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社会学:为何齐泽克在法国不受欢迎,但在英国风光无限?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871   最后更新:2021/06/27 21:12:38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21-06-27 21:12:38

来源:Philosophia 哲学社  高行云


为什么有些知识分子比其他知识分子能更成功地传播想法?

为什么同一知识分子能在某些地方取得成功,而在另一些地方却不行?

是什么决定了这些差异?

——这是知识分子的社会学问题


提到齐泽克,你想到的是什么?

浓重的斯洛文尼亚式英语?老是擦鼻涕一样的动作?又或者是——

“文化理论界的猫王”

“最嬉皮的哲学家”

“好莱坞最喜欢的批评家”

一方面,我们都知道齐泽克,实在是学术明星、文化偶像,以各种“短平快”的评论文字,掀起娱乐界和文化界关注;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等作品,对拉康式精神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也被左派学界称道和欣赏。

不过,这个画面,最好不要一概而论。

其实,法国人不喜欢他!

至少,不像英国人那么喜欢。

这不再是调侃,不再是哲学问题,而变成了因地因时的“知识(分子)社会学”问题。


开始提问

知识分子的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这些年对“知识分子”、“学术明星”又开始有些研究和推进,于是剑桥大学社会学系的Eliran Bar-El在《英国社会学学报》(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发表一篇文章《为什么齐泽克在法国失败了、但在英国成功了?》(“‘If at First You Don’t Succeed’: Why Žižek Failed in France but Succeeded in England.”),探讨这个学术明星的成败分野之路。

作者这样提问:

为什么有些知识分子比其他知识分子能更成功地传达和公开他们的想法?

为什么同一知识分子能在某些地方取得成功,而在另一些地方却不成功?

是什么决定了这些差异?

如果你对知识分子/学术明星社会学研究有兴趣,我之前推过Sociological Review这个期刊办的博客连续写了一些短文,谈了为什么吉登斯、齐泽克等人能够成功,但更严肃的研究,包括:


如何打造学术明星?齐泽克、鲍曼与吉登斯的社会学启示

研究德里达为什么流行?

请看哈佛大学文化社会学家M.Lamont的代表作“How to become a dominant French philosopher: Thecase of Jacques Derrida

研究二战后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为什么会流行?

请看剑桥大学社会学家Patrick Baert的专著The Existentialist Moment; The Rise of Sartre as a Public Intellectual

当然,你还能看到社会学家在写哲学家Rorty的传记(还被罗蒂的学生Brandom好评)等等,以前研究布迪厄为什么在意大利不受欢迎……

回到齐泽克问题:为什么他在法国影响有限,但在英国大受欢迎?


怎么研究

场域资本、图腾标志与定位互动


已有学者根据布迪厄的场域—资本理论,提出了“名人资本”概念:作为积累的媒体知名度和可识别性,这个资本解释了一些人如何将他们的成功从一个领域转换到另一个领域,比如从学界转到媒体界。

但是,这种结构方法侧重于资本流动和积累构成,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 如果像齐泽克这样,横跨学界和文娱界太厉害了,你已经很难用死板的说“学术场域”等固定边界的场域来限定他了。

* 场域理论太静态、过于一致性,但每个场域都变化不定,不同场域之间差别可能非常大。

还有其它理论框架吗?

另一种可能是用耶鲁大学“强纲领”文化社会学派理论。该派代表人物Jeffrey Alexander借用涂尔干的“图腾观”,解释了目前的名人现象。他认为现代社会没有超越这种观念,偶像是现代的图腾:虽然名人可能表现很平常、很搞笑,但深层却是神圣的道德标志,就像古代部落以老鹰等各种动物或奇怪的图标作为图腾一样。但是,如果用这理论,还是算了。毕竟在齐泽克那里,他的行为就是艺术!

不过,这位作者最后同意:

1)重视布迪厄强调位置差异与竞争关系

2)重视亚历山大所说名人的象征意义与展演作用

但是,他还要回到他的同系老师的Patrick Baert的“定位理论”:

1)不是场域,而像个关系构建的竞技场,没有明显的内外之分,要更流动一些

2)关键的竞争在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何通过展演、机制建立持续的划分不同知识分子及其社群间的关系。尤其是知识界,不可避免地被其他人的解释和批评。而且作者本人也喜欢将自己定位在什么圈子,比如齐泽克一开始定位自己是和后马克思主义有关。

作者为了研究齐泽克,也整理了资料,发现他太适合研究了,毕竟现在都有250本书,500个视频和496篇文章!作者也对齐泽克和他的合作者等人进行了三次半结构化的长时间访谈,也还利用史料考察了齐泽克在法国和英国的情况。


初闯法国

齐泽克的失败之旅


如果只看当前的表面情况,会觉得齐泽克多年来一直与法国著名知识分子保持密切对话,如阿尔图塞的两位著名学生——巴迪欧、巴里巴尔。好像他在法国很成功,但其实呢?他在法国很少受到关注。

齐泽克进入法国知识背景是来自于他对结构主义和拉康的兴趣。从1969年开始多次访问法国之后,他终于在Jacques-Alain Miller的指导下,在巴黎第八大学读博士并获得精神分析方面的博士,随后成为助教并参与过精神分析行业,和米勒保持个人和职业关系。

尽管Miller是拉康的女婿,但按道理来说是继承传统,大佬之后,但齐泽克在法国学界混得并不如意。

1)导师位置不佳、师生方向不同

齐泽克当“青椒”时,非常努力想在法国出版一本书,但却没有得到师长帮助,甚至发生口角,没有出版成功。最后自己终于找了出版社出了一本书,但没有任何共鸣。结果呢?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齐泽克逐渐放弃法文写作,重点完全放在英文出版物上。


Dolar访谈:

拉康学派的精神分析在法国学界,可以辨别和德国观念论传统(尤其是黑格尔)有关,又特别注意临床精神分析实践。齐泽克的导师米勒,其实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没有享有盛誉的学术地位,和学界关系也算不眼子。同时,如果从黑格尔传统发展思想,在法国的地位是尴尬,因为背后传统到“德法之争”:在法国搞德国传统?!

但来自斯洛文尼亚的齐泽克,尤其是不喜欢临床传统,想把拉康带出精神分析临床,那岂不是遭打*了。

2)出版不佳,平平无声

法国出版业没有认识到他的重要性,尤其是不确定将他放在哪里,毕竟在法国的出版界,对于哲学大佬的传统与脉络定位准确,所以对于齐泽克这样不羁分子,有点难办。

这一事实得到了证实,目前他在法国的出版拥有不少于8家出版商。他最早的一本法文书呢?只能以一本相对较小和专业的出版商出版他的博士论文。这家出版商是交叉了文学、艺术和哲学,位置有点模糊,也算不上有名。

3)公众已经厌恶公共知识分子

19685月事件后,人们越来越不满马克思作为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的办法,这是宏伟叙事普遍衰落的一部分,对哲学体系和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不信任。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外行和专业人士之间模糊的界限,人们也厌恶权威知识分子或一般哲学家。这还只是外部因素。内部来看更惨。法国的知识分子界的密度太高,齐泽克想在这个高密度知识场域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太不容易,好像每个缝隙都有了规整的人物代表,反而不容易定位自己。

4)写作风格难以让人接受

20世纪80年代,齐泽克已经发展出他独特的修辞与思想,这些修辞取材于黑格尔和拉康。但他的修辞与文风太奇怪,没有得到法国学术界和公众的欢迎。因为法国学界还是习惯于传统的学术写作,对文本“越界”行为不太同情。


再闯英国

成功之旅


1)贵人相助,拉克劳打基础

随着东欧共产主义的倒台,如何思考革命与转型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必须面临的问题。拉克劳合著的《霸权与社会主义战略》(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一书大获成功,由Verso出版社(这是个非常著名的左派出版商)出版了英文版。随着拉克劳成为全球著名的思想家,由于他对拉康也有兴趣,所以当他到英国埃塞克斯大学任教后,一直主持意识形态和话语分析课程,介绍齐泽克作品。


与法国的Miller相比,齐泽克这次在英国是有了贵人与学界基础了。

齐泽克在接受访谈时这样说:

2)冷战过去,期待东方的声音

别忘了,齐泽克是东欧人!

80年代以来,随着铁幕的松动,英国的马克思主义阵营特别想知道东方阵营是怎么反思历史,怎么解释批判议题,所以齐泽克填补了这个知识场域的定位。

一位学者回顾这段思想史时,在著名的New Left Review上发文这样说:

3)出版阵营,相互帮助

英国是有一些不错的左派出版社或倾向于介绍思想类、批判性的出版社。其实吉登斯创办的Polity出版社也经常出一些这方面的书,尤其是喜欢把欧陆学者打造成纯理论家,比如布迪厄,以致于布迪厄非常不满,毕竟他有丰富的经验研究。后来布迪厄一方面把自己的一些经验研究换了英国出版社,另一方面又和一些左派出版社再合作了。今后有机会介绍这方面的趣事。

说到齐泽克。创立于1970年代的Verso是一家左派、国际主义和广受欢迎的、精通市场运作的公司,与传统的大学出版社大不相同。拉克劳已经与Verso有出版合作了,还编辑丛书,目标是在后结构主义和左翼政治理论发展之间建立对话,这时候正好是把齐泽克介绍给英国的好机会。

4)英美的人文思想空缺

想想福柯、德里达在美国的流行。

法国理论在英美的兴起,是和高校扩张、人文学科扩张联系起来,但已有的英美的人文学科无法满足公众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英国,一直缺乏理论风格,经验倾向浓厚。

5)跨界合作与传播

* 伦敦当代艺术学院和《新左派评论》合作,每周举办一次的讲座和座谈会,为外国理论家提供了一个面向公众的英语平台。齐泽克也在此平台颇受欢迎。

* 《伦敦书评》也为学术界和文化产业之间的理论写作创造了空间。其它一些学者也参与进行,普及了齐泽克,比如199711月,英国著名知识分子伊格尔顿就写过书评普及了齐泽克。

* BBCChannel 4很有人文思想关怀,从1982年起就开始定期放映对德里达等知识分子的采访,并放映有关文学理论的纪录片,也为齐泽克关于拉康的解读在英国打下了公众基础。

最后,作者总结了英国和法国在接受/不接受齐泽克的不同原因


法国:

(1) crowded and ordered French intellectual arena;

(2) customary Lacanian psychoanalytical practice;

(3) established philosophical communities;

(4) anti‐Hegelian/Marxist trend;

(5) Žižek's unorthodox style/ uncategorizable genre;

(6) Miller'scontroversial status and conflicted rapport with Žižek.

英国:

(1) positioned him as pertinent to the(theoretical) intellectual deadlock of the time—structure versus. subject;

(2) framed his work as contribution to untying the(practical) political deadlock of liberal democracy;

(3) staged Žižek's intervention through the growing post‐Marxist critique;

(4) emphasized his unique application of psychoanalysis to culture;

(5) explained how Žižek's work invites a self‐engagement from the reader;

(6) directed the reader as to how to read, and notto read, Žižek.

文献来源:Bar‐El, Eliran.2021. “‘If at First You Don’t Succeed’: Why Žižek Failed in France but Succeeded in England.”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72(2):412–25.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