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刚:试着给时间铸铁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884   最后更新:2021/06/24 13:30:06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21-06-24 13:30:06

来源:打边炉ARTDBL



撰文:钟刚


打边炉做书的想法由来已久,以前试印的《深圳眩晕》,以及眼下的这套Zine,都是希望通过一种物质化的形态将我们微弱的工作进程保存下来。持续地做保存,分类,归档,这会比奔向狂欢和庆典,更适合我们的节奏和价值观。
我构想中的打边炉的出版物,分为三类:一是像《深圳眩晕》这样的文集,未来我希望能够推出中英文双语版本,既塑造一种价值的形态,又向外传播和输出;二是单行本,也就是当前的Zine,简单直接,是一种控制成本节制设计快速制作的游击读物;三是画册,这一类书我们还没有展开,我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既以文本为中心,又能以编辑思维来建立文本和图像之间的空间关系。
我关心的是,即便打边炉不做线上媒体,我们的工作是否仍旧能够持续行进?它是否能够不受制于媒介本身,而是由此启动和展开。

时下的这套Zine,则是沿着这个方向所展开的工作,未来也会继续以不断对自身工作进行审视和筛选的方式做下去。这是一个持续的行动,也是一种持续的判断,我也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所选择的这些艺术工作者的致敬。将那些值得珍视的观念凝固和保存,就是一种对未来时间形态的锻造。


Vol.1 《翁子健:认真,坚持,选择》


与翁子健的采访在亚洲艺术文献库进行,花了一个多钟就聊完了,我后来整理出来,去掉了提问部分,形成了口述的形式,给到翁子健,他作了非常细致的订正,发表在打边炉和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官微上,是双方合作栏目“村角亭”的一部分。前不久遇到翁子健,谈起这篇文章,他说观察社关闭后,有媒体希望采访他,被他拒绝了,他觉得做观察社的想法,在打边炉的这篇文章当中已经谈得很清楚了。

原来打边炉发表的标题是“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都需要时间去构成”,这个理念也非常契合我做打边炉的想法,有人认为我做打边炉在创业,但其实,最初开始这个事情,就是试着考验自己能够把一件小事做多久,是一个面对自己的小测试。我还蛮希望时间和韧劲在一件事情当中的作用力,即便当前出版的这套Zine,还是在与时间较劲,我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通过印刷物来保存,让未来的读者能够感知到我们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工作气息与价值。

Vol.2 《蔡涛:失踪者与天才》


与蔡涛的这则访谈是在何香凝美术馆的会议室进行的,这应该是乐正维馆长在何香凝美术馆期间负责的最后一个展览,做完这个展览她就退休了。我一直关注蔡涛做所的“美术史上的失踪者”系列,我对无名者的兴趣也远远大于那些名声响亮的人物。谭华牧是一位离群索居而独立孤傲的艺术家,当政治运动群起云涌时,他闭门不出,在家玩牌,一生当中立场明确,但谨言慎行,很少留下文字,即便留下的画作,也是被广东美术馆挖掘和抢救出来的。蔡涛的研究试图揭开那些被时代激流所遮蔽的天纵之才,在我看来,他的工作也在颠覆现有的艺术史的书写框架,虽然蔡涛在访谈当中非常谦卑,但其野心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一位旁观者,蔡涛的这个展览的制作,也让我学习到很多,比如整个展览团队像打了鸡血一样地投入和认真,无论是设计师,还是纪录片团队,还有负责公教的团队,都是全力合作,力争将这个展览呈现得完美,这可能是当前越来越专业化的展览制作当中所缺乏的饱满的情感和全力的投入。我从蔡涛团队的工作当中可以感受到专注的力量,做事情不必过多,也不必横冲直撞,看准了就要卯足了劲去做。

Vol.3 《段煜婷:拒绝》


虽然认识段煜婷老师已有十多年了,但这是第一次与她坐下来聊连州,聊她正在做的工作。采访段老师,对我而言不用做太多的准备,因为我连续去过多次连州,也从一旁持续观察连州的变化和段老师的变化,我有很多疑问,也有一些想通过采访来直接提出的问题。我经常在打边炉内部讲,采访不只是为了完成一篇文章,采访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我们能够将平时闲谈当中不大会抛出的问题,拿出来严肃对待。

这则访谈发出后,在摄影界反响很大,可能段老师很少如此充分地回顾和谈论自己在摄影界的工作。这篇文章后来被《中国摄影报》全文转载。

Vol.3 《左靖:乡村工作》


对于左靖老师的工作,我一直都很关注,他从一名当代艺术策展人转身投向乡村,在乡村有非常多扎实的实践和成果。这篇文章实则是他在厦门的Ole’艺术沙龙上的演讲整理稿,在演讲中,他非常坦诚地介绍了自己在乡村的实践,包含失败和对失败的反思。

打边炉一直非常看重通过采访之外的动作来积累文本,比如组织论坛,策划沙龙,而做这些工作都有一个原则,就是做了不能白做,做了一定要有文本留下来,这个目标也会反过来要求演讲人一定要有备而来,一定要讲新题目,一定要讲一些值得整理和发布的内容。

Vol.5 《唐昕:耕作》


这篇访谈是受到泰康空间的邀约完成的,当时正值泰康空间十五周年,在十五周年派对之后的上午,阳光正好,我与唐昕在泰康空间的会议室完成了这次访谈。泰康空间有非常坚定的学术方向和工作原则,这在国内的艺术机构当中非常罕见,唐昕对于机构工作有非常多深入的思考,并且经过她清晰且准确地讲述,使得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非常耐读。

Vol.6 《陈丹青:乌镇夜谈》


这是我第二次采访陈丹青,在木心美术馆的馆长办公室。第一次则是他回国十年,采访文章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

与过去所关注的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的陈丹青不同,这次乌镇访谈,我关注的是陈丹青如何做美术馆。他和我说起去纽约一个他眼中很牛逼的艺术杂志的编辑部,就几个小房间,几个人,就这几个人的工作,长年累月影响世界。陈丹青认为“没有机构的想象力,只有一个人的想象力”,这对我启发很大。中国人总是希望追求规模,但规模其实和工作的质量和价值并不是一个比例关系。

我对木心美术馆做小事的专注和投入印象深刻,我曾和木心美术馆的副馆长徐泊在美术馆咖啡厅喝咖啡,她告诉我,咖啡馆的饮品都是她们自己钻研和开发出来,她认为美术馆的一切细节都代表美术馆,都要能传递出一个美术馆的气息与气质。

Vol.7 《杨国辛:沉沦》


这是一篇武汉封城期间的艺术家笔记。杨国辛老师在并不长的篇幅当中书写了这个城市最应该记录和反思的历史。

Vol.8 《王鲁炎:我是我的敌人》


王鲁炎老师的论述非常有思辩性,他总能将日常的悖论和现实的讽喻性,以非常准确地表述呈现出来。这篇访谈是打边炉和上启艺术合作的“冬谈”的一部分,冬谈的推出,当然有展览事件作为背景,但我和杨勇商量,希望在冬天,深圳最舒适的季节做一些事情,能够通过访谈和演讲来探讨一些问题,沉淀一些价值。

深圳的速度太快了,我们是不是可以相对舒缓地谈话都成为一个问题,“冬谈”就是对症下药,以小搏大。

Vol.12 《崔灿灿:九个词》


与崔灿灿做采访,他总是以每个小时三四万字的文字量来回应我的提问。根据我们过往的习惯,他的讲述的文字量是一名正常语速的受访人的两倍。他每次似乎都能估算到采访的时间,因为每次见面后的一个半小时,他会有一个饭局。可能因为他过去在《画刊》工作过,对于媒体的工作,他有一种尽在掌控的自信。

但在打边炉的文章呈现上,我们希望摆脱他的计划,最后做了一个非常朴素的标题:九个词。我们当然知道去做一个观点型的标题能够获得更大的关注度,更能刺激到大家的认知,但我们并没有那么去做,而是希望在一个朴素的标题之下尽可能地呈现访谈的深度和受访人的坦诚。

Vol.10 《薛峰词典》


薛峰是一名敏锐观察、迅速行动的艺术家,他会告诉我一些最新的感受和观察,有时会是兴奋,有时会是沮丧,但他很明确自己积极行动之后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回到绘画,这不仅是他的职业本份,工作室对他而言也是一个安全屋,剥离多余的信息,获得短暂的依托。

他有时会告诉我,总会有一天离开深圳,他最终还是会选择流动的状态。但至少在当下,我还是切实看到了薛峰带给这个城市的活力和触发性。

Vol.11 《离开:纪念黄小鹏专辑》


这是一本纪念文集,纪念黄小鹏,一位耿直而自由的艺术家。收录其中的文章,均发表于打边炉。

Vol.12 《厉槟源流:进山打猎》


我们曾在打边炉内部讨论,这次出版的13本Zine,自己最喜欢哪一本。厉槟源的这则口述是我最喜欢的其中一篇。厉槟源的讲述诚恳,直接,不回避问题,每一拳都打到实处。做这篇文章的编辑黄紫枫告诉我,这个采访是2020年12月30日深夜进行的,约好的采访时间一推再推,厉槟源似乎不好意思拒绝这个采访,但不太愿意面对这个采访,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等到他。

我很钦佩打边炉的编辑的专业和执着,只要打边炉投身进去做的文章,我们总是希望努力做到最好,这是大家共同工作的共识和信念。

Vol.13 《打边炉:内向的塔》

这是唯一一本介绍我们自己的书,也是唯一一本加了一张图片的书,里面的图片是打边炉新办公空间的布局图。放这张照片,除了觉得没有布局图,读者会看得云里雾里,另外也是我们觉得编辑可以在这本书当中行使一点“权力”。

打边炉从一开始做,就不相信不偏不倚,就不追求新闻专业主义当中充满神圣感的“客观中立”。

我们很看重我们自身对一个事情的感受和观察,这个当中,会有自己的态度与立场,甚至也有工作当中的激情与疲惫。我不喜欢打边炉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冰冷的编辑机器人的形象,我们当中的每个人,应该是一个个独立而自由的存在,这才是我们去做这个事情的意义与价值。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