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赵诣:“第二届前提行为艺术节”之感受、参与与评述
发起人:wyp198793  回复数:1   浏览数:1901   最后更新:2009/05/05 18:50:09 by guest
[楼主] wyp198793 2009-05-05 13:59:23
“第二届前提行为艺术节”之感受、参与与评述 自然观赵诣
自然观赵诣/文



昨天是草场地举行的“第二届前提行为艺术节”的第一天,参观与参展的人员不少,场面浓重,热闹非凡。对于关注现代艺术的人来说(无论从网络还是媒体),可谓是这个五一劳动节的特别庆典了。

开幕时,进行了寓意“行为”的乐队演出,接着就由著名诗人愈心樵先生朗诵长诗,朗诵完结后就开始了“行为艺术”活动。

先由李大东演示“行为”《不能打开》。行为方式是将自己包扎在一个大统口袋里,然后从现场走到室内安置好的布质封闭的帐篷里面,说要持续48小时。
 
 

 
 

 
 
 





对这一作品的解读,认为尚在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即用以稍许游戏的方式对人的自我状态或精神承受的“挑战”,同时也引申出被包(它虐)或自包(自虐)的意象或含义。从作品来看,作为艺术形式无可置疑,因为,艺术本源就是游戏么!且因由游戏的艺术性,才便构成为真正艺术的纯粹性,这也就是行为艺术在形式上的“自我消解”或“真实”的面貌,以自由的形式回归到“游戏艺术”的本体。然而,在这游戏的后面,其要表现的语义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也正是行为艺术的自由性,(即从架上绘画解脱后,更宽泛的运用现场、时间、空间、材料道具、语言表情、肢体行为等等的所有可以受用到的材料条件来表现自己的意蕴语境),即有了如此丰厚的条件后,在意蕴语境的表达上,就成为了其它任何艺术形式不可比拟的。即使表演艺术,虽它也有时间、空间及现场物质的条件,但在空间及实物的运用上,以及即时性的偶然语境表现(如彼此交流一般),就不会有行为艺术的自由性或呈现率。尚且在语境内的意蕴上,或即表现形式的真实感(以他者的真实感构成为即我现实在场的贴切体验性),这样,就形成了意蕴流向的直接式,形成演示者与观赏者之间的“融汇体”,这就是行为艺术这门“特色菜”的潜质所在。

在大厅里继续着董洁的行为艺术《当代艺术亚当和夏娃》的演示,(下用男性、女性或男、女艺术家称谓)先由女艺术家出场,亮相后就无礼的纠出了男性同伴,强迫的指令跪下,女性就骑着男性同伴的身上作抽打状转悠爬行,含糊的表示着女权或是什么的。接着“同伴”反过一击开始凌虐女性了:粗暴的牵着裙带拿着排笔激情昂扬的挥洒写上了“当代艺术亚当和夏娃”的英文、汉字,且边写边扯掉女艺术家的裙子以至全裸。这时,现场观众一片沸腾,声嚣哗然、镜头闪光如电闪雷鸣。接着,男艺术家将准备好的一篓西红柿交给了观众,自己也脱成裸体,并交待观众在约30米的距离上扔击他们。好的,在兴致、欲力与意气凑拥的状态下,观众情绪自然会风起云涌了,如是就抢着西红柿对着这一对“亚当夏娃”扔击,艺术家状态是躲躲闪闪。好!这时的主题或寓意终于出现——在被扔击时的男性(亚当)始终保护着女性(夏娃),且因行为为艺术,且行为艺术有当代特色,这就映衬了“当代艺术亚当和夏娃”之主题内容了。不过,从作品里隐含了一种意义倾向,那就是人欲凑拥中的互动形式,亦体现了人众意识对艺术或“亚当夏娃”之美好的不喻或诋毁。也能感悟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不善的关系等等。当然,行为艺术是以环境、肢体等条件来演示做语义表达的,它不同于纯粹的语言或文字有着明确所指。虽然行为艺术的肢体形式表现“含混”,但它所表现的“语汇”尚是大家彼此都能意会的,就像如果我们完全没有语言或文字的时候我们也能交流一样,只是我们简洁的运用了更有利的工具——语言与文字后,我们对行为“语汇”的感觉或领悟力就被自然的“遏制”了。
 
 

 
 

 
 

 
 



 
 





 

下面一个“行为”就任到优秀行为艺术家刮子来表现了,他的作品叫《就那样......》,时间相持2小时。行为方式是在墙上装上挂钟,以上裸赤膊的形式狂奔撞墙。时钟的寓意清晰,它验证着人之行为在自我无端和矛盾状态下的生存焦虑或无奈,在交激的碰撞中,以至人最后疲惫、衰竭或灭亡,也因人为肉体所需的生存挣扎,最后所落下的就是时间的延续“意义”——存在的迹象。刮子每撞一次墙就记载一次,两小时的碰撞,一次次他从墙上的记载一直延续到地面构成一带长长的书记,甚为感慨。作品内蕴涵着人迹沧桑与时间流逝的悲意。我站在一旁以心理学家的姿态,静静的关注着他的行为与状态,那一次次撞击所表现出的人格执着,无论隐寓还是“现实”,都会次次叠加我的悲切情感。于是,我站在另一角度反问,“为何”要以这种行为状态,即使了解或表现人性的多难与困惑,那么即此的行为也可判为是残忍的。所以以我自身的价值观念及体验心态,对于“厉”性的行为方式,我是不予赞同的。也是在我冲动之余,我竟然拿起签笔在他的数据旁边画了一个大括号再写上“自然观”≠…………。作为观念及行为参与我要说明的是:人类作为理性的个体,在某方面即使玩着艺术的心态,也是过于执着了,人类的悲剧与困惑主要还是来自于人类自己的追求与执着啊!人类在自身的进化中形成了文化,获得了文化的经验(利益),然而由于执着,人类又取之文化的经验(利益)为自己作缚,文化的负面对人类自身也是具有扼杀性的。所以我要表达这一观念,就写画了这一字符,用意是“自然观”非等于“如此”——即此的人为状态(用引号表示)。也想告知在场的大家将艺术表演与真实的生存需求划一个非等号,从而领略到既是存在就需较少暴力(无论对他人还是对自己)。也想阐示我的观念即:“自然主义生命观的基点是:真正的价值就是活得最长久!我们要尊崇肉体,返顾物质,关切存在,给生命以实在!”根据这次我和刮子的“碰撞”,便已引申出一种“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存在关系,它们也就像一种对抗与互演的斗法程式,或许可以说:艺术向文化挑战,最终演绎文化形态;文化向艺术批判,最终规导艺术形式。


















刮子我们是朋友,他的内敛性我是非常感动的,今年3月10号我们的一次对话,我发现了他的情感质不同于其它艺术家,他是一个极具悲悯情怀与内敛功深的人——虽然年轻。就艺术前景来看,并是国内当前一个颇有前途的行为艺术家,其作品特色忧虑、低沉,流露出深厚的人文精神的独特与纯粹,或即其作品时时与神性的交激碰撞,构成为他的悲悯觉知与时空感悟。我非常欣赏他的《十年》行为作品,是将青海海北刚察县完全小学182名小学生合影及留每人一根头发档案予以保存,并在照片后面写上十年之约和自己的联系方式,让小学生自己写上“我不会忘记约定”的字样,然后以拉钩的形式约定十年后见面,并和能够见面的孩子留影、留发、再定十年之约。以次往复,直至自己生命结束为止。多么阴郁、悠扬、悲叹、感人的事件啊!我们暂不说“行为”或“艺术”了,就只在如此现实本身,即在我们想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人的变化也隐含着社会的变化该是何等之大啊!比如你我或在偶然一次车上邂逅而再隔十年时相约相见,彼此的心态情感也会触景生情与反顾于当即的怀念。刮子以这种潜潜的人文情结来叙说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削减,我想这个行为是许多行为难以突破的,也想还有什么再好的形式来表现这一庄严肃穆的题材以至如此触人心魂呢?他的作品《刮子移土-3》已被定选为2009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这也是中国艺术家就行为艺术方面在国际重大展览会上的第一次亮相。》

在刮子作行为的同时,场外有艺术家李赫做了《前仆后继》,作品以红包诱惑为动机,在人众成纵向叠压予以挣脱后抢领红包,这样延续做了几次直至红包抢领完,就在最后所抢到的红包的一位,就是策划者李赫了。当李赫打开手中红包看时,里面装的是一个避孕套。李赫是一个很年轻的艺术家,我们也很熟悉。这群80末或90初的艺术家,其感受事物的着眼点还是有区别的,他们更关注现实性的取材或选题,一般或多或少的有着网路文化的痕迹。









艺术家闻竹做了一个作品叫《这是一条路》,即用纸在门前地面的过道上长长的贴了一条纸带,象征着文化步履抑或寓意着环境危机的人为因素。




日本女行为艺术家清水惠美连续做了两个行为,第一个是《42年后白熊会减少现在的三分之一》,她身着白装,日本式跪法。行为方式是给观众吃白色冰糕,再用白色冰糕专心致志的切划拼成做成白熊。这个行为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象征了人与自然、生态、动物的关系,“42年后”动物的减少更是现在生态的急遽恶劣,表现了日本传统文化中那自然恬静和人文关怀的一面,让我想到川端康成。第二个行为作品是《女后》,她着黑色装束,将自己的衣服剪下做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仍是表现为人对自然生物的爱悯与关怀。艺术家以修静的姿态、缓缓的行为,呈现出了整体风格的完整性,着色于日本民族尊崇自然的一面。












楼上的一个行为装置《吃饭是真》是上海艺术家小奶花的作品,以真实摆放的几桌美肴布置在一个空间,墙上贴着“愿吃饭都有我”与“愿我都有吃饭”和横批“吃饭是真”的对联。桌上摆放着多只蜡烛,意蕴浓浓。有几个老外坐着吃聊叙事,我乍见在意念里以为是酒吧场景的生日聚会,慢慢才回索于场觉知这是一个行为作品。观览的人群感到愕然,疑惑,观赏、参与性的转悠在桌席之间,有的敏感者或果敢者就学着老外坐下就餐了。这时我在忧虑的冥冥之中,逐渐觉得这个作品应该“好好”参与,也就坐下来劝导观览者一同放肆就餐,以呈现其作品的实质意义。嗯!真是,我觉得这个作品“最好”——因为我们有了直接所获,并且我一直认为“好”的意义的放大值,就是给他人以“好”的利益付给,这件作品的意义是货真价实的。既是作品的用意明确,那么我们为何不予成全其作品的全貌呢?于是我就宣扬着要观者积极参与。当然,这时也接近该吃饭的时候了。内因的需求斗胜了观者的意志,与之我的唆引,尽管他们在怀疑或忧虑之中,因由“影响”的种种因素与现场经验的借鉴,其意志自会肯定或脆弱的滑向私欲。我可是这个行为艺术的最好参与者了,且对这个作品的全部理喻后便展示了我的配合:首先是吃,再是要“呈现”出一个“吃饭是真”之赞许或寄望的“代表”人物。于是,我就标榜于自己成为一个“寄望”的典型人物,坐在对联中间以一幅肃穆的面孔摆势拍照,心想这一举止至少会给“所见者”留下诚挚的印象,如果我们将面对即此行为而用以同我前面于《女后》分析之心态的话,我想作为对“行为”关注心境的人,定会对我之行为举止留下一丝印记的。我更自慰的是,这一作品与我的行为举止,不就刚好应承了我的“自然主义生命观”了么!于是,我们大捧大吃!且从吃、拍照、合影、干杯与吃饱及留下吃的残余,都一一作了记载。好玩、有益、润泽和意义!

我们再来真正分析其作品含义:首先它是一件好作品,其好的方面就是它对作品的形式感给予了真正的消解性,使行为艺术更具行为(现实)化,没有丝毫表演的痕迹。所表现的虽是自己的行为但最后所呈现的确是别人的行为,将行为更行为化,将行为更现实化、普遍化、互动化或社会化,是非常巧的手法,给予了行为艺术彻底地自由。同时,这一主题对当代人们的生活状态,生存寄望,更是于当前金融危机所造成人们的心理困惑相近。从形式的另一方面看,宴席的摆设就是要设计大众的参与,以互动体验的“吃”来呈现作品的实存意义。还有,作品之陈列形式显然是颇具中国化的,有着中国行为的独立特色。如此种种,当然也不乏被他人享受的“表现”形式,所以,这件作品如果让我来打分,我一定会给满分的!













下面来谈谈我这次参与的“行为”活动。在愈心樵朗诵诗歌即将完成的时候,我便开始了行为方式,形式还是上次在广场行为艺术工作坊里的那个《还我妻子、肃清西方文化鸦片》、《要我丈夫、不要怂恿高消费》的作品。本是未有计划,也未投予参与之列,因在现场时由艺术家半坡提醒,且热心的鼓动“为什么不做?”我想很有道理,便临时找了一块包装盒板贴上白纸写上字样,完后系上棍子,于是即可“行为”了。也好,这种未计划、不参与、反而变成参与或投入的过程,其形态本身不就更为“艺术”之行为了?!于是,半坡又帮我“聘请”了台湾女画家鸽子与我配合。还真好,这一偶然组合及意蕴,尚又拓展到就“肃清”与“不要”不只限在中国大陆,而台湾同胞以及世界各民族当都处在这样一个同等“麻木”的位置上啊!

在这个现场特殊的漩涡里,我们像两只鸭子自如游闲,在现场里挤碰行动自如,彼此倒行逆施的退步穿行——退步象征了在这个物欲文化的现状里,精神状态呈倒退(困惑)迹象。因为人生活的基本结构是家庭,而当前离婚率上升是世人惊骇的,那么这种惊骇的离婚形象从本源上看,是什么样的文化形态作祟呢?对照中国的人文历史,当然就清晰显现为主要是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所感染。

中华传统的伦理文化,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两次最大的失落,那就是五四运动与文化大革命,以至我们这一辈在自己正好的学年里,根本就不知道孔子是何许人也!以及什么叫伦理道德尚是一个陌生词,只是朦胧跟应叫嚣无产阶级与革命!革命!即使在当即,很多人也不知道“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在这次“行为”的时候,我就听到当观众看到“肃清西方文化鸦片”的时候,就有许多人问:“西方文化鸦片?西方文化是什么?”这倒显出了当前一个大文化状态的严重问题,不知道西方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是首先不知道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什么,要认识西方文化是什么,就必须用中华文化是什么来鉴别。也正是,现在的每个人均在西方文化的熏染中都已构成了对中华文化的疏忽或失落,在未有“本”源性寻求的条件下当然就不知道“末”中里的性质差别。没有对照,即使每日饮誉西方文化而也就不知道西方文化是什么的语境状态,那就太正常了。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西方文化的诱惑力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于是社会进步了,物质发达了,也同时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出现了。社会形态与个体的彼此赛跑,人们的精神困惑就会自然出现。即此,我们就会思索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物质充盈是幸福、还是精神轻松、自由、平衡、安定是幸福?当代人比古代人在付出与享乐之间的比值关系如何?即使西方社会的物质充盈,他们的精神状况也并未得到满足,反而如是危机重重。这方面我在前几天与意大利艺术家NOWHERE GALLERY的采访中已深有领略,他信辞旦旦的道出了作为意大利人的人文现状处境,是让他非常担忧的。那彼此的冷陌、利益的交接、利益目的的先行、总让人没有亲和与归宿之感。
















关于“高消费”问题,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有认识:高消费虽为刺激了生产力发展,但实质就在刺激人欲的膨胀,所膨胀的人欲结果会是什么?就是现在的物欲状态与物质现象;社会形态和个人生存状况。这些主要由美国物欲文化模式带动起来的社会形态与精神形态,在社会层面上所呈现的是——必然性的经济危机;在精神层面上所表现的是——必然的人情冷陌与焦虑重重。可以判断,只要是以如此的人性状态指数,即于经济全球化后如此次的经济危机状况,在50年内(相对往年)会更交激出现。因为经济危机的潜因,尚不在如许多经济学家的论断的这样和那样的所谓经济结构的形态问题,而潜因更在人欲膨胀形态以至经济程式虚空紊乱的必然现象。NOWHERE GALLERY与我都有着强烈的共同感慨(有采访录音),他也足实的提到了美国现行文化给欧洲文明带来的危害。他向往中国的文明,所以来中国定居。这是西方人的眼光啊——他们更清楚,而我们看自己的现行状态,是远非没有他们具体与强烈了。

当然,“肃清”、“不要”只是来自一个微弱个体的声音呼唤,也并不是要将现代文明一同打倒、回归到远古的历史中去——也不可能。而只是在当前的问题之下,我们以一个文化人的敏感、提前或大胆的提醒了问题所在或阐释于问题之根源,目的在希望大家“提前”明确或综合应对,以解构现实文化、重组文化结构为重视,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及审视自我行为——是否可以淡化一些追求以有利的苟同其安然的家庭生活呢?!如有此点点反思,本人就足以欣慰了!再说艺术形态,在有想法的时候,艺术家个体也只是一种表示或进言而已,而能呈现出什么样的社会结果,是艺术远远无能判定或无能为力的!


2009-5-2 于宋庄




[沙发:1楼] guest 2009-05-05 18:50:09
顶一记 此贴不顶顶哪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