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我很难用语言去直接说服谁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824   最后更新:2021/05/17 11:07:18 by 猴面包树
[楼主] 猴面包树 2021-05-17 11:07:18

来源:泡卡司 Powcast



信仰生活涵盖了我所有的生活,

我享受信仰生活中,

不断出现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

就是灵里面缺乏的东西,

只有靠这个,才能够满足!


模仿七八十年代译制片配音的方式

进行现场表演

圣维克多尔山 Mont Sainte - Victoire | 2012

现场表演 live performance | 34'36" | 截帧 film-still


模仿BBC电视台地理探险类节目

扮演了一名主持人

地理之外 Beyond Geography | 2012 | 截帧 film-still

高清彩色有声影像装置 SD video installation, color & sound | 23'09"


模仿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下矫情做作的表演方式

扮演了一名前苏联士兵

从卡车司机到骑兵政委 | 2012 | 截帧 film-still

From Truck Driver to the Political Commissar of the Mounted Troops

单通道黑白有声影像 single-channel video, B/W & sound | 8'51"


模仿网上一段“通灵师”的法语语调和身体语言

扮演了一位预言家

漂亮的知识 Pretty Knowledge | 2012 | 6'27" | 截帧 film-still

双通道彩色有声影像装置 2-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color & sound


时间在变化,

肯定会有很多的变化。

从本能到有逻辑,

在逻辑中很困难的时候,

又要靠本能在前行。

所有的东西,

就是在这个来来回回里。


《摇身一变》


《摇身一变》以舞美、服化、表演切入了一个与艺术史同构的立体空间,在影片中,照片文献收藏、角色场景摆拍、配音模仿独白以及多变的影像写作重构了这个“抽象的现实主义”。

影片从1958年苏联专家瓦·瓦·捷列夫佐夫来到上海戏剧学院开设的化妆研修班开始讲起,直至80年代 初,中国的舞台美术设计主张从摆脱十九世纪欧洲舞台美术系统中的“幻觉主义”,到推行和承认“舞台的假定性”,而当这种“假定性”并未拥有自我解析那一刻,现实主义的语调再次使其戛然而止。就像影片中那些重新摆拍的“配角儿”,无论以何种姿态倒下,都不过是一种变装“游戏”,那个国家主义的“游魂”的从未退场。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摇身一变 Persona Swap | 2017-2019 | 截帧 film-still

同步双频道2K有声影像 synchronous dual-channel 2K video | 15'30"


《还是这群人》


拍摄这件四屏录像作品时,我从不同的渠道雇佣了⼗⼆名⾮专业的演员,且将其⽆命名地安置在这个固定的情节、境遇当中;后期,我⼤量地安插了模拟的声效,摘除了语⾔式的讲述与对话,通过戏剧性与舞台式的编排,将⼀连串⼈物性格依附于动物性的“⾁⾝”之中。影像⾥这些⾯⾯相觑,又极具警惕不安的⾝体,正是遭遇艺术机制固有规则下的我们⾃⾝。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还是这群人 Same Old Crown | 2016 | 15'00" | 截帧 film-still

⿊⽩⾼清有声四通道同步录像 synchronized 4-channel HD videos


我们的文学语言系统,

有一种老舍式的表达,

他有很多观看的表述。

短促的词句、具体的指向,

平实的描述空间和意象。

但是在这个空间和意向里面,

又创造出了一种象征和指示!


《一段雨声音效之间》


我将拍摄移到自家餐桌前,每晚设计摆放一组或几组静物进行拍摄。这些静物让我联想起出现在展厅中被观看的“静物”——那些陈列在展厅中的“静态”作品,那些或精心摆放,也可能仅仅是随机拼合的物质组成——我们听说或者看见,甚至通过文字阅读到,却无法分辨其内在精神源头的真伪。

就像我的音效素材库中,这段合成器编制模拟的雨声音效,没有乌云集聚、气象骤变,它既嗅不到任何雨水磅礴之后的土壤腥味,也没有在此之前漫长的闷热等待。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现场,随时出现着那些既熟悉又陌生只言片语,它们经常毫无预兆的出现而后游移躲藏,同时也死缠烂打的依附在我们每一寸的逻辑和动机中间。

一段雨声效之间 Under The Rain Sounded Effect | 2015 | 截帧 still

单频有声彩色高清录像 single-channel HD video, color & sound | 9'00"


《新邻舍》


这件作品一部分参照来自剧作家何冀平女士于1984年创作完成并上演的舞台话剧《好运大厦》。剧中描写了一栋香港高层居民楼中资本主义式的阶级分层带来的市井矛盾。如话剧戏单中的介绍,“他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小岛上,阔的被金钱搅得坐卧不安,穷的每天为两餐一宿拼命。无休止的竞争,带来繁荣,带来了更大的贫富悬殊,也带来人与人之间可怕的隔阂和淡漠。”我通过推测和查考作者本人的生平经历,以及作者在文革结束后和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在香港与内地之间往返的复杂情理感受;试图跨越其剧作表面流露的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阶级矛盾的批判。


另一部分,我参考了80年代初期舞台美术语言的方式方法:摆脱幻觉现实主义为中心,渴望形式语言上“假定性”的合法,以舞美架构与道具布景相互钩织进行了一系列空间叙述,将空乏的批判语言悬置,与艺术行业现实相互反照隐喻的剧情编织其中。在这个开放的看似抽象、又临时多面的舞台空间,在演员与其表演性双重缺席的位置上,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挪移至另一视角,回想一番这个共处的舞台中所发生的叙述。


新邻舍 New Nei***or | 2019 | 装置 Installation | 600x400x400cm

木板&金属架结构、不锈钢防滑板、壁纸、文献&现成品综合材料 wood & metal frame structure, stainless steel anti-skid board, marbling wallpaper, literature & ready-made comprehensive materials


创作就是表述意识形态!

我的意识形态来源于何处呢?

就是神对我说的话!

神的话语对我来说,

就是我的意识形态。

所有的问题和驱动,

都是来自于他!


《客旅生活》


这个半虚构的影片以静帧照片为主,照片来源于我个人收藏的从1954年到1964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五一牧场的生产实习的图像记录,以及50-80年代的新闻摄影、舞台剧照等。故事以五一牧场配种养殖的三代羊群来类比基督徒的迁徙生活,并以世代之间矛盾重重的异梦为线索串联,而在故事的叙述中,我也身在第三者和当事人的多重角度来看待基督徒与周遭世界在语境上的裂痕。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客旅生活 Life of the Pilgrim | 2017 | 9'00" | 截帧 film-still

单频有声高清录像 single-channel HD video, color & B/W, sound


《拔摩岛的夜》


影片中分有着几类素材,有对于舞台剧演员即兴表演圣经的独幕剧,有我个人收藏和再编辑的老照片,这些照片全部围绕舞台设计与舞台表演,贯穿整个片子的故事,以旧式广播剧独白的方式配音,故事描绘了某个极端宗教团体上山聚会,从幽静轻松到狂热极端的场景。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拔摩岛的夜 Night of Patmos | 2017 | 截帧 film-still

单频黑白有声高清影像 single-channel HD video, B/W, sound | 20'30"


艺术是一个机会!
这是神给我的恩赐!
我会好好珍惜这个恩赐!


《另一个“他者的故事”》


“他者的故事”取自批评家拉希德·阿莱茵于1989年在海沃画廊所策划的的展览“他者的故事:战后英国亚非艺术家展”,即在指出“现代主义艺术史中非西方艺术家的缺席。

在这件创作题目上,我用“另一个”为前缀,包括录像部分的题目“另一个现代艺术家”,以此来臆造了一个我脑海中的“现代艺术家”,这些想象一方面来自于我对于作为美术工作者的父亲,另一方面来自于当下对于所谓的“现代艺术”破碎和娱情的认知。

“另一个’他者的故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录像部分是由我模仿三、四十年代黑白电影扮演一位“现代”画家。

另一个“他者的故事”之另一个现代艺术家 | 2017 | 7'05"

Another “The Other Story” – Another Modern Artist

单频有声高清影像 single-channel HD video, sound | 截帧 film-still


《边抽象,边写实》


抽象也好,写实也好,我们怎么描绘对象,被描绘的对象又如何回返,显现我们的意识形态,这些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行业对于自我定位的忧虑症之一。这件双屏录像装置里,我说服了常与我合作的摄影师,与我一同扮演了模特和化妆师。

边抽象,边写实  | 2019 | 4'55" & 4'50" | 截帧 film-still

双频高清有声影像 dual-channel HD video, B/W & color, sound


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

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Head Leader


Hallelujah Chorus (The Messiah)

by George Friedrich Handel


片头曲《哈利路亚大合唱》是巴洛克时期伟大的德裔英籍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的清唱剧代表作《弥赛亚》第二幕终曲曲目。

作为全世界被演唱最多的清唱剧,该剧用间接、象征的方式叙述了旧约及新约中关于基督(另一称谓“弥赛亚”)的诞生、受难、复活,但没有故事情节。作为圣乐,”弥赛亚”的演出使世上许多贫穷的人得到帮助,许多医院被建造或改建,许多人因演唱或聆听”弥赛亚”,心田被播撒了福音的种子,获得心灵的鼓舞,产生迈进的力量。

Changeover



1. Hallelujah

by Rammstein

2. Good to Be Alive (Hallelujah)

by Andy Grammer

3. Hallelujah

by Benjamin Rea

4. Hallelujah

by Hush

5. Hallelujah

by Burna Boy


Ending

Hallelujah by Leonard Cohen
sing by Damien Rice


片尾曲《哈利路亚》(希伯来语意为“赞美上帝”)由加拿大犹太传奇作家/画家/歌手,吟游诗人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Noeman Cohen,1934-2016)写于1984年,那时他完全投身在信仰的怀抱里,成为迄今被翻唱次数最多的歌曲之一。

这首歌引用了圣经的两个故事,歌词里提到的事件是以色列历史上的大英雄——大卫和参孙两个人物人生中最黑暗和失败的一段经历,以表爱是人类最复杂的情感。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