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同性恋,流浪者是他们的共同点,美国垮掉的一代 the beat generation
发起人:帮你消化——小帮帮  回复数:9   浏览数:5797   最后更新:2009/04/08 11:21:48 by 帮你消化——小帮帮
[楼主] 帮你消化——小帮帮 2009-04-05 15:31:39
美国垮掉的一代 The Beat Generation


垮掉的一代/或称疲惫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此后,“垮掉的一代”的称谓才借助各种媒体流传开去。“垮掉的一代”实际上是“迷惘的一代”的对照。海明威在小说《太阳依旧升起》中塑造了“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这个称谓来自美国著名作家斯泰因为《太阳依旧升起》题的一句辞——“你们是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包括海明威在内),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失去对人性的渴望。“垮掉的一代”则不同,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用“垮掉的一代”作为称谓也表达了公众对他们的失望和不满。

 



之所以将这样一小群潦倒的作家、学生、骗徒以及吸毒者当作“一代”,是因为这个人群对二战之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垮掉的一代”的成员们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荡公子,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他们的文学创作理念往往是自发的,有时甚至非常混乱。“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们创作的作品通常广受争议,原因是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

  “垮掉的一代”对后世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文化研究学者们看作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亚文化”。

  “垮掉的一代”的重要文学作品包括杰克·克鲁亚克(1922年-1969年)的《在路上》、艾伦·金斯堡(1926年-1997年)的《嚎叫》和威廉·博罗斯(1914年-1997年)的《裸体午餐》等。后两部作品由于内容“猥亵”而引起法庭的注意,但也为此类文学作品在美国出版的合法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1.战后50年代美国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追求物质主义的十年,也是“同一性”的十年。大萧条时期和二战期间美国物资匮乏,使得战后美国人民对物质货物的追求成为生活的主要目标,特别是电视媒体和广告所描绘的理想家庭生活,更加推动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战后的美国从汽车到衣服,从社会行为到政治,到处都显示着“同一性”;再者,当时大部分妇女只有一个选择:顺从为一个家庭主妇和妈妈;在冷战期间,美国领导它的联盟国对抗苏联共产主义联盟,这允许美国政府可以随意定罪,甚至对持不同政见的人进行迫害,认为社会的非基督教徒威胁着美国政府安全。

就是在这种社会气氛下,有一群作家起来通过他们的诗歌和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社会追求物质和“同一”的反感,阐述他们被社会疏远的孤独,同时他们在自己的旅途上探究生活的真谛。这群作家后来就被称为:The Beats。



从On the Roads解读The Beats



《On The Road》被认为是美国5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在文学方面开创了美国新的文学道路,更重要的是它是美国50年代Beat Ggeneration的缩影。



2.Beats  的生活态度

他们对生活热情渴望,生活狂放不羁,通过自己的“冒险”探究生活的真谛。而他们的“冒险”就是到处旅行和体验各种新奇事物。《在路上》:“他们一起冲上大街去寻找、探究那些当时颇感兴趣的东西,尽管后来这些东西在他们的眼里又会变得枯燥而又乏味起来。然后他们又再次去冒险,去寻找新的兴趣”。“他们的生活狂放不羁,说起话来热情洋溢,对生活十分苛求,希望拥有一切,他们对平凡的事物不屑一顾,但他们渴望燃烧,象神话中巨型的黄色罗马蜡烛那样燃烧,渴望爆炸,象行星撞击那样在爆炸声中发出蓝色的光,令人惊叹不已。”

Beats追求自由,反感因循守旧的生活。狄恩描绘那些因循守旧的人:“你看前面这些人,他们一直都在担心,算计着跑了多少路,今晚在那里睡觉,汽油钱是多少,天气怎么样,最后怎样才能到达等等等等” 。“数百万人毫无休止地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象一场噩梦——掠夺、攫取、失去、叹息、死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长岛外面的那些城市里为自己争得一块墓地”。而索尔和狄恩等新一代年轻人不愿过这样陈旧乏味的生活,他们选择游历美国,“在路上”寻求生活的真谛。 “我们将要去做一切我们从前没有做过或者从前认为不屑于做的事” 。

他们有随时死亡的恐惧,生活“及时行乐”。这一群人在经历了二战后,又进入冷战和麦卡锡主义的“红色”政治迫害,加上核武器的威摄,使他们有随时都可能死亡的恐惧感,“死神将在我们进入天堂之前把我们抓住”。正如索尔·佩拉提斯说:“生命是神圣的,每一秒钟都很珍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狄恩·莫里亚蒂“好象同时在做所有的事情”。同时,他们用他们所有的精力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去体验尽可能多得事物。他们的生活态度也变得及时行乐——“噢,我们应该及时行乐,事情该怎样就怎样。”



3.Beats  的行为

3.2.1 流浪

他们很多时候的旅行都是搭车而行的,有时他们身无分文过着流浪的生活。而他们就是在这时刻面临死亡的旅途中感受生命,探索生命的真谛。《在路上》多处表达了他们在流浪过程中对生活的领悟。“我们的破行李又堆在了路边,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没关系,生活本身就是一条永无尽头的大路”。 “你的路是什么呢?伙计?——圣徒的路,疯子的路,虚无缥渺的路,淡泊悠闲的路,还是其他什么路?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路,问题是怎么走?走到哪儿?” “在穿过科罗拉多州和犹他州交界的大沙漠时,在沙漠之上,在被太阳照射成金色的云层中,我看见了上帝,他似乎在伸出手指对我说:“穿过这里,一直向前。你们正走在通向天堂的大路上。”噢,好吧,我们一直向前。”

3.2.2 吸毒

Beats的另一种体验就是吸毒。Beats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参与偶然吸毒的群体之一,主要流行的毒品有大麻、苯丙胺、安非他明和海洛因。“在圣弗兰西斯科,几乎人人都吸毒。这里是大陆的尽头,没有人会来管你” 。他们从吸毒的幻觉中体会乐趣和刺激,激发他们对生活认识的灵感。

小说在第四章第2节借口狄恩给我们描述了吸食大麻后的感觉。“第一天,我象块木板似地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既不能动,也不能说话,只是两眼大睁着直视前方。我可以听见脑子里嗡嗡作响的声音,眼前闪动着各种图象,奇妙无比。第二天,我渐渐有了意识,我所做过的、知道的、读过的、听过的和幻想过的一切又重新涌入我的脑海,它被按照一种新的逻辑方式排列起来,因为我什么也不能想,只感到惊奇和激动、我不住说着‘好,好’,只有这样才能稍稍平静下来。这些大麻引起的幻觉一直持续到第三天,我才渐渐理解了所发生的一切,我的全部生活也被决定了”。


3.2.3 性

在他们的旅途中,走到哪都会去找女人,而当时的美国“各大城市都可觅到的妓女的身影” ,狄恩很受女孩倾心,他同三个女人结过婚,但都是因为受不了他狂放不羁的生活曾离开他。同时,狄恩也受男性的喜欢,小说中卡罗?马克斯就喜欢狄恩,他们俩“几乎废寝忘食地呆在一起聊天”。现实中的卡罗?马克斯的原型Allen Ginsberg也曾是个同性恋者,而公开的同性恋在50年代不仅是罕见的,而且是不被接受的,Allen Ginsberg为同性恋做斗争,力争一个更加开放的生活。


3.2.4 理解妇女,鼓励妇女解放

50年代美国妇女的典型生活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生活厌倦且“同一”。beats鼓励女性走出传统相夫教子的厌倦生活,鼓励她们拥有自己的精彩人生。小说中索尔?佩拉提斯表达了他对妇女同情:“事实是我们都不理解女人,总是把过错归咎于她们。我们只有这么多能耐。”小说第二章第2节描述了一个叫做找莉塔?贝特科特的女孩。当索尔问她“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时,女孩哀叹着回答,“我不知道,我只想在餐桌旁好好地侍候人,别出乱子就行。”索尔“用手捂住了她的嘴,告诉她不要叹息。我想告诉她我的生活是多么激动人心,告诉她我们可以在一起做许多事。”“我们躺在一起,凝望着天花板。我们都感到迷惑不解,为什么上帝要让人类如此痛苦。”在60年代和70年代妇女运动前,Beat Ggeneration的妇女就努力开创她们自己的生活。


3.2.5 音乐

Beats喜欢爵士乐和疯狂的流行乐,他们把爵士乐演出也作为一种“及时行乐”。在路上,他们喜欢把收音机打开听各种流行音乐。在酒吧,他们被爵士乐家的演出所激动和兴奋。小说多处描写酒吧的爵士乐家表演。“罗拉对任何事情都不抱怨。他是个大学者,常常在腋下夹着17世纪的乐谱手稿,跌跌冲冲地来到纽约的海滨,声嘶力竭地唱着。他象只大蜘蛛那样从大街上爬过,兴奋的目光利刃一般闪过他的眼中。在极度激动中,他的脖子会发疯似的扭动,他说话含混不清,他痛苦地蜷缩着身子,他脚步沉重地走来走去,他叹息着,号叫着,最后在绝望中瘫软下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3 不被世人所理解

Beats在当时被大多数美国人所不理解不接受,小说中也有描写:“他们围坐在那里,用一种鄙夷的目光狠狠地盯着狄恩。”这些人指责狄恩 “除了你自己和你那该死的寻欢作乐,你根本不考虑其他人。你所想的只是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多少钱和快乐,然后就把他们抛到一边。实际上你简直愚不可及,你从来没想过生活是严肃的,每个人都在乾着什么来代替无聊。”而狄恩则“他幽灵一般地孤独地站在门口,凝视着街道。痛苦、指责、劝导、说教等等都跟在他后面,他的前面则充满了坎坷和疯狂。”但是他们还是一如继往地进行他们的革命旅程。



[沙发:1楼] 帮你消化——小帮帮 2009-04-05 16:26:29
The Beat Generation 简史
 


 
The Beats



严格意义上的“垮掉派”作家杰克·克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博罗斯于40年代在纽约相遇,格雷戈里·柯尔索(1930年-2001年)在50年代加入了这个阵营。50年代中期,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盖瑞·施奈德劳伦斯·费尔林希提迈克尔·麦克鲁尔菲利普·沃伦卢·韦尔奇等也加入“垮掉派”阵营。 
 
除上述重要作家外,“垮掉的一代”中还有一些看上不那么显赫的参与者,这些人的参与在不同程度上为“垮掉派”作家提供了丰富的主题。例如赫伯特·汉克,是博罗斯于1946年结识的一个瘾君子小偷;哈尔·切斯是丹佛市的人类学者,他在1947年将尼尔·卡萨蒂(1926年-1968年)介绍至这个团体中。 

“垮掉的一代”中一些女性作家经常被人们忽略,而这些女性对此流派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要的女性“垮掉派”作家包括伊迪·帕克和琼·沃尔莫。她们的公寓位于曼哈顿上西区,是“垮掉派”作家们聚会的沙龙,被泰德·摩根称为“前六十年代公社”,琼·沃尔莫本人也是“垮掉派”作家文学讨论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这个松散的组织从成立开始就麻烦不断。1949年,金斯堡就开始官司缠身(他的家中堆满了偷来的东西,他本人也曾驾驶过一辆载满偷窃脏物的汽车,等等)。为了摆脱麻烦,他声称自己精神错乱,并被暂时送进一间精神病院。在那里,他邂逅卡尔·所罗门,一个比精神病人行为还要古怪的人。在他的影响下,金斯堡开始热衷于做一些自觉的“疯狂之事”。比如,他会从餐厅偷来一个花生酱三明治,然后把自己的“胜利成果”给保安看。结果是可以预想的——金斯堡被医院当作一个严重的精神病人对待。他们对他实施胰岛素休克疗法。如果金斯堡在被送进精神病院的时候并不是个真正的精神病人,那么在这种残忍的治疗方法中他的精神比以前失常得多了。这段经历在他的名诗《嚎叫》中得以体现。所罗门获释之后,曾经担任金斯堡的联系人,帮忙出版他的第一本小说《瘾君子》。然而不久,他就因再次犯病而被送回精神病院。
 
 



点击阅读《嚎叫》---艾伦·金斯堡




1947年,尼尔·卡萨蒂的加入也给这个集体带来了不少麻烦。很多“垮掉派”成员都对他十分迷恋。金斯堡曾经和他有过恋情,克鲁亚克曾在40年代末期和他一起进行公路旅行,这些都成为他的名作《在路上》的重要素材。卡萨蒂本人并不是作家,然而很多“垮掉派”作家却在和他通信的过程中吸取了他的自由散漫的语言风格,克鲁亚克曾声称这对他创作《在路上》所采用的“无意识写作”的技巧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在路上》里,卡萨蒂变成了“迪安·莫里艾蒂”,并被克鲁亚克写成了一个具有文化表征性质的典型人物:一个性格狂野的瘾君子,经常身无分文,藐视传统道德,但疯狂的热爱生活。





垮掉的一代尼尔·卡萨蒂的自传《三分之一》的封面,图中为卡萨蒂本人(左)和杰克·克鲁亚克(右)



由于克鲁亚克的《在路上》延迟了很多年才得以出版,这经常会引起人们的困惑。《在路上》是克鲁亚克在1952年完成的,大致和约翰·克列农·霍尔姆斯出版《走》和《这就是垮掉的一代》同一时期。然而这部作品叙述的背景却早于这一时期,主要是发生在40年代后期的事。由于这部小说直到1957年才得以出版,因此许多人都误以为小说讲述的是50年代末期的事。



《在路上》的写作过程和这部小说本身一样具有传奇色彩。写作《在路上》时,克鲁亚克速度非常快。他没有使用普通的打印纸,而是使用成卷的电报用纸,是因为他不想因为常常换纸而被迫中断自己的思路。克鲁亚克的座右铭是:“最原初的想法就是最好的想法”,他坚持绝不修改已经写完的文稿。然而后世有些评论家却认为克鲁亚克本人并没有严格的遵守这个戒条。



  1950年,格雷戈里·柯尔索结识了金斯堡。彼时金斯堡正沉迷于柯尔索在因偷窃罪而入狱期间所写的诗歌。自此,柯尔索成为“垮掉的一代”四位核心人物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提及这一流派,艾伦·金斯堡杰克·克鲁亚克威廉·博罗斯格雷戈里·柯尔索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然而后来评论界对柯尔索的兴趣逐渐淡弱。柯尔索的第一部著作是《受惊的处女及其他诗作》于1955年出版。



50年代,“垮掉派”作家们和旧金山地区的作家们有过很多交流,金斯堡、柯尔索、卡萨蒂和克鲁亚克都曾在旧金山暂居。拥有名为“城市之光”的出版社和书店的劳伦斯·费尔林希提以及年纪较长的诗人雷克斯罗斯是这批作家的核心人物。雷克斯罗斯的公寓后来成为“周末夜晚文学沙龙”,他本人还主持过1955年著名的“六画廊读书会”,在这场读书会上金斯堡的诗作《嚎叫》第一次亮相。

 
  “六画廊读书会”的另一重要性体现在它影响了克鲁亚克小说《达摩浪人》的创作。这部小说的创作灵感就是受读书会上另外一位诗人盖瑞·施奈德的影响而激发的。大部分“垮掉派”作家都出生于大都市,而施奈德则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历。此外,他还曾经接受过文化人类学的教育,并通晓一些东方语言,因此他成为“垮掉派”作家眼中极富魅力的“异端”。劳伦斯·费尔林希提曾经称呼他为“垮掉派中的梭罗”。《达摩浪人》的主题之一就是佛教,以及克鲁亚克和施奈德对其截然不同的态度。毫无疑问,《达摩浪人》极大的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佛教的兴趣。



[板凳:2楼] 帮你消化——小帮帮 2009-04-05 17:03:55
披头族向嬉皮士转变


在英语中,“披头族”(beatnik)一词用于描述“垮掉的一代”的参与者,这一称呼是赫博·卡恩在1958年4月2日于《旧金山编年史》中首次发明并使用的,最开始是个贬义词,是从当时苏联发射的人造卫星“sputnik”演化而来,用于讽刺“垮掉派”文人,表明他们既不合时宜,且和共产主义之间有某种亲缘关系。后来,这个词汇成为这样一类人的代名词:一群留着山羊胡子、头戴贝雷帽、玩手指鼓的且被一群穿着黑色连衣裙的舞女包围着的男人

  在这一时期,“披头族”的形象在电视上也有所体现。在1959年至1963年期间播出的电视节目《多比·吉利斯》中,由鲍勃·丹佛扮演的人物梅纳德•克莱布斯就是典型的“披头族”形象。50年代中期一些著名电影演员的银幕形象也具有“披头族”的特征,比如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等。这些人形象特点是青春四溢、行为举止不合常规,具有反抗气质。1959年,好莱坞电影《垮掉的一代》可以看作是对种亚文化现象的感性诠释。




垮掉的一代“披头族”形象


 
  “披头族”的形象在当今的一些电视节目中也有体现。比如在大热卡通《辛普森一家》中,奈德·弗兰德斯父母就是典型的披头族形象。在卡通片《道格》中主要人物道格的姐姐朱迪的言谈举止就具有披头族的特征。



向“嬉皮士”时代转变

在60年代,“垮掉的一代”作为一个文化分支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活跃于40-50年代的“披头族”们开始被更加活跃的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群体所替代,这一族群的名称也被改为“嬉皮士”。


当然这种转变是次第完成的。在60年代,很多“垮掉派”文人仍然非常活跃,比如艾伦•金斯堡,他在反越战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和他旗鼓相当的另一“垮掉派”作家杰克•克鲁亚克却逐渐淡出这一运动。他在60年代和金斯堡决裂,并将60年代的抵抗贬斥为“恶毒的新托词”。

“垮掉派的一代”对60年代的抵抗思潮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例如,摇滚明星鲍勃•迪伦和艾伦•金斯堡关系就非常密切。

依照艾德•桑德斯的说法,从“披头族”到“嬉皮士”的最终转变的标志是1967年旧金山金门公园的抵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艾伦•金斯堡、盖瑞•施奈德和迈克尔•麦克鲁尔高唱圣歌,带领游行的人群。


从把反抗精神作为对象的崇拜变成了对反抗本身的迷恋,"垮掉的一代"正式向"嬉皮士"过渡.


桑德斯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披头族的荣耀》中曾如此追忆:

我们怀念“披头族”。尽管我们从来不用这个词来描绘自己,但我们是如此热爱它。从今以后,再也没有“披头族混编队”在南方三K党的地盘上进行抗议民权运动游行了。现在我们都变成了“混蛋嬉皮士”。
 


“披头族”和“嬉皮士”的区别

事实上,“披头族”和“嬉皮士”在风格上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
 
“披头族”多半喜欢昏暗的色调和深色的服饰,留山羊胡须;而“嬉皮士”则喜欢具有迷幻风格的艳丽色彩,蓄长发。“披头族”以“冷漠、抑制情感”而著称,而“嬉皮士”则追求“玩绚”,竭力表现个人特色。

两者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外表上。例如,“披头族”通常对政治漠不关心,而“嬉皮士”则热衷于参加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
 
 

 
 


垮掉的一代嬉皮士”风格


注解:

嬉皮士(英语Hippie或Hippy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
 
他们批评政府对公民的权益的限制,大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窄和战争的无人道性。他们将他们反对的机构和组织称为“陈府”(the establishment)。
 
嬉皮士后来也被贬义使用,来描写长发的、肮脏的吸毒者。直到最近保守派人士依然使用嬉皮士一词作为对年轻的自由主义人士的侮辱。

当时的嬉皮士想要改变他们的内心(通过使用毒品、神秘的修养或两者的混合)和走出社会的主流。远东形而上学和宗教实践和原著部落的图腾信仰对嬉皮士影响很大。这些影响在1970年代演化为神秘学中的新纪元运动。 



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尽管“垮掉的一派”基本上是一个纯粹的文学流派,但这一流派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却是强大而深远,其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几个作家或作品上。

从很多角度上看,“垮掉的一代”都可被视为美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支“亚文化”。“垮掉派”文人是二战之后质疑和否定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力量,他们对主流文化的态度和观点影响了后世的人们对文化的理解。

“垮掉派”文人对体验各种极端的生活方式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放纵的性爱和吸毒等)。他们也是美国知识阶层中权威和主流文化最激烈的挑战者。许多“垮掉派”文人对东方文明充满兴趣,他们在西方传播了关于禅宗和佛教的种种知识。

以下是艾伦·金斯堡于1982年冬天出版的《什么是垮掉的一代》中的一些引言:

对于“垮掉派”在艺术上的主要作为可以作出如下描述:
支持精神自由和性解放(或性自由)。例如同性恋权益的自由、男女平等、黑人权益、反对年龄歧视的“格雷·潘瑟运动”等。

支持文学作品不受检查制度危损的自由。

支持大麻和其他毒品合法化。

支持摇滚乐吸收蓝调因素并施行节奏革命。事实上,美国50-60年代的一些摇滚巨星如甲壳虫乐队鲍勃·迪伦等都曾深受“垮掉派”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甲壳虫乐队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主张普及生态保护意识。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是盖瑞·施奈德和迈克尔·麦克鲁尔,他们提出了“洁净行星”的概念。
 
反对军事-工业文明。博罗斯、汉克、金斯堡和克鲁亚克的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对这一文明类型的厌恶。
 
克鲁亚克提出“第二信仰”的概念。

反对全国性的政府权威,维护地方文化。

尊重本土文化和原住居民。克鲁亚克在《在路上》中曾提出口号“这个地球是印第安人的”。

“垮掉的一代”的核心理念可以用《在路上》中的一句名言来解释:“因为我很贫穷,所以我拥有一切。”






 



[地板:3楼] 帮你消化——小帮帮 2009-04-05 17:19:41

四大核心人物之——杰克·克鲁亚克




杰克·克鲁亚克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劳厄尔镇一个工人家庭,法国——加拿大血统,所以在学英语前他说一种叫“joual”的法语方言。他是家中三个孩子的最小一个,九岁时他哥哥Gerard死于rheumatic fever,让他很伤心。他是个热情又严肃的孩子,爱他的妈妈Memere,和许多男孩子建立了珍贵的友谊。很小他就爱编故事,常听一个叫“阴影”的神秘色彩的广播节目,后来又喜欢上了托马斯·沃尔夫的小说,这影响了他一辈子,他所有的小说都是用第一人称写的

劳厄尔曾经作为新英格兰的纺织中心而兴盛过。但当克鲁亚克出生时,它已经萎缩变得很穷了。克鲁亚克的父亲是个印刷业者,在当地还有点名气。他也开始遇到资金困难。年轻的克鲁亚克希望通过获取橄榄球奖学金来上大学。他如愿以偿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因为在中学他是橄榄球明星,曾获取过不少辉煌的战绩。他父母也随他到了纽约,住在Ozone Park, Queens。

在哥大事情变糟了。克鲁亚克与他的教练发生了矛盾,因为后者不让他上场。他父亲的事业也完蛋了,成了个酒鬼。年轻的克鲁亚克很灰心很迷茫从哥大退学了。二战开始了,他参军但不能适应军队的生活。开始跑船,不在船上时与一帮人在纽约闲荡:哥大学生艾伦·金斯堡和露西安·卡尔,住在市中心的年长一点的古怪而有学识的威廉·伯罗斯,和一个来自丹佛的快乐的路痞尼尔·卡萨迪。那时克鲁亚克已经开始在写一本小说,风格象托马斯·沃尔夫。小说讲他的疯狂的城市生活与他的传统的家庭观念的冲突带来的痛苦。他的朋友们喜欢它,金斯堡要他哥大的教授们帮忙找地方发表。这本成为克鲁亚克的第一部小说,是他唯一的一部传统的小说,《小镇与城市》。这虽然确认了他作家的身份,但没有给他多带来多少名气。
 

 
小镇与城市 
 

再一次发表作品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有段时间他一边写小说,一边和尼尔·卡萨迪一起横穿了几次美国。当他试图把这些旅行写下来时,开始尝试一种更自由的形式,这部分受卡萨迪书信的启发。Jazz乐也给他很大的触动,他喜欢JAZZ乐,喜欢它的随意性,在他的小说里到处有JAZZ场景的描写。这就象六十年代青年沉醉于摇滚乐一样。该怎样就是怎样,不做修饰,甚至不停下来想,后来他把这种方式称为“自发写作”。当他把《在路上》手稿,一长卷纸,交给他的编辑时,编辑并不象他一样感兴趣。

 
 

在路上



五十年代头几年他写了一部又一部没能发表的小说,背着它们在北美大陆来回漫游。后来他跟金斯堡和卡萨迪到了伯克利和旧金山,在那儿他与年轻的禅宗诗人加里·斯奈德成了好朋友。克鲁亚克跟着他习禅,好像还从中得到了启示。
 
他的落魄的同伙慢慢地开始引起大众的重视,被称做“垮掉的一代”(这个词是他几年前和小说家约翰·霍姆兹聊天时“创造”的)。1955年举行了“第六画室诗歌朗诵会”后,金斯堡和斯奈德成了旧金山的地下知名人物。由于他们和他们的朋友们常常提起,克鲁亚克是他们中最有天分的,出版商开始对克鲁亚克背包里的手稿表示兴趣。《在路上》终于在1957年发表了。
 
突如其来的成功让克鲁亚克很不适应。多年的闷闷不乐,一下子成了大众明星,但他比人们期望的要老得多,伤感得多。评论家们嘲笑他的作品,认为垮掉派只是一种时髦,克鲁亚克觉得他的作品不是。他变得很忙,频繁出现在电视节目里,给杂志写文章,还录了三盘专集。但他再不能象一个严肃的作家那样工作了。他养成了酗酒的习惯,这可能是为了与他在《在路上》中的疯狂形象保持一致。跟不久前的柯特·柯本一样,他在他的艺术里直露地表达了他的不快乐,但没人认真看待。

他离开旧金山到长岛与他母亲一起住,以后再也没有离开他母亲。他还写一点东西,虽然常常酒醉,但心智还清楚。大部分时间他呆在屋子里,玩一种自创的游戏:用纸牌玩棒球。他喝廉价的葡萄酒,Tokay或者雷鸟,就跟酒鬼一样。他越来越信仰天主教,带点佛教味的天主教。虽然头四十年他一直没能与女人维持一种较长期的关系(他曾结婚两次,但都是几个月就结束了)。六十年代中期他又结婚了,与家乡劳厄尔的旧相识,Stella Sampas,(比他年长,跟母亲一样),为了当他妈妈年纪大后有人照应。他的身体喝酒喝坏了,1969年死在家中,47岁。


虽然他是个“垮掉派”,但政治上是很保守的。当五十年代的垮掉派让位与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时,他以反对嬉皮士的观点为乐趣。他支持越战。


杰克·克鲁亚克(作品年历表)

杰克·克鲁亚克的著作

受托马斯·沃尔夫的影响,几乎所有克鲁亚克的作品都是自传体的。他把写作看成是内省的过程,象心理分析,又不是。说的也多是他和他朋友们的真事,在不同的小说里,各人以不同的名号出现。克鲁亚克甚至想把这一点发展到极致,他希望在他作品里的人物都过世后,以真名方式从新出版这些故事。

自传体小说(not fiction :)
《杰拉德其人》
(写于1956年,出版于1963年)


《塞克斯医生》
(写于1952年,出版于1959)


《玛姬·卡西蒂》
(写于1953年,出版于1959年)

《小镇与城市》
(写于1946-49年,出版于1950年)

《杜鲁阿兹的虚荣》
(写并出版于1968年)

《在路上》
(写于1948-56年,出版于1957年)

《科迪其人》
(写于1951-52,出版于1972年)

《地底的人们》
(写于1953年,出版于1958年)

《推斯苔莎》
(写于1955-56年,出版于1960年)

《达摩浪人》
(写于1957年,出版于1958年)

《孤寂天使》
(写于1956-61年,出版于1965年)

《Big Sur》
(写于1961年,出版于1962年)

《萨托里在巴黎》
(写于1965年,出版于1966年)

 

其它小说

《Pic》
(写于1951/1969年,出版于1971年)




[4楼] guest 2009-04-05 19:24:08
收藏了
[5楼] guest 2009-04-05 21:44:50
垮吧!垮吧!我们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轻松度假,建立美满正常的家庭。
[6楼] guest 2009-04-06 01:06:28
我们早就垮掉了,但我们没有人敢于正视,相反则在制造自己强大的假象,对此,有谁能知道这有多么悲哀和可怜。
[7楼] guest 2009-04-06 01:35:03
楼上蠢猪一个,没搞清除什么是"垮掉的一代"就在这起哄
[8楼] 色吧四天 2009-04-06 01:35:47
说的是我吗?
[9楼] 帮你消化——小帮帮 2009-04-08 11:21:48
艾伦·金斯伯格
 



艾伦·金斯伯格(1926 - 1997)Allen Ginsberg

  堪称美国当代诗坛和整个文学运动中的一位“怪杰”。他生于新泽西州的纽华克城,大学期间曾被一度开除,却于1955年在旧金山的一次朗诵会上,以其《嚎叫》获得轰动性成功。作为一首诗和一部文献,《嚎叫》可以同艾略特的《荒原》相提并论,它成为金斯伯格和他的同时代人的里程碑。

  金斯伯格从此被奉为“垮掉的一代”之父,他集诗人、文学运动领袖、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旅行家、预言家和宗教徒于一身。他叫嚷:“别把风狂藏起来。”这几乎成为他在美学上的宣言。他自称在形式和精神上师承惠特曼,神秘气氛上得之于布莱克。他那些发泄痛苦与狂欢的诗作,不仅给诗坛以巨大冲击,有时也令整个社会为之瞠目。富有意味的是,金斯伯格在1973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院成员,继之又得到了全国图书奖。美国学院终于迎进了这位粗鲁狂野、留着大胡子的反学院派诗人。


一些艾伦·金斯伯格的诗歌作品集(可点击阅读)



AMERICA

AN ASPHODEL

IN THE BAGGAGE ROOM AT GREYHOUND

HOWL (嚎叫英文版)

TRANSCRIPTION OF ORGAN MUSIC

WILD ORPHAN

IN BACK OF THE REAL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