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迷你马拉松”
发起人:wyp198793  回复数:0   浏览数:2070   最后更新:2009/01/04 11:08:36 by wyp198793
[楼主] wyp198793 2009-01-04 11:08:34
转自董冰峰blog












媒体人洪晃,中英兼通且表情生动





上午11点约好采访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是为下午开始的“迷你马拉松”(Battery: Mini Marathon)热身;孰料中途时间计算不周,经常漫长的转折和堵车,到北京饭店已是超过约定时间5分钟,急出一身冷汗,因为小汉斯事务繁杂,工作效率计划周密,容不得半点拖沓(上届参与的三年展已亲见他高密度的工作节奏),还好他已多见惯中国习俗;这与后面访问他,有问题谈到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他的回答是尚处“初级阶段”不无关系。

准备好的7个问题,一问一答,一口气完成,朋友帮助现场翻译,过程和细节非常满意。

中午回798取资料,一来一去,又是不少时间,下午2点必须准时到“迷你马拉松”会场。

今天最郁闷的是,又一次迟到,原因很简单,同去的朋友坚持说会场是东区5楼,由于时间紧急,没有细查,转一大圈最后无果,翻看记录原来是西区15楼!!!建外SOHO多处建筑几乎一样,只是方向不同,辗转至场地“这个店”(The Shop)已发现是人山人海,“迷你马拉松”已开始;不用说,经工作人员指点,到最后面的音响旁站着,也不耽误内容。匆忙快速笔记半天,才发现身边携带录音笔,头昏一天。

“马拉松”,是策展人小汉斯的金牌“脱口秀”节目,从伦敦蛇形画廊首开遍邀行业名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现场访问,北京应该是第4次,而且考虑到“中国国情”,改为12小时的半程“马拉松”,可以说是本年度结束前最为吸引人的“盛事”,唯一不同的是,本土艺术家除了受邀参与现场访问的,旁观者几乎寥寥无几,大都是朋友圈、艺术爱好者和媒体人士(熟悉的有《城市中国》和《当代艺术与投资》,东方视觉网站;另有在我背后大谈下期选题的不知名刊物的也大有人在。),可见艺术家的谨慎和圈子习性。

一路听下来,除去艾未未的“激烈”、曹斐和张安定的“书卷气”、小河的“草根”和汪建伟的“深刻”与“博学”(发言拗口且语意飘忽,多次难倒翻译),其他再无太大印象;

当晚的一段高潮应是,媒体人洪晃大谈中国电视,中英兼通且表情生动,以及“迷你马拉松”中的“马拉松”,由姜君主持的“后奥运城市”的圆桌讨论,邀请到的是周榕、舒可心、史建、张永和、洪晃和刘治治,可谓星光灿烂,所有观众都挤站身旁;讨论几方针对中国现状,内容涵盖国情、政治和政策、城市规划与空间研究,词锋锐利,引经据典,针锋相对,“乐观派”与“怀疑派”各占半数,令人在娱乐至上的“艺术圈”里也能大听“真知灼见”,可以说是“马拉松”跨领域的真正吸引人之处。

惭愧的是,“迷你马拉松”仅过了半程,未及午夜,在大批新观众涌进之时,我即和同去的外地一堆朋友先行离开,可以说是仅参加半程,所见所闻与意见其实都算不是完整,留作后来者补充。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