触动,作品就不成立。
这里面虚幌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而给大家带来争议和思考,在这里艺术语言、文字又是另一股力量。从古到今,语言文字惹的祸举不胜举,甚至时常带来杀生之祸。古代的文字狱、文革时期大字报及语言诬陷…….甚至儿童式的歌谣都具有杀伤力,谣传以及妇人的口水甚至会带来一场运动或战争。这三件作品中都同时涮了观众一把,但“涮”的大多都是朋友和圈里人,而且庆幸文字未造成太大的事件,但已引起轩然大波。
这三件作品中,两件运用了手机短信媒介,另一件选择了邮寄文件,对于现实中的虚幌,随着时代讯息传播手段的改变也在改变。早期以口头歌谣为传播媒介,后来文字出现后则以文本、书籍、书信为传播媒介,当代已进入电子讯息时代,便以电子邮件,信息甚至视频手段传播,在这里邮件、短信也具有了私密、便捷、直接的效果。
虚幌艺术的语言是具有独特感,然而伪造、愚人情节严重,会给观者带来精神上的刺激,击怒观者,若是朋友好说,不熟人可能会惹上官司,这使得虚幌艺术具有一定风险,对作品内容的把握,发放人群做好虚设,预设后果,愚人程度是否触犯法律、法规,是否道德成为作品成立的争议性话题。
当代艺术行为事件艺术从开始产生都沉浸在争议中,这有时难免对当代艺术事件的价值意义产生怀疑。这里又需讨论行为艺术与行为,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问题。
在西方行为艺术翻译为表演艺术,这里的表演与电影戏剧一样,在台上的杀人不是真杀人,是化妆、戏剧效果、是假的,在此艺术本身也具有表演虚拟成分。而在中国翻译为“行为艺术”,与现实的行为有所区分,因此行为艺术不是现实的“行为”然而在行为艺术不断的发展中,艺术家行为艺术与现实行为暖昧不清,表演现场这样的语境和艺术家的身份,才能证实了行为的艺术身份,而不是普通人的行为。如:89《枪击》事件、朱昱《食人》、陈光《与我有性关系的女人》等,这里的艺术中的假表演变成了真的行为,行为艺术的真实体验成为语言在目前的是争议话题。这里行为艺术大家公认的最低底线是法律底线,这里的行为事件,都在法律底线左右徘徊,这里现实生活中大众不能携枪,也不能嫖妓,更不能开枪,然而在艺术家的展览语境中就可开枪,作品是否成立,如果艺术家拿来的假枪开了一枪,作品就不含争议,但作品力度不够,这也是相悖的一点。以艺术名义的胆大艺术家的胆大行为是我们更担心的事情。(参见本书“事件艺术”一章)因此事件艺术的成立要考虑作者身份、人品、作品脉络、意图、法律底线、艺术转换、感觉等因素。
另外仅靠法律底线来约束艺术,法律之外的伦理底线可以不理睬吗?精神伦理冲击可能对人的精神冲击更大,给人造成更大的伤害。谈到这里,虚幌艺术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对收到短信或邮件的观众是否造成了精神冲击,冲击程度是讨论的焦点。
虚幌一枪,使我又联想到每年一度的愚人节,愚人节的成立,也必须有法律道德底线,大多数愚人节都是小愚,愚人节的语境中谎言,都是善意的谎言,慌言的结果都要以对方承受程度为底线,这里的三件作品中有一件作品被有关部门封杀,但都没有造成法律事件,虚幌艺术是一个风险的艺术,这个风险艺术可能会带给人娱乐、侵略、情趣、调味,也可能给他们带来伤害,把握一个度,预设结果是作品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当下不可信和不确定的生存感觉,提高戒备就是保护自己。

张海涛2008.6.5












[26楼] guest 2010-01-17 12:42:29
不确定的可能性
——798及周边艺术群落青年作品展
文/张海涛
近几天,我们对798周边正在“消失”的艺术群落做了个粗略的走访,对于798周边群落大量拆迁等综合因素给艺术家带来的不确定感受非常触动,艺术区的文化聚集现象在经济的大浪潮中显得那么无耐和尴尬。这引发了我们想为这些不确定的群落做些事情,用文献资料留住艺术区不同时期的记忆。这次艺术区调查内容主要以艺术区青年艺术家的作品面貌和生存现状为主体,由艺术群落拆迁、商品市场变化、意识形态等因素引出的艺术与艺术社群不确定的生存状态,来推问这样的状态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可能性,也表达了我们对艺术家居住稳定、落地生根的愿望。
如果说宋庄艺术群落延续了圆明园画家村的野生、自由、朴素、独立的村落式的居住状态,798艺术区从地理位置和青年艺术家作品面貌上看有种鲜活的时尚气息,这与他们不确定的交往方式有关,很多艺术家为了生存边做艺术边上班,多与城市互动。798大胆开放的信息给了它不少与国际接轨的模式。从798艺术区2000年入住到现在由于不确定的综合因素如拆迁信息、商品化消费、生存机遇,艺术家自然地向周边的地区延伸和发展,就形成了以798为中心的辐射聚集现象;这样的现象也是一种“展•住”一体的现象,在周边居住、798交流展示的良性关系,然而这样良性关系由于城市化和市场化变得更具有相对性和多种可能性。这一点与相对单纯稳定的宋庄更反映时代的特点,这样开放的城乡结合部必然会带着生存的压力和不确定。当代艺术先验的发展时机(好的机构和好的展览)、城乡结合的地理(交通方便)和美院不断的人气资源带给了798当代艺术集聚区发展的活力。与宋庄自然加偶然的集聚方式不同,798及周边又有一种偶然、必然加运作的特点。当然这样的特点必然是在不断变化中,不确定在艺术与艺术区中也会逐步体现。

不确定性在艺术与现实艺术群落中逐步体现

艺术作品对不确定的表现,随着历史与现实的脚步越来越突出。五四以来到解放前文学艺术成为革命反抗的武器,主题爱恨分明;66—76年的10年的文化大革命文艺借助极端反资路线,以大一统的权力使文艺圈思想高度样板化、模式化,文艺需与老百姓喜闻乐见,不可能出现“杂念”;70年代—80年代乡土、伤痕美术、星星美展、大灵魂艺术、学院艺术的作品中都是以单项的主题思想为标准;到90年代左右的政治波普、玩世、艳俗艺术作品中涉及到两种异质符号或不确定的感觉出现于一个画面,形成对主流严肃的权势的消解,以后逐渐出现表达现实不稳定的、多元的、含混暧昧现象的作品。
七九八及周边艺术区青年艺术家占80%的比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发展空间比较大,作品不是模式化和符号化出现,具有潜在的不确定可能性。作品中不确定的可能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弱化的现象,也是艺术家有意识的表达这种不确定状态的结果,这一范畴具有多重衍生性含义,诸如:模糊性、间断性、若近若离、散漫性、多元性等等;另从作品视觉上传达给观者的表面特征是:处在一种动荡的犹豫和怀疑之中,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到认识实体及个体精神,它最终可能会出现一种“空虚、失落、混沌”的感觉,似乎抛弃逻辑而展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关联偏差的可能性。在我们这个功利诱惑、快节奏、信息变换似箭的数字时代,在道德意义的不确定及对美丽的迷幻性怀疑的背后,它呈现出一种心灵的摇摆状态:即痛并“美丽”着。
表达不确定可能性的作品时常同时呈现出两种异质的感觉:微弱(隐晦)的爱与恨的交织、紧张与暧昧的情绪纠缠,将给艺术带来一个新的课题:即多义性并存。打破了传统艺术
须内容意义单一的传统审美原则。在价值判断上则打破中心论,以更深广的气度去宽容不一致的标准,以一种多元式的有限元话语追求创造者的谬误推理或矛盾论,倡导一种异质标准。
表征不确定摇摆的艺术的模糊性或多义性的背后艺术家却目的明确,作品本身并可能引申出:圆滑、伪善、愰惚、混沌、隐悔、杂交等现实感觉状态(两种相悖状态之外的第三种状态),因此不确定既可以是一种表现语言,同时也可以是一种新时代的现实感受,生活在其中的人最后很可能会被严重涂上冷漠、空虚的世纪病症。
2005年至2007年我曾策划过三次“不确定性表达——暧昧”、 “暧昧•昧暧”、“暧昧Ⅴ”的展览,对不确定的现实作出表达,这次展览我和夏彦国商榷中,由艺术区生态与现实中不确定现象将会带来的多种可能性作为重点。这里的可能性有两种含义:一是艺术本身的可能性发展,二是青年艺术群落作为不确定的现实社群的可能性发展。这次调查我们多关注非市场化的作品和媒介,如新媒体、电影、装置、录像、图片,这些媒介实验艰难,虽市场不成熟,但发展可能性大需要我们更多的推广,从而打造多元的文化平台。目前北京798及周边的艺术群落在国内占有重要的位置,基本可以体现国内当下的艺术生态,这里生态多元、跳跃、信息开放,自然出现不确定的可能性。可能性是一种实验,也可能会不成熟,但当代艺术的发展也靠着不断变化的实验才有活力,艺术也需要改变人的视觉和心理疲劳不断提出深刻的、针对性的问题。可能性是一种预设结果的过程或态度,这也弥补了作品只提问题,不提态度的现象。可能性是构想的未来,虽多变但可启示未来。艺术作品的多义性、误读和接受美学的成立,也出现了与观者互动中产生多种可能性,这也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然而不确定具有意义的悖论性,不确定在带来多元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未来的不同的可能性,包括负面影响。文化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艺术区“拆迁”不仅仅引发的是我们对艺术的位置和价值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文化不确定所带来的人的精神缺失和异化。“拆迁”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会让我们讨论全球城乡比例失调可能导致的自然生态和生理心态的危机。
1979年的《星星美展》标志了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人们内心压抑的释放,充满着感性和自发式的萌动;85新潮是由地方艺术家群体式的反叛行动。伴随着地方和外来讯息的相互传递,各个地方的各种文艺团组,在有限信息的冲击下,自然形成激情的艺术运动。其特点是以地方为基点的各自发挥,而后形成全国性的星火燎原之势;89大展则将地方各种民间艺术团队和个人进行了一次集结,使大家了解了北京的文化积淀;90年代初个体经营有了发展,人们开始摆脱体制束缚,北京圆明园艺术群落成为各地艺术群体和个人留宿的会所,自我放逐和乌托邦式的生活方式愈演愈烈,抉择于理想和现实、体制内外之间。1994年由于社会的原因,聚集在圆明园的外地艺术家又一次流落到宋庄,2000年,雕塑系副主任、老师隋建国和于凡入住798开始到现在各地形成大规模的聚集现象。然而不安定的因素也一直伴随的群落,早期艺术群落“不合法化”使艺术家流落到边缘地区,现在城乡结合部的商业大潮追赶着艺术区,七九八及周边索家村、环铁将府、东营、费家村等艺术区相继接到拆迁信息,由于暂住和户口制度在宋庄也出现了多起房屋纠纷案,艺术家长期处在搬家的心理阴影中。
艺术与艺术群落都处于不确定关系的关系中,不确定存在在我们这个似乎和平的年代表现的尤为突出,不象列强直接以武力的姿态向他国掠夺的殖民时期爱憎分明,即使“坏”也坏得直接;而我们这个全球一体化及后殖民的时代,国际关系和人际关系却表现出伪善而似乎平静,很多关系表现出政治诗意化。中国当代文化也走入了不能拒绝,又不能完全接受的两难困境,时常表现出转化中的困惑和不确定,文化的嫁接使东方本土精神丢失淡化。生物工程及尖端科技的迅猛发展:如克隆、变性、转基因、机器智能化的研制,给整个人类带来了新的伦理、道德的冲击。人的文化身份、性别身份更加模糊、不确定,人与机器的界线也将日益复杂而暧昧,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各行各业(包括艺术各门类之间)的界线的撕裂,融合;更是给我们带来选择的摇摆和彷惶的感觉。新世纪私欲横流、崇高消解,使得各种人际关系乃至亲情关系都在不确定和怀疑之中,人必空虚失落。
  
70年代生的年轻一代,对前辈人受到的直接伤害表现出同情,但同时成长于改革大潮的试验田中,在新世纪表现出意识形态淡化,道德不确定,外表温和内心压抑造作,而又找不到被伤害的根源,其情感表现为一种不明确的矛盾状态:一方面他们认同物质主义,另一方表现出乌托邦的心理,他们既是消费主体的批判者,自身又是部分消费主体,内心心灵游离摇摆,缺乏明确人生观,而造成心理极度的空虚,以至尊严丧失。
新世纪儿童眼中的好人坏人的界定被模糊化,警察叔叔与土匪叔叔成了一家,爸爸和阿姨成了一家,甚至叔叔和叔叔成了一家……这更将会给下一代造成心灵的怀疑和创伤。
世纪初,新新人类对消费娱乐的沉溺以及对苦难的远离,而养成了一代人对素质理想的淡化而缺乏真理和深度。岗位的游离也给新人类造成心灵的不确定感,同时现实生存状态的失落与消费乌托邦以及虚拟与现实世界的的差距都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心理不平衡,导致两种心理状态的碰撞,道德迷失,时常在两种相悖的心理状态间摇摆,呈现出一种软伤害。新新人类的真诚情感越来越被流行文化、虚拟网络的人工情感所代替,科技数字化是现实与虚拟真假难辨,华南虎案就是典型的不确定案例。科技发展使人与人的见面方式都有所改变。“千里送鹅毛 ”“有朋自远方来”的惊喜逐渐变成虚拟、人工化的二手体会,往年快乐的记忆逐渐变成近者老死不相往来及不明身份的宅男宅女的娱乐化交往。80-90年代的经济浪潮使这个时代的人们越来越物质、社会中人的岗位不确定、身份暧昧加剧情感的淡泊和不信任。道德的伦理刺激的都市化娱乐方式也越来越缺少情感的真实。理想的情感与现实的距离使人的身心纠结,心灵脆弱而如覆薄冰。

798及周边艺术群落不确定的生态调查

一、厂房的闲置和艺术区的形成:偶然+必然
  
 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从古老而繁华的王府井街原址搬离,在于2001年进入望京新校园之前,师生们在大山子北京电子器件二厂有六年的过渡教学时间。2000年,雕塑系副主任、老师隋建国和于凡在706厂租用了一个80平方米的工作室。同年12月,国营企业改制的经济政策导致原来用700、706、707、718、797、798代号的国营工厂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量的厂房被闲置下来,七星集团开始将那些看上去陈旧不堪的厂房对外出租。在2002年10月“北京浮世绘”(冯博一策划)开展之前,有关联的记载应该包括时尚话语的制造者洪晃(1961— )(2000年)、小说家、音乐家刘索拉(1955— )(2001年)、《新潮》杂志团队(2001年) 在这个区域的活动, 2002年2月,美国人罗伯特(Robert Bernell)租下了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开始创办他的现代书店——Timezone 8。 3月,刚从日本回国的艺术家黄锐租用了一个大车间。他很快将日本东京画廊引进到工作室旁边的一个400平方米的车间,正是B.T.A.P. “东京艺术工程”——东京画廊在北京的分支——使得“北京浮世绘”的展览成为现实。这个展览让很多艺术家和经营机构看到了闲置厂房和车间可能带来的机会,到了2002年底,在798的艺术及商业机构已有40多个,艺术家工作室超过30个,然而到现在部分艺术家和机构由于房租过高而转移到周边艺术区,形成了以七九八为中心的辐射聚集状态。

二、798艺术区的现驻机构:中外融合,在市场中游离

1.文化机构现状
  目前,已经有近200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此区域。据2005年3月的不完全统计,在进入798艺术区的103家机构中,主要包含创作展示和交流类、设计类两大类,其中属于艺术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有59家(占全部机构的57.3%),设计类(包括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和服装与形象设计)有29家(占全部机构的28%以上)。此外,还有传播发行和书店及餐饮酒吧一类的跟艺术创作沾边的一些小门类。
艺术家及其公司租用798艺术区的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其中,租用面积最大的是世界知名的、全球最大艺术品收藏与展览公司之一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品公司(租用面积4500平方米)和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租用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次是李霞租用的从事画廊和展览的空间(2000平方米)、洪晃、杨小平合租的为出刊《I LOOK》、《SEVENTEEN》、《LE》等杂志而租用的空间(1610平方米)、史金松画廊(1350平方米)、徐勇租用的《时态空间》(1000平方米)、李莫维租用的艺术工作室(1000平方米)。最近,世界知名的古根海姆艺术品公司拟在798艺术区租用5000到10000米的场地,后又陆续有德国《空白空间》、泰国《唐人》、意大利《常青》等机构进入,但目前798艺术区已经没有这么大面积的地方可以出租。 截至2008年1月,入驻北京798艺术区的画廊、艺术家个人工作室以及动漫、影视传媒、出版、设计咨询等各类文化机构达到400多家,分别来自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比利时、德国、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到目前为止,在原有718联合厂区,大约有10万平方米的厂房已出租给中外各类艺术文化机构,约占整个厂房的50%以上,798的房价已经由2000年的3毛/平米,涨到现在的4元/平米。环铁国际艺术城由前年的5毛/平米,涨到现在的2元/平米。黑桥艺术区的房租现为6毛/平米,较两年前翻了一倍。在通州区宋庄小堡附近,150平米的工作室,一年的租金为4万元左右。据本刊记者了解,北京一号国际艺术区O区,300平米的厂房,普通租户的租金为2万/年,租给艺术区开发商约为8万/年,而经过开发商改造后便以15万/年的价格租给艺术家。

2.2009年画廊半年倒了60多家

与08年相比,09年初春的798艺术区并不冷清,作为新北京的一张文化创意“新名片”,来此的游人依旧络绎不绝,然而这却并没有让画廊经营者的脸上多出一丝笑容,“现在来798艺术区的,80%都是来旅游的。”圣之空间画廊的张鋆对记者说。在这些画廊经营者的眼里,这样的“繁荣”景象更像是一种讽刺。
现实情况则是,经历了半年的金融风暴的洗礼,据了解,目前798艺术区倒闭或者关门停业的画廊已经多达60余家,生存状况堪忧,同时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也大幅度地减少了。一名画廊负责人表示,除了几家比较有实力的大画廊之外,多数的画廊都暂停了举办展览,毕竟办一个展览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即使有展览推出,目前也主要以馆藏展和常规展为主,把画廊收藏的一些画作重新拿出来展示。在大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回报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减少展览,以此来减少投入。桥舍画廊的陈瑜则说的更加直接,“做展览的目的主要还是希望能够吸引藏家的关注,来购买作品,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藏家的购买力非常有限。”

三、798艺术区流动的艺术效应

由于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加上从2004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DIAF-Dashanzi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所产生的影响,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届艺术节(2004年4月至5月的一个月)吸引了80000人次前来访问,其中约60%为中国观众,40%为境外观众,其中还有来自巴黎等国外各大城市当代艺术的代表。12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了艺术节和在此处活跃着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一些国内外文化机构和基金会等对艺术节进行了赞助。第二届艺术节(2005年4月30至5月22日),在23天中,共进行了表演、展示、研讨等艺术活动109项,吸引观众80000万以上,最多的一天达近万人。2005年9月22日至10月7日,798艺术区进行了“双年展”,也取得丰硕成果,许多观众慕名而来,观众达6万以上。以上几大活动,使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艺术品成交量也与日俱增。
近两三年来,到798艺术区来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的人是越来越多。据抽样调查,2004年,大约有45万人,2005年,大约有超过50万以上的人访问此区。境外来访者和国内来访者的比例大约是4:6。

四、798艺术区由艺术转向多种旅游发展的可能

798方圆一平方公里现在有一百多家文化机构,除了画廊,还有酒吧,餐馆,服装店,书店,瑜珈中心……应有尽有。这里选择很多,光餐馆就有法国的,意大利的,还有川菜。游客可以在画廊或酒吧买张艺术区导览图,或干脆自己随意逛。08年——09年798艺术区时尚精品点、咖啡店。798周边艺术区入住时间及艺术家人数大量涌入带动了艺术区的旅游建设,这也给艺术区的纯粹性、学术性划上了问号:会不会在商业浪潮中将艺术“赶出”七九八,而失去一个重要的平台。

五、798周边艺术区入住时间及艺术家人数,依然在流动中

草场地2000年入住目前居住艺术家约50人,索家村2004年入住居住人数约100多人,环铁艺术区2006年入住目前居住艺术家约200多人,费家村2001年入住居住人数约100多人,花家地艺术区目前居住艺术家约200多人,黑桥2007年入住居住人数约100多人,东营艺术区2006年入住居住人数约80多人,一号地2006年入住居住人数约100多人,蟹岛艺术区2006年入住居住人数约20多人,东风艺术区2007年入住居住人数约10多人,奶子房艺术区2006年入住居住人数约20多人,东坝艺术区2007年入住居住人数约50多人,酒厂05年开始入住入住30多人。所有艺术区共计约艺术家1600人,这里青年艺术家占很大比重。

六、七九八及周边艺术区“拆迁”事记(另见)

结语:
以上粗略数据也看出艺术区的机构、人数、市场、艺术面貌、活动时常在不确定的变化之中,艺术与艺术区在经济、文化、科技的影响下未来发展存在各种可能性,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在变化中,只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这次我们对798及周边艺术区的粗略调查,为的是对于群落文化生态和艺术本体的不确定的关注,也表达了青年艺术家“群——落”的愿望,提出不确定也是对确定和落地生根的思考,不确定带给我们多元的可能性,也同时会带给我们态度不明、空虚、浮躁心理病症,“可能性”的提出不是只提现象,不求解决问题的态度,我们更多是想引起社会对文化和人的心理的重视。青年艺术家的心态可以改变生态,对青年艺术家不确定群落的调查也希望未来群落能持续、稳定、良性的发展。

张海涛
2009年11月25号于宋庄美术馆
[27楼] guest 2010-01-17 13:12:30
呵呵,是湖北人/啊
[28楼] guest 2010-01-24 14:25:28
对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策划的几点体会 文/张海涛

中国主题性展览的几个基本构成类型

一、回顾、梳理、总结性的展览。研究和介绍已经确立和形成的美术现象和思潮,对于作品的分类、收集、选择是组织工作的主要类型。如:
朱 其 “青春残酷”画派展和“新卡通”展
冷 林 1998 “是我!—90年代艺术发展的一个侧面”展
高名潞 2003 “中国极多主义”展
栗宪庭 2003 “念珠与笔触”展

第二种:依据个别艺术家敏感的创作现象,从批评本质上进行学理分析、判断、提示、启发、引导性促成一种艺术潮流的生成,并予以定位。这类展览多注重当下现实生存状态和感觉。如:
1993年栗宪庭、张颂仁策划的“后89中国新艺术展”,带动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思潮。
1999年策划的“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推动艳俗艺术的生成。
90年代初尹吉男、范迪安新生代艺术的推动。
2005—2007年张海涛策划的“暧昧:不确定性表达”、“潜默•静默”艺术展对暧昧艺术及潜默艺术类型的关注
2001年唐昕策划“感受金钱”展

第三种:策展思路上规定、归纳一种媒介、语言、材料、表现手段或方式:
1999年栗宪庭策划的“酚苯乙烯”展
1999年栗宪庭策划“对伤害的迷恋”
1999年皮力策划“镶嵌”展
1999年邱志杰、吴美纯策划“后感性:异性与妄想”展
2000年黄笃策划的“后物质”展
2001年顾振清策划的“虚拟未来”、2003年策划的“二手现实”展
2003年皮力策划“非聚焦”展
2004年舒阳策划的中国影像绘画展
2005年高名潞策划的“墙”艺术展
2007年张海涛策划“新•快拍”影像展2004—2007策划的当代权充艺术展(一、二、三、四)


第四种:针对某种创作倾向中存在的问题或针对意识形态事件表明立场、态度和看法集合性展览
如:2000年冯博一、艾未未策划“不合作方式”展
2005年顾振清策划“各玩各的”展
1998年徐一晖、徐若涛策划的“偏执”展

第五种:根据展览场地情境寻找一种展示语言、方式,在空间上进行实验性展览。
1998年冯博一 “生存痕迹”展
2002年徐震、杨振忠、“范明珍•范明珠”展
1999年徐震策划“超市”展

第六种:对于新媒体艺术的推介
如:装置和综合媒体艺术 朱其 1996 策划“以艺术的名义——中国当代艺术交流展”
录像艺术 吴美纯 、邱志杰 1996 策划“现象•影像——96录像艺术展”
先锋摄影 朱其 1998 “影像志异——中国新观念摄影”展
装置艺术 黄笃 “张开嘴闭上眼”展
备注:以上展览只是针对性案例归类,不是全面的文献总结,漏掉案例请策划人谅解。
有关策展人划代的初想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全称“展览策划人”(或“策划展览的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在西方语 境中,“curator”通常是指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赢利性艺术机构专职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或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员,也就是常设策展人。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independent curator”,通常译作“独立策展人”或“独立策划人”。[1]中文“独立策展人”一词,20世纪80年代或更早开始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及海外华人范 围内使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大陆艺术界并在近年广为采用。“独立策展人”特指根据自己独特的学术理念来策划组织艺术展览、但其策展身份不隶属 于任何展览场馆的专业人士。独立策展人在身份上不同于在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的常设策展人,当然更不同于通过组织商业性艺术展览赢利的画廊主 (gallerist)或经纪人(dealer)。本文中,“当代”是一个时间概念,特指20世纪80年代至今。“艺术”特指视觉艺术和由视觉艺术发展起 来的综合艺术(包括绘画、雕塑、书法、装置、摄影、录像、行为、网络等传统和现代形态的艺术形式),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在观念和形式上比较具有探索性的当代 艺术。“展览”特指在一定空间内,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将作品组合成群,通过供人观赏和参与来传播信息和直观教育的方式。展览一般短期展出、经 常变换,与博物馆或美术馆长期展出、比较稳定的陈列有所区别。[2]本文所讨论的展览主要是非赢利性的艺术展览。“艺术展览体制”特指与这些艺术作品的展 览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20世纪来策展人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迫切地迎来了策展人时代,89艺术大展的集体策划,1992广州双年展的批评家提名,其实是策展人时代的萌发,那时策展机构只是被大家称为组委会,组委会成员也都以批评家身份为主,90年代中期批评家开始投入策展,展览的海报上才开始出现策展人三个字样,策展人也在中国世纪末美术史书上出现。
在中国独立身份的策展人并不多见,多以评论家充当,评论家和策展人身份其实有着很大的不同,最不同的特点是评论家是搞艺术批评的理论家,对于展览事务并不一定能全能把握。如:外交公关、推广与协调,在国外两者都是独立存在的身份。由于中国的特殊背景下,两身份的模糊也不奇怪。
策展人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出现,在本世纪初已成规模,但很多情况下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国内没有策展基金,展览到目前也只能靠企业赞助或艺术机构本身运作或存活。早期的策展资金都是靠个人赞助,如89大展)或艺术家凑钱做展,如“后感性”展、“现象•影像96录像艺术展”。
策展人也只是为理想存在,策展人生存只能靠其他身份如教书、撰稿、做编辑、做艺术总监……
世纪初策展人地位和影响越来越突显,其地位、各个艺术思潮、流派的形成,都由展览最终定板、实现。因为展览比文本更为鲜活,具现场感,并突显当代艺术的媒介特证:互动、参与与狂欢。
独立策展,即摆脱商业及体制控制,并把控制降低到一个相当低的程度的展览方式。使得策展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策展,我们称为具有独立品格的展览。
独立策展在90年以来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在1996年前后,另一次是在2000年前后,第一次高潮主要集中在对于新媒介艺术的推介,包括装置和综合媒介艺术(如96年朱其策划以艺术的名义)、录像艺术(吴美纯、邱志杰策划“现象•影像”—96录像艺术展)先锋摄影(98年朱其策划“影像志异”)这些展览主要目的是对于装置、录像等新媒介的实验面貌进行概括,侧重于在纯艺术概念框架内进行引进。
第二次独立策展高潮主要倾向于对于中国90年代来社会生存状态、情感、经验问题(如大众文化、物质主义及都市文化)进行反映,如冷林的“是我”展(1998),朱其“转世时代”展(2000),冯博一、艾未未的“不合作方式”展(2000), 黄笃的“后物质”展(2000),张朝晖“新都市文化主义”展等。
对于策划人的时代印迹,我们要根据展览的策划特征进行划代体现,便于历史记载。

第一代策展人以89大展为始,九零年左右的策展人代表如高名潞、栗宪庭、费大为、范迪安、尹吉南、张颂仁、贾方舟、侯翰如等。
历史情境:历史、文化、现代主义、新生代、前卫、先锋、反传统、事件、新闻、封杀、乌托邦
第二代以广州双年展前后策展人代表吕澎、黄专、王林等。
文化历史情境:市场、运作、历史、名利场逻辑、选择
第三代:(一)以96年媒介推动策展高潮
策展人代表朱其、邱志杰、黄笃、巫鸿等
历史文化情境:媒介、身体、观念、感觉、互动、体验
(二)以2000年左右策划高潮
冯博一、皮力、冷林、高岭、顾振清、唐昕、吴鸿、鲁虹、张朝晖等
历史文化情境:文化殖民、后殖民、全球化、本土化、城市化、日常生活、都市、公共性
第四代新人类和新媒介、时尚、新都市话题的青年策展
张尕、高士明、李振华、张晴、张黎、左靖、欧宁等
历史文化情境:新媒体、城市化、时尚、后人类、新伦理、人工化、信息化
备注:当然这个策展归类不是绝对的划分,策展人也时常关注不同的领域,多元的呈现不同的面貌,不以年龄为界限,以关注话题为主要参考。


关于艺术家策展的讨论

很多评论家都抨击艺术家策展,这也难怪,当代滥竽充数的策展人太多,造成展览多,滥展多,冲击好的展览,这也给我们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和问题:
1、艺术家为什么要策展?
2、策展人和艺术家策展的区别在哪里?
3、艺术家能不能策展?
4、乱展览给我们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策展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既琐碎又耗精力,策展前后程序:酝酿展览主题,写文章,选择并邀请艺术家,联络场地与艺术家沟通作品方案,拉资金,展览前发讯息(纸和网络媒体)请谏、画册、海报设计印刷,展览中布展和作品运输,展后宣传等,每一项工作都很繁琐。艺术家为什么不甘平静和劳累迎头而上,也是因为很多艺术家长期没有展示机会,因此没有运作,作品再好时间长了也会被淘汰。长期以往,信心消退。为了避免守株待兔(展)的生存危机,不如逼迫自己策展。
另外有些艺术家不仅仅是这种想法,而是对艺术的真诚和理想,并且个人也具备策展人素质,有一种本能策展欲望,争取话语权获得另一种成就感。
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异同点分析:
(1)策展人需具备批评家的艺术敏感和判断能力,对艺术史等文艺理论有整体的把握和学术推理能力。
策展人需深入艺术家基层,了解艺术发展趋势和动向。具备对时代独特生存感受和状态的敏锐先验性及对新的艺术媒介语言的先导性两者整体把握,这一点和艺术家有着相似之处。
策展人很多情况对艺术的把握除了感觉性的敏感还要进行论证推理,并且将这种论证学理进行推广、运营,而艺术家则不同他们更多侧重于艺术本身的感性问题。
(2)策展人为推广和实现自己艺术论证需具备社会公关和整体协调能力,对展览的统筹逻辑运作,如找资金、场地与艺术家协调及展览宣传。
至于艺术家能不能策展,回答是肯定的:能,但先决条件是:艺术家同时也要具备策展人的素质和能力情况下实施策展,国内不错的艺术家策展的例子也很多,如:王南溟、艾未未、邱志杰、朱青生、舒阳等。
(3)策展人是一个类似导演的角色,艺术家是策展过程中的一部分,时常需双方安要互动共同完成一个运动、展览、思潮。
烂展览这两年太多,多以无主题的乱炖,拼盘式展览多。2007年具有影响力的网站统计全国一年内当代艺术展一千多个,其中烂展览至少占80%,这么多的展览毕竟会给观者带来选择的麻木,而失去看展览的兴趣,失去判断力,而造成对好展览的冲击、消解,造成历史的不真实性,这也是时代商业炒作、包装的负面结果。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各自两条主线

现代艺术发起于印象派,结束于抽象表现主义,注重形式语言的演变即个人私密的生存感受,画面语言及图式分为理性与感性,冷热两条线索:
理性,冷形式:塞尚(后期印象派)——毕加索(立体派)——基里柯(形而上画派)——蒙德里安(冷抽象)——未来派
感性,热形式:凡高(后期印象派)——马蒂斯(野兽派)——蒙克(表现主义)——康定斯基(热抽象)——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
后现代源起于达达主义,还在发展之中,新的媒介界线模糊,重反叛、多元、实验,主题侧重大的社会、历史、自然、时代生存状态与个人的关系,由地域、国别、背景上大致两条线索:

地域 国别 背景 流派 艺术家
欧洲 英、德、意 一战、二战 达达、新表现、超前卫、感性 杜尚、基弗、博依斯
美洲 美国 二战非战场 波普、涂鸦 渥霍尔、昆斯

欧洲大陆以基弗、博依斯象征代表人文精神中流砥柱,引领着他们影响的各派。
美国则以大众传媒、流行文化为背景的有渥霍尔、昆斯影响另一思潮。
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国别也产生不同的艺术特征:德国的新表现笔触疏放、色彩鲜明、情绪激越、形象扭曲,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历史批判精神。
意大利超前卫,有意识回避具体现实问题,试图与自然、原始动力、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与死等古老而永恒的主题作出新解释。
美国主要继承了本国波普艺术传统,从日常生活和大众传播文化中直接吸收到创作素材,从而使艺术充满现实生活的生命力。
图表分析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关系:

古典艺术 现代艺术 当代艺术
形式创造 语言创造 媒介创造
个体纳入群体 个体反抗群体 群体纳入个体


评论家、策展人曾经和现在的工作方式和生活途径

一. 网络——做网站及在网络上发东西。
举例:吴鸿——雅昌艺术、美术同盟、艺术国际网
朱其——世纪在线艺术网
邱志杰——Art218艺术网
二. 写文章出书
如: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
杨 卫——《通州演义》等
朱 其——《新艺术史与视觉叙事》
李小山——《阵中叫阵》
高氏兄弟——《中国前卫艺术现状》
邱志杰——《重要的是现场》、《给我一个面具》等
三. 策展
举例:冯博一:《左手右手》《生命痕迹》等
顾振清:《人与动物》《虚拟未来》等
栗宪庭:《后89艺术展》《念珠与笔触》《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等
邱志杰:《后感性》等
四. 社交
举例:(1)被邀各种展览场合
(2)拉赞助:奔走于企业、画廊、美术馆等
五. 当馆长,做艺术总监
栗宪庭——宋庄美术馆
费大为——尤伦斯艺术中心
艾未未——艺术文件仓库
卢 杰——长征空间
六. 做杂志
朱 其——《艺术地图》
栗宪庭——《美术》《中国美术报》
顾丞峰——《江苏画刊》
皮 力——《现代艺术》
王南溟——《美术焦点》
王林——《当代美术家》

资讯创造历史、信息主导艺术

西方当代艺术史自从达达(1912年杜尚《泉》作品)已历经近百年,六七十年代得到发展,而在中国始于79年星星美展,只有不到三十的历史,在三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中,资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5年劳申伯格来华展,后89艺术走出国门,很多重要的艺术家的作品以及艺术思潮都与西方艺术似曾相识靠的是一手的国外资讯,不论是网络、杂志还是出国取证,在当时都很重要。
另外圈子更重要,除艺术的互相影响,更重要的是资讯宣传,打开眼界和思维比传统技术语言更重要,这也是圈外和地方艺术家吃亏的地方。
96年左右展览以推介媒体为主导
如96《现象•影像——96录像艺术展》 对录像艺术的推动
98影像志异——中国新观念摄影展 对新观念图片的推动
95黄笃“张开嘴,闭上眼“展 对装置的推动

以上展览都先是在西方翻译资讯的影响下结合中国情境实施的,包括玩世、艳俗、政治波普艺术(参见栗宪庭个案分析)及“后感性”展……这些艺术思潮在国内的转换、变异,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栗宪庭与其它相关艺术展览和思潮
(1) 玩世现实主义——新生代艺术(中)——“黑色幽默”(外)
(2) 政治波普——苏东政治艺术——美国波普
(3) 艳俗艺术——媚俗艺术(外)——庸俗艺术(杨卫)
(4) 对伤害的迷恋——后感性(邱志杰)——英国“感觉”展(外)
(5) 念珠与笔触——极多主义(高名潞)——极少主义

当代艺术史即一部“观念艺术史”,以作者意图目的为先导,创意成为时尚,传统技术退居二线,即使西方现代主义时期大师看似封闭的工作:凡高的法国农村,高更塔西提岛工作,其实细想他们也并没有完全封闭,高更凡高在中期和印象派其它艺术家的圈子都有来往,书信也是一个讯息,并且早期凡高在画廊工作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的(凡高的家族)生平经历(新闻事件)也无意识地产生了他们对外界的资讯,造成了以后更大的影响,并且国内外艺术区如法国蒙马特高地、美国现代城艺术区、格林威治村、园明圆艺术区都在不同时代造就了很多重要的艺术家,谁先抢到资讯,谁就抢到机遇,一个方案,一个思潮你不先实施就可能先失效,艺术实施并产生影响如注册商标一样重要。


艺术思潮、流派、现象的定义及概念的表达形式

一、对于艺术流派及艺术现象的概念的定义的由来多是评论家、史学家、策展人定义,甚至艺术家团队及艺术编外人士、诗人、哲学家命名。
二、对于艺术概念的定义,也有几种方式:
(一)定义者梳理、总结、回顾,总结型定义
(二)定义者受个别现象启发再运作,启发型定义
(三)定义者先概念再引导运作,引导型定义
(1)总结型定义,是对先已形成和确立的艺术思潮现象下定义。
(2)启发型定义,是指受个别或少数艺术家作品启发,敏锐观察,进行学理推敲,再运作扩大,从而形成定义概念。
(3)引导型定义,是评论家,策展人先根据自己的理论,现象推理,提出一个概念,让艺术家根据概念方法,提交方案进行策划运作。

三、艺术概念定义的积极性、批判性和态度、观点(表征)。
(1)积极性概念,非消极的褒义的概念,把握艺术特征的正面态度,艺术家创作中也是一种积极心态面对现实创作。
(2)批判性概念,从反面角度,批判反讽型概念,从中看出艺术家、策展人对现实生存感受持批判态度进行创作和定义。
(3)中性概念,只是对艺术现象和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性命名,不带有个人观点和态度。

四、下面我以表格举例、注释:

艺术概念、流派 命名人的身份 命名方式 定义特性
八五思潮 评论家 总结型 中性
艳俗艺术 评论家兼策展人 启发型 批判性
玩世现实主义 评论家兼策展人 启发型 批判性
卡通一代 艺术家团队 引导型 中性
青春残酷画派 评论家兼策展人 总结型 批判性
后感性 艺术家兼评论家 启发型 中性
念珠与笔触 策展人、评论家 总结型 积极性
极多主义 策展人、评论家 总结型 中性
达达 诗人 引导型 批判性
“坏”画艺术 总结型 批判性
潜默 策展人 启发型 积极性
•••••••

张海涛2007。12。28

[29楼] 小脚丫丫 2010-02-01 14:09:38
人工生命艺术(案例分析)
文/张海涛
人工生命
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A-Life):也称为智能体(Agent),是指利用一定的算法以及相关的软硬件所创造出的有类似于人或动物等其他生物的行为的作品。
人工生命是对生物进行模拟仿制的科学研究领域。它于1987年由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小组所创建。在随后的年月里,人们对这一领域越来越感兴趣:国际上各种人工生命研究小组不断出现,这一领域派生出许多相关会议;1993年论述人工生命的专门期刊出版发行。被包括在最初的研究小组内的一些科学家已经发展出小型的国际团体。
人工生命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具有自主性(automatic)和交互性(interaction),它们能够与人类进行交互式的交流,能够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内环境与外环境,内环境指一个智能体周围的其他同类的智能体,而外环境则是指整个人工生命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
人工生命艺术
距1987年人工生命自我宣称的开端不久,艺术家开始应用其技术。它最早的采用者是有跨学科兴趣的艺术家,拥有技术方法和概念想法的计算机科学家逐渐介入关于人工生命的实验。William Latham和Karl Sims是这些艺术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在高级文化协会里展出,也参加了90年代早期的新媒体艺术巡回展。它证明了人工生命和艺术创作结合的可行性及其部分潜能,并激发了其他艺术家在数字媒体领域钻研的兴趣。从此以后接受人工生命概念及技术的艺术家不断增多。在当代文化方面甚至在当代艺术实践中,人工生命艺术保持着“边缘”艺术的地位,它已经被视为新媒体艺术实践中一个活跃的门类。出版物如Leonrdo和包括Ars Electonica在内的节日已经为人工生命艺术开辟了空间。1999年以Life 2.0之名开创了一年一度的人工生命艺术竞赛。
艺术家可以创造出有趣的智能体,与人类进行各种有趣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艺术家也可以通过人工生命来表达某种情感,例如法国艺术家Gerard Boyer的作品《Machine Palmipede》,通过创造了一个废物一般可怜的机器生物,反应了自己对生命与人工生命之间的介限的思考,以及对现代技术产生的一些废物的反思。
人工生命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在电影与游戏中,通过设定虚拟的演员实现一些人类不容易演出的情景,或设定虚拟的游戏角色与人类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交流。
在反映人工生命科学的宽泛性和多样化的过程中,人工生命必须用多种形式完成反映多种意图和想法的作品。这一领域早期作品聚焦于单一关键过程——人工进化——及其在创造艺术作品方面的应用。在随后的时间段里,艺术家开始在各种形式的新媒体作品中(如数字图像、动画、可交互式安装和CD-ROM等),采用其他元素和形式:生态系统模拟、细胞自动机和行为和机器人学。
案例一:喂养虚拟生物
任天狗Yy-Ncchs.nds电子宠物 网络下载游戏
主人先去“狗狗饲养场”领买不同品种的狗进行喂养或共同喂养,领养后可长期护理:
可取名、喂食、遛狗(散步)、玩耍、参加比赛、抚慰。经心喂养便会长大,和真狗品性极似,若不抚养会导致宠物死亡。
1、声控取名,领养后取名长期呼喊狗将默认其名,一呼其名,便听话靠近;
2、散步中可拾礼物与其它狗玩耍;
3、参加比赛如飞碟可得奖金;
4、经心喂养给主人带来快乐和成就感。



未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情感不真实与信誉缺失形成的人与人不确定关系,使后人类精神虚空而物化加剧,琴、棋、书、画在90后新新人类都开始陌生,很多人将时间打发在网络、时尚、娱乐等虚拟物质追求上,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大事件,对于娱乐游戏倍加喜欢,后人类对于传统喂养花鸟虫鱼开始淡化,在网络上寻求另一种领养和喂养方式,把电脑当成一个生物园区,喂养虚拟生物而达到精神补给,未来儿童成人化、网络人群陌生化、丁客家族和单生贵族时尚化都会增剧这种喂养方式。我们更大胆的设想未来陌生的“儿童”之间或单身贵族之间,丁客家族之间,同性之间,近亲之间、二奶之间的暧昧地在网络上性行为并领养、喂养一个或几个虚拟的“孩子”,组建第二虚拟家庭寻求虚拟情感,将又是一个怎样的构想?(张海涛)
案例二:人造自然现象(彩虹、雾、雪)、人工鱼、机器植物、人造机器人
人工生命发展一定时期是否会造成身份的不确定和真假难辩的地步?不可而知。
人造自然现象(彩虹、雾、雪)、人工鱼、机器植物、人造机器人……人类已初步实现其基本形态,单独研究它们,却发现其功能还需更进一步发展,但是这已是人类走出的一大步。
对于技术研究,是科学家艰苦钻研的成果,艺术家更感兴趣的是现今科技最大化情况下,对未来的设想,会对未来产生什么效应、感觉,实施作品时怎样与科学家最大化的合作。
假设我们未来虚拟一个人工的社区、村落,它们会怎样发展,以一个什么状态出现,和人类的关系怎样?当然人工社区、村落近期必定需人类介入,因为目前它们还不能进化、遗传、自理、生存,因为它们没有自己的能源,没有能力自己开发这些东西,那么人工社会便是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出现,成为人的附属物,成为人类的伙伴或奴隶,它们需要人类喂养、指令。
人工鱼,具有“人工生命”特征,例如人工意图、习性、感知、动作、行为:激发寻食、进食行为、逃避被捕,这些特征也引发出我们对他们存在意义的思考,人们研究它最终想干什么?是观赏?娱乐?帮助人类捕鱼?……还是只是研究者开发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实现它们开发的欲望。人们因为求知而痛苦,也因为其而兴奋这是人类生理和心理潜在的动力。人工鱼的功能必将是为人们服务,对于人工鱼本身若放入真实生物世界,它有不食鱼饵、逃避被捕的技能这样它必定没有自然食物链一说,没有能力产卵、繁殖,也没有达尔文进化论一说,这是一个超自然的现象。
如果人工鱼的功能问题给了我们启示,最低限度可以供人类观赏,帮助人们捕鱼,供人娱乐、游戏和激发人的感觉快感,那么生命水池也有其功能。机器人孕妇则可以做为普教的示范或培育婴孩;机器植物可以迎宾,也可以让人娱乐;机器美女可以待人接物,可以成为性伙伴(补给单身男士或已婚男士的性快感)甚至可以做家务;造粪机器可以施肥、喂苍蝇……这样的设想对吗?如果没有用我们花那么多钱干什么呢?不知道,未来不可而知,我想更重要的让人工生命成为人类的朋友,和谐相处。(张海涛)
案例三:靠吃苍蝇获得能量的机器人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科学家研制的EcoBot II机器人,是一种能通过生物电化学电池溶解苍蝇来发电作为能源的机器人。它使用城市污水作电池填充剂,污水中一种特殊的酶会分解覆盖苍蝇全身的角质,从而获得简单的醣类物质,这些醣类物质参与细菌的新陈代谢,结果产生自由电子,使污水中含有的硫酸盐离子变成硫化物离子,硫化物离子会迁移至阳极,这一作用过程结果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形成电势差。
安装有8个生物电化学电池的EcoBot II机器人能以10厘米/小时的速度移动。每12分钟机器人能积聚到足够的能量移动2厘米。在每个电池中“喂”一只苍蝇,可使机器人移动5天。

EcoBot II
关键词:有机物与无机机器的关系转化,能量转换
无机机器靠有机苍蝇的溶解获取能量产生动力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这种特殊的能量转换,使一个有智能的生物悲剧性地被无机机器“吃”掉,并获取生命动力,未来机器人越来越先进,很多能力已超过人类的能力范围,它们甚至达到智能化应变能力,我们设想着未来的机器人自主进食、自主繁殖,靠食生物为生,如抓取苍蝇、牲畜、野生动植物转换为自己的能量,这种铜头铁臂在没有其它思想情况下,象动物似的以捕食获取欲望和快感,那会不会也是人类的灾难,这些机器甚至与人类抢夺食物,甚至靠吃人获得能量,那将是人类的灾难。
那只是最坏的设想,在古代的人们怎么也没想到今天的世界的模样,但人类的发展可能最终自己也无法控制局面。然而若我们给机器人设计程序,固定靠人喂食萝卜、白菜,喂食苍蝇获得动力,服务人类,也是一个美好的设想,因此好坏机器人在创造时一定要象我们培育儿童一样,尽早给它们灌输善良正义的程序,把它们培育成对人类有用的人才,“让人类控制海洋的鱼、天空中的飞鸟,以及所有生活在地球的生命”《创世》。这样才能避免《变形金刚》中坏金刚与人类好的机器人抢夺宇宙能量的情景。(张海涛)
案例四:额外耳朵
澳大利亚艺术家Stelarc的作品“额外耳朵”(The EXTRA EAR)是使用艺术家前臂的皮肤组织培养制造的,并使用硅填充物使皮肤扩展,形成用于外科手术中塑造耳朵的皮肤,然后植入了艺术家的左臂上,他曾经设想将这个耳朵移植到右耳边上,但由于手术会太危险而放弃了。
这个耳朵内置安装了无线蓝牙麦装置,可以让Stelarc通过这个“额外耳朵”同远处的人通话。


额外耳朵(盲人、科技好处、美观的变化)
如果说整形丰胸成为热潮,重塑人类自然形象是为了自信、美丽,而且吸引异性眼球,那么整形的目的非常明确。额外的耳朵培植于左臂上,或者更为可能的是左右耳旁增加一个耳朵,且不说其功能怎样,看上去异常而怪异。
人类一切设计创造,都考虑到实用和美观(如:建筑、工业造型、服装、环境艺术等),额外的耳朵的功能性不用质疑,为了同远处人通话、接听或移植给聋哑人医治病人,接听必然非同平常,会听得更远,更清楚。我们小时候看的一个动画片虚拟了美国西部警察抓匪徒的故事,那位警官每到危急关头,便化身为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如西曼、奥特曼、超人、蜘蛛侠也是此类情节):具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的超人,因此战无不胜,我们儿童时代的记忆里,成人为我们设计的故事永远是美好、正义的,永远胜利,没有悲剧的概念。
额外耳朵的实验,当然也是为了创造超人,创造特异功能为医学、战争各种领域服务,这也是人工仿生学的重要意义。人类受动植物各种功能的启发而发明了许多重要的技术:如鲁班受植物齿状叶启发而发明锯子,人类受蝙蝠启发发明了声纳技术,受蜘蛛线的特征启发则被开发用于制造高效能防弹衣等,医学上则应用仿生原理制造人造器官如“额外的耳朵”、“仿生视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的警察在未来可能真的会实现,(聋哑人也不再存在)这样的技术当然不能落在匪徒手中,那将又是一场纷争和较量。
对于(艺术)仿生的异化特点,在视觉上必定会“不美观”让人不舒服,然而未来人类的审美和时尚是怎样状况我们不可预知,但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审美趣味也在发生着变化:中性、异妆、自虐……各处另类个性形象越来越成为时尚,传统唯美则被新人类淡化,在未来审美标准可想而知。
其实历史也是这样:唐朝肥胖为美,清朝小脚畸形美,当今服饰也越来越开放大胆,审美多元标准共存,谁能保证未来多一个耳朵会遭人唾弃,说不定在未来四个耳朵也会成为一种时尚。(张海涛)
[30楼] guest 2010-02-01 15:40:51
炫耀贴
鉴定完毕!
[31楼] guest 2010-02-01 23:11:12

烂鱼充数。
[32楼] guest 2010-02-08 10:00:51
生化变异的艺术(案例分析)
——新伦理艺术现象
文/张海涛

案例:细菌的艺术
Polona Tratnik的Microcosmos在展厅里建了一个浴室,来自艺术家身体上的微生物被转移到浴室里生长。而这些微生物的显微照片则被实时投影到展厅的墙上,给人带来复杂的感觉。
细菌的艺术
人类对细菌这种微生物有“谈其色变”的感觉,细菌(微生物)在人们心中是坏的,会使人生病以至死亡。其实不然,有些细菌也有抑制或消灭有害细菌的功能,细菌在我们身体的生存状态通过活动影像投在观众面前,便给人带来很强的触动感和紧张感,我们的生命面对自然生命很无奈,这是悲哀的事情。历史上人类大面积的病毒传染如非典、禽流感等让我们联想到了我们的生命的脆弱,我们这个时代有害细菌的身份也越来越不明确,人类对自然物的捕杀、变异都会产生莫名的有害菌,我们时常束手无策,可能随时会因为它消失,不可预知,因此展示细菌警示我们是艺术家创作的动力,过好每一天显得了更为重要。(张海涛)将蔬果蔬苗放入动物形状的模具中,以限制它的外形特征,结果成熟的蔬果长出了动物的面孔。自然物种起源与发展,有了文明人的干预和介入使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受到了冲击,在现在的一个非洲原始部落和森林,那里的生物与现代文明产生了具大的反差,人类现代文明的生态负面使我们不能确定是两种生存方式谁对谁错。自然在人类的发展中,加快了对自然的改造和人工化,为了符合人的思想观念,为自己服务,不按自然状态发展,加快了人类对原生态自然的破坏与侵略。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规律,现代文明社会以自己的欲望和野心对原始贫穷的种族侵略和掠夺,使自己强大,并以此改变和同化少数民族和弱势部落,这是一种被迫式发展,在进步的同时也使这些弱势群落受到地域和文化殖民,失掉了本民族的个性特征和文化,迫害自然生态发展,其实我们对野生动物、植物也存在这样的殖民攻击。文化殖民改变被殖民者的基因血统,对他(它)们的思想上歧视和控制,因而成为种族斗争的根源。

案例:南瓜计划 - 李山、张平杰生物艺术
艺术家自述:
生物艺术最终要呈现的是活的,有生命的作品。
生物艺术正在悄悄地登陆中国。它诞生于实验室或实验基地,艺术家开始与新的合作伙伴——生物学家、植物学家等一起工作。
艺术家关注的是外形变化,生物学家关注的是内因变化这刺激而充满活力的实验“游戏”——其中的大多数方案在现阶段还无法实施,只有几种可以实施的:如植物类、菌类、低等动物类,已有专家受艺术家委托,在实验室或实验基地进行。就植物类而言,要通过植物基因改变与重组,让它发芽、成熟、结果……或许不是一、二代就能完成的;就动物类而言,要通过转基因、基因合成等, 让它孕育、诞生、成长;之后,才能看到方案预期效果。所有这些方案,有一点是相同的,改变生物的固有形态,对原生态的基因进行某些人为转换、合成或修改,使之成为新的视觉艺术样式。
《南瓜计划》是生物艺术在现阶段能实施的一个母题。它是在农科院蔬菜育种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的。它是人为的,也是生态的。事实上整个实施的过程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这或许是生物艺术的特点, 作品始终在一个过程中,展示阶段只不过是过程的尾声,或是过程的高潮。
被改变的生物迹象令人着迷。生物工程正在作用于两个方面, 实用的、功能的转基因产品与审美的,有文化意味的生物艺术作品。对于日常的、食用的植物类进行审美的、艺术的转换, 本身就是有意味的。它改变了人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 把隐蔽的生命迹象变为艺术样式。但我们对生物艺术作品的选择与处理是非常谨慎的,它牵涉到种类与生态平衡,生物的更新与自然淘汰,社会、道德、法律的宽容程度。
作为艺术作品的南瓜,可进入私人庭院,也可进入公共展示空间。生物艺术世界的奇葩之门已被打开了, 它正召唤着更多的艺术家进入这未来的艺术领域。
李山 张平杰
2007年11月
我们通过“动物蔬菜”的案例,又会联到另一个与我们中国有关的现象,在封建社会时期强势的男权者为了一个畸型的审美趣味,残暴的改变女性的脚足的自然形象,限制脚的外型特征,对女性心理和生理上造成巨大的阴影和痛苦,这也是一种侵略。心理侵略、地位和性别身份的划分禁锢,是女性主义斗争的根源,如果说种族与女性斗争都是一种势力强权反抗的体现,那么对自然界中自然的物的人工改造也是一种战争,最终也会得到自然物态的反击,生态环境、基因异化、非典病毒、禽流感、气候变暖……自然正在慢慢开始反击。(张海涛)
关注人工的自然

案例:Roxy Pane落户于纽约中央公园的作品《虚张声势》是一种金属制作的树,这个55尺高的树,使用光亮的反光不锈钢制作,由很多不同直径的钢管焊接而成,其富丽堂皇而一成不变的框架似乎把其所在的环境从冬天变成了春天,狡猾地提醒了游人公园本身是一个城市规划者制造的产品,而不是大自然。
虚张声势
关注人工自然
人工自然学是人类以科学技术介入自然,促进自然物的生长或变异,为了适应人类的高速发展的需求,人类开始用电子技术合成有机富氮肥,这是对自然物的一种催长方法。以网络机械机、生化介入自然达到多产、多销的人类需求,工业化、商品化对自然的冲击是未来超自然的趋势,人工激素、转基因食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异化,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得了不知名字的怪病,这是我们难以预料的。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回归更加迫切,他们被城市化冲击后又迫切把自然搬入城市,于是出现了空中花园等人工自然物,产生了人造仿真自然的现象,我们生活中的假山石、假植物、动物、假园林成为了城市的人造“风景”,然而它们的人工材质永远无法代替自然,只是一种装饰,没有花香、没有氧气、没有生命、没有质感……因此人们只有通过仅有假期,疯狂地奔向自然。(张海涛)

案例:关注种族
不同的“人种”,虽然有明显的体表特征,但遗传的差异程度其实是非常小的。不过,我们可以利用遗传资讯,划分出不同的人群,这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人们常常根据肤色、眼睛、毛发这类体表特征,加上地理起源与文化,将自己和其他人区分为不同的“人种”。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种的概念究竟有多少依据呢?比如某人有着一对蓝眼睛和满头卷发,除了告诉我们他拥有生成这些特征的相应基因以外,体表特征还能揭示有关这个人的遗传组成的更多信息吗?
纽约画家Nancy Burson发明了一个所谓的《人种机器》。该机器先拍下某人的一张照片,然后再根据各人种的体表特征增减,显示此人要是出身于另一个人种的话,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Burson声称,她想以这种方式来凸显人类的共性。确实,体表特征并不能反映个人的大部分遗传组成。《人种机器》在伦敦的千禧圆顶展览馆是最受欢迎的卖点,每年吸引了数十分的观众,此外她还设计了允许用户改变自己的面孔的年龄“年龄机器”,和可以改变性别的“性别机器”。
《人种机器》
关注种族、性别、年龄《人种机器、性别机器和年龄机器》
关键词:机器人工化、整容、歧视、雌雄同体、种族运动、女性主义
人种差别除了地域、气候等生态环境造成后天或先天的体貌:肤色、眼睛、毛发这类体表特征的差异之外,经济、地位、出生成份造成的心理落差也是至关重要的精神特征,科学已证实各人种智商差别不大,造成种族歧视的重要因素是由每个时代殖民、经济、地位、观念等形成,从而形成整个种族的心理不平等,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种族地位也不同,如白人地位高黑人地位低,这与白人对黑人的殖民贩卖有关;强胜时期犹太人地位与二战时期犹太人地位、身份又不一样;唐朝强胜时期的中国人和清末中国人种族身份在世界上又不同;性别歧视也是如此在父系社会时期和母系社会时期不同,封建时期的女性和现今女性地位也在改变。普遍意义上的男尊女卑,白尊黑卑的观念伴随着历史种族和女性运动也逐渐发生变化。医学整形、人种机器以工业科技化改变着自然真实的人类的种族、性别和年龄。著名歌星杰克逊通过整形改变种族身份,韩国明星何利秀及中国明星金星通过整形改变性别身份,人们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如整容、美容、饮食等科学的超自然手段延缓衰老,改变着年龄差别。现今儿童、成人、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界线也像种族、性别身份差异一样的在逐渐模糊,虚拟的人工种族、性别、年龄机器也给当今和未来人类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种族、年龄、性别身份,从而得到心理补给,并以这样的方式来凸显人类的共性,反对种族、性别、年龄的歧视,增强弱势人们自信、自强的一面。(张海涛)

案例:基因噩梦
Patricia Piccinini是澳洲颇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曾多次参加国际性的大展。她的作品《年轻的一家》,是一组采用硅橡胶制作的长着猪的面孔和人的身体的怪物。这组形态上令人感到恶心甚至心惊悚的作品不由的让人想起关于人和猪有着相似基因的报道,进而联想到这些怪物会不会就是未来的“基因农场”里用于器管移值的供体。这个作品对基因技术的未来,以及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本质等伦理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
年轻的一家 Patricia Piccinini 布料、人造皮、填充物
艺术家表现生化变异现象多是对现实中科学家实验案例进行强化式虚拟的转换(如通过绘画、标本、装置、网络虚拟)。他们艺术样式、表象只是体现一种争议性现实状态,艺术家表现这一现象时不一定是鼓励这一实验的观点,更多的是提出这一困惑的话题,唤起大众对这些现实、未来新事物的关注、警示,而科学家更多的是真实试验的实施者,他们见证着人类发展的变化;艺术家给他们提供的异化和想象空间,可能改变科学家的认知、行动,引起国家社会的讨论,这是艺术的力量。物种变异、基因转变、克隆有机生命是人类讨论的焦点,对于这些焦点争论中物种变异后的多功能性与医疗上的极积意义不用置疑,对人类冲击最大的是伦理、心理的影响。谈到物种变异艺术(虚拟基因转变形象)我们便会联想到中国古代时期文化艺术中有所体现的形象:如中国龙、凤、麒麟等经典形象。
欧洲龙、非洲狮身人面像,这些形象由来是将各种动物的器官集于某一个动物一身,使它具有超能力量,在中国龙的形象已是权利、吉祥符号,人们往往遇到自然灾难时,都会向这个虚拟的形象祈福、驱邪,龙也是正义和力量的化身,被喻为中国的象征。如果说古代人们描绘一个虚拟物种为了一种精神寄托,而今的物种变异更多的是一种实用和功能的实验。
《人类起源》是台湾艺术家李小镜对于人类自然物种起源的描绘,整个过程是一种自然原动力为支撑,基因生化技术则是一种超自然的人工化实验,这项研究改变了物种自然遗传和自然表象,甚至改变了物种心理、神经系统,古代虚拟神像正在被“实现”。如:荧光兔子、转基因蝴蝶、花卉杂交、人体基因树、克隆树、克隆羊等等,台湾艺术家虚拟的《人兽变异》、澳洲艺术家Patricia Piccinini的《年轻一家》人猪异体的怪物,若在未来研究成功,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恐慌。对于科学家医学器官我们可以鼓励,然而对于滥用科学艺术改造人类或动物体态和神经系统若没有积极的意义,这一实验毫无必要,相反更大的冲击是:伦理与安全。
(1)基因转变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导致生存空间的工业化。动植物基因的转变、杂交,是在特定条件下将基因在其它生物和亲缘生物间转移,使这些生物具备转基因作物的性状。而这些研究的人工化变异,使我们的环境被人工化物品包围,基因食品导致试验动物发生异常,自然不复存在,人类也将发生异化,人兽混体成为可能。
(2)转基因生命的伦理道德冲击
转基因生命基因异常导致它们生命的脆弱,非典型性细菌侵入,对生命造成巨大痛苦,受到道德遣责,人兽混体、基因克隆造成身份、年龄的异常,也造成新伦理的冲击。因此人类对于科学家的素质培养中,除了技术培养最重要的是道德培养。为人类未来着想,以造服人类为己任,不能以个人利益出发,分清利弊,坚守科学家的道德底线。(张海涛)
[33楼] guest 2010-02-27 17:03:27


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张海涛自访自谈

时间:2006年5月4日

地点:北京通州宋庄张海涛工作室

1、你们实施《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作品的初衷,艺术家更多的是对这个作品认同,还是以消解原作理念为目的?艺术的翻版与商业盗版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的实施中,可能触及到了原作品的原创个性。不论是积极的“复制、修改”,还是消极的“剽窃、篡改”,都会对原作品的理念构成消解,它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模仿和简单的认同,这都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做《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更多的是把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作品转换和延伸为另一个当下困惑的社会问题,即文化艺术知识产权的争议性;另外转换为和艺术有关的几个问题:一个是对艺术唯新是求原创性的思考,另一个是个体时代集体创作可能性和意义,还有以行为艺术仿行为艺术的方式,不同人对同一件作品不同时期同一地点的感受和体验,把原作理念延伸的同时,转换成以上新的话题。

艺术的翻版与商业的盗版,主要区别在于艺术的“翻版”为艺术创作发现更多的创作的可能性,不是为了纯盈利为目的;而商业的盗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非法盈利为目的。

2、你们实施《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作品,会不会构成了侵犯原作版权的行为?你们做这个作品,是不是本人就认同“盗版”的行为?会不会引起关于艺术产权的争议性?

答:艺术上的挪用,摹仿构不构成侵权行为,仍然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这不是艺术家所能解决的。举例国外雪莉·莱文翻拍美术史及渥霍尔的复制,蔡国强对《收租院雕塑》的挪用,胡戈及现代彩铃的恶搞,周星驰、李连杰对原版的篡改都涉及到了艺术的挪用引发的产权争议性,但最终多数是不了了之,因此这个话题,没有一个法律明确的规范,艺术家往往只是提出一个困惑的问题,但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需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个争议性话题努力的解决和完善。

《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在实施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行为的同时又追加了复制整个行为的过程,即“仿”的过程,运用艺术手法去“拷贝一个事实表象”,使作品成了“双行为”的艺术过程,然而“拷贝、摹仿”这些艺术手段是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现实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不一定构成行为事实,这也是行为艺术和行为的区别,因此艺术表演方式不一定构成侵权行为,行为艺术表演并不是现实行为事实。艺术手段的运用不等于认同“盗版”行为,这涉及多方面因素,这也触及到艺术本质的问题,行为表演中艺术的真实和现实的真实的区别,运用艺术手段去实施或表达一个负面感受,不等于现实中的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如一个演员,演一个坏人并不一定他就是一个坏人,赫斯特运用尸体做作品,昆斯仿色情图片,我想赫斯特在现实中的不一定是暴力狂,昆斯也不一定是色情狂,他们只是表达出一种社会的现实状态和感受。

影视艺术上多个版本的出现和翻唱同一首歌一样也是一个正常的表现方式,如不同版本的武侠及名著等,每个版本艺术家都有不同体验和再创造,我们当时在标题加“仿”字就想说明我们只是以艺术的方式提出一个问题,而且与直接以商业为目的侵权有着明显的区别,艺术上的挪用,修改可能引发的争议性话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创作这两件作品两拔人所能解决的。

3、你们为什么不运用其它媒介方式如绘画及图片翻拍的手段完成《仿·为无名山增一米》而仍然选择原作相同地点和月份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实施作品?怎么不用戏谑篡改的手法“权冲”原作?

答:选择一件艺术品不加修改的“复制”是对艺术原创性的另一种思考和实验,如果将艺术的原创性降至最低点上,还有没有创作的可能性和意义,这也是我们没有运用戏谑篡改手法的原因,以行为艺术的方式不加修改的复制行为艺术的过程,不论是极积的复制,还是消极的“剽窃”都会对原作理念造成消解,但这并不完全是权冲(充)艺术的最终目的,权冲艺术更多的是对原作理念意义的延伸和转换。选择什么作品复制及在实施行为过程中心态、体验、客观天气、时代背景及身份的差异都会构成一种新的转换过程,《仿·为无名山增高一米》选择了相同地点和月份,实施作品,这也是体验的需要。按原作理念实施作品过程中不可预知的天气变化(下雨起雾,遮住远山)、远山成像效果、叠放姿势与创作心态的差异,对原作理念构成了质疑和重新思考,当时天气的变化提示我们人类无法改变客观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对于“人定胜天、山外有山”我们也将不可预知,这只是人类的一种信念。“体验转化”也是不同于图片翻拍和其它媒介的另一种权冲方式,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

4、你们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艺术之外的社会话题复制?而选择一件艺术作品?为什么不选择离我们远些的名作如国外名作或主流话题作品?以后会不会权冲别的领域的作品?

答:《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这个作品离我们比较近,相隔11年,可能会与我们直接发生关系,而原作者都在我们身边,这样可让大家同时体会作品的意义,国外与主流名作离我们越来越远,和我们越来越疏远,没有作品亲和力和冲击力。

而且这个作品原作本身表现的就是艺术之外的大的话题,并不是圈子里的小主题。作品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山外有山”等理念,有着深厚的中国情境和文化背景,我们也是一种借力转换,把一个文化问题延伸为一种社会问题(文化产权争议性),而且选择一件艺术品复制本身,也想触及对艺术的原创性重新思考的问题,如果将艺术的原创性降至最低点,还有没有意义,发现另一种创作的可能性。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是一个集体创作,这种集体乌托邦情结在我们这个个体年代,重新组合,有另一种体验和感受,有着更深的意义,因此当时大家一种直觉选择了这个作品复制,当然以后还会转到别的话题领域进行复制。

5、艺术的原创性在今天还重不重要?你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是解构的时代,还是建构的时代?

答:仍然重要,但我们对原创的态度不应该是唯新是求,对原创性的认识可以更为柔性一些,任何事情,达到终极,都会有所反弹,当代艺术的生态呈现一种多元状态,主张观念多样,对原作的权冲(充),获得了对原作品另一种参考,也获得了一种更有意义的延伸和解释,提供另一种创作的可能性。

原创性的“新”包括语言方式和媒材的新,如果这两者暂时溃乏,可先着手于当下生存状态和感受,权冲的争议性也是当下困惑的生存感受之一。

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既不是解构的时代,也不是一个建构的时代,更多的是重构的过程:包括种类重组、狂欢、不确定、行为参与等,把原有或现有资源重新利用、转置、重置、转化。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

2006年5月4日
[34楼] guest 2010-02-27 17:38:30
展览名称:不确定的可能性——798及周边艺术群落青年作品展


艺术总监:栗宪庭
策展人:张海涛 夏彦国



参展艺术家(按艺术区分类)
【798周围】覃钰柯 沈晓闵 陶艾民 陈曦+张雪瑞 王跃龙岳杨【北皋】程广峰

任芷田 卢征远关晶晶 贾善国 邱婧彤【草场地】季怀 王海元 黄文亚 卢

彦鹏+饶凌华 李洁 【黑桥】陈友桐 黄彦 李文峰 雄黄社(吴海+何迟+郭海强

)陶娜 杨威 曾扬 黄敏冯杰 赵一浅 马军【望京】沈朝方 陈卓+黄可一黄翊

刘韧郑智君 陈轴 李隆 海焱於水 厉槟源【费家村】陈明强 杨喆【何各庄

】李洪涛 薛珺 杨耸 喻小峰+苏钶【奶子房】戴亮 李博 张建华 张可欣【

索家村】刘军一【008艺术区】高小翡【长店】卓凡【东坝】邓尚【东风艺术区】

林菁菁【雍和艺术区】王田田 雷本本



展出形式:新媒体 录像 装置 图片 架上
开幕时间:2010年元旦下午2:30
展览日期:2010年元旦—2010年3月20日
展览地点:宋庄美术馆



主办:宋庄美术馆 艺术档案网
网址:www.artda.cn
信箱:artda@126.com
展览服务:李强 曹英 侯丽娜 梁半
联系:010-89578040 010-89579897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宋庄美术馆
行车路线:[公交]大北窑桥下乘938支9到宋庄美术馆下
[自驾]大北窑上京哈高速到宋庄出口往北到小堡村宋庄美术馆


媒体支持:
艺术国际 99艺术网 搜狐文化 艺术中国艺术地图艺术导报艺术数据网今日艺

术网东方视觉 艺术眼库艺术中国宋庄网艺术出口库艺术新视觉中国当代艺术网

博宝艺术网中国艺术新闻网《NOART》《艺周刊》《TimeOut》《画廊》《艺术视

界》《东方艺术》《Art概》《艺术时代》《艺术市场》《在艺术》《hi Art》《

当代艺术新闻》《Muse art》《北京青年周刊》《奢华志》《世界艺术》

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青年策展人邀请展

展览主持:张海涛 杨卫
策展团队:王泊乔 吴秋龑 吴玮禾 张锰 付晓东 夏彦国 刘国鹏 张锡源

和丽斌
开幕时间:2009年9月19日
展览时间:2009年9月19日—10月12日
展览地点:宋庄尚堡美术馆二、三、四层
展览形式:多媒体 装置 图片 绘画
电子信箱:artda@126.com
行车路线:大北窑桥下乘938支9到小堡元亨利站下车即到

展览主题:傻瓜效应

策 展 人:张海涛

艺术总监:陈 进

展览形式:装 置

参展艺术家(按姓名字母为序)

陈卫群 高伟刚 曲科杰 马修 谭海山 王茂 王人可 徐弘滨 于

伯公



开幕时间:2009年6月6日(周六)下午三点

展览时间:2009年6月6日—6月26日(周一休息)

展览地点:OPEN实现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七星中

街)

主办单位:OPEN实现当代艺术中心(www.openart.org.cn)

协 办:艺术档案网(www.artda.cn)

电子信箱:artda@126.com


当代嗅觉艺术展 ——嗅觉 • 感觉(2008-11-01 17:12:14)

策 展 人:张海涛

艺术主持:李广明

艺 术 家(按姓氏字母排序): 耿静新 刮子 韩涛 何颖雅 贾有光 李娃

克 刘港顺

林兵 麦子(小)谭海山 唐城 王茂 薛珺 徐弘滨 杨青 杨放 杨威 杨耸

杨文胜 右撇子小组(马上+毕小波)赵俊涛



开幕酒会:2008年11月18日下午3点

展览时间:2008年11月18日—2008年11月28日(周一休息)

展览地点:上上国际美术馆

主 办:上上国际美术馆 中国艺术档案网(www.artda.cn)

鸣 谢:庄雅钧

联系电话:01052100535 13051858455

电子邮箱:artda@126.com



支持媒体:京华时报 北青报 新京报 搜弧网 美术焦点 红艺术 艺术财经

中国艺术档案网 中华收藏报 收藏家

行车路线:从大北窑桥下乘938支9到小堡村元亨利家具前行佰富苑环岛即到

自驾路线:大北窑上京哈高速宋庄出口往北到小堡村佰富苑环岛即到



07影像档案展[798]

07 Independent Screenage Document[798]



策展人:张海涛

Planner:Zhang Haitao

艺术总监:陈进 黄岩

Art Director:Chen Jin Huang Yan



参展艺术家(以姓名拼音字母为序)

Artists(by pinying order)

身体影像:李凝

观念纪录:黄旭 柯里 李文 杨志超

虚拟影像:劳里.安德森 张斌 张燕翔

录相短片:陈学刚 蔡志勇 何颖雅 彭湘 石头 汪东升

行为影像:刘勃麟 傩小组

独立剧情片:吴幼明

后教育影像:李娃克 薛君

影像诗: 鸿鸿 吴米森 颜兰权 朱贤哲

新快.拍影像(图片):黄文 朱捍东 张巍 张海涛



展览日期:2007年12月1日-15日

开幕时间:2007年12月1日 15:00

展览地点:北京798艺术区OPEN实现当代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OPEN实现当代艺术中心

协 办:中国艺术档案(www.artda.cn)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10:30-18:00(周一休息)


首届主题文献展

——潜默·暧昧Ⅲ·权充Ⅳ







展览总标题:首届主题文献展

分主题:1.潜默.静默

2.暧昧Ⅲ

3.权充Ⅳ



潜默艺术关键词:

禅、自然、朴素、不张扬、无为、似乎无表现、无知之知、不修之修、无欲

、不动声色、静、神秘不可说、“无”、“软”、淡、非个性、负的方法

权充艺术关键词:

选择、拿来主义、挪用、剽窃、抄袭、知识产权、反个性、无知之知、似乎

无表现、原创性、似乎无意义、自动转换、复制、仿制、拷贝、篡改、盗版

暧昧艺术关键词:

不确定、模糊说不清、态度不明、持续纠缠不清、软伤害、正负1度的摇摆、

伪善而似乎平静、立场不坚定、混沌、负的方法、和泥、歧义的、模棱两可、多





展览目标:

“首届主题文献展”是一位策展人的个案分析展,展览目的是寻找艺术内在规律

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力。

1.该活动以主题文献展的形式展览,展览中设分主题展。

2.打破普遍展览拼盘、乱炖形式,以敏锐的学术定位先行,突显艺术思潮和走向

,经得起圈内外人士评论,从而最终得到历史的沉淀。

3.以后计划不同时段邀请不同策展人,各拟分标题和概念,各自独立策展,同时

同地举办主题文献展,营造新的学术气氛,推动新的思潮走向,打造“主题文献

展”的艺术品牌。





策展人:张海涛

参展艺术家(以姓名拼音字母为序)

潜默.静默:蔡卫东、黄岩、李娃克、师若、唐城、王轶琼、徐志伟、杨文胜、张

海涛

权充Ⅳ:程广、华继明、刘港顺、李云

暧昧Ⅲ:冯兮、韩冰、林兵、王宝明、石头、许昌昌、张义旺

展出形式:架上、图片、装置、录相、行为(含以前权充、暧昧文献资料展播)



主办方:上上美术馆

美术馆负责人:李广明、胡月朋

协办单位:宋庄艺术促进会 宋庄ART网 东岸艺术区

展出地点:上上美术馆

开幕酒会:2007年5月19日下午3:00

联系方式:010-89579853

电子邮件:quanchongzht@126.com

展出时间:2007年5月19日—6月9日(9:00 —17:00 周一休息)

行车路径:大北窑乘938支9(小堡)商业广场前行50米



鸣谢媒体:美术同盟、雅昌艺术网、art218网、美术焦点网、99艺术网、信报、

财经时报、 Hi艺术、信息时报、京华时报、arts2021网、世艺网、艺术中国网、

中国世苑网、中国艺术视窗网、中国当代艺术网、汪洋艺术网、今日艺术网、艺

术宋庄网、画网、视觉中国网、宋庄印象网、中国雕塑网、中国书画展览网、浙

江艺术网等


“暧昧·不确定性表达”艺术展(2006-12-13 19:22:39)

开幕酒会:2005年10月22日 15:00(下午三点)周一休息

  展览日期:2005年10月22日——10月31日

  展览形式:DV/架上/图片/装置/诗歌/多媒体


  展览地点:北京朝阳区酒仙桥4号大山子艺术区0工场李象群工作室


  策展人:张海涛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字母为序):陈牧 蔡卫东 沉波封岩 冯兮 高风 华继明

韩冰 黑月(季胜利) 黄文亚 刘谨 林兵 刘港顺马晗 马永峰 马燕泠 石头 苏非舒

唐城 王国锋 薛挺 原国镭 杨青 杨文胜张义旺 郑东生


  特邀多媒体表演:姚斌

“暧昧·昧暧”当代艺术展


  策展人:张海涛


  开幕酒会:2005年5月14日下午3点


  展览日期:2005年5月14日—5月18日


  展览形式:DV/图片/架上/行为/诗歌/装置


  参展艺术家:杨文胜、刘瑾、韩冰、苏非舒、刘港顺、唐城、麦子、张义旺

、郑冬生、蔡卫东、沉波、张海涛、华继明、原国镭、冯兮


  展出地点:探岭画廊


  画廊电话:69596255


  画廊总监:邓惠霞


  行车路线:A、北京站、大北窑乘938支4(北京站至小堡)至宝冠助剂公司下车

即到;B、北苑、北关环岛乘2路至小堡东口向北小堡南路东(宝冠助剂公司对面)

;C、八王坟乘930区间至铸造厂下车小堡东口红绿灯向北小堡南路东(宝冠助剂公

司对面)。


当代权充艺术展III

策 展:张海涛

参展艺术家(按姓名拼音字母为序)

程广、陈功、苍鹰、黄岩、华继明、黄文亚、江铭(王宝明)、姜勃、刘港顺、

刘枫华、刘峥、刘瑾、刘勃麟、李娃克、林兵、马嬿泠、唐城、杨青(杨德清)

、原国镭、杨文胜、朱雁光、张海涛

展出形式:架上、图片、装置、录相、行为现场

开幕酒会:2006年11月4日 下午3:00

展出时间:2006年11月4日—14日(10:30-18:00 周一休息)

展出地点:上上美术馆

执行馆长:李广明、余峰

地址:北京通州区宋庄镇小堡画家村商业大街上上美术馆

电 话:010-69598654 89579853

电子邮箱:Quanchongzht@126.com

行车路线:北京站或大北窑乘938支9(小堡)至商业广场前行50米


当代权冲艺术展II

策展:张海涛

参展艺术家(按姓名拼音字母为序):北水 程广 蔡卫东 冯兮 黄岩 黑月

(季胜利) 华

继明 黄文亚 江铭 刘瑾 刘港顺 林兵 苏非舒 杨青(杨得清) 张义旺

张海涛 张小云

时间:2006年7.2下午3:30

展出地点:北京锦都艺术中心

展览形式:架上、DV、图片、行为现场





苏阳乐队在现场

策划:苏非舒

演出乐队:苏阳乐队

2006年7.2晚7:00



小云类型主义荒诞实验作品朗诵会

策划:世中人

演出乐队:苏阳乐队

2006年7.2晚7:00



物主义诗歌朗诵会

策划:苏非舒

演出乐队:苏阳乐队

2006年7.2晚8:15分





主办:阵地先锋广告有限公司 北京锦都艺术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123时空艺苑二楼北京锦都艺术

中心





“当代权充艺术展”2004年10月7日于宋庄开幕

“当代权充艺术展”参展画家:

  马云飞,王强,王庆松,王满,齐中华,刘港顺,刘峥,刘枫华,刘乙笔,

成力,华继明,李大鹏,张海涛,张德峰,张海鹰,张惠,陈秋池,索探,原国

镭,常宗贤,程广,高风,唐城;以及“所谓乐队”:崔涛,纹籽。
  
  策展人:张海涛
  
  主办:北京惠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宋庄艺术合作社
  
  展出形式:架上/DV/图片/雕塑/音乐
  
  展出地点:宋庄艺术合作社
  
  开幕酒会:2004年10月7日上午10点
  
  宋庄合作社电话:010&#183;89572984
  
  E-mail:szhzok@sohu.com
  
  乘车路线:831路,930路,938路到北关环岛转乘“小2路”或“小3路”到关

辛庄宋庄艺术合作社(老供销社)


《高压线下》 ——音乐•影像•诗歌现场(2008-09-16 00:08:31)
标签:音乐影像诗歌现场文化 分类:展览讯息
学术支持 栗宪庭 颜峻

发起人、策划人 费晓胜 张海涛



影像策划 朱日坤

导演 蒋志《食指》、《钉子》 黄文海《梦游》

音乐策划 费晓胜
音乐人 张楚 美好药店(大鹏 、小河) 周云蓬

宋庄互动音乐人 麦子与微乐队 徐军

诗歌策划 苏非舒

废话写作、物主义诗人 杨黎 横 苏非舒 乌蒙 李树森 红色药


徐纬 张羞 张3 叫兽 花子 刘按 刘不





主办单位 栗宪庭电影基金(www.lixianting.org)
宋庄现象工作室

协办单位 中国艺术档案网(www.artda.cn)

特邀嘉宾 中国著名模特 刑影
中国著名音乐评论人 颜峻



时间 2008年9月19日(周五)下午2点——6点电影放映及导演交流
晚上6点——7点自助派对
晚上7点——10点半音乐、诗歌现场
(免门票)



地点 宋庄小堡“艺术园区”现象工作室(宋庄美术馆后)

路线 从大北窑桥下乘938支9到宋庄美术馆下北行
自驾—大北窑上京哈高速宋庄出口往北到小堡村宋庄美术馆


第三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录像短片单元排片

11月28日安排
下午开始(宋庄美术馆)
13:00 中国录像短片单元

凝Condense 9'37" 吳秋龑Wang Qiuyan
溺Drown 3'25" 彭湘Peng Xiang
彼岸Faramita 17' 宋松Song Song
独白Monologue 6'50" 王傲飞Wang Aofei
地貌-2 Land Forms-2 30' 李凝Li Nin、Erikk Mckenzie
我Me 1'34" 陈学刚Chen Xuegang
2008年里的一些时间7'15" Moments in the year of 2008汪东升Wang Dongsheng
两个人Two Person 15'20" 荣博Rong Bo

晚上(现象工作室)
20:00中国录像短片

金鱼Gold fish 5`04" 胡晰淼 Hu Ximiao
白色White 4`18" 邓青Deng Qing
0 Zero 7' 董俊伟Dong junwei
歌Song 6'26" 炭叹Tan Tan
游戏时光Game Time 59mins炭叹Tan Tan

录像短片单元策划/张海涛
[35楼] guest 2010-03-03 12:14:19
一、生活在宋庄(四)
——宋庄及周边艺术家群落田野调查展

调 查 人:张海涛
主 办:宋庄美术馆
展览赞助:余德耀基金会
展览服务:栗宪庭、李强、朱艳

参展艺术家(排名无先后):
绘 画:王力+宋迪非、黄志琼、陈羲、李庆军、林红、朱久洋、纪龙波、可夫、刘港顺、赵燕峰
图 片:庞宏伟、明可、石头、薛利、谈学斌、王海元、蔡卫东、关矢、
佟大壮、张巍、王铁为、胡廷武、刘宪标、刘强、裴学红、陈卫群、刘伟、黄文亚、罗巍、胡建文、唐城
装 置:于伯公、刘斌、朱捍东、杨放+张天、张破、徐弘滨、谭海山、廖羽、
杨文胜、耿静新、高旋、游敏、马修、蒋佑胜、高鸣+马小雨、刘牧
录 像:燕青、夏建国、文皆、彭渊、陈学刚、刘先辉、小泥日巴、刮子、杨青、林兵
电 影:齐中华
音 乐:胡吗个
文 学:吴幼明、苏非舒
社会调查个案:宋庄李玉兰房屋案

艺术类型:绘画、图片、装置、行为、录像、电影、音乐、文学
展览地点:宋庄美术馆
开幕时间:2009年1月4日下午2:30
展览日期:2009年1月4日—3月15日
联系电话:01052100535 13051858455
网 址:www.artda.cn
电子邮箱:artda@126.com

行车路线:[公交]大北窑桥下乘938支9到宋庄美术馆下
[自驾]大北窑上京哈高速到宋庄出口往北到小堡村宋庄美术馆



二、宋庄美术馆14号展览与活动
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 — 林菁菁个展
艺术总监:栗宪庭
展览主持:张海涛
展览时间:2009年11月14日—2009年12月14日
开幕酒会:2009年11月14日下午2:30
展览地点:宋庄美术馆二楼
参展艺术家:林菁菁

原作重现 — 倪再沁之中国古代书画名品展
Returning to Original—A Solo Exhibition by Prof. Ni Tsai-chin
艺术总监:栗宪庭
展览时间:2009年11月14日—2009年12月14日
开幕酒会:2009年11月14日下午2:30
展览地点:宋庄美术馆一楼
协办:龙德轩艺术中心 大象艺术空间馆
参展艺术家:倪再沁

交流主题:美国近期的新媒体艺术发展
交流人:艾伦 Ellen Pearlman
时间:2009年11月14日下午3点
讲座地点:宋庄美术馆二楼学术报告厅
主办:中国数字艺术协会 宋庄美术馆
协办:数字艺术中国网 艺术数据库 艺术档案网
艺术总监:栗宪庭

主办:宋庄美术馆 艺术档案网
网址:www.artda.cn
联系电话:010-89578575 010-89579897 010-89578040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宋庄美术馆

行车路线:[公交]大北窑桥下乘938支9到宋庄美术馆下
[自驾]大北窑上京哈高速到宋庄出口往北到小堡村宋庄美术馆





















































[36楼] guest 2010-03-03 17:25:12

不要脸
[37楼] guest 2010-03-14 17:35:39
自然.•不自然
——人工与手工技艺的引申价值



生长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中国年轻人,儿时都有这样的记忆,我们这些孩子手中的玩具,主要是手工制品,如:弹弓、皮筋、沙包、青梅与竹马、链条枪等;当时富裕的家里才有新三样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这些半自动化的家当;生在80年代到今天的孩子的记忆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玩具很少有手工制品,大多为游戏机、电动玩具车、电脑等人工化玩具,而他们的家里新三样早已换上了:电冰箱、电脑、汽车等人工的自动化工具。这样短短的三十年的变化使我们似乎离手工制品越多越远,伴随我们现实生活领域更多的是数字化、生物化的人工(造)产品:我们穿的是人造革,吃的是转基因食品,住的钢筋水泥,坐的是飞机、汽车,我们的衣食住行逐渐远离了我们自然的生存状态和方式,对手工自然的体验越来越少,自然朴素的心境也随之改变,更加难能可贵。这样的人工化生活方式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生活方式,人工化和手工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对艺术与现实人影响是怎样,这都与我们对“自然与不自然”的认识有着重要的联系。“自然?•不自然?”时常作为东方人行事中“对错、美丑、合适•不合适”的一个朴素适用的价值判断标准,引申出当代人如何平衡人工与手工、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物质与文化等关系的困惑问题,当然艺术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一、自然.•不自然相悖相生

“自然•不自然”这里有几层含义: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对“自然”的融入,如《易经》从而看出“自然•不自然”成为审视人生价值的一个标准。2、在当下现实人工化生存方式对自然界的影响,使世界变得越来越不自然。我们现实再次提示,平衡相悖相生的两种关系成为迫切的需求,使科学与人文、物质与文化、传统与现代、手工与人工、自然与不自然的关系双韧相生,和谐与平衡。
这次当代艺术展中邀请了一部分艺术家以人工化数字技艺表现对人造现象的心理影响,另一部分艺术家则以朴素繁复的手工笔触对自生心性、修为与情感的表现,当然也有的作品表现出人工、手工情感的体验相互转换与融合。后类作品多以负的方法表现艺术心境,作品面貌及创作特征似乎静默不张扬、自然、淡、静、平常化、非表象,其实是作者达到一定心境后至上而下的状态(至下而上是一种坐井观天的状态,而至上而下是一种坐天观井的心境,这似禅宗里入世和出世前后与物感应的区别)。这些作品背后艺术家面对现实感受所表现的静默心境、作品潜藏的重要力量才是更重要的,也似一种与物感应的“无为”、“无欲”“不修之修”的修静心态,在这样一个庞杂浮躁的时代,经历太多不确定和意识形态的洗礼之后,对朴素、自然新的思考。
未来新的科学技术与道德规范、环境问题成为未来人类面临的焦点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使人们感兴趣和困惑。生物工程和计算机科技的进步引发的“不自然”现象随之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与观念。它是一种重组自然、仿造自然的人工现象。弗洛依德自然的“心理人”模式正在逐渐被新的模式所取代。虚拟人工化、遗传重组的潜势正在迅速推进,人类超越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说,进入人工改造的大胆领域。自然与不自然思想矛盾正向我们这个时代发起挑战,这个时代即将成为旧人类尾端和未来开始的交界的时期。
人类在生物学和数字通讯技术方面经历深刻变革的同时,也是人类依托自然这个载体进行人工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人类依此逐渐改变人自然的本质和生存方式:即超自然的历史现象。这些“不自然”的历史现象必然与高科技技术有关,如:整形外科、电脑感应和基因工程。科学新技术在改造人类的肉体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观念,人工生命技术、机械自动技术、生化技术、数字信息化技术以及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形成了超自然的概念。人们与普通的人工流产、人工受精、安乐死申请、转基因、克隆、变性怀孕、选择自杀权利等非自然生命的限制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做为生物体、自然人的生命模式正在被进化的未来人造物系统所取代。
我们生存在一个新的电子时代,从前遥远的自然时间概念如今已被缩短。例如:收索引擎、网络视频会议、遥感性行为(裸聊等)、电视现场直播、电子战争,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落,资讯也越来越没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世界具有时间结构的同时性,从而加速了社会交替的过程。电子空间与网络世界,更进一步重新构造我们的不自然的时空观,而这些都越来越远离人们的原始自然的生存状态。
超自然思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爆发性的新技术顺应了人们非理性的变态心理的解放。随着现代工业化假造、宗教信仰的缺失,一个非理性的观点更适合当今这个摆脱乌托邦信仰的不确定世界。人工化仿真,网络虚拟,转基因混杂等不自然的人类,外表上看上去完美,内心却是神经质地病态异化,天性淡化,很难自我驾驭。“真实”世界的许多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非自然的假造。伴随着人造物和复杂的假造物诱使人们被迫接受这样的世界,“真实”的概念逐渐消失,以往的自然论被淡化,自然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疯狂的向往。
科学是个双刃剑,人的思想也是一个复杂的载体,人都有相悖的心理诉求。即对人工化、技术化不自然心理的反弹,则向往对于自然原动力、生命思考、时间观、物化、自然心境这些永恒话题的憧憬,也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所引发的人的异化的一种精神补济。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率下降。心理疾病普遍,自然静心亦成为新的心灵需求,犹如我们城市人们对田园的渴求,休闲、旅游、瑜珈、心理医疗必会成为精神需求。“超自然”就是在不自然的同时,更要依托“自然”这个裁体,这样才能使人类未来长久的良性的发展。

二、人工与手工现象的关系

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人工化改造的过程中,在三个领域的争议最大,这也触及到人类目前和未来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趋向,这三个领域是:物理科学领域的时光机器;数字技术领域的虚拟人的实验(利用真实人体标本进行切片扫描,再用计算机合成三维虚拟人,可用于手术平台模拟、处理危险的物理生化反应实验)和生物科学领域的克隆人技术的实验。这三个领域目前后面两个项目接近实现的边缘,这几个领域的实现对于人类的积极作用大家都熟悉,然而也将引发人类多方面争议而平衡心理极限:人工时光机器进入者,可能会对历史和未来进行干预,引发逻辑和伦理关系混乱,因此国际学术界提出平行宇宙理论来解决这种恐慌;克隆人的出现也可能引发伦理危机,目前各国将治疗性器官克隆与克隆人分开,禁止克隆人。人工化的快餐、扁平、模式化、假造的思想需要手工的、边缘的、朴素的思想平衡,有时必须用自然引导科学哲学的总源。人工化、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使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城市也开始了山水文化的规划,平衡自然的心理回归。
举例人工化生物克隆技术引发了对传统伦理(顺应自然)的判断标准的不确定,这时就要以手工、宗教、人文、情感的思想来平衡唯科技主义的发展。生物时代目前最受争议和高端的人工技术就是克隆人。克隆技术以无性复制生命为突破口,改变了人类自然遗传生产和伦理关系。
西方:
1952年西方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蝌蚪
1997年英国克隆出克隆羊
1996年美国克隆出克隆猴
中国:
20世纪60-70年克隆出鲫鱼后又克隆出羊、牛、鼠
2002年克隆牛成功产下后代
2001年中国在鼠背上克隆出人耳
克隆终极目标是克隆人和人体器官

这样双韧剑技术在人体生物器官治疗方面及拯救灭绝动物方面必然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克隆人对增加人口压力,冲击道德伦理方面产生了冲击和争议,克隆出的人与母体不是自然的关系,对伦理道德产生重大冲击,因此目前各国将治疗性器官克隆与克隆人分开,签署《禁止生殖性克隆公约》禁止克隆人。
另外的例子:人们日常的化妆审美时常以自然.不自然作为标准。目前国内外人工整形和变性成为时尚,人在人工整形后似乎变得越来越美丽,然而目前人工整形手术几大项如骨骼结构整形、吸脂、隆胸、拉皮、打肉毒杆菌瘦身都会出现表情不自然、衰老快、僵化和心理恐惧症,改变了人们自然•不自然、健不健康的朴素标准。由此看出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人工化是一个双韧剑技术,造福与滥用的相悖关系也越来越多,这时有益人类,控制发展方向,把握技术尺度、长远造服人类才是人工化技术发展的原则。
手工:是以人原始的手工制作出的(产品)物品,这样的物品更多的融入生产者的体验,感情,经历(经验),因为它的制作过程直接与物品接触并产生共鸣,因此也可用此技术作为心境和意志的修为方式,中国古代就有俗语:“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说法。现在手工产品更多的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在人工产品强势冲击下的稀有物品,有些工艺已经失传了,更多的存在于边远原始的地方或成为一种时尚物品呈现,因此急需要国家介入、保护和发展。
人工化,在当代现实科学技术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人工物品,更多的是通过或借助科学观念和技术来制造或改造出人工自然或虚拟、非原始的人造物品,生产出的物品可有原像也可无原像。如:物理科技领域的人造自然、人工山水、人工雪场;数字领域虚拟实境和虚拟人;生化科技领域的克隆人、转基因生物;机械数字领域:人工生命、机器人、人工仿真、自动化装置。
人工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人工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人工化也带来了近现代历史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手工和人工、科技与哲学的发展也是未来人类最重要的两个话题。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先进生产力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从而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世界范围内人类经历了几次重大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变革,都是建立在人工化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人工化越来越占有主导位置,手工与人工化的冲突越演越烈,人工化带来的工业效益使很多手工作坊面临消失或淘汰,这样也带来了现代人对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人文与科学、自然与不自然比例关系的大讨论,从而也引申出了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关系的讨论。现在的手工制作物品,更多的成为机械复制物品的补已,由于朴素原始、稀有而可能成为一种时尚,也是当下人寻找心灵回归的替代品,人工化与手工化关系的也应该成为一种补已关系。
人工与手工的讨论中,人工更多的是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甚至仿造的过程,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过程与传统顺应自然的精神和伦理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到当代人们教科书中就有了这样一个观念:生产力即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近现代的“人定胜天”论调也使我们迷失了自己,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过程越演越烈,也从而改变了人的自然心态,世界的生态,从而使我们的环境、精神心理产生危机,这也会让我们讨论一个终极问题:我们越对世界认识,越使我们心理不安静,人的精神也越来越浮燥。对于自然朴素的心理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心理调节这也成为两者自动调节比例关系的唯一要素。

三、人工化与手工技艺引申:传统与当代文化的价值讨论

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对自然的高度思索:《易经》中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就以符不符合自然为标准;儒家也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则说道法自然、无为而天人合一;佛家自然、空、静心,都以自然做为人生价值、人类价值、宇宙观评价的标准。
传统手工制作做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遇到现、当代文化冲击时应保持一个清醒的姿态,当然传统也不应排斥现、当代文化,吸收和融入这样才能带来活力、与时同行。当代艺术其实是一个包容的艺术,以当代的媒体语言融合传统精神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向,如当代艺术的先辈杜尚、凯奇、白南准就很好的结合了东方的思想创作出了不朽的作品。当代艺术在早期的解构、达达思想只代表一个阶段,当代发展到现在已是一个重构和建构的融合、吸收时期,可以吸收传统的,也可以吸收现在和未来的东西,可以批判也可以不批判的正面表达,如物派、大地艺术的体现,重要的是用当代的实验语境和广义观念作为前提。当代艺术还是处在发展阶段并不是主流阶段,不应该被主流排斥和误解为一味的造反和对抗。手工与人工、传统与当代应该是一个互相补充的关系,而不是替代和排斥的关系。传统手工是一个国家本土的民族文化不能丢;只要民族文化在,国也不可能亡。现今在大力用人工化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安排好传统手工技艺的比例和传承关系,不然即使经济强盛,丢失积极的文化也会影响人心而精神情感淡泊;我们当下时代的人与人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可怕的怪病。
当代艺术中从语言媒介、作品感受的表达上也大致分为:手工媒介与人工媒介,如手工媒介的国、油、版、雕,人工媒介如:新媒体电子、数字电子媒介;另外语言上和作品感受上除了表现朴素自然的原始动力和自然心境这些永恒话题,就是表现人工化、数字化带给我们感观的影响;当然也可用手工媒介表现人工化感受,也可以用人工媒介表达朴素自然思想,两者只要侧重一个要素即可。有这二个要素的发展,当代艺术都会具有活力,也就会有判断其价值的支点,这里举例:我们可以用传统相机、DV的传统语言拍出关注当下现实感受的纪实摄影和独立纪录片同样会出现经典作品。
现当代艺术其实与传统手工艺品欣赏标准也有所不同,当然我们也可对传统手工体验有所吸收和艺术转换,如在现代主义时期高更、必加索对非洲原始艺术的转换,凡高对日本浮世绘艺术的语言转换,《念珠与笔触》展中作品则把对手工修复的心境进行当代化转换,日本物派把自然物品不修之修运用手工技艺转换为当代艺术。从而当代艺术中对传统的融合也是一个对传统更新的过程,也会给传统带来活力,因为人的心理、视觉的疲劳以及时代变化需要得到弥补,所以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传统手工艺术更多的在传承前提下的创新,形式上和内容更多的保持传统工艺特征,以传统审美习惯为主体,如:手工风筝、泥人、手工铁具,另外功能上的目的性也以传承是主要任务。而当代艺术中的手工作品中更多的在当代语言环境和观念中融入手工技艺的体验,与传统精神结合进行再转换,其文化背景体现当下人的心理感受和状态。这次展览和文章中艺术家的作品以相悖的人工•手工技艺作为语言方式,而自然?•不自然?成为作品体验与感觉系统的价值所在。
文化艺术的多元标准也形成了当下的多元格局,但当代与传统的比例关系的平衡是关键,在传统艺术中也强调语言和意境的风格不同,在题材有限里寻找现实社会背景隐喻,当代艺术寻找个性与反映艺术背景的针对性。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化诠释也是一个途径,如当下人对《道德经》、《孙子兵法》的借鉴、诠释、发现与应用,这也给传统思想带来了活动,而永远不会被淘汰。不同国家和时期手工产品有很大不同,然而人工化却由于全球化资讯的传播有很大相似点,中国手工与西方手工制作相比则区别很大,中国手工赋予的精神意境也具有中国本土思想特征,这也是中国艺术家可以吸收的。
当代与传统艺术的区别与补充关系很重要,当代艺术以敏锐、实验、多元、融合为特点,我认为这个词本是没有多大问题,对这个词的怀疑,是因为后人把它给用坏了;传统艺术本身也没有问题,也是被当代艺术家给误读了,其实它们的存在和意义,只是艺术家的选择的心态和包容的问题:需要比例关系的平衡协调。近代日本历史明治维新改革中,手工作坊被神奇的西方机械工业产品所取代,发疯的西化、现代化,而大量强行阻止传统项目发展,而导致日本改革派领导人大久保利通招至被刺,自由民主运动此起彼伏,也使日本人在改革中清醒头脑,这也是西方拿来的现代文明与东方本土文化的冲突。而后来另一位的改革派人物涩泽荣一则“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而改变了冲突格局,使改革得以良性发展。当代与传统不是只靠专制的意识形态干预能解决问题,只有平衡多元并存的问题,选择了就要自信从事,这只是选择不同而已,不存在攻击和贬低对方的问题,更可以相互吸收融合。


张海涛
2010年3月于宋庄美术馆
[38楼] guest 2010-07-03 17:29:38
张海涛:微/生/物

——陈友桐个案分析



给陈友桐的整体作品面貌做个主题是个“艰难”而认真的工作。如早期的几个选题《自然而然》、《被利用的物性》和《恢复白》不是有些局部、文学化就是太熟悉、拙作,不能整体概括作品的第一感觉,最终我们选择了一个看似不是主题的“主题”:将陈友桐作品的材料和媒介“微/生/物”三字用符号分隔时,每个字单独存在着思想和意义,很有意思的体现出作者朴素而深邃的生命感受;字与字又有联系地贯穿作品媒介面貌而意义双关,不只是停留在媒介技术的层面,这也是对媒介只为技术的一次纠错和意义的延伸。
陈友桐学习绘画多年,在2003年非典对全球人类的精神造成极大冲击之后,他开始学习微生物技术语言,尝试生物媒介做作品;这次选择对他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折,也是一个80年代艺术家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新的感悟。全球化进程中人工生物时代的来临使艺术家对自然原动力:繁衍、生存、死亡这些永恒话题也有了新的体悟和艺术转换。
艺术价值以媒介、语言和感受为支点探寻着当代的意义。在西方媒介的探索已经经历了传统媒介到新媒体相对完整的拓展,在国内微生物媒介的尝试刚刚起步,陈友桐就是微生物媒介表达的实验者。媒介作为艺术表达的重要元素不直接=语言=感受,然而不同媒介材料、技术的使用可以直接传达不同的感受,也可以改变艺术语言的结构,如绘画有绘画的语言特征,水墨、装置、图片和电子、行为艺术也各自有各自的艺术语言和感受特征,因此单纯的媒介也是可以传达新的时期生存感受;然而陈友桐对微生物媒介的探索不是刻意推理的结果,这其实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生存环境深刻体会后内在需要,因此感受、媒介、语言有着互融一体的特征。
我们对于陈友桐作品的认识,也不光是他对新媒材的敏感度,更多的是非典和生活变故后的社会和生命体验,这也是陈友桐作品第一感觉打动我的地方:自然的生物在不同环境中出生、繁衍、斗争、死亡的命运寓言,从而体悟人生的存在价值,这也是他作品表征“平静、美丽、抗争”的意向所在。
我们时常因为蜡烛点燃和熄灭、生老病死、花开花谢而发出感伤,然而我们一直在寻找这种自然物性存在的真实原由,因此自然物性规律不会因人的外在意志而转移,只有自我选择环境、心态和物的关系,才可以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人类从出现至今一直想认识或改变这种“物”的现象,一直在与这样的自然状态和力量进行协调与抗争,从秦始皇的长生不老丹到当今的人工物态(如永不凋谢的塑料树叶和人工整形),人们用各种方式:留住青春,然而最终选择了“微——生”心境的回归,将对物态感伤化解为积极的体悟。

一、微/生/物
——作品个案分析

我们的世界就像时间的变化在钟表中的体现一样,外部如时针看不出的微小变化,而内部如秒针则在异常的活跃:原子的裂变、吞噬、整合,也像我们每个人每天的面孔,外部看不出(微弱的变化),而其实内部结构每天都在疯狂的变化之中,在一时间段里便显现出来,当然这种现象只是“微”在生理上表象的体现。陈友桐作品呈现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微”在中国古代语言中意象地转换为积极的意义,如“微笑”“微臣”“无微不至”等等,这里的微时常表现为谦逊、适合、细致、处下,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弱者生存思想和中庸之道。在当代艺术中,微观叙事也开始在作品中体现,一改以往的宏大叙事,而关注事物的个性和生存体验,以小见大。
与作品有关的“微”的思想:
(1) 又如:微行(便装出行,不想让人知其尊贵的身分)(2) 藏匿,隐蔽 :其徒微之。——《左传•哀公十六年》微而臧。——《礼记•学记》(3) 又如:微没(隐没);微奸(隐藏的邪恶);微阵(隐蔽的兵力);微情(隐藏而不显露的感情);微意(隐藏之意);微道(隐蔽或偏僻的小路)
(4) 衰微,衰落 :固以微矣。——宋• 苏轼《教战守》(5) 又如:微缺(衰败残缺);微灭(衰败灭绝)
〈形〉1. 微小;轻微 :微,小也。——《广雅•释诂二》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荀子•非相》。注:“微,细也”。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微风鼓浪。——宋• 苏轼《石钟山记》微波入焉。岭峤微草。——宋• 沈括《梦溪笔谈》2. 又如:微恙(小病);微行(小径;便装出行);微雨(细雨);微蔑(指极微小的东西);微仪(谦辞。微不足道的礼物);微忱(一点儿诚意;些须诚心);微词(隐约的讥喻);微力(微小的力量);微功(细小的功劳)3.不明;昏暗 。如:微光(微弱的光线);微明(微弱的光亮);微眇(眼瞎);微灯(暗淡的灯光)

陈友桐作品中“微”的感觉贯穿着每一件作品,这些变化非修辞而又润物细无声。“微——生——物”的每个单词的隔断与联系,是我们不想只是把一个物理和生理现象的层面来思考陈友桐的作品,陈友桐作品《微生物》中对菌种关系、营养基以及菌种的环境选择和设置,是对不同菌种“物性”的借用和利用,改变了菌种间自然生存的个体“命运”,这也是对人(类)命运的自我选择的隐喻。
陈友桐作品《植》“材料:微生物 、 土 、 死亡的植物/作品说明:移植一种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在死亡的植物和种子里,将它们重新种植在土壤中。随着微生物的生长,植物和种子重新‘恢复绿色’,直到微生物死亡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所代替。”死亡与繁衍是陈友桐作品中常常表达的主题,这也是有人的出现以来,人类一直表达的永恒话题,只是陈友桐从媒介语言表达上更具当代性,老话题换新颜这也是当代艺术的成功转换的意义所在。
陈友桐的前期作品在尊重菌种物性的同时也表现了物性“生”存的残酷性,菌种争斗与死亡的悲剧性也是人性存在的现象。而另两件作品则开始了寓言式的表达,《恢复白》《植》中以一种补救的办法来恢复已逝去的物性(损坏的墙和死掉的木纤维),然而恢复的“白”和“绿”又似乎是一个悖论,最终又使这些“恢复”“植”变为徒劳。这样的作品寓言式的隐喻,更加诗意化。荒诞、软化的悲剧感和情感的失落,似乎在述说生命存在的虚实感受。想改变什么,其实又很难改变,在尊重物性的时候,选择自己的环境关系和心境才能适者生存。
“直到微生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所取代”这也是陈友桐《植》作品中对叙事结果的重视,在平面艺术媒介中时常有一个症结:不易表达过程与结果,这样使静态的平面媒介不容易看出作者的行为,而造成作品价值观不清晰,如很多作品对“暴力”表现出断章取义而造成观众的误读和误解:“消极、不明确”是平面媒介的缺限。过程艺术及电影剧情时常表现结果和发生,也表现出作者人生的态度。

与作品有关的“生”的思想:



生存;活。与“死”相对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陷之死地而后生。――《孙子•九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名〉
(1)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2)又如:生力(生命力;气力);生本(生命的根本);生全(保全生命,全身);生次(生命的存在);生聚(生命财产);生类(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
(3)人的一生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又如:生世(一生;一生一世);生禄(指人的寿限)
(5)通“性”。资质;禀赋
惟民生厚,因物有迁。――《书•君陈》。孔颖达疏: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见所习之物有迁变之道,故必慎所以示之。
辨五地之物生。――《周礼•地官•大司徒》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6)生变:产生变故——因故生变
A.生病如:得病
B.生存
保存生命;活在世上
C.人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
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抢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鲁迅《无声的中国》

科学技术在世界的认识改造中大量的对客体进行了人工化加工,如数字领域虚拟人技术的运用,生物工程领域的转基因与克隆技术,这些技术更多的是对自然物的虚拟、改造,使我们对物质的利用欲望不断增加,“人定胜天”的思想容易使人的心境远离“微——生”心态,甚至改变自己的本性,而扭曲自然的物性,造成人精神的浮躁、恐慌、变态。与其它生物变异艺术不同的是,陈友桐更尊重自然物本身的生长、存活的物性,在自己设定的范围里选取菌种和设定环境,借用物性而不加以人工变异。陈友桐以前的作品《水位》“材料:微生物 土 死亡的植物/作品说明:移植一种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在死亡的植物和种子里,将它们重新种植在土壤中。随着微生物的生长,植物和种子重新恢复绿色,直到微生物死亡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所代替。”将微生物营养基塑成金字形就象人类社会阶层或自然界中的物种等级,露出水面的单一人工提取菌种和水里面的自然微生物,围绕水位线一直争斗,两个不同的生命区域就如不同的种族、人工和自然领域、阶层的关系,最终随着水位线的下降,水蒸发而营养基上面的微生物同时也发生变化,这个现象又似对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隐喻,世界万物也依存于世界的本体:自然存活的物——水。本源的变化,自然生物自然会遭遇未知的命运,这也似乎是对生存环境的影射。环保问题提上日程,自然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都是自然的平衡,人工化破坏会打破自然的和谐而造成全球人与物生存危机。
陈友桐作品中的过程不动声色的内在表达,就如蚕食而润物无声,这也是陈友桐作品中的东方情节:不张扬,不修饰中暗藏意义和韧性,美丽中似乎存有无声无息的畏惧,无声无息的生长,无声无息的死去,这也是自然的原始动力和力量。陈友桐的《微生物》作品貌似美丽的图案中自然而然的隐藏着感伤,这也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寻求两种异质图像纠缠不清的关系:美丽而感伤,凄美而暧昧,悖论相生却又而无法改变。
与作品有关的“物”的思想:


基本字义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2. 内容,实质:言之有~。
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详细字义
(1)同本义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礼记•乐记》
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贡。——《周礼•太宰》
(2)又如:物品(各种财货、物件);物母(万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规律);物祖(万物之祖);物际(事物的界限);物恺(愿各物安乐);物灵(万物之灵);物用(百物器用)
(3 )物件,东西
庞然大物。——唐• 柳宗元《三戒》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一物无所持。——明• 魏禧《大铁椎传》
夺其物。
(4 )又如:物外(有形事物之外);
(5)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6)又如:唯物论;物气(物质性的妖气);物观(客观)
(7 )景物 如:物华(自然景物);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物景(景物)
常用词组
(8) 物化 ——去世;死亡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变化
于是事变物化,目骇耳回。——《汉书•扬雄传》
(9)物换星移
景物变更,群星移易。借喻岁月消逝,世事变异
(10)物极必反
万事万物到了极点,超过一定限度,必定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11) 物竞天择 :谓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自然者被选择存留下来
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时,才能够生存。——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12)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从表征上看阳光普照大地,花草在春天里开放,兔子安静的吃草,狮子追捕猎物…….这就是自然物性。阳光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绽开,兔子不需要传播和平,狮子也不必把维护森林秩序而作为自己的使命,它们自然地出生,自然的活着,自然地化为尘埃,年复一年,生生不息。陈友桐作品中不动声色中暗藏对现实的提示,作品特征也看出艺术家稳重的心态和价值观。
出自本性的事情是自然的、正常的。陈友桐作品中菌种的的本性和物性没有改变,只是后期选择了菌种的环境和菌种的关系,而改变了菌种的“命运”,其实人作为事物的一部分也存在后天的选择和被选择,自然命运也不一样。自然和偶然相对,人活到八十岁,去世了,这是自然的,是自然死亡,有个人被陨石砸死了,这是偶然的。理性当然只关注自然的东西,关注物性使然的东西;物性使然的东西才有道理。我们当然会注意到,在汉语里,自然物性和自由的字面意思几乎完全一样,发自物性的活动是自然的,也是自由的,被外力胁迫,是不自由的,也是不自然的。我们把在真空中坠落的物体称作自由落体。从字面说,只在古典意义上它是自由的,即与精神追求卓越的自然倾向相反,重物从高处落向低处是自然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各依其物性。物性性总是以某物为中心得到归属的,必须有一个自身,才谈得上本性、自然。物性或本性是哲学中的核心概念。

二、艺术背景:科技与艺术关系的讨论

当代科技越来越以微小做为特征发展微生物,由原子、电子再次发展的纳米、夸克为单位的研究,人类已进入一个“微”的时代。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有益于人,也有不益于人的种类,两者时常制衡相处。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人类历史上由微生物自然感染造成了无数次灾难,鼠疫、天花等传统感染大面积冲击之后;现代战争(如二战期间)利用生物物性伤害人类自己;80年代美国发现艾滋病例之后,新型的不明案例如非典、禽流感、H1N1流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全球化交叉和不可预知性现代生物感染的新特点。生物领域已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描述生物阶段、实验生物阶段和创造生物阶段,生物工程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生理和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恐慌,生物科技也是继物理领域研究之后最大的领域。
陈友桐的作品借用科技媒介表现永恒话题:自然物与人的关系,在其表现的时候同时表达了作者自己对当下时代的生存感受,变异微生物对人越来越莫名的冲击,从而揭示当下人的生存价值观。由此陈友桐的作品也引出的科学与艺术关系的新话题的讨论,科学技术更多的是人对世界认识和对实用价值的个体证实方式和手段,科技艺术则更多的是借用这种手段去传达精神性的感受,批判后建立一种积极的价值观,给人与现实社会带来启示的意义,倡导真善现象,净化心境创造优化的生存环境。艺术更多的是表达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并提出不同时代针对性的问题,供现实社会参考,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而科技更多是认识改造世界的途径。艺术学院的技术为感受服务,科学技术为改造与证实服务,艺术也会有不同于科技的语言来表达,必须进行艺术转换。
科学技术与艺术在当代的结合,是新媒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时常从方法论上称为当代科技艺术,但是科技艺术只是从方法论角度划分,当然科技艺术也可以表现历史话题、当代话题、未来话题和永恒话题,表达作者对各话题的当下感受。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人类的超自然欲望,给人类带来了快捷与享受。高科技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艺术都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必然成为21世纪的一个趋势。科学是人求真、求规律性的本能的产物,艺术是人类追求精神和情感性的创造物。其实艺术和科学都具有对现实和传统中某些现象批判的一面,但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充满好奇和欲望去观察世界,他们都试图寻找新的方法去表现一个新观念和创造一个新的现象。对科学家而言意味着通过发明、发现去追寻真理,对艺术家而言则是敏感地提出争议的问题和体验一种新的感觉。
科学家与艺术家,他们都以探索的眼光看世界,用观察力和想象力寻找答案。科学家的工作是寻找真理,实现现象然后把它们分类、命名;艺术家的工作就是以更复杂的现实关系、视野和艺术语言更丰富地了解、假设、激发、解决这个神秘而复杂的世界问题,更侧重于感性和个性,甚至表达科学无法实现的感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艺术家的就开始在生物、物理、数字领域寻找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艺术家提出了我们当下最感兴趣的问题:生命怎样认识自然物,从而更好的活着。科学家也不断地为艺术家提供科技形态及资讯,艺术家为科学家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和素材及个性思维。
科技进步是一把双韧剑,给人类带来舒适、便捷的同时也潜伏着深重的危机,直到人类的毁灭,如何化解人类危机也必须从人们心境加以改变,改变这个星球的主人的欲念。人的思想也是一个复杂的载体,人都有相悖的心理诉求。即对人工化、技术化不自然心理的反弹,则向往对于自然原动力、微、情感、生命思考、时间观、物化、自然心境这些永恒话题的憧憬,也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异化人的一种精神补济。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率下降,心理疾病越来越普遍,“微——生“亦成为新的心灵需求,犹如我们城市人们对田园的渴求,休闲、旅游、瑜珈、心理医疗必会成为精神需求。“超自然”就是在不自然的同时,更要依托“物”这个裁体,这样才能使人类未来长久的良性的发展。



张海涛
2010-6-3于宋庄美术馆

[39楼] guest 2010-07-06 14:00:48
装13的傻13一个,鉴定完毕
[40楼] guest 2010-10-15 20:09:07
异数39°
——科技相悖论

文/张海涛

在近期齐鲁电视台“一天零一夜”中看到,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霍金说:“人类

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

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

将赌注放在一个星球上。”霍金的预言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不做判断,而近年来大自然对人类豪不客气的报复

,和霍金的说法非常相似。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随之迎来了越来越频繁的严寒、酷热、旱灾、水灾、飓风

、海啸、地震、土崩、泥石流、瘟疫、饥荒等;还有大片土地沙漠化、农药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基因

变异和传染等;还有人类自身泛滥的享乐、乱伦、冷血等……如果说以前还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的话,现在霍金

却揭示出了谜底:原来是缘于“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而“自私、贪婪”的欲望

由科技来帮助实施和满足,然后导致人和自然自我调节功能的失控和变异。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认知、舒适、便捷的同时也潜伏着深重的生存危机,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

如何化解人类的危机必须从人们心境和文化加以改变,改变这个星球的人的欲念。科技发展带来的经济和文化失

衡,使文化在经济利益冲击下变得非常脆弱。“异数39°”不是讨论原始数字和社会矛盾问题,更想探讨高科技

数字和生物变异,可能带给我们感知与存在的危机,这里我们意向的以人生病时的高烧的度数39°作比拟:“异

数”是一个不和谐的数字,也似地球温室效应和头脑发热不能自然调控的表现,近几年大范围疾病传染如非典、

禽流感都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发热”也成为一个敏感的词,我们时常用头脑发热形容人的病态和做事过火;

在这里“异数”谐音“艺术”,这次展览以少数艺术家的身份及数字变异的艺术语言来转化我们对现实的关注,

针对与自然相对人造科技现象,对现在和未来提出一些小小的质疑。对未来的关切,是一种以近及远,坐天观井

的视角,这样的视角可以从当下看未来,更重要的是从未来看当下,对未来的生存境遇的关注,自然会出现新的

感觉和技术语言,也会对只关注当下生存感受的价值观有所补充。
我们生活在人造科技空前发展的时期,人们对生活的物质需求越来越高。回首西方大国崛起的几个因素中,除了

经济市场化、体制制度、素质教育之外与殖民侵略、科技人工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关系,这样的革命带来了很多

积极的文化,然而也带来了利润垄断、利益民主、伦理关系、世界格局的不平衡,生态环境、传染疾病的危机也

越来越严重。但是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也不可能刹车,那样就意味着挨打、动荡和受到种族歧视,同时失去便

捷生活所带来的欲望。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对世界的认知不用质疑,本文暂且不做介

绍,然而技术带来的伦理和环境的失衡,冲击着人们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积极与消极的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越来越模糊化,科技与自然的暧昧也成为新的问题。当代人对活着的意义

也在不断讨论中,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为了出名,借用数字科技传播的速度,一夜臭名,以“耻”为荣,传统道

德受到极大冲击,真理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着,老一辈的真理成了新新人类的笑柄,时常让人们摸不着头脑而

失去判断的能力,精神危机中寻求人生价值的支点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判断在每个时代存在,每个时代判

断的针对性也不同,不断透过变化的现象看本质,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利益出发,包容得寻求有限度的自由

和民主平衡。我们心目中“人定胜天”论点出现了质疑,生化变异中“基因与克隆”对伦理道德产生了争议;数

字信息媒体中暴力、情色的商业化出现了问题;科学对宗教信仰的也出现了冲击,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加剧

,科技与教育、伦理、科学、媒体、宗教、艺术、战争、政治、生态的关系也都在改变。科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

程使自然和非自然的抗争越演越烈,人的精神和生理都出现了异化,精神疾病和不明流行病开始频繁出现,作为

跨国界的我们这些现象都会带来空虚、躁动和生理的亚健康状态。

超自然思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爆发性的新技术顺应了人们非理性的变态心理的解放。随着现代工业化假造,一

个非理性的观点似乎适应了当今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人工化仿真,网络虚拟,转基因混杂等不自然的人类,外表

上看上去完美,内心却是神经质地异化,天性淡化,很难自我驾驭。新新人类的真诚情感越来越被数字虚拟的网

络人工情感所代替, “真实”世界的许多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非自然的假造,历史和现实的记录由于数字化

变异而真假难辨:华南虎案就是典型的不靠谱案例。伴随着人造物和复杂的假造物诱使人们被迫接受这样的世界

,“真实”的概念逐渐消失,以往的自然论被淡化,自然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向往。
以数字、生化变异介入自然达到多产、多销的人类需求,工业化、商品化对自然的冲击是未来超自然的征兆,人

工激素、转基因食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异化,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得了不知名字的怪病,这

是我们难以预料的,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回归更加迫切,他们被城市化冲击后又迫切把自然搬入城市,于是出现

了空中花园等人工自然物,产生了人造仿真自然的现象,我们生活中的假山石、假植物、动物、假园林成为了城

市的人造“风景”,然而它们的人工材质永远无法代替自然,只是一种装饰,没有花香、没有氧气、没有生命、

没有质感……
人类历史上由微生物自然感染造成了无数次灾难,鼠疫、天花等传统感染大面积冲击之后;现代战争(如二战期

间)利用生物物性伤害人类自己;80年代美国发现艾滋病例之后,新型的不明案例如非典、禽流感、H1N1流感出

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全球化交叉和不可预知性现代生物感染的新特点。生物领域已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描述生

物阶段、实验生物阶段和创造生物阶段,生物工程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生理和心理上带来

了很大的恐慌,生物科技也是继物理领域研究之后最大的领域。

在人类科技对世界的认识和人工化改造的过程中,在三个领域的争议最大,这也触及到人类目前和未来的价值观

和伦理观趋向,这三个领域是:物理科学领域的时光机器;数字技术领域的虚拟人的实验(利用真实人体标本进

行切片扫描,再用计算机合成三维虚拟人,可用于手术平台模拟、处理危险的物理生化反应实验)和生物科学领

域的克隆人技术的实验。这三个领域目前后面两个接近实现的边缘,都将引发人类各方面争议而平衡心理极限:

人工时光机器进入者,可能会对历史和未来进行干预,引发逻辑和伦理关系混乱,因此国际学术界提出平行宇宙

理论来解决这种恐慌;克隆人的出现也可能引发伦理危机,目前各国将治疗性器官克隆与克隆人分开,禁止克隆

人。
另外的例子:人们日常的化妆审美时常以自然.不自然作为标准,即使目前国内外人工整形和变性成为时尚,人

造人似乎变得越来越美丽,然而目前人工整形手术几大项:如骨骼结构整形、吸脂、隆胸、拉皮、打肉毒杆菌瘦

身都会出现表情不自然、衰老快、僵化和心理恐惧症。由此看出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造福与滥用的相悖关系也越

来越多,这时有益人类,控制发展方向,把握技术尺度、长远造服人类才是人工化技术发展的原则。

科技发展使人与人的见面方式都有所改变。“千里送鹅毛 ”“有朋自远方来”的惊喜逐渐变成虚拟、人工化的

二手体会,往年快乐的记忆逐渐变成近者老死不相往来及不明身份的宅男宅女的娱乐化交往。80-90年代的科技

带动的经济浪潮使这个时代的人们越来越物质、社会中人的岗位不确定、身份暧昧加剧情感的淡泊和不信任。道

德的伦理刺激的都市化娱乐方式也越来越缺少情感的真实,地球也越来越缺少爱。理想的情感与现实的距离使人

的身心纠结,心灵脆弱而如覆薄冰。人类不断将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心灵情感的缺失。人的身心

和行为改变着物态环境,物态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心灵的变化;境随心转的实验已经在日本江本胜“水”结晶(

水上贴善恶字样,结晶后图案不同)科学实验中证实不再成为宗教的迷信。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化解危机的

唯一途经,重新思考教育、宗教、生态与科技的关系,是文化艺术的责任与义务。

人的思想也是一个复杂的载体,人都有相悖的心理诉求。即对异数的人工化、技术化不自然心理的反弹,则向往

对于自然原动力、生命思考、时间观、物化、自然心境这些永恒话题的憧憬,也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所引发的

人的异化的一种精神补济。在人类思想史上,总是有一种把“不发达”的过去视为未来理想时代的倾向,并作为

人们精神回归的参照:孔子对周朝的推崇,老子对小国囊民的向往,马克思对原始共产主义的想象,都表明思想家

把自然原生态视为黄金时代的事实。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

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

率下降。“39°”高温形象表现了人类急需诊断的现状。军备竞赛与经济竞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都不愿放弃

,导致自然生态恶性循环。心理疾病普遍,自然静心亦成为新的心灵需求,犹如我们城市人们对田园的“慢城”

渴求,休闲、旅游、瑜珈、心理医疗必会成为精神需求。科技“超自然”就是在不自然的同时,更要依托“自然

”这个裁体,这样才能使人类未来长久的良性的发展。近期热播的美国大片《阿凡达》也正是预示了未来自然与

不自然的抗争,与自然和谐成为人类迫切的需求。同时美国电影《后天》《2012》也预示了未来环境受科技不断

破坏人类最终毁灭的悲剧。

人类从起源到现在一直都抱着“人定胜天的信念”,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现在的克隆技术、网络虚拟和智能机器,

科技的发展时常冲击着伦理、道德、媒体、政治、宗教、艺术的而不断的变革。滥用科技带给我们的负面越来越

凸显,然而科技的真实、便捷、舒适遮盖了它的负面影响,如石油做为燃料的机动车辆使环境越来越污染,但人

们不愿回到没车的年代,这就是科学相悖的论据,更换环保能源成为迫切的需要。另外自动化也会给人类带来很

多模式化、辐射的负面,人类也不愿回到没有电脑、手机的年代,这就是人类的悖论,这样潜意识的心理病症自

然积累,最终发热急症。避免滥用科学,需从教育抓起,才是重中之重,表现和记录当下生存状态的同时,分析

、倡导积极,批判消极艺术是艺术的良知。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氛围中,科技的发展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冲

击很大,中国的民族历史文化不能消失,做人的尊严靠的是民族身份和精神,使东方精神与当代艺术媒介和语言

相结合、链接,给传统精神以新的活力,化解科学带来的潜在危机。精神的倒退必将改变自然物态,物欲覆盖人

心,自然之道自然会越来越乱。中国近百年两条线贯穿着我们的历史:一是精神文明倍受冲击;二是科技与经济

快速发展带来的信仰缺失。新时代金钱数字成为中心,教育缺少真诚,从古至今秦、元、文革三次对传统精神迫

害,中国历史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天、地、人和才能风调雨顺,在表现现实艺术状态的同时艺术倡导积极是为

了传承真理,艺术批判也是为了保持美好,两者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寻求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010.08.06于宋庄美术馆
[41楼] guest 2010-10-15 20:15:23
自动!全自动!——卓凡人工装置展
文/张海涛

一、个案分析:作品语言与感受

“把活动作为雕塑新的基因”,这是卓凡对自己作品的简短介绍。
这是对传统雕塑的一个启发性的动作,然而我个人更倾向将“活动”改为“自动”两字,即“把自动作为雕塑新的基因。”因为艺术史中“活动”“动态”雕塑已有所见,如西方早期的动态雕塑就是对雕塑媒介的一次实验,而这次实验更多的是对雕塑形式感观的拓展,而“自动化”则除了概念明确,另外更多的具有的针对性的现实意义。我们历史中的蒸汽机工业革命、电气工业革命和电子革命都与自动化有着重要的联系,自动化也给现代人文化、经济、科学等领域带来了各种影响。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的物理与心理感应都打上了“自动”的烙印。我们上银行开的是自动锁、自动档车,进的是自动门,走的是自动电梯,用的是自动取款和刷卡机……自动化在无形中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和意识。自动化的按钮带给我们的效率也确实给当下人带来了超常的便捷,当然也会给我们带来尴尬的负面效应。
“自动!全自动!”在语气上有递进的关系,似乎又如异义的叹息声。“全自动”这里一个有技术上的纯粹化的意思,另有全民皆自动、强调重视的解释,从广度、宽度和深度上把“自动”做为一个针对性课题。人机关系在当下已成为人与物最直接、最重要的关系,“自动的人工装置”使人们进入了一个人造自然的特殊时期。将传统雕塑赋予自动化,也无异于对传统技术语言以新的拓展,卓凡的自动化也从早期单一的机械自动化向智能感应以及触屏动力转换发展,与当下现实的自动同步甚至超前应用。媒介技术表达方式作为艺术表达的重要元素不直接=语言=感受,然而不同媒介材料、技术的使用可以直接传达不同的感受,也可以改变语言的结构,如绘画有绘画的语言特征,水墨、装置、图片和电子、行为艺术也各自有各自的艺术语言和感受特征。
当然,我们对卓凡的作品的理解也不能只停留在自动的技术语言和感觉的表达上;卓凡作品还有另一个特点:应用自动感觉来表叙生命的激情和伦理,以此传达当下人或未来人的生存感受。

卓凡作品从材料选题上大致分为:《艺术自动化——汽车再造》系列,《艺术自动化——动物和机械的组合》系列,《艺术自动化——运动中的骨骼》系列,《艺术自动化——悬挂》系列。

卓凡作品对媒介、技术、语言的运用除了造型(夸张与拟人)、材料处理(针筒、驱动、机械电机、链条齿轮、丝杆等使用)还运用了人工仿真语言(骨骼、硅胶等)、人机互动(感应器、传感器、控制面板互动等)和动力转换(触屏动力转换等)为自动化服务,对于艺术的自动化应用,其实也是对自动化感受的体验;另外卓凡作品还针对现实其它生存感受进行延申表达,这里我们大致有这么几个体验——一、现实生存影响下现代人身体不适的本能反应:如,喘息、呻吟、哆嗦、弹射、惊醒、抽搐、扭动、抽动;二.对速度、力度和生命悖论的寓言式表现:如捷豹与弩车作品;三.是对权力意志、自控与被控、危险与安全、紧与张的自由表达,如:《旋转•被牵动的奥古斯都右臂》;四.对虚实的生命现象:实体和虚像的呈现及对自然原始动力的暗指,如《你最高肺活量是…..?》。
一辆用汽车零配件做成的弩车——《力度——这部弩车的攻击力…..》将一部时尚的汽车符号改造成了一个伤害的工具,欲望、力度、时尚、紧张多种感受互相转换。作品中的自动化的现场感觉消除了静态装置的概念性,从而使现场的人机互动体验尤为重要。
一辆可以呼吸的汽车——《从喘息•喘息的频率是23次/分钟》作品造型幽默、夸张的处理使作品具有拟人化特点,这样的“伪透视”改变了真实的三维空间,和车内幻影似灯光一起营造出荒诞而虚幻的氛围,就像当下人在信息爆炸的超负荷生存环境中无奈、疲惫和焦虑感的隐喻。
一头呻吟的大象——《大象•弹射莲花的六牙白象》大象外皮硅胶、内脏电机的处理是未来人工生命的主要组装方式。硅胶在现代社会中除了制作仿真生命,还大量应用于人体自身,成为人工整形的主要材质。当今人造物的运用使世界进入了一个人造防真时代,观众一按电机控制面板,仿生的大象便会“蹬腿、哆嗦、抖尾、弹射”,似乎是“自然”的本能反应;就象被针尖刺痛皮肤的强烈反应,使自然、朴素的东方美感遭到文化的冲击,这个冲击也同样出现在作品《东方即白•被捅而惊醒的雄狮》的人机互动中,“屁眼”中的控制面板,被捅的瞬间人与物都有一种打破心理距离的紧张感,侵入的快感与羞辱感成为主客体的重要关系,就如工业文明与传统文明的碰撞,西方现代文明对东方传统的冲击尴尬而无奈。
一副抖动的胯骨——《每分钟脊骨抽动的频率是…..》一双下跪的膝盖《触感•这个手指捅烂蕃茄的力度是…..》死亡的生命原始动力是人类焦虑的症结,自然规律无人可挡,对生命意义的探讨,是人类一直的研究的话题。脑髓的张开如鲜花一样在光感环境中显得凄而美,人生美丽与感伤伴随一生交织存在。
《肺活量是…..》《攻击力….》《力度是…..》《频率是….》这样的物理用词,时常出现在卓凡作品的标签上,对于物与量,这也是人不可控制的,不确定,不可估,偶然与必然都是生命遭遇的自然现象。
一个指向权力的食指——《旋转•被牵动的奥古斯都右臂》虚拟了一个意向的操控力量,在现实人生中除了一些自我控制的东西,更多的是被控制的力量,权力意志伴随着人生的存在而存在。
一团看得见头像的爆雾——《你最高肺活量是…..?》人气+影像触屏+物力转换,使人的生命动力转换成虚拟的镜像然后转化为雾像,雾是人非、自然物化的体现,就如人的生存和消失的过程,这里面的虚实关系成为意义的关键所在,生与死的自然规律也不会以人的意志转移而转移。

《全自动·产生泡沫的速度是……》局部艺术时常表现一个现象时,都要对这一现象进行艺术转换并赋加作者的态度,如我们借用艳俗的艺术来反思现实中的艳俗,借用玩世的艺术来反思现实中的玩世,作者自身不一定就艳俗,也一定不玩世,作者只是深刻体会到社会的感觉和现象。自动化也一样,我们借用自动化艺术也可反思现实背景中的自动化现象,这时我们可以认同,也可以辩证的批判这个现象,这里在艺术家提出问题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然而艺术不直接=现实背景,艺术需进行语言的转换、态度的确立、典型化和延伸表达。我们运用人机互动来表达人工生命社会带给我们的生存感受和多种反思,甚至以艺术自动化来表达各种生存的意义和愿望。人机关系是未来人与人、人与自然物之外新的生存关系,我们与人工生命,人造物的和谐相处成为关系美学中新的课题。这也会给我们提出很多新问题:我们人造的自动化给我们将带来什么改变,自动化的意义是什么,是实用服务、创造精神感受还是毁灭自然物性,这也会引发我们对“自然•人工自然”课题的讨论和判断。


2010年6月30日于宋庄美术馆



西藏当代的艺术生态和文化背景
文/张海涛

带着神秘的向往初次踏上了西藏的土地,四处环视净土与受到的热情接待,给我的印象是这个烈日下的地方走过的历程既美丽又艰辛,这里的藏人性格既真实又具有烈日一样韧性。一路的交流,知道西藏是人口密度最小的省份,拉萨市固定人口只有4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才150万左右;大学只有两所,艺术院校一所,因此艺术家留在这里的很少,做当代的艺术家大约60人左右。圈内很少有人对西藏艺术家关注,他们对外交流也相对少,为此由栗老师带领的考察队来到了西藏,九月份邀请他们到宋庄美术馆做个展览。
进入拉萨城区我们开始有了高原反应,头昏脚沉是常见的症状。另外西藏阳光紫外线特别强,几小时直射使我们身上的皮肤有了变化,这也是一两岁小孩脸上就有高原红的原因。给我吃惊的是拉萨除了宗教氛围之外,居住的宾馆网络、电视和电话都是通的。突然感到拉萨已经是一个现代化进程很快的地方,这里的城市化新区与内地一样这是我们没想到的,这也是全球化浪潮中,任何地方都逃离不了的。西藏人在艰苦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中,经历了几个世纪体制的变革,烈日下保持着烈日一样坚毅的性格。

重要的是生态

栗老师近几年的工作方向大量在为建立一个良性的艺术生态努力,更多的是建立当代艺术生态的服务机制。这个良性的当代艺术服务机制和模式刚刚起步,现在依然在试验中。多年来中国的自由艺术家就像一盘散沙,一直为生存问题困扰,缺乏集体意识的关心。评论家、策展人、艺术家更多关心的是艺术本身;经济人、画廊、拍卖行、收藏家更多关注商业的运作。整个艺术圈的生态缺少理性的组织与外界公共交流和融合。艺术固然重要但介入现实还是反应很慢甚至无人问津,有时不如参与社会和具体介入现实直接。而且生活困扰必然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卖画好的成功艺术家必定是少数,每年大量的艺术类学生又进入社会成为自由状态,没有稳定的经济保障。多数艺术家靠打短工、代课、积蓄甚至还靠父母和家人支持活着,因而不能很好的组建家庭,也很难为家庭负责:两地分居现象、小孩教育都成为问题,离婚率、单身率比其他职业高出很多。另外当代艺术中很多作品概念、跟风、远离现实体验、缺少良知和情感的现象很多,策略、推理的作品很难改变现实,使艺术本身失去了真诚的意义。
社会学意义上的艺术群落生态考察,大致和这些内容有关:
(一)艺术群体形成的时间、地点、缘由。
(二)艺术家生存状况和方式。
(三)形成艺术群落社会背景。
(四)艺术群落的近些年艺术家人数变化及当下生存状况。
(五)艺术群落硬件配套设施,如美术馆、画廊、图书馆等。
(六)艺术群落艺术家艺术类型和样式及全国的影响力。
(七)艺术群落的未来建构,与其它产业的关系。

以上可以看出西藏群落展也符合栗老师强调地域艺术生态的想法,这几年的群落展试图让大家去关注有特殊文化背景的当代艺术生态,这里面西藏艺术作品整体面貌成为这个生态建设的桥梁和材料;更关注的是这一区域里不同于其它区域,也不同于外界人过去眼中的风情西藏描写,更强调西藏本土或长住的外族人对西藏真实的情感表达和态度——即不同于任何其他群落的艺术特征。在当代的语境中,当然重要的不是艺术本身——西藏人作品反映的历史、宗教背景后独自体验与困惑是更重要的,因此西藏群落整体艺术面貌大于某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质量,作品选择既严格又宽松这也是这次栗老师选择作品一个标准,这次严格筛掉了短暂采风或带有个人臆想感受的西藏作品,而不同于美术史上艾轩和陈丹青等人描画的西藏。栗老师在尝试另外一种展览模式,不是以个人作品质量为展览主要价值判断,展览以整体的人类学、社会学角度介入现实的意义作为价值支点。西藏群落不同于其他艺术群落的地方有两点:一、西藏艺术家在多元媒介基础上所有的作品感受都来源于西藏的现实和文化背景;二、不同于宋庄、成都蓝顶、南京幕府山等艺术区的工作室集中于一个艺术区和行政区域,西藏的艺术家是以松散的方式居住与工作,更像两个艺术群体组成,主要靠两个艺术空间更堆群培艺术空间和美隆艺术库做为聚点,做呈列和研讨交流。空间费用以AA制或个体投资为主,没有赞助的自发形成。西藏人口稀少、自然环境及固有的思想观念使西藏受美术专业教育的学生很少,占国土1/8面积的西藏做当代艺术的艺术家只有几十人。这里的艺术家生存方式不同:95%靠固定单位工资生活,如在学校、电台和剧团工作,对当代艺术未来公共化发展有很大作用,其他艺术家以自由方式生存。艺术家由两种身份组成:外族长住的艺术家占1/8,本土藏族艺术家占7/8。西藏批评家、策展人几乎没有,活动交流主要靠艺术家自己组织,很多艺术家都有过在内地进修学习的经历,由于生活条件限制或情感回到西藏。西藏群落希望外界来西藏交流,也希望能到北京做展览。

西藏艺术家与内地信息交流中自发建立空间,自由组合的艺术群体和官方美协没有什么关系,这和各地的当代艺术群体发展很相似。2003年成立的更堆群培艺术空间和2007年成立的美隆艺术库是西藏最有活力的两个当代艺术聚点。艺术空间除了接待往来西藏的游客参观、收藏,也有的艺术家与北京和国外画廊有所合作。有几位艺术家行走于北京、西藏、国外已在国际上比较活跃。这次宋庄美术馆主办的西藏当代艺术展览的目的就是达成内地和藏区艺术家的交流,为他们做出一点服务。

西藏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

西藏特殊的地理封闭性(不同的生态自然)、宗教文化(藏传佛教的文化根基)和传统习俗(如每年一度的雪顿节、保留的天葬仪式等),使这里保持着相对内地自然、朴素和原生的神秘色彩,这样的感受即是一种差异的力量;然而这次去考察后我们觉得现代文明冲击之下的西藏民族的文化在快速的发生变化。全球化现代文明对人类学意义上的传统族群文化的冲击问题,急需我们平衡现代开发与朴素文明传承的关系。
同化的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环境问题、情感的异化、信仰缺失,使我们也在怀疑我们的“文明”。在西藏现代化的小区更多了、野生动物(藏獒、藏羚羊、野牦牛)更少了,寺院的僧人也不愿住寺院了,本地的手工艺品很多成了机器生产线下的义乌批发产品,更多的清净之地成了商业旅游观光区。现代文明用科技打开朴素文明之门时,更多的改变了当地自然的生态,这是人类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在非洲、美洲的原始部落也在消失,大量的开发使各国疯狂的发展着自己的经济,“不发展和晚发展”就意味着成为掠夺的对象,很多支撑人类精神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此消失。也许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英国工业革命都是一个误区,历史从这里开始了经济竞赛式的相悖发展,哥本哈根环境大会成了吵架的大会,互相推卸责任最终不了了之。这不只是西藏的问题,也是人类生存面临的最大危机。
我们生活在现代科技空前发展的时期,人们知道的越多对生活的物质需求越来越高。回首西方大国崛起的几个因素中,除了经济市场化、体制制度、素质教育之外与殖民侵略、科技人工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关系,这样的革命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文化,然而也带来了利润垄断、利益民主、伦理关系、世界格局的不平衡,生态环境、传染疾病的危机也越来越严重。但是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也不可能刹车,那样就意味着挨打、动荡和受到种族歧视,同时失去便捷生活所带来的欲望。如石油做为燃料的机动车辆使环境越来越污染,但人们不愿回到没车的年代,这就是现代文明相悖的证据,更换环保能源成为迫切的需要。另外自动化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模式化、辐射的负面,人类也不愿回到没有电脑、手机的年代,这也是人类的悖论,这样潜意识的心理病症自然积累,最终可能爆发大的危机。
人的思想也是一个复杂的载体,人都有相悖的心理诉求。即对现代科技的人工化、技术化不自然心理的反弹,则向往对于自然原动力、生命思考、时间观、物化、自然心境这些永恒话题的憧憬,也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所引发人的异化的一种精神补济。西藏的佛教宗旨、生态(环境)、习俗(如天葬)里都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观,这也是人类生存的世界观。与在人类思想史上,总是有一种把“不发达”的过去视为未来理想时代的倾向,并作为人们精神回归的参照:孔子对周朝的推崇,老子对小国寡民的向往,马克思对原始共产主义的想象,都表明思想家把自然原生态视为黄金时代的事实。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率下降。军备竞赛与经济竞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都不愿放弃,导致自然生态恶性循环。近期热播的美国大片《阿凡达》也正是预示了未来自然与不自然的抗争,与自然和谐成为人类迫切的需求。同时美国电影《后天》《2012》也预示了未来环境遭受现代文明不断破坏人类最终毁灭的悲剧。人类改造自然越快我们的物质欲望就越大,心理疾病普遍,减少欲念、自然静心亦成为未来教育的心灵需求,犹如我们城市人们对田园的“慢城”渴求,休闲、旅游、瑜珈、心理医疗必会成为精神需求,快乐才是根本。科技“不自然的人定胜天”更要依托“自然”这个裁体,这样才能使西藏及整个人类未来长久的良性的发展。西藏的特殊艰苦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制度变革给西藏人带来过巨大的创伤,意识形态的转变我们无能直接介入,然而对于西藏人的稳定和环境问题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目前我们也希望那里依然保持一片净土,少受到种族矛盾、过度现代商业、环境的污染和冲击,保存烈日下本来就缺少的新鲜氧气。


2010年8月14日于宋庄美术馆
[42楼] guest 2010-10-15 20:24:19
宋庄垃圾 冒充牛逼 还超级资料?
宋庄垃圾 冒充牛逼 还超级资料?

宋庄垃圾 冒充牛逼 还超级资料?
宋庄垃圾 冒充牛逼 还超级资料?

宋庄垃圾 冒充牛逼 还超级资料?
宋庄垃圾 冒充牛逼 还超级资料?

[43楼] guest 2010-10-15 22:35:48

拿自己女人顶着玩,两口子真不要口罩啊。
[44楼] guest 2010-10-21 21:52:39
狗海涛
[45楼] guest 2011-06-28 13:05:38
不错!蔡振民
[46楼] guest 2012-03-30 15:46:32
看到了《未来艺术档案》。大开眼界。挺!
[47楼] guest 2012-03-30 15:48:44
我们当面夸好,背后骂娘!哈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