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迪斯科到Hi-NRG:Patrick Cowley与实验音乐小史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816   最后更新:2021/07/09 11:53:03 by 另存为
[楼主] 另存为 2021-07-09 11:53:03

来源:ArtReview Asia

文/Pádraic E. Moore


卢克·福勒,《帕特里克》(Patrick),16毫米彩色胶片电影数字转录/35毫米胶片静帧印刷,环绕声,20分钟,2020
全文图片致谢艺术家及现代研究所(The Modern Institute)、托比·韦伯斯特公司(格拉斯哥)


卢克·福勒(Luke Fowler)自职业生涯早期就开始创作音乐人的纪实影像,其作品往往反映出被拍摄者的生活状况与其时的社会环境。2020年,福勒拍摄了关于音乐家、制作人帕特里克·考利(Patrick Cowley,1950—82)的影片。这是继以马丁·巴特利特(Martin Bartlett)为主人公的《电子毕达哥拉斯》(Electro-Pythagorus,2017)和关于科内利斯·卡杜(Cornelius Cardew)的《散点朝圣》(Pilgrimage from Scattered Points,2006)之后,福勒创作的又一部音乐人纪实影像。福勒本人也是一名对模拟合成器情有独钟的音乐家,这使他对自己的拍摄主体有一种自然的共情;他的影像触及音乐创作中的实验性与合作性,并间接强调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质,即音乐以直接内致的方式吸引受众的能力。虽然福勒的影片是以当代艺术的名义被制作并传播的,但它们证实了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在其1984年的散文影像《摇滚,我的宗教》(Rock My Religion)中断言的真实性:“音乐表达了一种更普遍的超越性情感,而这是当下的艺术所否认的。”

卢克·福勒,《帕特里克》(Patrick),16毫米彩色胶片电影数字转录/35毫米胶片静帧印刷,环绕声,20分钟,2020


福勒的影片是印象主义的——它捕捉某个主题的本质,而非表现出精确的轮廓。这部21分钟的《帕特里克》(Patrick)完全使用16毫米胶片拍摄,这种媒介呈现出的视觉特征(如漏光和纹理缺陷)本质上与影片对模拟技术的推崇相称。影片开端是一个梦幻般的黄昏场景:太平洋上,冲浪者们的身体被涌动的海浪齐齐抬升;这种出尘脱俗的氛围更被急剧的碎浪和海鸥的叫声所强化——人们或许会认为这是同期声,但它实际出自帕特里克·考利的《中国之海》(Sea of China),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作品。随着考利标志性的太空音乐(spacey synths)响起,福勒则进一步拉近镜头,检视着旧金山湾区颇具戏剧性的地形。镜头前是一片生机勃勃的风景:我们的目光被引向一些细节,如状似巨大阳具、毛茸茸的仙人掌;粉红色的刺梨;从树枝上渗出并在阳光下灼灼闪耀的粘稠树脂。这种景象潜在的色情意味被考利的音乐放大了,而后者本身就是为同性题材的色情片创作的。


置景部分是影片的另一个表现重点。镜头在两个关乎考利生命史中的重要事件的地点徘徊:一个是The EndUp——著名的夜总会,考利常在那里举办活动和担任DJ;另一个是旧金山城市学院(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考利曾在那里的电子音乐实验室工作并构思他最早的电子乐作品。具有国际风格的校园景观以及画面中引人注目的马赛克恰好映衬了莫里斯·塔尼(Maurice Tani)的口述——他是考利的友人和合作者,也对这部影片贡献至多:他以热情和倾慕的口吻讲述了考利的技术能力和远见,以及他使用模拟合成器工作时的直觉与灵性。正如塔尼所强调的那样,考利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创作的自由形式的实验音乐十分抽象,“更类似于布莱恩·伊诺(Brian Eno)会做的东西”,也与他因之成名的舞池电子乐对比鲜明。

卢克·福勒,《帕特里克》(Patrick),16毫米彩色胶片电影数字转录/35毫米胶片静帧印刷,环绕声,20分钟,2020


迪斯科是20世纪末文化革新的催化剂,亦对艺术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预示着技术工具(如鼓机和合成器)将在音乐创作中被广泛采用的同时,迪斯科也作为社会变革的传感器促进了同性恋身份认同和同性恋文化的形成。正如本片中《不断前进》(Kickin' In,1978)等歌曲所表明的那样,考利的早期俱乐部音乐与迪斯科渊源颇深;而到了70年代末,迪斯科音乐元素已经被普遍采用,几乎完全融入了主流音乐文化当中。这种泛滥是反迪斯科文化回弹的因素之一,但后者更为邪恶的动机指向了迪斯科对同性恋文化的认同。以考利为先锋,一批渴望发出新声的音乐创作者随即发明了Hi-NRG(高能量舞曲)。Hi-NRG本质上是迪斯科的一个分支,但在某些关键方面打破了迪斯科的传统,如增加每分钟的节拍数和消除标志性的分层弦乐。Hi-NRG后来几乎完全发展为电子音乐。而若加以回顾,它可以被看作浩室音乐(House)和科技舞曲(Techno)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Hi-NRG最初尤其受到美国东西海岸同性恋听众的追捧。在美国,与该流派关系最密切的是唱片公司Megatone Records,该公司由考利和他的商业伙伴马蒂·布莱克曼(Marty Blecman)创立于1981年,同年发行了席维斯特(Sylvester)和保罗·帕克(Paul Parker)等艺术家的音乐作品。《帕特里克》涵纳的一系列与Megatone Records有关的资料,均取材、拍摄自旧金山GLBT历史协会(GLBT Historical Society)的档案。这些被一一标记收纳的新闻剪报和艺术家签名照中满是悲怅——其中记录的大多数是正值青春(却死于艾滋病)的美男子,他们的才华正初露头角;考利本人则在Megatone Records成立仅一年后就死于与艾滋病有关的并发症。而在90年代中期唱片公司解散、其库存也大都出清时,与之交集的人们也很少逃过死神之手,逝者数量之众令人震惊。

卢克·福勒,《帕特里克》(Patrick),16毫米彩色胶片电影数字转录/35毫米胶片静帧印刷,环绕声,20分钟,2020


由于疫情的影响,过去一年在线上观看《帕特里克》的机会大大增加了。除了被纳入线上电影节之外,它还出现许多数字节目中。这意味着大多数观众将通过电脑屏幕——一个相当原子化的观影环境——来体验这部影片。然而,观看此片的最佳配置是一个配备了强大音响系统的黑暗空间。任何体会过考利音乐作品的人都明白,这些音乐是具身而感性的,其低频音尤其能够渗透人的身体和意识。而相似地,福勒的电影也有催眠的一面。当人们完全沉浸在胶片的闪烁特质中,影片的迷幻效果就更被强化。


我希望这部影片能更长。但正如福勒所言,《帕特里克》“不完整的、短暂的和偶然的性质”是恰如其分的,它正呼应着一个激烈、繁盛,但却过早凋萎的生命。


编译/任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