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盛夏高密度艺术的三天---转自luluc blog
发起人:Royelyn  回复数:1   浏览数:2506   最后更新:2009/08/26 21:02:59 by guest
[楼主] Royelyn 2009-08-26 17:37:55
威尼斯盛夏高密度艺术的三天

文/黄小绿

转自 luluc blog

在艳阳和海风下的威尼斯看艺术无论如何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有的人会为看到敬仰已旧的大牌艺术家和其作品而激动,有的人为发现了新的作品、新的艺术家面孔而激动,还有的人,可以只为这个氛围就激动不已。我以为做一个威尼斯人是件浪漫的人,你可以把一年中最美好的时间用来看艺术、建筑和电影。但是本地人对威尼斯双年展似乎并没有多少好感,他们从来不缺少游客,而那些艺术客既无序又傲慢。


6月3号晚上达到威尼斯,放下行李,直奔Harry's Dolci晚饭,当天晚饭是由纽约的Artforum杂志举办的为了庆祝杂志的撰稿人之一,也就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丹尼尔.毕尔鲍姆(Daniel Birnaum)终于迎来展览的开幕,至于是不是成功,那则要看未来好几年的评价了。Harry's Dolci是Harry's Bar的分支,1943年为了纪念画家Giovanni Bellini而制作的新鲜桃子汁跟意大利汽酒调成Bellini酒就是在这里发明的,直到今天这款酒还依然风靡威尼斯,成了每场艺术开幕上必喝的酒。 开幕前的第一顿饭往往都充满了恭喜、恭维和善意的提问、质询和Bellini酒的颜色一样温柔且带着蜜意,这一次也不例外,毕竟丹尼尔以他在法兰克福美院实干的作风和出色的批评文笔当选总策展人并成为威尼斯双年展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策展人是受到各种声音支持和认可的。客人们不是美术馆馆长就是策展人或者批评家,站着寒暄和长久未见的朋友打招呼谈项目,这时有人开玩笑的说“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拉——那就是艺术”,很多人都笑了,现在西方艺术界的很多人在六八年之后都很受毛主义的影响,对这句话并不陌生。

落座之后我惊讶的发现我旁边坐着的就是丹尼尔本人,他兴奋的向我介绍了参加主展馆部分的中国艺术家,既有对陈箴、黄永砯的敬意也有他对年轻艺术家如储云的期待。不出意外,最近在西方每当有人在热情洋溢大谈中国的时候,总有一些人要么是酸溜溜要么是不屑。于是问题从桌子的另一头飘过来:“那么中国当代艺术是不是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很多泡沫都破了?”话虽是不全错,但来者不善,只好对他笑着说:“我想应该没有纽约那么惨吧?”

晚饭在各种美学观点、策展理念、艺术潮流之间争执拖拉了很久,所有的人都疲惫了,明天会格外长,那将是威尼斯双年展看展的第一天,而看威尼斯彻底是个体力活。

6月4号一早带好笔记本和地图就进军主展厅Arsenale军械库和位于Giardini花园里的展览宫了。一双好走的平底鞋是必须的,果然在展厅看到很多双Alaia,Marni和Lavin的芭蕾平底鞋。展览索引也是极其必要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作品都等着你去看,总有很多作品是等着你去寻找的。我很快就在展览宫里被人群挤的晕头转向,打算去买杯水解渴,而咖啡厅布满了毫无规则的黑白线条撕扯着空间更为空气增加了躁动,桌椅和地面的图案重叠又延伸,走起来步步为营。只有在喝完水回过神来察看自己在地图上的坐标才发现,这一切原来就是德国艺术家Tobias Rehberger的作品“你所爱的也会让你哭” What you love also makes you cry,也正是这个作品让他获得了双年展最佳艺术家金狮奖,“双年展的国际评审团表示,Tobias的作品把‘社会交流’转换为了‘美学实践’。” 在去中国馆的路上,每天都要路过一段沙石路,旁边的河里永远漂浮着几个黑糊糊的轮胎,上部有点像帐篷,其实它是一件作品,只是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其出处和它究竟属于哪个展览部分。于是阴阳怪调的说“其实这是一件作品”成了这几天中非常流行的话。



本届双年展主题展主题为“制造世界”(Making Worlds)。“制造世界”是一个很宏大的主题,关键是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制造审美的世界?制造疲惫的世界?制造现实的世界?制造碎片的世界?我还清楚的记得看完上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时我愤怒的抱怨,为什么几乎所有作品都有那么强烈的政治性?可是这一次,当看完整个主展厅也许不得不承认,政治性还是这个世界最主要的一部分,没有政治性的展览看上去那么美,可是又很弱。而且没有出现让人不安或生气的作品也许正是展览有点令人失望的原因。有非常多我个人很喜欢的作品,他们形式上优美、在概念上聪明,我可以想像策展人丹尼尔的趣味了,可是策展人的更主要的工作并不是推荐个人趣味,而是去组织和规划整个全局。丹尼尔在之前就巧妙的对媒体说过“双年展从来就是用来被批评的”,与其说是他谦虚的预知,不如说是任何策展人在面临如此大规模操作时都必须承受的压力。



5号一早是扫荡各种国家馆的时刻了,主要的国家馆都分布在Giardini花园中,中国馆比较特殊,在Arsenale军械库被分配了一个油库。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自发组织的国家馆就分布在城里任意角落了。Giardini花园各种国家馆的格局是在五十年代确立的,每年都有评论人员的抗议声,为什么占世界人口极少数的这些国家可以占据主要的展区Giardini花园,难道仅仅因为他们产生的GPD高?那艺术和GPD是什么关系?仅仅要想把77个国家馆都走一遍都是不可能的,何况很多好看的国家馆门前都要排长队,人们在烈日下一边喝着illy免费提供的咖啡排队,一边狂热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中国国家馆在举办之前就争议很大,有人甚至表示因为不想看到中国馆所以干脆不来威尼斯了。可是实际上,很多西方人也都对自己的国家馆有怨言和不满,各国国家馆总体上都不甚理想,尤其是以前一向强劲的日本馆。英国馆今年的政策很彪悍,他们举办的是艺术家Steven Mcqueen的个展录像放映,既要求提前约定时间,也要求不能中途退场,所以很多慕名前来的人都放弃了。反正在北京十块钱就能买到他之前的《饥饿》力作,新作还会远吗?好些人都跑到艺术家徐坦在花园里搭建的凉亭(其实是他的作品《关键词》)中休息,交换信息,然后继续马不停蹄。国家馆中荷兰馆和北欧馆是得到评价最高的,但美国馆凭借艺术家瑙曼Bruce Nauman个展不出意外的得了最佳奖。



中午的时候一路人马从展览里撤出来,我们要去尤伦斯夫妇的游船上玩,这艘刚刚买来停泊在岸边的线条流畅优美的帆船叫“红龙号”,因为船上安装了两只隋建国的恐龙作品所以在沿岸的船只中非常好认。展览还在继续,但是这里阳光、墨镜、海浪、香槟登场了,威尼斯独特的一面在此时最张现。船上的人在继续讨论的艺术同时也在争论这艘梦幻般的帆船到底是值四千万人民币还是四千万欧元。我们既盼望着红龙号能带着我们去乘风破浪又盘算着该结束游乐去看台湾馆的开幕式了。



下午忽然下起了暴雨,冒雨前往了Sant'Elena码头上的一艘渡轮,策展人欧宁正在这里为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举办预热酒会。这是一艘由货轮改造出的“临时空间”,邮局色绿的栏杆和朴素的铁皮地面,说实在的,与优雅的红龙号相比,我更喜欢这艘有些社会主义气息的轮船。深圳市副市长唐杰以英文致辞,幽默十足。以往艺术家和艺术人士见到官员多半喜欢绕开走,那天却相谈甚欢。一周后我在巴塞尔的美术馆梵高展览上又碰见了此次深港政府代表团中的一位,他恳切的说:“那些现代的吧(观念艺术、装置艺术),我们看不上;这些经典的吧(梵高等),我怎么又觉得看不懂,从哪学起呢?”我不知该如何做答,但却为他极其真实的态度所折服。副市长刚发言完,船上有一阵骚动,原来是建筑师库哈斯携全家出现了,所有的人纷纷举起相机,库哈斯终究是一代偶像性的建筑师,从很多艺术家到相当多的官员居然都是他的粉丝。



6号是留在威尼斯的最后一天,我早饭的时候决定不管还有多少个国家馆没有看,就都不看了。 这个决定让人轻松不少,艺术反正是怎么都看不完的,我打算好好看看外围的三个展览。

前面提到的美国馆艺术家Bruce Nauman的作品不仅仅在Giardini花园内展出,也在城市中的一处大学同时展出,这是能一次系统看到瑙曼作品的绝好机会。

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是在意大利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收藏馆,尽管他们的展览这些年来越看越显保守和偏现代,但依然是威尼斯最值得一去的地方。他们为了配合威尼斯双年展在固有馆藏展的基础上还组织了去年刚刚去世的大师艺术家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回顾展,从世界各地藏家手中调借来了数十件装置作品以时间的线性呈现。这是我在威尼斯看到的最舒服、流畅的一个展览。古根海姆靠着运河的院子里展出着比利时艺术家Wim Delvoye的大型户外新作品钢铁教堂也令人为之激动。



当天下午还开幕了弗朗索瓦·皮诺 Franois Pinault 的私人收藏展,看这个皮诺的收藏展很大程度上像看一个高浓缩、纯大牌版本的过去几十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有点厌倦了艺术后,我顺路拜访了两个在艺术上很受关注的设计师的店,Gualti店就在瑙曼的展览旁边,他偏爱采用褶皱面料,与三宅一生和韩枫有些类似,用色彩缤纷的有机玻璃珠做的夸张头饰也是他的拿手好戏。另一位是Attombri,他的珠宝设计很多来源于古典主义的雕塑和壁画,埃及女王的造型是他迷恋的,最近几年很多走红毯的女星都和他订购饰品,他问你的第一句话不是你要买什么?而是“你想寻找怎样的作品?”



在大雨之后,圣马可的几个交通要道淹了,并不深,可是对于穿着华服在傍晚赴约的人来说,实在是可气又可笑,本地人似乎对此很习惯了,走到水边,男人脱鞋然后主动抱起穿着高跟鞋的女伴从容走过。那天我们去吃威尼斯的最后一顿晚饭,却被水塘阻隔在PRADA的店门口,很后悔没有买一双传说中的stivali di gomma(威灵顿靴,其实就是中国人的雨靴)。回北京的飞机上,我还在回忆一行人赤脚冲进餐厅的一幕,打开报纸FT,刚刚发生的米兰时装周(男士版)几大品牌不一而同的推出来圈起裤脚或是八分长短的正装裤,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一灵感来自威尼斯。


[沙发:1楼] guest 2009-08-26 21:02:59
应该叫中国女小资看艺术,都喜欢学记者腔调说话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