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载了!)SteveMcqueen《饥饿》如何创造问题
发起人:piupiupiu  回复数:9   浏览数:3335   最后更新:2009/03/11 13:54:06 by
[楼主] piupiupiu 2008-12-08 10:46:30
如何创造出有意义的问题-
 
SteveMcqueen《饥饿》
 

来源:维罗尼卡的blog

要拍出一部有“充足理由”称之为好的电影,实在很不容易,
因为许多艺术家或者导演,都十分不擅长“创造问题”,以及“创造概念”。
毫无疑问的是他们的作品中有十分有“意图”的指出他们在试图探讨的问题,
试图实现的感觉,试图“显形”的“不可见”,与试图“得逞”的“成为其他”。
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他们,没有能够找到“这个问题”,
或者因为思考不够深入,或者因为本身积累有限,
他们没能有办法解决“意义”这个问题,
这个“意义”,不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意义,而是创造这个问题的意义。
如果你想组织一个思考的系统,你必须不断的创造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带出概念,
概念又引发新的问题……直到某个步骤你会觉察到你已经从这个系统变更到另外一个…

重点是:如何创造出有意义的问题。
在看艺术家的新作品时,会遇到这种尴尬的状态:他滔滔不绝的讲着他思考的问题,
以及试图解决的概念,然而我的脑袋里总是会有这句:“哦,这样啊,然后呢?…”
他们探讨的问题有时候可以十分经典与深刻:比如对死亡与复生的冥想,
比如当代政体下社会现象剖析,又比如用谁的哲学概念去解决谁的哲学问题等等,
但是我们关心的不是这些问题本身或者现象本身,我们关心的是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
这个问题将会带领我们走多远?
我们的大脑是构造精密的思考仪器,是个完美的制造思考系统的工厂,
所有创造性行为都不会是偶然的抒情,你没有深刻思考“为什么你会有灵机一动的创作欲望?”
你很难走下去。
而换而言之,你只不过是懒而不想学习罢了。
悲哀的是,现在还有不少人用“拍电影”的心态来拍电影,用“做艺术”的心态来做艺术。

MCQUEEN的第一部正式电影实在很另我感兴趣,当然他本身大部分作品已经有这个载体在,
他个人也必定有一个或几个思考系统。也正因如此,HUNGER这部片子有着自己很强烈的标签。

我们常说架上艺术历史结束于塞尚,虽然这是句傻话,但它是试图在说明,
从塞尚开始,架上绘画已经进入新的思考系统,有其新的问题与新的概念。
而我们生活在当代,依然可以在塞尚的作品中学拍电影。
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画总是有多个视角,多个系统,而这些元素都经过精密结构,
我们在塞尚的画前总有“画好象不一样了,画好象在动”的真实感,
其实是这些视角与组合系统让我们在一个画面中感觉到“动作”,与“时间”。
回头再看毕卡索跟培根的画,是同样的“概念”,
甚至梅尔维尔或者是沃尔夫的文学作品,同样是简单一段章节,
所有元素都表明主角运动状态是静止,但我们内心感受着主角接连不断的变化,没有停止的运动。

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如何在定格的时间空间中,让静止成为运动”“如何让死者复活”
而这个时代正是摄影的时代,而电影也在酝酿而生。
有趣的是,这个问题到了毕卡索,培根,波洛克(静止与运动),
再到安迪沃霍(死者复活)的时候有了变化
同样是如何使静止成为运动,让死者复活。
他们又为主角安排了一条“死亡路线”,
这个词博伊斯也提而再提,我们一出生就在填写这条“死亡路线”。
(而德勒兹有个类似的概念“逃跑路线”。)
这条路线在文学中一直都有,
〈时时刻刻〉中沃尔夫一发呆就在思索她小说主角的“死亡路线”,她在安排主角的死,
“谁必须死,有一个人必须死,诗人必须要死……”
梅尔维尔的〈莫比敌〉与〈巴托比〉同样,精密的安排哈比跟巴托比的死,
莎士比亚的歌剧,李尔王,麦可白,哈姆雷特,维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在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
全都是一条接一条的死亡路线,
但在死亡路线中,最大限度的让他们运动,让他们活。

HUNGER的故事历史,我们大家都知道,
BOBBY SANDS,81年在监狱中65天绝食抗议英国政治系统,活活饿死,
他的死我们在电影之前以经知道,他死的意义我们也同样明了,
HUNGER的问题,MCQUEEN不放在BOBBY的死与他死的意义上。
当然第1个问题放在“死亡路线”,如何一步步让BOBBY死?
第2个问题放在“运动”,如何让BOBBY死之前运动与活?
第3个问题放在“复活”,27年后重新把历史搬上荧幕,意义何在?如何再次让BOBBY复活?

注意的是我们关心的更多是MCQUEEN如何在艺术视觉上来处理这三个问题,
如何用画面来使BOBBY死,让BOBBY死之前活,以及让BOBBY死后复活,
但这于MCQUEEN的文学依然无法分开,
这也使得HUNGER这部片子的艺术视觉表达有他的充足理由。


SteveMcqueen斯蒂夫.麦奎因
超级资料,点我!
[沙发:1楼] piupiupiu 2008-12-08 10:47:02
你是否认为一幅画,一首歌,或者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我很愿意去相信,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已经走在寻找“意义”的路上,
而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偶然”。

厌食症,同样是个“偶然”,
然而我们都不是“偶然”获得厌食症,精神分裂,妄想,自闭,躁郁…
什么是“厌食”的欲望?这个不难理解,但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吃的欲望是生存的欲望,那么“不”吃的欲望,是死的欲望。
厌“食”症,其实是厌“世”症,她们的欲望是一种“空”,
用“空”来填补另一种“空”,另一种“无”。
是一种“饥饿”,一种对死亡的“饥饿”,
如果“死亡”是“自由”,那么是的,厌食症,是对“自由” 的“饥饿”。

如果我们在,把“死亡”的意义定义为“自由”的路上走着,那么厌食(世)症,
只是一个“偶然”,没有遇上这种“疾病”,我们依然会遇见“其他”。

McQUEEN笔下的BOBBY SANDS,一切都显得如此平常,
让“他”生与让“他”死,两条线索一直交替,他只能在“死”的路上找到“生”。
他必须为大家“死”,只有如此,他“死”后才能有“复活”。
影片中大量的画面都近乎“宗教”化,无时不刻的,把BOBBY的形象无限靠近耶稣基督。
让我想起大卫的马拉之死,同样是这种手法把男性身体,表情与姿势与受难基督联系起来,
BOBBY出场时的长头发长胡子,裸体与伤口,是基督上十字架的姿态,
BOBBY躺着的姿势完全是基督下葬的姿势(在棺木中),包括最后BOBBY死时的表情,
死时有一幕是BOBBY的母亲来见证,活活重搬了一幕PIETA(圣母哀悼基督)的画面。
影片中有另一幕PIETA,是典狱长在看望自己母亲时被爱尔兰自由党枪杀,血趟在痴呆的母亲怀里。

几乎所有有关监狱里政治犯的身体描写,MC都用了卡拉瓦桥式的光线,
男性身体上的肌肉轮廓十分明显。
前面有一幕用了3分钟刻画犯人GILLEN在铁窗边玩一只苍蝇,让我印象很深,
苍蝇在古典艺术中一直象征着腐朽与死亡,不说17世纪的荷兰,
在文艺复兴时就已经有人把苍蝇画在圣母抱着圣婴的题材上,象征基督之死,
(CARLO CRIVELLI,而且是只大苍蝇。)
这里MC让GILLEN花3分钟用手指玩一只苍蝇,“死亡”的信息昭然若揭。

另外一幕十分宗教而我认为是影片中最美的一个画面之一的,
是传教士对监狱里的犯人们传教(这里是基督教新教),
然而犯人们并没有在听,而是在彼此交谈,(他们都是天主教),
这是MC在电影里唯一一次让所有犯人一起同台,他们的身型都几乎一样,下体只围着一条布,
(因为他们都拒绝穿政治犯人的衣服),感觉眼前有30多个基督形态在交谈,
很有BEECROFT的味道。

与宗教对应的另外一边,是政治。
“宗教-政治”这条线与“活动-静止”,“生存-死亡”这两条线一样贯穿整部剧。
这里依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让我们可以从宗教过度到政治——“伤口”
“伤口”,是基督复生的唯一证据,博伊斯也曾经用不少时间思考过,FONTANA一同,
提出“用伤口揭示证据”,“亮出你的圣伤来证明你死后复活”。
MC这里用数之不尽的特写镜头来亮出“伤口”,
开始是典狱长的伤口,泡在水里的,拔戒指的,抽烟的,再到GILLEN头上的伤口,
BOBBY剪头发(这里交代了典狱长伤口的证据),这个过程也交代了BOBBY之后的伤口,
而重要的是,BOBBY身上所有的伤,都在死之前近乎愈合。
伤口是受难的证据,BOBBY在临死之前停止了所有磨难,饥饿已经吞噬了他其他的伤口,
他已经准备好“死亡”。

控制性系统依然是刻画的重点,当然这是BOBBY绝食的“因”,
MC整部剧都是很简单的在刻画犯人与刻画典狱卒,其他的家属,医生都只是补充,
对典狱长精神状态与生活状态的刻画,战战兢兢的检查自己车底有没有炸弹,
但却没想到在自己母亲前被枪杀血洗。
还有中间一个年轻犯暴警察的刻画,殴打犯人到最后自己却忍不住失控哭了。
犯人与家属之间的小游戏:每次探访犯人时,“家属”们都参与在政治活动之中,
其中一个家属把收音机塞在自己阴道中带给犯人——这居然是他们冒天大的险想要搞到的东西!

其实全剧的重点是BOBBY与牧师15分钟的对话,说明自己绝食的动机。
要知道整部剧几乎是哑剧,几乎没有什么台词,更没有半点音乐,都是用声音在表达,
而这15分钟的超精彩对话中,说出了整部电影希望说明白的东西。
(我想把这里放在下篇“静止-运动”跟完结篇“如何革命”中详细写)
这里应该说明白的是,牧师的出现并不是宗教原因而是政治原因,
BOBBY在这里终于明确了自己的政治动机才是自己“真正的信仰”,
他知道上帝不会原谅他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且带领其他75位犯人一同绝食,
但他在这里确信了自己的意图,而与牧师的争论从“革命的意义”渐渐变成了“如何革命”。

MC在之后的采访中谈及了他拍电影的“必要性”,当然言下之意是在讲“革命的必要性”,
但同时亦在讲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创造概念与完善思考系统的“必要性-意义”,
我想说的是我并不在重新解读HUNGER这部电影,不是在写影评,观后感,艺术评论等等随便怎么叫,
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们自己的“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创造概念与完善思考系统”这个学习过程,
我并没有必要去把这个过程与“影评,观后感,艺术评论等等随便怎么叫”区分开来,
甚至连写这个申明的必要都没有。“必要性-意义-学习过程”这些词汇都太主观。
我只想说我在写作中“创造并学习”,而有意义的并不是分享我对HUNGER这部电影的观点与意见,
对我而言,有意义的是分享一个“创造并学习”的过程。
[板凳:2楼] 弥撒 2008-12-09 12:51:38

饥饿--HUNGER BY STEVE MCQUEEN 下篇 静止-运动
“充足理由”,是莱布尼茨创造出来的概念,为了用他来说明这个单子层层叠起的世界,

在这无限可能的虚拟世界中,神让我们感知并存在,必定有一个“充足理由”。

这听起来像是主祷文中的“上帝不会给予我们无法承受的事物。”



“充足理由”并不是事物的“因”,但每个“因”都具备其充足理由。

上帝创造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亚当犯了罪,那么上帝有没有创造亚当犯罪?

或者他只是创造了亚当可能会犯罪的世界?什么是上帝创造“亚当犯罪”的充足理由?

什么是上帝创造“亚当可能会犯罪的世界”的充足理由?

再继续下去,什么是上帝有创造能力的充足理由?什么是上帝存在的充足理由?



什么是我在思考上帝存在的充足理由?

我们是否要在这个谓语完全被主语控制的思考系统中沉溺?

(“树是绿的”与“树木翠绿”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

最后问题成为:“充足理由”这个概念成立的充足理由。

“充足理由”,是在不断的创造问题与概念。

然而,创造“有意义”的问题,与问题存在的充足理由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思考系统。



在对MCQUEEN的采访中,有人问出了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为什么MCQUEEN在影片开始了25分钟之后,才让主人公BOBBY SANDS出场?”

MCQUEEN笑着回答:“为什么不呢?”

他当然可以官方的说:为了之前营造环境,大量寓意与埋伏,先创造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主角诞生,并死亡。这完全是一个充足理由,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充足理由。

但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电影开始25分钟后BOBBY才被安排出场”,

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这并不是一个问题,这只是一个概念,一个MC的概念,

要质问这个概念存在的充足理由,我们必须找到问题,是问题给予这个概念意义。



这里问题是“如何革命”,概念是生的意义与死的意义,

诠释概念的是:25分钟后BOBBY才被安排“诞生”,试图说明“生的意义”,

而另一个诠释概念是:与牧师的15分钟对话,试图说明了另一个问题“死的意义”。

概念是宗教革命与政治革命,诠释概念是BOBBY的人格与命运,

BOBBY虔诚的宗教信念下,做出了不被宗教允许的行为,用政治的手段带领大家绝食,

捍卫自己的政治立场,最终捍卫自己的信仰,

至于这个信仰是宗教信仰亦或政治信仰,这里还是否重要?

概念是静止与运动,“绝食”是一种行为上的静止,但是一种精神上的运动。

越是静止,运动越是强烈!



电影实在是另人着魔的虚拟世界,这种眼前所见,与心所感应完全是矛盾同时又不矛盾。

一个画面在进行,但画面背后蕴藏着另一个虚拟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其他事件在同时进行。

HUNGER整部电影都蕴涵着强烈的静止能量与运动能量,

镜头实在太多太多,我只能举其中几个.

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典狱长在雪地里抽烟,镜头几乎一动不动,

只有雪的声音与他的呼吸喘气声,静止的时间实在十分漫长,

让我们可以十分仔细的观察典狱长,

他手上的伤口,汗湿的衬衫,急促的喘气,抽烟,漫漫缓慢下来,我们眼前是这个场景,

但大脑里却不断演绎另一个世界,伤口的原因,

他在思考什么,为什么下雪,他今天怎么了,他会不会死…



另一个让人不知所措的场景是在BOBBY与牧师的15分钟对话结束后。

(BOBBY讲叙他童年时代亲手杀死一直受死亡折磨的小马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十分重要)

有一个漫长的狱警清扫监狱过道的场景,

犯人们会在同一个时间约好把他们的尿倒在监狱过道上发泄,(他们还把屎涂满所有墙。)

这个场景极为简单,一个狱警在尿湿的过道上机械式的铲着尿,从远铲到进,铲完整条过道。

这个机械的铲地声我们早已经麻木,画面越是静止,潜在的画面越是运动,

我还停留在BOBBY讲述他故事时候的震撼,我脑袋里不得不跟随他绝食的决心,

这段铲尿的场景对我十分重要,让我呼吸与重新整理,把潜在的画面渐渐沉淀结晶。



MCQUEEN对视觉画面,声音与感知十分有他自己深刻的理解,

用几乎静止与安静的画面空间,来制造让人难以平静的事件。

电影后半段与之前犯人与狱警间不断运动的冲突截然相反,

是BOBBY安静的绝食,几乎静止。

MC说他希望让大家更集中的注意到事件上,而并不是画面。

这句话把他的立场放置到了艺术家而不是导演,

他在试图做的并不是重新解释这个历史故事,而是在创造真实,

重要的不是画面,而是我们大脑内虚拟世界的真实。



画面不不是一个手段,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问题,如何制造画面但又对抗画面,

演奏但又对抗旋律,导演但又对抗表演,静止但又不断运动,

做哲学,但用哲学的手段逃离哲学,

做艺术,但用艺术的手段逃离艺术,

拍电影,但用电影的手段逃离电影,

写作,但用写作的手段逃离写作,去成为音乐,成为图象,成为气息……



革命,但用革命的手段逃离革命…
[地板:3楼] 弥撒 2008-12-15 10:30:01
饥饿--HUNGER BY STEVE MCQUEEN 完结篇 如何革命
2009年底的展览概念已经进入尾声,方案准备在圣诞假期后1月份对外公开,
最后这个星期,有阿兰与汤玛士帮助我一起解决最后一个概念上的问题:
1:观者“占有”艺术品的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空间解决问题。
2:“生活”中的“艺术”,如何与“艺术”与“生活”区分。
3:痛苦与狂喜的交叠态。
最后的概念汇总,依然回到了尼采的狄俄尼索斯。
汤玛士笑着说这本青年读物(《悲剧的诞生》),居然还能有“受用终生”的智慧。
依然是要感谢博依斯。

11月初在柏林时有幸遇见了博依斯回顾展《革命者》,
我整整花了两天时间在这个展览中,洋洋洒洒记了10几页纸,
一直在可惜丹尼尔没有跟我同行,他一定不愿意错过这个能把博依斯作品集得这么齐的展览。

回来时我整理了所有资料,其中有个我自己的想法,是把博依斯与德勒兹做一个比较,
试图从中找到“如何成为革命者”的概念。然而一直没有时间来做这个报告,希望在明年。
两人都是教师,活跃时间是同一色彩背景,同样从古代神氐出发,谈及“变化”“成为”,
研究斯宾诺沙,尼采,马克斯,一个“扩张艺术”,一个“扩张哲学”,
一个撰写“何谓艺术”,一个撰写“何谓哲学”。
一个核心不离开“能量”,一个核心不离开“欲望”,两人都在寻找“第三条路”,
最后都汇总在“如何革命”。
如果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还不够清晰,那么我们再加入量子物理。
我们的当代创造系统(科学,哲学,艺术),是完完全全的准虚拟形态,
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虚拟”,“潜在”,与“可能性”。
他们都在一个给予的空间中,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狄俄尼索斯,是博依斯所说的“扩张艺术”,是德勒兹所说的“解领土”,
是量子物理中的“波-粒子二重性”,是悲哀与狂喜的交叠态,是MCQUEEN的厌食症。
这种人与神性合“一”的状态,是普罗米修斯的“盗火”,是欧西里斯的“重生”。
要理解狄俄尼索斯其实并不困难,只要了解阿波罗的“刀”,与阿里阿德涅的“线”。

首先要明确,狄俄尼索斯本身并不代表“混乱”,而是代表“进入混乱”,“成为混乱”,
人类拥有所有物中最能够“通感”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有无限去“成为”的可能,
成为动物,植物,矿物,其他…使我们能去感觉最狂喜与最痛苦,最漫长与最短暂。
而是什么能量,让我们有“解领土”的冲动?正如德勒兹谈及的“状态与欲望”,
一直有个“欲望”(同样是MCQUEEN所说的“必要性”),驱使我们进入“混乱状态”。
这个欲望使普罗米修斯去“盗火”,使狄俄尼索斯去“流浪”,使基督“牺牲”,
使得悲剧诞生,使得艺术家们“有话要说”…

这个“欲望”来源于阿波罗,光与美之神,我们称之为“所谓艺术”,
这个“所谓艺术”,不只是我们所讲的美术,而且是我们扩张的“人工,人文,文化”,
是这种所谓光与美,所谓艺术,让我们区分与“野蛮”,让我们体现与“进化”。
阿波罗是一个“所谓的审判机构”,由他来区分野蛮与非野蛮,进化与非进化,美与不美,
艺术与非艺术……
正是在这个审判机构中,出现了狄俄尼索斯(超人,区别于神,于人),
他只是更善于通感,通感到“野蛮”的狂喜与痛苦,通感到“不美”的美,
通感到“非艺术”的艺术……这个敏感而又简单的“通感”,
是狄俄尼索斯进入“混乱”的“欲望”。

我们都被教育,艺术历史是在“有形”与“解形”与“重塑形”中不断前进,
歌特拜占庭--文艺复兴--矫饰主义--卡拉瓦桥--巴洛克--古典主义--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东方主义--现实主义--学院折中主义--自然主义--印象派--塞尚--野兽派--立体派--达达…
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一次又一次的“镇压革命”…我们的人文进化至今。
但是这里无论是“革命者”或者是“镇压革命者”,他们都缺乏狄俄尼索斯的“通感”。
而这种“通感”,正是这些作家,艺术家,哲学家与科学家试图要讲的——“如何革命”

我们应该把狄俄尼索斯与三种情绪区分开来:“放弃”,“拒绝”与“破坏”。
狄进入“混乱状态”,并不是因为他放弃“秩序”,MC的厌食症,BOBBY绝食至死,
并不是因为他放弃“生命”,相反他是如此的热爱生命他才决定去“绝食而死”,
是进入这种“混乱”,去体验这种“痛苦与狂喜”的交叠。
狄不是放任自己的生命进入无形,进入混乱,如浪漫主义,一种完全的放弃,
一种对“生”与“爱”的绝望,一种放弃的“自杀”。
狄同样不是“拒绝”,“拒绝”成为人,成为“正常人”,“拒绝”阿波罗的审判,
拒绝被理解,拒绝妥协。
BOBBY对食物的“拒绝”,并非是他对他这个政治体系的“拒绝”,
他反对这个体系,然而他选择用沉默去对话,而不是用沉默去沉默,
他选择用“拒绝”食物,来换取“理解”,而不是用“拒绝”食物来“拒绝”妥协。
他需要的不单单是“镇压革命者”的“通感”,他需要的是“人民”的“通感”!
狄同样不是破坏,不是冲杀陷阵用血来换革命,不是不破不立摧毁一切重新建立,
狄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比武器更强大的能量,是一种“保护”,是一种“爱”,
BOBBY用“死亡”来表现出他对“生命”的“保护”与“爱”,
他试图破坏的并不是昏暗的制度与锋利的武器,他试图破坏的,是“人民麻木的心”。

狄俄尼索斯离不开阿波罗的刀,狄俄尼索斯并不是“逃跑路线”,
“逃跑路线”并不是盲目的位移躲开国家机器,而是在敏感的察觉控制性系统,
逃离,去成为,去学习,去通感,然后回来反击!
任何盲目的逃离,盲目的革命,盲目的破坏,试图用无形来达到“无形”,
全然都是虚无主义,正如浪漫主义的“浪漫”,与维也纳行为主义的“行为”。
而同样任何盲目的控制,盲目的专制,盲目的完形,试图用有形来达到“有形”,
一样是虚无主义。

博依斯的主张同样十分容易被人误读,如激浪派的“扩张艺术”,
一切皆为艺术,艺术不断“革命”,或者宣告“艺术死亡”,
甚至后来有人主张“没有艺术只有生活”,把艺术与生活混合共存,
这些都十分的苍白无力。
博依斯所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并不是在说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他是在试图说:我们应该一同创造一个社会体系,一个生存系统,
在这个社会体系之下,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行为!!
我们必须雕塑这个社会,雕塑所谓的“金钱”,不断给予“能量”,给予“爱”,
来到达这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社会!!
我们必须进入“混乱”去获得“清晰”,我们必须在“逃”之中“学”,
我们必须在“非革命”之中“革命”。

我并无法证实:“要想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必须要进入资本主义”
然而现在狄俄尼索斯被困在米陶诺斯的迷宫之中,该如何脱逃?
——阿里阿德涅的线。
做为狄的未婚妻,阿的位置十分重要,她在规整,倾听,使混乱结晶,
她用一个线圈,让她的未婚夫走出迷宫。
在HUNGER里,阿里阿德涅是牧师,他使得BOBBY更清晰革命的意义,
而同样是博依斯与德勒兹成为“教师”的理由,他们都同样在寻找阿里阿德涅的线圈。
他们同样在说“艺术”(哲学),是每个人生命中的“义务”,
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在他们生命中“做艺术”“做哲学”,
让生活去“成为艺术”“成为哲学”,是不是让生活“等同艺术”“等同哲学”,
这里是“扩张艺术”与“扩张哲学”的意义所在,“科学”亦然。

曾经许诺过“照顾所有人”的“政治”,现在显得晦涩不堪。
这种缺乏“保护”,缺乏“帮助”,缺乏“爱”,缺乏“通感”的阿波罗,
试图用他的光芒刺瞎狄俄尼索斯的眼,
他认为让所有的人民都全一样的衣服,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情,
就是一个一样的平等。
我们思考太多“革命的意义”,“革命的将来”,
而忘记了我们“通感”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单单能使我们“感觉”到“他人”,同样能使“他人”“感觉”到我们。

我们讲了太多太多“如何革命”,绕来绕去还是回到了“如何生活”,
用斯宾诺莎的话来作为结束再好不过:
“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对于生的沉思。”
也因为如此BOBBY SANDS得与了复活…………

-------------------------------------------------------------
饥饿--HUNGER BY STEVE MCQUEEN《完》
[4楼] guest 2008-12-21 12:47:00

[5楼] guest 2008-12-22 10:13:48
史蒂夫·麦克奎恩《饥饿》英国独立电影节获奖

作者:蔡宸亦   来源:外滩画报

由英国艺术家史蒂夫·麦克奎恩执导的《饥饿》,日前在第11 届英国独立电影节获得3 座奖杯,是继此前若干美国虐囚影片后,又一部聚焦“人权”的电影,也是首部揭露爱尔兰共和军绝食事件的影片。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11 届英国独立电影节(BIFA)上,英国特纳奖获得者、画家兼实验电影导演史蒂夫·麦克奎恩(Steve Mcqueen)的首部银幕处女作《饥饿》(Hunger),一举夺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导演、最佳摄影三座奖杯。
  《饥饿》的主要场景为位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西部臭名昭著的梅兹监狱,这里曾是西欧最大的也最严密的关押准军事组织犯人的监狱。在此之前,聚焦梅兹监狱内幕的唯一一段90 秒视频曾被政府禁映多年,仅瞥过一眼的理查德·汉密尔顿在1983 年创作了油画作品《公民》,描绘了当时的关押犯不愿穿囚衣而身披毛毯,从而引发的“毛毯抗议”。
  25 年后,由于不少前爱尔兰共和军(IRA)成员已成为了爱尔兰议会议员,政治空气有所松动。《饥饿》再现了1981 年,撒切尔夫人对爱尔兰共和军的铁腕政策所导致的绝食致死事件。当时,被英国当局监禁的爱尔兰共和军囚犯为了表示对监狱条件的不满,发动了接力式的绝食抗争,为首的27 岁青年Roibeard Gearóid ó Seachnasaigh(爱尔兰名,英文名Bobby Sands,鲍比·桑兹)在绝食抗议66 天后,第一个饿死在狱中。绝食期间,他还赢得了英国国会议员补选,可见他被众多选民默默支持。桑兹死后,该议席由他的代理人欧文·卡龙接替,而桑兹被北爱尔兰人尊为英雄,超过10 万人参加了在双溪的圣路加教堂举行的葬礼。
  拍片就像去了鬼门关
  影片主要聚焦在桑兹死前的最后6周,扮演主人公桑兹的德爱混血演员迈克尔·法斯宾德(Michael Fassbender)凭借精湛演技获得BIFA 影帝称号,而摄影师肖恩·博比特(Sean Bobbitt)则获得最佳技术成就奖。这部历史政治片,早先已在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中获得“金摄影机大奖”,并在多伦多电影节获得“发现奖”。
  影片并未过多探讨争议政治话题,而将焦点放在桑兹绝食抗议期间展现的意志力,写实地呈现了绝食抗议者承受的心神消耗与身体折磨,包括肾脏和肝脏衰竭、皮肤溃烂、癫痫、精神紊乱以及最终的死亡,使得不少观众在观片过程中坐立难安。同时,导演将许多特写镜头停留在狱卒们肿胀的指关节以及停在金属栅栏上的苍蝇,意在“毫不妥协”地真实还原出梅兹监狱H 型牢房里的野蛮、暴力和冷漠。
  麦克奎恩在接受《卫报》采访时,将拍片经验比作闯荡了一把鬼门关。“我们的演员被警棍鞭打,因为只有那样才显得真实,我的眼睛盯着监视器,嘴里却忍不住喊‘卡’,但演员们却因为没有做到最好,要求再‘挨揍’一次,当你目睹这种真正的暴力,你犹然感到是在与魔鬼共舞。”影片拍完后,一名演员跑去告诉麦克奎恩,他几乎迷失了自我,又高又大的麦克奎恩说,那时他们无法抑制泪水,像孩子一样抱头痛哭起来。
  绝食与爱尔兰共和军
  说到爱尔兰共和军,不能不简单回述一下历史:英国从12 世纪入侵爱尔兰起,统治了爱尔兰近800 年。在20 世纪初爱尔兰抗英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中,新芬党(Sinn Fein)议员曾在1919 年自行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临时政府,爱尔兰共和军由此诞生,成为反对英国统治、谋求爱尔兰独立的主要政治力量。
  1969 年新芬党分裂,共和军也分裂为“正统派”和“临时派”。“正统派”搞合法斗争,“临时派”则主张用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并在爱尔兰设有多处训练基地,经常在英国统治下的北爱尔兰进行爆炸、暗杀等活动,袭击英国军政人员。爱尔兰共和军一度成为恐怖主义的代名词,伦敦的英国政府看到北爱尔兰无力应对安全局势,遂从伦敦进行“直接统治”。
  1970-1972 年,北爱尔兰经历了政治暴力活动的大爆发,1972 年到达顶峰,一年中近500 人丧生。1972 年1月,14 名手无寸铁的北爱尔兰示威者遭到英国军队射杀,史称“血腥星期天”。此后不久,18 岁的桑兹决心加入共和军,翌年,他因违法持有4 把手枪罪被判入狱5 年。在狱中,他坚持创作诗歌并写作报道,作品皆刊登于爱尔兰最大的政治类周报《An Phoblacht》上。
  虽然历届英国政府都在尝试取得北爱“正常化”的政治解决方案,却都无功而返。1976 年,由于取消了准军事组织囚犯的政治犯身份,一旦遭审判有罪,被告会被当作一般罪犯处理,甚至遭受到比一般囚犯更不人道的残酷对待。爱尔兰共和军囚犯对这一政策的反抗,导致了在梅兹监狱超过 500 人的“毛毯抗议”和“秽物抗议”。
  与此同时,出狱后不久的桑兹又因被怀疑涉嫌邓莫瑞(Dunmurry)家具厂的爆炸事件被捕入狱,虽然法庭无法出示任何有效证据,但他因被指控与北爱尔兰轻骑警队发生火力冲突,被判入狱14 年。在狱中,为了反抗英国政府以一般囚犯看待政治犯的规定,桑兹在1981年3 月1 日发动接力绝食行动,提出了5 项要求:1. 不穿囚衣的权利;2. 不做囚犯的劳改工作的权利;3. 自由与其它遭囚禁者结社聚会以及举办教育与娱乐相关活动的权利;4. 每周可获得会面一人、收一封信与一件包裹的权利;5. 全面恢复政治犯地位。
  66 天后,1981 年5 月5 日,桑兹终于活活饿死。即便如此,撒切尔夫人领导的英国政府仍不予理会。桑兹死后,9 名共和军成员继续志愿“接力”参与绝食抗争,也平均在五六十天内死亡。他们的死激起了国际媒体对撒切尔政府的强烈抗议。
  三幕式戏剧结构
  《饥饿》是麦克奎恩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他的朋友中,有前新芬党重要领导、曾在桑兹绝食期间探望过他的积极分子以及该事件的调停者,然而他却拒绝把影片看作仅仅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将领略到当时监狱内残酷的生存状态,”麦克奎恩认为,影片的主题同此前关注美军虐囚案的《标准流程》、《阿布格莱布的幽灵》等影片如出一辙,都是对“人权”的质问,也可以看作对美军在国家高层包庇下做出有违人道的虐囚事件的道德反思,“就像发生在关塔那摩的虐囚事件一样,《饥饿》探索的同样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
  这位脱离传统电影工业的艺术家,采用了希腊悲剧式的三幕戏剧结构。第一幕描写监狱里幽闭恐惧的暴力气氛,以及狱卒与关押犯人长久以来的对抗,为最终的绝食抗议打下心理铺垫;第二幕则是长达22 分钟的桑兹与一名牧师的对话,探讨了绝食的道德性;第三幕则是在66 天已近尾声、桑兹濒临死亡的时刻。也许有些独断独行,但麦克奎恩却厌恶媒体为影片冠上“文艺片”的标签,“也许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反常规,但我希望它是对当时事件最有力的记录”。
  为了出演第三幕中面黄肌瘦、犹如一具骷髅的桑兹,法斯宾德在医护人员监督下禁食了10 周,在麦克奎恩看来,这使他产生了心灵上的巨大变化:“法斯宾德明显变得更内向深沉,他变成了鲍勃·马利(Bob Marley),老是他妈的跟我谈人生哲学或者终极意义,我想这究竟发生什么了!”获奖后,法斯宾德在BBC 4 台接受采访时说:“无论他们是以何种暴行、杀戮入了狱,结果,他们做了不凡的事。把自己活活饿死,换成我,我做不到!”
  在桑兹弥留之际,他回忆起童年时光,全片中唯一“浪漫”的段落,被一些人攻击为对爱尔兰独立运动以及爱尔兰共和军的缅怀。对此,作为西印度移民的麦克奎恩辩称,自己对爱尔兰问题没有任何政治立场,只不过小时候每天在报纸上读到桑兹的报道,因而印象深刻。“对我而言,这绝不是政治片,而是对人类道德、心理以及身体忍耐力的发问。那些狱卒的残忍同样来自于暴力,而他们的许多同伴也是被爱尔兰共和军所杀。”
[6楼] guest 2009-03-02 15:14:59

[7楼] guest 2009-03-02 15:17:02
[8楼] guest 2009-03-02 15:35:13
[9楼] guest 2009-03-11 13:54:06
din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