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就是好的”,探访疫情后的纽约弗里兹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802   最后更新:2021/05/21 13:05:39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21-05-21 13:05:39

来源:artnet


本文作者Rain Lu曾有七年画廊从业经历(那特画廊,成都,2011-2017),2017年后作为艺术顾问(rainluart.com,公众号NIAR)往返中国和美国两地。疫情期间,发起Artbites.(biteartbites.com)线上项目,分享东亚地区和亚裔艺术家、艺术从业者的动态。


疫苗+测试

才能有去艺博会的资格

5月4日那天,我在纽约Jativs Center(亦作为2020年疫情爆发期的临时方舱医院,现新冠疫苗接种点,还是今年九月军械库艺术博览会的新场地)打完第二针疫苗,感觉自己又多了一层保护,精神上又放松了些许。第二天在家全身松软了一天,下午去家附近的急救诊所(Urgent Care)做了快速新冠测试——所有这些工作是因为6号去弗里兹纽约艺博会(Frieze New York),要提供足够的资料证明我是健康个体。美国疫苗执行效率已经有了“亚洲速度”的感觉。写这篇稿子的头天看纽约州长简报,纽约州已经有60%的人至少打了第一针疫苗,尽管整个国家抗拒和怀疑疫苗的人还是存在。


2021年弗里兹纽约现场

弗里兹纽约是疫情后纽约的第一场线下博览会,从之前兰德尔岛公园搬到了曼哈顿上的艺术中心“棚屋”(The Shed),交通上更多便利,也让人颇有一些期待。持续了一年多的线上展厅带来的倦怠感之后,一场线下事件感觉是回归新常态的前奏。

2021年弗里兹纽约现场

“棚屋”作为在曼哈顿上一个新兴文化机构,自2019年年中正式对外开放以后,似乎得到了很好的企业和基金会的支持,但2020年就遭遇疫情,所以迄今没有什么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活动,除了有一次我去到那看展时,不得不感叹里面的空间很适合组织演出、音乐会等形式的活动。

弗里兹纽约在新场地的规模并不大,三层展厅加一层VIP休息区,除了第一层展厅总面积稍大以外,其余两层都比较小,展厅的过道也并不宽,如果到访者多起来,整个空间就会显得很拥挤。也许是严格控制人流量的结果,现场的人也不算多。弗里兹纽约的FRAME单元(即年轻画廊呈现新艺术家项目的单元)在其中一层边上的角落,独立入口,感觉还是过于局促。整体空间的结构让我想起第一届的ART021,当时还属于在一栋有意思的建筑里的小巧博览会,但弗里兹纽约的现场布置倒不如预期的“精致”。大部分参展画廊来自纽约本地或者洛杉矶,亦有若干韩国画廊,但似乎没有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似乎也没有感觉到疫情前博览会现场那种情绪高涨的气氛。


2021年弗里兹纽约现场


“画廊系统一团糟”


不管有没有这一场线下的弗里兹纽约,纽约的画廊和美术馆其实一直都在保持活跃的状态,当下也渐渐恢复到常态。刚刚开放的NADA HOUSE(由The New Art Dealers Alliance,即新艺术经纪人协会在纽约总督岛举办的长达三个月的展览式博览会,今年是第三届),和即将到来的纽约上州艺术周(UPSTATE ART WEEKEND),其实会带来更多新鲜的发现。在微信上发了一些弗里兹的现场图,朋友留言说“博览会过了黄金期”,这类似于我之后听到的一位年轻策展人所说的“画廊系统一团糟”(gallery system is fucked up)。

纽约切尔西市场

这句话我是在切尔西市场听到的,从“棚屋”出来我便去到那里瞅了瞅当天开始的群展。一般情况下,白天都会人头攒动同时也是游客打卡点的切尔西市场在六点之后人就很少了,餐厅和商店都基本关了门,留有少数工作人员收场整理。这个展览由A4(Asian American Arts Alliance,即亚裔美国艺术协会,成立于1983年,致力于联结、促进和代表亚裔美国艺术和文化生产者的非盈利机构)和珠江百货(Peral River Mart,出售亚洲文化小商品的商店)支持得以实现,市场中的室内墙面保留着原始的砖立面,五位亚裔艺术家的小作品被布置在两边墙面不同的地方。


纽约切尔西市场


展览的策展人Sophia Park之前用自己的公寓作为小画廊空间,后来搬家之后,便开始做更灵活的策展项目。她告诉我,她总是在想什么样的方式能让更多并没有画廊代理的艺术家能被人看到,且能在更有趣的地方和空间被人看到,Sophia自己有一个online项目叫Jip 집(即“家”),定期举办线上展览,她说,“通过线上平台能接触到更多的人,也有个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找到我,每个线上展览我们也能有一些销售,而且画廊系统现在也一团糟,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和尝试新的方式。”


纽约切尔西市场中呈现的小作品

“试错总是好的。”这是在St.Marks(东村的主要文化街道,学生聚集地,很多日本和其他亚洲餐厅)发现的空间Public Access的创办者Leo Fitzpatrick说的一句话。他在很多年前以沿街橱窗为空间做了5年的艺术家项目,后来到马伯乐画廊(Marlborough)做了总监,一直到去年疫情从画廊离开后九月,便开启了新的空间项目。

正在Public Access中展示的作品

“能做就是好的”


我想,按照传统的定义,在“棚屋”的弗里兹是我们所说的“主流玩家”(mainstream players), 而切尔西市场的这个项目的参与者则是没有在“系统”中的“边缘人群(marginal people)”;而在纽约这种极具多样性、挑战性且允许个体自由发挥的地方,边缘化就是主流形式的一种。甚至,我越发感觉,对于主流和边缘化的区分,在纽约这种对一切固有规则不屑一顾的环境氛围中,是无效且没有必要的。取而代之的是,自身想办法建立一种游戏规则,且找到和你一起玩游戏的团队与伙伴。


正在Public Access中展示的作品


至于朋友提到的“过了黄金期”的博览会,和Sophia说到的“一团糟”的画廊系统,我想其实并没有那么悲怆,只是此时的我们正处于在传统规则中如果更有效的革新,同时又不因为了革新而丧失掉艺术系统的精髓和实质的一种实验阶段。

“能做就是好的,最怕的就是什么事也不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