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上海科汉画廊:事关信念!
发起人:口水可乐  回复数:6   浏览数:2659   最后更新:2009/05/20 21:26:29 by guest
[楼主] 口水可乐 2009-03-26 17:34:16
事关信念
MATTERS OF FAITH
安塞姆•基弗 Anselm Kiefer, 白南准 Nam June Paik,
比尔•维奥拉 Bill Viola, 徐震 Xu Zhen

展览时间:2009年3月27日至5月30日
开幕酒会:3月27日,周五,晚6 - 8点
画廊地址:上海市岳阳路170弄1号楼1楼

James Cohan画廊很荣幸地宣布《事关信念》将在其上海空间展出。该展览包括了德国画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录像艺术先驱白南准(Nam June Paik)、美国录像艺术家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以及来自上海的观念艺术家徐震。艺术家总是变化的代言者。参加展览的这批艺术家来自东西方各国;他们援引各自地域传统里的图像,再现其文化中的神话和隐喻,从而指涉了神圣与精神的层面。当转换于当代艺术的框架之中,这些符号与图像幻化出了一个宽容、怜悯与和谐共存的世界。

在基弗的绘画《Palmostern(2006)》、《Domenica delle Palme(2006)》里,艺术家使用浸渍在石膏里的棕榈叶,将之拼贴于由铅和泥创作而成的画面上。棕榈叶是基督教里同圣枝主日与复活节联系在一起的传统图案。棕榈树被认作是不朽之树,因为它永不凋零,常能新陈代谢、自我再生。其被早期的基督教义视作是基督战胜死亡的符号,并成为常见的关于殉难的象征。由此,基弗以圣枝主日为符号体现了基督的受难与复活历程。

美籍韩国录像艺术家白南准的创作中,《微型启示(2004)》是一件极具代表意义的装置作品,其显豁地再现了佛教、冥想与电视的三者关联。在作品中,一尊铜制佛像端坐在闭路电视前,望着屏幕里自己的影像。通过揭示电子媒介和传统信仰(诸如佛教)的同一沟通方式,白南准在作品里睿智地总结了两者间的共性。眺望未来,他觉得我们的文化很容易被"科技"侵蚀,因此他用艺术促使我们质疑我们的信仰,以善意的怀疑主义审视"技术"。

比尔•维奥拉的录像《显灵(2008)》出自其最近项目《变形记》系列。这件展示于垂直等离子屏幕的录像作品里有一对黑白、飘忽的人影,忽前忽后、虚虚实实,最终穿过一道无形的水柱进入了彩色的光影世界。停息片刻后,人影再度折回其来处。作品将观者带至了生死交汇以及循环往复的变形过程。展览中的另外一件录像《"紧急"习作(2002)》系洛杉矶盖蒂博物馆的委约之作,出自维奥拉的《受难》系列。两位妇女坐在庭院大理石水池两边,沉默不语,耐心等待,只有偶尔才会注意到对方的存在。其中较年轻的妇女突然侧身,打断了她们的守灵,她看着水池,诧异地发现一个青年男子的头从水池里冒了出来。随着他身体上升,池水逐渐外溢至池底和庭院地面。两位妇女随即见证了这神奇的一幕。

上海的观念艺术家徐震为展览委约创作了《无题(2009)》。这件形似布达拉宫的雕塑作品由三千余幅扑克牌搭建而成,欲图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作品延续了这位年轻艺术家对日常/常识中物件的直观再现,它立于圆形展厅正中,沐浴在静谧的阳光下,简约的材质渲染出的肃穆庄重同雕塑本身精巧奇趣的搭建生成了缄默的对话,言简意赅却又不乏机智戏谑之笔。

更多信息,请联系:
Jane Cohan jane@jamescohan.com 或 许先生 lxu@jamescohan.com ,电话:+86 (21) 5466 0825
[沙发:1楼] guest 2009-03-26 18:38:07
许先生 lxu@jamescohan.com
[板凳:2楼] guest 2009-03-26 22:02:17
接到电话说另三个大牌东西没运到,现在啥都没有。
[地板:3楼] guest 2009-03-27 16:03:42
徐震跟他们什么关系?
[4楼] sachiel 2009-05-19 19:05:14
Blog摘文James Cohan画廊
Sachiel Yuu译自http://shanghaichase.blogspot.com/search/label/Xu%20Zhen


上周在东大名创库(ddmwarehouse),我和潇潇(音)荒唐地花了大把的时间试图找到Stephen the Spectacular,结果却没成功。但是,我们确实看了在James Cohan画廊的展览。“事关信念(Matters of Faith)”展出了徐震、Bill Viola、Nam June Paik和Anselm Kiefer的作品。展出不大、但令人意外的是种享受(虽然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搞清楚那只守卫着浴室的、爬行的巨大猴子原来并不是这场展览的一部分)。

上了颜色的棕榈叶子完全吸引不了我。还有徐震由上千张扑克牌组成的布达拉宫模型,那个样子看上去让人觉得要把它搭起来是件很枯燥乏味的事,并且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备创新的方面。我倒是特别享受两件录像装置,Nam June Paik的“扁平的开悟(Enlightenment Compressed)”表现了一尊青铜小佛像看着自己的活动影像出现在几英寸远的电视机屏幕上。刚开始时,这看起来像漫画一般的古怪(佛看着自己的样子在思考开悟的问题,而且就是看着一个电视机屏幕、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地方),不过逐渐的,在想到其中的几层含义后、我想要知道佛到底是在真的思考、还是只是没头没脑地发呆而已。那么我自己的童年又是怎样呢?大多数时间耗在几英寸远的相似的电视机前面?芝麻街(美国的一档著名幼儿教育电视节目——译者注)真的能通往天堂吗?没人能告诉我答案。

最后,Bill Viola的录像装置表现的是两个女人。起先、嘈杂的影像让这两个女人模糊不清。随着她们走向观者,两人的形象经过一道灰色的水幕、然后变得清晰并且具有颜色起来。来到这个世界后(我们的世界?),她们的脸上闪过忧虑、恐惧、期待和希望的混合。最后,她们两个要么被击垮了、要么是十分失望——其中一个女子似乎不能承受她在她所发现的新世界里看到的一切,并且穿过水幕逃回到灰色的阴暗处去了。而她的同伴,在热烈地撇了最后一眼这个世界之后、也回到水幕后面的世界去了。我觉得这个作品最为动人,并且我乐于假想在水幕两边的世界:智慧和无知?秩序或是混乱?或者那也许只是一房间的钞票,并且这位灰头发的女士有一段相当糟糕的童年经历。
[5楼] guest 2009-05-19 22:02:16
图呢?
[6楼] guest 2009-05-20 21:26:29
<有一些缺乏才情的画家,自知出名出头无望,于是转而改行做“弄臣”或“恶乞”式的“行为艺术”,一举成名>
这个作者想这样写来暗示赵半狄其实是因为缺乏绘画的 才情才做行为的,在这点上,我想告诉那位作者,一,先了解了什么是“美术”什么是“艺术”再来写文章!二,其实这位作者还正好说错了,赵半狄以前创作的油画非常有才情。这是众人皆知的,这说明赵半狄更值得赞赏!勇敢而反叛!绝非像这位无知的作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