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景观:一段关于所有权的旅程 | UCCA沙丘新展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782   最后更新:2021/10/15 14:13:23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展览预告 2021-10-15 14:13:23

来源:UCCA



一片风景被谁拥有?是土地的所有者,或是不经意将景色尽收眼底的游人?


W.J.T.米切尔曾在《风景与权力》(Landscape and Power)中指出,不能仅将风景视为一种美学的欣赏对象,“它应是一种历史、政治及美学层面的警惕性的核心——一种对经由眼睛的注视投射并书写于土地表面的暴力和邪恶的警惕”。作为媒介的风景,本身包含了我们认识世界时脑海中产生的或远或近的画面,这些表征背后是否潜藏着世界的真正秩序?若旅程可以成为一段思考转化的过程,我们是否能在一趟经验被预设的旅途中逐步诗意地潜行?

苏郁心,《守/森/杜》(静帧),2021,影像装置,21分39秒。

刘雨佳,《寻宝》(静帧),2021,有声单屏彩色影像,53分钟。


2021年10月31日至2022年2月27日,位于北戴河阿那亚黄金海岸的UCCA沙丘美术馆将呈现群展“后视景观:一段关于所有权的旅程”。参展艺术家包括:瓦希柯·查赫齐亚尼、刘雨佳、艾丝利·乔乌肖鲁、覃小诗、沈莘、苏郁心、苏予昕、王卫、钟云舒。


这9位参展艺术家将分别基于各自的实践和研究,通过绘画、版画、雕塑、影像、装置和行为表演等形式丰富的创作,借由风景的表征入题,将日常和旅途中所见景色与现象纳入到一个更为宏大的关于自然、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全球制景秩序中探讨,并试图在风景的交叠与对话中揭示出世界内在的深层关联和权力关系。

苏予昕,《石堆的临摹 #1》,2021,沙、泥土、贝壳沫、油脂、植物性墨水、雄黄粉与其他手工颜料于木板,19 × 30.3 × 4.2 cm。


钟云舒,《脚踏实地》(局部),2021,陶瓷、绳索、钓鱼线、模型玩具、渔具配件、铁锚,180 × 180 × 280 cm。


展览将关注主体的“观看”在图像生产中的作用,邀请观众在场域特定的创作中,重新审视自身与当下消费以及景观社会的历史关联。“后视景观:一段关于所有权的旅程”由UCCA策展人方言策划。

覃小诗,《风景喂养器》(影像静帧),2021,影像装置,12分钟单频影像、液晶显示器、树脂、不锈钢,200 × 60 × 60 cm。


关于艺术家


瓦希柯·查赫齐亚尼

Vajiko Chachkhiani


1985年出生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现生活工作于第比利斯。2013年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查赫齐亚尼的作品在介于外在世界和人类心理机制之间的某处进行运作,用微妙和迷人的视觉诗歌激发我们对人类境况被遮蔽面的自觉性。他的许多雕塑作品常常植根于表演或变革性的行动,亲和极简主义的同时又充满叙述性的意义。通过他的雕塑和装置作品,瓦希柯探讨了诸如孤独、暴力和焦虑等心理状况,并将它们与宗教、政治、文学和诗歌的主题交织在一起。冲突、文化–自然,以及外部现实和个人内心生活之间的摇摆是反复出现于他作品中的主题。

在德国锡根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年)和阿塞拜疆巴库的亚拉特当代艺术中心(2016年)举办个展后,作品于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格鲁吉亚馆展出。近年来,他的作品曾在国际许多机构展出,其中包括德国波恩联邦馆(2018年)、巴塞尔艺术展意象无限展区(2019年)。他作为会员在美国洛杉矶的奥罗拉庄园完成了驻地项目,并参加了2020年第22届悉尼双年展。

刘雨佳


1981年出生于四川,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刘雨佳的近期创作主要通过影像探索记录性现实与虚构的辩证张力。艺术家通常使用纪录片 的手法来拍摄“真实生活”的场面,但同时又使用虚构或“虚假”形象来 描绘“真实生活”的隐私时刻。她近期的作品使我们洞察到社会现实本 身的虚构与幻象层面——即将现实本身体验为一种虚构。


刘雨佳曾在外交公寓 12 号(北京,2021)、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7,2016)与上海沪申画廊(上海,2015)举办个展。作品曾于以下机构展出: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6);美国匹兹堡大学美术馆;美国弗吉尼亚莫斯艺术中心;2019年广州空港双年展;上海昊美术馆;UCCA沙丘美术馆;德国杜塞尔多夫尤莉娅. 施托舍克收藏;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英国曼彻斯特CFCCA;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OCAT(上海、北京、深圳);连州摄影博物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等,她的单屏影像也曾于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等美术馆与机构进行放映。刘雨佳曾被提名“保时 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2019)。

艾丝利·乔乌肖鲁

Aslı Ç**uşoğlu


1982年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艾丝利·乔乌肖鲁的艺术实践检视诸多文化与历史事实被个体转化、表征及阐释的方式。通过使用不同的媒介,乔乌肖鲁经常在她的项目中假定阐释者、写作者或促进者的角色,以凸显我们共有历史的脆弱和主观本性。


近期个展包括:“粉如包菜,绿犹洋葱,蓝若橙子”(卡蒂斯基金会,巴黎,2020);“轻推那一声”(马萨诸塞现代艺术博物馆,马萨诸塞州,2020);“石处”(新美术馆,纽约,2018);“红/红”(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卡塔尔,2016);“在不同评价中——小莫斯科”(罗德岛艺术学院博物馆,普罗维登斯市,2014);“石头的对话”(ARTER,伊斯坦布尔,2013);“三幕中的谋杀”(德尔菲娜基金会,伦敦,2013)。曾参加由以下机构举办的群展和双年展:东京宫(巴黎,2020);现代博物馆(斯德哥尔摩,2017);里沃利当代艺术博物馆(都灵,2019 & 2017);第十一届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苏黎世,2016);第十四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伊斯坦布尔,2015);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三年展(纽约,2015);Witte de With当代艺术中心(鹿特丹,2014);应用艺术博物馆(维也纳)和Perfoma 11双年展 (纽约,2011)。她的作品被众多国际艺术机构收藏,例如:Arter (伊斯坦布尔)、大英博物馆(伦敦)、里沃利当代艺术博物馆(都灵)、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卡塔尔)、纽约当代艺术中心(纽约)和 卡蒂斯基金会 (巴黎/旧金山)。

覃小诗


1989年出生于广州,现工作与生活于广州与景德镇。她的作品关注末日准备、珠三角神话、未来辩论。2015年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视觉艺术硕士学位。2014年开始,她邀请专业获奖高中辩手在纽约皇后美术馆、纽约犹太美术馆等地辩论关于《2020年当代艺术还存在吗?》(2014),《全球性的世界是否需要全球艺术?》(2014),《AI可以做艺术家吗?》(2015) 等议题。2017年,她在Spring Workshop驻留时创办了杂志《无情灯》,并担任无情小姐传讯总监。她始于2017年的“末日准备”系列演习种种生存策略,探讨社群如何扶相扶持,曾于泰康空间、Para Site艺术空间以及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展出。她与陈思颖合作研究公共空间中的声音,2019年获得时代美术馆支持赴哈瓦那创作。2019年,她们在柏林S**vy Contemporary为预警未来却被忽视的声音制作纪念碑。2020至2021年,她的个展在南沙举行,作品以本土海盗宝藏为线索,藏于山中水底,游走于当代新闻、海盗海战历史以及龙的传说之间。2015年她获得纽约莲花基金会奖。

沈莘

1990年出生于成都。创作的影像装置和行为表演赋权力予个人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另类历史、关系和可能,试图创造包含多重叙事和身份的肯定性空间。沈莘最近的作品《盐水湖》(新身体)在光州双年展(2021年)上全球首映,并在艺术家的首个美国博物馆个展中于沃克艺术中心(2021年)进行北美首映。


他的个人呈现,表演和放映包括纽约瑞士学院(2022),“Double Feature ”(锡恩美术馆,法兰克福,2019),“合成类型”(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2019),“使饱和”(没顶画廊,2019),“温暖期”(伦敦当代艺术中心,2018),“半唱半说”(蛇形画廊,伦敦,2017),“在家”(剩余空间,武汉,2016)。他近期的群展包括 “Language is a River”(莫纳什大学美术馆,墨尔本,2021),“忍不住转身”(中间美术馆,北京,2020),希克奖(M+博物馆,香港,2019),“AfterImage”(里森画廊,伦敦,2019),“破坏之歌”(新美术馆三年展,纽约,2018)。沈莘曾获得2017年波罗的海艺术家奖,并于2018至2019年在阿姆斯特丹Rijksakademie驻地。沈莘在原住民Dakhóta Oyáte的土地Miní Sóta Makhóčhe以及英国伦敦进行过实践。

苏郁心


1989年出生于台中,现生活于德国柏林。苏郁心的散文电影、录像装置及艺术研究专注于对科技、生态及聚合人类与非人类的批判性基础设施。苏的分析性与诗意叙事聚焦于制图方法、操作摄影和地理知识的技术生产探究。

曾在多个国际机构参加群展,其中包括釜山现代美术馆(2021);台北双年展(2020);德国ZKM艺术与媒体科技中心(2020);京都艺术中心(2020);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0);德国柏林世界文化中心(2019) ;阿根廷胡宁当代美术馆(2018);等。苏郁心获得第八届华宇青年奖提名(2020),以及西班牙巴塞隆纳LOOP国际录像艺术节发现者奖提名(2018)。

苏予昕

1991年出生于台湾,2016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苏予昕将绘画视为多种学科、各种感性能力相互交涉的场所。长久以来,画家身处整个视觉工业的一环,绘画的演进折射着物质世界的发现与再创造。绘画不仅见证了文化和自然交流的历史,也投射着画家在战争及迁徙史中的角色,涉及风景的侵占与归还、颜色的开采与其牵动的贸易史。当绘画的历史专注在梳理图像风格的演进时,色彩的科技正不间断地演化——苏予昕采集、研制、加工这些散布于地壳之上的色彩元件,并在画布上描绘、挤压、堆叠出新的秩序,对她来说,如此的风景绘画是一种重新布置矿物、植披、有机与人造物的地质学实践。


曾参加的重要展览及项目包括:“绘画无声”(泰康空间,北京,2021);“2020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漫长的问候”(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0);“图像感到了不安”(没顶画廊,上海,2020);个人项目“几乎没有记忆”(没顶画廊上海,2020);“用色拼字”(关渡美术馆,台北,2019);“此地有狮”(798艺术中心,北京,2019);“野根茎”亚洲艺术双年展(台湾美术馆,台中,2018);“违章建筑III- 特区”(长征空间,北京,2018);“平面震颤”(长征空间,北京,2016);“未来岛屿”(萨奇美术馆,伦敦,2016);“Refuse: Refuge: Re-fuse”(The Koppel Project, 伦敦,2016)等。

王卫


1972年出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目前在北京生活与工作。王卫是一位多领域的装置艺术家,关注物理空间的引导性如何标示出人们自身的生活现实,通过使用细微和出人意料的补充物或借用不同来源的风格去改造现有建筑的结构,王卫发展出一套强有力的介入实践,旨在扰乱人们对于空间的普遍认知,同时开启关于建造、劳动和观看方法之间的对话。


参加过的主要展览包括:泰国双年展(泰国甲米,2018);银川双年展(银川当代美术馆, 2018);加利福尼亚太平洋三年展(美国加州橘郡美术馆, 2017);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威尼斯,2010);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深圳,2009);“真实事件:中国当代艺术”(泰特利物浦美术馆,2007);“有异物”(维也纳美术馆项目空间,2007);“别样: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2005);“第二视野:布拉格双年展”(捷克国家美术馆,2005);“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纽约国际摄影中心,2004);首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2002);“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北京,1999)。


钟云舒


1990年出生于武汉,现工作生活于上海。钟云舒擅长将造型与材料语言运用于不同媒介之间的共存状态,在即兴中编织、串联、组合或建造不同物件与词语的多重关联。通过挪用当下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流通体系中的现成物,她的作品往往在能指与所指的对应识别机制之外,诙谐地划开更深的感知维度。在她至今的艺术实践中,决策的瞬间常常生发于随机或偶然的当下经验与直觉,模糊性成为既定认知形态的对抗力——正如其不同形态与媒材的作品之中并不存在鲜明分界,异质性的材料往往被收集并保留于某种惯性与悖论共存的时空。


曾参与的展览包括:“那只敏捷的棕毛狐狸跃过那只懒狗”(Tabula Rasa 画廊,北京,2017);“雪梨和雪梨纸”(Tabula Rasa 画廊,北京,2016);“力的力的力的”(剩余空间,武汉,2017);“原力寺”(油罐艺术中心,上海 ,2019);“当媒介成为日常”(星汇当代美术馆,重庆 ,2018);“全球定位”(乔空间&油罐艺术中心项目空间,上海,2017 );“废墟来的信息”(台北亚洲艺术中心,台北,2016)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