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生产机制的一点点幸灾乐祸
发起人:art狗仔  回复数:7   浏览数:2485   最后更新:2009/05/18 04:23:09 by guest
[楼主] art狗仔 2009-02-18 11:06:41
来美国之后,很起劲地跑了一圈画廊和博物馆,但最近却有些懈怠,一方面的原因是对纽约(或者哪里都一样)的“艺术名利场”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心理,从艺术家到策展人,从评论家到画廊,这种严密的生产艺术的机制让我似乎得了强迫症,或者偷窥癖?——在观看每个展览的时候,我都禁不住去把作品和这个流水线连起来考虑,作品背后是什么?这个艺术家如何踩着其他人的尸体爬上来?在展场内外我听到的总是人们在津津乐道画廊的定价策略,甚至是八卦绯闻,比如,他和他的策展人有那个关系。。。

最近网络上正在流传一篇《纽约时报》艺术评论员的文章:《繁荣期结束,长命百岁吧,艺术》(The Boom Is Over. Long Live the Art!)
挑着看了几段,原来叽叽歪歪的人不止我一个。

每一年,全国各地艺术院校都会涌出上千名期待成名的毕业生,他们的工作就是给画廊、拍卖行提供所需的零售产品。他们背后的支持者是一群公关专家——换言之就是那些被称作评论家、策展人、编辑、出版人和职业理论家的人——这些人将适时地更新对那些作品的意义阐释。
这些专家中的很多人,或是直接或是间接,都在这个产业的生物链中获得报酬,而这则被另外一群人所控制:商人、经纪人、咨询师、银行家、律师以及在艺术贸易博览会中的那些策划人,他们浏览学校的花名册,挑选新人,决定行业走向,并且通过一种不为人知的算计,决定这些作品以何种理由而出卖。

那么,在这其中“艺术”究竟在哪里呢?是繁盛却也是枯萎,“质量合格”的油画和绘画比比皆是,它们经过正规的技术训练,紧跟时尚潮流,又有着部分的保守,也有说这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回顾。我们最终看到的是潮水般涌来的学院派绘画作品,精致的雕塑作品,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作品以精心设置的装置作品,每一个作品都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元素:一个观点,它根植在作品内部或者是艺术家的声明中,以及一种统一的风格或者外观,仿佛摇滚乐中反复出现的主旋律。



文章结尾作者写道:

我希望在这个大的文化范畴里能有一个并非“正常”的土壤仍旧存在,在这里,不可预测,无法预测的事物——根本无法买卖——是主要的构成。对于我的这个想法——疯了!那些任何有一点点商业知识的人都会这么评价。
是的,就是这样,疯了。



我喜欢这个题目—— 长命百岁吧,艺术——该用怎样的语气来阅读它呢?祈使的,充满希望的,哀叹的,还是,幸灾乐祸的?



作者:任悦



[沙发:1楼] guest 2009-02-18 11:40:43
不在变态里灭亡,就在变态中爆发!
让经济危机来的更变态些吧!
[板凳:2楼] guest 2009-02-18 11:43:42
还有更大的“幕后”你没说到呢
[地板:3楼] guest 2009-02-18 11:49:31
这不就是潜规则吗?
[4楼] guest 2009-02-18 17:52:29
看不见的规则都是潜规则,进不去的圈子都被看成神迷。
哪个行业都是这样。
围城一个!
[5楼] art狗仔 2009-02-19 10:52:12
繁荣期结束,长命百岁吧,艺术
The Boom Is Over. Long Live the Art!

来源:纽约时报
感谢Iris翻译
 
美国首屈一指的当代艺术杂志之一——月刊Artforum去年一整年每期都是厚厚的一大本,都接近500页,不知道的以为是电话薄,而其中大部分登的都是画廊广告。而到了今年,最新的这期不过200多页,许多广告都消失不见了。

当代艺术市场一直以来充斥着各种语焉不详的交易和极度膨胀的价值,而且抗力不足,极易受伤,历史上只要经济感冒,当代艺术市场必然受其牵连且受创严重。销售额下挫,工作量立减,切尔西画廊租约即将到期,这一切都告诉我们:繁荣不再。


达米安赫斯特售价一千八百六十万的Golden Calf已经成为昨日的神话

对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经济衰退时期仍有印象的人应该还记得,那时的当代艺术和我们今日所面临的局面如出一辙,当然并非完全一样。各方面信息告诉我们,今日我们所面临的危机和当年相比存在程度上的区别:影响面更大,且影响程度更深,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黑洞。不过经历过那段岁月,也让我们燃起希望,或许和过去一样,一场经济风波对美国艺术而言反而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善变好的机会;毕竟,“艺术”的地位已日益降低。

艺术商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种类繁多。美国的艺术产业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如此高效率全方位的公司化市场模式运作着。

每一年,全美各地艺术院校都会涌出上千名期待成名的毕业生,他们的工作就是给画廊、拍卖行提供所需的零售产品。他们背后的支持者是一群公关专家——换言之就是那些被称作评论家、策展人、编辑、出版人和职业理论家的人——这些人将适时地更新对那些作品的意义阐释。

这些专家中的很多人,或是直接或是间接,都在这个产业的生物链中获得报酬,而这则被另外一群人所控制:商人、经纪人、咨询师、银行家、律师以及在艺术贸易博览会中的那些策划人,他们浏览学校的花名册,挑选新人,决定行业走向,并且通过一种不为人知的算计,决定这些作品以何种理由而出卖。

那么,在这其中“艺术”究竟在哪里呢?是繁盛却也是枯萎,“质量合格”的油画和绘画比比皆是,它们经过正规的技术训练,紧跟时尚潮流,又有着部分的保守,也有说这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回顾。我们最终看到的是潮水般涌来的学院派绘画作品,精致的雕塑作品,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作品以精心设置的装置作品,每一个作品都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元素:一个观点,它根植在作品内部或者是艺术家的声明中,以及一种统一的风格或者外观,仿佛摇滚乐中反复出现的主旋律。

而其中的创意和想法却大同小异。前一阵子流行的是激进派的极致美学,最近又变成了有颠覆性的朦胧美学。总之,吹什么风市场说了算。在总统选举前夜,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以高调之姿站了出来,在Elizabeth Peyton(伊丽莎白佩顿)的回顾展上新增了一副她为Michelle Obama(米歇尔奥巴马)的画像。其造势的用心显而易见。这是在做什么?为了要告诉大家这位艺术家把票投给了民主党。经此一事,市场造势的潮流可说某种成都上达到了极致。

当然,纽约的艺术并非总是这么随波逐流,而且,如果经济衰退可以顺势扫走这些负面因素而留出其他发展空间的话,相信现在的这种局面会有所改变。回顾过去,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经济环境变化,艺术随之改变。而且,这些过往案例中总会出现一批艺术家去重新改写游戏规则。 (待续)


[6楼] art狗仔 2009-02-23 10:49:49
当代艺术的第一个繁荣期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艺术从小众兴趣转为大众爱好,并成为了娱乐产业的附属。那是一个金钱满溢、娱乐至上的年代。美国政府的文化意识随之高涨,建立了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以提升美国国民的文化素养而不至于个个看起来似小阿瑟 施莱辛格(Arthur Schlesinger Jr.)口中的 “钻进钱眼的物质主义者”。

不过,短暂的繁荣稍纵即逝。越南战争和种族主义运动使得美国四分五裂,经济随之崩溃。上世纪70年代初期纽约城内诸多公司濒临破产边缘,钱财和工作蒸发不见。当时实验艺术几乎没有运转的经济基础,艺术家们不得不靠自己勉强维持创作。

于是,他们搬去那些废弃的工业区,在那里进行艺术创作,而现在这些废旧工业区的新名字叫“SOHO”。翠莎 布朗(Trisha brown)在那里的工厂屋顶上编舞;高登 玛塔克拉克 (Gordon Matta- Clark)则将建筑墙体变成了雕塑。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这个城市。

一个名为杰佛里 卢(Jeffrey Lew)的艺术家则将其位于格林街112号的房子的底楼改成了艺术工作室和展览空间,向艺术家们开放。人们在那里利用手头的一切进行创作,包括金属边角料、废弃木头和布料、工业油漆、绳子、尘土、灯具、镜子、和录像。各种新兴艺术风格由此产生,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多数作品都是现场产生,很快又消失,第一天创作的作品,第二天就没了。

后来,格林街112号成了“白色房间” White Columns艺术空间,成为非盈利性质艺术空间的雏形,随之全国出现了一大批非盈利性的另类艺术展览空间。经济衰退对这类空间而言无异于一种迫害。不过,“白色房间“仍屹立不倒于切尔西画廊区,并且其中正进行着一个展览,回顾并记录了格林街112号的过往岁月。

70年代的经济,稳定略显停滞,SOHO区的房地产价值却一路飙升。因此,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无法支付昂贵的房租,因此搬到了纽约下东区的南布朗克斯区(South Bronx)。艺术活力再次集体爆发,不过这次艺术家们更趋多元,年轻的艺术院校毕业生们、街头艺术家们以及崇尚朋克的叛逆青年们聚集到一起,他们中有Jean-Michel Basquiat、Fab Five Freddy Braithwaite等。

这里的艺术创作同样充满了即兴的审美情趣。每个人都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绘画、写作、表演、摄影、玩乐队。全新的艺术形式涌现出来,嘻哈文化、涂鸦文化、无浪潮电影等等。随之也出现了全新的艺术展示方式,汽车、浴室、地铁都成了展示艺术的场所。

那时最好的艺术总是颠覆想象,不过与充满理想化的60年代不同,这种颠覆以一种非理想化的方式出现。那些离经叛道的行为会让你觉得那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表演。

不过,这一场繁华同样短暂。随着里根时期的财富膨胀,东村(East Village)成了一个品牌。突然间画廊里充斥着昂贵品味高雅的画作,其丰富如同今日的切尔西画廊区。而且这些画作大有销路,豪华高档车在画廊外排成一溜。艺术家身份水涨船高,不过原创的棱角早已不见。
之后,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模糊了原先各艺术类别间的门禁,藩篱被打破。黑人、拉丁、亚裔艺术家最终站到了舞台中央,并重新定义了美国艺术。同性恋艺术家们背着艾滋病危机和文化冲突的枷锁,学习着女权运动者将反抗艺术发扬光大。

到了90年代,在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信息化革命的带动下,美国艺术圈逐渐接触到了非洲、亚洲和南美的艺术发展。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当代艺术并非只存在与欧美,而是一场全球性的现象,而且很快成为了一场全球的市场化贩卖行为。

如今,艺术被高于其上的财富泡泡带到高空,一旦破灭就有崩溃的危险。艺术院校学生们在学校里混了几年后,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期望有了180度的转变。他们将不得不考虑从事那些“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职业,譬如,办个展、销售计划、乃至活在由“他人”主宰的艺术世界。

在美国,艺术成了一种薪酬制的日常工作。这当然可以,过去的艺术家们也是拿工资干活的,梵高(Van Gogh)是个牧师,波洛克(Pollock)是个餐馆杂工,而亨利达格(Henry Darger)是个看门的。

如果那些过去的经济危机时期确实带来了艺术的革新,那么艺术家们现在同样可以重新抢回工厂,打造出“自己”说了算的艺术。他们可以改变发行模式、调整售价、改变目的和方向。他们可以做白日梦、可以集中精神创作。他们可以有一阵子什么都不做,然后时不时地做点什么或是做错什么,可以沉寂一阵子然后重新出发。

艺术院校也可以跟着做些改变。现行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似乎局限了才华,大可来些大刀阔斧的改变使艺术的互动和竞争变得更良性。不过,如果不存在所谓市场,那么何必还拘泥于这种相对封闭的模式而彻底开放教学?

为何不干脆将这种小班式的单一训练变化为跨学科的体验,可以和各种学科交叉互动,可以是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甚至是哲学、诗歌和神学?为何不干脆让学生们暂时脱离艺术世界而投入医院、学校,甚至是监狱和其他极端的环境(譬如真实生活)?我想如果真能这样,美国的艺术会以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在的面貌出现。

这样的改变需要全新的艺术思考和写作模式,因此评论家们将重回校园重拾书本上网了解新鲜知识,而不是流连于那些派对。我们可以发现,围绕着“评论危机”的争论周期性地出现在艺术界,人们愈发流露出对那些老派评论家的怀念。追根溯源,这种危机是一场知识的危机,简单来说,我们对过去或任何我们以外的文化知道得太少。

上世纪80、90年代涌现的全球化思维及学习风潮随着多元文化主义的式微,也日趋沉寂。

21世纪的纽约只是诸多艺术村中的一个,其强大的影响力早已不再。当代艺术属于整个世界,各国各地的艺术家都有机会在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相信将来艺术和艺术家们会呈现出许多变化。预测这些变化就好像预测经济那样无迹可寻。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提出一些问题。21世纪,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必然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必然将重塑视觉艺术文化。艺术家们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

艺术产业是否会继续秉承艺术的传统地位?当代艺术是否会继续今日的光怪陆离,仅仅是作为派对的点缀和附属?或者,艺术家们、老师们、评论家们是否会跳下现行的商业大船,而游到略显艰难的新疆土去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我并非想重塑60年代的乌托邦,那些都已是过眼云烟,而且没有重塑的必要。我所谈的是在广阔的文化空间内创造一个可以让各种“非常态”的形式得以生存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想象未知的以及不可知的事情,不能用来买卖的东西,就是那些有点商业头脑的人叱为“疯狂”的东西。

没错,太准确了,疯狂!
[7楼] guest 2009-05-18 04:23:09
也是我的困惑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