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斯·斯坦普:数字幻觉下消失的“图像灵光”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234   最后更新:2021/06/17 23:21:52 by 开平方根
[楼主] 开平方根 2021-06-17 23:21:52

来源:凤凰艺术


图像超市


在当下,有多爱吃辣,就代表着我们的味觉是如何被当下快速、重油、重盐的食物所统治的。趋于无限的外卖与满大街的馆子为时代提供了无数的味道,但这些味道却磨平了我们对味道的细微感受,提高我们的阈值,并倒逼我们去寻找味道更重、更加能刺激到我们的食物——但也就在同时,我们却愈发难以去感受和体验每一种味道最本质的时刻,而是囫囵吞枣一般全盘接收。

我们的视觉也同样如此。数字化的图像时代,每个人从一早睁眼开始,便主动或被动地进入到图像的宇宙中。观看、查询、分享、上传,而当一天结束,每天有超过三十亿张图片被发布在社交网络上。观看、实践、思考,乃至经济活动都架构于其上,并深刻地影响着从每一个人到整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无论是从何种角度,“仿佛已没有更多空间,图像间也没有任何空隙”。

近日,作为第十五届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砖美术馆展览“图像超市”正式“开业”。由彼得·桑迪、伊曼纽埃尔·阿罗亚(Emmanuel Alloa)、玛尔塔·庞萨(Marta Ponsa)组成的策展团队,以“超市”作为隐喻,从图像的“库存、原材料、劳作、价值、交换”五个角度出发,带来39位/组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从不同视角来审视“图像经济”的本质。

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资深研究员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所撰写的深度评论文章。他从艺术史的视角出发,为我们解读本次展览,以及展览背后关于“图像”的意义。

▲ 红砖美术馆海报外景

▲ 《ELA 75/K系列(抹不掉)》西尔维·弗勒里,2000,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 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你是人类吗?》阿姆·巴托尔,2017,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盖瑞图像》杰拉迪内·华雷兹,2014,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图像超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当代摄影艺术机构之一——法国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所举办的一场极为重要的展览。然而由于疫情,这场展览在巴黎只展出了一个月就不得不关闭了。如今,它在北京的红砖美术馆复活了,也让首都的艺术和摄影爱好者们有机会来探索这样一场非常独特的展览。“图像超市”的概念基于法国音乐学家和哲学家彼得·桑迪在其2017年出版的《可见物超市:图像的普遍经济》一书中所阐述的图像经济学概念。在书中,桑迪探讨了观看是如何参与进巨大的市场中的。他使用了巴西经济学家吉尔森·施瓦茨(Gilson Schwartz)创造的术语“图像经济”作为定义,即"关于图示、信息和知识的经济"。作为一个有效的术语,图像经济融合了经济和图像,敏锐地捕捉了我们对图像的感知是如何被当代经济体系所塑造的。在文章中,桑迪解释了 "图像经济 "不能仅被归结为资助图像生产的系统,或者仅是包含着图像分配的泛泛经济。他的意思是说,这种经济也存在于图像内部形式、质量的管理和分配中,以及图像的可见性中。

法国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馆长昆汀·巴耶克(左下)、主策展人彼得·桑迪(上中)、联合策展人玛尔塔·庞萨(左上)在巴黎连线参与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新闻发布会

▲ 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先生在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新闻发布会现场

▲ 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左一)与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先生在“图像超市”展览开幕现场

▲ 展览现场,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资深研究员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为法国驻华大使罗梁(Laurent Bili)、法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法国文化中心主任高明(Mikaël Hautchamp)、收藏家程昕东等导览


本次在红砖美术馆展出的展览是对艺术广泛而深刻的展示,它涉及了那些在快速互联网时代中与图像的饱和、经济、交换和流通有关的问题。桑迪与伊曼纽埃尔·阿罗亚(Emmanuel Alloa)和玛尔塔·庞萨(Marta Ponsa)共同策划了本次展览,他们试图探索那些 "与图像经济有关的图像"。本次展览是一场视觉盛宴,探讨了在全球化的图像时代关于可视性的相关问题。展览共呈现了39位艺术家和团体的作品,其中不乏当代超级明星的身影,如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苏菲·卡尔(Sophie Calle)和安德烈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也有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如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和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使展览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它还包括了一些新兴的、不太知名的艺术家,如马来西亚行为艺术家秋雅(Chuyia Chia),以及NFT的先驱凯文·艾博施(Kevin Abosch)。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选择在形式、主题和媒介方面是不拘一格的,但在概念上总共分为五个主题:库存、原材料、劳作、价值和交换。无论是从空前巨大的存储空间、原材料的稀缺性、劳动及其异化为有形的形式,还是从新的价值表现形式如加密货币来看,这些主题都表达了对目前动荡经济的批判性。

▲《盗版电影院》DISNOVATION.ORG,2012–2014,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干扰》塔伊西尔•巴特尼基,2015-2017,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 《自你出生》伊万·罗斯,2019–2021,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点击工人》 马丁‧勒‧舍瓦利耶,2017,图片由艺术家和巴黎茹斯企业画廊提供 © 马丁‧勒‧舍瓦利耶

▲ 《城市迷彩之手机》,刘勃麟 ,2013 ,爱普生艺术喷绘180X135cm

“图像超市”是一个高度视觉化的展示,就像一个镜头,我们可以通过它看到并反思当今的数字图像技术及其有限的复制和传播能力。许多展出的作品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的杰作,比如埃文·罗斯的《自从你出生以来》,在其中艺术家呈现了女儿出生后所访问过的所有网站的图像拼图;或是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的《亚马逊》,以及刘勃麟的《手机》,这些只是观众可以在这场图像的密集盛宴中所能体验到的众多作品中的三件。红砖美术馆馆长闫世杰选择将这个展览带到北京,是因为无论是从它所提出的观念问题,还是从它所展出的这些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来看,他都认为这场展览既具有独特的可能性,自身也是一场重要的活动。的确,这是一场重要的展览,对于任何一个对当代艺术感兴趣,或试图反思数字图像对我们生活和社会影响的人来说,都不应该错过。

▲ 《提款机》苏菲·卡尔,1991-2003,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无题》莫瑞吉奥·卡特兰,2001,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除了图像经济,展览还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提出了一些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当代问题:特别是今天的复制图像是如何以全新的方式塑造我们的思想和欲望的,以及在一个由短信息和浅层信息主导的时代,文字是如何变得不那么重要、甚至是过时的。持久的观察和思考已经消失了,但是,图像的爆发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观看方式,即扫视。这种一瞥式的观看伴随着另一种更仔细、更深层次的观看,而在这种观看中,观众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来观看艺术作品,并把自己放在其中,创造出一种艺术自拍。但在此时,被观察和最终组成的是一个全新的图像,而重点则是自我本身。


▲ 《编织未来》,秋雅(Chuyia Chia),2015-2020,行为作品录像及青蒜编织裙,行为持续三周

▲《万得城》 安德烈斯·古斯基, 2016,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毫无疑问,“图像超市”与***·本雅明史诗性的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有关,后者探讨了艺术品的灵光和复制性给欣赏带来的变化。本雅明在85年前写的东西仍然是正确的,但今天我们失去的似乎不是艺术品的灵光,而是我们自身与图像相联结的独特感受——在另一方面,仿佛也不再存在单一的、“灵气浓郁”的图像可供膜拜。这是一种当代性,就在我们的口袋或手中,时间和地点被转化为一种永远存在且无处不在的直接性。

▲《货物崇拜》, 玛莎·罗斯勒,1966-1972,彩色照片形式的摄影蒙太奇

▲《重复的机制》,李浩,2012,艺术微喷

▲《悬于一线》安娜‧维托莉亚‧穆西,1977-2004,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图像超市”中的许多艺术作品通过能量、质量和数量所带来的影响增强并引发了人们的认识。但在同时,它也讨论了我们与当代图像流的关系:即我们每天在屏幕上看到的复制图像是如何与我们的眼脑每天记录的现实生活图像相融合的。复制与现实的关系可能不会被消除,而是变得更加复杂,更加耐人寻味。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幻觉的存在,图像的真实性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

▲ Beeple,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Sold for- $69.3 million Beeple/Christie’s


有趣的是,自2019年2月在法国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的展览开幕以来,数字图像的图像经济已经完全改变。2021年3月11日,NFT像一枚重磅**击中了艺术界,佳士得拍卖了一件数字的、可复制的、免费的、易于下载的jpg图像文件,即Beeple的《Everydays—The First5000 Days》。这样独特的一件作品以6800万美元(人民币4.2亿元)的惊人价格售出。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艺术在经济价值领域的标志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瞬间,之前没多少人听说过的NFT出现在了每个人的嘴边。一件数字艺术作品怎么可能以如此高昂的价格出售?当想到它还具有与人们可以免费下载的图片完全相同的质量时,这似乎更加不可能了。然而,NFT在艺术和货币价值方面引入了几个新的概念,比如它开创性地将审美欣赏和经济价值分开。“图像超市”同样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与这些极新的概念相联系,但同时也将观众带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中:一张相同的图像如何能够既是免费的,又价值4亿多元的?我们可以慢慢想一想这其中的含义。而它的典范意义在于,通过引入“经济灵光”的新概念,它完善了本雅明所说的“灵光”。

《寻址能力》杰夫‧盖斯,2011,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 《免税艺术》黑特·史德耶尔,2015,红砖美术馆“图像超市”展览现场


在"图像超市 "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场展览同样延续了红砖美术馆一如既往的品质:广泛、多样、有吸引力,同样也可以与社交媒体紧密相连。当然,它的高质量使其同样成为了一场关于创造意识的教育性展览——“图像超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来开始关于图像经济和经济图像,关于NFT的潜力,以及关于当代艺术未来的讨论。在这个由速度和简单思考,智能手机的照片和视频,以及点赞和图像包所主导的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处于怎样的位置,又将走向何方?“图像超市”不是为了给出答案,而是为了提出关于如何找到理解不可能的方法的艺术愿景。事实上,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间里,社交媒体上已经创造了2亿张新的数字图像,它们无不试图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思想。


关于策展人

彼得·桑迪(Peter Szendy)于1995年获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授予的音乐美学博士学位,现任布朗大学比较文学与人文学系教授。他曾是巴黎南泰尔大学副教授与研究主任、纽约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教授,以及特斯拉斯堡第二大学副教授。桑迪著有多部作品,包括《可见超市:关于图像的普遍经济》(2017)、《点的作用:体验标点符号》(2013)、《世界末日电影:2012与其他世界末日》(2012)、《热门:点唱机哲学》(2008)、《隔墙有耳:间谍美学》(2008)、《魅影:音乐之躯》(2002)与《侧耳聆听:耳朵的历史》(让-吕克·南希作序,2001)等。

伊曼纽埃尔·阿罗亚(Emmanuel Alloa)是圣加伦大学哲学系的研究主管与巴黎八大的美学讲师。他是巴黎一大与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的哲学博士,研究主要专注于欧陆哲学与美学,尤其关注图像及其力量。他的出版著作包括:《感性的抵抗:梅洛-庞蒂对透明性的批判》(2017)、《半透明的图像:媒体现象学的轮廓》(2018)。编辑出版的著作有与弗朗西斯卡·弗克合编的《图像经济:瞩目的家庭》(2012)与《思考图像(I-III)》(2010-2017)。即将出版的著作有《观点的分享》与《当代,不合时宜与迫在眉睫之中:与时代的小会》。

艺术史学者玛尔塔·庞萨(Marta Ponsa)是法国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艺术项目与公共项目的负责人,她策划了一系列展览、研讨会、表演,以及影像项目等。庞萨策划的研究型项目主题涵盖1920年至1950年的欧洲摄影、影像与视觉艺术、纪录片与实验电影等。同时,她对数字艺术以及科技和艺术间的跨界项目深感兴趣,并负责网球场现代美术馆线上展览与线上杂志项目。她与摄影与动态影像相关机构有定期的合作,包括西班牙的La Caixa基金会、休斯顿FotoFest摄影节、欧博豪深国际短片电影节、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瑞士沃韦高级摄影学院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等。


关于作者

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艺评家、策展人,瑞典和丹麦双国籍。1965年2月出生于瑞典哥德堡市,曾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学习当代艺术理论和历史,并在瑞典兰德大学当代艺术史学院获博士学位。他在法国生活工作了24年,现居住工作于北京。


2001年和2003年,他在瑞典哥德堡组织了北欧当代艺术双年展(绘画、雕塑、装置、多媒体),推出了分别来自27个国家的59名艺术家的作品。自2001年开始他已经在欧洲、美洲策划了近50场不同活动与展览,推出了近400名艺术家。除了作为法国违规国际行为艺术节的创始人之一和策展人,他还是瑞典哥特堡现场行为艺术节的创始人之一和策展人。2008年他当选北欧国家行为艺术组织者联盟主席。此外,他还创办了“威尼斯·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每两年与威尼斯双年展同期推出。2009年,他在中国创办“广州·现场”(Guangzhou Live )国际行为艺术节,连续举办了五届,被誉为亚洲最好的行为艺术节。2016年,他创办了“北京·现场(Beijing Live )国际行为艺术节”。2017年,他加盟北京红砖美术馆,现任美术馆高级策展人及资深研究员。2019年,他与肖戈策划了CHAO艺术中心年度大展“观看之道”,并获得《罗博报告》年度策展人奖。2020年,他与肖戈再度合作策划“从屏幕到观念—50 年的历史”“当速度成为形式—在屏幕里生活”。


关于展览

图像超市


策展人:彼得·桑迪

联合策展人:伊曼纽埃尔·阿罗亚、玛尔塔·庞萨

艺术家:凯文·艾博施、阿姆·巴托尔、塔伊西尔·巴特尼基、 萨缪尔·比安奇尼、罗伯特·布列松、本·索普·布朗、苏菲·卡尔、莫瑞吉奥·卡特兰、爱玛·查尔斯、谢秋霞、马克斯·德埃斯特班、DISNOVATION.ORG、哈伦·法罗基和安捷·伊曼、西尔维·弗勒里、马克西莫·冈萨雷兹、杰夫·盖斯、安德烈斯·古斯基、劳伦·于雷、杰拉迪内·华雷兹、威廉·肯特里奇、伊夫·克莱因、马丁·勒·舍瓦利耶、李浩、刘勃麟、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伊莲娜·莫多拉蒂、拉兹洛·莫霍利-纳吉、安娜·维托莉亚·穆西、特雷弗·帕格伦、朱利安·佩维厄、威尔弗雷多·普利耶托、罗桑杰拉·雷诺、汉斯·里希特、玛莎·罗斯勒、伊万·罗斯、托马斯·鲁夫、RYBN.ORG、黑特·史德耶尔、王庆松


展期:2021年5月29日至8月1日

主办:红砖美术馆

协办:法国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法国驻华使馆

支持:北京法国文化中心


撰文/乔纳斯·斯坦普 翻译/dbk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