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艺术收藏家:大权旁落了吗?
发起人:眼镜兄  回复数:1   浏览数:2110   最后更新:2008/12/15 17:48:52 by guest
[楼主] 眼镜兄 2008-12-15 11:00:36
欧美艺术收藏家:大权旁落了吗?


艺术收藏领域的新旧之说是一个老话题而不是一个新话题,本次论坛如此解说了这个话题。所谓艺术收藏的新旧大致涉及两个方面:一者为收藏家年龄层次的不同构成,收藏家也是一辈一辈涌现的,如果这样认识的话此即为“常态”规律;一者为所收藏艺术品的时代性,如果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的收藏原则,则“新旧”之别并不等同于价值高低的标尺。

正如论坛相关演讲人的切身体会,在50年代的纽约人们也在谈艺术收藏的“新”与“旧”,因为当时艺术创作在变化,艺术收藏队伍也处于更替的周期。50年代的美国有30%的收藏家转向了现代艺术,但仍有50%的收藏家在收藏传统艺术、20%的收藏家在收藏东方艺术。现在又“老话重提”的原因,是西方收藏家在已经完成了向现代艺术的彻底转型之后(目前收藏现代艺术的比例已经占到了90%),其中更有60%以上开始转向收藏当代艺术,这种变化是如此剧烈,由此也构成了“老话重提”的语境。

论坛认为造成这种转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收藏资源的问题是一个理由,因为艺术的资源从根本上来说是稀缺的,而当代艺术毕竟有着相对广阔的资源供给,以便收藏家能够有机会进行充分选择。此外深层的原因是当代的收藏家似乎比过去的收藏家更急迫地想建立起值得向人夸耀的收藏量,而当代艺术的资源规模可以让这些收藏家相对轻易地利用手中的资金实现规模性的购买,并很快进入高级别的收藏家行列。

在购买方式上,目前的新收藏家也有着与过去收藏家所不同的方式,论坛认为这些新收藏家更多是借助于拍卖行的渠道而不是从画廊购买的传统,其中除了画廊拥有艺术资源相对有限、挑选余地不大而拍卖显然更具有明显的规模性以供买家选择之外,更主要的是对于新的收藏家而言在拍卖会上一旦参与竞买那些高价的作品,就等同于给自己做了一个广告,可以让你马上成为艺术世界中的“名人”,让别人知道你的出价所代表的购买实力,并在未来的购买活动中拥有博弈的资本。

论坛认为当新收藏家迷恋于在拍卖会上不断创造高价纪录并将其视为缔造历史的方式的话,则无形之中将对他们的收藏构成巨大的风险。因为拍卖行相对画廊而言更具商业性,而且目前的拍卖行总是以公平公正为标榜,但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对商业成功无限追求,正在剧烈地消减其本身的专业性,因此仅仅依赖于拍卖行而抛开传统的画廊渠道,将无法保证你能获得足够的专业支持。

论坛进而认为,欧美收藏家目前所遇到的挑战,不仅源自内部的转型,也来自于外部的变化。论坛认为艺术投资意识的空前高涨是另一种显性的转变,但是对于这种转变并非是不可接受的。过去的收藏家虽则往往以个人趣味为准绳,但是他们也视自己的收藏为自己财富的组成部分,并将对自己藏品的管理纳入到个人财富管理的领域。只是现阶段艺术投资意识的过于高涨,加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地区不断增加的购买力对整个世界所产生的明显影响,共同加剧了艺术品价格的上涨。高昂的价格,却使得购买者的参与层面与兴趣度正在急剧萎缩,或许只能成为少数人所热衷的游戏,而把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不断排斥在外,并将他们急速地边缘化。

老牌美术馆:需要通过资助者及其影响力来加以改善其收藏资源的缺失吗?

在西方世界中的老牌美术馆,目前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在收藏资源上的缺失困境。譬如说纽约的MOMA最近也在讨论馆藏当代艺术资源的缺失问题,并可能导致其在收藏方向上的又一次重大的转向。但是这些老牌美术馆的资助人年龄构成已经明显老化,其手中的艺术资源也大多隶属于西方现代艺术的范畴,而其对当代艺术的收藏往往不知所措,缺乏收藏的经验与价值评判的标准。而且在目前全球出现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艺术赞助与捐献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这个趋势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迅速地扭转。

但是观众对于当代艺术的欣赏需求正在增长,譬如说对于纽约MOMA而言,在每年300万的参观人次中要求美术馆提供更新颖、更当代的艺术展览的需求也在增加,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也不再满足于仅仅对经典性艺术品的鉴赏,希望能够更多地看到“活着的艺术”。与此同时,当代艺术的高昂价格也导致了保险费用的急剧攀升,使得即便通过借展而举办的大型展览也在经费上显得捉襟见肘而很难加以实施。

作为某种策略,一些西方的老牌美术馆已经将近期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小型化的专题展览,或者针对观众需求而专门策划的展览,以此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以及面对目前在赞助、捐赠诸方面的困境。此外,更多的美术馆则是通过美术馆间的结盟来疏解困境,譬如瑞典斯特哥尔摩的Magasin3美术馆,就通过与欧洲5家美术馆的结盟达成馆藏艺术资源的整合与互助,形成了根据5家美术馆藏品资源来共同策划展览并在馆际进行巡展的机制,这个机制的另外一个好处还在于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拓展了彼此的影响力。

论坛认为,虽然艺术赞助与艺术捐赠已经成为老牌美术馆的重要支柱与生存定式,但是与艺术家的广泛合作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思考方向。美术馆直接邀请艺术家举办展览或者争取艺术家的捐赠,越来越成为一些西方美术馆的最新举措。事实是与艺术家的广泛合作,不仅可以与艺术家共同维护与发展艺术的创新,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并使得美术馆直接参与到了当代艺术的更深层面,与此同时那些针对美术馆展览而特别完成的艺术家作品总是会让人有不断的惊喜之感。

因此论坛认为,对于现阶段的美术馆而言策展就显得极为重要。策展不是纯然针对困境的某种策略,而是具有全新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在当代艺术的策展方面,它关系到美术馆的自身创新,也关系到当代艺术的未来前景。现阶段除了在策展理念上要进行深入讨论之外,策展还要发展出更多的细节支持,譬如如何通过展览展示来让观众理解作品的语境,如何将当代艺术嵌入到美术馆的藏品体系之中展现其的创新价值,等等。

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是寻找文化认同中的合作者还是竞争者?

公共收藏与私人收藏是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论坛认为公共收藏从来就不具备决定一种艺术创作是否流行或者成为时尚的功能,而私人收藏最终捐献给公共美术馆也不意味着个人价值观最终得以“普适化”的结论。

事实是公共收藏间的确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竞争,但是论坛认为从纽约MOMA与大都会美术馆在30年代的合作案例来看,公共收藏可以通过彼此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确立,来实现资源互换和资源整合,并最终实现彼此更明确的地位。

论坛认为,公共美术馆并不是所有收藏的唯一归属地,因为它必须坚持自己的定位与方向,而不是全盘接受所有的私人或机构的艺术收藏。同时全盘接受私人收藏显然也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譬如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有95%的捐赠因受制于展出的条件而从未展出过,如何处置这些藏品已经成为困扰该美术馆的现实问题。论坛认为德意志银行的例子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德意志银行已经从纯然的收藏机构自主发展为公共收藏机构,但其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譬如那些依靠私人捐赠所建立的小型馆的生存与发展,仍然需要后续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在这点上现在仍没有明确的答案。

论坛认为,对于当代艺术收藏而言公共收藏与私人收藏间的互动极为重要。因为广泛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对于两者都十分关键,它最终决定了收藏的价值问题。美术馆与收藏家都希望能够收藏到那些在未来进入历史的作品,而在这方面两者都没有足够的把握。在过去,譬如说MOMA针对约翰斯的收藏案例,MOMA认识到了约翰斯的价值,但是它同样认识短期的评价无法真正预测艺术家的未来价值,因此当时MOMA的策略是每隔两年就更新一次自己关于约翰斯的收藏,以对自己的判断进行纠偏。但是论坛不得不对MOMA约翰斯案例在当下的适用性表示怀疑,因为面对眼花缭乱的当代艺术任何一家美术馆都无法进行如此的“试错”或“试对”,而均价25万美元/件的市场价格也不允许任何一家美术馆进行如此的“风险投资”,尤其是公共美术馆也已经无法承担起如此大的责任。

事实是21世纪以来MOMA的捐资人已经建立起一种“对冲”的机制,他们成立了一些类似“风投”的基金,用于购买单价为7万美元左右的当代艺术作品,作品一般为近5年新作,而艺术家都具有一定的当下美誉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周期,当其中的一些艺术家的艺术价值已经得到普遍的肯定之后,美术馆可以得到这些作品的捐赠,而捐助人也有独立处置那些“不成功”的艺术家作品的权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既满足了美术馆资源更新的需要,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美术馆的收藏风险。英国TATE Morden “艺术的朋友”的项目,也具有相同的意义,其资金是单独募集的,专门用于购买一些目前颇有争议的作品,这样既避免了公众的争论与业内的不同意见,同时又不因现时的争议而与未来的“名作”失之交臂。譬如在英国每年一度的“特纳奖”总是充满争议,TATE Morden针对“特纳奖”的收藏经费就来自于这个专项资金,目前这部分的收藏已经为TATE Morden赢得了非凡的声誉与宝贵而具有特色的收藏资源。

[沙发:1楼] guest 2008-12-15 17:48:52
来源《艺术财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