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与想象人类与科技的未来,“不准停电”点亮社会创想
发起人:脑回路  回复数:0   浏览数:3813   最后更新:2021/09/14 10:32:37 by 脑回路
[楼主] 脑回路 2021-09-14 10:32:37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如果机器拥有独立的感官和意识,它会如何解码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


一个以电力=能量,WIFI信号=营养,Lidar数据=火/热能的生态系统,会催生怎样的全新社会规则?


一种直接连通“心灵”的语言是否会以计算机作为媒介诞生在不久的将来?而人类肉身与心灵的未来式又将是怎样的形态?


在 McaM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由新型非盈利艺术机构「雷电所」策划的科技艺术大展「不准停电|Do Not Black Out」提出了如上社会创想。当自然界中的闪电在 18 世纪中期被捕捉与引导,电即由自然的神秘能量转化为可操控的真实存在。尔后,电作为人类生活与发展的必需工具,其边界被不断拓宽与演进。「不准停电|Do Not Black Out」以“电”作为索引,引入自然、人类与科技之间层层递进且相互交织的现实性问题。

雷电所策划的科技艺术大展“不要停电”现场


展览呈现了「雷电所」第一季“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晋级的 20 件作品。「雷电所」“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通过海选、助力、晋级、驻地、展览和颁奖六个环节,致力于发掘和扶持具有跨学科实践能力的青年艺术家个人及团体,面对技术的迭代与艺术生态的转变,鼓励艺术家探索自身艺术语言的框架,进入社会现场。青年艺术家最终带来的创作跨越了生物、生态、社会、网络、数据、游戏VR 等不同学科和艺术形式。同时,展览还邀请了十余位新媒体与跨学科艺术家进行创作,并为NFT 作品打造了特别单元,以回应当下的科技艺术实践。


反思与想象
社会单元和组织的新定义

计算编委会小组,《点_字_布》,2021年,混合媒介书写装置、织物


在展览的开端,创作者团体计算编委会小组的作品《点_字_布》——一个基于性别、田野、媒介研究和编织自动化技术的书写装置,正随着数据输入进行着往复运动,编织筒状的贴身织物,劳作成果悬挂在展厅半空,或穿戴在假肢上。展览现场混合了车间工厂和艺术家工作室里一种永续进行时的状态,与展览所在的物理空间,从上海造纸机械厂的工作车间转变为明当代美术馆展厅不乏呼应。

计算编委会小组,《点_字_布》,2021年,混合媒介书写装置、织物,图源:TANC


纺织圆盘的驱动数据来自现场观众——一份基于浙江义乌和诸暨袜子工厂的调研形成的问卷,邀请观众在穿孔卡片上打孔输入答案。当人们的答案启动机器劳作后,《点_字_布》试图向我们发问:编织实践所带有的女性刻板印象和家庭属性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编织产业中,通过计算技术的参与,转化成对程序员的阳性刻板印象与工业生产属性?在数字互联的全球化时代,身体在生产和消费的两端又在面对什么样的问题?

龙盼,《风铃》,2021年,装置,单频幕视频,电路板、硫酸铜、植物灰、文献

艺术家龙盼常以植物、真菌等生物体为作为创作材料,以生态切片探索社会议题,从生物的生命形态、功能特性,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处关系中阐发创作灵感。展览呈现的作品《风铃》,追踪了艺术家在一片被重金属污染过的稻田里回收稻谷的根叶,通过“植物冶金”的方式深藏在植物体内的铜提炼成重金属颗粒,再将稻田中的土壤烧成陶壳,此两者将组装成一个“风铃”的过程。最终“风铃”将安置回稻田中,让它与田间植物一起被风吹响。风铃的声响将与这片异化的土地共存,也会与每个生物体体内的那颗“风铃”共存。

龙盼,《风铃》,2021年,装置,单频幕视频,电路板、硫酸铜、植物灰、文献


如果视《点_字_布》《风铃》等数件作品为紧扣工业生产社会现实的创作,那么武子杨和Mark Ramos合作完成的《互联生态系统》在社会规则和技术层面上,借助飞扬的想象构筑出一种全新的现实。


自上世纪60年代起创作并大力倡导计算机艺术的英国艺术家和理论家罗伊·艾斯考特(Roy Ascott)认为,在后生物时代“艺术家”的含义将逐步转变为“智力航行环境的创造者,开放式网络进化系统的开拓者”,而“艺术”本身的重心将会由“外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转变为“关心互动、转换和出现的过程”。


在武子杨和Mark Ramos受纽约新美术馆的孵化器NEW INC与根茎,以及贝尔实验室委托创作的《互联生态系统》中,创作者实时模拟了由一系列数字感官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电力=能量,WIFI信号=营养,Lidar数据=火/热能…自然现象被数字和人工智能系统取代,成为推动发展的力量。艺术家通过将贝尔实验室的机器人或传感器实时收集到的数据重新定位,驱动了一个三维的模拟环境,使观者可以在不断变换的环境中探索与互动。在这个网络景观中的参与者开发了新的数字感官,以体验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数据,并在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中与虚拟世界彼此互动。


与这一充满科技感的“生态系统”相邻,明当代美术馆富有特色的下沉式舞台架构两旁,滚动字幕播报着关怀家互助网络设想的未来以关怀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消息。


身体的未来式
数据化感官与消散的具身

因循技术变革预判未来社会的可能性,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理性的,认知上的冲击,而当人们在展览现场穿戴上多种设备,见证我们肉身的感官与神经元活动瞬时数码化,并以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来到自身面前,如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illian Gibson)所描绘的:“未来已经来到眼前——只是还分布不均。”


现代媒介理论的奠基人之一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后又补充道:“媒介既延伸了人体,又‘截除’了人体。”当人体逐步成为最大的数据平台时,谁将获取价值?新的技术智能又将会形成怎样的新美学?

张瀚铎,《赛罗:心灵之镜》,2021年,影像、声音、脑电波传输器、水


张瀚铎的《赛罗:心灵之镜》是一个基于“脑机界面”技术的互动装置艺术。观众带上艺术家准备的头环,手握与之相连的手机独自走入展览空间,呈现在面前的是根据每个人脑电波信号生成的影像与声音。随着现代科学对人脑的破译,思想来自于大脑这一叙事已被广泛接受。我们从古至今一直在寻找的“心灵”,是否也只是脑神经突触电信号交换的产物?随着破译的不断深入,一种直接连通“心灵”的语言也许会以计算机作为媒介,或许诞生在不久的将来。

苏永健、刘大珩,《肉身映像》,2021年,装置、可穿戴传感套装、双屏幕视频、声音


苏永健和刘大珩创作的《肉身映像》由人造机体装置和可穿戴传感套装组成,在展览现场,表演者与观者身运动和生理反应的瞬时变化经由传感器套装与摄像头被人造机体装置接受,并以动态和声音做出反馈。这套机器装置及成为了肉身感知维度的延伸,也成为了反观自我身体的镜像。消散了具身的技术被转化成为了重塑身体的重要感知媒介,技术能否将人类濒临缺失的物性身体和肉身体验重新返还并再度唤醒?

任佳瑄、黄星泰、吴怡颖、程瑜,《第二性凝视》,2021年,可穿戴装置、眼动仪


在现场,被追踪和捕捉的还有观众的目光。任佳瑄、黄星泰、吴怡颖、程瑜的作品《第二性凝视》是一件讨论由凝视行为产生的主观权利差异的交互式可穿戴设备。装置外形为一个女性的身体,由可翻转单元体、框架、广角红外线摄像头和树莓派硬件系统组成。眼动仪在识别观众目光的同时,目光所投向的身体部位处的单元体将被激活,翻转成为镜面。于是,凝视者自身被镜面反射,成为被凝视者身体的一部分。


谭淦泉,《隐私奏鸣曲》,2021年,机械装置、双频视频、声音


艺术家谭淦泉则将自己的隐私数据作为装置作品《隐私奏鸣曲》的驱动力。《隐私奏鸣曲》由五台包裹着异形骨骼的金属机械臂及自制声音控制器组成,其整体外形被塑造成了一种具有图腾特征的数据生命体,艺术家导出手机的加速传感器、陀螺仪、GPS定位等设备产生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声音机械装置的驱动力,将自我监控推演为“数据生命体”的无序奏鸣曲。


李佳宝、武老白,《未完成的告别》,2021,网页、雷达互动

声音:王璐(dk),开发:Wenying Wu、Min Zhu.Amo

信息整合:武老白、潘秋蓉、刘畅、刘璐天、Lucija、Jean、玉萍 Holly、LHL


未来肉身消殒的最后一步,或许是一次公开的数字告别。李佳宝和武老白的作品《未完成的告别》是一个基于网页和现场雷达探测的互动装置,创作者尝试尽可能具体地记录因灾难而离开的人,同时也公开了逝者们生前的求助经历,观众在现场可向每一位逝者做最后的送别。


越过真实与虚拟的边界

进入数字世界


我们正处在这样的临界点:对于很多人而言,“虚拟世界”并不“存在”;但在另一些人看来,“虚拟世界”无比真实。艾斯考特将杜波依斯(W.E.B.Du Bois)批判种族主义的“双重意识” (double consciousness)理论延伸至未来对科技和艺术的判断:我们将能在同一时间,访问两个完全不同的经验领域,艺术品内外的心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物质世界和虚拟世界。


这也是贯穿“不准停电”NFT 互动展区的线索之一。数块屏幕错落拼接于空间之中,刘嘉颖的雕塑《石币》格外醒目。在位于太平洋上,人口不足万人的雅浦岛上,居民至今仍使用一种巨大石币作为流通货币,当地人称这种石币为费(Fei)。这一长久流传的传统交易方式与艺术家刘嘉颖以NFT为媒介创作的方式看似大相径庭,艺术家却从雅浦岛石币中找到了创作灵感和与NFT的关联。刘嘉颖将比特币创世区块的16进制码刻在石币的一面,另一面将作品在TopBidder拍卖平台上的竞拍地址按照先后顺序以环绕的形式刻制在石币上。在这件实体作品上面,每一位藏家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同时在区块链的虚拟世界中,每一位藏家也在链上被永久纪录。

刘嘉颖,《石币》,2021年,雕塑、单频视频


艺术家宋婷则以数码方式记录了曾在物理世界陪伴自己的花朵,并将各类花朵萎谢前的有限数据记忆存证注入生成式对抗网络(GAN)以和区块链上AI、区块链下AI协作的方式生成每一朵独一无二的、物理世界不存在之花。该AI模型在区块链世界开源,开放给每一个人使用。艺术家以此表达,赛博化和组织方式上的去中心化或许是延续有限个体生命记忆和能量的方法。

宋婷,《不存在之花(一)》,2021年,链上AI与人协作画作,图源:小红书网友oohcichua


在李汉威的想象中,未来的数字世界里,能接收投资的最小单位或许是像素。基于现实中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艺术家创建了虚构的亚投行(SIB),即“亚文化投资银行”—一家投资像素的银行。受到中国知名视频博主史里芬的启发,艺术家术家通过视频介绍了SIB壮观的体系结构,同时以计算机生成的语音解释了SIB的世界观及目标:SIB将像素视为最可靠的交易方式,且专注于投资那些非主流的像素,而非主流产品。

李汉威,《宇宙图像总复习圣地在亚投行》,2021年,视频装置


如果机器有独立感官和自主意识,它将会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行为、声音、图形符号来解析这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黄天的数字影像作品《星球日记》中万物皆变为了机器可解码的数据,他将数据流视觉化成令人晕眩的流瀑,地面与环绕展厅的屏幕同时产生流泄的视觉效果,几近突破了人类感官的尺度。

黄天,《星球日记》,2021年,数字影像


德国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曾提出:“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一个以开放性、不确定性、或然性为特征的时代,它不再委身于艺术史,而是艺术本身。对于“不准停电”展览中运用跨媒介手段进行创作的青年艺术家们,技术是实现创想的工具亦是一种新方法论的起始——与技术应用并进的是创作者对社会学、哲学、艺术史等对多学科中关于人与科技关系理论的吸收与融合。以往艺术家单向度的表达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有了更多交互与联结的纬度。「雷电所」青年科技艺术扶持计划将于每两年举办一季,用艺术的感知力,回应现实,释放想象,以探索并建构这个时代科技在工具和方法之外的新意义。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视频与图片来自雷电所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