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我的私人中国电影史
发起人:活泼  回复数:3   浏览数:2522   最后更新:2009/06/01 00:08:48 by guest
[楼主] 活泼 2009-05-26 13:47:27
小时候在北京看电影只记得一场,大概是70年代初,和爸爸一起看了一场《钢琴伴奏红灯记》,记得电影完了,灯亮了以后,我问爸爸,正片什么时候开始放?文革长大的孩子,对电影的记忆应该是一致的,那时候只有八个样板戏,或者样板戏的各种翻版,比如钢琴伴奏。所以中国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千篇一律的政治宣传,谈不上什么好看不好看。我们有时候会听大人说到文革前的电影,甚至上海三十年代的电影,但是这些对我们都太遥远了。
 
这种对电影的感觉和认知一直维持到我1973年去美国,看得第一部美国电影是一个纪录片,讲美国歌舞片的历史,名字叫《That’s Entertainment>, 这当然对我来说真是太新鲜了,电影居然能够这么载歌载舞,这么娱乐,我当时12岁,没想到电影可以这么好看。过了两年,中国电影有点复苏,拍了一部叫《闪闪的红星》的儿童片。我们刚刚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都特别激动,因为很长时间中国没有拍故事片了,记得联合国代表团还特意为我们的美国同学组织了一次放映,让我们非常意外的是,同学和老师们都在电影还在放映中陆续离开了,只有我们可怜的校长乖乖地看到完。后来,我们去学校,听见同学们议论道,《闪闪的红星》是他们看过最傻的电影,是很坏的政治宣传。而且”中国人怎么能拿小孩当炮灰而骄傲”.从此以后,我的意识中,中国电影就是在外国丢中国人脸的政治宣传。
 
影片达到了。 2.五代花了这么多作品还没有完全讲清楚的中国的民族个性,《南京!南京!》讲清楚了。这部片子里面的每一个中国人的角色都是每个中国人的一部分,他们的勇敢和机智与他们的脆弱和投机共存,但是最后他们还是高尚的。这些角色的描述应验了北岛那句著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3.让我们深刻地感到尊严不只是归属于强者,弱者甚至最底层人的力量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似乎是对我们当前精英社会的一种提示和反省。 4.这部影片符合历史实情,做了大量的调查和核实。这话我说了不算,但是看完影片后,这是和我们一起看片子的史学家的评论,抗日战争博物馆的李馆长是专门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他说每一个屠杀的镜头,他都能够找到一张相似的历史照片。 5.一部电影的最高境界是每个观众都有不同的反映,都被触动了不同的地方。《南京!南京!》不是一部给一场悲剧或者一个民族作结论的片子,而其伟大的地方是让所有看了电影的人有一种反省——其规模从私人到民族以致世界。 6.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片子,但是其故事性和熟练的电影手法让观众非常容易地跟着故事看完电影,其沉重是看完后的反省。 7. 电影语言摆脱了“文艺腔”,没有看到《可可西里》中让我难忘也难受的镜头。 8. 技术上完美,没有任何瑕疵,尤其是巷战的戏,其中刘烨的表演非常精彩。 如果我是电影局长,我就送这部影片去奥斯卡。它洗掉了我小时候《闪闪的红星》给我带来的耻辱感。让我为中国电影自豪。 从那以后我也就不关注中国电影的发展了,只是偶尔在使馆看些老电影, 和一群陌生人留学生在黑暗中跟电影里面的角色一起说话:“开火,开火,开火!”这些电影我们都看了无数遍,就是还是想家。
 
再一次走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是八十年代中,在天桥一个小破剧院里,我看了《黄土地》。那时候我刚从国外回来,正在寻找我自己的中国意识,从感情上我当然是中国人,但是长期沁透在西方价值观的世界里,让我觉得回到北京反而不接地气。《黄土地》多少让我找到北,我意识到中国人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为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在不停地奋斗着。我没有权力用我的西方道德观去评价中国的人和事。除此以外,我对五代导演初期作品的的感觉都是画面,一个穿着小花袄的姑娘躺在麦田里、一个陕北农民蹲在黄土高原上喝粥、一群光着膀子的彪悍男人跳秧歌舞、一群男人在亢奋的唢呐声中冲向日本军车、一个大院里面一排灯笼被黑掉。我一直认为五代曾经非常费力地想用电影语言告诉世界中国的民族个性是什么,这个努力以一个拿了奥斯卡的功夫片告终。好像五代突然意识到,不管他们怎么拍,中国人在西方眼里就是李小龙。之后,他们也就都去塑造那种老掉牙的外国人心中的中国英雄了。从那以后,五代的作品几乎不值一提。
 
之后的导演我看的不多,国际电影节的宠儿贾樟柯的作品中我最喜欢《世界》,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城市题材,开场时那个女孩在楼道中叫喊着“谁有创可贴?谁有创可贴?”对我来说不仅很真实,有幽默感,是上好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五代是不会这么轻松地说话的。同时,这一个巨长的镜头和一句台词却反映了大部分中国都市居住者的伤心,不管男女、穷富,生活在变化如此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我们都需要创可贴。其他作品我也看过一些,王小帅的《青红》,李玉的《胭脂》、《苹果》、包括我自己去瞎凑热闹的《无穷动》。这些片子都不坏,但是都没有打动我,似乎在反映了很多我们社会的犄角旮旯之后,这里面的人物没有任何让我感动的地方、除了大家都不容易以外,我也没有体会到这些角色的人格魅力或尊严。
 
小时候在北京看电影只记得一场,大概是70年代初,和爸爸一起看了一场《钢琴伴奏红灯记》,记得电影完了,灯亮了以后,我问爸爸,正片什么时候开始放?文革长大的孩子,对电影的记忆应该是一致的,那时候只有八个样板戏,或者样板戏的各种翻版,比如钢琴伴奏。所以中国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千篇一律的政治宣传,谈不上什么好看不好看。我们有时候会听大人说到文革前的电影,甚至上海三十年代的电影,但是这些对我们都太遥远了。 这种对电影的感觉和认知一直维持到我1973年去美国,看得第一部美国电影是一个纪录片,讲美国歌舞片的历史,名字叫《That’s Entertainment>, 这当然对我来说真是太新鲜了,电影居然能够这么载歌载舞,这么娱乐,我当时12岁,没想到电影可以这么好看。过了两年,中国电影有点复苏,拍了一部叫《闪闪的红星》的儿童片。我们刚刚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都特别激动,因为很长时间中国没有拍故事片了,记得联合国代表团还特意为我们的美国同学组织了一次放映,让我们非常意外的是,同学和老师们都在电影还在放映中陆续离开了,只有我们可怜的校长乖乖地看到完。后来,我们去学校,听见同学们议论道,《闪闪的红星》是他们看过最傻的电影,是很坏的政治宣传。而且”中国人怎么能拿小孩当炮灰而骄傲”.从此以后,我的意识中,中国电影就是在外国丢中国人脸的政治宣传。 从那以后我也就不关注中国电影的发展了,只是偶尔在使馆看些老电影, 和一群陌生人留学生在黑暗中跟电影里面的角色一起说话:“开火,开火,开火!”这些电影我们都看了无数遍,就是还是想家。 再一次走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是八十年代中,在天桥一个小破剧院里,我看了《黄土地》。那时候我刚从国外回来,正在寻找我自己的中国意识,从感情上我当然是中国人,但是长期沁透在西方价值观的世界里,让我觉得回到北京反而不接地气。《黄土地》多少让我找到北,我意识到中国人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为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在不停地奋斗着。我没有权力用我的西方道德观去评价中国的人和事。除此以外,我对五代导演初期作品的的感觉都是画面,一个穿着小花袄的姑娘躺在麦田里、一个陕北农民蹲在黄土高原上喝粥、一群光着膀子的彪悍男人跳秧歌舞、一群男人在亢奋的唢呐声中冲向日本军车、一个大院里面一排灯笼被黑掉。我一直认为五代曾经非常费力地想用电影语言告诉世界中国的民族个性是什么,这个努力以一个拿了奥斯卡的功夫片告终。好像五代突然意识到,不管他们怎么拍,中国人在西方眼里就是李小龙。之后,他们也就都去塑造那种老掉牙的外国人心中的中国英雄了。从那以后,五代的作品几乎不值一提。 之后的导演我看的不多,国际电影节的宠儿贾樟柯的作品中我最喜欢《世界》,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城市题材,开场时那个女孩在楼道中叫喊着“谁有创可贴?谁有 在近十年中,让我惊喜的是两个导演的作品,一个是陆川的《可可西里》,这个半道出家的电影人有一种特殊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可以他作品中的价值观是我最认同的,也是表达得最清晰的。但是《可可西里》里面有一个镜头让我难受,就是老人死后,躺在一个房间里,一束光芒从天窗进来,旁边坐着他的女儿。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镜头我在无数中国电影中看见,它没有理由出现在这个电影里面,这个电影不需要这个镜头。说不出来,反正就这一个镜头让我难受却无法忘记。还有一个导演让我惊喜地笑趴下的就是宁浩和他的《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票房的成功也很让人惊喜,让院线看到,尽管不是大片,也不用非得早上八点放映,一些独立电影在黄金时间还是叫座的。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结构,其故事的叙述方式,当然其幽默就更没得说了。男厕所拆迁时找到的宝石,和地产商马仔从宝马里伸出来那只穿着雪白皮鞋的脚,让我们笑着接受了中国现实中的贫富差异和我们疯狂的成功发财梦。
 
我觉得中国电影里面最神奇的人物是冯小刚,他永远能踩着点儿,能够把大众喜好,政治正确的主旋律,投资人的收益象最好的一根天津麻花,都拧巴在一起,让你分辨不出来区别。不仅如此,他的雷人台词永远成为社会上的流行语,甚至书名,比如从“XXX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到“中国不高兴”。要知道一个外国记者问我书名对中国人什么意思,我居然花了半个钟头才解释清楚。得到的结果是老外说:啊,这本书是冯小刚先生写的?天啊,我又得从头开始。我向来说,从理论上来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冯小刚式的导演,从原则上来说,我是不会去看他拍的电影的。因为他的作品中永远充满了麦当劳品味、政治主旋律,和从头到尾的植入性广告。对我来说,这种作品的成功似乎和创作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要有电影工业的话,这种工头,我们还是需要成批量地培养一下。
小时候在北京看电影只记得一场,大概是70年代初,和爸爸一起看了一场《钢琴伴奏红灯记》,记得电影完了,灯亮了以后,我问爸爸,正片什么时候开始放?文革长大的孩子,对电影的记忆应该是一致的,那时候只有八个样板戏,或者样板戏的各种翻版,比如钢琴伴奏。所以中国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千篇一律的政治宣传,谈不上什么好看不好看。我们有时候会听大人说到文革前的电影,甚至上海三十年代的电影,但是这些对我们都太遥远了。 这种对电影的感觉和认知一直维持到我1973年去美国,看得第一部美国电影是一个纪录片,讲美国歌舞片的历史,名字叫《That’s Entertainment>, 这当然对我来说真是太新鲜了,电影居然能够这么载歌载舞,这么娱乐,我当时12岁,没想到电影可以这么好看。过了两年,中国电影有点复苏,拍了一部叫《闪闪的红星》的儿童片。我们刚刚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都特别激动,因为很长时间中国没有拍故事片了,记得联合国代表团还特意为我们的美国同学组织了一次放映,让我们非常意外的是,同学和老师们都在电影还在放映中陆续离开了,只有我们可怜的校长乖乖地看到完。后来,我们去学校,听见同学们议论道,《闪闪的红星》是他们看过最傻的电影,是很坏的政治宣传。而且”中国人怎么能拿小孩当炮灰而骄傲”.从此以后,我的意识中,中国电影就是在外国丢中国人脸的政治宣传。 从那以后我也就不关注中国电影的发展了,只是偶尔在使馆看些老电影, 和一群陌生人留学生在黑暗中跟电影里面的角色一起说话:“开火,开火,开火!”这些电影我们都看了无数遍,就是还是想家。 再一次走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是八十年代中,在天桥一个小破剧院里,我看了《黄土地》。那时候我刚从国外回来,正在寻找我自己的中国意识,从感情上我当然是中国人,但是长期沁透在西方价值观的世界里,让我觉得回到北京反而不接地气。《黄土地》多少让我找到北,我意识到中国人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为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在不停地奋斗着。我没有权力用我的西方道德观去评价中国的人和事。除此以外,我对五代导演初期作品的的感觉都是画面,一个穿着小花袄的姑娘躺在麦田里、一个陕北农民蹲在黄土高原上喝粥、一群光着膀子的彪悍男人跳秧歌舞、一群男人在亢奋的唢呐声中冲向日本军车、一个大院里面一排灯笼被黑掉。我一直认为五代曾经非常费力地想用电影语言告诉世界中国的民族个性是什么,这个努力以一个拿了奥斯卡的功夫片告终。好像五代突然意识到,不管他们怎么拍,中国人在西方眼里就是李小龙。之后,他们也就都去塑造那种老掉牙的外国人心中的中国英雄了。从那以后,五代的作品几乎不值一提。 之后的导演我看的不多,国际电影节的宠儿贾樟柯的作品中我最喜欢《世界》,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城市题材,开场时那个女孩在楼道中叫喊着“谁有创可贴?谁有  
本来这篇文章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两周前,我看了《南京!南京!》。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部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好的。所有人都非常惊讶,问我为什么,我有八条理由:
1.  导演用一种普适的价值观去讲述一件以往只是用民族价值观去讲述的一段历史。这个不仅需要胆量,因为会有争议,而且需要一定的人文高度。这部影片达到了。
2.  五代花了这么多作品还没有完全讲清楚的中国的民族个性,《南京!南京!》讲清楚了。这部片子里面的每一个中国人的角色都是每个中国人的一部分,他们的勇敢和机智与他们的脆弱和投机共存,但是最后他们还是高尚的。这些角色的描述应验了北岛那句著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3.  让我们深刻地感到尊严不只是归属于强者,弱者甚至最底层人的力量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似乎是对我们当前精英社会的一种提示和反省。
4.  这部影片符合历史实情,做了大量的调查和核实。这话我说了不算,但是看完影片后,这是和我们一起看片子的史学家的评论,抗日战争博物馆的李馆长是专门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他说每一个屠杀的镜头,他都能够找到一张相似的历史照片。
5.  一部电影的最高境界是每个观众都有不同的反映,都被触动了不同的地方。《南京!南京!》不是一部给一场悲剧或者一个民族作结论的片子,而其伟大的地方是让所有看了电影的人有一种反省——其规模从私人到民族以致世界。
6.  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片子,但是其故事性和熟练的电影手法让观众非常容易地跟着故事看完电影,其沉重是看完后的反省。
7.  电影语言摆脱了“文艺腔”,没有看到《可可西里》中让我难忘也难受的镜头。
创可贴?”对我来说不仅很真实,有幽默感,是上好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五代是不会这么轻松地说话的。同时,这一个巨长的镜头和一句台词却反映了大部分中国都市居住者的伤心,不管男女、穷富,生活在变化如此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我们都需要创可贴。其他作品我也看过一些,王小帅的《青红》,李玉的《胭脂》、《苹果》、包括我自己去瞎凑热闹的《无穷动》。这些片子都不坏,但是都没有打动我,似乎在反映了很多我们社会的犄角旮旯之后,这里面的人物没有任何让我感动的地方、除了大家都不容易以外,我也没有体会到这些角色的人格魅力或尊严。 在近十年中,让我惊喜的是两个导演的作品,一个是陆川的《可可西里》,这个半道出家的电影人有一种特殊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可以他作品中的价值观是我最认同的,也是表达得最清晰的。但是《可可西里》里面有一个镜头让我难受,就是老人死后,躺在一个房间里,一束光芒从天窗进来,旁边坐着他的女儿。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镜头我在无数中国电影中看见,它没有理由出现在这个电影里面,这个电影不需要这个镜头。说不出来,反正就这一个镜头让我难受却无法忘记。还有一个导演让我惊喜地笑趴下的就是宁浩和他的《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票房的成功也很让人惊喜,让院线看到,尽管不是大片,也不用非得早上八点放映,一些独立电影在黄金时间还是叫座的。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结构,其故事的叙述方式,当然其幽默就更没得说了。男厕所拆迁时找到的宝石,和地产商马仔从宝马里伸出来那只穿着雪白皮鞋的脚,让我们笑着接受了中国现实中的贫富差异和我们疯狂的成功发财梦。 我觉得中国电影里面最神奇的人物是冯小刚,他永远能踩着点儿,能够把大众喜好,政治正确的主旋律,投资人的收益象最好的一根天津麻花,都拧巴在一起,让你分辨不出来区别。不仅如此,他的雷人台词永远成为社会上的流行语,甚至书名,比如从“XXX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到“中国不高兴”。要知道一个外国记者问我书名对中国人什么意思,我居然花了半个钟头才解释清楚。得到的结果是老外说:啊,这本书是冯小刚先生写的?天啊,我又得从头开始。我向来说,从理论上来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冯小刚式的导演,从原则上来说,我是不会去看他拍的电影的。因为他的作品中永远充满了麦当劳品味、政治主旋律,和从头到尾的植入性广告。对我来说,这种作品的成功似乎和创作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要有电影工业的话,这种工头,我们还是需要成批量地培养一下。 本来这篇文章就可以结束了。但是两周前,我看了《南京!南京!》。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部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好的。所有人都非常惊讶,问我为什么,我有八条理由: 1.导演用一种普适的价值观去讲述一件以往只是用民族价值观去讲述的一段历史。这个不仅需要胆量,因为会有争议,而且需要一定的人文高度。这部 8.  技术上完美,没有任何瑕疵,尤其是巷战的戏,其中刘烨的表演非常精彩。
 
如果我是电影局长,我就送这部影片去奥斯卡。它洗掉了我小时候《闪闪的红星》给我带来的耻辱感。让我为中国电影自豪。
[沙发:1楼] guest 2009-05-26 14:18:20
为什么老是爱拿美国人的态度来决定对错呢?为什么文人老爱看“美国高不高兴”?
[板凳:2楼] guest 2009-05-26 16:16:16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片子还少吗?孩子参与战斗的片子太多了吧!
[地板:3楼] guest 2009-06-01 00:08:48
什么东西!自以为是的香蕉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