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式透视法:由双年展介入当代亚洲艺术史(上)
发起人:眼镜兄  回复数:1   浏览数:2339   最后更新:2009/04/13 19:31:37 by guest
[楼主] 眼镜兄 2009-04-13 11:26:42
姜未必老的辣

冷战结束后至今,国际艺术世界经历了许多变化,其中一个主要转向(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无非就是“去中心化”,或者所谓的“非西方化”;不单是越来越多的亚洲艺术家受邀参加散落在地球村各个角落的展演活动,而且,正在筹办乃至已经举办过艺术双年展的亚洲国家/城市也日益增多,跨洲际视觉文化创意工作者、爱好者与从业者等多边的交流更是异常频密。再跨进一步的话,这将牵涉到如何构建当代亚洲艺术史的问题了。

执教于澳洲悉尼大学的姜苦乐(John Clark)教授,其研究兴趣包括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日本美术、中国学院派绘画和前卫艺术、欧美地区以外的现代性问题,等等。早在十年前,氏著《现代亚洲艺术》便深受时人瞩目,而他所撰写的《现代性的比较:八〇年代与九〇年代的中国和泰国艺术》则于去年付梓。目前正着手另一本专著,暂名《作为一种国际艺术系统中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的双年展》,内容即以史论的角度去剖析双年展和当代亚洲艺术之间的关系结构。

全书由作者到处收集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分类,归档,然后凭着统计数据进行研究、析解;若谈及治学之认真,大概借此便可略见端倪。根据初稿提纲,第四、第五与第六章的论述对象分别是坐落于亚洲版图上的日本、中国和新加坡,其中连贯各个篇章的,却是这名艺术史学者特别关注的四个核心因素:一、流通的层次和种类;二、中介者与其角色;三、分析的单位和层次;四、艺术世界的活力。

姜氏从容不迫地说明,他事先采取了一般性的陈述方式铺展上述四个论题,没有刻意将亚洲作为参照,但是书中所有特选插图/作品影像,莫不是揭示了其思绪里无时无刻都存有某种具体的亚洲经验。事实上,他的出发点旨在“……展现出现代性亦可在此领域里谈论,至少就形式言,促成一种从特殊性亚洲视野到普遍性欧美经验的关联作用。”

这乃是意味深长的,盖因诸多与现代西方艺术攸关的著作往往不会提起西方以外的现代艺术,并且拒绝承认此种可以互补的关系。譬如像一部由霍尔·福斯特(Hal Foster)与罗莎琳·克劳丝(Rosalind Krauss)等四名艺术批评家合著的大书《1900以来的艺术:现代主义、反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伦敦:Thames & Hudson出版社, 2004)中获得点名引述的亚洲艺术家,除了日本的具体派(Gutai),比方说,白南准(韩国)、谢德庆(台湾)、草间弥生(日本)、大友洋子(日本),等等,均为“亚洲出来”的艺术家。

换言之,如果以“能见度”来讲,无论一名非西方当代艺术家具有多么卓越、多么非凡的创意表现,只要他/她不是生活或者活跃于欧美地区的艺术场域的话,I’m very sorry,西方艺术体制内那些戴着面纱的批评家恐怕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即便如此,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双年展已经形同一个将艺术神圣化的场域与机制。

尤其在亚洲地区,众多双年展官方主办单位,以及包括策展人、艺术家在内的大多数从业者都深信不疑,双年展似乎拥有将某些场域、作品、艺术家和策展人的曝光率/知名度扩大化的功能,即由“区域/边缘”上升到“世界/中心”的等级。用一种比较市井的调子来讲:哪个艺术家有机会参与其盛大显身手,往后岂有不像鲤鱼登龙门、身价变百倍的道理!
[沙发:1楼] guest 2009-04-13 19:31:3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