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变身先锋艺术展厅!95后策展人的一次“非正式”实践
发起人:愣头青  回复数:0   浏览数:1057   最后更新:2021/04/27 10:53:52 by 愣头青
[楼主] 愣头青 2021-04-27 10:53:52

来源:界面

撰文 | 凡琳

来源 | 艺术商业


办公场所并不意味只有重复的无聊和枯燥乏味,也可以变成充满艺术色彩和创造力的能量场域。

69CAMPUS就是这样一个介乎于办公室与展厅之间的“非正式”艺术中心。它坐落于汽车产业园区内,近日的开幕首展“所及之处”展出了董大为、郭城、胡庆雁、厉槟源、娜布其、孙一钿、谭英杰、唐永祥、谢林佑、杨牧石、于吉、翟倞、张东辉、张晖、张凌瑞、张书笺、赵谦、赵赵共计18位艺术家先锋而前卫的作品,涉及绘画、影像、装置等不同媒介,并且穿插呈现于办公区、会议室、楼梯等不同的日常场所,将办公建筑的日常性与当代艺术实践的在地性相结合。



“所及之处”展览现场

除了突然“闯入”的当代艺术,69CAMPUS整个空间的建筑设计也是一大亮点。

69CAMPUS艺术中心

该建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作为工业区的集群建筑之一,当时主要作为冶金备件的生产活动场地。建筑于2021年初完成翻修设计并投入使用。

为了顺应新的功能和美学需求,建筑入口处的翻新采用了反光不锈钢箱体和立柱,地面上增建的弧形墙带,以灰色砖块和台阶石组成,延伸出建筑原有的边界。

69CAMPUS艺术中心

室内则采用新安装的木栏杆重新连接原有结构的各层楼梯和立面,将原本杂乱的空间有序整合起来,使其更显庄重。在白墙和横梁的衬托下,木丝带穿梭于中庭和巨大的月洞之间,将各时代的建筑遗留联结在了一起。

69CAMPUS艺术中心

绿色的办公柜和工作台按照原有的钢柱形成的网格安放。悬挂在空中的吸音板和条形照明,像轨道般,在视觉上营造出了统一感。

69CAMPUS艺术中心

经过改建,整个工作场景体验层次更加丰富,也充满了明快的时尚感。正如首展题目提示道:“所及之处”,皆为艺术。当代艺术美学与建筑设计美学在这里相互交融。

胡庆雁 《空碗 IV 》,2020,大理石,34×96×93cm

将办公场所与艺术中心相结合的想法来自于69CAMPUS艺术中心创始人周小波。

周小波20年多前回国后开始涉足汽车零售业,他也是中国最早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之一的缔造者。除了经营公司外,艺术也一直是周小波的挚爱。从小生活在德国,周小波一直从国外的各大博物馆中获得滋养,而回国后,他的兴趣也逐渐转向中国艺术,并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和收藏。周小波的收藏涉及瓷器、佛像、石雕、家具、当代艺术等不同板块和门类。

69CAMPUS艺术中心创始人周小波

“所及之处”开幕现场

成立艺术中心一方面是为了将收藏进行分享,让更多人接触到和欣赏艺术;另一方面也是为艺术收藏的活化和流通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即创造一种介乎于个人收藏和机构收藏之间的新模式。

据周小波介绍,未来69CAMPUS每个季度都会推出艺术项目,让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借助当代艺术为企业的品牌文化注入更多活力。

“所及之处”开幕现场

承担此次开幕展策划的是95后策展人陈鋆尧,他一直关注白立方外的空间实践。我们和他聊了聊这次展览的经过和有趣之处。

对话策展人

AB=《艺术商业》

陈鋆尧=策展人

AB:你是如何与69CAMPUS艺术中心开始合作的?能否介绍下项目的发起背景?

陈鋆尧:这次我是作为69CAMPUS艺术中心的委托策展人,与艺术中心合作进行此次开幕展的策展工作。

69CAMPUS艺术中心的支持人周小波先生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当代艺术领域的进程,并且思考这一空间作为新型办公空间如何与当代艺术进行融合。传统的由企业冠名并资助的当代艺术机构大多都保持着独立的机构化运营方式,但在留学期间,我在欧洲走访了很多不同企业资助和支持下的当代艺术机构和基金会,它们呈现出了非常多元化的生态,并且与其受资助的企业保持着很紧密的联系。企业中会组建一支专业化团队来策划日常的艺术项目,规划企业收藏方向并整理已有收藏,设计和审批艺术家驻留项目等等。

“所及之处”展览现场

在此次展览中,李战豪先生作为项目顾问,为此次展览的筹备和未来69CAMPUS的机构定义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帮助。以上这些方面都给我在策展思路上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也是基于这种共识,让69CAMPUS艺术中心决定以开幕展的方式规划蓝图并定义机构未来的工作方向。

郭城《小器具 No.5 2019 Arduino》,定制电路、盖革穆勒管、碳纤维管、花盆、下虎皮兰、仙人掌,120×110×40cm

AB:能否介绍下开幕展“所及之处”的策展线索?

陈鋆尧:“所及之处”主要由两条线索构成,其一是艺术中心坐落于北京西四环的汽车园区内。“汽车”这个概念是最先引发注意的,汽车是高度集成的全球化商品,从设计、原材料运输、零配件生产,到组装和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汽车背后所凝结的劳动力和资源是不可小视的,全球化成就了当今的汽车产业,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汽车成就了全球化。从这一特点入手,“所及之处”希望挪用这一概念来讨论当代艺术的生产、流通和收藏,以及由收藏引发的再生产。

赵谦 《边缘及边角料 10》,2014 - 2016,收藏级喷墨打印,50×37.5cm

我们在展览开幕后的研讨会中也围绕这一点进行了详细讨论,大家基本都认可,以联动的视角进行观察,作品的流通和收藏方式会影响艺术市场的构建,也会反过来影响艺术家的再创作,现在炙手可热的NFT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谢林佑We Will Love You, 2021,影像, 4'27"

其二是针对空间本身。在这个空间中有100多位办公人员,整个园区中有近1200名工作人员。对于一个日常的办公区域,从策展思路上,我希望能构建出一个趋于日常的环境,让工作人员和作品以一种日常的方式“相处”。

作品进行展示的展览空间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场域,没有固定的动线也没有观看的顺序,除了在展示位置上很显眼的作品之外,有很多作品被刻意“隐藏”在空间中,与建筑、室内装潢和家具融合共存。

娜布其《持疑的场所(中心点)》,2018,青铜、黄铜、树脂、沙子,300×85×35CM

在观看方式上,所有架上作品的视平线都略高于传统的美术馆空间,除了驻足观看外,也能让工作人员坐着办公时在不经意间与作品对视,用这样的方式为观众和作品之间建立更多元的相处方式,以此来挑战传统的观看与被观看的方式。

董大为《我的黄书架》,2012 ,书籍装置、墙面装置,尺寸可变

一些装置和影像作品的设置,比如董大为的作品《我的黄书架》被放置在会议室中,一方面它符合人们对于会议室的基本预想,另一方面它又以一种戏谑和挑衅的姿态宣示着自身的存在。这些作品与空间的共存,却又充满了博弈,同时给空间增添了更多趣味性。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人和作品在空间中生发出新的关系,“所及之处”皆能留下痕迹。

厉槟源《2cm》,2017,单频影像,6'01",行为记录

AB:这次展览是在办公场景中发生的,在国内还比较少见,这个空间给你最大感受和挑战是什么?

陈鋆尧:以办公室场景作为展览现场,在国内应该是全新的尝试。这是一个被重新设计过的办公空间,空间的分层分区和功能性,都在优先考虑办公属性的基础上兼顾展览展示的种种条件,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孙一钿《世界矮了七厘米》, 2020, 布面丙烯,230×230cm×2pcs

它与美术馆空间最大的不同在于,美术馆可以按照展览需求重新划分区域和观展动线,并在最大程度上配合作品的需要提供展示条件。在展览发生之前69CAMPUS就已经长期作为办公空间使用,区域和功能划分相对固定,策展团队无法按照美术馆展览的惯常思路进行过多的干预,而是需要在维持办公属性和不影响办公效率的前提下对这一空间的叙事性进行二次建构。

“所及之处”展览现场

在策展思路和线索的设计中,还要兼顾作品与空间对话性的平衡,作为一个非常规的展示空间,作品的展示方式和空间相对固定的形态之间时刻面临着博弈。因为它是一个形态相对固定的空间,所以开幕展所带来的思维定式也是我所担心的。

例如在整个空间的最高点展示了赵谦的作品《便宜的海洋》,在楼梯半圆形的拐角处放置了于吉的作品《石肉#3》,这些位置本身充满了象征意味和仪式感。

赵谦《便宜的海洋》,2020,收藏级喷墨打印,100×150cm

于吉《石肉 #3》,水泥、铁,65×49×30cm,展览现场

但是在下次展览时,策展思路中是否会不由自主地为这一位置进行预留和规划?这一位置会不会带来一些思维定式?如果这些位置在下次展览时是空白的,会不会让观众(长期处于这一空间中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是某种缺失?我想这是最大的挑战,一方面要构建这个空间中作品与办公属性之间的叙事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对于此空间形成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式。

AB:这是你第一次与企业的艺术空间合作展览,与画廊、美术馆等机构相比会有什么不同?69CAMPUS艺术中心未来的定位是什么?

陈鋆尧:与画廊和美术馆相比,除了前面提到的展览面对的是非常规的展示空间之外,这次展览作为这一空间的开幕展,也很重视如何能为69CAMPUS之后的发展带来的更多可能性,以及如何避免上述提到的思维定式的出现。

“所及之处”展览出品人周尼克

我和此次展览的出品人周尼克交流时也聊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作为这一空间未来的长期支持者,尼克很希望基于这一空间的特殊性展开不同的尝试。尼克和我的讨论中很明确的共识是,这一空间将会持续关注作品与办公空间的融合性,以及在未来如何依靠企业的背书建立收藏和研究团队,将会参考欧美韩的一些大型企业,以专业化的团队来参与收藏和展示。

谭英杰 《曼陀罗华》, 2019,纸黏土、网布、综合材料等, 110×120×40cm

同时我们还讨论了很多之后可能发展出的触角,比如以艺术中心为主导设立奖项去挖掘和推动年轻艺术家的发展,设置艺术家驻留项目,委托创作一些针对园区特定空间的作品等等。

一方面要持续关注作品与办公空间叙事性的融合,一方面又要以很多元的方式,在收藏之外,以“弱商业气息”的方式更好地参与当代艺术实践的进程,其实是一个依靠企业发展的机构本身与自己较劲的过程,同时也是根本动力所在。

张凌瑞 《Where am I(我在哪) 》,2020,布面油画,160×120cm

目前69CAMPUS艺术中心正在规划后续的艺术项目,目前的参观方式是预约制参观,一方面考虑到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另一方面此空间作为日常的办公空间,在日常观众流量的控制上需要做出考量,现在是电话预约的方式参观,后续会上线预约小程序。

谭英杰《乒》,乒乓球训练器、乒乓球拍,互动装置(现成品),尺寸、数量可变

数字语境下的策展实践

AB:你好像一直喜欢在非白立方的空间做展,这是有意为之吗?你如何思考空间的在地性,以及作品与环境的关系?

陈鋆尧:这应该和我在英国学习期间受到的影响有关。我在RCA期间,策展实践(Curatorial Practice)的导师Rebecca Heald,她兼具策展人和艺术委托人的身份,她的实践长期关注于世界范围内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委托项目,这方面实践的方法论也自然影响到我。

针对特定场域或者特定背景的委托项目更具有突破性,尤其是当这样的思路与城市化进程、空间政治和数字媒体的公共性等关键词发生碰撞和遭遇时,会变得更有趣。展览项目在非白立方空间的落地往往是更多变的,关于空间公共性的讨论也会因为展览关注重心和作品在地性的特点而进一步延展。


“坠落时刻(The Moment of Falling)”夏梦凡、郑恺伽双人展,2019

在伦敦期间,我做的第一个非白立方空间的展览“坠落时刻(The Moment of Falling)”,以及之后发起的驻留项目“在山东的一座山上(On the Mountain We Stay)”都是对于在地性本身所发展延伸出的空间政治的回应。这种视角下的尝试在疫情状况下的燕郊双年展线上单元中得到了延伸。

“在山东的做一座山上(On the Mountain We Stay)”驻留项目, 2019

2020年,我和联合策展小组的其他成员共同策划了伦敦桥区域的公共项目“五边形(Quincunx)”,这一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针对艺术家的关注领域和区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

伦敦桥区域公共项目“五边形(Quincunx)”,2020

在调研过程中我也逐渐感受到,对于机构和艺术家们,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将在地性和作品主体性的思考过程以更全面的方式展示出来,在“过程主导”逐渐大于“结果主导”的倾斜中,非白立方空间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同时也可以呈现更为多元的展览形态。

AB:你之前是北师大数字媒体的专业背景,后来又在英国进修策展,最初是什么让你对艺术策展感兴趣的?策展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陈鋆尧:数字媒体作为一个庞杂的媒介,从任何一个角度入手都有值得深挖的内容。对于我来说数字媒体的媒介特性,以及它所包裹的关于传播学和媒介理论的讨论,让我很想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将它继续讨论下去,策展无论是从展览实践还是文本性的研究上都可以满足这一点。同时数字媒体又很宽容,可以用不同的姿态加入关于“当代”的讨论,或者说数字媒体的媒介特性让它始终与当代保持平行发展的姿态。

我在最初关注“自我历史化(self-historicisation)”这一基于数字媒体的发展而产生的概念时,从策展思路针对档案保存和机构批判研究的角度获得了许多启发,并由此发展出媒介与空间的联系。

所以从最初的对于数字媒介特性的关注,到毕业项目中媒介与空间公共性的讨论,再到毕业论文中关于“策展思路如何介入城市变迁和士绅化”的研究,这样一个完整的线索梳理,帮助我最终将城市化进程、空间政治和数字媒体的公共性并列放置讨论,这一完整过程也是策展理念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种流动的视野所带来的包容性是最大的乐趣所在。

“在山东的一座山上(On the Mountain We Stay)”驻留项目

AB:你去年从英国学习策展归国,是目前非常年轻一代的95后策展人,你如何看待目前国内大环境对于当代艺术的需求?以及给青年策展人带来的机会?

陈鋆尧:公众对于当代艺术的需求随着社交网络和公共活动的频繁而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涌现出的越来越多的青年策展人项目和策展方案公开招募项目,也给青年策展人带来了更多开展对话的机会。作为青年策展人,我当然希望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能够为年青一代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建立新的社群并发出声音提供更多机会,同时被学科化的“策展”和由此建立的知识体系,也为新的机构化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展览:所及之处

展览时间:展至2021年6月9日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43号

预约参观:韩女士 010-58739016

策展人

陈鋆尧,策展人。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和北京。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后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当代艺术策展硕士学位。他的策展实践和研究关注于城市化语境下的空间政治、数字媒体的公共性和公共环境中的数字人文景观。

返回页首