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共代谢 Co-METABOLISM」——持续建立并拓展“公私合用”全新生态场域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007   最后更新:2021/08/03 11:48:25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21-08-03 11:48:25

来源:Mao Space


共  代  谢

Co - METABOLISM


策展人 Curator | 施金楽 JINLE SHI

展期 Exhibition Date
2021.7.30-10.15
周一(Mon)至周五(Fri) 10:00-18:00

开幕 Opening Reception
2021.7.30 (Fri) 16:00-19:00

艺术家 Artists
王鲁炎 LUYAN WANG
倪有鱼 YOUYU NI
拉斐尔·多梅内克 RAFAEL DOMENECH
经傲 AO JING
共代谢工作室 COMETABOLISM STUDIO
姚家豪 WILLSON DOUGLAS IU

地点 Venue
Mao Space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西路56弄29号
No.29, Lane 56, West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2021年7月30日主题概念展览——“Co-Metabolism 共代谢”于Mao Space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六位代表不同创作背景和身份的艺术家(组合)构成:王鲁炎倪有鱼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经傲Cometabolism Studio共代谢工作室姚家豪(Willson Douglas Iu),围绕“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公共性”三重概念之间关系的探讨作为出发点,亦是MAO Space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当代公共艺术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实践,引导开拓公众对于“公共性”创作的深度认知和想象力延伸的开端。


展览现场




王鲁炎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的个人主要作品均围绕着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其作品所设置的悖论语境令进入其中的判断被后一个势必产生的判断所否定。

王鲁炎
相反的风景 Opposite Scenery
装置 Installation
38.5 × 52.5 × 88 cm
2019

王鲁炎
镜前·镜像者指被镜像者 In front of the mirror · Mirror person refers to the person being mirrored
装置 Installation
38 × 52 × 52.5 cm
2019


此次选择的六件作品恰可体现以具有公共性的“人”如何在私人空间及在不同的作品和观众之间传递信号、对话交流,反之更深层次的表达则是“个体”的存在如何在公共性消亡的时代彼此依赖共存,成为人与人、人与空间、空间和空间之间达成“公私合用”的关键与必要所在。在此,人是公共人,亦是公共艺术。

王鲁炎
背对者 The man who turns his back
装置 Installation
47 × 27 × 39 cm
2018

王鲁炎
颠覆的交流 Subversive communication
装置 Installation
27.5 × 20.5 × 35 cm
2019

王鲁炎
交流 Communication
油性笔木板手绘 Drawing on wooden board
40.5 × 30.5 × 2 cm
2016


倪有鱼
古代卧室 Acient bedroom
布面丙烯和古董画框 Acrylic on canvas and acient frame
34 × 38.6 cm
2021


倪有鱼在自己多年塑造的丰富而深刻的语言系统中不断突破,其所独有的代表性“水冲绘画”以及古董照片拼贴作品仿佛在对历史和客观世界产生独特感知基础上尝试打破既定的理性认知。通过带有深刻隐喻的符号,建立特定的抽象空间,无论是“卧室”还是“工作室”,当观者置于这些画框内所体现的狭小的私密角落和充满无限想象的框外空间之间,所感知到的是去时效性的永恒普世价值。这种在心里上的微妙感触,也许才是跨越公与私界限最柔软的利器。

倪有鱼
对望(逍遥游61) Looking at each other (Freewheeling Trip LXI)
拼贴 Collage
22 × 62 cm 2018

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
(右)纠缠之身的残余 Residue of the implicated body
(左)a.b.
装置 Installation
37.5 × 22 × 26.5 cm
48 x 39 x 12.5 cm
2021


古巴籍艺术家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本身在社会主义制度中长大并接受教育,对建筑空间和公共宣传的兴趣自然地为其早期作品奠定了基础。移居美国后,艺术家经历转型、重新定位和文化融合的过程,影响与兴趣也随之扩大。

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
(前)通往糟糕的无限 Towards a bad infinity
装置 Installation
63 × 26 × 25 cm
2019-2021


此次选取的「艺术家书籍」系列的六件代表作品可以视作一场“革命”——它们不是关于艺术的书,甚至不是介绍艺术的书,而就是完整的艺术品本身。这些艺术家书籍在经过切割后,只包含了图像、文章或者广告的片段,便不再具有实用的意义;而在切割这一动作下,文字脱离了其本身的意义,变成了视觉上的噪音。从另一视角,作为具有“公共性”意义的书本身,当其失去实用价值,又如何作为艺术品在私人空间显现其公共性

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
穿越空间的碎片 Fragments of the space t**ersed
装置 Installation
34 × 29 × 10 cm
2021

经傲的作品围绕着氛围音乐、行为艺术、以及连接不同空间的声音装置展开,试图探讨在不同的空间中声音可带动的融合关系。以“纯然物”为主材料,进一步探索“物质”与“非物质”间的关系。作品“《 Untitled 》木球撞击系列 2”是呼应空间中颇具禅意的方形玻璃窗背景而特定创作,用最简单最直白的方式与空间和对面的窗口产生互动。一圈玻璃杯和两个圆球之间的互相撞击,从中因为吊挂木球的长度不同所产生的随机撞击,以及玻璃中的水位有声音高低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窗外的自然空间,眼前的人工玻璃材料与带有空灵的声音,它们可以碰撞出什么?


经傲
无题 Untitled
声音装置 Sound installation
直径 Diameter 1.5 m
2021

共代谢工作室Cometabolism Studio是由设计师张宁和新媒体装置艺术家杨亚非成立于北京的设计艺术研究工作室。作品边界从家具,装置涵盖到影像,平面,互动新媒体等领域。共代谢工作室试图将工业构件等大规模生产工业代谢品重新激活并模糊他们在空间中的功能,真诚的将公共空间和物件交还给当下的真实需求,扩展物品和空间的可能性。

杨亚非&张宁 Cometabolism Studio
矛盾的连廊 Conflicting corridor
公私合用02 Mixed public-private  boundary 02
公私合用08 Mixed public-private  boundary 08
160 x 450 cm
57 x 57 x 82 cm
38 x 38 x 140 cm
2021


杨亚非&张宁 Cometabolism Studio

游牧书架 Nomad bookshelf
混合媒体 Mixed media
110 x 60 x 40 cm
2021


此次展出的四件创作通过使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物件进行重新组织和再生产,形成既适合“公共”又适合“私人” 的装置。模糊其原本的功能和使用场景,打破被常识界定的定义与固有偏见,回归物品更真实的状态并引起观众的思考,探索更多艺术化的可能性。

杨亚非&张宁 Cometabolism Studio

每个墩子都可以配个屁股 Each tabouret has a butt to match with
混合媒体 Mixed media
32 x 32 x 45 cm | 32 x 32 x 45 cm | 32 x 122 x 45 cm
2020

建筑师身份的姚家豪Willson Douglas Iu)梦想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匠人, 从不同的地域及历史中学习不同的传统文化并和现代的科技所结合, 希望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特色建筑形态及以其设计改变现今千篇一律的主流世界。作为此次空间展陈的主创者,他以代表上海建筑特色的“红砖”为元素,在五位艺术家独特语言特色基础上赋予新的语境,独立而统一,打造了其属于私人空间的公共性创作。


开幕回顾


嘉宾合影(从左至右):参展艺术家共代谢工作室·张宁、艺术家施勇、参展艺术家共代谢工作室·杨亚非、参展艺术家经傲、Mao Space&罗浮紫公共艺术创始人毛文采、策展人黄笃、参展艺术家·王鲁炎、参展艺术家·倪有鱼、罗浮紫公共艺术项目总监施金楽。


关于艺术家


王鲁炎

Wang Luyan


王鲁炎,1956年出生于山东,自幼定居北京。王鲁炎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于1979年参加“星星画展”,1989年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展”等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以及其后许多国内外重要展览。1988年王鲁炎与顾德新合作,完成了阅读方式的“触觉艺术”,1988年至1995年与陈少平、顾德新创建以数学方式取消艺术家个性的“新刻度小组”。王鲁炎的个人主要作品均围绕着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其作品所设置的悖论语境令进入其中的判断被后一个势必产生的判断所否定。



个展:2020,《弯曲的折叠空间》北京公社,中国,北京;2017,《2017-2018王鲁炎》鸭绿江现当代美术馆,中国,丹东;2015,《WANG LUYAN》Alessandro Bagnai画廊,佛罗伦萨,意大利;2014,《王鲁炎》圣埃蒂安现当代美术馆,圣埃蒂安,法国;2013,《王鲁炎:图 * 寓言》,芳草地展览馆,北京,中国;2010,《王鲁炎》, 整体美术馆, 首尔,韩国;2007,《被锯的锯?》,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群展:1998,《开放的本体》, 亚洲协会, P.S.1当代艺术中心, 纽约, 美国;1995,《约克尔与"新刻度小组"的对话》"新刻度小组作品3", 新柏林艺术协会(NBK), 柏林, 德国;1991,《中国前卫艺术家展-非常口》"新刻度小组作品1", 福岗, 日本;1989,《中国现代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1979,《星星画展》首展, 中国美术馆外, 北京, 中国


倪有鱼

Ni Youyu


倪有鱼,200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居上海。2014年获得了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年轻艺术家奖。


个展(主要):“北斗”(柏林CFA)、“滴水穿石”(台北MoCA)、“简史”(上海美术馆)、“形影不离”(北京蜂巢艺术中心)、“倪有鱼”(香港巴塞尔个人项目 2015)等。


群展(主要):瑞士伯尔尼美术馆、琉森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布里斯班美术馆、新加坡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等。


拉斐尔·多梅内克

Rafael Domenech


拉斐尔·多梅内克,1989年生于古巴瓦哈那,在社会主义制度中长大并接受教育,对建筑空间和公共宣传的兴趣自然地为拉斐尔·多梅内克的早期作品奠定了基础。移居美国后,艺术家经历转型、重新定位和文化融合的过程,影响与兴趣也随之扩大。在他看来“建筑即为媒介。2019 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获艺术硕士学位。


个展曾在纽约 Yeh Art Gallery、 户尔空间、美国巴斯美术馆、弗雷德里克·斯尼策画廊、苏格拉底雕塑园展出; 他参加群展的机构、画廊和艺术节包括布朗克斯美术馆、朱莉·索尔画廊、 哈瓦那双年展、迈阿密双年展等。他还曾获得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莫蒂·弗兰克基金、索罗斯基金会决赛入围者等奖项。

经傲

Ao Jing


经傲,1993年出生,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毕业于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Royal College of Art。经傲的艺术作品主要围绕着氛围音乐、行为艺术、以及连接不同空间的声音装置展开,借此试图探讨在不同的空间中声音可带动的融合关系。以“纯然物”为主材料,作品进一步探索“物质”与“非物质”间的关系。

共代谢工作室

Co-Metabolism Studio


共代谢工作室Cometabolism Studio,是由设计师张宁和新媒体装置艺术家杨亚非成立于北京的设计艺术研究工作室。作品边界从家具,装置涵盖到影像,平面,互动新媒体等领域。



Co-metabolism原意指的是微生物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的情况下降解同一介质中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共代谢工作室则是试图将工业构件等大规模生产工业代谢品重新激活并模糊他们在空间中的功能,真诚的将公共空间和物件交还给当下的真实需求。扩展物品和空间的可能性。

姚家豪

Willson Douglas IU


姚家豪,生于香港,并于2014年于英国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


受传统的古建筑所影响,梦想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匠人,从不同的地域及历史中学习不同的传统文化,并和现代的科技所结合,希望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特色建筑形态及以其设计改观现今千篇一律的主流世界。其后与不同的一流建筑事务所工作,让其设计理念得以实践。



其中参与的设计项目包括:2019年世界园林博览会总平面规划及美国当代博物馆的香港店面设计等,更在为泰廊饮食集团餐厅的室内设计中赢得建筑的奖项。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