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13个月—李郁+刘波
发起人:当代艺投  回复数:3   浏览数:2637   最后更新:2009/07/23 21:58:57 by guest
[楼主] 当代艺投 2009-07-16 16:01:24
13 Months in The Year of The Dog:

Li Yu & Liu Bo  

狗年13个月—李郁+刘波
 

 
 

 

李郁+刘波想要呈现的既是一个个体事件,也是一种具体的现实,其真实性借用了媒体的真实,以至像戏剧化了的真实。与很多艺术家直接观察现实的方式不同的是,李郁+刘波他们是通过大众媒体来观察现实。这种好处在于,媒体呈现的现实人们一般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就作品的观看者而言,这比李郁+刘波他们亲自观察到的现实更真实更可信。至于客观性,媒体是不作任何评论以保持客观,而李郁+刘波的作品从文字到图像的转换是一个完全主动的过程,从预想拍摄到拍摄完成,其意义已经发生了悄悄的变化。李郁+刘波他们也客观,只是他们的客观已经不同于媒体的立场了。就立场而言,我们对于媒体好像总是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的境地,要么进行媒体批判,要么与媒体共谋。李郁+刘波他们既没有进行简单的批判,也没有与媒体共谋,他们只是关注,一种对具体现实的关注。
李郁+刘波的作品直接介入了现实,他们要介入的现实也是具体现实的一种,他们的作品不是要解决现实的问题,而是将具体的现实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具体的现实是一个问题的现实,一个我们应该去面对的现实——面对就是一种勇气。
 ——袁晓舫《现实的创造——关于李郁+刘波的作品》

 

 

 

被摄对象与摄影师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中广为探究的主题。 在李郁和刘波合作创造的一系列作品中,故事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比起新闻事件和摄影记者之间的距离甚至更大。这一点在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中显露无疑。
在李郁和刘波的摄影作品中,不管照片中所描绘的境遇多么的无望,激动人心,或者躁动不安,令人失望的是我们总无法分辨出照片中人物的表情,这是艺术家特地设计的一个细节。不管这些人物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他们看起来总是机械的,全无表情,除了身体在场,似乎与所发生之事了无干系,如同被置入了梦境一般。这些图片从一而终地袒露着被拍摄场景的虚构和人造的质感,而从不努力让自己看起来确实可信。有一些场景看起来如同电子游戏一般的虚幻和不真实。这种被强化的虚幻感和这些被再现的真实事件的荒谬性是同等的,它挑战着我们的理解力、经验和常识。同时,又削弱了这些日常悲剧的沉重性。的确,我们之所以能承受他人的不幸,是因为我们把它们当作流言,或者,干脆背了身,不予理睬。它们越不真实的,就越可容忍。
通过制造一个个类似于肥皂剧的场景,李郁和刘波把观看者置入了一个由他们所创造的,与现实事件更加剥离,也让人更加难以置信的空间。他们的照片成功地将伤害发生的场景及其受害者转化成为一种可以被无害欣赏的对象。虽然在阅读他们作为照片说明所引用的新闻文本时,我们始终能感受到痛苦。在遵从我们接受坏消息的习惯的同时,李郁和刘波的照片还揭露了我们之于那些不幸者和受害者的好奇与关切之心的伪善,以及,对于丑陋的和灾难的有限的承受力。这些故事,不过是注入了江城想象以及这个城市令人迷醉的现实中的另一种奇闻罢了。
 ——卢迎华《将“伤害”作为观赏的对象》

备注:转自《当代艺术与投资》2009年第7期

[沙发:1楼] guest 2009-07-16 16:43:10
这类作品,太简单,跟讽刺漫画似的,图解再现一回现实问题意义何在。
[板凳:2楼] guest 2009-07-16 17:14:12
有效的手段就是死磕和反复做。这样大家也就不得不记住了他们。挺悲惨的。
[地板:3楼] guest 2009-07-23 21:58:5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