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死了之後,你還會演奏我的音樂嗎?」
发起人:叮叮  回复数:2   浏览数:4894   最后更新:2010/06/30 04:45:21 by guest
[楼主] 叮叮 2009-04-04 13:52:48

「在我死了之後,你還會演奏我的音樂嗎?」


希纳基斯:Pléiades(金牛星座)

转载自 http://sommerbaum.blogspot.com/2005/03/xenakis-au-prsent.html



Xenakis au présent






「在我死了之後,你還會演奏我的音樂嗎?」曾經,揚尼斯.森納奇斯(Iannis Xenakis),這位真正替當代音樂做下定義的作曲家與代表人物,將數學帶向音樂的主要實驗者,還語帶遲疑地向克勞德.艾爾菲(Claude Helffer法國鋼琴家)尋問著他作品的價值。儘管森納奇斯的音樂在二十世紀曾讓許多愛樂者望之卻步,然在大師去世一年多後的今天,其作品在世界各地演奏會出現的頻率則是有增無減,特別是美國和以法國為主的西歐樂壇,這曾經提供他政治庇護與新國藉的國家,在過去一年內就有超過十五場專門以他作品為主題的音樂會。雖然有人挖苦說其中大半是免費入場,但每一場的盛況與參與人數並不下於任何古典大牌藝人的音樂會。

今年是作曲家八十歲冥誕,巴黎首位左派市長德拉諾埃(Delanoë)為提倡精緻文化建設,全力出資(當然也是巴黎市民的納稅錢),於5月29、30日首度在世界知名的夏特雷劇院(Châtelet)與盧森堡愛樂和多位音樂家舉辦三場提名為「Xenakis au présent」(「森納奇斯於現今」,其中présent又可解釋為「出席」)的免費音樂會。這項「德政」真是嘉惠許多樂迷。難得的是演出中有許多是尚未錄音卻仍具代表性的作品,而節目單上更詳盡的敘述各曲目的來由並搭配解說與樂手簡介,仔仔細細地在每一個部份做到推廣音樂的動作,令人佩服與感動。

對台灣多數樂迷來講,「森納奇斯」多半是一個陌生的名字,是故在介紹這場音樂會之前,筆者先簡單介紹一下作曲家本人,特別是他充滿波折與夢魘的青年時代。生於1922年5月29日於羅馬尼亞布萊拉市(Braila)的揚尼斯.森納奇斯原籍希臘,從小就對數學、音樂、文學相當有興趣。其母是位鋼琴家,然而在森納奇斯小時候就因難產去世。十六歲在希臘求學期間,森納奇斯拜Aristote Koundourov為師學習作曲,後又考進雅典綜合科技高等學校。但時已屆第二次世界大戰,該校因墨索里尼的軍隊入侵希臘而多次關閉。森納奇斯當時是積極的反戰份子,曾多次被德國與義大利軍隊囚禁,他的左半臉則在此戰時受烽火波及嚴重受傷,最後更在希臘白色恐怖時代被判處死刑。經由其父冒死幫助於 1947年輾轉逃亡到國外尋求政治庇護,其原本目的是美國,卻在法國偶然地加入了名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的工作室而滯留下來成為工程建築師,同時並進入巴黎各音樂學院先後師事奧乃格與米堯,但森納奇斯對老師相當挑剔,直到娜迪亞.布蘭潔將之介紹給梅湘(她以森納奇斯年紀過大,無法學好和聲學為由拒絕收他),他才停止遊牧般的學習,自此成為布列茲、史托克豪森的好同學。

同樣出自梅湘門下,森納奇斯卻幾乎是獨自一人發明了大多數當代音樂(註1)的作曲技巧。雖亦追隨華瑞絲( Edgard Varèse)的腳步創作電子音樂,但他不以序列主義音樂為滿足,而首創整合音響的音樂概念(註2),並藉用或然率和象徵邏輯注入在音樂中,例如將數學裡的機率計算與集合理論藉由電腦表現在音樂裡,發展成為後來著名的點狀音樂。點狀音樂(musique pointilliste)是借用了印象派畫家中以秀拉與席涅克為代表的點描畫法一字,然運用在音樂上,其針點狀的音響有著更直接身理反應;其中,打擊樂便是他相當鍾愛的表現方式。流著希臘血源的他也常採用古希臘的戲劇模式套用在他的音樂裡,在第三場音樂會中聽到的「Kassandra」(註3)便是最佳的例子。
註1:即魏本、梅湘之後的音樂。
註2:又翻成「塊狀音響」,即為所有樂器同時演奏時可發展出一股爆發力的整合性音響。
註3:森納奇斯的作品大多是用希臘文來命名。

這次巴黎市舉辦的三場音樂會大致分別為;大型管弦樂、室內樂與打擊樂和合唱聲樂為主要類型,頭一晚演奏的作品中,完成於1980年的「Aidos」是部帶有打擊樂(獨奏)與男中音演唱的管弦樂作品。節採自荷馬史詩(伊利亞德與奧迪賽)與莎弗(Sappho)的詩篇,主題Aidos便是死亡,而整首樂曲圍繞在死亡的意象與氛圍,從開頭樂手齊奏著詭異的和弦,打擊樂手驚人的爆發力與男中音真假聲頻換如朗誦般的演出,一股撼動心靈的音場力量便揮之不去,直到演奏結束為止。指揮Arturo Tamayo曾長期和布列茲學習,深得以簡馭繁的指揮之道。聆聽這首曲子是種痛苦的經驗,但痛苦的根源來自音樂引發出對於死亡的情感,這也是森納奇斯常表現的黑暗主題;一如接下來「Sharr」(門,1983)中貝爾格「伍采克」式的不和諧和弦齊奏閃爍著陰冷暗藍的光芒令聽眾數次摒息。其實在這兩件作品中我們已可窺見「塊狀音響」的雛型,然受東京三多利音樂廳落成之邀而完成於1986年的「Horos」(方位),才是森納奇斯首度正式嚐試強大而充滿衝擊力音響的作品。其威力一如森納奇斯英文版傳紀的作者Nouritza Matossian提到,森納奇斯常常把音樂調大到非摀住耳朵不可的程度。然這時音樂已不再只是純聆聽,而更是創造一種新的體驗、新的思考;強大音響之後留下的不只是振撼與焦躁,還有過去溶合現在的記憶。

第二場音樂會是於次日下午一點舉行,由於是室內樂,場地較小,很快就坐滿了。這是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場。頭一首「Rebonds」(彈跳,1989)是森納奇斯最著名的一首打擊樂獨奏曲,留有許多錄音,也是他少數風格輕快的作品。演奏者令人眼睛一亮的是來自台灣曾待過省交的莊美麗。也許是背譜演出的關係(她是唯一背譜演出的樂手),她明顯地有些緊張,除了一兩個不易察覺的小失誤,流暢的韻律感與如千手般的打擊速度爆得滿堂彩。Rebonds共分成A,B兩個部份,其本身就是一首要求打擊者要有絕佳的韻律感、靈敏度、持久力與爆發力的作品,這次有些可惜的是只有演奏出B的部份。「Embellie」(1981)是另一首讓聽眾期待的曲子,意指狂風過後海面短暫的平靜。中提琴手羅蘭維爾尼一開始那帶有偏振音技巧的低音C就讓筆者起了雞皮疙瘩,之後更有雙弦甚至四弦,再加上滑音等漸行複雜的觸技式,短暫而快速地動用了整個中提琴音域。接下來用弓刮弦的技巧更是讓現場聽眾為之一震,我一再地感覺到森納奇斯強調「樂音」與心智活動的關係。這一系列驚人的音響,隨後在大提琴獨奏曲「Kottos」(1977)再度顯現,這首極為艱難的作品使用長滑音、四分之一全音、微音程與複調等的技巧,可說是將大提琴的特質發展到極限(也可說將大提琴逼瘋,因「Kottos」是希臘神話中一位擁有百臂的瘋狂巨人),最末段大提琴手將弓游走在琴橋附近以製造不同音響燃起觀眾無數掌聲。寫於1981年的「Mists」(薄霧)由年事已高的鋼琴家克勞德.艾爾菲演奏。這首森納奇斯試圖以偶然的點狀音符摹擬出與德步西式完全相反的雲與霧,用零碎的音階連接成一段似有似無的旋律。


前兩場不論是演出者或觀眾,都有著優良的默契與素質,相較於最後一場,雖然整個音樂廳擠著黑壓壓的人群,但有很大一部份是兒童合唱團團員的家人,而形成會場秩序最差的一次。好比一開始播放森納奇斯探討音樂與空間的紀錄片「貓頭鷹的叫聲」,觀眾似乎在看露天劇院般四處散步。第一首演奏的打擊樂作品「Psappha」(註4,1975)是作曲家獻給古希臘女詩人莎弗的曲子。這首作品著重在韻律的極細微變化,由慢而快,快而慢的自由變換,好比莎弗作品韻腳的靈活性。打擊手羅蘭歐采不負作曲家所望,驚人且無懈可擊的演奏出這首超人類的作品,若不是親眼所見,聽者實在很難想像打擊者如何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於十多種不同樂器上打出千萬而準確的音符,並同時更換數種打擊棒?「Kassandra」(1987)是完全希臘式的作品,由打擊樂與男中音簡單組成。這類似說書,由打擊樂做「伴奏」,而男中音史皮羅.撒卡斯偶爾手彈類似古箏的弦樂器,同樣運用真假聲自由變化,以希臘文半說半唱。聆聽的過程中數度讓我以為來到千年前的雅典劇場,可惜由於劇院未能做出翻譯,反到成為多數觀眾最難耐的一刻。最後由法國廣播兒童合唱團演出的「PU WIJNUEJ WE FYP」(1992),其創作靈感來自十九世紀法國天才詩人韓波的作品「語言鍊金術」,也就是試圖將語言的發音定下定義。然樂曲雖相當複雜,卻有多處卻類似巴洛克風格的結構與和聲。而法國廣播兒童合唱團於這首不論是樂曲或歌詞(如標題)都難以演唱的作品,有著相當出色的表現,其家人也給了整場最多的掌聲。
註4:Psappha是莎弗的別名

無論如何這三場音樂會是相當成功,巴黎市府的苦心也確實讓不少人見識到森納奇斯的魅力。一如作曲家本人所說,他不在乎音樂的「美」,而在乎是否「有意思」,聆聽森納奇斯絕不是乖乖地坐在音樂廳內等著美美的旋律,而是要有些準備與即將演奏出的音樂做「抗衡」,當然,在了解作曲家不幸的遭遇後也更能了解其音樂的內涵。現代音樂一直是台灣愛樂者的死角,在連史托克豪森的認知度都不高的情況下,介紹森納奇斯著實是很大膽的嚐試,筆者望藉此文引起大家對現代音樂的興趣,也希望在大師去世一年又四個月後,其作品能更為人熟識。


後記:
原文寫於2002年6月.巴黎
森納奇斯去世於2001年2月,葬於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
又法國鋼琴家克勞德.艾爾菲於2004年10月27日去世於巴黎,享年82歲。





Brief introduction

Iannis Xenakis is one of the most radical and important compos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o is known for his revolutionary ideas regarding the systematic, mathematical organization of music and its structural parallels with architecture. He's also one of the crucial fig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usic.

Iannis Xenakis born in Romania, as a young communist. He was surrounded by the folk music of the Romanian countryside and the liturgy of the Byzantine Orthodox Church. In 1942, when his family settled in Greece, he was exposed to the music of Beethoven and Brahms for the first time.

He studied civil engineering at the Athens Polytechnic, but after the German invasion and the British occupation Iannis Xenakis passionately involved with resistance and liberation groups, through which his activities led him to be severely wounded and later condemned to death.

He escaped in 1947 and fled to France where he started working as an architect, being an assistant of Le Corbusier. For him, architecture was musical, and music was architectural. In 1954 Iannis Xenakis produced his first musical work, Metastasis, based on the design for the surfaces of the Philips pavilion to be built for the Brussels Exposition of 1958.

Aided by his background in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nd design, and by his interest in complex sonic phenomena, Iannis Xenakis rejectied the strait-jacket of serialism and followed his own path to liberate sound from all a priori rules. He incorporated probability theory into his compositional approach, as a means of generating and controlling large-scale events composed of massive numbers of individual elements. This resulted in highly theoretical, systematic music characterized by intricately calculated rhythms, dense and often explosive textural fields, extended timbral effects, and "clouds" of sound that contain countless "particles."

简 介

Iannis Xenakis是二十世纪最激进和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使他出名的革命性观念包括他对音乐组织的系统化和数学性的理解,以及他将音乐结构与建筑所做的比照。他还是电子音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人物。

Iannis Xenakis出生于罗马尼亚,是一个年轻的共产主义者。他的周围到处都是罗马尼亚民间音乐,还有拜占庭东正教的礼拜仪式。1942年全家搬到希腊,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音乐。

Iannis Xenakis先是在雅典理工学院学习土木工程,德国入侵及英国占领后他满腔热情地加入抵抗运动和解放组织。他因此受了重伤,并在后来被判死刑。

1947年他成功逃脱来到法国,开始了建筑师的职业生涯,成为Le Corbusier的助手。对他来说,建筑就是音乐,音乐就是建筑。1954年Iannis Xenakis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音乐作品Metastasis,这是根据为1958年布鲁塞尔博览会所做的Philips pavilion的外观设计而完成的。

数学、工程和设计背景以及对复杂声音现象的兴趣为他提供了有益的帮助,Iannis Xenakis摒弃十二音阶作曲法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方式把声音从所有的先验规则中解放出来。他在作曲中引入了概率论,以此作为控制由无数个体组成的大范围事件的手段。其结果就是高度理论性和系统化的音乐,它有着预先计算出的杂乱的节奏、稠密的经常爆发的质地、被扩展的音色,还有数不清的“颗粒”组成的声音之“云”。


官方网站

www.iannis-xenakis.org

专辑目录
http://www.menggang.com/music/classicrock/iannisxenakis/xenakis-disc.htm




专辑介绍:
专辑英文名: Chamber Music 1955-1990
专辑中文名: 泽纳基斯:室内乐作品
艺术家: Iannis Xenakis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Arditti String Quartet,helffer
发行时间: 1994年
地区: 希腊
语言: 希腊语

简介:
泽纳基斯(Xenakis,Iannis)



法籍希腊作曲家。1922年5月29日生于罗马尼亚东南的布勒伊拉市父亲是进出口贸易经济人,母亲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会演奏钢琴。罗马尼亚的民间音乐与家庭的音乐环境对幼年时代的泽纳基斯均深有影响。1932年,泽纳基斯随父母移居希腊。为谋求工程师的前途,父亲送他进“雅典综合技术学校”读书,问时他也向一位名叫孔杜罗夫(A·Kondourov)的私人教师学习音乐。后来,由于德奥法西斯轴心国的入侵而中断学业。1941年,青年的泽纳基斯参加了希腊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成为一名积极勇敢的战士;1944年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左眼失明,脸部遭到损害,但他并末因此而退缩,而是更加勇敢地战斗;1947年被法西斯法庭缺席判处死刑,为躲避政治迫害而流亡巴黎;1965年获法国国籍。

巴黎的环境更适合泽纳基斯艺术天性的发展。流亡期间,他一 方面在勒·科比希埃(Le Corbusier)的建筑技术事务所工作,另一方面努力地学习音乐,曾先后师从奥涅格、米约、梅西昂等着名音乐家学习作曲。他的早期作品已显露出喜好抽象思辩和探索“音乐的数学表现”的倾向,颇有“形式化”,“建筑化”的特征。《转化》〔Metastasis,1953—1954)即是他早期的力作之一。

1955年,泽纳基斯发表论文《序列音乐的危机》,激烈反对序列音乐并宣称已经找到一种新的作曲原理——“随机作曲法”。接着,他就在《皮托帕克塔》(Pitbo—prakta,1955-1956)等一系列作品中进行了创作试验。泽纳基斯的这个理论,在他1960—1961年的论着《随机音乐原理》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阐述。

作为一个建筑工程师,泽纳基斯曾参加过布鲁塞尔1958年万国博览会菲利普馆的设计,瓦列兹 的《电子诗》(Poeme elctronique)——当代电子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就是应这个陈列馆的约请而专门创作的。这次经历给泽纳基斯的启示,是对声光结合的“视听音乐”(Musique audio—visulle)这块新领地的探索。《波利托普》(Polytopes,四组乐器,1967)和《珀塞波里斯》(Persepolis,八轨录音机,1971)就是这类创作试验的产物。

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辅助音乐创作,始终是泽纳基斯全力关注的一个目标。1966年,他在巴黎建立了“音乐的数学与自动化技术研究会”(EMAMu);1967年被聘为美国印地安纳州大学教授后,又在该校组建了“音乐的数学与自动化技术中心 ”(CMMA)。1980年,他领导的小组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操作简便的电子作曲机(UPIC)。由计算机控制的这种机器可以将画在一个光盘上的线条变成动听的音乐。这样,只要理解了图形、线条与音乐的某种联系,即使是欠缺作曲的知识和技巧,也可以凭想象“画”出自己的音乐来。“UPIC”是泽纳基斯和他的同事们10多年来潜心研究的结晶,是音乐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这台机器已陈放在巴黎科学城中供参观者试用。

艺术、哲学、科技的结合以及体现在音乐上的多种文化因素的自然交融,是泽纳基斯音乐创作的一个基本特征。这是为作曲家本人独特的个性、经历、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富于革新创造的欧洲艺术环境所决定的。在泽纳基斯广泛的创作领域中,还应当提到的作品有:《埃玛》(Herma,钢琴独奏,1960— 1961)、《苔莱蒂克托》(Terretiktoth,乐队,1965—1966)、《珀瑟伐萨》(Persephassa,六件打击乐器,1969)、《雾》(Mista,钢琴,1980)、《塔兰》(Thallein,室内乐,1984)等。


埃玛(Herma)钢琴独奏

泽纳基斯公开发表的第一部钢琴作品,作于1960—1961年。1962年在东京首演,高乔友治(Takahashi Yuji)既是钢琴演奏者也是这部作品的受献人。

希腊文标题Herma是一个多义同,有“关联”、“基础”、“胚胎”、“萌芽”等多种含义。根据标题下的附言“象征性音乐”,以及作曲家写在乐谱之前的某此解释,标题的意译取用“关联”的词义也许较为妥当。

在 这部作品中,泽纳基斯将“集合论”与“布尔代数”(Boolean a1gebra,为英国数理逻辑学家乔治·布尔所建立)的某些原理运用于音乐材料的组织。他先规定出A、B、C、R四个不同的音高集,前三个集分别拥有自己的否定形式作为补充;而R集则囊括了钢琴键盘的全部音高,是前面三个集的参照系。音乐就是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凭借着数理逻辑中“和”与“积”的运算法则,结合着“线状”与“云雾状”织体的对比而求得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

作曲家对演奏的要求规定得十分具体:所有的装饰音都必须提前演奏,它们与相邻的基本音并无轻重之分;小节线以及节拍标记只是为了记录音的时值而纪无强调某个重音的含义;音乐中含有从ppp到fff的力度变化,一切均按照乐谱上的指令行事。

同泽纳基斯其他理念化作品的情况相仿,《埃玛》的音乐是较难理解的,它的象征意义是否能够成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讨。

全曲演奏约8分钟。
(文/杨通八 摘自《现代音乐欣赏词典》)

[沙发:1楼] 叮叮 2009-04-04 14:19:14
当过柯布西耶助手的音乐大师希纳基斯


说到希纳基斯(Iannis Xenakis),此人可不能小窥,他在二十世纪音乐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当代作曲大师数十位,希纳基斯便不会在“十大”之外。有趣的是,他的名气绝不限于古典音乐界,各式各样各路各门派的边缘、另类音乐的豪杰、大侠们几乎都知道希纳基斯。许多推介、研究、分析其人的资料都由这帮哥儿们写出,好像比严肃音乐界对他的研究还多还透彻似的。其原因,怕是希纳基斯的音乐语言和作曲技法极为特殊且自成系统,对别的门类的音乐产生极具启发性的影响吧。

希纳斯基1922年生于罗马尼亚,父母均为希腊人。1932年全家迁回希腊并在那里学习音乐,同时取得工程师学位(大家不要忽视,许多现代作曲家都学理工出身,象布列兹便是一例,现代作曲家与数学家有时做的是同一回事)。二战时,希腊被纳粹德国占领,希纳基斯参加武装反抗,历时五年之久,1945年脸部受重伤,一只眼睛失明。后来被捕并判死刑,他奇迹般地逃出来,1947年抵达巴黎并于1965年归化法国。在那里,他向奥涅格、米约和梅西安学习音乐,同时,他又是现代著名建筑师科比西埃(Le Corbusier)的助手。

希纳基斯反对序列音乐,而采用音块等手法。他认为音乐理论和建筑理论是相通的,音乐是用声音来表现人的智力。因此,他总是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普遍法则,运用数学公式和抽象概念来创作音乐作品。而为了作品免至过于枯涩,他同时主张一定程度地依靠人的主观和直觉的选择。他发明了一种“随机音乐”(Stochastic Music),这里的“随机”,与约翰·凯奇的“偶然”完全不一样。它是一种科学概念,运用数学中的概率论等方法,使音乐象物质世界一样被结构而成,希纳基斯的音乐虽也强调一定的主观作用,但总体上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西方科学逻辑思维发展至极致的体现。习惯形象思维的东方听众可能会觉得“头大”(西方相当一部分听众又何尝不是呢?),其实大可不必,怎么可能要求听众们都有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呢?关键是希纳基斯的音乐很好听,他的音响语言很特别,非常富于个性。他的理论复杂,乐谱难读,但作品听起来却很容易吸引人。听者不难从一大堆听起来都雷同的现代音乐作品中分辨出希纳基斯的作品。

Pléiades(金牛星座)是希纳基斯一部大型的打击乐作品。许多听众都会觉得纯打击乐太“寡”,不爱听。其实打击乐并非一般人想得那么简单,它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也是最自发、最直接的音乐形式。人类皆有心跳脉动,打击乐正是这一生命现象的最好体现。人在为能分辨音色、旋律之前已能敏感于节奏律动,胎教音乐最主要的作用即是让胎儿感受节奏,所以有人说打击乐是最适于人类交流的音乐语言。在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中,有大量的打击乐器和丰富的打击乐作品,很多人都听过潮州锣鼓,都见过朝鲜族的手鼓,更多人观赏过陕西震天动地的安塞腰鼓,许多音响发烧友都听过陕西民族打击乐作品《鸭子上架》,而所谓“天下第一鼓”、“神州第一鼓”之类的试音唱片更是满街都是,所以爱乐者们对打击乐不应陌生,更不应拒斥。况且打击乐在现代音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古典音乐中从没有把打击乐作为主角使用,而为了在节奏、音色等领域不断创新的现代音乐却把它们作为一种“元素”性的、“实验”性的乐器使用,所以在现代音乐中有为数众多的优秀打击乐作品,自然,这部希纳基斯的《金牛星座》也是。

这部作品的题旨似乎有意地含糊化,它具有多义性。Pléiades这个词本指“许多”,暗示了六位打击乐手表演者和作品的四个部分。主题也提到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古代希腊神话,泰坦巨人有七个女儿,在对上帝诸神的暴乱之后,他被罚去支撑宇宙的柱子,七个女儿被变成了七颗星星。同时Pléiades这个词用在化学上指一组元素。这个作品最大的灵感来源子天文学,可不要认为希纳基斯的音乐是神话的图解,是这个词的多义引发出他的灵感,而内里又蕴含着错综复杂的数理之美,稳定的节奏律动背后是各种细小的变数。不断的变异最后成为复杂的形式以至可形容为“银河之音”。

作品有四个部分,其中三个部分的声音来源于特殊的乐器。在第一部分里每个乐手都使用一种叫SIXXEN的乐器,是为此作品特制的。它包含了19块金属板,19种不规则的音色。金属板由金属锤击打,它们由黄铜、钢铁或其它金属制成。在第二部分里我们会听到乐器发出了精确的声音:三个颤片琴、钢片琴和木琴等。第三部分的题意为“混合物”,而最后一部分是写给带鼓皮的乐器的。希纳基斯在创作作品的同时创造了一套新的、有力的和有个性的音阶,它们汇集了希腊、远东和印尼的古老音阶,呈现出对称性和色彩感。

在该唱片的另一首曲目Psappha里,希纳基斯以更自由、更具直觉性的手法去组织他的逻辑思维,因此让人感觉贴近了传统音乐一点。前面已说过,即兴性在他的创作词汇里占有一定的地位。作品的标题是用古体写的Sappho(萨博)——公元前6世纪的希拉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个缪斯”。希纳基斯的乐谱里,音色服从于节奏,就象萨博在诗歌里使用自由韵律。希纳基斯为此使用了六组打击乐器,三组木制,三组金属的。这复杂性体现在乐谱上以多达9个系统,15个不同的乐器同时使用,对演奏者来说真是一次艰苦的长征。

THE PHILIPS PAVILION


The PHILIPS Pavilion on the WORLD EXPO 58 in Brussels was built in an architectural style, unusual and new for that time: the hyperbolic parabola was designed by the Greek composer Iannis XENAKIS, originally a young architect and engineer working for LE CORBUSIER in those days.

For this special occasion, the American composer Edgar VARÈSE has composed a new POÈME ELECTRONIQUE (1957) that was performed by 425 (!) loudspeakers during the exposition day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one could look at a movie by Charles Le Corbusier. The work was a combination of musique concrète and electronic sounds. Images and photographs were projected onto the walls with no attempt at synchronization with the sound.

I remember that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look at the stage and to follow what was going on: there were so many people about. I was a boy of eight but during my visit at the PHILIPS Pavilion I saw, heared and felt something very special was taking place.

Xenakis' contribution was not only as an assistant to the architect but also as a composer. Interpolated between 2 playings of Poème electronique was his Concret PH ("PH" for Hyberbolic Paraboloids,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Pavilion). Using a recording of crackling embers, he took snippets of the source and put them together using a variety of densities each time it was used again. This approach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clouds of sound," a concept he explored in his music of the time.

Listen to a short sound excerpt from the Poème Electronique.

[板凳:2楼] guest 2010-06-30 04:45:23
Hey lv thanks for that I love regards like this fake gucci wallets Very interesting article louisvuitton I can''t stop myself reading from the beginning till the end replica handbags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