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箱子,泥巴屋和舞蹈着的树木
发起人:眼镜兄  回复数:1   浏览数:3499   最后更新:2009/04/17 16:38:48 by guest
[楼主] 眼镜兄 2009-04-17 14:24:25
据说很多路人误把这户人家当成新派时尚的咖啡馆---却找不着进去的门。

一个普通的两层构造的私人住宅云集的街道里,突然兀现出这个巨大的白色的箱子,矩形的表皮上豁然张开着几个同样规整的巨大的矩形窗口。


住宅House N由三个从大至小的箱子组成。最外面(也是最大的一个)构成了住宅建筑的基本外观-----严整的立方体,雪白的外壁;中间大的箱子和最小的箱子依次放入,由大套小。三个箱子相互呼应的三维轮廓自然地切割出居住空间的细节部分,有内向外看---最小的箱子构成居住主体场所的客厅兼饭厅;中间的箱子被最小的箱子切分出的空间,在东西两侧分别形成榻榻米房间和卧室;最大的箱子,同时作为住宅建筑的外壁,与中间的箱子所形成的空间环绕着居住主体空间一周,在其南面,铺上沙砾和木板,种下高大的观叶植物,并放入乘凉桌椅,悄然形成一个室内阳台。整个建筑物的天井,同样采用了开阔明净的大玻璃窗,蓝天白云随自然光线一同摄入室内,人身处家中却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来自外部自然的气息。

用带有封闭与窒息感的词汇---“箱子”来描述House N的空间轮廓构成并不准确。在House N的设计中,藤本的“箱子”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是其壁面上切割出的“窗口”,或者称之为“空洞”。这些形态严整的“空洞”以随机性的姿态出现,墙壁-----原本作为分割空间与保护内部空间的功能性定义变得暧昧不清。透过四周一个个开裂着的矩形的空洞,外部空间清晰可触,随着人在家中的移动,外部的景像和视觉上的空间感,因错落交织着的空洞的角度和其方位的不同而产生不断的变化。

这种随机性的无序与几何图形的秩序感之间的反差,形成了House N最大的美学特色,在排除掉装饰的最纯粹的形态中,实现静态的运动感。固有空间被分解,却又延展而去,与定义模糊的外界绵延相连,仿佛某种超验的结合。House N类似于人类原初居住方式之一的“洞窟型”结构,却是一个人为创造的“洞窟”。居住的乐趣需要在居住的同时,在日复一日的空间探索中去体验-----家的轮廓的概念是什么;室内与室外的境界线究竟何在。







柯布西耶代表的现代建筑理论(modernism)在早期所高扬的建筑的机能性,在这里似乎并未得强调。人与“空间”,“时间”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柔软的哲学对话关系,人的主观与物质客观的对立需要用耐心,好奇心和探索的视线来慢慢和解乃至通达。

藤本壮介的作品,以其简白,明快,单纯的几何构图的外观和理性思辨的设计痕迹,形成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日本传统和文化中的“寂”之无言的气韵,与西方哲学的理性精神,在藤本的作品中有着某种善性的和谐。尽管建筑史评论家藤森照信戏称藤本的作品只存在白箱子和玻璃两种元素,仿佛某种精神病理学概念下的执念狂,然而这种具有强烈的极简主义美学风格的建筑正是藤本设计思想最直接的物化形式。他的作品并非和伊东丰雄,或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一般,在寻找建筑的表皮与体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对建筑的视觉外观进行语言改造----- 一如当今世界各地大量可见的形态奇拔的建筑作品,藤本的建筑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对建筑空间理论的逻辑解剖上。藤本注重考察人的行为模式,并对其进行情报处理,强调行为主体的人与活动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他许多的作品里,居住的空间概念或被颠覆,或被重组,或被质疑,然而不可否认,人类的本能对居住空间的探索的快感正存在于此。


在“地层之家”的项目中,找到中村拓志的Nap事务所的,是一位一家三口住在东京都内公寓楼里的贸易商人。他希望在东京近郊的千叶县,一块背山面海的土地上修建一座私人的“周末别墅”。这正是如今地价昂贵的大城市里的居住现状,为了工作和孩子的教育牺牲私人住宅的梦想,在租赁的鸽子笼里委曲求全。而手头稍有宽裕的中产阶级,仍愿意投资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愿念之中,并拥有自己的房子。这两个愿望最完美的结合,便是建造自己的周末别墅。

考虑到海边的环境,“地层之家”采用了防锈抗腐蚀性能高的RC式样(Reinforced-Concrete),朝向海与山两侧的外壁全部采用了透明的玻璃,壁即窗,或者理解为壁与窗均不存在。透过玻璃,在感官上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建筑与大自然隔阂被消解,人即便身居室内,也仿佛能够随时投奔到大自然的怀抱。

这栋别墅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美丽得令人惊讶的屋顶花园。屋顶花园,乃为柯布西耶所提出的建筑五原则之一,而在“地层之家”设计中,中村并未强迫性地遵循经典的建筑理论,他在这个项目中契入的设计思想,极其朴素平实----“当地的建筑应该尽量运用当地的资源建造”。 “地层之家”的屋顶在施加了外断热材之后,将收集到的当地的土壤作为最后保护材料全面覆盖于屋顶,同时为了防止土壤的流失,在屋顶种下了野草的种子;住宅外壁的最后的保护层也采用了同样的土壤为原料,混以石灰和树脂,厚涂于RC之上,以防止建筑遭海岸地区特有的盐蚀。







在这个作品的设计过程中,中村反映出他对住宅的理解-----“住宅的形态,色彩,素材的决定权,应当归还给居住者,自然,和气候;遵从自然规律,在时间的流逝中欣赏渐渐变旧变得更为亲切的感觉”。贸易商人的一家最后一起参与了外壁的涂装工作,包括他们四岁的小女儿。

如果将屋顶花园的设置,提升到环保节能的意义上----土壤的确要比专业的屋顶保护材省许多预算,或者褒扬其中运用了“民主主义素材”,似乎带有过于夸大的强迫性概念化的意味。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愿望与生俱来,虽然建筑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部克服自然,牺牲自然,人为创造的历史。康德在意志与物自体的切断论中,深刻地阐述过人类的这一两难困境。十九世纪之后的建筑世界之中,呼唤自然的回归成为一道缓缓涌动的暗流,存在于建筑内部的透明的空间被一点点地小心地延展到外部,试图与那个真正广阔,绝对,崇高的空间---大自然达成和解,与之融合,并俯首称臣。

在地球温暖化加剧的现实下,如果说积极运用绿色科技的力量显示了其中一种阳性的发展倾向,中村拓志似乎代表了另一种具有阴性特征的发展趋势。中村承认,他的设计思想绝大部分源于东洋文明,与强调挑战,鼓励创新的西方思维方式相比,他更加关注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和与自然协调共存的建筑生存理念。

中村拓志的东洋设计理念,在其建筑形式上最具象的表现,可以从处于东京黄金地价的惠比寿地区的小型集合住宅项目Dancing trees,Singing birds中观察到。


(私人住宅与密集型高楼层住宅的折中形态,乃小型集合住宅。这种住宅形态是都市对私人住宅欲求不满现状下的妥协产物,同时也形成了志同道合者小范围内的价值共享空间。)

与藤本壮介的House N相反,在作品的表象层面上,中村的设计是巢居式的,或者说具有巢居式的外观。 最初见到建筑预留地上高达15米的树木时,中村犹豫了许久,实在不忍心砍掉。“这种设计是顺其自然。”中村说,“几百万年前人类便已在森林中与木共生,这种居住形态既是原初的,也能够看做今后理想化的住宅建筑形态。而这种理想,在现代通过建筑行为能否得到实现,形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中村在设计中运用了高端的计算机科技,在电脑中植入相关数据,用3D效果预测树木今后的生长和台风来临时树木的摇晃情形,以确定出住宅最安全的建筑构成空间。建筑的外壁采用了同时作为建筑外断热材的竖条纹式样的不燃木,他为这个住宅项目起了个相当诗意的名字-----舞蹈着的树木,吟唱着的小鸟。









中村的设计保证了这个由六家住户构成的集合住宅的每间房间都于树林邻接,在室内设置的水盘和镜子通过光的发射增强了“森林”的景观感。同时,中村将作为书房和浴室的房间从整个住宅外表上突拔而出,与参差的树木交错而置,开出玲珑的窗口,让带着树木芬芳的大自然的气息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单纯的个人场所。中村这一设计饱受好评-----隐藏在树荫之下的窗边光影徘徊,每到下午时分,光线透过斑驳的树影,仿佛从天而降的小雨,淅淅沥沥洒满屋内,住户们纷纷拍手称奇,满怀欢欣。中村拓志的这份诗意盎然的作品为他获得了在今年初公布的2008年的“日本建筑大奖”。

无论藤本作品中强烈的内省倾向和逻辑性完整的特征,还是中村作品中田园牧歌式的浪漫的建筑表情,在黑格尔哲学的文本解读里,看似截然相反的藤本壮介的“分解”和中村拓志的“整合”,都是在更高的哲学语境下对建筑的从属,去从,以及行为主体的主观与之对立关系的再探讨和重新思考。他们的建筑语言均透着某种宁静淡泊的诗性,和激流消褪后稍显寂寞的反思情绪。
[沙发:1楼] guest 2009-04-17 16:38:4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