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媒体有什么想法?
发起人:piupiupiu  回复数:0   浏览数:2591   最后更新:2009/01/12 11:07:36 by piupiupiu
[楼主] piupiupiu 2009-01-12 11:07:35
转自维罗尼卡blog

作者与记者

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媒体有什么想法?千万不要问我类似的问题,我对中国当代艺术完全是白纸一张啥都不懂,再者中国的文化体制不健全,法律制度未成熟,市场编码十分不严谨,艺术家们缺乏独立思考,或者抒情;或者重提上半世纪就已经出现的概念,没有重新创造观点,同样没有重新认识问题;或者“创造”出一些蛀虫牙洞之类的概念:“权力”,“政治体系”,“美”,“现实”,“反抗”,“抽象”,“女人”,“假”……这些模糊空洞虚无主义没有意义的“大概念”,很多时候在听艺术家们讲他们自己的作品:“我的作品在试图表达一种在当代政治体系之下人民生活的意识形态”,“我的作品在试图剖析社会问题,重新雕塑生活,雕塑社会”,“我的作品在阐述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心灵的迷失与对物质的质问”……都是一些官方式的被采访对白,而一切一切他们的思考线索与作品就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没有创造问题,没有创造概念,只有一些我80岁的奶奶都知道的“现象”与一些我可听可不听的“牢骚”,总之你啥也没学到;或者还有另外一些艺术家,索性成为了记者,不是在思考记者思考的问题,不是在创造记者创造的概念,而是完全成为记者:与“大事件”一起共生,建立“采访-被采访”机制,大层面接触观者,最后再创造“大事件”。中国艺术家中有十分大一部分在成为记者:波谱也好,关系美学也好,社会雕塑也罢,在中国都变成“波谱记者”“关系美学记者”与“社会雕塑记者”……这难道不是中国艺术媒体的问题?

作者成为记者,这个当然不是中国固有的问题。二战之后到60年代,我们出现了MARKETING,典型的资本主义私生子,什么东西都要找其市场,博物馆的展览要找市场,找受众,传达准确信息;书本刊物要找市场,找受众,找竞争能力;我们要把哲学搬上电视报纸,把文学搬上电视报纸,把艺术搬上电视报纸……记者的权力越来越大,因为他们与媒体共生,有更多意识能创造“大事件”,记者在他们自身找到“可以独立”以及“足够”的思考能力,使得他们可以越来越少的需要“外来评注”与“其他作者”,不只是“报纸”不再取决于“书”,同样“艺术传媒”不再取决于“艺术本身”,甚至他们在“放弃作者本身”,写他们版本的艺术,用“采访-被采访”机制来局限创造力,指定审判机构,艺术传媒们很实质的欲望是在“成为资本”,“成为教皇”,下面的信使在“散播福音”,扩大信众。而“作者”的权力越来越小,他们想要生存,必须要经过“记者”,或者第二条路:索性他们自己成为记者。

SCALA分析过这个现象,DELEUZE同样分析过这个现象,68年的新哲学主义试图为哲学找MARKETING,结果30年后他们的结果我们有目共睹。中国的艺术媒体与艺术家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年轻艺术家与作者是个灾难性现象,我们的当代文学在哪里?我们的当代哲学在哪里?我们的当代艺术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